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寧關陷落的消息很快傳遍六州, 如果說人們最開始對和談報有極大的期望,那麽從西戎宣布開戰伊始, 這份期望也就破滅殆盡了。當聽聞王庭騎兵已經入關後, 雲策軍節節退敗,三萬騎兵以所向披靡之勢向著安平郡逼近,一時間人心惶惶。
王庭的旗幟飄揚在居寧關的上空,繼續向雲州腹地逼近。在靠近安平郡之際,西戎派出精通漢話的使者將招降書在城下宣讀, 然後由弓|箭手射向城樓上豎立的旗杆,那麵赤色王旗隨著倒下, 西戎將領緊緊注視著城樓上的動靜, 她身後王庭騎兵身披玄色重甲,這便是王庭一百年來聯合諸族後的成果,這三萬騎兵來自草原上不同的氏族, 入選者皆是百裏挑一的勇士。在經過漫長艱苦的訓練後,她們的意誌如鋼鐵般堅不可摧,在推進居寧關的過程中, 王庭騎兵就像是一把鋒利的馬刀,她們行動迅速敏捷, 數人一組,絕不單獨作戰,且遇敵時變化的陣型多樣,往往令雲策軍措手不及。
西戎軍隊如潮水般向著雲州堅定的推進,在黑色的軍隊中, 一頂白色的帳篷份外顯眼。帳篷頂上飄揚著狼頭旗幟,這就是西戎王庭的象征。
帳篷中千暉族長赫昌正在對著沙盤研究地形,牆上頂著一張陳舊的圖紙,清晰的標出了雲州軍防的分布情況。
帳門開了,進來一個中年將領,見了她道:“赫昌,王庭來信,金帳畢述神使答應參與這次作戰,在冬天為我們提供糧草支援。”
赫昌聞言皺著眉到:“金帳不是一直都不肯與王庭合作嗎,怎麽這次改了心意?”
那人答道:“如今大法師年紀大了,上次在祭神禮上又出了些事情,身體恐怕也不太好。她不是早就把金帳的事情交給畢述打理了嗎?”
赫昌不可置否,對她而言行軍路上糧草問題能得到一個解決的方法就行。無論是那些野心勃勃的西戎貴族,還是突然轉變態度的金帳,都不在她的考慮中。
“不過此次醃莆大人讓我轉告你,請你多多約束手下的人,不要隨便殺人,要是把這些代人都殺完了,我們就找不到做苦力的奴隸了。”
“我知道了。”赫昌漫不經心地回答。
她要的是贏得這場戰爭,洗刷千暉族百年來所受的恥辱。這些埋藏在她心中已久的憤怒與仇恨時刻鞭笞著她的靈魂,令她始終牢記這一點。
這便是她縱容軍隊對沿途村落進行洗劫的緣由,有時候她還會參與這種屠殺,見證那些原本生活在安詳平靜之中的人們在絕望中發出的尖叫聲。那些充滿恐懼的眼神,無一不撫慰了她蠢蠢欲動的複仇之心。但是還遠遠不夠,她還需要更多。
赫昌沉默地把目光轉向地圖上更為遙遠的恒州,她知道那裏就是代國皇室的所在地。長安,這座三百年前西戎未曾攻破的都城。這次她要用敵人的鮮血澆滿這座城池,將那些高高在上的皇族吊死在宮門外,讓這些代國人永世為奴,西戎將成為這世間最大的王國,永遠,永遠。
畢述睜開眼睛,大祭司掀開帳門,在巫師的指引下從外麵進來。
“你到底是怎麽想的?”她咄咄逼人道,“和王庭聯合,為她們提供糧草?你知道這要耗費金帳多少的稅收嗎?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輸贏都沒有定論,畢述,老師把權力交到你的手中,並不是讓你這樣胡來的!”
畢述靜靜地聽她說完,大祭司怒氣衝衝地坐在炭火盆邊,卻聽見黑暗中傳來一點輕微的響聲。
她警覺道:“誰在那裏!”
黑暗中爬出來一個人,怯生生地跪在畢述腳邊,大祭司這才看清楚這人的相貌,那是個瘦小的女孩,穿著月白色的袍子,她脖子上掛著一串綠石,那碧綠的顏色讓大祭司心裏有些不舒服,在昏暗的火光中像是淬毒的蛇牙,充滿了不可言說的惡意。
畢述摸了摸她的額頭,女孩從困頓的睡意中回過神來,靠著她的膝蓋睜開眼睛。
大祭司看見她琥珀色的眸子,清澈的像雪山上融化的流水,驚疑不定道:“這是誰?”
