第三十一章 資本主義齊國
賈誌剛說春秋之一·齊楚崛起 作者:賈誌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管仲的學識之廣,見地之深,可以說是令人歎為觀止。想來,這與他士的出身密不可分,因為他知道民間疾苦,知道國家最需要做的是什麽,所以能夠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
如果以為管仲僅僅懂得農業,那就太錯誤了。下麵讓我們繼續看看管仲的治國策略,你會驚歎,管仲簡直不是幾千年前的總理!他是全世界最稱職的總理之一!
不誇張地說,管仲治理下的齊國,已經具備了資本主義萌芽。
不信嗎?接著看。
【第十―,統計學的應用】
“田有軌,人有軌,用有軌,人事有軌,幣有軌,鄉有軌,縣有軌,國有軌。不通於軌數而欲為國,不可。”
什麽是軌?統計。上麵一段話就是說凡事需要統計,不懂得統計理財,那就根本無法治理國家。統計學,在管仲這裏非常重要。據黃仁宇說,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王朝,沒有現代化的原因,就是因為統計學沒有建立起來,“無法用數目字管理”,那是因為後世沒有貫徹管子的思想,否則不會是這樣。
管仲專門成立了一個負責統計的機構,他們的統計非常全麵,人口、土地、產出、總值、男女勞力等等,都要進行統計,之後,根據統計結果進行各方麵的決策,同時也根據統計結果來進行下一個年度的預測。這也是現代會計學預算和決算的來源。
統計和預測的結果全部保密,以防止商人從中謀得利益。那麽,誰可以從中謀取利益呢?政府。通過統計,政府掌握各種借貸的時機,從而賺取利潤。也同樣通過統計,國家也設立各種便民措施,譬如到了春天老百姓需要什麽,到了秋天老百姓需要什麽,所有這些,政府都提前做好準備。
所以,老百姓被政府賺走了錢,無話可說;而政府給他們提供的便利,他們又會非常感激。
最早把統計學原理應用在政府管理中的,一定是管仲了。
中國國家統計局是不是該供奉一座管仲的雕像?我看行。
【第十二,規劃和計劃】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管仲是一個規劃的高手,因此總能在困難來臨之前做好準備。
“春天隻有二十五天可以耕種,因此,這二十五天一定要還給老百姓。否則,就會出問題。”管仲看問題曆來是這麽一針見血,他的原則是國家不能耽誤農時。
可是,又有別的問題。
農民豐衣足食了,他們就會看輕爵位,就不願意為國出力。怎麽辦?
管仲的辦法是,耕種的時候政府貸款給他們,秋收的時候用糧食抵貸款。等糧食漲價的時候,讓老百姓繳納兵器,給他們相應價值的糧食。這樣,兵器有了,而由於糧食的差價,國家又賺了,老百姓又虧了,而他們無話可說。這樣,所謂的豐衣足食又有點僅夠花銷的意思了,大家對爵位又有了興趣。
按照糧食的收成,國家每年應該有十分之三用於儲蓄,三年下來就儲備了一年的糧食。當遇上天災沒有收成的年份,國家就修建宮室樓台——政府辦公大樓,雇用老百姓,給他們就業的機會。所以,修建宮室不是為了要好看,而是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的需要。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擴大內需,增加就業,利用這樣的形式來把國家的錢分給大家。二戰之後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就這麽幹過。
那種不分春夏秋冬都在大興土木的君主,有錢就蓋豪華大樓的政府部門,他們根本就不懂得規劃的意義。
在那個年代管仲就懂得了這些,不可思議,因為直到今天,真正懂得這些道理的人都很少。
【第十三,福利製度和社會保障】
別以為隻有社會主義有福利製度,也別以為隻有資本主義有福利製度。
兩千多年前,齊國的福利製度和社會保障製度相當健全。
管仲的福利製度共分為九種,第一叫做老老,第二叫做慈幼,第三叫做恤孤,第四叫做養疾,第五叫做合獨,第六叫做問病,第七叫做通窮,第八叫做振困,第九叫做接絕。
每個城市都設有“掌老”官,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一個兒子免除兵役,官府三個月送一次肉;八十歲以上,兩個兒子免兵役,每月有肉送;九十歲以上,天天有酒肉送。所有老人去世,國家負責喪葬費用。這叫老老,用句時髦的話——暈,我們現在七十歲以上也就享受坐公共汽車不買票而已。
每個城市都設有“掌幼”官,對於家庭條件不好的,三個小孩的就可以免除征收的布帛,五個小孩的政府配備保姆,發給兩人份額的糧食,直到孩子長大。再暈,這叫慈幼。
每個城市都設有“掌孤”官,凡是孤兒,有親戚鄰裏收養的,收養幾個就免幾個兵役,“掌孤”官定期了解孤兒收養情況,必要時進行救助,這叫恤孤。
每個城市都設有“掌養疾”官,對於那些因為各種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的,住進國家設立的“疾館”生活,由國家負責養活,直到去世。這叫養疾,就是福利院製度。
每個城市都設有“掌媒”官,負責撮合鰥夫和寡婦,給他們田宅,三年之後還為其中的男人提供公職。這叫合獨,多麽人性化的管理啊,現在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他們有這項製度嗎?
