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宴請代王票號合作
要說殺胡口通車真正高興的還真的是代王爺和薑鑲總兵,因為他們就是常年守在北麵,時刻麵對著北方的威脅。特別是朝廷不行的時候,他們麵對的威脅更大。不知道北麵的蒙古人啥時候打過來,那些看起來野蠻的蒙古人其實也有他們非常精明的一麵,他們時刻都在準備打進長城來,恢複他們祖先的榮耀。他們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有了這條鐵路,就將這裏和窯崗緊緊的連在一起,一旦這裏有事,窯崗人很快的就能趕過來,這對邊關安全的影響簡直太大了。不然,代王爺和薑總兵也不能過來參加這個典禮。
由於是宴請王爺,盛興樓的三樓全部清空,隻留下宴請王爺的一桌。王爺和百姓們在一起聚餐,這可是頭一次,也是大家都沒想到的。就連薑鑲總兵也沒想到王爺會和大家一起用餐。在窯崗和張知木他們一起用餐已經是非常特殊了,一般王府宴請,王爺都是一個人一桌,賓客遠離王爺的。
張知木離開盛興樓的東家,來到樓上的時候,王爺已經和大家坐在一起,這讓張知木感到很驚訝,說:“王爺今天要與民同樂啊?”
“別說這些了,就衝你張東家做的這件事情,我就該好好的謝謝你。”王爺說,“今天火車通到殺胡口,我和薑總兵是最高興的。我們的邊關的安全,現在終於和你們窯崗人連在一起,我們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薑鑲接過話說:“各位可能不一定能理解我們感受。我們在邊關每天都是很緊張,因為現在天下各路反賊作亂,朝廷無暇顧及邊關的事情,這樣壓力就隻能由我們頂著。可是邊關十幾萬將士糧餉不足,王爺也是費盡了心力。最大問題是不知道北麵的蒙古人啥時候打過來,我們時刻都要提著心。現在我們和窯崗通過鐵路連在一起,我們就有了強大的後盾,出了事兒也不怕。我們知道窯崗人不會看著不管。這種心情不知道各位能不能理解?”
大家都跟著說:“能理解,能理解。”
特別是徽州商人是第一次與代王和薑總兵見麵,他們都知道邊關的艱苦,但是那都是聽說。到了這裏談論邊關的事情,才真切的體會到邊關的不易。
殺胡口守備說:“窯崗人出關,在東勝州和包頭站穩腳後,我們就感覺到殺胡口的壓力減少了不少。最起碼不會聽見的風吹草動就心驚肉跳了。”
“真正減少壓力的還是周遇吉總兵他們,有窯崗人在那裏,他們偏關、寧武關就和蒙古人隔離開了。我們殺胡口、大同要是穩固了,他們雁門關那邊就沒有壓力了。”薑鑲說。
“我看,等我們明年把鐵路修到包頭之後,我們就在關外有了穩定的基地,我們就將防守的區域擴大到關外了。”張知木說,“不過,這也不是長久之計。我看我們不能采取這樣的防守策略。我們應該主動出擊,打得對手不敢對我們有覬覦的念頭才行,要讓他們天天想著防守我們才行。不然我們邊關十幾萬人就要時刻準備著迎戰,這樣太耗我們的元氣。我們必須要從根兒上解決問題。”
包括代王和薑總兵在內,大家都對張知木的說法感興趣。代王爺問:“張東家好主意,能不能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這件事兒我們還沒想好,不過我們將來會解決這個問題。現在隻要邊關不出大事兒,我們還顧不上這裏。我們騰出手來,還要先解決李自成的問題。這也是皇上一再要求我們的事。”張知木回答說。
