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講武俠,別有滋味。


    我近來做事,總遇不上好日子。本來是請我上周四來講座,突然又臨時取消了。據說那天是個什麽日子。我事先竟然沒有想到。魯迅說中國人健忘,我覺得自己首先就是應該批判的一個。


    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假如真能忘掉,從健康角度來講,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現實偏偏逼迫著我們不許忘掉。魯迅就希望後代忘掉他,可是我們越來越忘不掉。許多被歲月衝淡了的往事,一件件被人們挖出來,重新辨認。今年的百年校慶,也是一個挖掘往事的慶典。我們也趁它的餘熱未消,來談談咱們的往事——舊派武俠。


    北大同學成立一個武俠文化研究會,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其實本來在北大就實際存在著大大小小的、自發的、無名的武俠研究會,許多宿舍都在經常研究。但是如果要正式成立,就得規範一點,就得對內對外都有個說法,以免被誤解為一個無聊的社團甚至是反動的社團。北大有很多社團,號稱是“百團大戰”。其中最有名的是兩個,一個叫山鷹社,一個叫愛心社。它們都受到了中央領導的重視。但是山鷹社和愛心社的價值到底在哪裏?它們的精神核心是什麽?我認為,山鷹社的精神就是“武”,愛心社的精神就是“俠”。那麽我們武俠學會應當“武”和“俠”兼而有之。


    在中國的最高學府,呼喚一種武俠精神,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100年前的中國文化界,也興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武俠文化熱。在那時的知識分子中間,鼓蕩著一種尚武精神。習武,任俠,成為一時風尚。章太炎,魯迅,周作人等都十分推崇俠義精神。秋瑾女士自號鑒湖女俠,魯迅翻譯《斯巴達之魂》等,都是與那個時代的中國社會特點有關的。為什麽100年後中國又需要呼喚這種武俠精神?我覺得這是我們北大的武俠研究者需要思考的。同學們可以想一想,當今的中國社會是一個什麽樣的社會,中國究竟向何處去,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和文化糟粕究竟是什麽,等等。這樣思考才會提高我們的武俠研究水平,把我們的學會越辦越好。


    北大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大隱隱於學。相信同學們中間一定有許多高手,希望我們互相切磋,共同把北大的“武功”發揚光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47樓207:北大醉俠的浪漫宣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孔慶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孔慶東並收藏47樓207:北大醉俠的浪漫宣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