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神手張”幫忙
張知木聽完楊玉琳的話之後,歎口氣說:“娶親不是個簡單的事兒,要有很多條件。”
楊玉琳一聽說到正事兒也來了精神,問:“你說都要啥條件,你忙沒時間我來準備。”
張知木開玩笑說:“哪有自己出嫁還幫別人準備娶自己的。”
楊玉琳摟著張知木說:“我不管別人怎麽說,你沒時間我就準備。”
張知木說:“你看,首先要有房子吧。不然結婚以後,你搬到我們那,我們三個人住一間房子?”
楊玉琳氣的使勁掐了張知木一下,說:“等我們的宿舍都蓋好了,我們也可以建一座和陳叔他們一樣的房子,我們就都住開了。”
張知木說:“是啊,那也要等到能蓋房子的時候啊!”
楊玉琳知道上張知木的套了,說:“現在也要開始準備才行啊。等房子好了就…..”
楊玉琳沒好意思往下說,張知木說:“準備從現在就開始,等我們打敗李自成的水軍,我們一起再下江南。你也可以好好地買些嫁妝和結婚用的東西。回來的時候房子也就差不多了,你說呢?”
楊玉琳很幸福的把頭靠在張知木的身上說:“好,我聽你的。”
張知木說:“這才乖,以後不許總是冷臉子,有事兒就說事兒。”
楊玉琳說:“好,我聽你的。”楊玉琳已經高興的不會說別的了。
張知木和楊玉琳正在這纏綿,突然有敲門聲。楊玉琳趕緊起身去開門,敲門的宋佳欣說:“安平公主來了。”
楊玉琳連忙衝宋佳欣身後的安平公主說:“快進來,我給你換茶去。”
安平公主一邊進屋一邊笑著說:“沒打擾你們的正事兒吧?我是沒事兒過來看看張東家。”
張知木說:“安平公主說的是哪裏話。你來了就是正事兒。”
安平公主咯咯的笑著說:“我算知道了楊大小姐為啥對你那麽上心了。就憑你的這張嘴,我看那個女人也過不了這關。”
楊玉琳正好進來倒水,說:“我看安平公主這關不是過得好好的嗎?”
開玩笑楊玉琳可不是安平的公主對手,安平公主說:“嗬嗬,我沒過去呢。主要是你在這裏,我怕你的鞭子,才老老實實的。”
張知木趕緊岔開話題說:“安平公主來的正好,我正要告訴你,暫時我們南下的商隊走不了了。李自成的水軍把黃河的水路給截斷了。”
安平公主一聽這話,高興地說:“太好了,我又可以在你們這多呆些日子了。想到回到開封我覺發愁。唉!”
張知木說:“你在開封多好,走到街上大家都得給你讓路,低著頭讓你過去。哪像我們這裏,隨便遇到個人都敢和你打招呼。”
“我就喜歡這裏的這樣,多好啊。每個人都是高高興興地,人都這樣多好。還有你們的鋪子裏東西太齊全了,天南地北的貨物都要有。我都想天天買東西,就怕到時候帶不走了。”安平公主說。
這時楊玉琳進來說:“正事談完了。安平就出來吧。秀容知縣來了。”
安平公主一撇嘴說:“讓他候著。沒看本公主在這裏嗎?我看楊大小姐就是不願意我在這和張東家說話。嗬嗬!”話雖然這樣說,可是安平公主還是起身跟著楊玉琳出去了。她知道來人找張知木一定是有事兒。
秀容知縣和張知木已經很熟悉了,他一邊進屋一邊嘟囔著說:“我大小也是一個朝廷的命官,有事兒你不去秀容卻讓我過來,這成何體統。”
張知木一邊關門一邊說:“哎呀,有勞知縣大人了。今天這件事兒,你不來就沒法辦啊,所以才請你過來。”
“到底是啥事兒,弄得神神秘秘的?”秀容知縣問。
張知木看著知縣問:“想不想見見你的女兒和兩個外孫子?”
知縣臉上的肌肉明顯的痙攣了一下,不知道如何說好。雖然知縣是一個小官吏,可多年的官場生涯還是讓他學會了遇事不輕易說的習慣。震驚之餘,知縣很快的冷靜下來,壓低聲音問:“張東家到底是何意?”