“阿月來。”畢述如此說道,“她就是阿月來。”
大祭司頓時覺得荒謬,冷哼一聲道:“天眼都沒有開,哪裏來的阿月來?”
畢述低下頭去看著女孩,孩子的眼睛裏清晰的透出一種天真的依戀,畢述冰藍色的眼眸輕輕一動,回答道:“我說她是,她就是。”
她似笑非笑看著大祭司,道:“這不是你們一直期望的嗎?”
大祭司嗬斥道:“什麽我們一直期望的?你到底在胡說些什麽!”
她原本是大法師的弟子,後來被法師送去做祭司,如今不出意外,法師退下後本該由她接手這個職位。但自從鳴沙湖祭神禮上法師身體不適回金帳修養後,她再也沒有接到過任何消息,這怎能不讓她著急。
畢述不過是個年輕人,一直在法師的庇護下成長,大祭司向來是看不上她的。隻不過礙於法師麵子,對她雖然尊敬,但心中暗藏不屑,她自始自終認為自己才是金帳未來的主人。
畢述注視著她焦躁的神色,手上輕輕撫摸著女孩的額頭,她淡淡道:“你說呢?”
“什麽我說?”大祭司猛然站起,突然覺得頭暈目眩,踉蹌幾步坐回原位。
“那些把戲......還沒玩厭嗎?什麽神使阿月來,在你心中這些都是假的。不過你掌管天眼多年,肯定非常享受這種掌控的快感吧?”
大祭司心道不好,她輕視畢述太久,卻萬萬沒想到要在這裏栽個跟頭。
畢述自言自語道:“王庭打仗,金帳傳教,以後代國都要侍奉我們的神。王庭所過之處,廟宇也會跟著建立。”
她從台階上走下,帶起一串清脆的響聲,大祭司漸覺全身酸軟,但神誌尚存留著幾分清醒,她看到那女孩脖頸間係著一個青銅做的頸圈,圈上鎖著細長的鏈子,鏈子的盡頭就在畢述的手中,那響聲就是在她走動中發出的。
跪在地上的女孩順從地站起來,像一隻小羊,被她牽著。
畢述走到大祭司麵前,道:“你想做金帳的主人?不,你還沒有那個資格。”
她說完就從帳篷裏出去了,留下大祭司一人躺在地毯上。
大祭司驚疑不定地看著她離開的方向,心下鬆了口氣。她本以為畢述會殺了自己,沒想到她竟然放任自己不管。
沒過多久帳門又被掀開,大祭司看著門外站著幾個皮膚黝黑的女人,她們木然地看著她,然後慢慢向她走來。
她知道那些是金帳中最為低賤的奴隸,當這些人的手觸碰到她的身體時,她大喊道:“滾開,你們這些肮髒下賤的——”
她還沒說完,就被其中一個強行掰開了嘴,冰冷的鐵器塞進她的嘴巴裏,使她再也合不攏嘴。
大祭司額頭冒出一層細汗,瞳孔因恐懼而緊縮,她用盡全力喊出聲,但隻化作含糊不清的嘶吼。
那些奴隸漠然地看著她,她們所有人都是這樣被剪斷了舌頭,再也說不出話來。舌頭是罪惡的源頭,惡毒甜蜜、狡詐欺騙的話語都是從這裏出來。侍奉神的人,怎麽能開口說話呢?
大祭司後背被冷汗浸濕,她無力地掙紮著,柔軟溫暖的舌碰到一個冰冷散發著血腥味的東西,一滴汗從她鼻梁上滑落——
手指上鮮紅顏料異常明顯,畢述坐在大法師床邊,扯了扯手中的鐵鏈,道:“過來,阿月來。”
女孩乖乖跪了過來,法師艱難的轉過頭,隻看見女孩烏黑的發頂。
“站起來,讓老師看看你。”畢述說。
女孩站起來,琥珀色的眼睛好奇地注視著床上的人,法師凝視她片刻,道:“倒是......很像。”
畢述道:“像誰?”
法師咳了幾聲,道:“像那個代國人。”
“像她?”畢述失笑,掰開女孩的嘴巴,法師看清她口中顫動的半截舌頭,目光極其不可思議。
“你怎能找一個......廢人!”
“能熬過折舌之刑的孩子可不多見,”畢述若有所指,“比一些人強多了。”
老人痛苦的喘息道:“阿月來是神侍......”
