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李茂歸來


    張知木和陳玉鋒等人剛剛回到崗頂上,黃玉坤過來喊陳玉鋒了,“陳叔等一下,我有事兒找你。”然後黃玉坤和陳玉鋒、張知木一起來到張知木的辦公室。宋佳欣、楊青蓮很懂事的過來給大家上茶,楊玉琳好像在忙著什麽沒過來。張知木知道她是見黃玉坤在這有些不好意思。


    黃玉坤看兩位美女出去了,開口說:“陳叔,我今天就是想問問你和徐嫂的事兒啥時候辦?是春節前辦還是節後辦。我是一切都準備好了。”


    陳玉鋒這個久經沙場的人,遇到這事兒,卻有些不好意思,很靦腆地說:“這事兒,我還沒和徐嫂說開,還不知道人家是啥意思。”


    黃玉坤聽了陳玉鋒的話,樂的不行,說:“還要啥說開啊。你給孩子們帶的東西,人家徐嫂毫不猶豫的就都收下了。你身上穿的差不多都是人家徐嫂做的。你不在家的時候,徐嫂把你們的那套房子裏裏外外都收拾好了。我都不知道你倆到底是誰娶誰。我看這事兒我要是不來說的話,你們一個個都忙得誰也顧不上。不過,徐嫂就一個要求,婚後還要工作過。其實我這裏也離不開徐嫂。”


    陳玉鋒說:“是啊,這段時間是太忙了。和歐陽鶴搞了一個軍官的培訓教材,知木要搞一個步兵操典,歐陽鶴還要搞一個啥陣法的東西都沒時間。可是這些東西都太重要了,培訓軍官離不開,都要等著用。”


    黃玉坤說:“你們說的我不懂,可是今天我就要聽一句你的真實話,到地是啥時候辦這事兒。”


    張知木說:“我看這樣,陳叔和徐嫂好好聊一聊,他們自己拿個主意。”


    陳玉鋒終究是一個大丈夫,事兒說開了,他還是很爽快的,“我自己和徐嫂說說這事吧,看她到底是啥意思。至於,婚後工作的事兒,不是問題。讓徐嫂窩在家裏也不可能。一切都安我們窯崗的規矩辦。”


    最後,陳玉鋒和徐嫂商量的結果是春節前就把婚事辦了,至於他們二人是怎麽商量的沒人知道。


    窯崗人可能是大明朝最忙的一群人,張知木白天設計自己的發電機,晚上給大家上課。這次他給大家講的是液壓原理。開課之前,張知木看大家人還沒到齊,就跟李雲鶴說:“生產的安全問題,你要好好地抓一下了。聽說你們的手動葫蘆的鐵鏈斷了一次,還傷了人。這些事情都要注意啊。”


    李雲鶴說:“唉,誰也沒想到,那個焊接的鐵鏈子環兒有一個沒焊牢,開焊了。一直也沒吊太重的東西也就一直沒事兒。這次吊那個蒸汽機的底座,由於太重了,結果有一個環開焊了。傷了兩個人,好在都是外傷。有一個腿骨折,直接送到秀容‘神手張’那去了。張炳臣說還是送到師傅那去把握一些,不然他怕給留下殘疾。”


    張知木說:“這兩天我把液壓和氣壓的課程講完,你們要組織人搞液壓機和氣錘。有了液壓機我們的大件毛坯都要鍛壓處理一下,我們的槍管兒,衝壓一下就成了,不用現在那麽費勁兒。由其是,我們的船用蒸汽機那個傳動軸的毛坯料一定要反複的鍛幾次,這樣可以改進材質。”


    李雲鶴說:“我覺得你說的那個氣錘,用處更大。有了它以後就不用輪錘子鍛打了。”


    張知木說:“這倆東西用處都不小。好多東西用模鍛的辦法,都可以一次成型,既節約成本,又能提高效率。”


