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河南問題南洋發展


    李茂提的問題,張知木和陳玉峰、歐陽鶴簡單的議論過,現在陝西還沒有解決,就談河南的事兒還早一點兒,因為期間會有多少不可預見的事兒還不知道,不過這件事兒,不隻是李茂關心,大家也都希望得到答案。


    張知木隻好看了一眼陳玉峰後說:“這件事兒,我和陳叔、歐陽先生議論過。我們的計劃是,明天用一年時間準備,後年用半年時間在軍事上解決陝西問題。我們想再花一年時間,消化陝西,最少在組織上,要將陝西建成我們山西一樣。讓陝西也成為我們的後方。然後就可以謀取河南了。”


    “哎呦!那就是兩年以後的事兒。”有幾個人有些失望。


    “這是件事,也許會能提前一點兒。關鍵是看我們的奪取陝西後,對陝西的改造情況。陝西穩定了,我們還有足夠的管理人員和軍力,就可以早點兒進取中原。”陳玉峰看到大家有些失望解釋說。


    “是啊!究竟啥時候進攻河南中原,完全要看我們大家的努力結果。不過我希望大家還是要沉住氣,我們遇大事兒一定要有定力。”張知木說:“我們應該記住,時間對我們有利。越往後,我們準備的越充分。我們就能以最小的代價解決問題。不然我們很快的打下天下,也很難按照我們的想法治理天下。”


    “我們打下陝西後,還有要身解決沁水那邊的事兒。”歐陽鶴說,“不然那裏就是個後顧之憂。”


    閻興接著給李茂介紹了窯崗派工作隊下去工作的情況和沁水那邊不配合的事兒。


    李茂說:“對付他們靠說教是不行的。我們可以選出來幾個地方,用武力打下來就行,這叫殺雞給猴看。我們不動真格的,他們不會拱手相讓的。”


    “這件事兒要選好時機來做。”張知木說,“打完陝西就是最好的機會。”


    陳玉峰又跟李茂講了擴軍計劃,和搞雙主官的事兒。李茂非常讚同搞雙主官的事兒。


    李茂問:“張總和大家有沒有考慮建黨的事兒?”


    “我想過,這件事兒要是搞了,想完全保密是不可能。我覺得時機不到,我想等我們拿下中原,我們向全國進軍的時候,我們再把我們的旗幟亮出來吧。”張知木說,“那時候,我們的雙主官製的優越性就更能顯示出來。我們的政委們就是黨的代表。”


    “我們軍事主官已經有了不少,政治主官的培養也很不容易,應該早點下手。”李茂提醒說。


    “我們這次組織工作隊時,從軍隊裏麵抽調了不少軍官上來。這次工作隊的工作完了,我們就把他們都留下了。這些人現在正組織在一起學習,將來他們是政治主官的主力,我們年底前軍隊擴編完,政治主官也要抽調培訓完。”李岩介紹說,“關鍵的是,我們首先要給我們中高級軍事主官好好培訓一下,讓他們也認識到我們的軍隊配上政治主官的重要性。隻有他們自覺的接受了這樣配置,這件工作才能很好的進行下去。”


    張知木也深知,軍事主官們不願意自己身邊有個政委幹涉自己的,這樣會分去自己的一部分權利。張知木說:“軍隊擴編完,我想親自給我們高級將領們上上課,必須讓他們從心裏上接受這樣的安排才行。”


    這次李茂和範鬆都可以過完年再回去了,現在已經是十二月,離過年的時間不遠,特別是範鬆還帶回來十幾個人,他們都是很久沒回家過年了。


    範鬆和自己父親呆了幾天後,回到窯崗給張知木他們做了詳細的匯報。


    上次範鬆和陸琪帶著準備好的貨物和武器,在泉州租了船,一路順利的就趕回了蘇祿。船一靠碼頭,範鬆和陸琪馬上派人通知家裏人,同時陸琪派人通知東王,讓東王派軍隊來押運軍火。


    陸琪和範鬆回到蘇祿,家裏人當然十分的高興,帶著人就奔向碼頭。家裏人都知道這次範鬆和陸琪會按上次說的包一條船回來,為的是多運回來一些貨物,因為運回來的貨物在這邊十分好賣。可是陸琪跟範鬆說,這次運回來的貨物先不要出手,他想包一條小一點兒的船,繼續向南走,那樣還可以多賣一些銀子。


