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實況轉播取中都柳成潢荊州遇麻煩


    放下電話,張知木說:“李公公又來送聖旨了。不知道皇上又要幹啥?”


    “年前不是給他們銀子了嗎?”歐陽鶴說,“我們出擊前已經用密信通知他。不知道皇上又有啥想法?”


    “知木啊!我看已經到了現在這樣,就不要太管他想啥了。”陳玉峰說,“你看代王他們做的很徹底,把他們官員一趕走,我們的官員們進去,很快局勢就穩定了。這次河南和湖廣那邊,情況要複雜些,最好就不讓他們派啥官員了。”


    “是不用太管他了。”張知木說,“不過,可能的話,我們還是要借用一下皇上的這麵大旗。你沒看到,我們奉旨剿賊可以喊的震天響嗎?”


    歐陽鶴嗬嗬一笑說:“嗬嗬!張總說的是。我看我們還是看看李公公說啥再說。這次他不是帶來一個口信兒,是很正式的聖旨,應該是有重要的事兒。最少是有皇上認為重要的事兒。”


    “知木,你就過去看看吧!這邊你不用操心。”陳玉峰說,“閻興和閻伯駒那個老東西,還有邱老東家、張本貴他們都在家坐不住,追著李岩到洛陽去了。他們就近指揮,也能幫著李岩他們分點憂。方才淩水碼頭那邊也通報了,給洛陽準備好的兩兆瓦發電設備已經起運。通信大隊已經開始架設通往洛陽的線杆子。很快電報電話的永久線路就能通到洛陽。一切進展都很順利,估計南征沒啥大仗可打。我想再看看沒啥變化,不如就把騎兵第四軍調回來兩個師,還是回到大同待命。”


    “這些事兒,陳叔和歐陽鶴先生就看著辦,我就不操這個心了!”張知木說,“我回去看看我們這位可愛的李公公吧。”


    看見張知木回來了,坐在小會客室的李公公起身喊道:“張東家,聖旨到,聽宣!”


    張知木沒辦法,趕緊跪下。現在張知木已經習慣下跪了。他明白到這個時代,想不下跪也不行。再說了,已經跪過了,跪一次是跪,多跪幾次也就那麽回事兒了。


    就這個時候,李公公還能找到點兒自信。他大聲的把聖旨宣讀完,說:“起來吧,張東家。皇上這件事兒可是格外的上心啊!”


    張知木心裏這個氣啊!以為是啥大事兒,弄的這麽大的動靜。原來是,崇禎皇上接到張知木通知他,窯崗人要南征的消息,立刻下了一道聖旨,派人八百裏加急送了過來。他要求張知木盡快的收複中都鳳陽,並且一定要保護好皇陵。


    張知木心說:“你們大片的土地都丟了,現在卻想著祖陵。簡直是豈有此理。”


    不過張知木還是忍住氣,對李公公說:“給皇上回話,這件事兒我們早有安排,請皇上放心!”


    “好啊,張東家!我馬上就給皇上回信兒。”李公公說,“不過,張東家!前些日子皇上那麽急著讓你們出兵,你們愣是說無兵可出。現在是一出兵就是大手筆啊!”


    “難道李公公覺得我們這次不該出兵嗎?”張知木回了一句。


    “不不,我哪敢有這意思!”李公公趕緊說。


    “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再不出兵和皇上沒法交代了。我們向南出兵,結果是北方門戶大開,也是十分的危險。”張知木說,“現在向南出兵,有一個優勢是,李自成在江南戰線拉的太長,我們有機可乘。這樣也可以減少江南明軍的壓力。”


    “張東家這個機會選得好!”李公公說,“我看,你們不用擔心北方蒙古人。他們早就被你們打怕了。再說了不是還有一個周遇吉在北麵嗎?”