    張知木上課地時候,突然在聽課的人群裏,發現了清風子師徒的身影,這讓張知木欣喜不已,因為張知木正想開化學課程。不過張知木還是守住心神,開始講他的液壓原理。


    液壓原理的基礎就是帕斯卡原理。


    在密閉容器內,施加於靜止液體上的壓強將以等值同時傳到各點。這就是帕斯卡原理,或稱靜壓傳遞原理。


    張知木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一個圖解釋道:


    壓強等於作用壓力除以受力麵積。根據帕斯卡定律,在壓力係統中的一個活塞上施加一定的壓強,必將在另一個活塞上產生相同的壓強增量。如果第二個活塞的麵積是第一個活塞的麵積的10倍,那麽作用於第二個活塞上的力將增大為第一個活塞的10倍,而兩個活塞上的壓強仍然相等。也就是說通過擴大第二個活塞的麵積就可以擴大壓力了。


    液壓原理在一定的機械內,依靠液體介質的靜壓力,完成能量的積壓、傳遞、放大,實現機械功能的輕巧化、科學化、最大化。


    液壓元件的分類共分四大類:


    1、把機械能變換為液體(主要是油)能量(主要是壓力能)的液壓泵


    2、調節、控製壓力能的液壓控製閥


    3、把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的液壓執行器(液壓馬達、液壓缸、液壓擺動馬達)


    4、傳遞壓力能和液體本身調整所必需的液壓輔件


    由液壓傳動的特點決定,他有如下的優點


    1、液壓傳動的各種元件,可以根據需要方便、靈活地來布置。


    2、重量輕、體積小、運動慣性小、反應速度快。


    3、操縱控製方便,可實現大範圍的無級調速。


    4、可自動實現過載保護。


    5、一般采用礦物油作為工作介質,相對運動麵可自行潤滑,使用壽命長。


    6、很容易實現直線運動。


    張知木自己沒有搞過液壓工作,所以他隻能講一些原理性的問題,具體工作如何解決,就要有李雲鶴他們的來做了。可是窯崗的這些人,原來都是一些能工巧匠,他們最需要的也是象張知木這樣的指明一個方向。窯崗的工人和技術人員,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願意學習,願意搞新東西。隨時都可以看到在餐廳裏、在浴池裏人們都在爭論技術問題。


    等課程一結束,回答完一些人的提問,張知木就來到清風子師徒二人麵前,問:“我從張家口回來就沒見到你們,這些日子,你們去了哪裏?我正要開化學課程,害怕你們聽不到了呢。”


    見張知木過來和他們說話,清風子師徒站了起來,清風子說:“我們是剛剛趕到,聽說你今天講課,我們放下東西就過來。好在沒耽誤聽課。其他的事兒,說來就話長了。一會都散了,我們慢慢的說吧。現在肚子一直餓著,也沒力氣說了。”


    張知木這才知道,清風子師徒是飯都沒吃,就餓著肚子趕來聽課了。


    張知木說:“走吧,我陪著你們吃飯去。一邊吃一邊聊。”


    張知木他們的商隊浩浩蕩蕩的離開窯崗後,清風子和張守壇犯猶豫了。他們覺得是該離開窯崗的時候,可是不知道為啥一向很超脫的清風子也犯糊塗了,他多年來,四處雲遊,從沒有對一個地方這樣不舍。難道是自己的心還沒放得下?清風子給自己的答案是,自己不舍的原因主要是這裏有張知木的知識,他們還沒完全學到手,是這些知識實在是吸引他,不是凡心作怪。可是師徒二人覺得每天象客人一樣,在這裏被人伺候著,再這樣呆下去也不好意思。


    張守壇說:“師傅,不如這樣,我們回去安排一下,帶著自己的行李再來,讓張總幫著安排一個地方,我們就住下來,我看張總是個爽快人,他一定會同意我們留在窯崗多呆幾日。”


    清風子說:“好主意。不過守壇啊,我這樣想,你既然不能隨我出家,不如你就留在窯崗跟著張知木一起幹。這裏是能施展一番的地方,我想現在大明朝,沒有啥地方的人能活的象窯崗人這樣。”