    東王的衛隊長親自帶人來到碼頭押運貨物。東王聽說範鬆和陸琪回來了並且帶回來了他一直企盼的武器,簡直高興得不得了,生怕在出啥事兒,就命令自己的衛隊長親自帶人押運貨物。


    範鬆指揮人將武器一箱箱抬到馬頭上的時候,範鬆看見,衛隊長激動地直咽口水。他們都盼著這些武器呢。交代一下其他人開始卸貨物。範鬆和陸琪一起來到東王宮。


    見到範鬆和陸琪,東王過來拉著他們的手說:“我知道你一定不會讓我失望,果然你就把武器給我運回來。”


    範鬆說:“我們張東家讓我給您帶好,他說這次我們以最優惠的價格把武器賣給您,就是想和蘇祿人做好朋友。以後有機會他會親自來蘇祿拜見您。”


    “太好了,我隨時都歡迎你們張東家能來到我們蘇祿。”東王的心思更在武器上,“我的孩子,我們一起看看我們的寶貝吧。”


    東王示意衛隊長打開一個箱子。


    箱子被滋滋嘎嘎的打開後,弄出來點墊著的草,露出了用油紙包著的火槍。東王伸手拿出來一直火槍,打開包裹的油紙,一隻鋥光瓦亮火槍就露出來了。東王激動地手有點顫。


    範鬆說:“來人,拿些布來。”


    東王知道,這槍上的油太多,需要擦淨才能使用。也說:“快些拿布來!”


    仆人過來拿著布想擦火槍,東王沒用,而是自己親手用白布擦拭火槍,東王一直認認真真將手裏火槍擦拭幹淨,又拿出來兩發子彈上膛後向遠處一個樹瞄準後,“砰砰”的打了兩槍後,連聲說:“好好!太好了!來人,趕緊清點數目。”


    請點完數目,東王沒想到,按照他原來預計花的銀子,窯崗人多給他們這麽多武器。東王高興的說:“替我謝謝你們張東家,這次你們需要用啥結算?”


    陸琪剛想說用銀子。可是範鬆搶先說:“我看還是用金子好存放,這麽多貨款,還是用金子吧。”


    陸琪想要銀子,是因為銀子做生意用起來方便。範鬆說用金子,是因為陸成祥讓他以後盡量用金子往回運。聽範鬆說要金子,陸琪知道這裏一定有事兒,就沒再說。


    東王分付說:“給二位準備好結算的金子。派人跟著二位回去。”


    回去的路上,範鬆該告訴陸琪,家裏讓最好能帶金子回去。陸琪點點頭說:“我說你怎麽搶我前麵說要金子呢。”


    範鬆和陸琪回到蘇祿,第一件事兒,就是在蘇祿處理掉一些價格好的貨物。然後又包了一艘船,向南直到婆羅洲(加裏曼丹島)、金州(蘇門答臘)。他們不但在那裏銷售貨物,還帶去橡膠樹種子,和當地人商議,讓他們在當地種植橡膠樹,他們保證用稻米來換他們采集的橡膠。這讓那些當地有實力的商人很感興趣。因為那裏山地很多,要是都能種上可以換回稻米橡膠樹,他們可就發發財了。


    範鬆和陸琪一是想做生意,二也是想熟悉周圍的環境。他們買完貨物,回到蘇祿後,又征得東王的同意,他們買下了幾個島子。這一是張知木要求他們買下可以建軍港的島子,二來也是想在這島子上種植橡膠樹,還有張知木讓範鬆留心,看看有沒有鳥糞特別多的島子,能買下來最好。


    陸琪和範鬆也沒忘了,有去廣州的船時,他們讓船給廣州那邊帶去了許多橡膠樹苗和種子,並且寫信說明了栽種的方法。


    陸琪和範鬆知道窯崗這邊的急需橡膠,所以他們收集到三百多石橡膠後就想雇船回去。可是正趕上蘇祿和佛郎機人開戰,一是海上船隻安全得不到保障,二是範鬆和陸琪不能這個時候走,他們就留下來幫著東王指揮軍隊打佛郎機人。雖然佛郎機人船堅炮利,但是一上岸,東王的軍隊有火槍優勢,幾次進攻都被東王軍隊打敗了。


