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別忘了,連唐母想要休了兒媳,都要找個算命先生,以兩人八字不合為借口,而母妃覺著兒臣娶令夕不合適的借口是什麽?”
“孤不需要借口,唐母為陸遊和唐婉批八字,是因為唐婉是她的親外甥女,她顧及的是娘家的麵子。”
“為了親兒子的前途,連親外甥女都可以不顧,唐母還顧及什麽娘家的麵子?她顧及的隻有自己,而且遇到了問題不是站在兒女的角度考慮,而是一拳砸碎兒女終身的幸福。
這樣的母親誰能說她是好的?不過用她的所為詮釋了‘冷血’二字罷了。兒臣認為母後和母妃能因為兒臣祈福,從信仰天主教改信佛老,肯定不是唐母那般冷血的,那樣的母親不會有信仰,硬要說有的話,她也隻信她自己。”
“孤要是堅決不答應你娶令夕,你當如何?”
“我當如何?兒臣想說,唐婉是真的愛陸遊,所以沈園重逢,她當著現任丈夫的麵,敬了陸遊一杯酒,又在陸遊給她在沈園提了一首《釵頭鳳》後,讀罷不久後,便是鬱鬱而終。
而陸遊並不一定真的深愛唐婉,也許隻是不甘心的心態作祟,亦或他是愛的,但是不夠深沉,否則他不可能在唐婉死後還活了四五十年,但凡一個真正為愛傷心的人是不會活太久的,譬如唐婉。
母後母妃喜歡詩詞唱曲兒,喜歡陸遊,可兒臣看來,還是蘇東坡《蝶戀花》中的最後那一句,‘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總被無情惱。’更能詮釋唐婉為愛陸遊而嘔血和詞《釵頭鳳》的可憐悲涼。”
令夕憋笑啊,兩宮偏偏含沙射影的在天浪麵前誇讚陸放翁,天浪豈是那麽好被影射到的?
令夕知道天浪最喜李謫仙、蘇東坡和納蘭容若,納蘭容若如今還沒出生可以不提,可天浪專拿自己喜歡的詞人來羞煞陸遊的絕情,又是鬧哪樣啊?可別真把老太後給氣著了。
“你,你怎麽不說他的《蝶戀花》中還有一句,天涯何處無芳草呢?”馬太後表示不忿。
“母妃大概有所不知了,《蝶戀花》裏的牆裏佳人笑,是被貶謫的蘇軾嘲笑牆外的滿朝遺老,所謂天涯何處無芳草,根本無關於愛情,而是和那‘日啖荔枝三百顆’一樣,告訴政敵他很想感謝他們的貶謫,讓自己從此活得逍遙。
母妃,詩詞歌賦兒臣拿手得緊,不如咱們還聊會子陸放翁吧。”
馬太後‘啪’地一拍桌案,“少說這些有的沒的,本宮不管唐婉和陸遊了,隻問若本宮如唐母一般不喜唐婉,身為兒子的你該當如何?”
“兒臣當如何呢?兒臣覺著若是娶了令夕,母後和母妃會多一個女兒,若是不讓兒臣娶令夕,母後和母妃便會失去唯一的兒子。”
“你這是忤逆!”
“連天下都保不住了,兒臣還能保得住自己的德行?”
“你貴為天子,天下是你的,你竟然拿天下來威脅自己母親?”
“嗬嗬,母後和母妃還知道兒臣貴為天子?兒臣既然貴為天子,天下都是兒臣的,那麽兒臣要娶自己愛的人,有何不可?若是兒臣身為天子,連想娶個兩情相悅的女人都自己做不得主,那麽這個天下不要也罷,母後和母妃還是看著誰好送誰便是。”
天浪拂袖,馬太後語噎,氣得王太後閉上了眼,神情疲憊的擺了擺手,“算了,話不投機,人不投緣,速速去吧,免得看了讓人心煩。”
天浪拉著令夕起身,臨走前鄭重說道,“兒臣還有一句話,古人常雲‘助天興運,必有賢後’,如唐之長孫皇後,大唐盛世冠絕曆代,長孫之賢比肩三代,冠絕二十四朝。
如我朝孝慈馬皇後,嗯......怕是令夕最像的是她老人家了。”
“哀家也姓馬。”馬太後真的怒了。
天浪依舊笑嘻嘻,“可是母妃不能露出馬腳,令夕可以呀。”
馬太後又是一陣氣結。
王太後剛剛還假裝生氣呢,這會兒一不留神沒繃住,笑噴了,太祖馬皇後露馬腳的典故竟然讓這小子在這兒給用上了。
馬太後真的是無話可說,天浪則繼續說道,“所以說呢,若是兒臣真的可以如太祖太宗一般成為一代聖君雄主,枕邊之人,必然是助天興運的一代賢後,這是天意,母後和母妃又何必替老天爺操得這份兒心呢?”
