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送左良玉給皇上鄭芝龍提出妙計


    處理完了死囚,李菁就安排人送左良玉走了。左良玉為了能到窯崗去,也不再罵人。過來江之後,一隊車馬押著左良玉一家人,將他們送到了開封。


    到了開封,左良玉還問:“我們怎麽到開封來了?”


    押送的士兵對他說:“從開封上船嗎!”


    但是左良玉感到有些不對的是,上船前押送他的士兵要給他戴上手銬腳鐐。左良玉不幹,大吼道:“我要見你們張東家,你們不能這樣對我!”


    押送的人說:“左將軍,你不要為難我們!我們是怕你武功那麽好,一時想不開跳進黃河,我們也擔待不起。你就忍忍,幫幫我們的忙,我們的任務馬上就完成!不然,我們對您動手也不好,是不是?”


    左良玉一想,算了,就忍忍別和這些小鬼們過不去了。左良玉戴上手銬和腳鐐上船的時候,看見自己的兒子也是帶著手銬和腳鐐,左良玉無奈的歎口氣,低著頭啥也說不出來了。


    可是他們從開封上船不久,左良玉在底倉就覺得船好像又停了,一會兒押送他的窯崗士兵,又喊他出去。


    左良玉問道:“怎麽回事兒?剛上船你們折騰啥?”


    “哎呀!你們要從北岸走旱路!左將軍上來吧!”押送的人話還是很客氣。不過他沒聽出來,押送的人說的是“你們要走旱路”,而不是我們要走旱路。


    左良玉狐疑著問:“直接坐船到窯崗多好?你們折騰啥?”


    “哎呀!我們也是小兵,隻有聽命令的命,左將軍你配合一下吧!別為難我們。”


    左良玉心神不寧的出了船艙,踏著舷梯來到碼頭上,一抬頭,突然看見了有一隊錦衣衛在碼頭上,立刻大驚失色。


    喊道:“小子,你們要幹什麽?”


    押送的人說:“我們李將軍說了,左將軍一直說自己是官軍,我們沒法處理您。還是看皇上怎麽對待您吧!”


    “你們不能這樣對我!”左良玉大喊著就要往船上走,可是回船上的路已經被堵住了。


    這時左良玉身後有人說話了,“大將軍,皇上要見您,您還是跟我走吧!”


    左良玉看見身後的王公公,一看穿戴就知道是錦衣衛頭領。汗就從頭上流了下來。


    王公公說:“大將軍,皇上非常想你,讓我親自陪著你進宮。你就不要客氣了!”


    左良玉明白了眼前的處境,大喊:“我要見張東家,你們不能這樣對我!”


    這時候,過來幾個錦衣衛,一腳將左良玉踹倒,然後拖著他送進了旁邊的一個木籠裏麵。


    王公公帶著一串木籠囚車將左良玉一家押走了。


    窯崗這邊現在可是熱鬧極了。取了九江和鄱陽湖沿岸的地方,捉了左良玉又送到了京城給皇上,這可是大家都在談論的事情。對於左良玉大家都聽說的太多了,特別是窯崗電台和報紙,詳細的公布了左良玉軍隊所犯罪惡的統計,更是讓大家恨得牙根兒癢癢。百姓們的看法是,這些能公布出來統計上來的都應該是小數,他們犯下的罪行大多都是會隱瞞的。所以,雖然報紙上登出來行刑現場的照片,百姓們不但沒有反感,還都說殺得好,解氣!


    即使這樣的事兒,也沒有影響人們關注武術和圍棋大賽的熱情。李自成和張獻忠、鄭芝龍都參加了兩場大賽的發獎儀式,接著有參加了《第一屆窯崗商品博覽會》的開幕儀式。


    會後,張知木和他們一起喝茶的時候,李自成對張知木說:“哎呀!張總,我是回到窯崗就不想走了。這才是人過的日子。窯崗的人氣讓我不想走。”


    “闖王,你們的房子正在進行裝修,馬上就可以入住。我希望你能把安南的事兒盡快解決了,然後回到窯崗來。你也看到了,這邊有太多的事兒要做了!”張知木很誠懇的說。


    “張總,你不說我也想向你這樣要求呢!”李自成也是很誠懇的說,“我決心已下,我這次不但要把安南的事兒解決了,還要把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都解決了。這些事兒都做完了,我就回到窯崗,沒事兒的時候,就到窯崗廣場和大家聊天去!”


