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送漢奸做人情山丹衛滅蒙軍


    李威和薑鑲領著大家看完汽車的演示,留下人打掃戰場,就一起先回到牆子嶺關。


    李威和薑鑲剛一進關,看見了李菁在關內等他們。李威高興的哈哈大笑,“哈哈,李菁啊!你真是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我們啥都完兒了,你也到了。”


    “得啦!我已經聽說你把多爾袞給放跑了。唉!要是我早點到,就不會讓你犯這麽大的錯誤。”李菁故意點李威的痛處,以減輕自己跑冤枉路帶來的遺憾。


    薑鑲過來說:“李將軍,你要是在這裏把多爾袞他們都滅了。張總回去就會把你們撤職查辦!”


    “什麽!立功還不行?”李菁不理解。


    “嗬嗬!要是想把多爾袞滅了,張總就不會隻派我們兩個騎兵軍過來。”薑鑲說,“張總一再交代,不要硬拚,把他們趕走打痛就行。你們想想啊,要是我們現在就把女真聯軍都滅了,皇上剩下來幹啥啊?”


    李菁也聽明白了,“哦!看來李威犯了個低級錯誤,還救了他。”


    李威可不愛聽李菁的話,“啥叫犯低級錯誤?我是網開一麵,給他們留一條活路。你還是說說為啥仗打完了才過來吧,是不是害怕了?”李威開始反擊了。


    “呸!老子害怕了?”李菁呸了一口,“這些官軍啊,離得女真軍隊遠遠的,卻以防範清軍的名義,到處設卡。我們又不能硬闖,花了不少銀子,也耽誤了不少時間,直到現在才算是趕了過來。這大明朝不亡才怪呢?”


    從包頭坐火車回到窯崗的陳玉峰、歐陽鶴、劉雲他們,在指揮中心收到薑鑲和李威發回的電報,知道東線作戰的已經結束了,又把張知木請到指揮中心。他們要商議一下李威他們撤軍的回來的事兒。


    張知木說:“讓他們在牆子嶺修整一下,我估計王公公他們馬上就能到牆子嶺。我們把耿仲明和孔有德交給王公公大隊人馬,就可以移交牆子嶺。”張知木指著地圖又說,“我看他們回撤的路線還是奔大同最近。還是讓他們先回大同吧!”


    劉雲站在地圖前,用指示杆兒,指著地圖上大同的位置,說:“他們從這裏回來的路程最短。這兩支軍隊,平時也是駐守在這邊。問題是,他們帶著大隊的俘虜,速度要慢不少。原來指望官軍能提供一些糧草,現在看來是指望不上了。特別是清軍打跑了,更指望不上他們了。我看他們路上糧草都要自己帶著、好在繳獲還不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明軍路上要是刁難騷擾怎麽辦?別看他們跟清軍打仗不行,可是搗亂可有都是辦法。就怕他們利用我們把不想找麻煩的心裏出來搗亂。”


    看到劉雲想問題很細致,張知木很欣慰,“劉雲考慮的很全麵。我們以前和明軍打交道,一向都是能讓著就讓著。不過現在明軍該知道我們的厲害。我們剛剛把女真十幾萬虎狼之師打跑,量他們也不敢造次。不過要是真有不長眼了,非要惹事兒,我們也不用客氣。我們是過去替皇上分憂解難的,不用受他們的氣。不過告訴他們,我們自己不要惹事兒。我們盡量少點麻煩。等寧德他們那邊戰事平穩了。我們還有很多事兒要做的。”


    歐陽鶴說:“張總,我們通知皇上派人接管牆子嶺吧!”