畢述沉默片刻,道:“都是假的。”
她重複了一遍,握緊了手中的鐵鏈,往日那些爛熟於心的經文浮現在腦海中,原來神並不在這個世界,那她所侍奉,所信仰的,究竟是什麽呢?
她突然記起那個人說的話,在被灌下樾見草前,她仰起頭看著她,明明她才是弱勢的一方,但畢述卻覺得無法直視她的眼睛。她說:“信仰都是虛偽的謊言,這世上並無神靈,我不會是阿月來,永遠也不會是。”
“沒關係,人可以造一個,神也可以造出新的。”畢述捏揉著手指間的顏料,自言自語般道:“等你的故土上立滿了王庭的旗幟,神的國也隨之降臨,你們都是將是祂的奴仆,為祂生,也為祂死。”
窗外落下一陣細密的秋雨,將皇宮籠罩在朦朧的水霧中,宮殿隱沒在茫茫水色中,像是一卷古畫般清雅動人。
隨著戰局事態越來越嚴重,六部已經連軸轉個不停,所有人都在試圖挽回日漸傾坍的局麵,但這卻如同人在泥沼中般,越是掙紮,越是下陷的厲害。
這日朝會上眾臣麵色凝重,太女楚晙立在玉階下,宮女敲響玉鍾,用圓潤的嗓音唱道:“陛下到——”
多日不見的女帝突然上朝了,眾人已經習慣太女和內閣連政開朝會,卻萬萬沒想到在這個時候,女帝竟然回到朝堂來了。
雖然很多人對皇帝不是很滿意,但是如今事態危急,的確是需要一個能出麵主持政務的人。但相比較與喜怒不定的女帝,還是太女包容性更強些。
一時間有奏折要呈上的大臣有些遲疑了,在太女手下可以直抒胸臆,不過現在換了女帝,恐怕這奏折中的東西,還是要好好掂量掂量。
大殿中地麵金磚倒映出人影,女帝一身赤色朝服,緩緩從偏殿而出。
眾臣跪拜,口稱萬歲。無人注意到女帝僵硬的神情,一旁的宮女呈上一卷玉軸。
大臣們跪地不動,女帝沙啞的嗓音響起,隨著字句的吐出,首列的嚴明華不顧禮儀,震驚的抬起了頭。
這竟然是份罪己詔!
在代國曆史上,除了三百年前差點破國的光越帝,也不過是在朝臣的威逼下倉促寫就,還沒有哪位帝王在朝堂之上宣讀罪己詔,畢竟這種東西不過是寫寫了事,到時候在太廟一燒也就罷了。
諸位大臣聽著女帝一字一頓讀者罪己詔,痛陳自己所犯下的罪責,心中都無比震驚。
有些老臣更是被感動的涕淚橫流,頭磕在地上,發出嗚咽聲。
但更多臣子卻明白,女帝在朝堂宣讀罪己詔的事情很快就會傳遍長安,身為堂堂帝王,怎能將罪責公布於眾,痛斥自己所犯下的過錯。在代國曆史上,皇帝頒布此詔都是退位的預兆。
女帝讀完這份詔書,跪在地上,無比沉重道:“朕即位多年,德行有失,行事不當,致使居寧關為外敵所迫——”
她摘下帝冕,放在地上,帝冕上的玉珠和金磚地麵接觸,發出清脆的響聲。大殿中所有人都跪了下來,連大氣都不敢出。
女帝脫下朝服,穿著素色衣袍從大臣中間穿過,走進茫茫細雨中。
這舉動對眾臣來說如同山塌地陷,太女率先身起,吩咐宮人收了衣冠,道:“母皇近來憂思國事,神誌略有不清,諸位大人請起。”
大臣們起身,很明顯感覺到大殿中的氣氛變了。
“如今尚在憂患之中,朝會照常舉行。”太女神色如常道,視線掃過眾人,好似對一切都了然在心,“兵部尚書,呈遞雲州最新的軍報吧。”
楚晙下朝後回到重華宮,劉甄早已等候在殿外,見著她道:“殿下,大理寺卿請見,奴婢已經將人請到偏殿了,您可要見她?”
楚晙道:“請她過來吧。”
沒過多久,大理寺卿海墨進來拜見道:“臣參見太女殿下。”
“可是楚昫又出了什麽事情?”