雖然張知木沒有回答王爺的問題,但是張知木回答的話已經顯出來了那種自信和豪氣,讓大家為之一振。代王爺說:“張東家好氣魄。今天我們要多敬張東家幾杯。”
大家當然響應王爺的提議。
張知木知道,方才的話有點兒露出鋒芒了。不過陳玉峰和歐陽鶴覺得很好。一個領袖該說一些話時就要豪氣衝天才行。
張知木的話引起的後果,馬上就出現了。因為張知木喝的是被人扶著回去的。
不過,沒喝醉前,張知木主動的告訴王爺,現在窯崗這邊正在組織人,馬上就開始建設通到大同的鐵路。
聽了張知木的這話,王爺和薑鑲都非常高興。王爺說:“這可是太好了。鐵路到了大同,那麽雁北的安全就更有保證了。”
“火車明年一定能通,到那時候,王爺就可以經常的到窯崗去住些日子啦。”張知木奉承著說。
“是啊!我從你們窯崗回來之後,才覺得我的那個原來覺得不錯的王府,跟你們窯崗賓館比,就是鄉下的一個土宅子。嗬嗬!”王爺說的很實在。
在座的徽州商人也笑了說:“王爺你的話我們也有同感。我們在揚州覺得自己的宅子就算不錯了。可是沒法跟窯崗賓館設施相比。”
在殺胡口呆了兩天,正好還趕上包頭的電話電報開通了。張知木和陳玉峰都通過電話和劉雲他們通了話。盧炳義和李迪派過去的人,也匯報了那裏的工作情況。李迪他們的人在包頭和東勝州都建兩兆瓦發電廠,現在準備工作都完了。但是發電機和鍋爐實在是太重了,運不過去,就準備冬天黃河結冰的時候,通過黃河運過去。這樣的話,明年東勝州和包頭就都能用上電了。
這些消息,讓張知木非常高興。那裏有了電,好多事情都好辦了。
王爺和薑總兵回大同的時候,隻能還是坐馬車。張知木他們卻可以坐火車回去了。不過在殺胡口張知木單獨和守備大人商量一下火車通過長城的事情。因為這是一件大事兒,通過寧武關是有周遇吉作主。現在殺胡口守備有些顧忌,因為朝廷沒下令,他害怕擔責任。
張知木說:“這件事兒千萬不能先上報朝廷,朝廷那些大臣們知道了這件事兒會給皇上出很多難題。不如我們就先做好再說。因為代王爺和薑總兵都知道我們的鐵路要修到包頭有去。有人問你,你就說以為王爺和總兵已經批準了。不過我們修建的新關門,一定要非常安全,不能讓任何人挑出毛病。”
“你們的關門是啥樣的?”守備大人問。
這件事兒,盧炳義他們已經設計好了。張知木說:“我們準備修建一個甕城一樣的關門,不管火車進出關,都要先開進這個甕城裏麵。檢查安全了,再打開出去的大門將火車開出去。然後再關上大門。這樣的大門樓我們準備用鋼筋水泥修建,大門也用鋼焊接成可通過軌道開啟的大門。這是以前木頭大門沒辦法相比的。”
守備聽完張知木的介紹點點頭說:“明年開春就可以動工了。可先修建一個城門,再修另一個,這樣安全”。
張知木又說:“守備大人,我知道這件事兒一定會給你帶來一些麻煩,我們會給你足夠銀子去找人化解這件事兒。”
“不不,張東家,你們窯崗人對我已經非常夠意思了。我絕對不能再讓你們破費。”
“你誤會了,我們之間不用靠銀子辦事兒。但是這件事兒,你還真的需要收下銀子。因為一旦有人發難,你必須要及時的用銀子去補救。能給我們減少點兒麻煩,這點銀子不算啥。銀子沒了我再去掙。不過不能讓任何人影響我們的大事兒。”張知木說的守備大人無話可說。
“張東家,我交了你這樣的朋友,我這個守備就算沒白當一回。”
“這就對了!”張知木說。
