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順治皇帝的聖旨來恭賀二位新人,聖旨中還解釋說:“太後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貴為天子,以天下養,乃獨能養體,不能養誌,使聖母喪偶之故,日在愁煩抑鬱之中,其何以教天下考?皇叔攝政王現方鰓居,其身分容貌,皆為中國第一人,太後頗願紆尊下嫁。朕仰體慈懷,敬謹遵行。一應典禮,著所司預辦。”
有司就是春官禮部啊,可見當年太後下嫁的典禮是多麽的隆重,根本沒有遮遮掩掩。
還有人說當時中國內外,友邦番薯全都來隨份子喝喜酒了,不過在朝鮮的史料《李朝實錄》裏並沒有對太後下嫁的記載。
不妄斷太後下嫁的真假,左右順治帝改口稱多爾袞為皇父是沒有假的,把親叔叔改口稱為皇父,應該不會沒有原因吧?
多鐸,濟爾哈朗都擁有重權,聖旨說多爾袞是中國第一人,而多鐸才是清軍入關後戰功第一,濟爾哈朗同樣輔佐順治理政,為輔政叔王,順治為啥沒有對那二位叔叔改口呢?
但是王太後雖不喜歡為了兒子以及自己遲來的愛情改嫁,卻可以為了兒子而更改自己的信仰,倒也是最為難得的一位好母親。
王太後沒有因為兒子的皇位而下嫁於誰,反而當年她麵對瞿式耜和丁魁楚的鼓動時,是堅決反對朱由郎登基的。
她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有多少斤兩,隻是朱由郎並不知道。
如今看到自己的兒子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老太後的心裏其實是真的很開心也很放心。
“兒臣就知道,隻有母後最疼兒臣。”天浪笑嗬嗬的奉承起來,王太後卻是一擺手,“你呀,別給我一老太婆帶什麽高帽子,孤這脖子禁不住。”
天浪也不氣餒,繼續堆起笑臉,“其實兒臣今日還有一件大事相求母後和母妃。”
王太後好整以暇看了天浪一會,天浪很想接著說,可王太後並不接話,半晌後,王太後揉了揉眉心,“嗨,身子又困乏了,還是先用膳吧,有什麽事兒,也該多觀察觀察再說,所謂君子謀定而後動,至於你說的那件事,母後以及猜測出七八分了,那樣的大事,便更應該三思而行,不可感情用事。”
令夕心中嗬嗬呀,不可感情用事?若真不能感情用事,那自己和天浪之間,還有什麽可用事的?
和他湊到一起談筆買賣嗎,討價還價金秋的蘿卜白菜幾毛幾一斤?
興味索然的吃著一頓團圓飯,令夕幫王太後和馬太後分別布了幾次菜,而後低頭吃著離自己最近的一盤菜,默不作聲小口吃著。
天浪沒有在兩宮麵前幫她夾菜,自己也不怎麽吃,桌前放著酒盞,時不時與兩宮小酌。
杜衡、芳芷和鬱青兒自然也都明白這個時間段的敏感,隻有熱情奉承兩位老佛爺。
飯後用茶,見眾人還是沉默著,還是王太後首先開了口,“記得皇兒曾跟孤說過,你是想讓大明重現永樂朝的大氣象的,那時孤仍是不相信皇兒有這等本事的,擔心那是你的一句好大喜功的話。”
王太後神思頓了頓,又繼續說著,“那時在孤的心裏,皇兒隻可做一個守成的番王,不能夠成為一代雄主。然而當皇兒馴服了東林黨,擊潰了三順王,先後又取得了江西和湖廣兩次大捷,這讓孤和你母妃都相信,皇兒也許真的可以成為永樂皇爺那樣的大英雄。
雖然我朱家隻有一位永樂大帝,漢家也隻有那麽一位六下西洋、五征漠北的雄主,但是你作為孤的兒子,孤真的希望皇兒可以超越祖宗,讓漢家百姓可以過上平安喜樂的生活,讓大明可以萬事永昌。”
以前兒子總是在她麵前抒發自己興邦治國的報複,王太後以為講些兒子喜歡的話題,可以讓團圓宴不再沉悶,卻沒想到天浪默然半晌,眼神複雜的看向了令夕,“母後,兒臣對這一話題感到很無力,對於母後母妃新的期望,兒臣恐怕無法達成......”
“皇兒,你這是在和孤使性子嗎?就因為孤和你母妃對令姑娘說話不入你的耳了?”
