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蒸汽船攔河壩
這次去淩水碼頭的一共有兩輛四輪馬車,盧炳義和他的一個學生,李雲鶴帶著一個人,他們四人坐一輛馬車。張知木和楊玉琳坐一輛。李菁帶著一隊二十多人在前後跟著。李雲鶴說他們願意擠在一起,好在路上一起研究問題,其實窯崗的人都知道,楊玉琳對張知木一往情深,他們是害怕在張知木的車上人家不方便。其實張知木和楊玉琳現在還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不過楊玉琳到是十分高興。
一路上張知木剛有點昏昏欲睡,楊玉琳突然對張知木說:“哥,你撒謊了。”
張知木一下子就清醒了問:“我撒啥謊了?”
楊玉琳說:“我都知道了,嫂子都跟你說我們的事兒了。”
張知木一下子就有點發蒙,不知道說啥好了。原來這些女人們早就串通好了,黃玉坤那天不是隨便說的。當然張知木心裏高興,這事兒不用他為難的跟黃玉坤說了,黃玉坤反倒替自己解決了這事兒,真是天下難尋的好老婆啊。
見張知木一直在愣神,楊玉琳問:“哥,沒聽見我說的話啊?”
張知木說:“聽見了。”
“那你為啥說不知道?”楊玉琳有些不高興。
張知木故意說;“她說了,我沒同意啊。”
楊玉琳一聽這話,表情一下子就僵了,張知木知道玩笑開大了,伸手就把楊玉琳的腰摟過來。楊玉琳身子一躲,這才知道張知木是開玩笑,結果弄得的楊玉琳一下子哭出聲來。
張知木趕緊說:“你看你,一個大英雄,還會落淚。一會別人進來了。還以為我欺負你呢。”
楊玉琳說:“有開這種玩笑的嗎?”楊玉琳說著話,張知木感覺到楊玉琳的身體有點向自己靠近,他知道楊玉琳這樣身手的女人,她不同意的話,別想沾一點便宜,方才一個扭身,張知木就沒樓住。看來以後吵架,想打老婆是不行了。
張知木問道:“你很有辦法啊,是怎麽讓黃玉坤同意的。”
楊玉琳臉有點紅,也不敢看著張知木,說:“是我母親跟她說的,也許是看我可憐,嫂子就答應了。”
張知木順手又把楊玉琳的腰給摟過來了,這次楊玉琳輕輕地掙一下,沒在掙脫。這樣張知木更加得寸進尺了,把另一隻手也上去了。這回楊玉琳不幹了,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啊。”
張知木說好:“好,那就動口不動手。”說著就去親楊玉琳,這回楊玉琳更不幹了。
楊玉琳笑著說:“再鬧我喊人啦。”
張知木說:“你不是說我有賊心沒賊膽兒嗎?我今天讓你看看我有沒有這個賊膽兒。”
楊玉琳笑的直彎腰說:“嗬嗬!原來挺大個男人還記仇啊!”
這次張知木和楊玉琳兩人的關係算是說開了,可是一路上張知木也沒有更多的進展。弄得張知木心裏直癢癢。
由於離開窯崗時晚了一點,張知木他們到了淩水碼頭時已經是晚上了。
範成坤沒想到張知木能突然到來了,他知道張知木北上回來了,想去窯崗看看他,也匯報一下工作。由於這裏正舉辦一個學習班兒,一直脫不開身。
晚上,範成坤把自己的工作跟張知木作了匯報。
現在範成坤已經把淩水碼頭當成窯崗自己的碼頭來建設了,修建了兩個大一點碼頭專門給自己的五艘戰船停泊,四艘四百石的平底船也有專門的停靠泊位。碼頭上還建了高高的瞭望台,站在瞭望台上可以將整個碼頭盡收眼底。由於改善了碼頭的環境,船家商家也都願意在淩水碼頭上下貨物。碼頭漸漸地多了點兒人氣,漸漸地繁榮了一些。
現在汾河已經封凍了,幾艘船都凍在碼頭的河裏。現在人員都已經上岸,每天都在岸上訓練。他們也響應窯崗的號召,所有的官兵都參加文化學習,那些原來官軍的軍官,還給這些水軍軍官搞了自己的培訓班兒,專門培訓各個崗位的專門人員。由於水軍是一個技術很強的兵種,範成坤親自帶頭參加學習,整個船隊都形成了一個學習的氣氛。
第二天一早,範成坤把張知木等人讓到了他們新建的水軍指揮中心,一進到指揮中心大廳裏,牆上掛著的一張大地圖就吸引了張知木的注意,張知木問範成坤:“這是你們自己搞的?”