張知木又開始編個故事了,“前一陣我去了一趟牛頭山,見到您女兒,把遇到你的事情和您女兒說。唉,你女兒哭的那個傷心啊。央求他的男人想回秀容見您一麵。這麽多年來,他們夫婦二人關係很好,已有二子。他夫君也就是牛頭山的三當家的,人家當即就同意。他還說‘這幾年苦了夫人,就是你回去不返,我也不怪你。’可見他們二人還是很恩愛的。”
知縣是滿臉苦相。
張知木接著說:“這樣我就隻好成人之美,安排您女兒和您見一麵。如果您想見一見,我就作安排。”
看到知縣有些猶豫,張知木知道,知縣顧慮很多,這事兒要是走漏風聲,被人告一個勾結亂匪的罪名,那可是殺身之禍。可是不見又不忍心。張知木說:“事情大人不用擔心。我都會安排的周全,不會有外人知道。”
知縣這才點點頭說:“那就有勞張東家費心安排了,此恩必當厚報。”
張知木起身說:“大人說的哪裏話。請稍等。”
張知木出去對楊玉琳使個眼色,說:“我和大人一會要會個朋友,你去安排一下。”
知縣問:“怎麽,現在就去見?”
張知木看到知縣驚訝的樣子,說:“是啊,不然夜長夢多,機會難得。”
到現在知縣也隻好聽從張知木的安排了。
一會兒,楊玉琳回來推開門衝張知木點點頭。張知木說:“大人,我們過去吧。”
這是一座三層小樓,張知木領著知縣進院以後,進屋直接奔二樓。二人上了二樓,客廳裏等得心焦的那位知縣的女兒聽到腳步聲,迎到門前,看見知縣連忙跪倒泣不成聲,斷斷續續的說:“見過、父親大人!”這一幕讓張知木也忍不住眼睛濕濕的。
知縣再也忍不住眼淚,上前扶起女兒,也是泣不成聲,說:“快,快起來。讓為父看看。”
父女兩人攜手坐到沙發上,張知木出門將門帶好就下樓走了。
到了中午,楊玉琳親自帶人給他們送去豐盛的午飯。這父女人就在樓上用餐沒下樓。
在餐廳裏用餐的陳玉鋒和歐陽鶴也在小聲的議論這父女相逢的事兒。
歐陽鶴對張知木說:“秀容知縣是個難得的好官啊。我們以後就把秀容交給他來管吧。”
歐陽鶴的話讓張知木聽起來覺得有意思,好像秀容已經歸窯崗所有是的。不過歐陽鶴的話,的確讓張知木覺得這個知縣真是個難得的好官,這段時間他從來沒有為自己的事兒找過自己,每次都是為災民來求自己。
張知木和陳玉鋒、歐陽鶴正吃著飯,張炳臣領著“神手張”張本貴來到餐廳。
陳玉鋒見到老朋友非常的高興,但是他們倆見麵就是一頓掐。陳玉鋒說:“你這老東西,專找人別人吃飯的時候來。是怕別人不管飯你飯吃吧?”
“神手張”也不示弱,說:“你瞧你這點兒出息,你們窯崗都掙這麽多銀子了,你還是沒改掉你那個小摳的壞毛病。”
張知木起身說:“我們在重新找個地方吧。”
“神手張”忙擺手說:“各位別忙,大家都不是外人。我知道窯崗的飯很好吃,中午我就和大家吃你們的工作餐。晚上我要和那個老東西好好的喝一頓,他的那個家我還一直沒去喝酒呢。”
陳玉鋒也說:“知木,就這樣吧。誰讓他不早點來了,我們晚上再說。”
午飯後,“神手張”和陳玉鋒等人一起回到張知木的辦公室。坐下喝了一會茶以後,“神手張”看屋裏沒有別人,問:“我說你們幾位是想拉著我一起謀反是不是?”
這句話下了張知木一跳,陳玉鋒搶過話問:“你這老東西,說瘋話呢吧?”
