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河灣村遭難


    李茂他們一萬多匹馬的商隊,在這亂世當中,可能已經是大明朝絕無僅有的。這樣一支商隊,行走在這千年古道上,將用他們的智慧和勇敢衝破阻擋他們前行的一切障礙,無所畏懼的一路向前。商隊也給這條沉寂多年的古老商路帶來了新的生機,使這條古道重新的煥發了活力。


    離開河灣村後經潤城鎮到五龍口鎮,這一段沁河的河道斬切太行山,河道隨山彎曲,岸壁陡立。夏日時水流湍急,水力豐沛。冬天河道的冰麵也不是非常平整。李茂他們在這一段走了三天時間。


    沁河出五龍口,流經衝積平原之上,兩岸築有堤防,河床高出兩岸地麵2~4米,和黃河下遊河道相似,也是“地上河”。這是因為沁河河水和黃河水一樣,含沙量太高的原因。


    沁河離開太行山向南不久就轉彎一路向東,經懷慶府(今沁陽)、徐堡鎮再向東到武陵縣再向南匯入黃河。


    這一路李茂他們基本上都是走在沁河的大堤上,路要好走一些,也沒有遇到太大的麻煩,但是長長的馬隊還是走了四天。


    進了黃河,李茂他們一路沿著黃河的北岸向東走,到了開封的北岸時才選了一處冰麵比較好的地方過了黃河。這一段他們又走了四天時間。


    從沁源出發,李茂他們一共走了二十幾天,曆盡千辛萬苦才到了開封。


    開始的時候,李菁和柳成璜他們知道李茂對走這段路有些顧慮還不太理解,不過他們都是跟著李茂下過晉南,知道李茂是個謹慎的人,不會輕易地表明自己的態度。這次他們跟著李茂來到這沁水古道以後才知道,這裏的人文和地理環境都是太複雜了,如果不是李茂有極大的忍耐性和智慧化解了不少危機,要是一仗仗打過來,那還不知道啥年月才能走出這條道路呢。


    其實他們對李茂由不理解到佩服的過程,對他們自己也是個很好的鍛煉。他們也學會了,處理事情能用軟的辦法解決就用軟的辦法解決,動用武力是最後的手段。


    在開封城外,李茂帶著商隊紮下營地,準備好好地休整一下。


    安排好商隊的事情,李茂和李菁帶著幾個人就進城,來到王府拜見周王。張知木給周王帶來了一份禮品,當然都是窯崗自己生產的東西。象玻璃鏡子、帶拉鏈的皮包、肥皂、各種鎖頭、帶拉鏈的皮靴,還有《窯崗周報》。周王見到窯崗的人親的不得了,非要留李茂等人在王府吃飯不可。但是李茂婉言謝絕了。


    離開王府,李茂等人找了一家好一點兒的客店住下。他要聯係一下以前的朋友和上次張知木在開封接觸過的一些商人。這次李茂還要替陸成祥打前站,要在開封買下一處地方,以建一個分號用。因為窯崗已經決定在開封建一個包括票號、商鋪、客店的分號。李茂這次是先幫著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方,因為陸成祥一直沒定下來這個分號的掌櫃的,現在隻能是李茂先代勞了。


    由於開封幾經戰亂,加上連年旱災,生意都很不好,所以店鋪房產都很便宜。在山陝會館的幫助下很快的就看好了一處臨街可做前鋪後院的大宅院。這既可以改造成一個門麵鋪子和票號門麵,後麵又可以做一個客店,以後運輸公司發展到這裏還可以作為一個站點兒。


    李茂的商隊到了開封,使整個開封象過節一樣熱鬧起來。因為一萬多匹馬的商隊實在是太大了,就是平穩年間,這樣的商隊也是不多見的,何況是這亂世。好多人都是不畏寒冷出城來看熱鬧。一方麵窯崗剛剛為開封解了圍,開封人都一直沒忘,另一方麵這一萬多匹馬也實在是壯觀。好多開封人出了城來到營地就主動地幫著幹活,因為他們知道上次沒有窯崗人幫著送糧進城,不知道開封城裏還要餓死多少人,他們的感激之情,隻能用行動來表達了。這讓窯崗來的人也很感動。那些開封城的商家更是在李茂住的客店排隊等著見李茂。這些商家既感激窯崗人在危難時出手相救,對李茂帶過來的貨物也是很感興趣。