    李公公特意點出來周遇吉加入窯崗的事兒,是想告訴張知木朝廷啥事兒都知道,隻是沒說罷了。


    張知木其實不討關心他們知不知道,隻是李公公把這當事說就沒客氣,“你也不用說周總兵的事。朝廷不給他們糧餉,他們也要自己找飯吃。這次他能有機會到北麵防守,對付蒙古人也是了了他的心願。不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兵,周總兵壓力也很大。”


    李公公看張知木又跟他多說了些話,他也是話就多了。不過張知木現在可沒心思和他閑聊。可是看在上次他能出手相助的份兒上,張知木還是客氣的說:“李公公,皇上等著你的回話呢。其他事我們有時間再閑聊。”


    李公公明白張知木要送客了,起身說:“好好!我們有時間再聊。你們現在是大忙人啊!”一邊往外走,一邊又說:“真想和你們一起剿賊去。我每次回北京,王公公都會提起跟張東家一起打仗的事兒。那份兒得意呦!”


    窯崗人這次進軍沒有采取急進的辦法。東西北三路的總指揮,都是能沉得住氣的人。他們都采取攻一天,停一天甚至停兩天的戰術。這樣給大順軍和大順朝官員們撤退的時間,省下的時間,就不用攻城拔寨了。跟著開進接收城池就行了。


    整個河南、湖廣、南直隸,可以看到這樣一番景象,大批跟著大順軍的人,潮水一樣向南麵的長江湧去。這裏麵有大順朝官員和家屬、還有分了地主的地,害怕地主回來的農民,也有些最後留守的軍人。他們到了長江邊上,拚命的擠上那些能把他們送過江去的船上。他們是李自成大順軍忠誠的追隨者。


    不過,窯崗民軍的官兵們可就是鬱悶死了,他們很多人連開槍的機會沒有。窯崗人對這裏情況偵查的簡直是太詳細。哪裏的河較寬需要架橋,哪裏的橋可以就地取材,哪裏的橋需要運來建橋材料,哪裏的橋需要架舟橋,都安排的非常詳細。就象按照設計圖施工作業一樣。


    讓那些已經不怕窯崗軍人的沿途百姓們看不明白的是,窯崗人隊伍裏,有各種顏色樣式的服裝。有穿花花綠綠的,有黑色的,有灰色的。不管啥顏色樣式,都是用非常好的麵料製作的。都是嶄新的。


    後來有人告訴他們,那些花花綠綠的是迷彩服,是窯崗官兵們的統一服裝;那些黑色衣服是警察穿的;灰色服裝的是窯崗的官員們的服裝。讓他們不解的是,穿著官服的人腰裏也別著家夥。現在百姓們已經知道,那是很厲害的武器,叫手槍。不管你有啥功夫,人家一槍就可以把你打死。


    百姓們第一次認識這些軍隊,一般的都是從窯崗軍人清掃接管的城池開始。


    窯崗人每接管一個城池,把衙門和軍營等公共設施和機構接管完了之後,第一件事兒,就是到處粘貼安民告示,宣傳窯崗人治理辦法;第二件事兒,就是清掃大街,把垃圾運出城外,有些地方甚至運來新土鋪墊;再就是軍醫為大家義診。


    闖王的軍隊軍紀就算不錯了,可是也沒有象窯崗軍人這樣的。不管誰家,家裏揭不開鍋了,窯崗人也會送來糧食救急。以前百姓能們沒少聽到窯崗那邊如何的好,沒想到天下果真有這樣的隊伍。現在派出來的窯崗幹部更是非常有經驗,他們身體力行的不斷出現在百姓們麵前。百姓們也感到奇怪,難道這些和他們客客氣氣的人就是管理他們父母官兒了。


    窯崗人還有一個舉動,贏得了士紳們的歡迎。窯崗人這次帶來了不少報紙和書刊,窯崗的官員們登門拜訪的時候,送給他們不少。這些被李自成大順軍收拾的老老實實的士紳們當然感動的熱淚長流。