所謂問病,就是凡士民有病的,由官府來加以慰問:九十歲以上的,每天一問;八十歲以上的,兩天一問;七十歲以上的,三天一問;一般病人,五天一問。重病的,向上報告,國君親自慰問。所謂通窮,就是若有貧窮夫婦沒有住處的,貧窮賓客沒有糧食的,其所在鄉裏要及時上報。所謂振困,就是凶年的時候,官府發放倉糧來救濟百姓。所謂接絕,就是對烈士親屬給以撫恤。
齊國真是個福利社會啊,怪不得大家紛紛移民齊國。
【第十四,監察巡視製度】
什麽都做了,效果怎樣?這需要監察巡視。管仲規定了八觀,就是從八個方麵去監察巡視這個國家的情況。
巡視一個國家的田野,觀察它的耕耘狀況,計算它的農業生產,這個國家的饑飽狀況就知道了;巡視一個國家的山林湖澤,看看它的桑麻種植,計算它的六畜,國之貧富,就能區分出來;觀察一個國家的宮室、車馬、衣服,國之奢儉,就能區分出來;考察災年的饑饉情況,計算服役的人數,看看樓台亭閣的建設,計算財政開支的費用,國之虛實,就能區分出來;考察國家的風俗,了解人民怎麽接受教化,國之治亂,就能區分出來;來到朝廷,觀察君主的左右,了解百官的情況,看朝廷重視什麽和輕視什麽,國家的強弱就能區分出來;根據君主的立法出令和從政治民的情況,國之興滅,就能區分出來;估量敵國和盟國,了解君主的想法,考察他們的農業和財力,國之存亡就能夠確定。
【第十五,幹部選拔製度】
在人才培養和幹部選拔方麵,管仲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監督製度;設立了“庭燎待士”,並配套以“賦祿以粟”製度,還提出了“官事無攝”的主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推行了“三選法”的官吏選任製度。
三選製的整個過程包括三個環節:一是鄉選,即各鄉鄉長,各屬大夫將本鄉、本屬內符合任官條件的人才選出,上報國君。二是官選,即把各鄉屬選出的賢才俊士分配到有關的衙門實習做事,實習期滿後,由衙門長官選擇其中的優秀者,並寫出鑒定書上報國君。三是君選,即國君親自選拔。
官選出來的人,有衙門長官的鑒定書,又到原籍查驗了曆史根基,都確信無疑了,國君便將此人召入宮中進行麵試策問。一般是當場提出一些治國理政的疑難問題,讓其說出解決辦法,若國君滿意其回答,便可任命為高一級的官吏,有的還可以做上卿的助手。這就是君選。三選製的特點是將推薦與選拔相結合,政績與策問相結合,再經過由上而下的往複考察過程,把那些既有治國牧民理論,又有實際工作能力的文人和武士們選拔出來,任以為官,這樣就使薑太公的尊賢尚功路線有了製度保障。
【第十六,年終總結和考核製度】
年終總結很重要,考核製度很重要,否則誰還幹活?