    在開封停留幾日,李茂覺得價格合適,就賣了一些貨物和兩千匹馬。開封終究是個中心大城市,它輻射的範圍很大。開封的商人們對李茂留下的貨物太少表示了不滿。李茂跟他們耐心的解釋的說,這些貨物原本是揚州那邊定好的,看到開封的父老們實在是太渴望留下這些貨物了,這才是勉強的抽出了一些,不過大家別著急,等黃河一開化,後麵窯崗貨物還會運過來。


    李茂覺得這次看中的那個院子實在是太好了,為防止有啥其他的變故,就決定直接用銀子買了下來。留下幾個人看著院子,等著陸成祥他們到了再做安排。


    原來的打算是,李菁和柳成璜等人送李茂到開封就回去,可是根據一路上的情況看,留下二百人押送這些馬匹有些吃力,李茂等人研究了一下,就決定李菁他們還是再送一程。


    離開開封前,李茂到王府向周王辭行。周王問李茂等人啥時候往回返。李茂說:“本打算,窯崗的大隊人馬,把我們送到開封就直接往回返,可是經過一路的情況看,決定大隊人馬,還是要再送一程,或許到了徐州就可以回返。”


    周王說:“你們回返的時候,一定到開封一下,我還有事要交代。另外你們走前我的人會去買幾匹馬,你們幫著挑選一下。”


    李茂沒想到的是,周王買的不是幾匹馬,而是一下子就買了一百匹馬,這是給他的王府衛隊買的。李茂他們也是精心的幫著挑選了馬匹,王府的人付賬的時候,一定要多付一些。因為周王吩咐了,在馬群裏挑馬已經是很過意不去了,一定不能讓窯崗人吃虧了。


    李茂他們離開開封到商丘停了一天,因為商丘人早就知道窯崗的商隊要到了,商丘的商人們好不容易盼到一個商隊過來,一定要李茂停留幾天。李茂沒辦法,隻好停一天,看馬匹的價格不錯,又賣了五百匹馬和一些貨物。商隊到了徐州後就不著急賣貨物了,因為有自己的分號在這裏,貨物可以慢慢地賣個好價錢。李茂給徐州分號留下了兩千匹馬。


    窯崗的商隊同樣給徐州帶來了的很大的震動,分號的馬匹還沒在徐州上市,馬市上的人已經就多了起來。因為好久就沒有大量的馬匹進市了。這些過去以販馬為生的人,可算看到了機會。


    到了徐州再往南走,李茂就不用李菁和柳成璜護送了。因為馬匹還剩下五千多匹、貨物也少了不少,有二百多人足夠押送到揚州。到了徐州李菁和柳成璜他們隻是修整了一日,就往回返了。因為他們的回程還是很漫長的。好在沒有商隊押送,騎兵自己行進的速度就快多了。


    到了開封,按周王的吩咐,李菁和柳成璜到王府告知了一聲,周王直接就召見了他們二位。原來周王要派一小隊人跟著他們一起到窯崗去。這是一個五十多人的一隊人馬,已經早就準備好了。李菁和柳成璜著急走,這些人沒說別的,立刻就跟著上路了。李菁他們的回程,是按照來是的路線原路返回的,回程速度比來時的快了兩倍還多,馬匹基本上可以跑起來。


    王府的馬隊一看也都是久在馬背上混的,一點不含糊,根本不用李菁他們特別照顧。一隊人隻用了幾天時間就到了河灣村的前麵。


    和李茂分手的時候,李茂有些擔心,說:“我覺得河灣村那三公子和四公子麵色不善,回去的時候,如果他們發難,能不理就不理過去再說。”


    為了禮節上的說得過去,回去的時候不能不打一聲招呼。李茂寫了一封親筆信,都是一些問候感謝之類的話,讓李菁帶給河灣村的崗哨,過去不用停留。既不失禮數,又可以安全的過去。