範成坤說:“是啊,張總。這是那些從冶廠過來的水軍軍官憑著記憶和大家商量著畫出來的。有了這個大致的地圖,我們心裏就有數多了,以後還可以慢慢地詳細的補充。”
張知木說:“太好了,這張圖,從汾河畫起,到黃河淮河、運河到長江,還有從黃河到渭水,從淮河到入海口,都畫了。”
範成坤說:“最主要的是,這軍官把哪些是險要之處,哪些是航船需要的注意事項都標注出來了。現在如果水大大時,三門峽我們也敢直接走過去。”
張知木說:“好啊。看來你們是做了大量的工作。”
等張知木等人和範成坤的軍官們都在一個大會議桌前坐好了,張知木說:“我要想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們這次來就是想為你們的船插上翅膀,是為你們的戰船安裝蒸汽機做測繪來了。怎麽樣?”
範成坤高興地問道:“難道張總說的,用蒸汽驅動船行走的事兒是真的了。”
張知木說:“當然是真的了。我們這次來就是來量戰船的尺寸的。等蒸汽機安裝成功了,你們的戰船就不用管什麽風向了,到時候,你們就可以大江大河任意馳騁了。”
範成坤說:“太好了。沒想到這是真事兒。到那時候我們的戰船就會無敵天下了。”
張知木說:“憑這兩艘戰船還是沒法打天下的,我們明年還要在淩水碼頭建一個造船廠,我們會造幾艘大型的鋼殼船,那時候我們就會在船上安裝更大口徑的大炮,這樣的炮會瞄得更準,打的更遠。那時才會無敵天下。”
張知木的話,把跟在範成坤身邊的水軍官兵一個個聽得摩拳擦掌的。
麵對會議桌兩旁坐著的水軍官兵,張知木介紹了這次北上,到殺虎口再到大同、張家口,站蒙古騎兵、劫清軍輜重、滅掉鑲白旗、鑲紅旗的經過,這讓水軍官兵們非常興奮,紛紛問:“張總,啥時候該我們出去露露臉啊。所有的功勞都讓陸軍的弟兄爭去了,我們有些不服氣啊。”
看到大家士氣高昂,張知木非常高興,他說:“弟兄們是水軍,水軍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軍種。我們的水軍剛剛建立,還是學習階段。大家已經聽到了我們這次來就要改造我們的戰船了,等這兩艘戰船全部改成蒸汽動力的,還要有很多東西要大家學習。因為那時候我們的船跑得更快了更遠了,需要更多的知識才能駕駛。所以大家別著急,以後你們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別人沒法取代的作用。等到那一天,有你們水軍在,任何能通船的地方就會是我們的勢力範圍,我們大炮能夠得到的地方,就由我們說了算,這要靠你們水軍。”
張知木的話換來這些水軍官兵們一陣熱烈的掌聲。
和這些水軍官兵見過麵以後,張知木對範成坤的優異表現,給與了極大的讚賞。這對範成坤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鼓勵,讓他覺得這段時間沒日沒夜的幹也值了。這些跟範成坤一起奮鬥的軍官們也很高興,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張總的直接表揚,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努力沒白費。而且對自己船隊的未來更有信心了。