每年的臘月最後五天是年終總結,齊桓公親自臨朝聽政,議定罰、罪、刑、殺。
年終總結之後,就是全年考核。每年正月初開始,就是齊國的考核期。考核也是五天時間,也由齊桓公親自進行。
年前年後這十天,是齊桓公全年最忙的時候,平時基本不用幹活,因為管仲內閣把什麽都搞定了。
考核的內容就不用多說了,管仲早就擬定好了。考核的對象是五鄉鄉師和五屬大夫,考核之後,做得好的有賞,最後一名會受到批評警告。在今天,就是末位淘汰。
考核結束之後,開始法律學習班。新的法令在正月初一向百官頒布,但是在初六開始召集五鄉鄉師和五屬大夫進行學習,認真領會法律精神。為什麽五鄉鄉師和五屬大夫要專門有一個學習班?因為他們還要負責把法令傳達到各地。學習班結束之後,五鄉鄉師和五屬大夫回到各自的管轄範圍,必須第一時間把新法令公布出去,然後才能回家,否則便是“留令”,屬於死罪。
在齊國當官,不容易啊。
【第十七,君主的管理】
老百姓和百官都要管理,那麽,國君可以胡作非為嗎?管仲說:no。國君也要管理,不能想怎樣就怎樣。
對於君主的管理,管仲有大量論述。《管子》中的“戒”、“君臣上”、“君臣下”、“禁藏”、“明法解”都是在說國君的管理,其核心大意主要是三個方麵:第一,要以身作則,要求臣民的,自己要先做好;第二,法令一旦頒布,就不能輕易改動;第三,賞罰都要根據法令來進行,不能憑自己的好惡來更改。
除了原則上的限定之外,還有一些具體的規定。
譬如國君隻能在春秋兩季出遊,春天出去調查農事上有什麽困難,這叫做“遊”,秋天出去是要考察人民生活上有什麽不足,這叫做“夕”。除此之外,出去吃喝老百姓,勞民傷財的叫做“亡”,在外麵遊樂得不想回來的叫做“荒”,這兩種要嚴格禁止。
國君的義務是選拔賢良,知人善任,嚴格禁止事必躬親,同樣嚴格禁止幹涉官員職責內的事務。
正因為管仲對齊桓公有了原則的和具體的約束,齊桓公基本上不擾民,也不幹預官員的事務,真是想犯錯誤都沒機會。
有沒有一點君主立憲的味道?
【第十八,信訪製度】
那時候就有信訪製度了?別以為這是社會主義特色,老老祖宗黃帝那時候就有“明台”作為信訪辦來處理群眾投訴了。
管仲設立了“嘖室”,嘖是什麽意思?就是七嘴八舌吵吵嚷嚷的意思,“嘖室”就是信訪辦。
“察民所惡,以自為戒。”這是管仲設立“嘖室”的目的。
信訪辦的門口寫著四句話:“法簡而易行,刑審而不犯,事約而易從,求寡而易足。”翻譯成現代話就是:法律是不是簡明易行,刑罰是不是審慎公正,政事是不是簡單而不擾民,稅收是不是少而且方便繳交。什麽意思?就是說在以上這些方麵有投訴的,無任歡迎。
直接批評國君的過失的,被稱為正直之士,他們的意見都會被受理。
這不就是言論自由嗎?