“神手張”說:“前一陣你們買硝石自己製作黑**,現在又要給配軍去臉上的刺字,哪一樣都是可以治你們一個謀反之罪的。我現在已經被你們拖進來了,你們要是真有啥想法,別忘了算我一個。”
張知木知道現在還不是能多說的時候,剛想解釋一下,陳玉鋒說話了:“你這老東西,亂講話,就憑你這話,就該殺頭。”
張知木哈哈一笑說:“張伯,我們要您幫忙的事兒還多著呢。想必炳臣已經跟您說了我們要建立一個學校的事兒。那裏我們想辦一個醫學班兒。我的想法是,等學生們上完基礎課程以後,要遍請天下名醫來這裏講學,到時候免不了要請您老來上課,還要憑您老的麵子,出麵去幫我們請人。”
“神手張”張本貴說:“炳臣回去和我說了這事兒,你們放心,窯崗的事兒就是我的事兒。到時候我會來講課,不過基礎的炳臣來講課就行,他腦子好使,記的東西多。至於請外麵的名醫的事兒,要費點勁兒。不過你們要是真的把天花這事兒給治了,那天下的大夫會把你們的門擠破。他們會覺得能到這裏講講課,是他們祖上的榮耀。”
張知木說:“我們要給臉上去字的人叫秦鵬,他是殺胡口的配軍,以前是個參將,在殺胡口的時候,一個萬戶看上了他家的娘子,這秦鵬不從那個萬戶就想謀害他,沒辦法他們就殺了那個萬戶跑了出來。不把他臉上的字去掉,他就不敢露麵,將來也是麻煩。”
張本貴說:“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這個事兒,也在準備一點兒藥。又去見了一位杏林中的好友,他做過剜肉補肉的事兒。我覺得現在可以試一試了。”
張炳臣在旁邊說:“那個逢皮用的細細的彎針和羊腸線已經製好了,而且縫針的手法我也練了一段時間。”
張知木說:“等你們都準備好了,想做手術的時候,我會給你們配製一些消毒水,你們的所有手術用品都要消毒。”
張炳臣說:“我用的脫脂棉和紗布都已經用高壓鍋消毒了。就連膠布也都消毒了。”
張本貴見大家都準備的很充分,說:“那就別等了,明天就做了吧。”
張知木說:“那就太好了,我一直為這事兒擔心。下午知縣大人走之後,我就給你們製點兒消毒水。”
知縣大人在下午很晚了才從女兒那裏出來,看出來父女二人談了很長時間。知縣大人的臉色顯得十分的愉悅。來到張知木辦公室,知縣就要求張知木要去看看自己的兩個外孫子。看來三當家的夫人已經將事情都告訴了自己的父親。
張知木領著知縣來到學校,在學校的走廊上,隔著玻璃窗戶,張知木指給知縣看,告訴他,那邊坐著上課的就是你的兩個外孫子。
知縣在窗外看個沒夠,張知木說等一會兒就下課了。下課了我把兩個孩子,給你叫過來,讓你看個仔細。知縣連忙點頭說:“好,好。”
等下課了,張知木讓老師把那兩個孩子叫了過來。顯然兩個孩子跟張知木很熟悉,過來很親切的和張知木打招呼。張知木摸著他們的頭說,今天知縣大人過來有公幹,正好過來看看,你們學習的好嗎?倆孩子都說好。知縣知道不能暴露身份,但是還是說:“你們看這學校多麽好,你們一定要好好地學習,聽老師的話。”
倆孩子點點,說:“是。一定聽老師的話。”
張知木說:“好了,去玩兒吧。”
知縣目送著倆孩子跑出去玩兒了,眼裏含著淚花,回頭對張知木說:“張東家,我欠你一個大情啊。”
張知木說:“別說誰欠誰了,我們來日方長。”
知縣臨走的時候,說:“張東家,我多說一句話。你和朝廷打交道一定要多留一個心眼兒,他們很難對付。你們現在這樣保留火槍隊,朝廷不會容你們太久。”
張知木說:“謝謝知縣大人,我自己會注意的。”
送走了知縣大人,張知木就來到張炳臣的衛生院。教張炳臣師徒二人製備消毒水。這次張知木用一個簡便辦法來製備消毒水,他先用一個大燒杯裏溶解了燒堿,又用橡皮管在溶液裏慢慢的通入**,不斷的攪拌。等**不在溶解了,就停止加**。
張知木告訴他們燒杯裏的就是消毒水。因為**和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次氯酸鈉。次氯酸根有殺菌消毒作用。然後用大桶稀釋消毒水,倒出來一部分消毒水,將手術用的刀、剪子、針鉗子等都泡在消毒水裏。又在要進行手術的房間裏四處撒上消毒水。
張炳臣完全是張知木要求怎麽做就怎麽做,張知木知道他們對啥細菌感染沒有直觀的印象之前,是不會完全理解這麽做的意義。出了衛生院,張知木又來到孫亮他們的工作室。
看到張知木到來,孫亮非常高興,告訴張知木迫擊炮的炮鏡已經做完了,李威他們正在試用。張知木說:“太好了,以後李威他們發射迫擊炮就可以像打槍一樣,瞄準射擊了。”
張知木又看了看孫亮他們搞的大大小小幾種望遠鏡,覺得他們的做工越來越好了。