火車通了,讓閻伯駒和陸成祥更高興。因為以後往窯崗運牲口,用火車就行了。馬匹還差一點兒。陸成祥說:“這羊要是從殺胡口趕回窯崗去,掉膘掉的厲害。現在肥羊坐火車到了窯崗基本還是肥羊,不掉膘。”
現在,窯崗人在殺胡口關內有一塊地在開荒,馬上就能耕種了,還有一個火車站,城裏麵還有分店,已經是殺胡口最大的買賣,影響更不用說了。
殺胡口分公司的人說,估計托裏王子現在是發了大財,他們利用和窯崗人的良好關係。經常是將窯崗人運來的布匹針織品等東西一下子包圓買走,而且會很快的再返回來。據說有些東西他們都運到俄國去。
張知木心說:“這樣一來,托裏王子就不會為失去包頭和東勝州再報怨了。”
不過和包頭通了電話和電報實在是太好了,這比用無線電報更安全可靠。現在從大局上看,對陝西的兩麵合圍態勢已經形成。恐怕李自成也會看到這一點。
本來張知木還想在殺胡口呆幾日,幫著閻伯駒和陸成祥把馬匹買了。可是家裏來電話說,李茂和範鬆就要到了,而且李茂還帶著一些浙商過來。
張知木對陳玉峰和歐陽鶴說:“看來我們得往回走了。”
閻伯駒比劃著說:“老陸你也知木他們一起回去吧,這買馬買羊買牛的事兒,你就放心吧,我在這裏就行。現在有火車了,也不用安排路上的事兒,還有分公司這麽些人,你不用擔心了。”
“是啊,我不回去不好。”陸成祥歎口氣,不放心的說,“你一定不要著急出手,這樣價格才能壓下來。”
張知木插言說:“今後想再過分壓價就不行了。火車一通,各地的信息就通了。你壓再低人家吧不賣你。我看差不多就行了,我們買一頭羊,處理完皮子,又賣出比羊還貴的價錢,知足吧。”
“好了,張總你就別管這事兒了。”陸成祥可不願意張知木插手這事兒,因為他根本不懂這裏的規矩。
那些遠道來的徽商們,也對殺胡口考察的差不多了。他們就一起和張知木他們乘火車回窯崗去。
火車一啟動,大家都聚到餐車喝茶聊天,張知木故意透露點兒浙商馬上就到窯崗的消息給這些徽商。
這些徽商表麵上沒露聲色,但張知木已經看出來,他們悄悄的都回到他們軟臥車廂,不在餐車上喝茶聊天。
歐陽鶴和張知木一對眼神的時候,一拱手。那意思是佩服。
陸成祥看徽商都走了,笑著說:“一會兒,‘徽駱駝’就會和我們談窯崗幣的事啦?”
張知木隻說了幾個字,“一定要一比一。”
陸成祥心領神會,說:“信用額度上,可以做到二比一。”
本來這些徽商想臨走的時候最後和窯崗人談票號合作,以及使用窯崗幣的事兒。他們想把這事兒拖一拖,是想把其它和窯崗合作的事兒都落實完了,大家都有了信任關係。他們想向窯崗人提出來,借用一些窯崗幣的事兒。他們認為反正窯崗幣是你們窯崗人自己印的,應該沒有大問題。現在浙商突然來插一腿,他們覺得不太妙。所以他們悄悄的回到車廂一研究,覺得這事兒不能等到窯崗再說了,否則就更被動。現在談或許還有希望。
徽商也都是很老練的商人,他們定下來的事兒就很沉得住氣。一直到午餐前他們也都是不露聲色。不知道如他們知道這一切都在窯崗人的算計之內會有啥想法。
午餐後,大家喝了一點茶。徽商那個商會的代表說話了,“這次我們算是開了眼界了。要是沒有窯崗人的火車,我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會來到殺胡口這樣的邊關地方。特別是在這裏的就能和各地進行便捷的通信和匯兌銀錢,讓我們真的是長了見識。這也堅定了我們要和窯崗人永久合作下去的決心。今天窯崗的幾位,歐,窯崗人叫做領導,都在這裏。我們一直想說的事情,就借機會說了。”