天浪當然一口否認了。
王太後淡淡開口,“皇兒別忘了,你可是一國之君,自當以光複漢家江山,大明社稷為己任,曾經孤與你母妃不讓你稱帝,你偏偏要稱帝,如今稱了帝,你卻又說你無法光複大明社稷?”
馬太後的神情莫衷一是,看不出什麽,卻是說道,“姐姐,《琵琶記》的戲文裏有句台詞,若是略微改動,正好送給咱的好皇兒,便是‘婦言中聽母言違,懊恨癡兒見識迷。我本將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天浪和令夕都忍著沒吭聲,王太後扯了扯嘴角,“給皇上講戲文裏的話,不是教他沉溺享樂麽?孤看來,咱們不妨學一學陸放翁的母親唐氏。”
馬太後道,“姐姐與我二人會比唐氏夫人做得好,而且妹妹相信,皇兒若是舍去了陸放翁與唐婉那般兒女情長之後,於恢複中原這樣的大誌向,自然也會比陸放翁做得更好。”
天浪終於忍不住了,驀然道,“是啊,母後和母妃當然會比陸母做得好,不止身份高的太多,貴為兩宮太後,這天下大事便是都可做主,遑論兒女情長?
還有更好的,便是母後和母妃不用像唐母那般狠心休了唐婉這樣的兒媳,因為這樣的兒媳,兒臣還沒有娶進門呢。”
“皇兒是否太過放肆?”馬太後冷下臉來。
天浪淡淡一笑,“放不放肆不好說,可母後和母妃要想做唐母,想讓兒臣舍去愛人去一心追逐功業,兒臣卻不似言聽計從的陸放翁。
而且還有一事母後和母妃應該知道,陸放翁縱然聽了他母親的話,也沒有為大宋恢複淮河北岸,不但害得一代才女英年之際便鬱鬱而終,自己也隻是用傷情離恨不堪回首的四五十年餘生,在沈園為唐婉做了幾首詩而已。”
“陸放翁一生何止沈園的詩詞而已,他可是有大誌向的。”
“誰人沒有大誌向,黃口小兒尚可有吞吐日月山河的宏誌,可光有誌向有用麽?陸放翁一心恢複中原,連到死的遺言都是‘過河’,可在兒臣看來,他真的做不到,兒臣相信,一個連自己愛人都守不住的男人,沒資格替天下百姓守住大好山河。”
“你!”馬太後手指著天浪說不出話來。
有司就是春官禮部啊,可見當年太後下嫁的典禮是多麽的隆重,根本沒有遮遮掩掩。
還有人說當時中國內外,友邦番薯全都來隨份子喝喜酒了,不過在朝鮮的史料《李朝實錄》裏並沒有對太後下嫁的記載。
不妄斷太後下嫁的真假,左右順治帝改口稱多爾袞為皇父是沒有假的,把親叔叔改口稱為皇父,應該不會沒有原因吧?
多鐸,濟爾哈朗都擁有重權,聖旨說多爾袞是中國第一人,而多鐸才是清軍入關後戰功第一,濟爾哈朗同樣輔佐順治理政,為輔政叔王,順治為啥沒有對那二位叔叔改口呢?
但是王太後雖不喜歡為了兒子以及自己遲來的愛情改嫁,卻可以為了兒子而更改自己的信仰,倒也是最為難得的一位好母親。
王太後沒有因為兒子的皇位而下嫁於誰,反而當年她麵對瞿式耜和丁魁楚的鼓動時,是堅決反對朱由郎登基的。
她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有多少斤兩,隻是朱由郎並不知道。
如今看到自己的兒子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老太後的心裏其實是真的很開心也很放心。
“兒臣就知道,隻有母後最疼兒臣。”天浪笑嗬嗬的奉承起來,王太後卻是一擺手,“你呀,別給我一老太婆帶什麽高帽子,孤這脖子禁不住。”
天浪也不氣餒,繼續堆起笑臉,“其實兒臣今日還有一件大事相求母後和母妃。”
王太後好整以暇看了天浪一會,天浪很想接著說,可王太後並不接話,半晌後,王太後揉了揉眉心,“嗨,身子又困乏了,還是先用膳吧,有什麽事兒,也該多觀察觀察再說,所謂君子謀定而後動,至於你說的那件事,母後以及猜測出七八分了,那樣的大事,便更應該三思而行,不可感情用事。”
令夕心中嗬嗬呀,不可感情用事?若真不能感情用事,那自己和天浪之間,還有什麽可用事的?