    後來,弗朗基人封鎖蘇祿,陸琪和範鬆也就暫時回不來了。不過這次戰爭後,加深了他們和東王的關係。陸琪和範鬆他們已經在蘇祿有了很高的威望。陸琪他們在蘇祿買下了幾百個奴隸,在幾個他們買下的島子上,這些奴隸享受平等的待遇,他們種植水稻橡膠,可以按照他們收獲情況,得到他們的報酬。他們的收入已經超過不少當地自由人的收入。所以他們對窯崗人都是非常的忠誠。範鬆也開始訓練他們使用槍械,有幾次有海盜眼紅陸琪他們,夜裏偷襲,都被他們打退了。


    範鬆介紹說,有兩個島子非常適合做港口,那裏水深不說還避風,除了他們還沒有外人。


    後來,由於調停,蘇祿人和佛郎機人暫時休戰了。因為這樣打下去,都影響做生意,佛郎機人來這裏也是為了賺銀子。這樣,範鬆才包了一艘船,帶著幾位火槍手,押著貨物回來了。他們首先是到了廣州,因為這次他們又帶了不少橡膠樹苗和種子。他們首先要把橡膠樹苗送到廣州。


    這次範鬆帶回來的消息是,他們以前送到廣州的樹苗,成活了三分之一。廣州的兄弟們接到樹苗馬上就到我們買下的山上把樹苗種上了,那些種子出苗率也有一半兒。這次他們帶到廣州的樹苗是自己親自帶的,路上格外精心,船上舍不得用的淡水,都用來給他們澆水,估計這些苗的成活率會更高。


    這次範鬆他們帶回來的橡膠有一千多石。


    範鬆說以後還會更多,因為許多新樹都可以產膠了。再過幾年,婆羅洲(加裏曼丹島)、金州(蘇門答臘)也可以大量出橡膠了。那裏不少商人知道我們收橡膠,都來到蘇祿和我們簽合同,隻要我們收橡膠他們回去就大規模的種植。他們帶回去很多樹苗和種子。因為在蘇祿用插枝的辦法繁殖樹苗很快,成活率也高。繁殖不是大問題。


    聽範鬆介紹他們的情況,張知木簡直太高興了,說:“範鬆,你和陸琪為我們窯崗的發展立了大功,你們再堅持幾年,我們在這裏的穩定了之後,就會向南洋發展,我們首先要把佛郎機人從呂宋打出去。我們出兵的理由都有了,我是替東王出兵的。”


    張知木的話,引來大家一陣笑聲。


    張知木說:“你們千萬不要發展的太快,這樣會引起東王對你們的戒備。誰的身邊也不會願意有一個強大的武裝力量存在。這一點你們一定要注意。今後你們往回采買的東西還要包括木棉,那東西雖然單獨織布不行,可是可以和棉花混紡,織出來更好的布。也可以製作**和醋酸纖維等東西。”


    “那東西連運費都不夠用,在那邊就是沒人要的東西。”範鬆不不屑的說。


    “你回去的時候,我讓李雲鶴給你們製作一些打包機,你們有了打包機就可以將木棉,壓縮成像木頭塊一樣的東西。我們回來一打開就是一大堆。這樣你們運輸就不占地方,也好堆放。”張知木說。


    陸成祥以前不知道還有木棉這事,知道那東西能紡布,他來了興趣,說:“孩子,在你們那裏是廢物的東西,你要是運回來,你也看見了,用我們的機器織出來的東西怎麽樣,那就是寶貝。”


    陸琪撓撓頭說:“我看了,我們現在織的布,拿到蘇祿馬上就會一搶而光。要是木棉也能織布,我們回去就趕緊收木棉,那裏的百姓還不高興壞了。”


    “這是大家都高興的事兒,也是功德無量。”張知木說。


    看了大家談完生意上事兒,趕回來的石濤,問:“你們親自到婆羅洲(加裏曼丹島)、金州(蘇門答臘)那邊去了?”