海墨道:“正是。前日廢王家眷要探監,但是被詔獄的人給攔在外頭了。他們便上大理寺鬧騰了番,要見廢王一麵。”
楚晙握住掌心,溫言安撫道:“讓大人為難了,隻是母皇那裏有些.......”
她話沒說完,但海墨哪裏能不明白呢?廢王楚昫早就不在大理寺的詔獄中了,定然是女帝將她囚禁在宮室之中,畢竟還是親女兒,雖然被貶為庶人,還是不忍心見她去詔獄中吃苦頭的。
海墨不過是要個安心的答案,她道:“多謝殿下,臣回去回絕了廢王家眷就是。”
海墨隻猜到楚昫被囚在深宮,但萬萬想不到,她就在太女所居的重華宮裏。
楚晙倒也沒為難她,隻是將她關著,派了幾個啞奴看守。重華宮空著的宮殿很多,也不乏一些關押人的暴室。
是以,當她見到楚昫時,楚昫披頭散發地坐在床上,四肢被人用布條束起,以防止她自殘和傷人。
楚昫瘦了幾圈,眼珠突兀,定定地看著楚晙。
楚晙道:“二姐,許久不見了。”
楚昫牙關發出咯吱聲,半晌才道:“你......是你。”
她嘰裏咕嚕說著什麽,而後爆發出難聽的大笑聲,癲狂道:“你要死啦!你死到臨頭了!楚晙,你的好日子完了!”
她的聲音又低了下來,小聲道:“等她們回來,等她們回來......”
楚晙目光掃過她的臉,道:“別裝神弄鬼了,我知道你沒瘋。能把消息從我這宮中遞出去,也算是一件本事了。”
她倒了一杯茶,潤了潤嗓子。楚昫見狀眼珠一轉,突然就恢複了正常:“四妹當真是厲害。”
“不裝了?”楚晙淡淡道,“那就好好說事情。”
“說什麽?”楚昫嘿嘿一笑,道:“如今居寧關破了,真是沒想到老大還有這種本事,臨死前還要坑一把人,她多年糊塗,最後也沒多高明。不過這步棋倒是走的妙極!”
楚晙道:“你既然對大姐如此想念,不如一同去與她作伴如何?”
楚昫哈哈一笑,道:“你敢殺我?你不敢殺我的!你那些事情都在我的手上,你敢殺了我,滿朝大臣都會知道你不過是個雜種!”她唾了一口,輕蔑的看著楚晙。
“倒也有些意思,”楚晙驀然笑了,輕輕放下茶盞,“二姐有時候把分位看的如此重要,怎麽不學學三姐,知道自己輕重多少,該做什麽事,不該做什麽事。”
楚昫的眼中劃過怨毒,臉上滿是陰霾,她勉強平靜下來,道:“你那個小情人呢?”她故意用一種輕慢的語氣說道:“她想必已經是恨透了你吧?”
言罷,她緊緊盯著楚晙,想從她臉上看出什麽破綻來,沒想到楚晙隻是笑了笑,召來宮人撤了茶盞,用一種奇異的眼神打量著她,緩緩道:“黔驢技窮,盡用些歪門邪道的手段。”
她不再去理會楚昫,徑自出了房門,回到正殿中。
她在殿中沉思片刻,召來宮中胡灈問道:“西戎人放出話來,道出使西戎的使團已經叛了,刑部要如何處置?”
胡灈道:“怕是要頒布緝拿行文,困其家人,待戰後再論。”
楚晙手中朱筆一頓,沾染上袖口,她擱下筆道:“與刑部說一聲,這裏麵有個人若是抓到了,務必提來見我。”
她在紙上寫下一行字,加蓋玉印,折起來遞給胡灈。胡灈不敢拖拉,出了門就去了刑部。
隻是她還未出重華宮,就碰見了謝祺。
她是識得謝祺的,知道這位也算是太女身邊的老人了,便道:“謝大人。”
謝祺笑道:“胡大人多禮了,這般匆匆,是要去哪裏?”