看完這些,張知木對孫亮說:“你把那個小望遠鏡,倒著看會有啥效果。”
孫亮拿過來一個小望遠鏡,張知木把手放到陽光下,又把望遠鏡的目鏡很近的對準自己的手,然後從物鏡利往裏麵看。自己看完,又讓孫亮看。孫亮看完驚得有些嘴都合不上,一會兒才說:“我們這麽長時間也沒想到要這樣試一試,方才我連你的手紋都看的清清楚楚,太神奇了。”
張知木說:“我現在給你們一個任務,就是要製作放大倍數更大的鏡子,就叫顯微鏡。這顯微鏡要求很高,和望遠鏡不同的是,你們要把很小的視場角放得很大,那裏的光線會很暗,所以還要加上照明光路才行,不然太暗了啥也看不清。你們最少要製作出來放大一百倍的顯微鏡,以後慢慢的再加大放大倍數。一個鏡片的放大倍數不夠用,你們可以用多個鏡片進行放大,但是多次放大也帶來色差的問題,你們同時還要用不同的玻璃來消色差。據體怎麽樣做我也不知道。顯微鏡的調整要分微調和普通調焦。等你們這東西搞成功了,就會發現微觀世界的細菌在活動。也為我們打開世界的另一個窗口。”
孫亮他們幾個都是不太善於言語的人,可是動手能力都是非常強,都是實幹家。孫亮說:“張總放心,你交代的任務,我們一定會盡力的去做,可是你說的新東西,我們以前都沒搞過,你要給我們一點兒時間。”
張知木說:“你們放心大膽的做,不怕失敗,就怕不敢嚐試。隻要敢嚐試,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失敗乃成功之母!”
臉上的植皮手術,秦鵬他們仨個人都知道是會有危險的,所以都要爭著先做。沒辦法隻好請張知木來做決定。這讓張知木也有些為難了,但是再為難也要做決定,想了一下張知木說:“你們三個人秦鵬官最大,所以就秦鵬先來吧。”
張知木說話了,那兩個人就沒再爭。
張炳臣和張本貴做手術,張知木就沒在陪著他們。他看到了張炳臣用酒精泡了羊腸線,就想到了那可是最好的吉他弦。所以他出來以後,就找到南方來的兩個木匠,告訴他們自己要製作吉他,巧的是他們兩人以前都做過樂器,有給張知木講了一些用啥樣的木頭做樂器好,用啥木頭做琴的哪個部件最好等等。
張知木說:“木頭的事兒你們想辦法,我回去給你們畫一個吉他的圖來。”張知木覺得現在人的文化生活太單調了,應該把吉他這樣容易普及的樂器多搞一些,特別是學校開學以後,更要給他們準備一些好東西,以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不能培養出來一群書呆子。
等張知木回到辦公室,圖卻畫不成了,因為陸成祥在等著他呢。
陸成祥回到窯崗後,聽說了沁河兩岸可以開店了,非常高興。連忙開始準備人員,籌備去那邊的事情,再加上處理他不在家的時候留下來的事情,一直沒和張知木好好地嘮一嘮。
陸成祥說:“沁水那邊開店的人我安排了一些,正在組織培訓。殺胡口和張家口我們的票號業務已經可以開始營業了,等楊靖回來,我們的客運就可以開始,票號的業務馬上就會有了。但是現在有一個大問題需要盡快解決,那就是我們的客房太少了。來的客人沒辦法都回到修容去住,這樣不行,我們客店要先建起來。”
張知木說:“這件事怪我,沒事先考慮到。我看客店就先建設,客房先建起來,配套設施後建都行,來人不管好壞,先要有住的地方。以後我們再建一個窯崗大賓館,建一個高級一些的。”
陸成祥滿臉堆笑的說:“我這次帶到殺胡口和張家口去我們自己生產的幾樣小東西,可都是搶手貨。那個鎖頭、拉鏈、帶拉鏈的兜子,都是一搶而空。我們的生產量還要加大才行,這可是太賺銀子了。弄得我別的生意都不想做了。尤其是我們的肥皂,更是槍手。那些商家幾乎是求著我們,讓我們下次一點多帶一些。”
說這些的時候,張知木覺得陸成祥的神態就象給自己報賬的時候一樣,是很是享受的樣子。陸成祥是一個把經商當做自己生活的人。
楊靖回來的稍晚了一點,因為路上每個站點都要做安排,沒建好站點兒的都要和當地的客店合作,把條件談好。好在李治和他一回來,也幫著他一起忙活。總算把一路上的事兒都辦好了。
但是沒想到的是,本來一路順利的回來路上,要離家不遠的時候卻遇到了一點兒麻煩。
----------
推薦:“突擊艇對峙三桅船,迫擊炮大戰回回炮。”--《南宋記憶》。
張知木聽完楊玉琳的話之後,歎口氣說:“娶親不是個簡單的事兒,要有很多條件。”
楊玉琳一聽說到正事兒也來了精神,問:“你說都要啥條件,你忙沒時間我來準備。”
張知木開玩笑說:“哪有自己出嫁還幫別人準備娶自己的。”
楊玉琳摟著張知木說:“我不管別人怎麽說,你沒時間我就準備。”
張知木說:“你看,首先要有房子吧。不然結婚以後,你搬到我們那,我們三個人住一間房子?”