    “對對!我們沒時間在那邊等著。牆子嶺還是皇上自己守著吧。”張知木說完,就給李公公打了個電話,讓他通知皇上派人接管密雲、薊州、還有牆子嶺。


    李公公當然願意做這樣的事了。這樣的事兒皇上是最高興的。


    崇禎皇上是一個喜怒流於色的人。他收到張總寫給他的密信,知道窯崗人有防備女真入關的準備,而且兩路人馬已經到位,一顆懸著的心就放下了。再見到那些一個個惶惶恐恐的文武大臣們,崇禎皇上又恢複往日的威嚴。細心的大臣們已經猜出來了,又是窯崗人給皇上吃了定心丸兒。,否則誰也沒有這個能力,在女真大軍在北京四周進行燒殺搶掠的時候,讓已經驚恐的不知所措的皇上,一個晚上就又恢複了常態。


    兵部尚書不知道詳情,上奏說:“皇上,軍情緊急,可是我們派出去催調兵馬的人都說各地兵馬都沒有準備好。有些勉強出來的,也是在路上找各種理由,慢慢的前進。”


    “哼!”崇禎皇上用鼻子哼了一聲,說,“靠他們前來救駕,啥都晚了。我告訴你們吧,窯崗人兩個騎兵軍,有兩萬多騎兵,已經兵分兩路,馬上就要到了。大家不用驚慌,隻要女真進不了北京。窯崗人很快的就會把他們趕出去。”


    文武大臣都長出了一口氣,他們心想,難怪皇上今天出來如此不慌不忙呢。原來是窯崗人不但出兵,而且馬上就到了。看來窯崗人是早就算到了皇上會請他們出兵,軍隊早就在選好的地方待命,不然不會這塊。有的人想到這倒吸了一口涼氣,難道窯崗人是神人嗎?他們怎麽就提前算到這些。


    兵部尚書停了一會兒,說:“皇上,方才您說窯崗人派來了兩萬多人?”


    “是的,兩萬多騎兵。”崇禎皇上很肯定。


    “皇上,這可不夠用啊!”兵部尚書說:“據報,這次多爾袞帶領的清軍、蒙古兵、還有漢八旗兵一共有十幾萬人,他們連人家零頭都不夠,就是再厲害,恐怕也不夠用啊?”


    “嗬嗬!”崇禎皇上聽完兵部尚書的話,笑了幾聲問道,“你們聽說過,窯崗人做過吃虧的事兒嗎?”


    下麵,大臣沒有說話,可是都在想,是啊,從沒聽說過窯崗做過吃虧的事兒。


    崇禎皇上接著說:“窯崗人敢派兩萬人過來,就是有他們的道理,我們就不用操心了。他們要是真吃虧了,那我看女真也就該滅絕了。窯崗人會把全部兵力派到遼東去進行報複。”


    大臣又是議論一番。


    崇禎皇上接著說:“我還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窯崗人在北麵的灰騰梁山幾乎全殲了漠北蒙古人三萬騎兵,打死了他們一個汗王。在賀蘭山的賀蘭山口,幾乎全殲了他們兩萬騎兵。這回,漠北蒙古人算是該老實了。”


    崇禎皇上的話一說完,滿朝文武,一下子都安靜了。


    崇禎皇上還有些奇怪,問道:“各位愛卿!聽到這個消息難道各位不高興?”


    大臣們聽到崇禎皇上這一問,呼啦的一下,跪倒了一片。首輔大臣說:“皇上,這是天大的喜事兒啊!多少年了,我們無時無刻不再擔心北麵蒙古虎狼軍的襲擾。能有今天這樣的戰績,應該舉國歡慶啊!”


    “哈哈!”崇禎皇上好久沒有這麽擋著眾人的麵大聲的笑了。笑完,崇禎皇上說:“愛卿說的是。不過窯崗的張東家說,我們先不要聲張。以免多爾袞聽到這個消息嚇跑了。你們不是也沒從收音機上聽說這個戰報嗎?他們就是想保密。”


    崇禎皇上這句話,也是告訴各位大臣,你們在家裏聽窯崗人的廣播,我是知道的。


    這些大臣們,在家裏偷偷聽窯崗人的廣播,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現在聽廣播,簡直是他們每天最重要的事兒。有些特別要好的人也會聚在一起收聽窯崗人的廣播。就連自己恨窯崗人的大臣們也忍不住要聽窯崗人的廣播。這廣播上能聽到整個大明甚至海外發生的最新的消息。


    兵部尚書忍不住問:“皇上,要是窯崗的張東家害怕嚇跑了多爾袞,說明他們是有必勝的把握,不然不會請皇上保密的。是不是這樣?”