胡灈道:“殿下吩咐了些事情,我正要去刑部一趟。”
謝祺便道:“那就不多說了,胡大人請便。”
胡灈走的匆忙,謝祺看著她的背影心道,這也是個油鹽不進的角色。
她們雖同在重華宮為官,雖然禮讓,但彼此還是屬於競爭關係。胡灈此人也是聰明,在楚晙身邊侍奉,但從不多言外事。
她心中思量著,卻突然看見地上落了張紙,便覺得胡灈此人也不是那麽謹慎小心了,她見四下無人,撿起紙展開一看。她眼皮一跳,熟悉的三個字映入眼簾。
竟然又是這個李清平。
謝祺將紙收入袖中,若有所思般踏入宮門。
王庭的旗幟飄揚在居寧關的上空,繼續向雲州腹地逼近。在靠近安平郡之際,西戎派出精通漢話的使者將招降書在城下宣讀, 然後由弓|箭手射向城樓上豎立的旗杆,那麵赤色王旗隨著倒下, 西戎將領緊緊注視著城樓上的動靜, 她身後王庭騎兵身披玄色重甲,這便是王庭一百年來聯合諸族後的成果,這三萬騎兵來自草原上不同的氏族, 入選者皆是百裏挑一的勇士。在經過漫長艱苦的訓練後,她們的意誌如鋼鐵般堅不可摧,在推進居寧關的過程中, 王庭騎兵就像是一把鋒利的馬刀,她們行動迅速敏捷, 數人一組,絕不單獨作戰,且遇敵時變化的陣型多樣,往往令雲策軍措手不及。
西戎軍隊如潮水般向著雲州堅定的推進,在黑色的軍隊中, 一頂白色的帳篷份外顯眼。帳篷頂上飄揚著狼頭旗幟,這就是西戎王庭的象征。
帳篷中千暉族長赫昌正在對著沙盤研究地形,牆上頂著一張陳舊的圖紙,清晰的標出了雲州軍防的分布情況。
帳門開了,進來一個中年將領,見了她道:“赫昌,王庭來信,金帳畢述神使答應參與這次作戰,在冬天為我們提供糧草支援。”
赫昌聞言皺著眉到:“金帳不是一直都不肯與王庭合作嗎,怎麽這次改了心意?”
那人答道:“如今大法師年紀大了,上次在祭神禮上又出了些事情,身體恐怕也不太好。她不是早就把金帳的事情交給畢述打理了嗎?”
赫昌不可置否,對她而言行軍路上糧草問題能得到一個解決的方法就行。無論是那些野心勃勃的西戎貴族,還是突然轉變態度的金帳,都不在她的考慮中。
“不過此次醃莆大人讓我轉告你,請你多多約束手下的人,不要隨便殺人,要是把這些代人都殺完了,我們就找不到做苦力的奴隸了。”
“我知道了。”赫昌漫不經心地回答。
她要的是贏得這場戰爭,洗刷千暉族百年來所受的恥辱。這些埋藏在她心中已久的憤怒與仇恨時刻鞭笞著她的靈魂,令她始終牢記這一點。
這便是她縱容軍隊對沿途村落進行洗劫的緣由,有時候她還會參與這種屠殺,見證那些原本生活在安詳平靜之中的人們在絕望中發出的尖叫聲。那些充滿恐懼的眼神,無一不撫慰了她蠢蠢欲動的複仇之心。但是還遠遠不夠,她還需要更多。
赫昌沉默地把目光轉向地圖上更為遙遠的恒州,她知道那裏就是代國皇室的所在地。長安,這座三百年前西戎未曾攻破的都城。這次她要用敵人的鮮血澆滿這座城池,將那些高高在上的皇族吊死在宮門外,讓這些代國人永世為奴,西戎將成為這世間最大的王國,永遠,永遠。
畢述睜開眼睛,大祭司掀開帳門,在巫師的指引下從外麵進來。
“你到底是怎麽想的?”她咄咄逼人道,“和王庭聯合,為她們提供糧草?你知道這要耗費金帳多少的稅收嗎?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輸贏都沒有定論,畢述,老師把權力交到你的手中,並不是讓你這樣胡來的!”
畢述靜靜地聽她說完,大祭司怒氣衝衝地坐在炭火盆邊,卻聽見黑暗中傳來一點輕微的響聲。
她警覺道:“誰在那裏!”
黑暗中爬出來一個人,怯生生地跪在畢述腳邊,大祭司這才看清楚這人的相貌,那是個瘦小的女孩,穿著月白色的袍子,她脖子上掛著一串綠石,那碧綠的顏色讓大祭司心裏有些不舒服,在昏暗的火光中像是淬毒的蛇牙,充滿了不可言說的惡意。
畢述摸了摸她的額頭,女孩從困頓的睡意中回過神來,靠著她的膝蓋睜開眼睛。
大祭司看見她琥珀色的眸子,清澈的像雪山上融化的流水,驚疑不定道:“這是誰?”