離開會議室,範成坤、穆義等軍官一直陪著張知木等人量這幾艘戰船的尺寸,由於這些戰船都是明軍水軍的,都是一個等級的戰船,因此尺寸都差不太多。張知木看了看,各船都可以用一個型號的蒸汽機,隻是安裝驅動螺旋槳的軸的長度,要根據各船的不同到時候再定。
為了船的穩定,重心越低越好。所以看過船以後,張知木決定鍋爐和蒸汽機都放在船的中部底艙,二層甲板要打開一部分,然後重新加固。考慮到通風和排風的需要,要將上層甲板也打開一個大口子。因為燒煤的鍋爐除了煙筒冒煙之外,燒鍋爐過程冒出來的煤煙還會在鍋爐間裏,因此排風通風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
此外還要重新設計駕駛室,在駕駛室裏既要方便操作,視野還要好。
由於整艘戰船都是木製的,船尾固定螺旋槳驅動軸的船殼也是木頭的,為了加固這部分強度,張知木和李雲鶴、盧炳義一商量,整個船的後部,就用兩塊大鋼板在木頭的兩側夾住,然後鉚死。這樣再鑽出來固定螺旋槳軸的軸套位置。
盧炳義的學生和李雲鶴他們仔細的測繪整個船的尺寸後,李雲鶴對張知木說:“張總,這下子我心裏就有數了。”
張知木不放心的提醒說:“放煤的地方和放水的地方都要設計好,要保證上煤上水排渣都要方便。”
李雲鶴說:“放心吧,都會考慮好。”
範成坤問:“你們裝了一個這麽大的爐子燒的水,能不能象窯崗的暖氣一樣冬天取暖。”
李雲鶴說:“這沒問題。我還會在船上設計一個熱水蓬頭,這樣你們就可以在船上洗熱水澡了。”
張知木突然想到,還可以做一個蒸汽驅動的壓縮機,這樣船上就可以有一大冰箱了。
這幾艘大船都量完了,張知木說:“那幾艘四百石的船也要量一量,我看用你們現在成功的蒸汽機就可以驅動他們。”
李雲鶴說:“小船也上蒸汽機啊?”
張知木說:“為啥不上,小船上了,可以進到運河裏,一直到長江。再說了四百石的小船一艘上了蒸汽機可以拖動多艘小船前進,到那時他們的作用不可低估。以後全指他們開到窯崗去呢。”
聽了張知木的話,李雲鶴等人就又量了小船的尺寸。李雲鶴說:“現在的蒸汽機不用多大的改動,就可以安裝在四百石的船上。不過這樣的船太長,若是把鍋爐放在船中間,離尾部就太遠了。”
張知木說:“這種船即長又淺,我們的鍋爐和蒸汽機就前後排放,把鍋爐往前提一點,蒸汽機可以往後一點。再把煤和水箱的位置提前一點,盡量使船前後平衡。這種鍋爐可能要露出甲板一半兒。不過這樣通風效果好。
量完船,張知木和盧炳義又領著大家來到小淩河到汾河入河口的岸上。看到入河口很寬闊,盧炳義說:“這裏適合建幾個船塢,地方開闊,水流平穩。明年我們造船廠就建在這裏吧。”
張知木說:“好啊。到時候這個造船廠範司令就要代管了,我們離這裏遠。當然了,人員我們都會安排好了。不能牽扯你太多的精力,讓你管著,是因為這裏的一切,必須有一個總負責的人。下一步,這裏還要建一個好一點的客店。特別要注意的是,提前在周圍多買地,因為我們的建設一展開,這裏很快就會繁榮起來,人也會多起來,到那時地就值銀子了。”
盧炳義說:“在這裏修攔河壩是不行的,這裏太寬了,從這向上兩裏地有一處河床很窄。我們去看看吧!”