“這些日子以來,我們相處的很融洽,都是老朋友了。各位朋友不要客氣,有啥就說啥。不過要是談生意的事,我還是那句話,你們直接就和陸先生談就行。我們別人都不管具體的事兒。我們要是插手具體的事兒,陸先生的工作也沒法幹了。”張知木很真誠的說。
陸成祥接過來說:“我們窯崗的攤子鋪的很大。我們窯崗的幾位領導開會的時候,隻是商議大事兒。用張總的話說,定原則上的事兒,做檢查指導工作。具體工作我們各自負責一攤兒。”
陸成祥的話,說的徽商們也直點頭,他們知道窯崗人不僅僅是商人,他們是一個社會集團,既要建軍打仗,又要生產經商,這些窯崗的巨頭們是不可能參與到具體商務事情上來。可是這是兩家票號之間的合作,難道張東家能不管嗎?但是既然張東家這樣說了,他們也隻好跟陸成祥談了。
徽商代表隻好說:“我們是想和窯崗人談談票號合作的事兒。這涉及到使用窯崗幣的事兒。我們想和張東家陸先生一起談談。”
“嗬嗬!”張知木笑著說,“這事兒你們和陸先生談就行。現在好多家錢莊都和我們有業務往來,這正是陸先生分管的事兒。”
歐陽鶴起身說:“我看,他們要談工作,我們就不在這裏打擾了。”
張知木也起身說:“對,你們談具體事兒吧。我的原則是要讓大家都有利,這樣才能合作長遠。”
徽商們沒想到陸成祥會有這麽大的權力,看來窯崗人和別的商家真的不一樣。這些徽商雖然比手裏的銀子誰也不怕,可是在窯崗人麵前就是驕傲不起來。
和陸先生談生意,徽商們非常聰明,不敢有一點兒虛的,他們知道這是最好的辦法。票號合作的事兒,第一件事兒就是使用窯崗幣的事兒,徽商提出來借用一部分窯崗,當然他們會付一部分費用。但是陸成祥這樣說:“關於窯崗幣的印刷數量,我們永遠不會讓流通的數量大於我們庫存金銀的數量,將來你們要是發行貨幣,也要堅持這個原則才行。否著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崩盤。”
這一點,徽商們說啥也不信,其實陸成祥也不信,但是現在為止,窯崗印刷的窯崗幣還真的是遠遠少於窯崗庫存的金銀。
不過徽商想要借窯崗幣的事兒,就不能再提了。因此徽商需要窯崗幣的話,需要用一比一的比例用金銀換窯崗幣。這還是窯崗人給了他們的麵子。因為窯崗幣印刷有費用,所以窯崗幣給他們第一筆是五千萬元,不收印鈔費。算是合作的禮物,但是要求他們對外一定要保密。
至於給對方票號的授信額度,在一百萬兩以內,對方放一兩銀子抵押可以授信二兩。每月要按時結算。
雙方對這個結果,原則上都同意了。準備回去都商議一下,沒有問題就簽契約。
這個結果,徽商們還算滿意,因為窯崗票號已經成了氣候,他們答應和徽商合作,還給他們很大的麵子。不然徽商票號想發展到大家認可的程度,還需要很長時間,也許沒發展到大家認可的時候,就會因為啥事情夭折了。
這讓這些徽商們出氣兒有勻了很多。不過他們不明白窯崗人是為啥這麽慷慨。作為對手應該限製他們才對啊!他們那裏知道,張知木想的是要讓整個中國的經濟都發展起來,希望最有實力的徽商發揮他們的作用。
張知木他們回到窯崗的時侯,李茂他們的也是剛剛到窯崗。
現在窯崗可是熱鬧,徽商和浙商兩大有實力的商幫齊聚窯崗,而且都住在窯崗賓館。當晚張知木安排酒宴宴請浙商,請徽商們一起做陪。
宴會前,張知木才有機會單獨和範鬆說話。
張知木拉過範鬆的手問:“小子,你都急死我了,怎麽才回來?”
