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寫完,蔣建勳就寫不下去了,還開口罵道:“這特娘說的都是什麽亂七八糟的!”高必正說:“怎麽啦,真情實感啊,哪兒不好啦?”蔣建勳擺手道:“得了吧你,就這樣的真情實感,多爾袞不打死你,萬歲爺也得弄死你,還你待萬歲爺如兄弟,萬歲爺待你如父母,你說得是人話嗎?”
高必正撓撓頭問道:“不對嗎,他是君,我是臣,他就是父母啊,而平日裏我們又是好兄弟,這話不這麽說怎麽說啊?”蔣建勳說道:“得了,也沒功夫教會你怎了論輩分,等你聽明白了天都黑了,信鴿也找不到路了,剩下的幾句我幫你寫,就這麽說:今日飛鴻明誓,臣當以成仁之誌守殘城至生命最後一刻!”
高必正問道:“啥意思?”蔣建勳說:“你管我寫得啥意思呢,萬歲爺能看懂不就成了。”說完就要把信裝到信鴿的腿上發出去,高必正急忙按住鴿籠不讓蔣建勳打開,還跟他說道:“不是你先等會兒,聽哥說一句,我不明白你說的意思,你得明白哥的意思吧。關鍵是哥還不想死呢,這才寫信這麽說的,萬歲爺是我兄弟,你得讓他趕緊派人來救哥呀,哥還沒活夠呢!”
蔣建勳撓頭道:“你和萬歲爺是兄弟,卻讓我告訴萬歲爺派兵,你覺得我有那麽大本事嗎?”高必正喊道:“我特娘不是不認識字嗎?讓你寫你就撿好聽的說,什麽成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的,那能換來救兵嗎?”
蔣建勳說:“你覺得就算來了救兵,救兵能打得過城外的清軍主力嗎?你這是要買一贈一啊,不但搭上自己,還得拽來援兵陪你一起死?”高必正虎著臉道:“你當我老高怕死啊?怕死我還不來了呢,太後不是說有祥瑞嗎!這場仗咱準能贏啊,可要是大明贏了,老高卻死了,那特娘的多沒勁啊?”
蔣建勳說:“就太後說的那祥瑞,你還真信啦?”高必正說:“我當然信啦,你覺得麵前的韃子可怕,那你是真沒見到過如今咱們的禦營大軍是什麽樣兒的。要是心裏沒有底,我敢這麽給萬歲爺寫這樣的信嗎?萬一他念及著我倆的兄弟之情,親自帶兵來了,還打輸了,我老高死上一萬次都沒用啊。”
蔣建勳連忙點頭道:“行行,別說了,我級別不夠,是沒見過咱明軍的全貌。而且我也一直認為你這個人雖然二百五了點兒,但大事還真沒糊塗過。我就信你一次,這信就這麽發,不用寫你其實想留不想走的話,萬歲爺不會扔下你我的,就算扔下了,你我也算是盡忠了。”高必正又急道:“什麽叫算是盡忠啦,那不就是盡忠了嗎?”“到底寫不寫?”蔣建勳也急了。高必正賠笑著說道:“嘿嘿,對,兄弟說的對,就這麽發,萬歲爺覺得有賬算他就來,他不來咱倆該戰死的時候也絕不含糊!反正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哦不對,是兩條!”
多爾袞向濟爾哈朗借調鎮南將軍劉之源,用了八百裏加急,然而八百裏加急速度再快也需要至少三天的時間,紅翎急使還需不眠不休日夜兼程。而高必正的信鴿隻需忽閃忽閃兒翅膀,當晚便可到達鳳陽。52文學
朱四來到鳳陽已經有些時日了,而且這些天以來,他一直都很忙。忙著修陵、忙著練兵、忙著追尋太祖高皇帝當年在這裏留下的足跡。鳳陽皇陵葬著太祖的父母和兄嫂,鳳陽城也是大明的中都,然而鳳陽皇陵卻在崇禎末年毀於起義軍的故意破壞,雖然作為當時參與者之一的馬進忠曾經許諾要出錢包賠,可是朱四自己家的皇陵怎麽會讓別人出錢來修呢?