“阿月來。”畢述如此說道,“她就是阿月來。”
大祭司頓時覺得荒謬,冷哼一聲道:“天眼都沒有開,哪裏來的阿月來?”
畢述低下頭去看著女孩,孩子的眼睛裏清晰的透出一種天真的依戀,畢述冰藍色的眼眸輕輕一動,回答道:“我說她是,她就是。”
她似笑非笑看著大祭司,道:“這不是你們一直期望的嗎?”
大祭司嗬斥道:“什麽我們一直期望的?你到底在胡說些什麽!”
她原本是大法師的弟子,後來被法師送去做祭司,如今不出意外,法師退下後本該由她接手這個職位。但自從鳴沙湖祭神禮上法師身體不適回金帳修養後,她再也沒有接到過任何消息,這怎能不讓她著急。
畢述不過是個年輕人,一直在法師的庇護下成長,大祭司向來是看不上她的。隻不過礙於法師麵子,對她雖然尊敬,但心中暗藏不屑,她自始自終認為自己才是金帳未來的主人。
畢述注視著她焦躁的神色,手上輕輕撫摸著女孩的額頭,她淡淡道:“你說呢?”
“什麽我說?”大祭司猛然站起,突然覺得頭暈目眩,踉蹌幾步坐回原位。
“那些把戲......還沒玩厭嗎?什麽神使阿月來,在你心中這些都是假的。不過你掌管天眼多年,肯定非常享受這種掌控的快感吧?”
大祭司心道不好,她輕視畢述太久,卻萬萬沒想到要在這裏栽個跟頭。
畢述自言自語道:“王庭打仗,金帳傳教,以後代國都要侍奉我們的神。王庭所過之處,廟宇也會跟著建立。”
她從台階上走下,帶起一串清脆的響聲,大祭司漸覺全身酸軟,但神誌尚存留著幾分清醒,她看到那女孩脖頸間係著一個青銅做的頸圈,圈上鎖著細長的鏈子,鏈子的盡頭就在畢述的手中,那響聲就是在她走動中發出的。
跪在地上的女孩順從地站起來,像一隻小羊,被她牽著。
畢述走到大祭司麵前,道:“你想做金帳的主人?不,你還沒有那個資格。”
她說完就從帳篷裏出去了,留下大祭司一人躺在地毯上。
大祭司驚疑不定地看著她離開的方向,心下鬆了口氣。她本以為畢述會殺了自己,沒想到她竟然放任自己不管。
沒過多久帳門又被掀開,大祭司看著門外站著幾個皮膚黝黑的女人,她們木然地看著她,然後慢慢向她走來。
她知道那些是金帳中最為低賤的奴隸,當這些人的手觸碰到她的身體時,她大喊道:“滾開,你們這些肮髒下賤的——”
她還沒說完,就被其中一個強行掰開了嘴,冰冷的鐵器塞進她的嘴巴裏,使她再也合不攏嘴。
大祭司額頭冒出一層細汗,瞳孔因恐懼而緊縮,她用盡全力喊出聲,但隻化作含糊不清的嘶吼。
那些奴隸漠然地看著她,她們所有人都是這樣被剪斷了舌頭,再也說不出話來。舌頭是罪惡的源頭,惡毒甜蜜、狡詐欺騙的話語都是從這裏出來。侍奉神的人,怎麽能開口說話呢?
大祭司後背被冷汗浸濕,她無力地掙紮著,柔軟溫暖的舌碰到一個冰冷散發著血腥味的東西,一滴汗從她鼻梁上滑落——
手指上鮮紅顏料異常明顯,畢述坐在大法師床邊,扯了扯手中的鐵鏈,道:“過來,阿月來。”
女孩乖乖跪了過來,法師艱難的轉過頭,隻看見女孩烏黑的發頂。
“站起來,讓老師看看你。”畢述說。
女孩站起來,琥珀色的眼睛好奇地注視著床上的人,法師凝視她片刻,道:“倒是......很像。”
畢述道:“像誰?”
法師咳了幾聲,道:“像那個代國人。”
“像她?”畢述失笑,掰開女孩的嘴巴,法師看清她口中顫動的半截舌頭,目光極其不可思議。
“你怎能找一個......廢人!”
“能熬過折舌之刑的孩子可不多見,”畢述若有所指,“比一些人強多了。”
老人痛苦的喘息道:“阿月來是神侍......”
