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北方安排鎮江船廠


    聽說周遇吉夫婦來了,張知木高興的說:“快請!快請!”


    “已經在小客廳等你呢。”楊玉琳說,“趕緊過去吧。”


    張知木跨進小客廳就說:“周總兵辛苦了!”


    周遇吉夫婦趕緊起身。周遇吉拱手說:“哪裏哪裏,張知木能給我這樣的好機會,我要謝謝您呢!”


    “快請坐下說話。”張知木趕緊給周遇吉夫婦讓座。


    三個人坐下後,張知木說:“鄂爾多斯萬戶到了窯崗還很守規矩,沒有啥異動。你們那裏怎麽樣?”


    “嗬嗬!這些蒙古人沒想到非常聽話。看來隻要我們比他們更狠,他們就怕你。你要是和他們講啥仁義道德,那他們就會覺得你是軟弱可欺的。”周遇吉說著,根本沒顧忌自己夫人就是蒙古人。


    張知木輕咳了一聲,提醒周遇吉,意思是你顧忌一下你夫人的感受。


    結果周夫人一笑說:“嗬嗬!張總,沒事的。我雖然是蒙古人,可是我也不願意看到蒙古人過來廝殺搶掠。其實組織出來的搶掠的都是那些蒙古王爺們,他們要是出來,下麵的百姓是不敢不出來的。搶到的東西,大多數也都是歸那些頭人。百姓士兵得不到多少東西。”


    周遇吉接著說:“鄂爾多斯的事是我和李岩一起商量辦的。我們對那些百戶頭人,該殺的都殺了。對百姓也采用恩威並重的手段,將蒙古王爺和千戶、百戶的草場和牛羊,都分給那些牧民,還告訴他們兩年之內不收稅。陸先生派人運去的茶葉、糖我們免費送給了那些牧民一些。有很多牧民已經很長時間沒喝到茶,這下子我們給他們解決了大問題。我們賣給他們的茶葉和布匹、絲綢都比原來他們那些千戶、百戶們給他們的便宜得多。現在牧民們還是很穩定的。各地都由我們人員在在管理。其實那些窮苦牧民根本不管是誰管他們,隻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一般不會造反。”


    “這種高壓態勢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才行。以後再讓他們選出來自己的領導管理他們,不過即使這樣,我們的人也不能離開,要協助他們管理”張知木說,“不過總是靠高壓是不行的。我們還要從思想文化上改造他們,讓他們認識到,到別人的土地上搶掠是是不道德的。要在他們那裏建立學校。實行漢蒙兩種語言進行教育。也要盡可能多的讓他們蒙古孩子到窯崗來學習,學習先進文化。然後讓他們回去影響他們的族人。”


    “還有啊,有些蒙古青年和我們熟悉了之後,非常想加入我們軍隊。您看是不是可以讓他們參加。”周遇吉說。


    “這是好事,我們可以在軍隊中影響教育他們。但是軍隊中絕對不能歧視他們,也不能太慣他們。”張知木說,“如果搞得好,他們幾年後再回到草原就會是我們的幫手。”


    “會不會學到軍事技術,他們再回來對付我們?”周遇吉問。


    “不是不可能,”張知木說,“就看我們對他們影響教育的如何了。不過我覺得不可怕,即使有個別有野心,他們掀不起來大浪。”


    “也是,”周遇吉說,“天下都定了,幾個人鬧不出啥事來。”


    三個人喝了一會兒茶,都知道該談正事了。


    張知木說:“想必你也接到發給你的電報。你看對您和北部的軍事安排,您有啥意見沒有?”