    所有窯崗人接管的城池,主要路口,晚上都會高高的放上一盞電石燈。各個城門也會點上電石燈。雖然隻是幾盞燈,可是讓人們感到變化。再聽窯崗官員介紹的,現在窯崗主要道路兩邊隔不遠就有路燈。我們這裏以後也會是那樣,晚上走路,就不用摸黑了。


    這樣一盞盞電石燈也給一些人帶了發財的機會,他們晚上會把小吃攤,擺在這明亮的燈下。所以晚上,這些燈下,會聚集很多人,吃點兒東西是一回事兒。大家在一起聊聊新鮮事兒,倒是真的。有的地方,窯崗的官員們也利用這個機會,出來吃點兒東西,借機會也和大家一起聊聊天。


    百姓們看到窯崗的官員們也和大家一樣吃東西一點兒不差的給錢,就覺得格外的親切。溝通起來就很融洽了。到後來,官員們有的時候就把收音機帶來,跟大家一起聽廣播,一起吃東西。


    官員們的經驗,被及時反饋到閻興他們那裏。閻興立刻和家裏聯係,爭取給每個接管的城市,都配一台柴油發電機,首先滿足電台和收音機用電問題。各地百姓能夠們收聽到收音機廣播,這個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後來改進到用高音喇叭廣播收音機裏的節目。這讓封閉已久百姓們心裏象開了竅。每天日子不在這麽沉悶,慢慢就覺得,跟著窯崗人才有希望。窯崗人在治理山西和陝西總結的經驗,培養的幹部,在這裏很快的起了作用。前麵的戰事沒打完,後麵的地方已經安定下來。因為沒有人會懷疑窯崗會打下來後麵的地方。


    不過誰也沒想到的是,在接管中都鳳陽的時候會出來不少問題。


    為了宣傳需要,窯崗隨軍記者,對窯崗民軍占領鳳陽,通過電台進行了現場實況直播。為了讓直播的效果更有感染力,現場的記者,對皇陵被破壞的淒慘景象進了現場描述,把皇陵被破壞的情況讓全天下都知道了。


    本來,窯崗電台提前預報了,要對窯崗民軍收複中都鳳陽進行現場直播。崇禎皇上連早朝都是應付了一下就回來聽廣播的。他聽到窯崗民軍威武雄壯的開進鳳陽也是非常高興,當然他更關心的是皇陵的情況。也正如崇禎皇上的意願,窯崗人還真的派出來一個隊伍,專門去接管皇陵。可是隨著窯崗前方記者對皇陵遭受的大規模破壞情況的現場報道,崇禎皇上氣的暴跳如雷。本來皇陵被破壞,雖然不出崇禎皇上的意料之外,可是聽到這個消息還是讓崇禎皇上痛哭不已。接著崇禎皇上把怨恨轉到了窯崗人身上,他生氣的是,窯崗人不該把皇陵被破壞的消息,讓天下人都知道。他忘了自己想聽這些情況。


    崇禎皇上稍一鎮定,就給張知木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並說要派欽差到皇陵去祭奠。


    張知木當然沒有反對崇禎皇上派人過去。隻是沒想到會在這件事兒上他們把和皇上的矛盾激化了。


    窯崗民軍官兵們雖然很鬱悶,但是三路指揮官,都是很冷靜,知道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好戰果的人。


    西路的秦鵬和柳成潢一開始就分頭行動,他們沒著急向漢陽進軍。柳成潢帶著一路人馬沿著漢水向南取近路先奔荊州。


    荊州是個曆史名城,柳成潢行前,歐陽鶴特意跟他交代說,張總非常關注這個荊州,荊州的沙市是四大米市之一。荊州古城要盡量的別破壞了,要完整的保護下來。


    不過前麵反饋回來的偵查消息很不樂觀。因為為保證襄陽的撤退,荊州的船隻大多被調往了襄陽,這些船走了之後,就一直沒有回到荊州,可是荊州駐有幾萬兵馬,因為這裏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隔江對麵就是張獻忠的人馬,這裏是大順軍重點防守的地方。特別是,大順軍從陝西撤回來之後,李自成派了‘錦候’,右營製將軍袁宗第來駐守這裏。靠搶來的一些小船,根本不可能將幾萬兵馬撤退到江南那邊。