負責信訪辦的是東郭牙,因為他很正直,而且敢於和齊桓公爭論。
【第十九,軍事製度】
在軍事方麵,管仲強調寓兵於農,“做內政而寄軍令”,將軍事編製隱於行政編製之中。規定國都中戰時組成軍隊,每戶出一人,一軌五人,五人為一伍,由軌長帶領。一裏五十人,五十人為一小戎,由裏有司帶領。一連二百人,二百人為一卒,由連長帶領。一鄉二千人,二千人為一旅,由鄉良人帶領。五鄉一萬人,立一元帥,一萬人為一軍,由五鄉元帥率領。齊桓公、國子、高子三人分別擔任三軍的主帥。這樣就把居民行政、生產組織與軍備、戰鬥組織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每年春秋以狩獵來訓練軍隊,讓士兵們在訓練中團結協作,讓他們“守則同固,戰則同強”,從而培養了團隊的協同作戰能力。
為了解決軍隊的武器裝備問題,管仲對軍備和軍賦製度進行了改革。他規定:鄙野中,六裏見方的區域命名為暴,要出兵車一乘(一乘配四匹馬,二十八個甲士,二十個盾牌手,三十個民夫),並且還要承擔黃金一鎰的軍費(沒有黃金的,可用絲絹和布代替)。
管仲還規定了用盔甲和武器來贖罪的辦法。犯重罪的人,可用甲與車戟贖罪;犯輕罪的人,可以用皮盾與車戟贖罪。犯小罪的人,可以用銅鐵贖罪。這樣就大大補充了軍隊的裝備,解決了軍備不足的問題。
【第二十,敎育和尊師】
尊師重教絕不是從孔子開始的,因為管仲早就作了這方麵的規定。
《管子·弟子職》通篇就在講弟子應當怎樣尊重老師,簡單介紹一下。
早上,弟子給老師打洗臉漱口的水。打掃幹淨教室,老師進來講課。講完課,老師第一個走,弟子們起立。
吃飯的時候,弟子們擺好飯菜,老師先吃,老師吃完,弟子們才能吃。
掃地應該從西南的角落開始掃,都掃到門口收拾垃圾。
到了晚上,弟子們替老師鋪床,第一次要問老師頭朝哪邊。老師休息後,弟子們還要互相交流學業。
還有更多,這裏不再詳述。
【第二十一,自我批評】
即便如此偉大,也正因為如此偉大,管仲很重視自我批評。
“怕的是自身不善,不要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個人可以有錯誤的行為,但是人民不會有錯誤的評價。總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善於責備自己的,人民就不會責備他。隻有不肯責備自己,認為自己永遠偉大光榮正確時,人民才會去責備他。所以,承認自己的錯誤,那是‘強’的表現;修養自身的節操,那是‘智’的表現;不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那是‘仁’的表現。所以,英明的國家領導把過失歸於自己,把功勞歸於人民。”
有這樣的精神,管仲怎麽會治理不好齊國呢?
篇幅所限,隻能將管仲的治國方略簡單介紹到此了。
我要移民去齊國!!!!
看完這段,是不是你會有這樣的衝動?
春秋那年頭,齊國的綠卡比現在美國的綠卡值錢多了。
看完這些,該知道為什麽《管子》不被曆代統治者們所喜愛了吧?知道《管子》為什麽進不了曆朝曆代的教科書了吧?
如果以為管仲僅僅懂得農業,那就太錯誤了。下麵讓我們繼續看看管仲的治國策略,你會驚歎,管仲簡直不是幾千年前的總理!他是全世界最稱職的總理之一!
不誇張地說,管仲治理下的齊國,已經具備了資本主義萌芽。
不信嗎?接著看。
【第十―,統計學的應用】
“田有軌,人有軌,用有軌,人事有軌,幣有軌,鄉有軌,縣有軌,國有軌。不通於軌數而欲為國,不可。”
什麽是軌?統計。上麵一段話就是說凡事需要統計,不懂得統計理財,那就根本無法治理國家。統計學,在管仲這裏非常重要。據黃仁宇說,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王朝,沒有現代化的原因,就是因為統計學沒有建立起來,“無法用數目字管理”,那是因為後世沒有貫徹管子的思想,否則不會是這樣。
管仲專門成立了一個負責統計的機構,他們的統計非常全麵,人口、土地、產出、總值、男女勞力等等,都要進行統計,之後,根據統計結果進行各方麵的決策,同時也根據統計結果來進行下一個年度的預測。這也是現代會計學預算和決算的來源。
統計和預測的結果全部保密,以防止商人從中謀得利益。那麽,誰可以從中謀取利益呢?政府。通過統計,政府掌握各種借貸的時機,從而賺取利潤。也同樣通過統計,國家也設立各種便民措施,譬如到了春天老百姓需要什麽,到了秋天老百姓需要什麽,所有這些,政府都提前做好準備。
所以,老百姓被政府賺走了錢,無話可說;而政府給他們提供的便利,他們又會非常感激。
最早把統計學原理應用在政府管理中的,一定是管仲了。
中國國家統計局是不是該供奉一座管仲的雕像?我看行。
【第十二,規劃和計劃】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管仲是一個規劃的高手,因此總能在困難來臨之前做好準備。
“春天隻有二十五天可以耕種,因此,這二十五天一定要還給老百姓。否則,就會出問題。”管仲看問題曆來是這麽一針見血,他的原則是國家不能耽誤農時。
可是,又有別的問題。
農民豐衣足食了,他們就會看輕爵位,就不願意為國出力。怎麽辦?