    “我說李闖王,這麽幾年不見,你怎麽有些娘娘腔了!”張獻忠說,“回到窯崗,你還能有沒有事兒的時候。這些日,我別的沒看見,窯崗人一個個都忙得腳不沾地的我可是看見了!我跟劉雲他們把事兒定完,我也馬上回四川。等西南河烏斯藏都平定了,我也回窯崗來。那時候,窯崗就更熱鬧了!哈哈!”


    鄭芝龍這段時間,和大家熟悉了,特別是張知木和窯崗人根本沒有把他當外人,給他建的房子征求了他和他家人意見之後也開始動工了。房子雖然不可能有原來的大,可是裏麵的設施是原來的沒法比的。


    聽見大家都熱烈的說著,鄭芝龍對張知木說:“張總,我這兩天有一個想法,一直想說說。”


    張知木知道鄭芝龍能在這裏說的事兒,就是不需要向這裏人保密的,說道:“好啊!那就說出來聽聽!”


    “李闖王馬上要進軍安南,我有一個想法,你看是不是可行。”鄭芝龍說,“你們的計劃是,由山地叢林軍先進廣西打通進軍安南的通道,然後李闖王的軍隊跟進,再進軍安南。這是一個好辦法,不過現在福建已經都是窯崗的了。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不說窯崗現在已經有了五艘鋼殼戰船,兩艘五千噸的蒸汽帆船,六艘蒸汽福船,還有幾艘一千噸的蒸汽帆船。我們在福建就有大小船隻三千多艘。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水軍優勢,利用冬季季風將五萬人李闖王的軍隊送到安南的海防港,從那裏登陸。控製住海防港,還可以利用我們水軍優勢,沿著紅河控製住紅河兩岸,甚至進逼安南的國都東京(河內)。隻要有兩艘鋼殼戰船停泊在海防港,憑著船上的巨炮的威力,就可以協助闖王的軍隊守住海防港。另外,海防港是安南最大的港口。闖王占領那裏之後,要善待過往船隻,合理收費,所得金銀,足以養活守衛海防港的軍隊。”


    “這是一個好想法。”張知木看出來了,鄭芝龍能混成東南霸主不是白混的,“安南古稱交趾,自漢唐以來,一直是中國的屬地,五代以後,方獨立成國。元末戰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從太祖朱元璋起大明朝幾次征討平定安南都沒有徹底解決安南的事,結果還不得不在明英宗正統二年,正式冊封黎利為安南國王。這次我們要是能采用鄭芝龍先生的策略,在海防港站穩腳,必然能將大批安南軍隊吸引向海防港附近,我們可以利用水軍優勢配合陸上軍隊,大量的消耗安南人有生力量。我們再突然從陸上進軍。東西並進,兩麵夾攻,必收奇效。我看這件事兒,你們一起和陳總和歐陽先生他們研究一下。”


    “好是好啊!可是我的士兵一看見大海就發懵了。坐船到了安南都得攤在船上下不了船,還談得上打仗?”李自成有些擔心地說。


    “嗬嗬!暈船不怕,到了岸上,恢複一陣兒就好了。”鄭芝龍說,“可以讓範司令他們的水軍陸戰隊和我原來的水兵先替你們打頭陣,在岸上站穩腳之後,你的軍隊上岸休息一下就好了!再說了,我的戰船上那些船長,閉著眼睛都能把船停在海防港。這些港口他們非常熟悉。哪裏有炮台防禦工事,我在福建的海圖上都標得清清楚楚。我們鋼殼戰船,按照標注的,到地方直接開炮就行了。嗬嗬!我可是領教過那些恐怖的大炮。我經過幾年費心修建的炮台,他們一炮就給掀翻了。我看這樣的大炮,打上幾炮,安南人就都跑光了。”


    “安南人有一個特點,大明朝幾次打敗他們,他們都投降了,你一鬆緊兒他們又反了。闖王到了安南,戰勝之後也要恩威並重才行。”張知木說。


    “哈哈!”李自成大笑著說,“張總啊!我們建設工程這麽多,是不是需要大批勞力啊?”