    “親自去了!我和陸琪都去了。”範鬆肯定的說。


    “你別誤會,”石濤說,“我是想確認一下。如果是這樣,張總,我建議我們這次也派一個小組跟著範鬆他們回去。這小組可以由兩個今年畢業的學生帶隊。他們跟著我一直進行測量,悟性很好。他們過去,可以把南洋的航線好好的測量一下。李主任他們的人現學很難掌握了這些。可惜我這邊的事進行一半兒,不然我應該跟著他們去最好了。我們要是把海圖弄準了,就可以閉著眼航海了。”


    歐陽鶴說:“我同意石濤的建議。我們有條件就早做準備。”


    陳玉峰也點點頭,“嗯”了一聲,表示同意。


    張知木說:“好啊!石濤能派出來了精兵強將最好了。不過他們所有的人都要聽從範鬆和陸琪的領導。別看他們年紀不大,可是已經能擔大任了。”


    跟範鬆一起過來的範成坤,也跟著點點頭,對這個兒子也很滿意。


    範鬆這次回窯崗呆的時間長,陸成祥把窯崗的新產品,一樣樣給他介紹,又領他參觀生產廠子。範鬆是看花了眼,不過他最感興趣的還是寬幅布匹,還有搪瓷用品。範鬆說,搪瓷一定會比瓷器還能受歡迎。


    陸成祥樂的臉更圓了,說:“這次,你回去啊,少帶一點搪瓷這東西,作為樣品。現在這東西在我們這裏也是供不應求。我們正準備建設更大的生產廠子。”


    範鬆很失望的歎口氣,說:“陸總你不是逗我玩兒呢。剛把我的興趣逗起來,你這又供不應求了。”


    “嗬嗬!小子,我們窯崗供不應求的東西多著呢。”陸成祥說,“就說那磺胺藥吧,別說外麵不能賣,就是在我們窯崗醫院都是得控製使用。”


    範鬆問:“陸總,我也聽說了我們的磺胺藥是神藥一樣。能不能跟張總說說,我們少帶點回去?”


    “這樣吧,”陸成祥說,“你們回去的時候少帶點兒這種藥,一旦有啥事兒,你們可以自己用。但是向外賣現在是不可能的。那種藥真的是不夠用。你沒看我們的醫院門前都讓車子堵滿了。那都是不知道從多遠的地方來治病的,那都是這種藥吸引來的。”


    陸成祥對範鬆帶回來的十幾萬兩黃金和幾十萬兩銀子更感興趣。他拿著張本兒想向張知木匯報時,張知木說:“行啦!陸先生你別折磨我了。你還是和玉坤去對賬去吧!我有事兒要找李雲鶴。”


    陸成祥笑著說:“嗬嗬!全天下也就是你這麽一個東家,不想聽銀子的事兒。好啦,我去找黃總對賬去。你是有一個好賢內助啊!黃總腦子就是一個大賬本兒。沒有她記不住的事兒,沒有她算不清的帳。”


    範鬆帶回來大批的橡膠,最高興的是李雲鶴,這回就可以放開手使用橡膠了。眼看著橡膠不夠用,李雲鶴急的沒有辦法。


    張知木來到李雲鶴辦公室前,他正在門前等著張知木。見到張知木,李雲鶴說:“走上車跟我走。”


    “你有啥新武器?”張知木知道出去一定是實驗新式武器。


    “這回是十二點七重機槍。費不少勁兒,終於在年底前搞出來了。”李雲鶴說,“不過,十二點七的阻擊步槍還要過一陣兒。他們的瞄準鏡需要重新搞。”


    張知木說:“我看你們的130重炮已經開始生產了。下麵抽出人來要搞203毫米的艦炮了。以後還要研製305毫米的艦炮。”


    “其實我們的130炮對付一般的船足夠用了。就算林宗偉他們的**福船,一炮命中也能炸碎它。再搞那麽大炮意義不大?”


    “你們不知道,對付岸上用巨石修建的炮台,203炮的作用可比130大多了。”張知木知道佛郎機人在呂宋島的幾個碼頭用巨石修建了高大城堡式防禦建築。要是有203口徑的大炮,那就可以視作無物了。


    “我們正在給我們福船改製130火炮,等試驗完了,我就可以讓他們搞新火炮。”李雲鶴說,“不過我們考察了,我們的福船想上130火炮,必須把船的甲板重新用鋼板改造一下,這樣才能用整個船承受火炮的後坐力。”


    -------------


    宋軍占領北海道,元寇登陸九州島。開辟日本戰場。--《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