畢述沉默片刻,道:“都是假的。”
她重複了一遍,握緊了手中的鐵鏈,往日那些爛熟於心的經文浮現在腦海中,原來神並不在這個世界,那她所侍奉,所信仰的,究竟是什麽呢?
她突然記起那個人說的話,在被灌下樾見草前,她仰起頭看著她,明明她才是弱勢的一方,但畢述卻覺得無法直視她的眼睛。她說:“信仰都是虛偽的謊言,這世上並無神靈,我不會是阿月來,永遠也不會是。”
“沒關係,人可以造一個,神也可以造出新的。”畢述捏揉著手指間的顏料,自言自語般道:“等你的故土上立滿了王庭的旗幟,神的國也隨之降臨,你們都是將是祂的奴仆,為祂生,也為祂死。”
窗外落下一陣細密的秋雨,將皇宮籠罩在朦朧的水霧中,宮殿隱沒在茫茫水色中,像是一卷古畫般清雅動人。
隨著戰局事態越來越嚴重,六部已經連軸轉個不停,所有人都在試圖挽回日漸傾坍的局麵,但這卻如同人在泥沼中般,越是掙紮,越是下陷的厲害。
這日朝會上眾臣麵色凝重,太女楚晙立在玉階下,宮女敲響玉鍾,用圓潤的嗓音唱道:“陛下到——”
多日不見的女帝突然上朝了,眾人已經習慣太女和內閣連政開朝會,卻萬萬沒想到在這個時候,女帝竟然回到朝堂來了。
雖然很多人對皇帝不是很滿意,但是如今事態危急,的確是需要一個能出麵主持政務的人。但相比較與喜怒不定的女帝,還是太女包容性更強些。
一時間有奏折要呈上的大臣有些遲疑了,在太女手下可以直抒胸臆,不過現在換了女帝,恐怕這奏折中的東西,還是要好好掂量掂量。
大殿中地麵金磚倒映出人影,女帝一身赤色朝服,緩緩從偏殿而出。
眾臣跪拜,口稱萬歲。無人注意到女帝僵硬的神情,一旁的宮女呈上一卷玉軸。
大臣們跪地不動,女帝沙啞的嗓音響起,隨著字句的吐出,首列的嚴明華不顧禮儀,震驚的抬起了頭。
這竟然是份罪己詔!
在代國曆史上,除了三百年前差點破國的光越帝,也不過是在朝臣的威逼下倉促寫就,還沒有哪位帝王在朝堂之上宣讀罪己詔,畢竟這種東西不過是寫寫了事,到時候在太廟一燒也就罷了。
諸位大臣聽著女帝一字一頓讀者罪己詔,痛陳自己所犯下的罪責,心中都無比震驚。
有些老臣更是被感動的涕淚橫流,頭磕在地上,發出嗚咽聲。
但更多臣子卻明白,女帝在朝堂宣讀罪己詔的事情很快就會傳遍長安,身為堂堂帝王,怎能將罪責公布於眾,痛斥自己所犯下的過錯。在代國曆史上,皇帝頒布此詔都是退位的預兆。
女帝讀完這份詔書,跪在地上,無比沉重道:“朕即位多年,德行有失,行事不當,致使居寧關為外敵所迫——”
她摘下帝冕,放在地上,帝冕上的玉珠和金磚地麵接觸,發出清脆的響聲。大殿中所有人都跪了下來,連大氣都不敢出。
女帝脫下朝服,穿著素色衣袍從大臣中間穿過,走進茫茫細雨中。
這舉動對眾臣來說如同山塌地陷,太女率先身起,吩咐宮人收了衣冠,道:“母皇近來憂思國事,神誌略有不清,諸位大人請起。”
大臣們起身,很明顯感覺到大殿中的氣氛變了。
“如今尚在憂患之中,朝會照常舉行。”太女神色如常道,視線掃過眾人,好似對一切都了然在心,“兵部尚書,呈遞雲州最新的軍報吧。”
楚晙下朝後回到重華宮,劉甄早已等候在殿外,見著她道:“殿下,大理寺卿請見,奴婢已經將人請到偏殿了,您可要見她?”
楚晙道:“請她過來吧。”
沒過多久,大理寺卿海墨進來拜見道:“臣參見太女殿下。”
“可是楚昫又出了什麽事情?”
海墨道:“正是。前日廢王家眷要探監,但是被詔獄的人給攔在外頭了。他們便上大理寺鬧騰了番,要見廢王一麵。”
楚晙握住掌心,溫言安撫道:“讓大人為難了,隻是母皇那裏有些.......”