顯然盧炳義對這裏已經考察過了。張知木一行人就順著河岸向上遊走了兩裏地遠。
果然如盧炳義說的,這裏的河岸最寬處也就是五十米寬,而且這裏兩岸露出很多石頭來。原來這裏是一個小山口水流是從山口流過。
張知木說:“這是一個天然的建堤壩地址。”
盧炳義說:“我測量了這裏和遠處山頂的高度,又測量了窯崗那裏和這個山頂的高度,得出這裏和窯崗的落差不超過十米。這樣我們在這裏建十五到二十米的大壩就可以了。最有利的還是這裏的河床由於常年衝刷,河底非常低,兩岸都不用修壩。河道裏個別的地方,有石頭等障礙的地方,我們用**給它炸掉就行了。”
張知木說:“陸先生發現沒有,這裏的兩岸都是黃土,可是河底卻是露出了石頭。這說明汛期時,小淩河的水流很急,泥沙沒有沉積下來。可是如果我們建壩以後,水流緩下來以後,就會像黃河一樣,泥沙沉積了。”
張知木知道前世時三門峽大壩的教訓,好不容易修好了很快就被泥沙給塞住了。張知木也參觀過小浪底水庫大壩,那裏采用了非常先進的泄洪排沙技術,專門設計了排沙孔。
盧炳義說:“這倒是一個問題,不解決的話,很快就會被泥沙給埋上。河床也會抬高。”
張知木說:“我們的船閘開口有十米寬足夠了,因為太大的船也不可能進來,這樣船閘兩邊我們就可以建兩個泄洪口,泄洪口的位置,就開在大壩的底部。平時我們控製低流速或不流動,這樣泥沙也就不流動,一旦放水就加快流量,讓河道裏的泥沙存不住,特別是汛期時,加快泄洪衝砂。即使這樣也還不行,泥沙從大壩出來以後,不能淤積在大壩後麵,在泄洪口後麵還要修一條泄洪渠,泄洪渠不能太寬,要保持流速,一直把泥沙送到汾河裏,汾河水把泥沙就帶走了。”
盧炳義說:“張總說的太好了。”然後他又回身對周圍的人說:“你們都看到了,小淩河的河口非常的寬,就是因為小淩河的泥沙大量堆積,水淺了河道就加寬了。”
張知木說:“這樣的話,我們的工程量會很大。大壩後麵一直到汾河我們要開挖三條兩裏地的渠道,兩條泄洪渠,一條船閘的主航道。”
李雲鶴也看出來的門道了,說:“這三條渠道,一定要靠北岸,把南岸的碼頭泊位給讓出來。”
張知木說:“雲鶴說的對,這南岸的兩裏地,將來就是黃金地段,都會是泊位。”
範成坤說:“難怪陸總過來,差不多把河兩岸的地都買下了,問他為啥買這麽些地,他還不說。原來是這樣啊!”
張知木說:“陸先生是個精細的人,沒讓他往外說,他絕對不會說。你們回去也不要說得太早,自己知道了就行了。”
由於轉了一圈回來,天就晚了,所以隻好在淩水碼頭又住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才往回走。
張知木這一趟,為淩水碼頭的下一步發展,做了一個大的規劃。這讓這裏的官兵們都興奮了起來。他們不但每天都能吃到羊肉喝上羊湯,精神上也非常充實,都盼著快點到明年開春。他們知道那時候淩水碼頭就會是一個大的工地,到處都會是人山人海。淩水碼頭馬上就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由於惦記著家裏的事兒,張知木他們早早的就告別範成坤等人,往回趕去。一路上張知木還是很高興的,和楊玉琳在車裏也不用那麽拘束了,最主要的是幾件大事兒都落實完了,回去就可以放開手大幹一場了。
等張知木他們的隊伍走到快中午時,迎麵跑來一隊人馬,李菁立刻帶人迎了上去,也是火槍上子彈點火撚,高度戒備。對麵的馬隊顯然也發現了張知木的隊伍,一邊跑來一邊大喊,李菁也沒聽見對方喊啥。
當對方跑進了,李菁才看清是自己留在窯崗,為張知木的小樓警戒的人。原來李菁知道現在陳玉鋒和歐陽鶴帶著一隊人去潼關了,他和張知木一走,家裏隻有劉雲派出的幾百人在窯崗的各處站崗,其他的大部隊,為了不太惹人注意,都住在山洞前的營地裏。他不放心,就把自己的人留在窯崗一部分,給張知木的家附近警戒。因為有上一次的教訓,李靖知道,窯崗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張知木的家人。李菁心想,這次他們跑過來,一定是窯崗出啥大事兒了。
果然,來人馬還沒站穩,氣還沒喘勻,就喊道:“不好了,窯崗被襲擊了!”