    知道河灣村可能是個麻煩,李菁和柳成璜在河灣村前提前就安營下寨了。一早起來早早的來到河灣村,這次還是走的河道的冰麵上,李菁策馬上前,來到岸上的將李茂的信交給崗哨的莊丁。然後又下到河道的冰上與自己的隊伍會合。眼看著隊伍就要全部通過河灣村,這時突然河灣村的城堡上射下來一陣弓箭。本來李菁和柳成璜帶著隊伍,一直是再提防著出事兒,可是一直很順利。就在大家剛剛把心放下的時候,城堡上發難了。淬不及防,居高臨下射下的弓箭一下子射傷了十幾個人。大家趕緊用火槍壓住了城堡上弓箭的勢頭,隊伍才通過了河灣村。


    這讓林家和柳成璜氣炸了肝肺。可是李菁在想,現在硬攻城堡絕非上策,自己還是盡快的離開這裏再作打算。


    原來上次被李菁一槍打掉半個頭的人,是河灣村請過來的一個山寨的土匪,這些一起來到河灣村的一共有十幾個人,那個的被打死的隻能算其中的一個小頭目。到了河灣村,這些人受到了極大的優待,河灣村一直把他們當做寶貝來供著。沒想到的是,這次窯崗的商隊過來還讓他們搭進去一條命,這讓這些人氣惱不已。不過看到莊主把三公子和四公子訓的抬不起頭來,莊丁死了好幾個莊主都忍了,他們也就沒敢太吱聲。當他們再看到三公子和四公子時候,就不住的扇風說:“上次的受的屈辱是男人都不會忘了,一定要報仇,不然會被天下人恥笑一輩子。上次吃虧是吃在沒防備,如果依靠城堡和他們對壘,不管他們有啥火器也占不到便宜。流寇每次都是上萬人來襲,兩次還不都被我們打退了。何況一兩千窯崗兵。”


    這兩位公子,以為窯崗的人不會再回來了,就都誇下海口,說:“等他們再來到我們的城堡前,一定把他們都殺光了出這口惡氣,即使受父親責罰也要出這口惡氣,不然枉為男人。”


    這次李菁等人回來,路過河灣村的時候,正好三公子和四公子在城堡上。他們也都聽到一隊騎兵從河麵通過了的馬蹄聲。等他們來到城堡的垛口向下望的時候,已經看出來很可能是窯崗的隊伍,但是他們從心裏還是害怕窯崗人的,假裝看不出是哪裏的來了人,故意讓莊丁下去打探。可是下去的莊丁送來一封李茂寫給莊主的一封信,不用問了,下麵的是窯崗的騎兵無疑。這下子哥倆有些為難了,他們實在是不敢打,可是前麵的大話已經說出去了。就在他們為難的時候,那幾個請來的高人過來了,問:“兩位公子,要是再不打他們,他們就過去了。我們受的欺負不能就這樣算了,那樣的話,我們還算男人麽?”


    這幾句話,激起了倆位公子的怒火,三公子說:“放箭,一個別放過他們。出了事兒我頂著,四弟你就說這事兒與你沒關係。”


    老四一聽,那哪行說:“三哥,有難同當。打吧,不然晚了。”


    這時莊丁已經都在城上站好,他們一聲令下,弓箭就像雨一樣的射了下去。同時梆子、鑼聲、鼓聲也響了起來。這鼓聲是通知其它的城堡,自己遭遇襲擊了,請求支援。


    李菁和柳成璜知道這些城堡都是聯防的,一家有事兒會有很多人來協助。盡管李菁和柳成璜對野戰對付這些莊丁很不在乎,可是不殺一些人,他們是不知道厲害的。殺了人再緩和就難了,所以他們決定還是快速離開為上策。就帶隊加速衝了過去。