    柳成潢對取荊州信心滿滿的,可是他也是善動腦筋的將軍。他不想硬攻荊州。盡管他知道這是當年劉備借的荊州,關羽也是在這裏失的荊州。現在自己要是能一舉打下荊州,可以名滿天下。但是他也知道,這荊州曆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曆朝曆代都在擴建荊州城。匯總了的偵查資料告訴他,整座荊州城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近四公裏,南北寬一公裏多,城垣周長有十幾公裏有六座城門。磚城內有土築城牆與磚城相依,城上可通行。磚城外有外環道與水城環繞。水城俗稱護城河。荊州城牆高九米左右,城牆厚十米左右,城牆上有三座藏兵洞,二十四座炮台。硬攻的話,要想不破壞城牆是不可能的。最主要的是,現在有很大的可能讓袁宗第他們離開,不戰而取荊州完全可以做到。因此,柳成潢將軍隊推進到荊州外圍的時候,他沒讓戰船進長江威脅荊州,而是派人給袁宗第送一封信兒,請袁宗第早點兒離開,保證他們撤退的時候不向他們進攻。如果有需要的話,還可以派船幫他們運兵。


    柳成潢原以為李自成已經下撤退的命令,和窯崗人合作的又很默契,袁宗第也應該能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可是他不知道李自成和窯崗人的關係,是不可能跟下麵的將軍們說的。象袁宗第這樣的人,看到柳成潢派人送的書信,第一個反應是,窯崗在羞辱他們。這些在刀尖上滾過來的將軍,殺他們可以,可是羞辱他們是不行的。現在袁宗第反倒把心一橫,決定不走了,要和窯崗人血戰到底。盡管袁宗第知道憑自己的幾萬人守不住荊州,可是死也要死個有骨氣,絕對不能讓窯崗人看不起自己。


    柳成潢沒想到得到袁宗第的回信兒竟然是,放馬過來,我們大戰一場。弄的柳成潢有些無可奈何。不過跟隨柳成潢過來的窯崗官兵們反倒是高興了。他們知道,有一場硬仗要打了。


    冷靜下來柳成潢用電台和秦鵬一商量,決定先不打荊州,因為荊州跑不了。


    秦鵬要帶兵取了承天府(鍾祥市)、德安府(安陸),再同柳成潢一起取漢陽之後,回頭再考慮荊州的事兒。他們都認為荊州的事兒有些奇怪,完全沒有必要打這一仗。他們同時將荊州的情況,上報給窯崗指揮中心,征求家裏的意見。


    承天府(鍾祥市)轄鍾祥、京山、景陵(湖北天門)、潛江、當陽五縣及荊門、沔陽(今湖北仙桃)二州。德安府領安陸、雲夢、應城、應山、隨州。完全接管這些地方,需要花一點兒時間。


    陳玉峰和歐陽鶴都同意秦鵬和柳成潢的建議。同時請李治到淩水碼頭去見關福仁,讓他問問李自成,荊州的事兒到底是怎麽回事兒。我們不介意多殺幾個人。請他們盡快的回話。


    關福仁說:“現在,軍師宋獻策已經不在襄陽,他們的情報交接要經過幾手。要是再回來,時間會更長。我已經得到命令,將我們在揚州的一個情報站通知你們,希望你們能保證那個情報站的安全。有事兒可以通過那個情報站跟軍師直接聯係。”說完,將寫好了的一張紙遞給李治。李治讚許的點點頭說:“看來你們的情報工作做的不錯!”