李菁聽到這話嚇了一跳,提馬跑到張知木的車旁,敲打窗戶。張知木打開玻璃窗,還沒問話,李菁就急切的說:“不好了,窯崗被襲擊了。”
張知木聽到這話,腦子翁的一聲,但是他很快的就鎮定下來,問:“怎麽回事兒,慢慢說。”
李菁把送信的人叫了過來,送信的人就把窯崗的事大致的說了一下。
原來昨天夜裏,窯崗遭到兩千多騎兵的襲擊,幾處著火,人員傷亡有幾百人,夫人和孩子都沒事兒。現在局勢已經控製住了,劉雲正帶人四處追殺襲擊者。
張知木說:“加速前進,回窯崗。”
這次襲擊者還是李自成派來的人。上次左將軍劉宗敏派出了他的衛隊長田芳,去執行刺殺張知木的任務。可是這些人一出去即杳無音訊了。後來詢問淩水碼頭情報處的人員,他們說這些人悄悄地離開淩水碼頭就再也沒有音訊了。到處打聽也沒有消息。
後來闖王過來問左將軍劉宗敏:“宗敏啊,田芳該有消息了吧。”
劉宗敏說:“現在一點信兒沒有,不過不用擔心,這個家夥屬貓的,有九條命。他人極聰明,武功也是沒有幾個人可比的。想要他命的人,不好找。這個人一定是遇到麻煩了,這個張知木是個難對付的主,田芳不完成任務也不會善罷甘休。沒準他們在那裏躲著,盯著這個張知木呢。”
李自成歎口氣說:“老天保佑田芳兄弟吧。我們的老兄弟越來越少了。”
劉宗敏笑著說:“哈哈!大名鼎鼎的闖王爺,今天是怎麽了?死人堆裏爬過多少次了?今天不象你啊。”
可是又過了一個月,李自成再跟劉宗敏提起田芳的事兒時,兩人都笑不出來了,他們知道田芳一定是凶多吉少了。這讓二人都有些心裏發涼。因為田芳這二十幾個人都是武功極高的人,這些人是千軍萬馬堆兒都敢闖的主,怎麽會無聲無息的就失蹤了呢。有些太可拍了。
李自成說:“這幾個人的事兒,讓人快去查,沒查清之前千萬別有其他舉動。”
劉宗敏也沒了以前的狂妄,說:“好吧,我一定把田芳兄的事兒弄個明白。否則我們也對不起這個好兄弟。”
李自成的所有情報機構都動員了起來,去查找這隊小分隊的失蹤的原因。可是這個小分隊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得不到關於他們的一點兒信息。這讓所有知道這次行動的人,都產生了極大的心理震撼。
李自成、劉宗敏和軍師牛金星一商量這事兒,說一個商人屢壞我大事,不除去這個隱患,必為後患。
李自成說:“我們還要想辦法除掉這個張知木。你們二位有啥好辦法沒有?”