    兵部尚書問的有點傻,不過也能理解。


    崇禎皇上哈哈大笑算是回答。


    大臣們在下麵不住的互相說:“今天一上朝,我就看見皇上的神色不一樣。果然有好事兒。”


    大家議論了一會兒,崇禎皇上說:“窯崗人也提出來了兩個要求。我們要注意,別讓窯崗人輕視我們。”


    窯崗人有兩個要求,大臣們又靜了下來。他們不知道窯崗人會提啥要求。


    崇禎皇上說:“由於,窯崗騎兵輕裝進行遠程奔襲,他們帶著的糧草不會太多。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滿足他們的需要。這也是他們的第一個要求。”


    大臣們紛紛說:“窯崗人這個要求不過分。沒有糧草人家怎麽打仗?”


    崇禎皇上又說:“他們第二個要求,就是戰利品和俘虜要歸他們。”


    “哈哈!”滿朝文武都笑了出來。崇禎皇上也笑了出來。


    崇禎皇上說:“這第二個要求,不用提我們也不能去搶。窯崗的張東家是商人出身,啥事兒都要說清楚。特別是那些俘虜,他們格外的提出來要帶走。因為他們又開了不少礦山,還要修路,都需要大批的人力。還說那些俘虜給我們留著也是殺頭了,不如給他們,變成白花花的銀子。”


    “哈哈!”滿朝文武,不論是以前關係好壞,此時都相對大笑了。崇禎皇上和滿朝大臣們一樣,都不記得啥時候滿朝文武能這樣開心的大笑了。


    當崇禎皇上接到窯崗人一個個戰報的時候,更是興奮手舞足蹈。特別是,窯崗人通知他,活捉了耿仲明、孔有德,並要把二人交給他的時候,崇禎皇上激動地手都些顫抖。這兩個可惡奸賊,禍害的太厲害了。後來沒受到懲罰,渡海跑到遼東投奔了女真。所有女真對大明的戰事都有他們帶兵參加。想起他,崇禎皇上恨不得撕碎了這兩個狗東西。現在張知木把這兩個家夥活著送給他,簡直象三伏天送冰水一樣。這個張東家太了解朕了,知道此時朕最想要啥。


    為了,安全起見,崇禎皇上馬上讓王公公帶著錦衣衛出發,要王公公親自把耿仲明、孔有德押送到京城。


    王公公聽到又可以出京和窯崗人打交道,更是高興。帶著人首先奔涿州城,可是涿州城沒有,他們沿著薑鑲他們追擊女真軍隊的方向,向密雲追去,等他們到了密雲,薑鑲他們早就到了牆子嶺。王公公趕到牆子嶺,也正趕上和李威他們喝慶功酒。


    王公公跟李菁和李威也算是熟人,晚上他們也就高興的一起醉了一場。


    天亮的時候,王公公和李威、李菁、薑鑲他們一商量,就等接管牆子嶺的官軍一到,他們一起離開牆子嶺。因為他們到北京之前這段還是同路。


    張知木他們現在已經不太關心東麵這一路的事兒。現在的重點是河西這邊。


    李魁和周遇吉解決完了賀蘭山這邊的蒙古人之後,從賀蘭山口進到關內。寧德接到他們大獲全勝的消息之後,除了祝賀他們之外,也通知他們,嘉峪關前麵和西寧西麵也發現有大批蒙古人集結。寧德判斷,他們是等女真動手的消息,現在送信兒的快馬還沒把消息通知到他們那邊。所以,寧德建議李魁帶著兵馬到嘉峪關那邊。李魁當然沒說的。