管仲的辦法是,耕種的時候政府貸款給他們,秋收的時候用糧食抵貸款。等糧食漲價的時候,讓老百姓繳納兵器,給他們相應價值的糧食。這樣,兵器有了,而由於糧食的差價,國家又賺了,老百姓又虧了,而他們無話可說。這樣,所謂的豐衣足食又有點僅夠花銷的意思了,大家對爵位又有了興趣。
按照糧食的收成,國家每年應該有十分之三用於儲蓄,三年下來就儲備了一年的糧食。當遇上天災沒有收成的年份,國家就修建宮室樓台——政府辦公大樓,雇用老百姓,給他們就業的機會。所以,修建宮室不是為了要好看,而是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的需要。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擴大內需,增加就業,利用這樣的形式來把國家的錢分給大家。二戰之後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就這麽幹過。
那種不分春夏秋冬都在大興土木的君主,有錢就蓋豪華大樓的政府部門,他們根本就不懂得規劃的意義。
在那個年代管仲就懂得了這些,不可思議,因為直到今天,真正懂得這些道理的人都很少。
【第十三,福利製度和社會保障】
別以為隻有社會主義有福利製度,也別以為隻有資本主義有福利製度。
兩千多年前,齊國的福利製度和社會保障製度相當健全。
管仲的福利製度共分為九種,第一叫做老老,第二叫做慈幼,第三叫做恤孤,第四叫做養疾,第五叫做合獨,第六叫做問病,第七叫做通窮,第八叫做振困,第九叫做接絕。
每個城市都設有“掌老”官,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一個兒子免除兵役,官府三個月送一次肉;八十歲以上,兩個兒子免兵役,每月有肉送;九十歲以上,天天有酒肉送。所有老人去世,國家負責喪葬費用。這叫老老,用句時髦的話——暈,我們現在七十歲以上也就享受坐公共汽車不買票而已。
每個城市都設有“掌幼”官,對於家庭條件不好的,三個小孩的就可以免除征收的布帛,五個小孩的政府配備保姆,發給兩人份額的糧食,直到孩子長大。再暈,這叫慈幼。
每個城市都設有“掌孤”官,凡是孤兒,有親戚鄰裏收養的,收養幾個就免幾個兵役,“掌孤”官定期了解孤兒收養情況,必要時進行救助,這叫恤孤。
每個城市都設有“掌養疾”官,對於那些因為各種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的,住進國家設立的“疾館”生活,由國家負責養活,直到去世。這叫養疾,就是福利院製度。
每個城市都設有“掌媒”官,負責撮合鰥夫和寡婦,給他們田宅,三年之後還為其中的男人提供公職。這叫合獨,多麽人性化的管理啊,現在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他們有這項製度嗎?
