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開總結大會布置進軍江南


    由於這次受災麵積實在是太大,整個救災工作直到七月末才算是基本結束,再下去就是恢複重建的漫長過程了。窯崗參加救災工作的幾位領導,都累得不輕。按陳玉峰的說法,這要比打仗累的多,也難得多。前前後後,疏散安置災民幾十萬,直接移民安置的就有二十多萬,主要是安置在了河西那邊,寧德向窯崗趕的路上就不斷的給家裏發電報,說河西地區安置一百萬人口沒有問題。河西那邊有很多空出來的房子,整修一下就可以住人。一再要求多往河西那邊安置移民。這次窯崗的各級幹部也在災民中進行宣傳,窯崗人給他們政策是,每個願意移民到河西地區的要比到河套地區的還多一些安置補助。每個人男丁是不論老少都給五兩銀子,女的十兩銀子。全家一起去的給一套房子,免費提供土地和種子,每家都給牛或者馬匹,而且十年內不收稅費。這樣的待遇,對這些房子土地都被衝毀,衣食無著的災民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這終究是一條活路。


    到河西區的移民要先登記,隻要上船就發銀子。船隻會將他們直接送到淩水碼頭,然後從淩水碼頭上火車,坐火車到包頭再坐船沿著黃河到蘭州,在蘭州停著一排排的鋼簧馬車,馬車會把他們送到嘉峪關。有些人送到玉門關,也有些人送到瓜州、沙州衛(敦煌),這些災民的安置工作,孫傳庭花費了很大的力氣。他組織窯崗的官兵們,在災民到來之前,就要把住處收拾好。將土地劃分好。


    窯崗的官員們也沒想到,這樣的大規模災民運輸工作會進行了很長時間。因為第一批到了駐地的災民,分到土地住房之後,雖然總覺得這些地方有些偏遠荒涼,可是並沒有來之前想的那麽差。特別是他們這裏也可以同家裏通電報,他們很快的就把自己的情況用電報向家裏作了匯報。那些沒敢下決心移民出去的家人,得到他們的信息之後,不少人也下決心要到河西去了,有些受災嚴重的地方,差不多整村的都移民了。不過後來移民的都開始提條件了,他們要去全村不分開,或者指名要奔前麵去的鄉親那裏。窯崗負責移民的官員,也盡量進行協調,滿足他們的要求。


    移民的運輸一直到秋天才算是最後將結束,最後河西地區安置的移民有五十多萬。雖然這些人撒在廣袤的河西大地上,很快的就看不見了蹤影,可是新移民也帶來新活力。好多撂荒了的土地又可以複耕了。窯崗人安置這些災民花了一筆巨款。


    救災工作告一段落之後,窯崗的幾大巨頭才算是有時間聚在一起開了一個會。


    會上歐陽鶴首先把南征行動進行總結,然後是大家對南征行動進了討論。聽完大家的討論,關於南征之事,張知木說了幾點自己的看法。一是南征行動進行的如此順利,是由於我們把許多工作都做坐在了頭裏。本來大順軍的軍事實力和我們差距就非常大,加上我們以有算對無算,我們取勝憑武力取勝也沒有啥太大的懸念。後來我們采取了政治手段,讓李自成主動的撤出了中原,使我們不戰而取了中原,這是我們戰前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戰前我們對我們的戰略目標,了解的非常詳細,就連那個地方需要建橋修路都做了纖細計劃。有些建橋的材料我們都是備好的。這樣打仗我們沒有不勝的道理。我們是用必勝能力取得了不戰而勝的結果。從進軍陝西到進軍中原,我們的作戰計劃,越來越詳細。二是,後麵跟進接管的幹部也更得力,我們接管的地區很快的恢複了正常,說明了我們幹部們更成熟,工作更得力了。同時也說明我們的影響也越來也大了,許多我們接管地方百姓們對我們都很了解,這說明我們的軟實力已經在起作用了。這些都是我們今後需要繼續努力堅持的好經驗。


    討論總結完南征之戰,歐陽鶴又介紹了西麵北麵以及東麵三個戰場的作戰情況。對這三個戰場的作戰情況,大家討論的要對南征討論的要熱烈一些,因為相比之下,這三個戰場才算是主戰場。這次能將蒙古人和滿清都打的落花流水,即在大家心裏期待之中,也有些出於大家想象。他們都沒想到蒙古人和滿清軍隊會如此不堪一擊。


    張知木的意見是,這三個方向的勝利,首先是我們對他們能采取行動有了提前的預判,有了充分的準備。這次作戰我們給於蒙古人和滿清以重創,估計能為我們增取幾年解決內部問題的時間。這次對滿清和蒙古人作戰來檢閱我們剛剛出產的汽車、動力車,事實證明,他們機動靈活,火力強大是草原上非常犀利的武器。遺憾的是我們炮車一直沒有機會施展。不過通過李威他們在草原上試用,有些笨重的炮車遇到騎兵進攻的絕對是他們的噩夢。


