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了荊州的劉備,真的是龍歸大海,虎歸山林,徹底的成為了一方霸主。
瞬間招募了大量謀臣和武將的劉備,如今在人才方麵可以與之抗衡的僅有曹操,陳重和其他諸侯在這方麵差的實在太遠了。
可惜如今曹操在忙著跟袁紹大戰,陳重也處理著新得到的豫州之事,兩人都是萬事纏身,因此對於劉備奪取荊州之事,雖然有心阻止,但實在是鞭長莫及,無可奈何。
北方的冀州袁紹,因為失去了袁術這個唯一助力,形勢也一落千丈,被對方打的是節節敗退,勝利的天平逐漸向曹操一方傾斜。
曹操即將取勝,陳重聞之後也趕緊統帥兵馬前往冀州,他並不是為了爭搶事先約定好的冀州各郡,而是為了謀取北方的產馬地幽州。
果然曹操跟陳重之間的聯盟十分脆弱,既然快要擊敗袁紹,曹操麾下的謀臣也獻計獻策,建議加快攻勢,趁著陳重並未來到之際,取得冀州,順勢北上將幽州也收入囊中。
曹操對此深以為然,當即命令諸將奮勇前進,爭奪先機。
當夜三更時分,曹軍兵分三路劫寨,袁紹軍淬不及防之下混戰到了天明時分。
這樣一方有備而來,一方睡夢中匆忙防禦的戰鬥,結果可想而知,當兩方各自收兵之後,點檢一番,袁紹發現自家軍隊折損了三成有餘。
大勝之後,荀攸獻計道:“如今我軍新勝,袁紹大敗,正可趁此良機施展攻心之計。今可揚言調撥人馬,命一大將分兵攻打袁軍後方城鎮,斷掉其歸路和後勤給養,另外暗中派遣幾員戰將引兵埋伏在側。
如此一來,袁紹極其麾下兵將聞之,必然驚惶。若是袁紹分兵拒我堵截的兵馬,那我軍可以乘其兵動時,伏兵盡出將其剿殺。
而且袁紹本來士卒就不如我方,再分兵出去的話,那本陣必然更是不堪,我大軍即可揮師猛攻。
即便是袁紹不動,那對於我軍也無任何損失,權當練兵即可。”
曹操對荀攸的智計頗為信任,當即啟用其計,使大小三軍,四處宣揚此事,表麵上分兵出去的那一路也是聲勢浩大。
袁紹軍偵騎細作探的此事後,趕緊將此消息帶回了營中。
聽聞曹操分兵去攻打後方城鎮,切斷己方的後勤補給線,袁紹果然大驚,急遣袁譚領兵五萬,辛明領兵五萬,連夜前往支援。
曹操探知袁紹果然分兵而動,便將己方軍馬分為八路齊出,直衝袁紹軍大營。
袁紹軍本來就是連戰連敗,前幾日被劫營又是損失慘重,因此見到曹軍攻來,士卒俱無鬥誌,當即四散奔走,形成了潰敗之勢。
軍隊士氣低下進而崩潰,這樣的趨勢無人可擋,袁紹以及麾下將領阻擋不及,隻好披甲上馬,帶上了幼子袁尚等人向後撤去。
許褚、徐晃和於禁三員大將帶兵緊追不舍,袁紹急切之間隻好盡棄了攜帶的圖書車仗和金帛財物,最終隻引著隨行八百餘騎而去。
曹軍騎兵不多,大部分都是步卒,因此追之不及,但盡獲袁紹遺下的各種財物,收獲確實極多。
此戰曹軍殺敵八萬餘人,血流盈溝,荒野上伏屍處處,受傷投降的袁兵不計其數。
曹操又一次大獲全勝,見到士卒們搶回了大量的財物,當即吩咐將所得金寶緞匹盡數賞賜給了有功軍士。
袁紹丟下的車輛中有大量文書,有親信從圖書中檢出不少秘密書信,皆是己方武將和謀臣以前與袁紹暗通之書。
親信當即建議道:“可逐一點對姓名,將這些不忠之輩收而殺之。”
此時才可看出曹操的氣魄,他大笑道:“當初袁紹實力堪稱天下第一,就算我亦不敢怠慢了他,何況我軍中其他呢?過去之事既往不咎,將這些密信都燒了把。”
曹操大勝之餘,不但擊殺了數萬袁紹士卒,還擒獲了對方的一位重要謀士沮授。
曹操與沮授乃是舊識,如今戰場相見,還是這等情形,沮授自然是羞愧難當,連忙大呼道:“沮授寧死不降!”