其實朱四的這一想法是不想讓人以為他還記掛著這件事,朱四又不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況且馬進忠又有大功於國。其實太祖的都城南京和鳳陽祖陵當初都是有他人出過資的,比如修南京城時有個沈萬三。鳳陽祖陵最早便是由元末堪輿家郭山甫選址並出錢修建,後來太祖稱帝以後,才又把郭山甫為朱家修建的陵寢擴大為皇陵的規模。
看看鳳陽皇陵的修建與被毀的時間表,不是正好同步了大明朝的榮辱與興衰嗎?剛一來到鳳陽,朱四便來到了皇陵,結果僅在皇陵的殘垣斷壁中找到了兩塊石碑。在慟哭祭拜過一番後,他下令重修皇陵的享殿、明樓與陵垣。因為擔心自己不日即將離開此地,還花了數天時間親自在皇陵內栽種了許多鬆柏。從皇陵被毀,到今日朱四的再次重建,似乎又是在依循著大明朝榮辱與興衰的軌跡了。
鳳陽鍾離鎮是朱明王朝的故鄉,周圍有三山相連,一水縈繞;大龍興寺是太祖當年出家寺廟的新址,由於皇覺寺舊址已經被皇陵占據,所以新的皇覺寺便來到了鳳陽西北。
皇覺寺,僅僅這個寺名就像是暗藏著圖讖一樣,誰能想到當年的一個乞丐、窮和尚,居然可以做到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的偉大壯舉;誰又能想到這位從皇覺寺裏走出來的念佛人竟然可以砸爛一個發了黴的世界,從而繼為王,終為帝,一統華夏,拯救蒼生。
從當初僅僅能夠做到不讓父母兄弟死後黃土蓋臉,跪求鄉鄰借一塊土地安葬家人。再到開天辟地、重整山河,讓天下萬民安居廣廈,伸開臂膀為中華兒女遮風擋雨。他究竟都經受了些什麽難以名狀的、難以企及的故事。
流連於日精峰下的蒼鬆古槐,耳聽著大龍興寺內的龍興晚鍾。朱四撫摸著大明洪武帝與萬曆帝親書的碑文,仿佛朱四的心正在觸碰大明的那一條祖龍。皇覺寺成就了太祖,太祖成就了第一山。如今朱四踏上了第一山,來到了大明的皇家寺院。身邊有龍興寺住持慧緣,朱四的好友弘智還有棄筆從戎的傅青主。
“龍興古刹,見證了我大明王朝三百年的輝煌,朕聽聞這龍興寺曾有僧童騎馬關山門之說?”朱四問話,方丈覺遠答道:“聖朝的興起,不僅庇佑了我龍興寺,也庇佑了四方叢林和天下百姓。在元末那個黑暗的年代,旱澇蝗災不斷,官府卻依然橫征暴斂,甚至連五年以後的賦稅都要提前收取。天下窮人已沒了活路,想吃到一點兒榆樹皮和觀音土皆不可得,這樣的官府,百姓們怎能不造他的反?山中僧眾即使與世無爭,可連出家人都無米下炊了,還空談什麽佛性?然而佛性大師依然在這個艱難的時候梯度了太祖高皇帝,並奇跡般的預言道,這是在幫住蒼天百姓救活一位大英雄,此言真實不虛呀。”
高必正撓撓頭問道:“不對嗎,他是君,我是臣,他就是父母啊,而平日裏我們又是好兄弟,這話不這麽說怎麽說啊?”蔣建勳說道:“得了,也沒功夫教會你怎了論輩分,等你聽明白了天都黑了,信鴿也找不到路了,剩下的幾句我幫你寫,就這麽說:今日飛鴻明誓,臣當以成仁之誌守殘城至生命最後一刻!”
高必正問道:“啥意思?”蔣建勳說:“你管我寫得啥意思呢,萬歲爺能看懂不就成了。”說完就要把信裝到信鴿的腿上發出去,高必正急忙按住鴿籠不讓蔣建勳打開,還跟他說道:“不是你先等會兒,聽哥說一句,我不明白你說的意思,你得明白哥的意思吧。關鍵是哥還不想死呢,這才寫信這麽說的,萬歲爺是我兄弟,你得讓他趕緊派人來救哥呀,哥還沒活夠呢!”
蔣建勳撓頭道:“你和萬歲爺是兄弟,卻讓我告訴萬歲爺派兵,你覺得我有那麽大本事嗎?”高必正喊道:“我特娘不是不認識字嗎?讓你寫你就撿好聽的說,什麽成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的,那能換來救兵嗎?”
蔣建勳說:“你覺得就算來了救兵,救兵能打得過城外的清軍主力嗎?你這是要買一贈一啊,不但搭上自己,還得拽來援兵陪你一起死?”高必正虎著臉道:“你當我老高怕死啊?怕死我還不來了呢,太後不是說有祥瑞嗎!這場仗咱準能贏啊,可要是大明贏了,老高卻死了,那特娘的多沒勁啊?”