-------------
宋軍占領北海道,元寇登陸九州島。開辟日本戰場。--《南宋記憶》進展
要說殺胡口通車真正高興的還真的是代王爺和薑鑲總兵,因為他們就是常年守在北麵,時刻麵對著北方的威脅。特別是朝廷不行的時候,他們麵對的威脅更大。不知道北麵的蒙古人啥時候打過來,那些看起來野蠻的蒙古人其實也有他們非常精明的一麵,他們時刻都在準備打進長城來,恢複他們祖先的榮耀。他們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有了這條鐵路,就將這裏和窯崗緊緊的連在一起,一旦這裏有事,窯崗人很快的就能趕過來,這對邊關安全的影響簡直太大了。不然,代王爺和薑總兵也不能過來參加這個典禮。
由於是宴請王爺,盛興樓的三樓全部清空,隻留下宴請王爺的一桌。王爺和百姓們在一起聚餐,這可是頭一次,也是大家都沒想到的。就連薑鑲總兵也沒想到王爺會和大家一起用餐。在窯崗和張知木他們一起用餐已經是非常特殊了,一般王府宴請,王爺都是一個人一桌,賓客遠離王爺的。
張知木離開盛興樓的東家,來到樓上的時候,王爺已經和大家坐在一起,這讓張知木感到很驚訝,說:“王爺今天要與民同樂啊?”
“別說這些了,就衝你張東家做的這件事情,我就該好好的謝謝你。”王爺說,“今天火車通到殺胡口,我和薑總兵是最高興的。我們的邊關的安全,現在終於和你們窯崗人連在一起,我們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薑鑲接過話說:“各位可能不一定能理解我們感受。我們在邊關每天都是很緊張,因為現在天下各路反賊作亂,朝廷無暇顧及邊關的事情,這樣壓力就隻能由我們頂著。可是邊關十幾萬將士糧餉不足,王爺也是費盡了心力。最大問題是不知道北麵的蒙古人啥時候打過來,我們時刻都要提著心。現在我們和窯崗通過鐵路連在一起,我們就有了強大的後盾,出了事兒也不怕。我們知道窯崗人不會看著不管。這種心情不知道各位能不能理解?”
大家都跟著說:“能理解,能理解。”
特別是徽州商人是第一次與代王和薑總兵見麵,他們都知道邊關的艱苦,但是那都是聽說。到了這裏談論邊關的事情,才真切的體會到邊關的不易。
殺胡口守備說:“窯崗人出關,在東勝州和包頭站穩腳後,我們就感覺到殺胡口的壓力減少了不少。最起碼不會聽見的風吹草動就心驚肉跳了。”
“真正減少壓力的還是周遇吉總兵他們,有窯崗人在那裏,他們偏關、寧武關就和蒙古人隔離開了。我們殺胡口、大同要是穩固了,他們雁門關那邊就沒有壓力了。”薑鑲說。
“我看,等我們明年把鐵路修到包頭之後,我們就在關外有了穩定的基地,我們就將防守的區域擴大到關外了。”張知木說,“不過,這也不是長久之計。我看我們不能采取這樣的防守策略。我們應該主動出擊,打得對手不敢對我們有覬覦的念頭才行,要讓他們天天想著防守我們才行。不然我們邊關十幾萬人就要時刻準備著迎戰,這樣太耗我們的元氣。我們必須要從根兒上解決問題。”
包括代王和薑總兵在內,大家都對張知木的說法感興趣。代王爺問:“張東家好主意,能不能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這件事兒我們還沒想好,不過我們將來會解決這個問題。現在隻要邊關不出大事兒,我們還顧不上這裏。我們騰出手來,還要先解決李自成的問題。這也是皇上一再要求我們的事。”張知木回答說。