曹操愛才心切,溫言勸道:“本初無謀,不用君言,君何尚執迷耶?吾若早得足下,天下不足慮也。”
曹操沒殺沮授,可是此人倒的確是忠義之輩,當夜便在營中盜馬,欲歸袁氏。
對於這等行徑,曹操不得不將其斬殺,至此袁紹又失去了一名忠心的謀臣。
此時陳重已經率兵回到了青州,正在日夜兼程向冀州而來,曹操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趕緊乘著袁紹之敗,整頓軍馬,迤邐追襲。
袁紹當日引八百餘騎,一路逃到了黎陽,大將蔣義渠出寨迎接,見了己方人馬,袁紹這才有空休息一番。
知道袁紹在前方慘敗,潰兵四散而逃,義渠連忙招諭離散之眾,耗費了些時日,這才將潰兵蟻聚過來,軍勢複振。
雖然黎陽還算安全,但曹軍即將來此,袁紹跟麾下眾人商議一番,決定還是向後方撤退,召集各路兵馬,重振旗鼓再跟曹軍對抗。
戰敗的軍隊士氣不足,袁紹軍返回途中,袁紹多次聽到麾下士卒暗中哭泣,訴說著喪兄失弟,棄伴亡親之苦。
這樣的打擊對於袁紹來說,遠遠超過曹操對其的傷害,心中煩悶的袁紹當即嘔血昏倒。
好不容易回到了冀州,袁紹一來是調養身體,二來是心煩意亂,多日不理政事。
眼見得袁紹身體衰弱,袁家其他人立刻起了別樣的心思,袁紹後妻劉氏,以及麾下諸將和謀臣都勸其立下後嗣。
袁紹所生三子長子袁譚字顯思,出守防禦青州一線;次子袁熙字顯奕,出守幽州一線;三子袁尚字顯甫,是紹後妻劉氏所出,生得形貌俊偉,紹至愛之,因此留在身邊。
劉氏生怕袁紹發生不測之後,長子袁譚和次子袁熙肯定會對付自己的親兒袁尚,因此勸立尚為後嗣。
這種事情在本時代也是屢見不鮮,劉表就因為長子劉琦和次子劉棕誰為後嗣一事猶豫煩惱,袁紹同樣如此。
無奈之下,袁紹隻好叫來麾下審配、逢紀、辛評、郭圖這四大謀臣商議此事。
瞬間招募了大量謀臣和武將的劉備,如今在人才方麵可以與之抗衡的僅有曹操,陳重和其他諸侯在這方麵差的實在太遠了。
可惜如今曹操在忙著跟袁紹大戰,陳重也處理著新得到的豫州之事,兩人都是萬事纏身,因此對於劉備奪取荊州之事,雖然有心阻止,但實在是鞭長莫及,無可奈何。
北方的冀州袁紹,因為失去了袁術這個唯一助力,形勢也一落千丈,被對方打的是節節敗退,勝利的天平逐漸向曹操一方傾斜。
曹操即將取勝,陳重聞之後也趕緊統帥兵馬前往冀州,他並不是為了爭搶事先約定好的冀州各郡,而是為了謀取北方的產馬地幽州。
果然曹操跟陳重之間的聯盟十分脆弱,既然快要擊敗袁紹,曹操麾下的謀臣也獻計獻策,建議加快攻勢,趁著陳重並未來到之際,取得冀州,順勢北上將幽州也收入囊中。
曹操對此深以為然,當即命令諸將奮勇前進,爭奪先機。
當夜三更時分,曹軍兵分三路劫寨,袁紹軍淬不及防之下混戰到了天明時分。
這樣一方有備而來,一方睡夢中匆忙防禦的戰鬥,結果可想而知,當兩方各自收兵之後,點檢一番,袁紹發現自家軍隊折損了三成有餘。
大勝之後,荀攸獻計道:“如今我軍新勝,袁紹大敗,正可趁此良機施展攻心之計。今可揚言調撥人馬,命一大將分兵攻打袁軍後方城鎮,斷掉其歸路和後勤給養,另外暗中派遣幾員戰將引兵埋伏在側。
如此一來,袁紹極其麾下兵將聞之,必然驚惶。若是袁紹分兵拒我堵截的兵馬,那我軍可以乘其兵動時,伏兵盡出將其剿殺。
而且袁紹本來士卒就不如我方,再分兵出去的話,那本陣必然更是不堪,我大軍即可揮師猛攻。
即便是袁紹不動,那對於我軍也無任何損失,權當練兵即可。”
曹操對荀攸的智計頗為信任,當即啟用其計,使大小三軍,四處宣揚此事,表麵上分兵出去的那一路也是聲勢浩大。