所謂問病,就是凡士民有病的,由官府來加以慰問:九十歲以上的,每天一問;八十歲以上的,兩天一問;七十歲以上的,三天一問;一般病人,五天一問。重病的,向上報告,國君親自慰問。所謂通窮,就是若有貧窮夫婦沒有住處的,貧窮賓客沒有糧食的,其所在鄉裏要及時上報。所謂振困,就是凶年的時候,官府發放倉糧來救濟百姓。所謂接絕,就是對烈士親屬給以撫恤。
齊國真是個福利社會啊,怪不得大家紛紛移民齊國。
【第十四,監察巡視製度】
什麽都做了,效果怎樣?這需要監察巡視。管仲規定了八觀,就是從八個方麵去監察巡視這個國家的情況。
巡視一個國家的田野,觀察它的耕耘狀況,計算它的農業生產,這個國家的饑飽狀況就知道了;巡視一個國家的山林湖澤,看看它的桑麻種植,計算它的六畜,國之貧富,就能區分出來;觀察一個國家的宮室、車馬、衣服,國之奢儉,就能區分出來;考察災年的饑饉情況,計算服役的人數,看看樓台亭閣的建設,計算財政開支的費用,國之虛實,就能區分出來;考察國家的風俗,了解人民怎麽接受教化,國之治亂,就能區分出來;來到朝廷,觀察君主的左右,了解百官的情況,看朝廷重視什麽和輕視什麽,國家的強弱就能區分出來;根據君主的立法出令和從政治民的情況,國之興滅,就能區分出來;估量敵國和盟國,了解君主的想法,考察他們的農業和財力,國之存亡就能夠確定。
【第十五,幹部選拔製度】
在人才培養和幹部選拔方麵,管仲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監督製度;設立了“庭燎待士”,並配套以“賦祿以粟”製度,還提出了“官事無攝”的主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推行了“三選法”的官吏選任製度。
三選製的整個過程包括三個環節:一是鄉選,即各鄉鄉長,各屬大夫將本鄉、本屬內符合任官條件的人才選出,上報國君。二是官選,即把各鄉屬選出的賢才俊士分配到有關的衙門實習做事,實習期滿後,由衙門長官選擇其中的優秀者,並寫出鑒定書上報國君。三是君選,即國君親自選拔。
官選出來的人,有衙門長官的鑒定書,又到原籍查驗了曆史根基,都確信無疑了,國君便將此人召入宮中進行麵試策問。一般是當場提出一些治國理政的疑難問題,讓其說出解決辦法,若國君滿意其回答,便可任命為高一級的官吏,有的還可以做上卿的助手。這就是君選。三選製的特點是將推薦與選拔相結合,政績與策問相結合,再經過由上而下的往複考察過程,把那些既有治國牧民理論,又有實際工作能力的文人和武士們選拔出來,任以為官,這樣就使薑太公的尊賢尚功路線有了製度保障。
【第十六,年終總結和考核製度】
年終總結很重要,考核製度很重要,否則誰還幹活?
每年的臘月最後五天是年終總結,齊桓公親自臨朝聽政,議定罰、罪、刑、殺。
年終總結之後,就是全年考核。每年正月初開始,就是齊國的考核期。考核也是五天時間,也由齊桓公親自進行。
年前年後這十天,是齊桓公全年最忙的時候,平時基本不用幹活,因為管仲內閣把什麽都搞定了。
考核的內容就不用多說了,管仲早就擬定好了。考核的對象是五鄉鄉師和五屬大夫,考核之後,做得好的有賞,最後一名會受到批評警告。在今天,就是末位淘汰。
考核結束之後,開始法律學習班。新的法令在正月初一向百官頒布,但是在初六開始召集五鄉鄉師和五屬大夫進行學習,認真領會法律精神。為什麽五鄉鄉師和五屬大夫要專門有一個學習班?因為他們還要負責把法令傳達到各地。學習班結束之後,五鄉鄉師和五屬大夫回到各自的管轄範圍,必須第一時間把新法令公布出去,然後才能回家,否則便是“留令”,屬於死罪。
在齊國當官,不容易啊。
【第十七,君主的管理】
老百姓和百官都要管理,那麽,國君可以胡作非為嗎?管仲說:no。國君也要管理,不能想怎樣就怎樣。
對於君主的管理,管仲有大量論述。《管子》中的“戒”、“君臣上”、“君臣下”、“禁藏”、“明法解”都是在說國君的管理,其核心大意主要是三個方麵:第一,要以身作則,要求臣民的,自己要先做好;第二,法令一旦頒布,就不能輕易改動;第三,賞罰都要根據法令來進行,不能憑自己的好惡來更改。
除了原則上的限定之外,還有一些具體的規定。
譬如國君隻能在春秋兩季出遊,春天出去調查農事上有什麽困難,這叫做“遊”,秋天出去是要考察人民生活上有什麽不足,這叫做“夕”。除此之外,出去吃喝老百姓,勞民傷財的叫做“亡”,在外麵遊樂得不想回來的叫做“荒”,這兩種要嚴格禁止。
國君的義務是選拔賢良,知人善任,嚴格禁止事必躬親,同樣嚴格禁止幹涉官員職責內的事務。
正因為管仲對齊桓公有了原則的和具體的約束,齊桓公基本上不擾民,也不幹預官員的事務,真是想犯錯誤都沒機會。
有沒有一點君主立憲的味道?