    “哈哈!”聽了闖王的話,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一起大笑起來。


    “闖王說的是,那些不聽話的主,就把他們送回來做勞力算了。不過,聽話的你們也要留著用。安南一年可產三季稻米,就讓他們多種稻米,你們那裏也要建設發展。”張知木說。


    “哎哎!還有一件大事兒,你們忘了。”張獻忠看著很粗的一個人心還很細,“都說名不正言不順。李闖王進軍安南必須要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由頭才行。我看張總跟崇禎皇上關係不錯,就給李闖王討一個名分。象什麽安南布政使之類的,你們說是不是!”


    “哈哈!我說八大王,你在窯崗呆這些日子算是出息了,做事還講名正言順了!”李自成有些不以為然。


    “我同意八大王的建議,我們可以向皇上要一個名分。”張知木說,“安南雖然說的話和我們不一樣,但是用的是漢字,還是有不少忠於我們中國的後人在那裏。我們就是要名正言順的過去治理那裏,恢複我們正統統治。”


    根據鄭芝龍的建議,窯崗人開會真的認真研究了他的建議。


    會上,歐陽鶴說:“鄭先生的建議非常好,前一陣兒,範成坤司令來過一份電報,提起過這個想法,但是很不具體。這次鄭芝龍先生的建議就具體多了。如果這樣,我們今年年底前就可執行從海上進攻安南的計劃,那時候,我們廣西這邊也能準備好了。我和大家匯報一下。廣西靈渠那邊船閘的水位低,以前我們的駁船根本過不去,隻能在湘江這邊行船。可是我們的那個山地叢林軍和我們船隊配合,想了一個辦法,將拖輪上所有能卸下來的東西都卸下來,愣是將空船通過船閘度過靈渠進到漓江,也就是進到了珠江水係。我的炮艇再過去幾艘進行掩護的話,闖王的軍隊和物質,過了靈渠就可以通過水路用拖船拖著駁船直接運到安南的邊界附近。”


    李自成聽歐陽鶴這樣說,高興地拍手說:“這可是太好了!不然廣西那邊天氣更熱,我們在那邊行軍可是太難受了。這樣的話,我們的士兵,乘著船養精蓄銳就到了邊境了。”


    “還有一個好消息呢!”歐陽鶴說,“安南那邊水網沼澤縱橫,我們研製的用風扇驅動的炮艇已經生產了幾艘,調試完了也可以配給你們。這種炮艇吃水極淺,那時候在安南你們就更方便了。”


    李自成聽了是不住的說好。


    鄭芝龍說:“張總,窯崗這邊我的家已經安排完了,我就跟闖王一起回去得了。到了福建我們跟範司令一起製動更詳細的計劃。我們那邊資料更詳細些。如果可以,海上這一路,我就跟出兵吧!海上的事兒我熟悉,海防港我也熟悉,一定能幫上忙!”


    “嗬嗬,本來還想讓你在窯崗多歇息一下呢,你怎麽就要參戰了?”張知木笑著說。


    “張總啊,我的家人安排好了我就放心了。說實話,在窯崗呆著實在是太舒服了。可是我是離開海船就吃不好睡不好的人,你就讓我跟著闖王一起進攻海防吧!”鄭芝龍說。


    “行!你的事兒,我們研究一下!”張知木說,“今天是不是進攻安南,海陸兩路出擊的方案就能定一下了。”


    “張總,各位,我這兩天就趕回福建去了!”李自成說,“我的心裏也著急了!”


    “我看行,闖王你們還有一百多在窯崗培訓的中下級軍官也可以和你一起走。他們還會帶給你一些驚喜!”歐陽鶴說。


    李自成以為,這些歸隊就是歐陽鶴說的驚喜呢。他還不知道,經過仔細研究,窯崗這邊決定給李自成配備了五十挺重機槍。並且對這些培訓軍官進行了重機槍射擊培訓。同時也給他們備足了重機槍子彈。這五十挺重機槍會使李自成軍隊的作戰能力,提高一大截。


    張知木和陳玉峰、歐陽鶴商議了一下,就同意了鄭芝龍跟隨李自成回到福建的請求。歐陽鶴對張知木說:“那些潛水設備已經給李菁特種兵送過去了。這幾天他們就能下水進行探測。”


