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渾河大血戰,明軍中的南兵,自陳策、童仲揆、戚金、冉見龍、鄧起龍、張名世以下,一共戰死了三位副總兵和三位參將,並校尉一百二十人。
其中陳策和童仲揆名為援剿總兵官,可在大明的軍製內,級別仍然等同於副總兵,與戚金一般。
一百二十多位校尉的陣亡,犧牲不可謂不大,但是,不要忘了這場戰役雙方所投入的兵力對比,以及明軍是在金軍的家門口,以萬餘步兵對抗十萬重裝騎兵。
金軍可以認為他們保住了沈陽城,便是保住了勝利。
明軍當然更有理由說是獲得了慘烈卻偉大的勝利,然而勝利的秦良玉,這條凱旋之路卻並不平坦,隻因這一路之上沒有任何一個明軍遼東守將給她開過城門。
秦良玉和白杆兵雖然疲餓交加,也隻好千裏迢迢回到山海關。
對於這次德勝還師在北兵把守的城池下遭遇的禮遇,秦良玉並沒有一句抱怨,隻是對馬祥麟和秦翼明兩個子侄淡淡笑著說,“沒關係,嗬嗬,相比能把自己的弟弟和侄兒並兩千軍卒從必死中救出,遭受些冷眼和排擠又算得了什麽?我兒,咱們回去吧。”
而十年之後,當秦良玉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和遵永大捷德勝回鄉時,家鄉父老所給予她的待遇比之渾河戰後的凱旋簡直天壤之別。
是秦良玉的耐心和大度,是她寬廣的胸襟等來了四川父老帶給她那份極致的榮耀。當十年後秦良玉回到家鄉四川時,她已經被父老鄉親奉若神明。
當她走在成都的街頭時,迎接她的成都百姓都是紛紛在道路兩旁對她焚香跪拜的,因為她是他們活著的豐碑和永遠的守護神!
當時她所看到的,或許是終於讓她認定了的,讓她認定了這一切的犧牲,究竟所為何來。
幾十年的戎馬生涯,她百戰百勝,滿門英烈,一家孤寡,秦良玉自然當得起百姓對她的一拜。
然而她的努力卻換不回一個太平世界,贏不回一個朗朗乾坤,隻有那句‘大廈將傾一木難支’的無奈悲涼。
唯一能夠留給她的,就隻有家鄉父老的信奉、大明百姓的愛戴和後世對她人生濃墨重彩的一筆評價。
石柱軍還師後,山海關和沈陽城一樣,也開始了祭拜亡靈。而且這些亡靈之中,大多都不是石柱軍,隻是友軍。
秦良玉一家的這個舉動無疑又引來明軍中有些人的諷笑,而《葬花吟》中還不是有這樣一句,‘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今日帶著戰死的你的骸骨歸籍,便是明日馬革裹屍的秦良玉的期頤。
喪服,荊州滿城皆縞素,禦賜的金絲楠木棺槨裏,秦良玉身著紅崖海水,五爪金龍金鳳蟒袍,安詳地睡去。
皇帝禦筆親書的悼文中有一句:
這盛世定如你所願,山河猶在,護國之軍猶在,然則軍神不再。
是啊,軍神不在,她就如那育人之師,救人之醫一樣,極盡全力,傾其所有試圖挽救山河。
然則她也曾吐露過,大廈將傾,一木難支的無奈。
她有著看透世事的目光,卻無法對世事放手。
可誰說人生不能同時踏入兩條河呢?
閉目之前,她對著天空,最後喃喃了一句:“我兒,咱們這次,真的可以回家了。”
是啊,終於回家了。若有際遇,她的一指便可演化山河,可填滄海。然而她又從來把榮耀看淡,她說,封侯非她所願。
她說,一生最深刻的記憶,並非四十年戎馬,風光無限。而是與愛人日出日暮,從山野到書房,從清晨到夜晚。
最喜愛的便是如那個留下這句遺言,篤行了‘國雖無道至死不變的男人一般。’
她和他一樣,他們的兒子也和他們一樣,最向往‘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的世界,然而他們都不曾享受過天空海闊的自由和高遠。
如今一家人,終於可以如清爽的風在山間,如古城陽光般溫暖,與家人共,花謝花開,直到永遠。
花間靈犀采,鬆下聽萬籟。
此番春秋最自在。
蓮峰雲天外,故人猶待。
紅衣踏雪來,入夢幾載?