【第十八,信訪製度】
那時候就有信訪製度了?別以為這是社會主義特色,老老祖宗黃帝那時候就有“明台”作為信訪辦來處理群眾投訴了。
管仲設立了“嘖室”,嘖是什麽意思?就是七嘴八舌吵吵嚷嚷的意思,“嘖室”就是信訪辦。
“察民所惡,以自為戒。”這是管仲設立“嘖室”的目的。
信訪辦的門口寫著四句話:“法簡而易行,刑審而不犯,事約而易從,求寡而易足。”翻譯成現代話就是:法律是不是簡明易行,刑罰是不是審慎公正,政事是不是簡單而不擾民,稅收是不是少而且方便繳交。什麽意思?就是說在以上這些方麵有投訴的,無任歡迎。
直接批評國君的過失的,被稱為正直之士,他們的意見都會被受理。
這不就是言論自由嗎?
負責信訪辦的是東郭牙,因為他很正直,而且敢於和齊桓公爭論。
【第十九,軍事製度】
在軍事方麵,管仲強調寓兵於農,“做內政而寄軍令”,將軍事編製隱於行政編製之中。規定國都中戰時組成軍隊,每戶出一人,一軌五人,五人為一伍,由軌長帶領。一裏五十人,五十人為一小戎,由裏有司帶領。一連二百人,二百人為一卒,由連長帶領。一鄉二千人,二千人為一旅,由鄉良人帶領。五鄉一萬人,立一元帥,一萬人為一軍,由五鄉元帥率領。齊桓公、國子、高子三人分別擔任三軍的主帥。這樣就把居民行政、生產組織與軍備、戰鬥組織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每年春秋以狩獵來訓練軍隊,讓士兵們在訓練中團結協作,讓他們“守則同固,戰則同強”,從而培養了團隊的協同作戰能力。
為了解決軍隊的武器裝備問題,管仲對軍備和軍賦製度進行了改革。他規定:鄙野中,六裏見方的區域命名為暴,要出兵車一乘(一乘配四匹馬,二十八個甲士,二十個盾牌手,三十個民夫),並且還要承擔黃金一鎰的軍費(沒有黃金的,可用絲絹和布代替)。
管仲還規定了用盔甲和武器來贖罪的辦法。犯重罪的人,可用甲與車戟贖罪;犯輕罪的人,可以用皮盾與車戟贖罪。犯小罪的人,可以用銅鐵贖罪。這樣就大大補充了軍隊的裝備,解決了軍備不足的問題。
【第二十,敎育和尊師】
尊師重教絕不是從孔子開始的,因為管仲早就作了這方麵的規定。
《管子·弟子職》通篇就在講弟子應當怎樣尊重老師,簡單介紹一下。
早上,弟子給老師打洗臉漱口的水。打掃幹淨教室,老師進來講課。講完課,老師第一個走,弟子們起立。
吃飯的時候,弟子們擺好飯菜,老師先吃,老師吃完,弟子們才能吃。
掃地應該從西南的角落開始掃,都掃到門口收拾垃圾。
到了晚上,弟子們替老師鋪床,第一次要問老師頭朝哪邊。老師休息後,弟子們還要互相交流學業。
還有更多,這裏不再詳述。
【第二十一,自我批評】
即便如此偉大,也正因為如此偉大,管仲很重視自我批評。
“怕的是自身不善,不要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個人可以有錯誤的行為,但是人民不會有錯誤的評價。總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善於責備自己的,人民就不會責備他。隻有不肯責備自己,認為自己永遠偉大光榮正確時,人民才會去責備他。所以,承認自己的錯誤,那是‘強’的表現;修養自身的節操,那是‘智’的表現;不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那是‘仁’的表現。所以,英明的國家領導把過失歸於自己,把功勞歸於人民。”
有這樣的精神,管仲怎麽會治理不好齊國呢?
篇幅所限,隻能將管仲的治國方略簡單介紹到此了。
我要移民去齊國!!!!
看完這段,是不是你會有這樣的衝動?
春秋那年頭,齊國的綠卡比現在美國的綠卡值錢多了。
看完這些,該知道為什麽《管子》不被曆代統治者們所喜愛了吧?知道《管子》為什麽進不了曆朝曆代的教科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