牛金星說:“我們現在主要力量是對付陝西的明軍,不可能派大隊人馬去山西。可是人馬太少了也辦不成這事兒,田芳他們做不到別人就更不可能了。”
劉宗敏看著凶猛暴躁,可是也是有心機的人。他說:“過一陣河都封凍就好了。我們就可以派一隊騎兵快速突襲窯崗了。現在不行山西和陝西有黃河和汾河隔著,我們的進不去不說,進出了被發現後也跑不出來。不如等一等,河都封凍了,我們就進出自由了。”
----------
推薦:氫氣爆炸,發電機運轉,郭守敬上任。顯微鏡,聽診器,新醫學起步。--《南宋記憶》。
這次去淩水碼頭的一共有兩輛四輪馬車,盧炳義和他的一個學生,李雲鶴帶著一個人,他們四人坐一輛馬車。張知木和楊玉琳坐一輛。李菁帶著一隊二十多人在前後跟著。李雲鶴說他們願意擠在一起,好在路上一起研究問題,其實窯崗的人都知道,楊玉琳對張知木一往情深,他們是害怕在張知木的車上人家不方便。其實張知木和楊玉琳現在還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不過楊玉琳到是十分高興。
一路上張知木剛有點昏昏欲睡,楊玉琳突然對張知木說:“哥,你撒謊了。”
張知木一下子就清醒了問:“我撒啥謊了?”
楊玉琳說:“我都知道了,嫂子都跟你說我們的事兒了。”
張知木一下子就有點發蒙,不知道說啥好了。原來這些女人們早就串通好了,黃玉坤那天不是隨便說的。當然張知木心裏高興,這事兒不用他為難的跟黃玉坤說了,黃玉坤反倒替自己解決了這事兒,真是天下難尋的好老婆啊。
見張知木一直在愣神,楊玉琳問:“哥,沒聽見我說的話啊?”
張知木說:“聽見了。”
“那你為啥說不知道?”楊玉琳有些不高興。
張知木故意說;“她說了,我沒同意啊。”
楊玉琳一聽這話,表情一下子就僵了,張知木知道玩笑開大了,伸手就把楊玉琳的腰摟過來。楊玉琳身子一躲,這才知道張知木是開玩笑,結果弄得的楊玉琳一下子哭出聲來。
張知木趕緊說:“你看你,一個大英雄,還會落淚。一會別人進來了。還以為我欺負你呢。”
楊玉琳說:“有開這種玩笑的嗎?”楊玉琳說著話,張知木感覺到楊玉琳的身體有點向自己靠近,他知道楊玉琳這樣身手的女人,她不同意的話,別想沾一點便宜,方才一個扭身,張知木就沒樓住。看來以後吵架,想打老婆是不行了。
張知木問道:“你很有辦法啊,是怎麽讓黃玉坤同意的。”
楊玉琳臉有點紅,也不敢看著張知木,說:“是我母親跟她說的,也許是看我可憐,嫂子就答應了。”
張知木順手又把楊玉琳的腰給摟過來了,這次楊玉琳輕輕地掙一下,沒在掙脫。這樣張知木更加得寸進尺了,把另一隻手也上去了。這回楊玉琳不幹了,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啊。”
張知木說好:“好,那就動口不動手。”說著就去親楊玉琳,這回楊玉琳更不幹了。
楊玉琳笑著說:“再鬧我喊人啦。”
張知木說:“你不是說我有賊心沒賊膽兒嗎?我今天讓你看看我有沒有這個賊膽兒。”
楊玉琳笑的直彎腰說:“嗬嗬!原來挺大個男人還記仇啊!”
這次張知木和楊玉琳兩人的關係算是說開了,可是一路上張知木也沒有更多的進展。弄得張知木心裏直癢癢。
由於離開窯崗時晚了一點,張知木他們到了淩水碼頭時已經是晚上了。
範成坤沒想到張知木能突然到來了,他知道張知木北上回來了,想去窯崗看看他,也匯報一下工作。由於這裏正舉辦一個學習班兒,一直脫不開身。
晚上,範成坤把自己的工作跟張知木作了匯報。
現在範成坤已經把淩水碼頭當成窯崗自己的碼頭來建設了,修建了兩個大一點碼頭專門給自己的五艘戰船停泊,四艘四百石的平底船也有專門的停靠泊位。碼頭上還建了高高的瞭望台,站在瞭望台上可以將整個碼頭盡收眼底。由於改善了碼頭的環境,船家商家也都願意在淩水碼頭上下貨物。碼頭漸漸地多了點兒人氣,漸漸地繁榮了一些。
現在汾河已經封凍了,幾艘船都凍在碼頭的河裏。現在人員都已經上岸,每天都在岸上訓練。他們也響應窯崗的號召,所有的官兵都參加文化學習,那些原來官軍的軍官,還給這些水軍軍官搞了自己的培訓班兒,專門培訓各個崗位的專門人員。由於水軍是一個技術很強的兵種,範成坤親自帶頭參加學習,整個船隊都形成了一個學習的氣氛。
第二天一早,範成坤把張知木等人讓到了他們新建的水軍指揮中心,一進到指揮中心大廳裏,牆上掛著的一張大地圖就吸引了張知木的注意,張知木問範成坤:“這是你們自己搞的?”