    關於這次南北兩場大戰,軍隊還要進行詳細的總結。對於戰場上表現優異軍人要進行表彰。


    陳玉峰親自做了這場救災工作的總結。陳玉峰指出,這場救災工作我們付出了很多代價,難度超過我們在戰場上的難度。雖然我們之前做了一些準備,可是大災麵前,我們的準備顯得很不充分,這次救災工作我們有很多教訓需要總結。救災物質物質,平時要有儲備。值得一說的是,我們的軍隊和幹部在這次救災工作中做的非常出色,他們以實際向東贏得了災區百姓們的信任。雖然大災麵前,我們的能力顯得格外的弱小,可是百姓們看出來了,我們是盡了最大的努力。這次救災工作,我們最大的收獲的就是贏得了百姓們信任。今後抗災恢複工作會是很長的事情。我們需要大批的糧食物質,災區的百姓們都在看我們。


    陸成祥又一次保證,糧食保證供應,隻是向災區運送糧食物質很困難,因為大路都衝毀了。不少河道也堵塞了。陸成祥建議災區的救災的軍隊和幹部們首先要疏通道路和河道,這樣救災的糧食、化肥等物質才能運進去。


    大家又討論了一下下一步的救災工作之後,張知木提出了,我們今後的工作重點在進軍江南。這件事,具體由陳玉峰和歐陽鶴負責,窯崗全體幹部都有責任,服從所有涉及到進軍江南的工作過安排。今後,軍事工作就進入到進軍江南上來。這也是進軍江南的動員令。


    為了進軍江南,陳玉峰提出了組建一個山地叢林作戰軍。提前進行訓練。這件事得到大家一致讚同。


    張知木補充說,我們南方也有漫長的邊防線,那裏大多數是熱帶雨林,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軍隊進到雨林裏麵,生存都會很困難,作戰能力會大打折扣。所以組建一個軍的種子軍隊十分必要,這是為今後擴建南方軍隊做的準備工作。


    進軍江南的問題主要還是幹部問題。李茂建議要在漢陽建一所幹部學校,由窯崗派出來主要幹部組建學院。學院的教員也可以由有經驗的高級別窯崗的幹部擔任,他們的工作經驗是非常寶貴的財富。李茂的建議獲得了大家一致同意。


    關於張獻忠想把武昌交給窯崗來管理的事,張知木也在會上征求了大家的意見。


    閻興說:“接管武昌幹部我們有。大家不用擔心幹部的問題。”


    李茂說:“我們接管武昌,對我們漢陽漢口的工作都有利。問題是,張獻忠是為了讓我們擋住左良玉才將武昌交給我們的。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直接把武昌周邊的地方一起拿下來?這也涉及到和左良玉相處的問題。”


    “其實,我倒是有一個想法。我們以後進軍江南是不是先拿這個左良玉開刀啊?”歐陽鶴說。


    大家沒想到,歐陽鶴會說出來直接拿左良玉開刀的話。張知木聽完反倒是點點頭說:“嗯!我有些聽出來歐陽先生的意思了。這個左良玉占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位置,就在江南的中間。他在百姓的中名聲最差。我們要是從江南的中路突破,向東向西都很方便。”


    閻伯駒說:“知木啊!你別忘了,不管怎麽說,左良玉現在還算是官軍啊?”


    “嗬嗬!這件事兒說起來有些早。”張知木一笑說,“左良玉在崇禎皇上眼睛裏也是眼中釘肉中刺。他們名義上是官軍,可是朝廷的話從來不聽。崇禎皇上不敢動他,是怕把他逼反了。我們對他動手的時候,要爭得皇上的同意不難。我們爭取也弄個奉旨討賊。”


    李茂說:“張總既然有這個決心,我們就應該接管武昌。左良玉現在不敢對我們怎麽樣。我看我們要是還有幹部的話,留一些在漢陽。我們過了江,有機會的話,我就想把嶽陽拿下來。我們有一艘鋼殼戰船停在嶽陽,張獻忠的軍隊,不會和我們死拚的。李茂說的取嶽陽就涉及到和張獻忠的關係了,那是張獻忠的地方。


    陳玉峰說:“我們要想好和張獻忠的關係再決定取嶽陽的事兒。不打呼就取了嶽陽,我們和張獻忠就算是翻臉了。”