她話沒說完,但海墨哪裏能不明白呢?廢王楚昫早就不在大理寺的詔獄中了,定然是女帝將她囚禁在宮室之中,畢竟還是親女兒,雖然被貶為庶人,還是不忍心見她去詔獄中吃苦頭的。
海墨不過是要個安心的答案,她道:“多謝殿下,臣回去回絕了廢王家眷就是。”
海墨隻猜到楚昫被囚在深宮,但萬萬想不到,她就在太女所居的重華宮裏。
楚晙倒也沒為難她,隻是將她關著,派了幾個啞奴看守。重華宮空著的宮殿很多,也不乏一些關押人的暴室。
是以,當她見到楚昫時,楚昫披頭散發地坐在床上,四肢被人用布條束起,以防止她自殘和傷人。
楚昫瘦了幾圈,眼珠突兀,定定地看著楚晙。
楚晙道:“二姐,許久不見了。”
楚昫牙關發出咯吱聲,半晌才道:“你......是你。”
她嘰裏咕嚕說著什麽,而後爆發出難聽的大笑聲,癲狂道:“你要死啦!你死到臨頭了!楚晙,你的好日子完了!”
她的聲音又低了下來,小聲道:“等她們回來,等她們回來......”
楚晙目光掃過她的臉,道:“別裝神弄鬼了,我知道你沒瘋。能把消息從我這宮中遞出去,也算是一件本事了。”
她倒了一杯茶,潤了潤嗓子。楚昫見狀眼珠一轉,突然就恢複了正常:“四妹當真是厲害。”
“不裝了?”楚晙淡淡道,“那就好好說事情。”
“說什麽?”楚昫嘿嘿一笑,道:“如今居寧關破了,真是沒想到老大還有這種本事,臨死前還要坑一把人,她多年糊塗,最後也沒多高明。不過這步棋倒是走的妙極!”
楚晙道:“你既然對大姐如此想念,不如一同去與她作伴如何?”
楚昫哈哈一笑,道:“你敢殺我?你不敢殺我的!你那些事情都在我的手上,你敢殺了我,滿朝大臣都會知道你不過是個雜種!”她唾了一口,輕蔑的看著楚晙。
“倒也有些意思,”楚晙驀然笑了,輕輕放下茶盞,“二姐有時候把分位看的如此重要,怎麽不學學三姐,知道自己輕重多少,該做什麽事,不該做什麽事。”
楚昫的眼中劃過怨毒,臉上滿是陰霾,她勉強平靜下來,道:“你那個小情人呢?”她故意用一種輕慢的語氣說道:“她想必已經是恨透了你吧?”
言罷,她緊緊盯著楚晙,想從她臉上看出什麽破綻來,沒想到楚晙隻是笑了笑,召來宮人撤了茶盞,用一種奇異的眼神打量著她,緩緩道:“黔驢技窮,盡用些歪門邪道的手段。”
她不再去理會楚昫,徑自出了房門,回到正殿中。
她在殿中沉思片刻,召來宮中胡灈問道:“西戎人放出話來,道出使西戎的使團已經叛了,刑部要如何處置?”
胡灈道:“怕是要頒布緝拿行文,困其家人,待戰後再論。”
楚晙手中朱筆一頓,沾染上袖口,她擱下筆道:“與刑部說一聲,這裏麵有個人若是抓到了,務必提來見我。”
她在紙上寫下一行字,加蓋玉印,折起來遞給胡灈。胡灈不敢拖拉,出了門就去了刑部。
隻是她還未出重華宮,就碰見了謝祺。
她是識得謝祺的,知道這位也算是太女身邊的老人了,便道:“謝大人。”
謝祺笑道:“胡大人多禮了,這般匆匆,是要去哪裏?”
胡灈道:“殿下吩咐了些事情,我正要去刑部一趟。”
謝祺便道:“那就不多說了,胡大人請便。”
胡灈走的匆忙,謝祺看著她的背影心道,這也是個油鹽不進的角色。
她們雖同在重華宮為官,雖然禮讓,但彼此還是屬於競爭關係。胡灈此人也是聰明,在楚晙身邊侍奉,但從不多言外事。
她心中思量著,卻突然看見地上落了張紙,便覺得胡灈此人也不是那麽謹慎小心了,她見四下無人,撿起紙展開一看。她眼皮一跳,熟悉的三個字映入眼簾。
竟然又是這個李清平。
謝祺將紙收入袖中,若有所思般踏入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