祭酒一壇高粱紅,追思:
大明上柱國,光祿大夫,鎮守四川等處地方提督漢土官兵總兵官,掛鎮東將軍印,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師,忠貞侯——馬門秦氏貞素。
在帶著秦良玉的棺槨率西路軍返回廣西的路上,天空一直下著冬雨。
沒有最後兵發武昌,拿下清軍在湖廣的最後防線並不遺憾,戰爭和許多事情一樣,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
女軍神在最後發起總攻之前離世,西路軍本身便是一支奇兵,兵力不足以支撐連續的鏖戰。
軍心因主將薨逝而不穩,許多人都萬分悲痛。
在做出撤退還是繼續進攻前,天浪手中又匯集有大量情報顯示,吳三桂已經率數萬關寧軍從四川順江而下,進駐武昌城。
這讓天浪明白了,明軍進攻武昌的時機已經失去。
於是在李定國和李錦攻克了嶽州後,天浪便率石柱軍和錦衣衛搬師回廣西了。
留下侯性的廣西軍鎮守洞庭湖以西,李錦鎮守嶽州,李定國鎮守長沙。
在搬師的路上,氣氛一直都是比較消沉的,失去戰機並不算什麽,可大明失去了最後一位軍神,這是再也不能彌補的沉痛。
冬雨在追著這支抬著女軍神棺槨行軍的隊伍下,冷風入骨,雨水浸透了戰士們的綿甲,打濕了天浪披在身上的披風。
失去主人的桃花馬在途中倒下了,連天浪的坐騎也因為失去了它的夥伴而和夥伴一樣,不怎麽進食了。
這似乎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軍神雖然不在了,可這場仗畢竟是取得了完勝。
他們是在凱旋,不應該在凱旋的路上伴隨著哀婉的旋律。
於是天浪便不斷用各種方法鼓勵士氣,犒賞三軍,晉封將士。
搬師的路沒有走完,天浪的努力也一直持續。
效果是有的,將士們的情緒在一點點走高,這條回家的路也將要走完一半。
其中陳策和童仲揆名為援剿總兵官,可在大明的軍製內,級別仍然等同於副總兵,與戚金一般。
一百二十多位校尉的陣亡,犧牲不可謂不大,但是,不要忘了這場戰役雙方所投入的兵力對比,以及明軍是在金軍的家門口,以萬餘步兵對抗十萬重裝騎兵。
金軍可以認為他們保住了沈陽城,便是保住了勝利。
明軍當然更有理由說是獲得了慘烈卻偉大的勝利,然而勝利的秦良玉,這條凱旋之路卻並不平坦,隻因這一路之上沒有任何一個明軍遼東守將給她開過城門。
秦良玉和白杆兵雖然疲餓交加,也隻好千裏迢迢回到山海關。
對於這次德勝還師在北兵把守的城池下遭遇的禮遇,秦良玉並沒有一句抱怨,隻是對馬祥麟和秦翼明兩個子侄淡淡笑著說,“沒關係,嗬嗬,相比能把自己的弟弟和侄兒並兩千軍卒從必死中救出,遭受些冷眼和排擠又算得了什麽?我兒,咱們回去吧。”
而十年之後,當秦良玉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和遵永大捷德勝回鄉時,家鄉父老所給予她的待遇比之渾河戰後的凱旋簡直天壤之別。
是秦良玉的耐心和大度,是她寬廣的胸襟等來了四川父老帶給她那份極致的榮耀。當十年後秦良玉回到家鄉四川時,她已經被父老鄉親奉若神明。
當她走在成都的街頭時,迎接她的成都百姓都是紛紛在道路兩旁對她焚香跪拜的,因為她是他們活著的豐碑和永遠的守護神!