    其實,張獻忠躲進四川,對於嶽陽、長沙、湘潭等鄱陽湖、湘江一帶就已經失去了控製。隻是勉強維持。張知木覺得應該和張獻忠打個招呼,把這些地方拿下來,“我看我們給張獻忠去個信兒。我們替他接管嶽陽和鄱陽湖湘江一帶的地方吧,他離的太遠,已經顧不上,不然讓左良玉占了就可惜了。”


    “嗯!我同意張總的意見。”歐陽鶴說,“張獻忠明白,我們想取這些地方,他會很聰明的做個人情。一定會高高興興把這些地方送個給我我們。他清楚,我們想取他也守不住。不過,我們需要大批的幹部接管這些地方。”


    “幹部的問題不用擔心,”閻興說,“我們可從各地調一下幹部,另外,窯崗商貿政法學院培訓的幹部也可以調出來使用了。我們把有經驗的幹部和沒經驗的幹部搭配一下就行。”


    窯崗的幹部會議雖然定的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可是也是開了一天就完了。接著陳玉峰和歐陽鶴他們的軍事作戰總結會,那就沒這麽簡單了,要進行對每次主要戰役都進行詳細的分析總結。這既是發現問題的機會,也是軍官們提高的機會。軍事民主雖然是張知木提出來的,可是陳玉峰和歐陽鶴貫徹的更徹底。每打一仗各級單位都要進行戰後總結。這已經形成了很好得習慣。


    會後,閻興和李茂一起來找到張知木。閻興提出了一個讓張知木很驚訝的問題,他沒想到下麵的幹部們看問題會這麽遠。


    閻興說:“我們有不少在山西工作,又到陝西工作,現在又到中原幹部,他們跟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下麵縣裏很多都是非常貧困的,即使沒有災難,每年勉強糊口都很困難。即使他們怎麽努力,地裏產的東西都是有限的,他們看到了窯崗這樣的天地,擔心以後差距越拉越大,這樣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這是需要我們認真麵對事兒。


    這個問題,前世的時候就有,可是現在情況不一樣,現在整個大明還算是一個農業經濟,大部分的稅收還需要從農民手裏收取。可是現在農民等生產力水平太低,他們種點糧食自己都吃不飽,還要交糧交稅。可是不交整個國家如何運行。從長遠講,需要加快工業化進程。可是眼前需要的是怎麽辦?


    “這的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要想方設法增加農民的收入。想辦法增加農民的糧食產量這是一個辦法,可是這也是有限的。我們還要想別的辦法增加農民的收入。比如養殖,種植經濟作物。”張知木說。


    “養的再多,種的再多,都沒有銀子,賣誰去啊?”李茂說。


    “說的也是!這件事兒我大家要一起想想辦法。”張知木說。


    “這件事兒,我和李公子商量過。我們有些想法想和你說說。”閻興說,“我們現在可不可以生產一些小型的糧食加工機械,讓我們各個縣城都能有一個糧食加工廠。這樣他們加工的麥子,磨下來的麩子可以賣出來麵粉的價格給我們作味精用,他們還可以吃上雪白的沒有一點沙子的麵粉。其他糧食也可以加工,慢慢引導他們熟悉種地之外的東西。還有,我們也可以生產一些電動或者手動的秸稈兒柔絲機,這樣百姓們也可以用秸稈兒喂養牲口。”閻興說。看來他們是想過這些問題了。


    “好好!這樣的事兒,我們需要馬上就做。”張知木說,“我們下一步還要加快生產各種農用機械,讓農業機械化早點到來,這樣農民就可以從農田裏麵解放出出來,參加各種非農業工作,也可以提高他們的收入。今後我們通往各地道路等工程要盡量照顧到各地農民,讓他們有機會掙更多的銀子。”


    “不過,銀子總是有限的,沒有產出來那麽多東西,也就沒有那麽多銀子。”李茂說。


    張知木明白李茂的思想很樸素,他認為,隻有產出來值一兩銀子的糧食才能有一兩銀子讓大家花。


    張知木說:“其實,我們的銀子就是一種貨幣。不僅僅是我們種出來一兩銀子的糧食社會上就有一兩銀子可以花。假設這裏產的一兩銀子的糧食,運到另一個地方他就值一兩五了,那麽多出來這些就是商人創造的。因為社會上多出來了這些財富。還比如,有人用車子把我從窯崗送到了秀容,我給了他十個銅板。這就是拉車的人創造了十個銅板的財富。因為他滿足了我的需要。所以各行各業都可以創造財富。小紅玉拍的電影,不是也創造了很多財富嗎?財富的來源就是滿足了大家的需要。”


    李茂和閻興聽了張知木的一番話,直點頭。李茂說:“我還沒想過這些問題。以前大家恨商人,就是覺得他們不創造財富,都是拿別人的東西。看著是錯了,他們拿的是他們創造的。”


    閻興說:“這些事兒,經過知木一說,就說的通了。”


    張知木說知道現在跟他們講啥第三產業的事兒還太早。


    李茂說:“提高農民收入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提高糧食價格。這你想過沒有?”