雖然張知木沒有回答王爺的問題,但是張知木回答的話已經顯出來了那種自信和豪氣,讓大家為之一振。代王爺說:“張東家好氣魄。今天我們要多敬張東家幾杯。”
大家當然響應王爺的提議。
張知木知道,方才的話有點兒露出鋒芒了。不過陳玉峰和歐陽鶴覺得很好。一個領袖該說一些話時就要豪氣衝天才行。
張知木的話引起的後果,馬上就出現了。因為張知木喝的是被人扶著回去的。
不過,沒喝醉前,張知木主動的告訴王爺,現在窯崗這邊正在組織人,馬上就開始建設通到大同的鐵路。
聽了張知木的這話,王爺和薑鑲都非常高興。王爺說:“這可是太好了。鐵路到了大同,那麽雁北的安全就更有保證了。”
“火車明年一定能通,到那時候,王爺就可以經常的到窯崗去住些日子啦。”張知木奉承著說。
“是啊!我從你們窯崗回來之後,才覺得我的那個原來覺得不錯的王府,跟你們窯崗賓館比,就是鄉下的一個土宅子。嗬嗬!”王爺說的很實在。
在座的徽州商人也笑了說:“王爺你的話我們也有同感。我們在揚州覺得自己的宅子就算不錯了。可是沒法跟窯崗賓館設施相比。”
在殺胡口呆了兩天,正好還趕上包頭的電話電報開通了。張知木和陳玉峰都通過電話和劉雲他們通了話。盧炳義和李迪派過去的人,也匯報了那裏的工作情況。李迪他們的人在包頭和東勝州都建兩兆瓦發電廠,現在準備工作都完了。但是發電機和鍋爐實在是太重了,運不過去,就準備冬天黃河結冰的時候,通過黃河運過去。這樣的話,明年東勝州和包頭就都能用上電了。
這些消息,讓張知木非常高興。那裏有了電,好多事情都好辦了。
王爺和薑總兵回大同的時候,隻能還是坐馬車。張知木他們卻可以坐火車回去了。不過在殺胡口張知木單獨和守備大人商量一下火車通過長城的事情。因為這是一件大事兒,通過寧武關是有周遇吉作主。現在殺胡口守備有些顧忌,因為朝廷沒下令,他害怕擔責任。
張知木說:“這件事兒千萬不能先上報朝廷,朝廷那些大臣們知道了這件事兒會給皇上出很多難題。不如我們就先做好再說。因為代王爺和薑總兵都知道我們的鐵路要修到包頭有去。有人問你,你就說以為王爺和總兵已經批準了。不過我們修建的新關門,一定要非常安全,不能讓任何人挑出毛病。”
“你們的關門是啥樣的?”守備大人問。
這件事兒,盧炳義他們已經設計好了。張知木說:“我們準備修建一個甕城一樣的關門,不管火車進出關,都要先開進這個甕城裏麵。檢查安全了,再打開出去的大門將火車開出去。然後再關上大門。這樣的大門樓我們準備用鋼筋水泥修建,大門也用鋼焊接成可通過軌道開啟的大門。這是以前木頭大門沒辦法相比的。”
守備聽完張知木的介紹點點頭說:“明年開春就可以動工了。可先修建一個城門,再修另一個,這樣安全”。
張知木又說:“守備大人,我知道這件事兒一定會給你帶來一些麻煩,我們會給你足夠銀子去找人化解這件事兒。”
“不不,張東家,你們窯崗人對我已經非常夠意思了。我絕對不能再讓你們破費。”
“你誤會了,我們之間不用靠銀子辦事兒。但是這件事兒,你還真的需要收下銀子。因為一旦有人發難,你必須要及時的用銀子去補救。能給我們減少點兒麻煩,這點銀子不算啥。銀子沒了我再去掙。不過不能讓任何人影響我們的大事兒。”張知木說的守備大人無話可說。
“張東家,我交了你這樣的朋友,我這個守備就算沒白當一回。”
“這就對了!”張知木說。
火車通了,讓閻伯駒和陸成祥更高興。因為以後往窯崗運牲口,用火車就行了。馬匹還差一點兒。陸成祥說:“這羊要是從殺胡口趕回窯崗去,掉膘掉的厲害。現在肥羊坐火車到了窯崗基本還是肥羊,不掉膘。”