楊玉琳氣的使勁掐了張知木一下,說:“等我們的宿舍都蓋好了,我們也可以建一座和陳叔他們一樣的房子,我們就都住開了。”
張知木說:“是啊,那也要等到能蓋房子的時候啊!”
楊玉琳知道上張知木的套了,說:“現在也要開始準備才行啊。等房子好了就…..”
楊玉琳沒好意思往下說,張知木說:“準備從現在就開始,等我們打敗李自成的水軍,我們一起再下江南。你也可以好好地買些嫁妝和結婚用的東西。回來的時候房子也就差不多了,你說呢?”
楊玉琳很幸福的把頭靠在張知木的身上說:“好,我聽你的。”
張知木說:“這才乖,以後不許總是冷臉子,有事兒就說事兒。”
楊玉琳說:“好,我聽你的。”楊玉琳已經高興的不會說別的了。
張知木和楊玉琳正在這纏綿,突然有敲門聲。楊玉琳趕緊起身去開門,敲門的宋佳欣說:“安平公主來了。”
楊玉琳連忙衝宋佳欣身後的安平公主說:“快進來,我給你換茶去。”
安平公主一邊進屋一邊笑著說:“沒打擾你們的正事兒吧?我是沒事兒過來看看張東家。”
張知木說:“安平公主說的是哪裏話。你來了就是正事兒。”
安平公主咯咯的笑著說:“我算知道了楊大小姐為啥對你那麽上心了。就憑你的這張嘴,我看那個女人也過不了這關。”
楊玉琳正好進來倒水,說:“我看安平公主這關不是過得好好的嗎?”
開玩笑楊玉琳可不是安平的公主對手,安平公主說:“嗬嗬,我沒過去呢。主要是你在這裏,我怕你的鞭子,才老老實實的。”
張知木趕緊岔開話題說:“安平公主來的正好,我正要告訴你,暫時我們南下的商隊走不了了。李自成的水軍把黃河的水路給截斷了。”
安平公主一聽這話,高興地說:“太好了,我又可以在你們這多呆些日子了。想到回到開封我覺發愁。唉!”
張知木說:“你在開封多好,走到街上大家都得給你讓路,低著頭讓你過去。哪像我們這裏,隨便遇到個人都敢和你打招呼。”
“我就喜歡這裏的這樣,多好啊。每個人都是高高興興地,人都這樣多好。還有你們的鋪子裏東西太齊全了,天南地北的貨物都要有。我都想天天買東西,就怕到時候帶不走了。”安平公主說。
這時楊玉琳進來說:“正事談完了。安平就出來吧。秀容知縣來了。”
安平公主一撇嘴說:“讓他候著。沒看本公主在這裏嗎?我看楊大小姐就是不願意我在這和張東家說話。嗬嗬!”話雖然這樣說,可是安平公主還是起身跟著楊玉琳出去了。她知道來人找張知木一定是有事兒。
秀容知縣和張知木已經很熟悉了,他一邊進屋一邊嘟囔著說:“我大小也是一個朝廷的命官,有事兒你不去秀容卻讓我過來,這成何體統。”
張知木一邊關門一邊說:“哎呀,有勞知縣大人了。今天這件事兒,你不來就沒法辦啊,所以才請你過來。”
“到底是啥事兒,弄得神神秘秘的?”秀容知縣問。
張知木看著知縣問:“想不想見見你的女兒和兩個外孫子?”
知縣臉上的肌肉明顯的痙攣了一下,不知道如何說好。雖然知縣是一個小官吏,可多年的官場生涯還是讓他學會了遇事不輕易說的習慣。震驚之餘,知縣很快的冷靜下來,壓低聲音問:“張東家到底是何意?”