    但是還是了,他們被一隊人馬攔著住了去路。


    柳成璜策馬向前告訴攔他們的人,自己是過路的窯崗隊伍,是被河灣村襲擊的,我們往日無怨近日無仇,請讓開道路,讓我們通過。


    可是對方依仗著人多說,所有的城堡都是聯防的,一家有事兒大家都要出來,你們要是和河灣村有誤會,就下馬跟我們回去,向河灣村解釋。柳成璜知道再怎麽講也沒用了,回來和李菁一商量,覺得應該盡快衝過去,不然越聚人越多,越對自己不利。李菁帶人在前,柳成璜帶人押後,整個隊伍去就一起衝了過去,衝到到了攔截的隊伍麵前,前麵一共就射過來幾隻弓箭,看來對方也是準備不足。更讓對方想不到的事兒,他們想利用人多的優勢進行纏鬥的打算根本沒用,因為李菁帶領的火槍兵還沒和他們照麵,就已經開火了。這些平日裏莊稼漢,隻是偶爾舞舞槍棒。他們這樣的隊伍那裏是火槍騎兵的對手,要是這樣的隊伍能攔住窯崗的火槍騎兵,就成天下奇聞了。一陣衝擊過後,攔截的陣地上躺下了一大片屍體,窯崗的騎兵如入無人之地輕鬆地通過了。留下那些幸運沒死的在那裏目瞪口呆。他們哪裏見過這樣的隊伍。自己這些人連一點兒抵抗力都沒有。那些沒死的傷者嗷嗷的喊叫聲,更使這冬天河道上顯得很恐怖。那些死者更慘,中彈的死體都不同程度的有殘缺。這和他們以往戰鬥完全不同。沒死的都顫抖著在一邊慶幸自己躲過了這一場災難。


    由於有一位受傷的騎兵傷勢太重,沒堅持到窯崗就死了。李菁他們沒有放棄他,而是用馬把他馱了回來。


    介紹完情況,李菁和柳成璜都顯得很沉重。


    張知木說:“你們這次的表現非常好,在複雜的局麵下,能把事情如此冷靜的處理成這樣,難能可貴。要奮鬥就會有犧牲,犧牲烈士仇我們一定要報。”


    劉雲和李威聽到自己的隊伍吃了虧,更表示這個仇一定要報。張知木也覺得這件事不能就這樣完了,如果這樣的話,一是會影響士氣,另外這條沁水古道就算完了。


    陳玉鋒說:“李菁,你把那個城堡的詳細情況再說一下。”


    李菁說就把他上次偵查後畫的草圖拿了出來,照著圖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圖,結合大圖根據自己的偵察,詳細的介紹了河灣村城堡的情況。


    這樣的城堡,要是硬攻的話,會很難奏效。


    歐陽鶴說:“這樣的城堡,裏麵更複雜。進去以後短時間很難解決,要考慮清楚。”


    陳玉鋒說:“這個世上就沒有攻不下的城堡。李威你們現在有多少們迫擊炮能用?”


    李威知道自己的迫擊炮該有用場了,忙說:“炮有五十多門,能用起來的炮有二十門。我們的能上陣的炮兵就這些,新招的還沒練好。”


    陳玉鋒又問:“炮彈現在有多少?”


    “無煙**的有五十多發,黑**的有五百發,火油彈的有二百多發。不過火油彈的射表沒做完。”李威回答。


    陳玉鋒接著問:“我不管你啥射表完沒完,這麽大的城堡能不能射進去。”


    李威說:“那沒問題,就是瞄準的話要多費幾發炮彈。若是射到城裏閉著眼睛也能射進去。”


    陳玉鋒說:“告訴李雲鶴再多弄一點兒火油彈,我們也不用打進去,把他們打出來就行。他們的城堡裏麵都是木頭結構,用炮彈先炸爛了,再用火油彈點著了。他們自己就出來了。”


    張知木真的非常佩服陳玉鋒,他很快的就把迫擊炮用到實戰當中了。那些城堡在冷兵器時代是十分管用的防禦工事,可是遇到差幾百年的迫擊炮就大不一樣了。到關鍵時候就能看出來,人是不一樣的。陳玉鋒絕對的是帥才,既考慮全麵,對新東西又有超於常人的敏銳性。


    陳玉鋒的話,就等於把這次行動的方案確定了下來。剩下就是劉雲和歐陽鶴他們製定詳細的行動方案了。


    等大家把這件大事兒商量完,張知木才來得及接見周王派來的那隊人馬。讓張知木萬萬沒想到的是,王府帶隊竟然是安平公主,這也讓李菁和柳成璜沒想到,因為安平公主一直是以男裝出現的,一路上大家誰也沒注意這頭領竟然是女的,而且這個隊伍裏一共來了十幾個女人,那些是公主的女伴兒。


    ----------


    推薦:“突擊艇對峙三桅船,迫擊炮大戰回回炮。”--《南宋記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