    張守壇跟著清風子很多年,實在是離不開師傅,他說:“我離不開師傅。師傅要是在窯崗我就在窯崗。”


    清風子說:“沒出息。你不出家,很難修成正果。這裏才是你施展才華的地方。又能學到東西,又能有所作為,這是什麽樣的機緣巧合,你不知道珍惜。說實話吧,我回山安排一下,回來會多呆一些時日,你也做好在這讓張知木給你安排點兒事做的準備。我看張知木絕對不是一個一般人兒,他一定會有一番不同尋常的作為。你別錯過了這個機會。”


    結果,他們師徒二人在次會合時,師徒各帶了十幾個人。張守壇帶的是他家裏的一些親友。原來張守壇回家裏向他的那些兒時的夥伴兒們講了有窯崗的這樣的地方,這些人一個個都呆不住了,一聽張守壇還要回到窯崗去,好多人就非跟過來不可,張守壇沒辦法,心想好在這些人都是下過幾年苦功都有文化,到了窯崗張知木也一定會歡迎。清風子回到山上,給山上的師兄弟們和眾弟子講了幾天的課,這讓山上的人都很震驚,沒想到清風子這次雲遊收獲如此巨大,很顯然清風子還遠遠的沒講完他學到的東西的。等清風子介紹了窯崗這樣一個地方,和張知木這樣的一個人之後。山的眾人都非常的感歎,原來都以為自己山上都是一些高人了,沒想到真的是人外有人啊。當清風子說準備下山在窯崗多住幾日,以便學習更多的東西時。山上的眾人也都坐不住了。沒辦法,這次清風子帶著自己的一個師弟和十幾位弟子一起下山了。


    這次清風子和張守壇一共來了將近三十幾個人,張知木當然高興了。他的未來化工企業有了帶頭人了。


    張知木向他們提出了一個要求,到了窯崗就都要參加工作,當然去留自由。在窯崗不論出家人和在家人,都是同工同酬。窯崗的員工可以有不同的信仰,但是不能強迫別人有同樣的信仰,也不能幹涉別人的信仰。清風子說:“這些都沒問題。


    當然,清風子的這些人很快就被窯崗給吸引住了,很快的他們也就有了壓力,因為等他們看到窯崗小學的課本時有些傻眼了,就連小學生的課本兒,他們就有好多不懂的。在窯崗幾乎每個人都在參加不同的學習班兒,到處都有人在研究學問。他們知道到自己來對地方了。


    更讓張知木高興的事情是李茂頂風冒雪的趕回來了。這次李茂帶是著五十多人,一百多匹馬,由於到了徐州,黃河就封凍了,所以這回路程大部分走的是陸路。擔心路上不安全,這次李茂帶回來五十多人。為了多帶點貨物,他們又每人多帶一匹馬。


    李茂的歸來,讓窯崗的頭腦們著實高興了一番。由於窯崗剛剛開過的發展規劃會上,已經把李茂作為領導核心的一員,李茂回到窯崗,也受到了隆重的歡迎。一頓酒喝的昏天黑的不說,窯崗的新發展項目,讓李茂和帶回來的人更是目不暇接。窯崗人的生活質量,已經遠超過他們的想象。


    李茂這次急火火的趕回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消息,要回來告訴張知木。這個消息不是用飛鴿傳書能說清楚的,他也關係到窯崗今後在南方發展的戰略。


    等到李茂和張知木、陳玉鋒三人在場的時候,李茂介紹道,八大王張獻忠派人跟他聯係說,他很想和張知木的窯崗結成聯盟,因為兩下活動的區域,互不相連,沒有利害衝突,合作都有好處。李茂覺得事關重大,所以他就親自回來了一趟。


