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燃盡,餘清依然沉浸在觀想之中,呼吸輕微悠長,院子周圍的林木似乎也隨著輕輕擺動,一絲絲的山脈草木靈氣匯入盤坐的軀體之中,無聲無息的滋養著神魂和身體。


    直到月上中天,餘清才慢慢醒過來,伸了伸手臂,餘清感覺這具身體中充滿了力量,神魂也異常的飽滿。


    智慧明淨,靈台安寧,心神合一,氣宜相隨。


    觀想不是空想,空想念頭紛雜,越想越累,等心神疲倦便睡去了。觀想是體察己身明性智慧,靈台沉靜心神合一,感悟天地道性,將自身旋律和天地脈動融合在一起。


    人體就像一個小水窪,這天地就是無邊大海,水窪隻有融入大海才能不幹涸。至於自身就是大海就是天地,大約隻有傳說中神化永得,煉虛合道的天仙道祖才是這般境界了吧。


    餘清搖了搖頭,將這些念頭拋開,推開門走了出去。玉盤高懸,月光清亮如水,草木山林似乎都披上了一層青衣。


    餘清走出院子,沿著石徑走上山頂。這座山雖然是小山,也有千尺高,餘清站在山頂巨石之上,舉目四望,一層薄霧升騰彌漫,遠處的原野和山脈若隱若現。


    餘清張口一吐,一道白芒疾射而出,在半空中盤旋飛舞,清鳴不已,靈性十足。


    這是師傅李樹景留下的遺物,采五金之英和太白之氣,以星辰天火鍛造而成,長三寸六分五毫,狀如柳葉,名曰寒鐔。李樹景留下的還有一麵心境,能洞徹靈台鎮壓心魔,隻是上次定住他的靈台以致靈性大失,被李樹景放在他的靈台中溫養,他現在還沒有開靈,也取不出來。


    在餘清的記憶中,李樹景和他是太乙道宗的弟子,傳承的是太乙救苦天尊的道統,位於十洲三島的蓬萊丘,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名門大宗。


    十年前李樹景食氣大成,於是出山遊曆玄洲百國,尋找機緣抱神還丹,路上恰好遇見一群山精食人,隻剩下一個孩子幸存,出手救了下來,便是餘清,又念他孤苦無依,就讓他跟在身邊。時間久了感情日益深厚,再加上餘清的資質心性都不錯,就祭拜祖師授了太乙傳承。


    餘清修煉的《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就是太乙道宗的根本大法,講究的是仙道貴生,無量度人,是一等一直指大道的法門。


    隻是這種情況似乎隨著餘清的穿越發生了某些不可明述的改變,觀想之法乃是修行者修行到開靈以後,靈台通達大世界,才能修行的,而且太乙道宗的弟子修行《度人經》,觀想的是太乙救苦天尊的法相,太乙救苦天尊為九陽之精所化,號為東極青華大帝,居於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頭戴冕旒,身著霞衣,端坐於七寶芳騫林中的九色蓮花寶座上,環繞九色神光,身下一九頭青獅口吐神焰,簇擁寶座。天尊統治地獄,為東方三聖之一,掌超度教化,救拔幽苦。


    可是現在餘清不僅在定基之境就能觀想,而且觀想的還不是太乙救苦天尊法相,而是一尊無名神祗,若是傳出去,恐怕太乙道宗飛升的諸位祖師都會下界來找他吧。


    寒鐔劍在空中飛舞輕鳴,方圓百丈齊齊一暗,無盡月華如水一般流入,頓時劍身光芒大作,拖出長長的光翼,如龍矯矢翻騰。


    餘清將心神寄托在劍中,感悟著天地星空的浩瀚,沉浸在自由無羈的狀態中久久不能自拔。人間修煉七境,定基,開靈,食氣,還丹,神明,法體,眾妙門,普通修士若無機緣,大都要抱神還丹之境才能自由飛騰,朝遊東海,暮宿蒼梧。


    良久,寒鐔劍光芒漸弱,又化為柳葉狀飛回餘清頂上,餘清把口一張,寒鐔劍徑直飛入不見。


    夜色深了,餘清也不回去,就在山頂入定調息,夜風吹拂,涼意陣陣,物我兩忘。


    不知不覺間一夜就過去了,黎明之際,大地還是一片黑暗,極高之處已是一片光明,大日拖動,霞光萬丈,厚厚的雲層都映成一片金色。


    餘清似有所感,自入定中醒來,四周的草木枝葉上清瑩的露珠微微顫動,如有生命。


    餘清微微一笑,張口一吸,無數露珠跳動起來,匯成一道晶瑩的水線落入口中,遠方天際隱隱有霞光灑下,此時也不甘落後,凝成一道紫色的光芒,徑直入腹。


    餘清隻感覺神清氣爽靈台清明,一日之計在於晨,清晨之時日出東方,東屬木,日屬火,最是富有生機不過。古人雲仙人餐霞飲露,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餘清坐在山巔靜靜的看著日出,雲霧盡散霞光萬丈,萬裏山河一片光明,他的心裏也豁然開朗,縱使仙道艱險,我自漫步而行,看看能在這個精彩的世界走多遠吧。朝聞道,夕可死,如是而已。


    想罷再不遲疑,起身下山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元始道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哎呀餘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哎呀餘公子並收藏元始道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