天浪是說完就走啊,和令夕一起拜別過後,隻給兩宮留下滿滿的沉思,而天浪與令夕則是手拉手的走回了桃花苑。
在路上,鬱青兒有心想勸一勸,卻根本不知從何說起,難道為了一個女人,他真的連整個天下都放棄不顧了嗎?
天浪走後,芳芷和杜衡也神情黯然的回了自己的房間,人都走了以後,王太後和馬太後真的放開了怒火,“妹妹,想不到皇兒竟然為了那女人抵死倔強,真是鐵了心了,要不然,咱們就別管了。”
馬太後也是苦笑,一腔怒火全都化作對令夕的滿腔斥怨,“姐姐,別生氣了,該想想辦法把那個小妖精趕緊轟走才是要緊,一看她梗著脖子的樣子,妹妹這心裏就堵得慌。
還有她那一雙大腳,若是出身貧民之家也便罷了,可惱她父親是武夷先生啊,楚天碩儒,嫡親的哥哥更是國朝三大儒之一,聲明遠在名滿天下的江左錢謙益之上。
這樣的家學淵源,竟然不管女兒放腳,孤有些想不通。不過也可見她的性格生下來便是與世間諸多規矩作對的,讓小妖精登堂入室,我天家將再無寧日了。”
王太後雖然同馬太後一樣不喜歡令夕,卻是從沒有在令夕的一雙放足上糾結,她說,“妹妹隻看到王家自其高祖以後五代都是詩禮傳家,書香門第,卻是忘了王家祖上是軍戶將門出身啊。”
馬太後眉頭一擰,將門麽?
“前些日子查了些江南地方的檔案,裏麵可明明白白寫有三百年間王家為大明鎮守江南的累累功勳呢。從我大明開國,王家始祖王仲一至王仲九,一家九個兄弟全都跟我太祖起兵反元,立下累累戰功,曆經百戰,九個兄弟戰死六人,隻剩三人啊。”
說著,王太後命人拿出記載王家祖上的檔案來,想必是王太後和王夫之祖上都出自太原王氏的緣故,所以對於王夫之祖上的光輝戰績,王太後還是與有榮焉的。
“孤不需要借口,唐母為陸遊和唐婉批八字,是因為唐婉是她的親外甥女,她顧及的是娘家的麵子。”
“為了親兒子的前途,連親外甥女都可以不顧,唐母還顧及什麽娘家的麵子?她顧及的隻有自己,而且遇到了問題不是站在兒女的角度考慮,而是一拳砸碎兒女終身的幸福。
這樣的母親誰能說她是好的?不過用她的所為詮釋了‘冷血’二字罷了。兒臣認為母後和母妃能因為兒臣祈福,從信仰天主教改信佛老,肯定不是唐母那般冷血的,那樣的母親不會有信仰,硬要說有的話,她也隻信她自己。”
“孤要是堅決不答應你娶令夕,你當如何?”
“我當如何?兒臣想說,唐婉是真的愛陸遊,所以沈園重逢,她當著現任丈夫的麵,敬了陸遊一杯酒,又在陸遊給她在沈園提了一首《釵頭鳳》後,讀罷不久後,便是鬱鬱而終。
而陸遊並不一定真的深愛唐婉,也許隻是不甘心的心態作祟,亦或他是愛的,但是不夠深沉,否則他不可能在唐婉死後還活了四五十年,但凡一個真正為愛傷心的人是不會活太久的,譬如唐婉。
母後母妃喜歡詩詞唱曲兒,喜歡陸遊,可兒臣看來,還是蘇東坡《蝶戀花》中的最後那一句,‘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總被無情惱。’更能詮釋唐婉為愛陸遊而嘔血和詞《釵頭鳳》的可憐悲涼。”
令夕憋笑啊,兩宮偏偏含沙射影的在天浪麵前誇讚陸放翁,天浪豈是那麽好被影射到的?