    周遇吉聽到這個情況,就跟陳玉峰和歐陽鶴聯係,說,現在北麵的情況已經解決了,沒有大事。他想帶兵和李魁一起去支援河西的趙金利他們。


    陳玉峰和歐陽鶴同意他們的意見。結果是寧德帶著留在蘭州的兵馬,到河湟地區的西寧去支援,李魁和周遇吉商量之後,決定這次他們就出賀蘭山口,從長城外麵,沿著沙漠邊緣向西趕過去。這樣要比回到蘭州再向西行進距離短得多。


    寧德和陳玉峰他們都同意了李魁和周遇吉建議。


    陳玉峰和歐陽鶴知道,在草原沙漠李魁那是如魚得水,周遇吉也不是新手。他們要是能這樣出擊,不但距離短了,還有可能突然出現在蒙古人身後,打他們一個冷不防。


    李魁和周遇吉帶著騎兵第一軍還有第二軍的一個師,在經常出入賀蘭山口的向導帶領下,利用夜色悄悄的出了賀蘭山口。李魁把步兵師留在寧夏衛,以防不測。


    他們出了賀蘭口直接向西南方向,沿著長城北麵向西,遠遠的看著山上蜿蜒的長城,他們感覺也很特殊。


    李魁問周遇吉:“我說,總兵大人。你說,蒙古人從這看著長城會想啥?”


    “嗬嗬!我看啊,他們會想,要是越過這長城就可以搶到很多好東西。”周遇吉說。


    “他娘的!今天老子就要給他們點顏色看看。看看他們被別人打上門兒來會是啥德行?”李魁忿忿的說。


    “其實,他們出除了那些貴族,日子過的都很苦。”周遇吉說,“他們出來搶到的東西,大部分要給他們的頭人。他們要是不跟著出來搶劫,會受到重罰。”


    李魁他們一路上一會兒是草地,一會兒是沙漠。但是窯崗騎兵有一個好處,他們都有風鏡,所以風沙中不用意迷眼睛。這風鏡在沙漠中是非常好用的東西。


    步兵第一軍軍長趙金利可是窯崗的老人,他也是淩水八傑之一。不然赫赫有名的第一軍也不能由他擔任軍長,雖然這次南征的時候,沒有分配給他們步兵第一軍任務,可是他相信,陳玉峰和歐陽鶴心裏不會把第一軍忘了。他也相信,和很可能窯崗人進行南征之戰的時候,蒙古人會有所行動。因為兩年來蒙古人一直很老實這就是非常奇怪的事兒。所以,就連河西的百姓們都認為,蒙古人要是有動靜就會有大動靜。


    現在趙金利受寧德指派,坐鎮最西端嘉峪關。探馬不斷來報,說蒙古人已經開始集結,而且封鎖了從西麵通往嘉峪關的道路。顯然蒙古人是要有行動了。從窯崗通報的情報看,他們是要等女真那邊的消息統一行動,這樣可以互相配合,從各個方麵牽製長城上守軍。


    不過窯崗的命令讓趙金利覺得非常被動,因為窯崗命令他們采用守勢。守的問題就是戰線長,各處都要溜留兵馬。因為不知道對手要從那個地方進攻。


    當趙金利得到李魁和周遇吉在賀蘭山取得大捷的消息,他知道這邊漠西蒙古人也要開始行動了。


    李魁和周遇吉帶著人馬,快速向西急行。一路上遇到個別的蒙古牧人,和商隊,他們也沒有去打擾他們。不過就在他們快到山丹衛(山丹縣)北麵的時候,前麵的探馬回來報告說,前麵發現有一兩千蒙古兵集結在一個沙梁子下麵。怕被發現,探馬沒敢繼續向前。


    李魁和周遇吉攤開地圖看了看,周遇吉說:“看來這些蒙古人目標是山丹衛,沒想到我們在長城外麵遇到他們了。那我們就不客氣了。把他們收了再趕路。”