蔣建勳說:“就太後說的那祥瑞,你還真信啦?”高必正說:“我當然信啦,你覺得麵前的韃子可怕,那你是真沒見到過如今咱們的禦營大軍是什麽樣兒的。要是心裏沒有底,我敢這麽給萬歲爺寫這樣的信嗎?萬一他念及著我倆的兄弟之情,親自帶兵來了,還打輸了,我老高死上一萬次都沒用啊。”
蔣建勳連忙點頭道:“行行,別說了,我級別不夠,是沒見過咱明軍的全貌。而且我也一直認為你這個人雖然二百五了點兒,但大事還真沒糊塗過。我就信你一次,這信就這麽發,不用寫你其實想留不想走的話,萬歲爺不會扔下你我的,就算扔下了,你我也算是盡忠了。”高必正又急道:“什麽叫算是盡忠啦,那不就是盡忠了嗎?”“到底寫不寫?”蔣建勳也急了。高必正賠笑著說道:“嘿嘿,對,兄弟說的對,就這麽發,萬歲爺覺得有賬算他就來,他不來咱倆該戰死的時候也絕不含糊!反正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哦不對,是兩條!”
多爾袞向濟爾哈朗借調鎮南將軍劉之源,用了八百裏加急,然而八百裏加急速度再快也需要至少三天的時間,紅翎急使還需不眠不休日夜兼程。而高必正的信鴿隻需忽閃忽閃兒翅膀,當晚便可到達鳳陽。52文學
朱四來到鳳陽已經有些時日了,而且這些天以來,他一直都很忙。忙著修陵、忙著練兵、忙著追尋太祖高皇帝當年在這裏留下的足跡。鳳陽皇陵葬著太祖的父母和兄嫂,鳳陽城也是大明的中都,然而鳳陽皇陵卻在崇禎末年毀於起義軍的故意破壞,雖然作為當時參與者之一的馬進忠曾經許諾要出錢包賠,可是朱四自己家的皇陵怎麽會讓別人出錢來修呢?
其實朱四的這一想法是不想讓人以為他還記掛著這件事,朱四又不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況且馬進忠又有大功於國。其實太祖的都城南京和鳳陽祖陵當初都是有他人出過資的,比如修南京城時有個沈萬三。鳳陽祖陵最早便是由元末堪輿家郭山甫選址並出錢修建,後來太祖稱帝以後,才又把郭山甫為朱家修建的陵寢擴大為皇陵的規模。
看看鳳陽皇陵的修建與被毀的時間表,不是正好同步了大明朝的榮辱與興衰嗎?剛一來到鳳陽,朱四便來到了皇陵,結果僅在皇陵的殘垣斷壁中找到了兩塊石碑。在慟哭祭拜過一番後,他下令重修皇陵的享殿、明樓與陵垣。因為擔心自己不日即將離開此地,還花了數天時間親自在皇陵內栽種了許多鬆柏。從皇陵被毀,到今日朱四的再次重建,似乎又是在依循著大明朝榮辱與興衰的軌跡了。
鳳陽鍾離鎮是朱明王朝的故鄉,周圍有三山相連,一水縈繞;大龍興寺是太祖當年出家寺廟的新址,由於皇覺寺舊址已經被皇陵占據,所以新的皇覺寺便來到了鳳陽西北。
皇覺寺,僅僅這個寺名就像是暗藏著圖讖一樣,誰能想到當年的一個乞丐、窮和尚,居然可以做到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的偉大壯舉;誰又能想到這位從皇覺寺裏走出來的念佛人竟然可以砸爛一個發了黴的世界,從而繼為王,終為帝,一統華夏,拯救蒼生。
從當初僅僅能夠做到不讓父母兄弟死後黃土蓋臉,跪求鄉鄰借一塊土地安葬家人。再到開天辟地、重整山河,讓天下萬民安居廣廈,伸開臂膀為中華兒女遮風擋雨。他究竟都經受了些什麽難以名狀的、難以企及的故事。
流連於日精峰下的蒼鬆古槐,耳聽著大龍興寺內的龍興晚鍾。朱四撫摸著大明洪武帝與萬曆帝親書的碑文,仿佛朱四的心正在觸碰大明的那一條祖龍。皇覺寺成就了太祖,太祖成就了第一山。如今朱四踏上了第一山,來到了大明的皇家寺院。身邊有龍興寺住持慧緣,朱四的好友弘智還有棄筆從戎的傅青主。
“龍興古刹,見證了我大明王朝三百年的輝煌,朕聽聞這龍興寺曾有僧童騎馬關山門之說?”朱四問話,方丈覺遠答道:“聖朝的興起,不僅庇佑了我龍興寺,也庇佑了四方叢林和天下百姓。在元末那個黑暗的年代,旱澇蝗災不斷,官府卻依然橫征暴斂,甚至連五年以後的賦稅都要提前收取。天下窮人已沒了活路,想吃到一點兒榆樹皮和觀音土皆不可得,這樣的官府,百姓們怎能不造他的反?山中僧眾即使與世無爭,可連出家人都無米下炊了,還空談什麽佛性?然而佛性大師依然在這個艱難的時候梯度了太祖高皇帝,並奇跡般的預言道,這是在幫住蒼天百姓救活一位大英雄,此言真實不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