當時她所看到的,或許是終於讓她認定了的,讓她認定了這一切的犧牲,究竟所為何來。
幾十年的戎馬生涯,她百戰百勝,滿門英烈,一家孤寡,秦良玉自然當得起百姓對她的一拜。
然而她的努力卻換不回一個太平世界,贏不回一個朗朗乾坤,隻有那句‘大廈將傾一木難支’的無奈悲涼。
唯一能夠留給她的,就隻有家鄉父老的信奉、大明百姓的愛戴和後世對她人生濃墨重彩的一筆評價。
石柱軍還師後,山海關和沈陽城一樣,也開始了祭拜亡靈。而且這些亡靈之中,大多都不是石柱軍,隻是友軍。
秦良玉一家的這個舉動無疑又引來明軍中有些人的諷笑,而《葬花吟》中還不是有這樣一句,‘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今日帶著戰死的你的骸骨歸籍,便是明日馬革裹屍的秦良玉的期頤。
喪服,荊州滿城皆縞素,禦賜的金絲楠木棺槨裏,秦良玉身著紅崖海水,五爪金龍金鳳蟒袍,安詳地睡去。
皇帝禦筆親書的悼文中有一句:
這盛世定如你所願,山河猶在,護國之軍猶在,然則軍神不再。
是啊,軍神不在,她就如那育人之師,救人之醫一樣,極盡全力,傾其所有試圖挽救山河。
然則她也曾吐露過,大廈將傾,一木難支的無奈。
她有著看透世事的目光,卻無法對世事放手。
可誰說人生不能同時踏入兩條河呢?
閉目之前,她對著天空,最後喃喃了一句:“我兒,咱們這次,真的可以回家了。”
是啊,終於回家了。若有際遇,她的一指便可演化山河,可填滄海。然而她又從來把榮耀看淡,她說,封侯非她所願。
她說,一生最深刻的記憶,並非四十年戎馬,風光無限。而是與愛人日出日暮,從山野到書房,從清晨到夜晚。
最喜愛的便是如那個留下這句遺言,篤行了‘國雖無道至死不變的男人一般。’
她和他一樣,他們的兒子也和他們一樣,最向往‘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的世界,然而他們都不曾享受過天空海闊的自由和高遠。
如今一家人,終於可以如清爽的風在山間,如古城陽光般溫暖,與家人共,花謝花開,直到永遠。
花間靈犀采,鬆下聽萬籟。
此番春秋最自在。
蓮峰雲天外,故人猶待。
紅衣踏雪來,入夢幾載?
祭酒一壇高粱紅,追思:
大明上柱國,光祿大夫,鎮守四川等處地方提督漢土官兵總兵官,掛鎮東將軍印,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師,忠貞侯——馬門秦氏貞素。
在帶著秦良玉的棺槨率西路軍返回廣西的路上,天空一直下著冬雨。
沒有最後兵發武昌,拿下清軍在湖廣的最後防線並不遺憾,戰爭和許多事情一樣,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
女軍神在最後發起總攻之前離世,西路軍本身便是一支奇兵,兵力不足以支撐連續的鏖戰。
軍心因主將薨逝而不穩,許多人都萬分悲痛。
在做出撤退還是繼續進攻前,天浪手中又匯集有大量情報顯示,吳三桂已經率數萬關寧軍從四川順江而下,進駐武昌城。
這讓天浪明白了,明軍進攻武昌的時機已經失去。
於是在李定國和李錦攻克了嶽州後,天浪便率石柱軍和錦衣衛搬師回廣西了。
留下侯性的廣西軍鎮守洞庭湖以西,李錦鎮守嶽州,李定國鎮守長沙。
在搬師的路上,氣氛一直都是比較消沉的,失去戰機並不算什麽,可大明失去了最後一位軍神,這是再也不能彌補的沉痛。
冬雨在追著這支抬著女軍神棺槨行軍的隊伍下,冷風入骨,雨水浸透了戰士們的綿甲,打濕了天浪披在身上的披風。
失去主人的桃花馬在途中倒下了,連天浪的坐騎也因為失去了它的夥伴而和夥伴一樣,不怎麽進食了。
這似乎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軍神雖然不在了,可這場仗畢竟是取得了完勝。
他們是在凱旋,不應該在凱旋的路上伴隨著哀婉的旋律。
於是天浪便不斷用各種方法鼓勵士氣,犒賞三軍,晉封將士。
搬師的路沒有走完,天浪的努力也一直持續。
效果是有的,將士們的情緒在一點點走高,這條回家的路也將要走完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