    李魁看看太陽,此時正是中午,“我看,前麵的沙梁不是久留之地,他們在這裏就是要開始進攻了。不然休息不會停在這裏。”


    周遇吉點點頭說:“看來我們趕巧了,他們馬上就會開始進攻。不然,他們又要等一天。我們就等著,等他們向山丹衛進攻了,我們從後麵兜上去,把他們滅了。”


    接著,李魁親自帶人去觀察這些埋伏在沙梁後麵蒙古兵。果然,蒙古兵們吃完點東西,就開始上馬集合了。大隊騎兵隊伍裏麵還準備了登城的梯子。


    他們集合完,就排著隊向山丹衛圍了過去。


    李魁指揮偵查兵,摸上去把蒙古兵留守的人員用****,一個個都給打死了。他們個別人臨死前發出的喊聲也被沙漠上狂風吹散了。前麵兩千多蒙古騎兵,列著隊,在山丹衛前。派人向山丹衛關上喊話,大概意思勸山丹衛守軍投降,可是山丹衛上突然打出來一串兒子彈。將喊話的蒙古翻譯給打死了。不知死活的蒙古人開始向山丹衛衝了過去。這時候,城上守軍的重機槍響了,不斷的將蒙古騎兵打翻在地上。也許是關上守軍人員不足,還是有蒙古騎兵衝到了山丹衛關前。就在他們準備架梯子登城的時候,他們身後突然響起了一陣馬蹄聲,接著是煙塵滾滾。蒙古兵們回頭一看,他們被人從後麵給包圍了。這下子他們覺得情況太不妙了,一個領頭的蒙古人千戶,發出了一聲呐喊,大隊蒙古騎兵跟著他向後麵開始突圍了。


    可是圍上來的窯崗人早就架好重機槍等他們,迎著他們的是狂風一樣的彈雨。


    又是老一套的一邊倒屠殺。李魁對周遇吉說:“這樣的場麵我實在是看夠了。”


    周遇吉說:“這些蒙古人,你不真的殺他們,他們不會相信我們可以這樣殺他們。所以我們別怕麻煩。該殺就殺吧!”


    蒙古人的突圍行動,用了十幾分鍾就結束了。


    結果,剩下隻有一百多蒙古兵被俘虜了。蒙古兵用生命證實了他們的勇敢。


    這時候,山丹衛關上的大門突然打開,一群邊防軍和屯軍衝了出來。守衛這裏的最高長官是個營長,他來到李魁和周遇吉麵前趕緊敬禮說:“我接到電報說,你們要從關外過去,讓我們可能的話給你們提供幫助。沒想到這麽巧,讓你們趕上蒙古人向這裏進攻。”


    李魁問這位營長說:“我看不對啊!你們的火力怎麽會這麽弱啊?這麽快的就讓他們衝到城下了。”


    “是這樣,是我沒讓所有武器都開火的。我是想把他們放到城下,想用**招呼他們。因為我們是長期駐守,彈藥是要節約用的。”這營長解釋說。


    周遇吉嗬嗬一笑說:“沒想到,你們的活讓我們幫著幹了。你們是不是以已經發現他們要向你們這裏進攻了?”


    “是的,我們早就用望遠鏡看到他們了。”山丹衛這位營長說,“這一陣兒,我們都是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上級早就通知我們,這一陣兒要出事兒。我們這裏是一個薄弱環節,他們一定會對付我們這裏。我們有準備。不過我看他們這次就來了兩千多人馬,好像不是真的想從這裏突破。我看是想在這裏牽製我們,想讓我們調過來一些兵力,然後從別處突破。”


    看著這位營長分析的很有條理,周遇吉是大加讚賞。


    李魁說:“打掃戰場的事兒你們負責吧。我們還要從關外走。看來關外不白走。另外這件事兒,你們用電報通知一下嘉峪關的趙金利。”


    嘉峪關趙金利接到山丹衛通報的情況時,嘉峪關前麵馬上就要炮聲隆隆了。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