    “沒有,沒有。我非常感謝張總對我的信任。”周遇吉說,“當我收到發給我電報,知道您讓我擔當如此重任,我真是沒想到。後來我一想,不僅僅是我非常願意擔當這個職務,我覺得我也適合擔當這個職務。因為我對北麵的情況非常熟悉。還有我的夫人就是蒙古人,和蒙古人交流起來也容易一些。我的弱點就是對新式戰術不是太懂,好在對付蒙古人不需要太高明的戰術。有我們火器優勢的,完全可以克製蒙古人的騎兵。再說了,我發現我們的師團長,包括營連長戰術水平都非常高。隻要依靠他們,沒有多付不了的敵人。我比我們下級軍官們的優勢就是在北麵呆久了,情況了解。對付蒙古人完全靠武器也不行,我會用腦子對付他們。”


    “還有一個問題,俘虜那些蒙古兵,你打算怎麽處理他們?”張知木問。


    “不能馬上放了他們。”周遇吉說,“我們在鄂爾多斯也會有很多建設工程。最起碼的有秦直道建設,還有秦直道路兩邊防沙工程的建設。還有治理沙漠都需要很多人。我先安排他們做這些,對於表現好的,可以提前放他們回家去。這段時間,可對俘虜們宣傳他們家裏變化。慢慢的影響他們。現在一下子都把他們放回去,也不是好事。如果有不服氣的回去也要鬧事。”


    “鄂爾多斯緊靠黃河,完全可以利用黃河水將沙漠都治裏了。”張知木說,“記住你的使命裏,治理沙漠是一件大事。”


    “這我都清楚,我準備沿著黃河在東、北、西三麵都建立大型的苗圃,培育各種樹苗和沙生植物。”周遇吉說,“現在劉雲他們派出來修秦直道的隊伍已經開始修越過沙漠那段路了。我想先把沙漠路兩邊的防沙工程搞好。就采用你說的那種草格子的辦法。”


    “好!”張知木說,“以後,我們可以沿著公路兩邊修一條引水暗渠,有了水,路兩邊綠化就容易了。現在李棟帶著盧炳義先生的學生們已經到了包頭,他們首先要選地方建發電廠和轉窯水泥廠,有了電和水泥。引水暗渠就好辦了。”


    “是,我回來的時候,在包頭耽誤了一些時間,就是和他們交流了一下。也和他們一起看了不少地方。”周遇吉說,“我們還一起去了一趟烏梁素海那邊。我聽說張總想在那裏建一座造紙廠是吧。我有一個想法,我們偏關原來的官兵不可能都留在窯崗民軍裏。我想把挑剩下的官兵組成一個屯墾兵團,直接開到烏梁素海那邊。那裏河道縱橫,糧田澆灌起來非常容易。隻要處理好發水的時候排澇的事情就行。那裏完全可以開墾大批的良田。”


    “是個好主意,”張知木說,“我還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年底我們的拖拉機廠就可以批量生產了。那時候,我可以給你們調撥一批拖拉機。”


    “太好了!”周遇吉一拍手,說,“我們在包頭親自看了一下拖拉機耕地。那可是太好了。一般的地,隻要拖拉機用大犁深翻一邊後麵就是能耕種的好地。不管是雜草雜樹,都直接翻到土裏。要是有了拖拉機真可以要多少地有多少地。”


    “還有你沒看到的呢,”張知木說,“我也是剛剛看到,李雲鶴他們已經搞出來了四輪拖拉機。有了這東西,以後耕地起壟播種一次就可以幹完。能省太多的人力。那時候一個人種一百畝地都沒問題。”


    “我的天呐,簡直是做夢一樣。”周遇吉說,“張總放心,北邊的事我們不但會守好也會建設好。沒有戰事的時候,我也會讓官兵們參加建設。”


    一直沒有說話的周夫人,說:“張總我有一個要求,您看可以嗎?”


    “嗬嗬!周夫人別客氣,有事您盡管說話。”張知木說。


    “是這樣,這次我就準備和我家大人一起到北邊去。我想組建一個女兵隊,還有一隻蒙古人騎兵隊。你看可以嗎?”