令夕知道天浪最喜李謫仙、蘇東坡和納蘭容若,納蘭容若如今還沒出生可以不提,可天浪專拿自己喜歡的詞人來羞煞陸遊的絕情,又是鬧哪樣啊?可別真把老太後給氣著了。
“你,你怎麽不說他的《蝶戀花》中還有一句,天涯何處無芳草呢?”馬太後表示不忿。
“母妃大概有所不知了,《蝶戀花》裏的牆裏佳人笑,是被貶謫的蘇軾嘲笑牆外的滿朝遺老,所謂天涯何處無芳草,根本無關於愛情,而是和那‘日啖荔枝三百顆’一樣,告訴政敵他很想感謝他們的貶謫,讓自己從此活得逍遙。
母妃,詩詞歌賦兒臣拿手得緊,不如咱們還聊會子陸放翁吧。”
馬太後‘啪’地一拍桌案,“少說這些有的沒的,本宮不管唐婉和陸遊了,隻問若本宮如唐母一般不喜唐婉,身為兒子的你該當如何?”
“兒臣當如何呢?兒臣覺著若是娶了令夕,母後和母妃會多一個女兒,若是不讓兒臣娶令夕,母後和母妃便會失去唯一的兒子。”
“你這是忤逆!”
“連天下都保不住了,兒臣還能保得住自己的德行?”
“你貴為天子,天下是你的,你竟然拿天下來威脅自己母親?”
“嗬嗬,母後和母妃還知道兒臣貴為天子?兒臣既然貴為天子,天下都是兒臣的,那麽兒臣要娶自己愛的人,有何不可?若是兒臣身為天子,連想娶個兩情相悅的女人都自己做不得主,那麽這個天下不要也罷,母後和母妃還是看著誰好送誰便是。”
天浪拂袖,馬太後語噎,氣得王太後閉上了眼,神情疲憊的擺了擺手,“算了,話不投機,人不投緣,速速去吧,免得看了讓人心煩。”
天浪拉著令夕起身,臨走前鄭重說道,“兒臣還有一句話,古人常雲‘助天興運,必有賢後’,如唐之長孫皇後,大唐盛世冠絕曆代,長孫之賢比肩三代,冠絕二十四朝。
如我朝孝慈馬皇後,嗯......怕是令夕最像的是她老人家了。”
“哀家也姓馬。”馬太後真的怒了。
天浪依舊笑嘻嘻,“可是母妃不能露出馬腳,令夕可以呀。”
馬太後又是一陣氣結。
王太後剛剛還假裝生氣呢,這會兒一不留神沒繃住,笑噴了,太祖馬皇後露馬腳的典故竟然讓這小子在這兒給用上了。
馬太後真的是無話可說,天浪則繼續說道,“所以說呢,若是兒臣真的可以如太祖太宗一般成為一代聖君雄主,枕邊之人,必然是助天興運的一代賢後,這是天意,母後和母妃又何必替老天爺操得這份兒心呢?”
天浪是說完就走啊,和令夕一起拜別過後,隻給兩宮留下滿滿的沉思,而天浪與令夕則是手拉手的走回了桃花苑。
在路上,鬱青兒有心想勸一勸,卻根本不知從何說起,難道為了一個女人,他真的連整個天下都放棄不顧了嗎?
天浪走後,芳芷和杜衡也神情黯然的回了自己的房間,人都走了以後,王太後和馬太後真的放開了怒火,“妹妹,想不到皇兒竟然為了那女人抵死倔強,真是鐵了心了,要不然,咱們就別管了。”
馬太後也是苦笑,一腔怒火全都化作對令夕的滿腔斥怨,“姐姐,別生氣了,該想想辦法把那個小妖精趕緊轟走才是要緊,一看她梗著脖子的樣子,妹妹這心裏就堵得慌。
還有她那一雙大腳,若是出身貧民之家也便罷了,可惱她父親是武夷先生啊,楚天碩儒,嫡親的哥哥更是國朝三大儒之一,聲明遠在名滿天下的江左錢謙益之上。
這樣的家學淵源,竟然不管女兒放腳,孤有些想不通。不過也可見她的性格生下來便是與世間諸多規矩作對的,讓小妖精登堂入室,我天家將再無寧日了。”
王太後雖然同馬太後一樣不喜歡令夕,卻是從沒有在令夕的一雙放足上糾結,她說,“妹妹隻看到王家自其高祖以後五代都是詩禮傳家,書香門第,卻是忘了王家祖上是軍戶將門出身啊。”
馬太後眉頭一擰,將門麽?
“前些日子查了些江南地方的檔案,裏麵可明明白白寫有三百年間王家為大明鎮守江南的累累功勳呢。從我大明開國,王家始祖王仲一至王仲九,一家九個兄弟全都跟我太祖起兵反元,立下累累戰功,曆經百戰,九個兄弟戰死六人,隻剩三人啊。”
說著,王太後命人拿出記載王家祖上的檔案來,想必是王太後和王夫之祖上都出自太原王氏的緣故,所以對於王夫之祖上的光輝戰績,王太後還是與有榮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