袁紹軍偵騎細作探的此事後,趕緊將此消息帶回了營中。
聽聞曹操分兵去攻打後方城鎮,切斷己方的後勤補給線,袁紹果然大驚,急遣袁譚領兵五萬,辛明領兵五萬,連夜前往支援。
曹操探知袁紹果然分兵而動,便將己方軍馬分為八路齊出,直衝袁紹軍大營。
袁紹軍本來就是連戰連敗,前幾日被劫營又是損失慘重,因此見到曹軍攻來,士卒俱無鬥誌,當即四散奔走,形成了潰敗之勢。
軍隊士氣低下進而崩潰,這樣的趨勢無人可擋,袁紹以及麾下將領阻擋不及,隻好披甲上馬,帶上了幼子袁尚等人向後撤去。
許褚、徐晃和於禁三員大將帶兵緊追不舍,袁紹急切之間隻好盡棄了攜帶的圖書車仗和金帛財物,最終隻引著隨行八百餘騎而去。
曹軍騎兵不多,大部分都是步卒,因此追之不及,但盡獲袁紹遺下的各種財物,收獲確實極多。
此戰曹軍殺敵八萬餘人,血流盈溝,荒野上伏屍處處,受傷投降的袁兵不計其數。
曹操又一次大獲全勝,見到士卒們搶回了大量的財物,當即吩咐將所得金寶緞匹盡數賞賜給了有功軍士。
袁紹丟下的車輛中有大量文書,有親信從圖書中檢出不少秘密書信,皆是己方武將和謀臣以前與袁紹暗通之書。
親信當即建議道:“可逐一點對姓名,將這些不忠之輩收而殺之。”
此時才可看出曹操的氣魄,他大笑道:“當初袁紹實力堪稱天下第一,就算我亦不敢怠慢了他,何況我軍中其他呢?過去之事既往不咎,將這些密信都燒了把。”
曹操大勝之餘,不但擊殺了數萬袁紹士卒,還擒獲了對方的一位重要謀士沮授。
曹操與沮授乃是舊識,如今戰場相見,還是這等情形,沮授自然是羞愧難當,連忙大呼道:“沮授寧死不降!”
曹操愛才心切,溫言勸道:“本初無謀,不用君言,君何尚執迷耶?吾若早得足下,天下不足慮也。”
曹操沒殺沮授,可是此人倒的確是忠義之輩,當夜便在營中盜馬,欲歸袁氏。
對於這等行徑,曹操不得不將其斬殺,至此袁紹又失去了一名忠心的謀臣。
此時陳重已經率兵回到了青州,正在日夜兼程向冀州而來,曹操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趕緊乘著袁紹之敗,整頓軍馬,迤邐追襲。
袁紹當日引八百餘騎,一路逃到了黎陽,大將蔣義渠出寨迎接,見了己方人馬,袁紹這才有空休息一番。
知道袁紹在前方慘敗,潰兵四散而逃,義渠連忙招諭離散之眾,耗費了些時日,這才將潰兵蟻聚過來,軍勢複振。
雖然黎陽還算安全,但曹軍即將來此,袁紹跟麾下眾人商議一番,決定還是向後方撤退,召集各路兵馬,重振旗鼓再跟曹軍對抗。
戰敗的軍隊士氣不足,袁紹軍返回途中,袁紹多次聽到麾下士卒暗中哭泣,訴說著喪兄失弟,棄伴亡親之苦。
這樣的打擊對於袁紹來說,遠遠超過曹操對其的傷害,心中煩悶的袁紹當即嘔血昏倒。
好不容易回到了冀州,袁紹一來是調養身體,二來是心煩意亂,多日不理政事。
眼見得袁紹身體衰弱,袁家其他人立刻起了別樣的心思,袁紹後妻劉氏,以及麾下諸將和謀臣都勸其立下後嗣。
袁紹所生三子長子袁譚字顯思,出守防禦青州一線;次子袁熙字顯奕,出守幽州一線;三子袁尚字顯甫,是紹後妻劉氏所出,生得形貌俊偉,紹至愛之,因此留在身邊。
劉氏生怕袁紹發生不測之後,長子袁譚和次子袁熙肯定會對付自己的親兒袁尚,因此勸立尚為後嗣。
這種事情在本時代也是屢見不鮮,劉表就因為長子劉琦和次子劉棕誰為後嗣一事猶豫煩惱,袁紹同樣如此。
無奈之下,袁紹隻好叫來麾下審配、逢紀、辛評、郭圖這四大謀臣商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