現在,窯崗人在殺胡口關內有一塊地在開荒,馬上就能耕種了,還有一個火車站,城裏麵還有分店,已經是殺胡口最大的買賣,影響更不用說了。
殺胡口分公司的人說,估計托裏王子現在是發了大財,他們利用和窯崗人的良好關係。經常是將窯崗人運來的布匹針織品等東西一下子包圓買走,而且會很快的再返回來。據說有些東西他們都運到俄國去。
張知木心說:“這樣一來,托裏王子就不會為失去包頭和東勝州再報怨了。”
不過和包頭通了電話和電報實在是太好了,這比用無線電報更安全可靠。現在從大局上看,對陝西的兩麵合圍態勢已經形成。恐怕李自成也會看到這一點。
本來張知木還想在殺胡口呆幾日,幫著閻伯駒和陸成祥把馬匹買了。可是家裏來電話說,李茂和範鬆就要到了,而且李茂還帶著一些浙商過來。
張知木對陳玉峰和歐陽鶴說:“看來我們得往回走了。”
閻伯駒比劃著說:“老陸你也知木他們一起回去吧,這買馬買羊買牛的事兒,你就放心吧,我在這裏就行。現在有火車了,也不用安排路上的事兒,還有分公司這麽些人,你不用擔心了。”
“是啊,我不回去不好。”陸成祥歎口氣,不放心的說,“你一定不要著急出手,這樣價格才能壓下來。”
張知木插言說:“今後想再過分壓價就不行了。火車一通,各地的信息就通了。你壓再低人家吧不賣你。我看差不多就行了,我們買一頭羊,處理完皮子,又賣出比羊還貴的價錢,知足吧。”
“好了,張總你就別管這事兒了。”陸成祥可不願意張知木插手這事兒,因為他根本不懂這裏的規矩。
那些遠道來的徽商們,也對殺胡口考察的差不多了。他們就一起和張知木他們乘火車回窯崗去。
火車一啟動,大家都聚到餐車喝茶聊天,張知木故意透露點兒浙商馬上就到窯崗的消息給這些徽商。
這些徽商表麵上沒露聲色,但張知木已經看出來,他們悄悄的都回到他們軟臥車廂,不在餐車上喝茶聊天。
歐陽鶴和張知木一對眼神的時候,一拱手。那意思是佩服。
陸成祥看徽商都走了,笑著說:“一會兒,‘徽駱駝’就會和我們談窯崗幣的事啦?”
張知木隻說了幾個字,“一定要一比一。”
陸成祥心領神會,說:“信用額度上,可以做到二比一。”
本來這些徽商想臨走的時候最後和窯崗人談票號合作,以及使用窯崗幣的事兒。他們想把這事兒拖一拖,是想把其它和窯崗合作的事兒都落實完了,大家都有了信任關係。他們想向窯崗人提出來,借用一些窯崗幣的事兒。他們認為反正窯崗幣是你們窯崗人自己印的,應該沒有大問題。現在浙商突然來插一腿,他們覺得不太妙。所以他們悄悄的回到車廂一研究,覺得這事兒不能等到窯崗再說了,否則就更被動。現在談或許還有希望。
徽商也都是很老練的商人,他們定下來的事兒就很沉得住氣。一直到午餐前他們也都是不露聲色。不知道如他們知道這一切都在窯崗人的算計之內會有啥想法。
午餐後,大家喝了一點茶。徽商那個商會的代表說話了,“這次我們算是開了眼界了。要是沒有窯崗人的火車,我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會來到殺胡口這樣的邊關地方。特別是在這裏的就能和各地進行便捷的通信和匯兌銀錢,讓我們真的是長了見識。這也堅定了我們要和窯崗人永久合作下去的決心。今天窯崗的幾位,歐,窯崗人叫做領導,都在這裏。我們一直想說的事情,就借機會說了。”