張知木又開始編個故事了,“前一陣我去了一趟牛頭山,見到您女兒,把遇到你的事情和您女兒說。唉,你女兒哭的那個傷心啊。央求他的男人想回秀容見您一麵。這麽多年來,他們夫婦二人關係很好,已有二子。他夫君也就是牛頭山的三當家的,人家當即就同意。他還說‘這幾年苦了夫人,就是你回去不返,我也不怪你。’可見他們二人還是很恩愛的。”
知縣是滿臉苦相。
張知木接著說:“這樣我就隻好成人之美,安排您女兒和您見一麵。如果您想見一見,我就作安排。”
看到知縣有些猶豫,張知木知道,知縣顧慮很多,這事兒要是走漏風聲,被人告一個勾結亂匪的罪名,那可是殺身之禍。可是不見又不忍心。張知木說:“事情大人不用擔心。我都會安排的周全,不會有外人知道。”
知縣這才點點頭說:“那就有勞張東家費心安排了,此恩必當厚報。”
張知木起身說:“大人說的哪裏話。請稍等。”
張知木出去對楊玉琳使個眼色,說:“我和大人一會要會個朋友,你去安排一下。”
知縣問:“怎麽,現在就去見?”
張知木看到知縣驚訝的樣子,說:“是啊,不然夜長夢多,機會難得。”
到現在知縣也隻好聽從張知木的安排了。
一會兒,楊玉琳回來推開門衝張知木點點頭。張知木說:“大人,我們過去吧。”
這是一座三層小樓,張知木領著知縣進院以後,進屋直接奔二樓。二人上了二樓,客廳裏等得心焦的那位知縣的女兒聽到腳步聲,迎到門前,看見知縣連忙跪倒泣不成聲,斷斷續續的說:“見過、父親大人!”這一幕讓張知木也忍不住眼睛濕濕的。
知縣再也忍不住眼淚,上前扶起女兒,也是泣不成聲,說:“快,快起來。讓為父看看。”
父女兩人攜手坐到沙發上,張知木出門將門帶好就下樓走了。
到了中午,楊玉琳親自帶人給他們送去豐盛的午飯。這父女人就在樓上用餐沒下樓。
在餐廳裏用餐的陳玉鋒和歐陽鶴也在小聲的議論這父女相逢的事兒。
歐陽鶴對張知木說:“秀容知縣是個難得的好官啊。我們以後就把秀容交給他來管吧。”
歐陽鶴的話讓張知木聽起來覺得有意思,好像秀容已經歸窯崗所有是的。不過歐陽鶴的話,的確讓張知木覺得這個知縣真是個難得的好官,這段時間他從來沒有為自己的事兒找過自己,每次都是為災民來求自己。
張知木和陳玉鋒、歐陽鶴正吃著飯,張炳臣領著“神手張”張本貴來到餐廳。
陳玉鋒見到老朋友非常的高興,但是他們倆見麵就是一頓掐。陳玉鋒說:“你這老東西,專找人別人吃飯的時候來。是怕別人不管飯你飯吃吧?”
“神手張”也不示弱,說:“你瞧你這點兒出息,你們窯崗都掙這麽多銀子了,你還是沒改掉你那個小摳的壞毛病。”
張知木起身說:“我們在重新找個地方吧。”
“神手張”忙擺手說:“各位別忙,大家都不是外人。我知道窯崗的飯很好吃,中午我就和大家吃你們的工作餐。晚上我要和那個老東西好好的喝一頓,他的那個家我還一直沒去喝酒呢。”
陳玉鋒也說:“知木,就這樣吧。誰讓他不早點來了,我們晚上再說。”
午飯後,“神手張”和陳玉鋒等人一起回到張知木的辦公室。坐下喝了一會茶以後,“神手張”看屋裏沒有別人,問:“我說你們幾位是想拉著我一起謀反是不是?”
這句話下了張知木一跳,陳玉鋒搶過話問:“你這老東西,說瘋話呢吧?”