    張知木覺得這是一個大事兒,但是目前的情況是窯崗不能和朝廷翻臉,因為自己的力量還很弱小,還是在發展期。所以不能公開的和張獻忠結盟。但是張知木又不想拒絕張獻忠,因為以後一定會要和張獻忠結盟的,張獻忠所占的位置是遠交近攻的遠交的位置。如果現在拒絕了,以後再聯係就不方便了。


    張知木對李茂說:“把閻伯駒、歐陽先生和陸先生也請來一起議一議吧。歐陽先生對時事也很了解。”張知木這樣做,也就是告訴李茂這幾人都是窯崗的核心人物,可以參與重大事情的討論的。


    黃玉坤把三人請來以後,也一起參加了討論。這也是窯崗的核心人物,第一次認真的討論窯崗的一個重大事情。這件事很快就得出了一直的意見,就按歐陽鶴說的,現階段和張獻忠“隻談生意不談別地”。可以互通有無,互相幫助,保持接觸。但是不能進一步發展關係。


    李茂說:“張獻忠的情報係統還是很有效率的。他對我們的幾次大的行動很快就有了消息。這次他的特使,提出要*****。還要買戰馬。”


    歐陽鶴說:“火槍**現在都不能賣他們,如果我們一賣他們,朝廷很快就會知道。不過這次我們的馬匹太多了,可以賣給他們。”


    閻伯駒說:“我們這次繳獲的戰馬都不錯,可以像上次那樣的再多賣他們一些戰馬。”


    李茂說:“這次回來,我看了我們的馬欄子,一眼望不到邊,太壯觀了。我回去後,就先放出風去,說準備運一些戰馬過來,吊吊他們胃口。”


    張知木說:“張獻忠的事兒,就按說定的辦。下麵說說明年我們要辦票號和運輸公司的事兒。揚州現在能有多少現銀?”


    李茂說:“這幾次窯崗運過去不少鋼鐵五金工具等,換了不少銀子,我們又買了不少糧食等物品,還剩不到十萬兩銀子。”


    張知木說:“要辦票號的話,這點兒銀子遠遠不夠。明年還要多運過去點兒銀子。”


    陸成祥說:“不用運銀子,運過去的貨物就行了。不過我一直擔心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我們和朝廷翻了臉,那我們的銀子就不安全了。”


    張知木說:“陸先生說得對,我也是一直擔心這個問題。”


    歐陽鶴說:“短時間內,我們不能和朝廷鬧翻,朝廷也不會和我們鬧翻。這樣我們就有時間,在南方好好經營。同時要設立隻有少數人幾人知道的秘密金庫。如果損失一點兒櫃台上的金銀我看不用太計較。其實我們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櫃台上的銀子也不會都損失。”


    張知木說:“秘密金庫是一個辦法,我們現在有鋼筋水泥,可以建設最堅固的金庫,再專門設計密碼的大鋼門。如果沒有密碼和鑰匙,別人就是發現了金庫也打不開,除非用大量的**炸開。”


    陳玉鋒說:“最好,我們能抓住朝廷的一點兒痛處,讓他們不敢動我們。不過這一點有點難度。”


    張知木說:“我們可不可以這樣,以後條件成熟了,我們就把軍事力量也擴展到南方去,一時半會的我們在南方沒法和朝庭對抗,也可以占一個象水泊梁山那樣的地方,雖然沒有太大的作為,但自保足以的地方。同時我們揚州那樣的分公司我也想建成圈樓那樣的既可以經商辦公用,又有防禦功能的結構。遇事也難能自己堅持一陣兒等待外援。”


    歐陽鶴說:“張總說得對,隻有我們有一定力量了才可能和朝廷鬧翻,沒有一定量之前我們絕對不喝朝廷過不去。這樣我們就可以爭取一定的時間。”


    李茂說:“我們揚州那邊,已經在碼頭附近買下了一塊兒不小的地方。我對張總的建一個百貨公司的建議很感興趣,不如就建一座圈兒樓的百貨公司,這個圈樓可以建在離運河不遠的地方,一共開四個門,其中一個門就是水門,船可以從運河直接劃到水門裏。這樣進出貨物就方便的多了。票號業務就在這座圈樓裏。”