    “這沒問題,由您協助周總兵那是再好不過了。你組建一支女兵隊出入方便一些。”張知木說,“能組建一支蒙古人騎兵隊,更利於在那邊開展工作。不過,我建議您的蒙古騎兵隊請一些有經驗的漢族軍官對他們進行培訓。將來他們不打仗了,回到草原上都會是很好的蒙古幹部。寧德在那邊就組建了一隻蒙古騎兵隊,但是他們年輕的蒙古士兵都被我要了過來編在少年軍校。將來他們回到草原上,就會是有文化的蒙古幹部。”


    “蒙古人會萬分的感謝您的,”周夫人說,“現在草原上有文化的都是那些頭人貴族,他們都是維護現在對他們有利的製度的。我們能培養一批接受我們想法的蒙古幹部,他們回到草原上,就可以為草原上的百姓和我們工作了。”


    “民族問題曆來是很複雜的,兩個敵對的民族,要想消除隔閡需要時間,也需要步驟。”張知木說,“首先我們既然通過武力解決了,那就必須通過武力使他們失去武力反抗的意誌,徹底讓他們臣服。然後在采取懷柔的辦法,恩威並重。讓他們知道,隻要不武力反抗,跟著我們幹,就會過上好日子。等一切平穩之後,我們還是要執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我們漢人不欺負少數民族的人,他們也不許欺負漢人,一切法令,包括稅收政策都要平等。讓各民族成為一家人,這樣才是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之道。”


    “張總考慮的長遠,這些話我都記住了。”周遇吉說,“作為軍人,我還有一件事想知道,我們下一步的方向應該是哪裏?到時候,千萬別忘了我啊,我還想和張總一起打天下呢。”


    “下一步,首選的方向當然是南下。可是這次南下不同於解決陝西問題,我們很可能同時要解決河南、湖廣甚至南直隸(南京)部分地區。那裏的局麵會很複雜。我們要做更多的準備。最次要等到陝西都穩定之後,我才能行動。”張知木說,“至於您的意見我會考慮。不過,我建議您重點還是要研究北方的問題。我初步想法是,我們南下的時候,需要把大同和殺胡口那邊的問題都解決了。不過這個問題我還沒想好,也沒和陳叔和歐陽先生商議。不管怎麽樣,周總兵還是多研究一下北方的問題。甚至東邊的事也可以考慮一下。我們平定了南方之後,隨後就要解決滿清的事。我們不妨早點做準備。”


    “張總深謀遠慮啊!那樣的話,我就把精力集中在北方,有時間就研究東北的事。”周遇吉明白了張知木對他的安排。


    西邊有寧德,北麵有周遇吉,這兩人都是職業軍人,都有豐富的經驗,有他們二位在西麵和北麵張知木非常放心。至於在具體的事,張知木就不願意再管了。


    送走了周遇吉夫婦,張知木給李茂起草了一封電報。要求李茂再多招一些南方的幹部,並告訴李茂能不能準備好接管河南、湖廣等地的幹部,是能不能南下的一個條件。李茂回答說,現在馬上加大力度招收幹部。同時說,剛剛完成的招生工作看到,今年報名的考生非常踴躍,遠超往年,所以招收幹部的工作,估計不會太難。


    張知木一看李茂的回電當然高興,就會電報和李茂探討在長江沿岸建一個造船廠的可能性。


    李茂回電報說:


    1.可以在鎮江附近買下一個小造船廠,然後改造。因為我們平時有兩艘蒸汽福船就停泊在鎮江,以後可以再派一艘鋼殼船到鎮江。那樣的話,我們的造船廠就安全無虞了。


    2.現在隻要不到應天府(南京)就不用太擔心刺激朝廷的問題。另外我們可以不聲張慢慢的建設,就象我們的那兩艘福船剛剛停到鎮江的時候,大明朝水軍步兵都覺得礙眼,時間長了,他們也就不當回事兒了。


    3.鎮江離揚州很近,好管理。有些材料可以通過京杭運河運到鎮江。


    4.如果造木船的話,這一帶有很多木匠可以雇傭。現在應天府(南京)那邊的一些造船船廠早就不造船了,那邊有很多工匠也都可以請來為我所用。


    接到李茂的電報。張知木又分別給在淩水碼頭的林宗偉和李雲鶴打了電話,探討了一下子在鎮江建造船廠的事情。


    林宗偉建議說,在鎮江可以建造木殼船,可以通過京杭運河將鍋爐和汽輪機等運過去,如果造鋼殼船,那裏條件暫時不具備。即使這樣那裏也要建設一個兩兆瓦的發電機,在那裏有些造船的木材能用電動工具加工,效率會很高。必備的電焊當然沒有電是不行的。