“神手張”說:“前一陣你們買硝石自己製作黑**,現在又要給配軍去臉上的刺字,哪一樣都是可以治你們一個謀反之罪的。我現在已經被你們拖進來了,你們要是真有啥想法,別忘了算我一個。”
張知木知道現在還不是能多說的時候,剛想解釋一下,陳玉鋒說話了:“你這老東西,亂講話,就憑你這話,就該殺頭。”
張知木哈哈一笑說:“張伯,我們要您幫忙的事兒還多著呢。想必炳臣已經跟您說了我們要建立一個學校的事兒。那裏我們想辦一個醫學班兒。我的想法是,等學生們上完基礎課程以後,要遍請天下名醫來這裏講學,到時候免不了要請您老來上課,還要憑您老的麵子,出麵去幫我們請人。”
“神手張”張本貴說:“炳臣回去和我說了這事兒,你們放心,窯崗的事兒就是我的事兒。到時候我會來講課,不過基礎的炳臣來講課就行,他腦子好使,記的東西多。至於請外麵的名醫的事兒,要費點勁兒。不過你們要是真的把天花這事兒給治了,那天下的大夫會把你們的門擠破。他們會覺得能到這裏講講課,是他們祖上的榮耀。”
張知木說:“我們要給臉上去字的人叫秦鵬,他是殺胡口的配軍,以前是個參將,在殺胡口的時候,一個萬戶看上了他家的娘子,這秦鵬不從那個萬戶就想謀害他,沒辦法他們就殺了那個萬戶跑了出來。不把他臉上的字去掉,他就不敢露麵,將來也是麻煩。”
張本貴說:“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這個事兒,也在準備一點兒藥。又去見了一位杏林中的好友,他做過剜肉補肉的事兒。我覺得現在可以試一試了。”
張炳臣在旁邊說:“那個逢皮用的細細的彎針和羊腸線已經製好了,而且縫針的手法我也練了一段時間。”
張知木說:“等你們都準備好了,想做手術的時候,我會給你們配製一些消毒水,你們的所有手術用品都要消毒。”
張炳臣說:“我用的脫脂棉和紗布都已經用高壓鍋消毒了。就連膠布也都消毒了。”
張本貴見大家都準備的很充分,說:“那就別等了,明天就做了吧。”
張知木說:“那就太好了,我一直為這事兒擔心。下午知縣大人走之後,我就給你們製點兒消毒水。”
知縣大人在下午很晚了才從女兒那裏出來,看出來父女二人談了很長時間。知縣大人的臉色顯得十分的愉悅。來到張知木辦公室,知縣就要求張知木要去看看自己的兩個外孫子。看來三當家的夫人已經將事情都告訴了自己的父親。
張知木領著知縣來到學校,在學校的走廊上,隔著玻璃窗戶,張知木指給知縣看,告訴他,那邊坐著上課的就是你的兩個外孫子。
知縣在窗外看個沒夠,張知木說等一會兒就下課了。下課了我把兩個孩子,給你叫過來,讓你看個仔細。知縣連忙點頭說:“好,好。”
等下課了,張知木讓老師把那兩個孩子叫了過來。顯然兩個孩子跟張知木很熟悉,過來很親切的和張知木打招呼。張知木摸著他們的頭說,今天知縣大人過來有公幹,正好過來看看,你們學習的好嗎?倆孩子都說好。知縣知道不能暴露身份,但是還是說:“你們看這學校多麽好,你們一定要好好地學習,聽老師的話。”
倆孩子點點,說:“是。一定聽老師的話。”
張知木說:“好了,去玩兒吧。”
知縣目送著倆孩子跑出去玩兒了,眼裏含著淚花,回頭對張知木說:“張東家,我欠你一個大情啊。”
張知木說:“別說誰欠誰了,我們來日方長。”
知縣臨走的時候,說:“張東家,我多說一句話。你和朝廷打交道一定要多留一個心眼兒,他們很難對付。你們現在這樣保留火槍隊,朝廷不會容你們太久。”
張知木說:“謝謝知縣大人,我自己會注意的。”
送走了知縣大人,張知木就來到張炳臣的衛生院。教張炳臣師徒二人製備消毒水。這次張知木用一個簡便辦法來製備消毒水,他先用一個大燒杯裏溶解了燒堿,又用橡皮管在溶液裏慢慢的通入**,不斷的攪拌。等**不在溶解了,就停止加**。
張知木告訴他們燒杯裏的就是消毒水。因為**和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次氯酸鈉。次氯酸根有殺菌消毒作用。然後用大桶稀釋消毒水,倒出來一部分消毒水,將手術用的刀、剪子、針鉗子等都泡在消毒水裏。又在要進行手術的房間裏四處撒上消毒水。
張炳臣完全是張知木要求怎麽做就怎麽做,張知木知道他們對啥細菌感染沒有直觀的印象之前,是不會完全理解這麽做的意義。出了衛生院,張知木又來到孫亮他們的工作室。
看到張知木到來,孫亮非常高興,告訴張知木迫擊炮的炮鏡已經做完了,李威他們正在試用。張知木說:“太好了,以後李威他們發射迫擊炮就可以像打槍一樣,瞄準射擊了。”