    “想過!但是輕易的不能這麽做。”張知木說,“這樣影響麵太大了。我們是因為手裏掌握大量的糧食,才控製住糧食的波動。可是要是不控製糧食的波動,市場上糧食就會抬到天上去。本來市場上有一百斤糧是就夠,那樣的話有五百斤糧食也不夠搶的。這個問題,輕易的不要放手。但是今後,糧食要適當的漲價才行。不然農民也太苦了。”


    “工業化進程不能僅僅局限於窯崗和山西,”李茂說,“上次你說,等包頭鋼鐵廠投產了,要在漢口建鋼廠。我的想法是,要在漢口建一個大型的紡織廠,這樣可以充分的利用當地棉花資源和人力資源。讓棉農跟著受益,也讓農民的兒女進廠工作,讓他們跟著受益。”


    “這也是一個好主意,我們在漢口建幾個像樣的工廠,可以以點帶麵,對周邊都有好處。這件事兒,請陸先生先研究一下。我看馬上就可以做。”張知木說,“不過,要在漢口先建一座大型發電廠才行。”張知木說,“今後我們的鐵路首先就要通到漢口。漢口將來是那一帶的經濟中心。我看我們還要動員大家都動腦筋,看看還有那些事情適合邊緣貧困地區來做的,就安排到那些地方。”


    農民增收的問題,現在可要比前世的時候困難多了。現在沒有龐大的工業基礎,一個農業國家要提高農民收入,談何容易。


    閻興說:“這次大家走之前應該再開一個會,就讓大家一起想辦法,研究如何提高農民收入的問題。”


    小紅玉他們的故事片電影終於拍完了。這次他們用的是寬銀幕。演員真的是在紡織女工選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男演員也是選了一個工人。


    進行剪輯前,張知木建議他們用《汾河之戀》做電影的名字,結果大家都說這個名字好。


    小紅玉說:“哎呀!我們都想破了腦袋,想了無數的名字,可是越來想的越不滿意。你這個名字起得好!”


    張知木給小紅玉他們唱了《九九豔陽天》這首歌,建議他們做電影的主題歌。並讓窯崗樂團的音樂家們根據劇情,結合這個曲調給電影配樂。小紅玉他們一致認為這首歌好,適合做電影主題歌。後來,剪輯加配音配樂,讓小紅玉他們又忙了一個多月。


    安平公主好像格外的喜歡電影,一直跟著小紅玉忙前忙後的。小紅玉笑著介紹說:“安平公主到了窯崗之後第一件事兒是把窯崗的電影從頭到尾的看了好幾遍。電影中的台詞都能背下來。”


    安平公主說:“你們啊!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你們看電影的時候,我和父王躲在王府那也不敢去。你們說,我來了是不是該補上?”


    張知木開玩笑問:“安平公主,你這部電影準備看幾遍?”


    “嗬嗬!那可不好說。”安平公主說,“不過後麵的拍攝我都跟著來的,情景我都知道。就是不知道剪輯完了會怎麽樣。”


    “保證讓你看完一邊想看第二遍。”小紅玉說完又對張知木說,“張總大人!今年我們藝術學院招生的時候,我準備擴招兩個班兒,一個是演員班兒,一個攝影藝術班兒。今後電影的前景不可限量,需要提前準備人才。”


    張知木對小紅玉的精明又一次另眼相看了。


    看見張知木沒說話,小紅玉不幹了,“怎麽了,張總大人?”


    “沒沒,沒怎麽了,”張知木說,“我又一次對你另眼相看了!像你這樣有遠見的女子實在是不多啊!”


    “小紅玉,你可別聽他忽悠你啊!”安平公主在旁邊幫腔了,“你就問問他啥時候娶你的事兒?”


    “不用問,”小紅玉不冷不熱的說,“張總大人說了,等南征結束了會給我一個答複的。”


    張知木這才想起了當初跟小紅玉說的話。忙說:“你放心,我說過的話沒有忘!”


    “沒忘就好!”小紅玉說完,無奈的歎了口氣,“唉!”這一聲唉,讓張知木都跟著有些心酸。一個女子還需要這樣等人娶自己,真的是很無奈。


    張知木知道無論如何自己必須要給小紅玉一個交代了。


    不過回家裏怎麽跟黃玉坤說是件很麻煩的事兒。張知木想好了不管這麽樣,今天也要和黃玉坤把事情說開。可是,張知木沒想到,回到家裏,沒等張知木開口,黃玉坤主動說起這件事兒。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