    張知木說:“這樣最好。不過你回去還要找一處能藏兵的地方,作為有事時的策應。”


    陳玉鋒說:“這些事兒,大家都做最壞的打算。也許到那時候,我們就直接把揚州城拿下來,不用這門麽麻煩。”


    最後決定,其他的事兒繼續準備,明年給揚州留下五十萬銀子,給徐州留下三十萬兩辦票號用,先把業務開展起來再說。


    李茂這次帶回來的東西更讓張知木高興。陸文臣已經買好了張知木要用的軟錳礦,可是到了揚州李茂正好接到張知木還要連錫和連錫礦石的飛鴿傳書。李茂和陸文臣一商量,張總能用飛鴿傳書的辦法,傳來信兒要這東西,就一定是有急用。他們通過打聽,買到了一一千多斤連錫,可是連錫礦石買不到。最後決定陸文臣到湖廣去買連錫礦石。李茂帶著一部分軟錳礦是和連錫回窯崗,大部分的貨物等明年黃河開化了再運回來。


    不過運回來了幾千斤軟錳礦石和一千斤連錫也就是銻,讓張知木下決心要搞出來擊發底火的決定。


    現在手裏的東西都經差不多了,正好清風子和張守壇他們回來了,那就把基礎化工搞起來。


    火槍擊發底火的主要物質是白**,就是氯酸鉀。另外就是硫化銻、硫粉、玻璃粉。


    製作氯酸鉀的技術路線是,用氫氧化鉀通入**生成氯酸鉀。


    氯酸鉀用草木灰和石灰水反應製得。


    **用氯化鈉(食鹽)二氧化錳(軟錳礦石)加濃硫酸製成。


    張知木找來清風子和張守壇,帶著他們看了製作綠礬油(硫酸)的裝置。這讓清風子很有興趣,清風子問張知木:“張總難道也受過外丹派高人指點?”


    張知木說:“沒有,等你們上完我的課程就知道了,這東西其實很簡單的。你們看,綠礬油煉完之後,剩下的東西叫氧化鐵,可以用來做防鏽漆也可以做顏料,還可以做拋光粉。”


    清風子師徒對張知木製作的裝置也很感興趣,轉著看個不停。


    張知木對他們說:“今天讓你們過來,是想讓你們看一看我製作一樣新東西。”


    黃玉坤讓人送過來一桶草木灰。張知木接過草木灰,將草木灰放進一個大木盆裏,讓後倒進水開始攪拌,等水開始清澈時過濾出去雜質,把澄清的水放進一個大壇子裏。然後在壇子裏放進石灰粉攪拌。等澄清後,濾除沉澱物,再將溶液放進壇子裏。


    在另一個壇子裏放進去食鹽和軟錳礦石,蓋上一個留有兩個口的蓋子,另一個口用一個帶橡皮塞的玻璃管兒塞上,為了轉動方便,還要用橡皮管再接一個玻璃管兒,把這個玻璃管的出口插進裝草木灰水壇子裏,然後在另一孔裏也插入一個帶橡皮直塞兒的玻璃漏鬥,將濃硫酸通過漏鬥倒入後,迅速用橡皮塞塞住漏鬥孔。加熱壇子後,一股黃綠色氣體通過玻璃管兒湧進草木灰水裏。雖然,張知木等人事先都帶好口罩,整個裝置也是放在通風的地方,可是泄漏的一點兒**還是讓人不舒服。整個草木灰水通**的過程中,一直被不停攪動。


    等溶液中不在溶解**,也就是發現有**冒出來時,將出**的玻璃管口迅速的拿出來,放進石灰和食鹽混合溶液中。


    ----------


    推薦:氫氣爆炸,發電機運轉,郭守敬上任。顯微鏡,聽診器,新醫學起步。--《南宋記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