和他湊到一起談筆買賣嗎,討價還價金秋的蘿卜白菜幾毛幾一斤?
興味索然的吃著一頓團圓飯,令夕幫王太後和馬太後分別布了幾次菜,而後低頭吃著離自己最近的一盤菜,默不作聲小口吃著。
天浪沒有在兩宮麵前幫她夾菜,自己也不怎麽吃,桌前放著酒盞,時不時與兩宮小酌。
杜衡、芳芷和鬱青兒自然也都明白這個時間段的敏感,隻有熱情奉承兩位老佛爺。
飯後用茶,見眾人還是沉默著,還是王太後首先開了口,“記得皇兒曾跟孤說過,你是想讓大明重現永樂朝的大氣象的,那時孤仍是不相信皇兒有這等本事的,擔心那是你的一句好大喜功的話。”
王太後神思頓了頓,又繼續說著,“那時在孤的心裏,皇兒隻可做一個守成的番王,不能夠成為一代雄主。然而當皇兒馴服了東林黨,擊潰了三順王,先後又取得了江西和湖廣兩次大捷,這讓孤和你母妃都相信,皇兒也許真的可以成為永樂皇爺那樣的大英雄。
雖然我朱家隻有一位永樂大帝,漢家也隻有那麽一位六下西洋、五征漠北的雄主,但是你作為孤的兒子,孤真的希望皇兒可以超越祖宗,讓漢家百姓可以過上平安喜樂的生活,讓大明可以萬事永昌。”
以前兒子總是在她麵前抒發自己興邦治國的報複,王太後以為講些兒子喜歡的話題,可以讓團圓宴不再沉悶,卻沒想到天浪默然半晌,眼神複雜的看向了令夕,“母後,兒臣對這一話題感到很無力,對於母後母妃新的期望,兒臣恐怕無法達成......”
“皇兒,你這是在和孤使性子嗎?就因為孤和你母妃對令姑娘說話不入你的耳了?”
天浪當然一口否認了。
王太後淡淡開口,“皇兒別忘了,你可是一國之君,自當以光複漢家江山,大明社稷為己任,曾經孤與你母妃不讓你稱帝,你偏偏要稱帝,如今稱了帝,你卻又說你無法光複大明社稷?”
馬太後的神情莫衷一是,看不出什麽,卻是說道,“姐姐,《琵琶記》的戲文裏有句台詞,若是略微改動,正好送給咱的好皇兒,便是‘婦言中聽母言違,懊恨癡兒見識迷。我本將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天浪和令夕都忍著沒吭聲,王太後扯了扯嘴角,“給皇上講戲文裏的話,不是教他沉溺享樂麽?孤看來,咱們不妨學一學陸放翁的母親唐氏。”
馬太後道,“姐姐與我二人會比唐氏夫人做得好,而且妹妹相信,皇兒若是舍去了陸放翁與唐婉那般兒女情長之後,於恢複中原這樣的大誌向,自然也會比陸放翁做得更好。”
天浪終於忍不住了,驀然道,“是啊,母後和母妃當然會比陸母做得好,不止身份高的太多,貴為兩宮太後,這天下大事便是都可做主,遑論兒女情長?
還有更好的,便是母後和母妃不用像唐母那般狠心休了唐婉這樣的兒媳,因為這樣的兒媳,兒臣還沒有娶進門呢。”
“皇兒是否太過放肆?”馬太後冷下臉來。
天浪淡淡一笑,“放不放肆不好說,可母後和母妃要想做唐母,想讓兒臣舍去愛人去一心追逐功業,兒臣卻不似言聽計從的陸放翁。
而且還有一事母後和母妃應該知道,陸放翁縱然聽了他母親的話,也沒有為大宋恢複淮河北岸,不但害得一代才女英年之際便鬱鬱而終,自己也隻是用傷情離恨不堪回首的四五十年餘生,在沈園為唐婉做了幾首詩而已。”
“陸放翁一生何止沈園的詩詞而已,他可是有大誌向的。”
“誰人沒有大誌向,黃口小兒尚可有吞吐日月山河的宏誌,可光有誌向有用麽?陸放翁一心恢複中原,連到死的遺言都是‘過河’,可在兒臣看來,他真的做不到,兒臣相信,一個連自己愛人都守不住的男人,沒資格替天下百姓守住大好山河。”
“你!”馬太後手指著天浪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