    “哪裏!和你們窯崗人相比差的太多了。”關福仁客氣了一下問,“李先生,我們這個情報站是不是該撤了?”


    “不必!”李治說,“我看你們生意做的也不錯,你可以繼續做生意。”


    李治是告訴他,你們在我們窯崗買了不少你們需要的東西,你們可以繼續做下去。如果有啥特殊情況,你們這裏還是個聯係通到。沒有必要撤下去。


    為了抓緊時間,李治在淩水碼頭就和陳玉峰和歐陽鶴通了電話說明了情況之後,就直接用淩水碼頭的電台給揚州情報站發一份加密電報,通知他們,直接去和大順軍在揚州的情報站進行聯係。


    揚州情報站的不敢耽誤,立刻按照聯係暗號和大順軍的情報站進行了聯係。這個大順軍親兵情報站很小,就兩人,顯然是為和窯崗人進行聯係特別設立的。他們聽完窯崗人說的情況,馬上用兩隻飛鴿給家裏雙保險的發出了情報。


    李自成聽到宋獻策說了這個情況後,一拍巴掌,“這個袁宗第啊!我就讓他先撤回來,他就是不聽!”


    “皇上,製將軍是不會丟下幾萬人馬自己回來的。”宋獻策說,“是為臣安排的有誤。沒想到給他們安排好船隻。另外他們不知道我們和窯崗人的默契。他不會接受窯崗人的幫助。”


    李自成轉了一圈兒說:“現在是怎麽辦?不能讓他們和窯崗人硬拚,能回來多少人就回來多少人。”


    “我們隻有通過幾個情報站中轉把書信送過去,不然他們找不到船,又不接受窯崗人的幫助。窯崗人要是沒有耐心了,就麻煩了。”宋獻策說。


    這時,進來的劉宗敏聽說了這個情況,馬上說:“軍師,趕緊通知宗第,千萬不要和窯崗人硬拚。現在窯崗人的武器已經和在山西的時候完全不同了。別說他們幾萬人,就是幾十萬人,窯崗人一頓炮打過去,也都成零碎了。”


    李自成聽了劉宗敏的話,有些不高興了,說:“宗敏,你不要太長他人誌氣了。別忘了,你是權將軍!”


    “爺,我說的是真話!”劉宗敏說,“窯崗人在我們應天府外麵打了一頓炮火,我和丞相都看到了。我們紅衣大炮和人他們的炮相比。就是孩子手裏的炮仗。他們一炮可以炸出來一個水塘,絕對不是假話。”


    “好啦!讓軍師趕緊通知袁宗第盡快的撤回來吧!”李自成止住了劉宗敏的話頭。


    秦鵬他們順利的接管了承天府(鍾祥市)、德安府(安陸)之後,就與柳成潢合兵一路,沿著漢水來到長江口。分南北兩路,一路取了漢水北岸的漢口,一路取了漢水南岸的漢陽。武漢三鎮除了武昌還在張獻忠手裏,漢陽和漢口都被窯崗人順利的接管了。


    這時候,袁宗第一連接到三封李自成發來的書信。他看得出來,李自成是怕他們收不到,同時發出來了三封信。沒想到信鴿都完成自己的任務。


    讓袁宗第不敢相信的是,李自成除了命令他,想辦法盡可能多的帶軍隊撤回江南之外,還告訴他,沒有辦法的時候,可以向窯崗人尋求幫助。袁宗第看完信簡直有些發懵了,他實在是放不下身段向窯崗人尋求幫助。特別是,窯崗人主動的伸出手來,他堅決的拒絕了,現在怎麽有臉求窯崗人。不過讓袁宗第不解的是,窯崗人雖然已經把兵力調動到位,可是一直沒有想荊州進攻。難道就是等李自成給他們送信兒?


    可是,還沒等袁宗第考慮好怎麽辦,窯崗人的軍隊取完漢陽漢口之後,水陸兩路,把荊州包圍了。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