張知木又看了看孫亮他們搞的大大小小幾種望遠鏡,覺得他們的做工越來越好了。
看完這些,張知木對孫亮說:“你把那個小望遠鏡,倒著看會有啥效果。”
孫亮拿過來一個小望遠鏡,張知木把手放到陽光下,又把望遠鏡的目鏡很近的對準自己的手,然後從物鏡利往裏麵看。自己看完,又讓孫亮看。孫亮看完驚得有些嘴都合不上,一會兒才說:“我們這麽長時間也沒想到要這樣試一試,方才我連你的手紋都看的清清楚楚,太神奇了。”
張知木說:“我現在給你們一個任務,就是要製作放大倍數更大的鏡子,就叫顯微鏡。這顯微鏡要求很高,和望遠鏡不同的是,你們要把很小的視場角放得很大,那裏的光線會很暗,所以還要加上照明光路才行,不然太暗了啥也看不清。你們最少要製作出來放大一百倍的顯微鏡,以後慢慢的再加大放大倍數。一個鏡片的放大倍數不夠用,你們可以用多個鏡片進行放大,但是多次放大也帶來色差的問題,你們同時還要用不同的玻璃來消色差。據體怎麽樣做我也不知道。顯微鏡的調整要分微調和普通調焦。等你們這東西搞成功了,就會發現微觀世界的細菌在活動。也為我們打開世界的另一個窗口。”
孫亮他們幾個都是不太善於言語的人,可是動手能力都是非常強,都是實幹家。孫亮說:“張總放心,你交代的任務,我們一定會盡力的去做,可是你說的新東西,我們以前都沒搞過,你要給我們一點兒時間。”
張知木說:“你們放心大膽的做,不怕失敗,就怕不敢嚐試。隻要敢嚐試,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失敗乃成功之母!”
臉上的植皮手術,秦鵬他們仨個人都知道是會有危險的,所以都要爭著先做。沒辦法隻好請張知木來做決定。這讓張知木也有些為難了,但是再為難也要做決定,想了一下張知木說:“你們三個人秦鵬官最大,所以就秦鵬先來吧。”
張知木說話了,那兩個人就沒再爭。
張炳臣和張本貴做手術,張知木就沒在陪著他們。他看到了張炳臣用酒精泡了羊腸線,就想到了那可是最好的吉他弦。所以他出來以後,就找到南方來的兩個木匠,告訴他們自己要製作吉他,巧的是他們兩人以前都做過樂器,有給張知木講了一些用啥樣的木頭做樂器好,用啥木頭做琴的哪個部件最好等等。
張知木說:“木頭的事兒你們想辦法,我回去給你們畫一個吉他的圖來。”張知木覺得現在人的文化生活太單調了,應該把吉他這樣容易普及的樂器多搞一些,特別是學校開學以後,更要給他們準備一些好東西,以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不能培養出來一群書呆子。
等張知木回到辦公室,圖卻畫不成了,因為陸成祥在等著他呢。
陸成祥回到窯崗後,聽說了沁河兩岸可以開店了,非常高興。連忙開始準備人員,籌備去那邊的事情,再加上處理他不在家的時候留下來的事情,一直沒和張知木好好地嘮一嘮。
陸成祥說:“沁水那邊開店的人我安排了一些,正在組織培訓。殺胡口和張家口我們的票號業務已經可以開始營業了,等楊靖回來,我們的客運就可以開始,票號的業務馬上就會有了。但是現在有一個大問題需要盡快解決,那就是我們的客房太少了。來的客人沒辦法都回到修容去住,這樣不行,我們客店要先建起來。”
張知木說:“這件事怪我,沒事先考慮到。我看客店就先建設,客房先建起來,配套設施後建都行,來人不管好壞,先要有住的地方。以後我們再建一個窯崗大賓館,建一個高級一些的。”
陸成祥滿臉堆笑的說:“我這次帶到殺胡口和張家口去我們自己生產的幾樣小東西,可都是搶手貨。那個鎖頭、拉鏈、帶拉鏈的兜子,都是一搶而空。我們的生產量還要加大才行,這可是太賺銀子了。弄得我別的生意都不想做了。尤其是我們的肥皂,更是槍手。那些商家幾乎是求著我們,讓我們下次一點多帶一些。”
說這些的時候,張知木覺得陸成祥的神態就象給自己報賬的時候一樣,是很是享受的樣子。陸成祥是一個把經商當做自己生活的人。
楊靖回來的稍晚了一點,因為路上每個站點都要做安排,沒建好站點兒的都要和當地的客店合作,把條件談好。好在李治和他一回來,也幫著他一起忙活。總算把一路上的事兒都辦好了。
但是沒想到的是,本來一路順利的回來路上,要離家不遠的時候卻遇到了一點兒麻煩。
----------
推薦:“突擊艇對峙三桅船,迫擊炮大戰回回炮。”--《南宋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