    張知木給李雲鶴打電話的時候,李雲鶴也基本是這個意見,不過李雲鶴又問:“我們在汾河黃河不是都可以造船嗎,為啥非要到長江去造船?再說了那邊隻能造木船,沒啥大意思。”


    張知木耐心的說:“以後我們想造更大的船,黃河水太淺不行。我們可以通過造船廠把力量向長江沿岸滲透過去。另外,我發現,我們這裏百姓們的飲食結構裏麵太缺少高質量蛋白質了。我想解決吃飯的問題,可以向海洋索取魚蝦之類的東西進行補充。我們就在鎮江造一些一千噸左右的捕魚船到海上捕魚。再造一些大型的運輸冷凍船,將漁船捕獲的魚蝦運回來。”張知木知道現在的捕撈能力太低下了,海洋裏麵有大量的幾乎取之不盡的水產資源可以利用。


    李雲鶴聽張知木說要用蒸汽船出海捕魚,差點沒笑噴了,“張總,沒想到你會想到用蒸汽船去捕魚?你算沒算過成本?”


    “隻要能多捕來魚,就會少餓死不少人,我不管啥成本。再說了我們現在吃的飲食結構不合理,也需要改善。”張知木說,“安排個時間,你約一下子林宗偉他們,我們研究一下,設計一些大型的捕魚船和冷凍運輸船,就在鎮江那邊生產。”張知木知道有了蒸汽捕魚船,那麽捕魚生產方式都要徹底改變,自己曾經跟船出海看過拖網捕魚的。那樣捕魚效率很高。


    晚上,陳玉峰、歐陽鶴請周遇吉喝酒,張知木在酒桌上跟大家說出來了想在鎮江建一個造船廠的事。


    歐陽鶴說:“張總,我們在鎮江建船廠的話,還不能悄悄的建。我們想不出聲響都不行。那裏有大明朝水軍的一個基地,也有很多步兵。再說了那裏離順天府(南京)太近,那可是大明朝的心肝地方了。而我們建一個造船廠,投入會很大,安全也是大事。所以索性我們就買一塊大點的地方,然後分別派過去一個團的警衛部隊。配合我們的三艘戰船,可以保證那裏的安全。我們在明澤湖和武泯湖都有軍隊,真的有事,他們堅持幾天增援部隊就到了。”


    陳玉峰說:“知木啊!你想沒想過,鎮江那邊沒有鋼材,都從窯崗運過去,費用不低啊。不象淩水碼頭有鐵路。”


    “我們在鎮江主要造木船,蒸汽機和汽輪機從窯崗運過去就行了。”張知木說,“我們先在鎮江造捕魚船和運輸船,一來鍛煉一下隊伍,二來我真的想改善一下我們這裏百姓的飲食結構。缺少海產品飲食結構太簡單不好。海裏麵有大量優質蛋白海產品,那可是比普通糧食好多了的東西。我們不能隻用開荒種地的辦法解決吃的問題。”


    “嗬嗬!”周遇吉插言說,“沒想到張總會想到用蒸汽船去捕魚?簡直是一個奇聞。”


    “嗬嗬!你們不知道,有了機動船以後,我們就可以用新的捕魚方式,那樣就可以捕來大量的優質海產品。捕魚的成本反倒會很低,我們有了大量的海產品,大家的飲食結構就可以多樣化,吃得好了,還會省下很多糧食。”張知木說,“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我考了很久,我看我們應該下決心幹一下。等以後我們有條件了,我們就可以在鎮江那裏造更大噸位的鋼殼戰船。”


    “張總既然有決心,我沒有意見。”歐陽鶴說,“今天有一件事我們需要定一下。那就是關於西征之戰後,我們的官兵獎勵提升授銜的事。”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