    “鄭芝龍回到福建一時半會兒也沒有機會回到平安鎮他的宅子裏麵。我們探出來取出寶藏也不聲張。”陳雲峰說。


    “對!就當從來沒有這回事兒!嗬嗬!”張知木同意陳玉峰意見。


    窯崗的商品展覽會開的非常成功,每天設在學校裏麵的展覽會場都是人來人往的好不熱鬧。由於現在學校沒有開學,展覽會場就設在學校裏麵。各個教室也被臨時改成展廳了。


    窯崗的各種產品吸引很多人參觀,外地其他參展的商家許多產品也是銷售效果非產好,也都有很多商家和他們接洽。


    不過,各地窯崗官員們組織的人,重點看的還是那些可以用柴油和電力驅動的磨米機、粉碎機,還有四輪拖拉機以及配套的播種機、鏵犁、旋耕設備。李雲鶴組織的人也現場給大家反複的演示。還有沒完全研製成功的收割機也用展板展出了效果圖和介紹,這樣的收割機還是吸引了很多人來過問。


    張知木和黃玉坤一起到各處展廳轉的時候,見到了樂的嘴都合不上陸成祥。陸成祥一見張知木就說:“嗨呀!沒想到這樣的展覽會效果會這麽好!我們又何許多商家簽訂了很多合同,現在才看到,我們的東西市場要大得多,好多人都不知道我們有這麽好的東西。”


    “和我們合作來的商家情況怎麽樣?”張知木問。


    “哎呀!一個個樂的不行了。見到我就對我說,下次再有這樣的事兒,千萬要通知我們一下。嗬嗬!”陸成祥說著臉上都放著光。


    “陸先生,我有一個想法,我們要在窯崗建設一個會展中心,麵積要足夠大。每年爭取搞一個大型展覽會,平時有願意展覽的也可以搞一些小型的銷售活動。這次展會完事兒,我們要和範總編一起研究一下,好好的宣傳一下這件事兒。下一次展會就會更好了!”張知木建議說。


    “嗯!我也覺得應該建一個大型的展覽中心,下一屆展覽會來的商家人數會更多。有了展覽中心展覽的時間也可以更長一些,不像現在,學校馬上就要開學了,我們還要盡快的展覽完撤出來。給人家學校留幾天收時間。”陸成祥也很痛快的同意張知木的建議,根本沒有算銀子的事兒的。


    黃玉坤開玩笑說:“這次陸先生怎麽會這麽痛快,沒算算要花多少銀子?”


    “嗬嗬!我算是看明白了,隻要張總要花的銀子,是越花銀子越多!再說了,這點兒銀子,從哪裏都能擠出來。”陸成祥現在是財大氣粗。


    李雲鶴他們新推出來吸引大家還有,六**卡車和十**卡車,新式客運汽車,新式小汽車,新式動力車。這些雖然都還是樣品,沒有完全批量投產,可是大家知道這些一定很快的就會上市。因此每天圍觀的人也是裏三層外三層的。


    那些搞營建的更願意觀看窯崗展出的吊車、打樁機、履帶式推土機、履帶式挖掘機等等大型機械。平時很難有機會將這些都看全,更不用說還有人給講解演示了。


    展覽會還沒完,李雲鶴請張知木和陳玉峰、歐陽鶴到射擊場,觀看火箭炮的試驗。他們就一起坐一輛汽車前往射擊場。


    路上歐陽鶴對張知木說:“張總,有一件事跟你說一下。我們擴軍完成之後,我們這樣安排。那個魏祥、林風、石秀就不再擔任軍長職務了。調他們回指揮中心參謀部工作。”


    “嗬嗬!淩水八傑軍長都安排不了了。也是啊!他們的部下都是和他們平級了,他們心裏也不會舒服。”張知木說。


    “不僅僅是考慮這些,我也覺得他們和劉雲一樣,也應該回來換職位鍛煉一下。再說了,馬上又要組織兩個班子研究漠北的蒙古人、和西域的事兒,也需要有能力的人參加。”歐陽鶴說,“還有,遼東那邊開戰,可能不會像打李自成他們那麽容易,倒時候,也需要能上前敵的大將。”


    “好啊!你們想的很全麵。”張知木說,“我看,你和陳叔的刀已經指向北麵了。”


    “是啊!南麵的事兒,就交給他們去辦吧!沒啥可擔心的了!”陳雲峰說,“下麵的事兒才是有點兒棘手呢。我看遼東那些人還真的能沉住氣,在窯崗到處參觀遊覽,一點兒沒閑著。不知道那個範文程想啥呢?”


    “他們有給遼東送信兒的渠道,李治的人已經掌握。”歐陽說,“不管怎麽說,他們立秋的時候一定會會回去。不然大雪封山,他們就要跟我們的人一起回遼東了!我們不用著急。”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