“這些日子以來,我們相處的很融洽,都是老朋友了。各位朋友不要客氣,有啥就說啥。不過要是談生意的事,我還是那句話,你們直接就和陸先生談就行。我們別人都不管具體的事兒。我們要是插手具體的事兒,陸先生的工作也沒法幹了。”張知木很真誠的說。
陸成祥接過來說:“我們窯崗的攤子鋪的很大。我們窯崗的幾位領導開會的時候,隻是商議大事兒。用張總的話說,定原則上的事兒,做檢查指導工作。具體工作我們各自負責一攤兒。”
陸成祥的話,說的徽商們也直點頭,他們知道窯崗人不僅僅是商人,他們是一個社會集團,既要建軍打仗,又要生產經商,這些窯崗的巨頭們是不可能參與到具體商務事情上來。可是這是兩家票號之間的合作,難道張東家能不管嗎?但是既然張東家這樣說了,他們也隻好跟陸成祥談了。
徽商代表隻好說:“我們是想和窯崗人談談票號合作的事兒。這涉及到使用窯崗幣的事兒。我們想和張東家陸先生一起談談。”
“嗬嗬!”張知木笑著說,“這事兒你們和陸先生談就行。現在好多家錢莊都和我們有業務往來,這正是陸先生分管的事兒。”
歐陽鶴起身說:“我看,他們要談工作,我們就不在這裏打擾了。”
張知木也起身說:“對,你們談具體事兒吧。我的原則是要讓大家都有利,這樣才能合作長遠。”
徽商們沒想到陸成祥會有這麽大的權力,看來窯崗人和別的商家真的不一樣。這些徽商雖然比手裏的銀子誰也不怕,可是在窯崗人麵前就是驕傲不起來。
和陸先生談生意,徽商們非常聰明,不敢有一點兒虛的,他們知道這是最好的辦法。票號合作的事兒,第一件事兒就是使用窯崗幣的事兒,徽商提出來借用一部分窯崗,當然他們會付一部分費用。但是陸成祥這樣說:“關於窯崗幣的印刷數量,我們永遠不會讓流通的數量大於我們庫存金銀的數量,將來你們要是發行貨幣,也要堅持這個原則才行。否著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崩盤。”
這一點,徽商們說啥也不信,其實陸成祥也不信,但是現在為止,窯崗印刷的窯崗幣還真的是遠遠少於窯崗庫存的金銀。
不過徽商想要借窯崗幣的事兒,就不能再提了。因此徽商需要窯崗幣的話,需要用一比一的比例用金銀換窯崗幣。這還是窯崗人給了他們的麵子。因為窯崗幣印刷有費用,所以窯崗幣給他們第一筆是五千萬元,不收印鈔費。算是合作的禮物,但是要求他們對外一定要保密。
至於給對方票號的授信額度,在一百萬兩以內,對方放一兩銀子抵押可以授信二兩。每月要按時結算。
雙方對這個結果,原則上都同意了。準備回去都商議一下,沒有問題就簽契約。
這個結果,徽商們還算滿意,因為窯崗票號已經成了氣候,他們答應和徽商合作,還給他們很大的麵子。不然徽商票號想發展到大家認可的程度,還需要很長時間,也許沒發展到大家認可的時候,就會因為啥事情夭折了。
這讓這些徽商們出氣兒有勻了很多。不過他們不明白窯崗人是為啥這麽慷慨。作為對手應該限製他們才對啊!他們那裏知道,張知木想的是要讓整個中國的經濟都發展起來,希望最有實力的徽商發揮他們的作用。
張知木他們回到窯崗的時侯,李茂他們的也是剛剛到窯崗。
現在窯崗可是熱鬧,徽商和浙商兩大有實力的商幫齊聚窯崗,而且都住在窯崗賓館。當晚張知木安排酒宴宴請浙商,請徽商們一起做陪。
宴會前,張知木才有機會單獨和範鬆說話。
張知木拉過範鬆的手問:“小子,你都急死我了,怎麽才回來?”
-------------
宋軍占領北海道,元寇登陸九州島。開辟日本戰場。--《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