範成坤說:“是啊,張總。這是那些從冶廠過來的水軍軍官憑著記憶和大家商量著畫出來的。有了這個大致的地圖,我們心裏就有數多了,以後還可以慢慢地詳細的補充。”
張知木說:“太好了,這張圖,從汾河畫起,到黃河淮河、運河到長江,還有從黃河到渭水,從淮河到入海口,都畫了。”
範成坤說:“最主要的是,這軍官把哪些是險要之處,哪些是航船需要的注意事項都標注出來了。現在如果水大大時,三門峽我們也敢直接走過去。”
張知木說:“好啊。看來你們是做了大量的工作。”
等張知木等人和範成坤的軍官們都在一個大會議桌前坐好了,張知木說:“我要想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們這次來就是想為你們的船插上翅膀,是為你們的戰船安裝蒸汽機做測繪來了。怎麽樣?”
範成坤高興地問道:“難道張總說的,用蒸汽驅動船行走的事兒是真的了。”
張知木說:“當然是真的了。我們這次來就是來量戰船的尺寸的。等蒸汽機安裝成功了,你們的戰船就不用管什麽風向了,到時候,你們就可以大江大河任意馳騁了。”
範成坤說:“太好了。沒想到這是真事兒。到那時候我們的戰船就會無敵天下了。”
張知木說:“憑這兩艘戰船還是沒法打天下的,我們明年還要在淩水碼頭建一個造船廠,我們會造幾艘大型的鋼殼船,那時候我們就會在船上安裝更大口徑的大炮,這樣的炮會瞄得更準,打的更遠。那時才會無敵天下。”
張知木的話,把跟在範成坤身邊的水軍官兵一個個聽得摩拳擦掌的。
麵對會議桌兩旁坐著的水軍官兵,張知木介紹了這次北上,到殺虎口再到大同、張家口,站蒙古騎兵、劫清軍輜重、滅掉鑲白旗、鑲紅旗的經過,這讓水軍官兵們非常興奮,紛紛問:“張總,啥時候該我們出去露露臉啊。所有的功勞都讓陸軍的弟兄爭去了,我們有些不服氣啊。”
看到大家士氣高昂,張知木非常高興,他說:“弟兄們是水軍,水軍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軍種。我們的水軍剛剛建立,還是學習階段。大家已經聽到了我們這次來就要改造我們的戰船了,等這兩艘戰船全部改成蒸汽動力的,還要有很多東西要大家學習。因為那時候我們的船跑得更快了更遠了,需要更多的知識才能駕駛。所以大家別著急,以後你們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別人沒法取代的作用。等到那一天,有你們水軍在,任何能通船的地方就會是我們的勢力範圍,我們大炮能夠得到的地方,就由我們說了算,這要靠你們水軍。”
張知木的話換來這些水軍官兵們一陣熱烈的掌聲。
和這些水軍官兵見過麵以後,張知木對範成坤的優異表現,給與了極大的讚賞。這對範成坤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鼓勵,讓他覺得這段時間沒日沒夜的幹也值了。這些跟範成坤一起奮鬥的軍官們也很高興,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張總的直接表揚,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努力沒白費。而且對自己船隊的未來更有信心了。
離開會議室,範成坤、穆義等軍官一直陪著張知木等人量這幾艘戰船的尺寸,由於這些戰船都是明軍水軍的,都是一個等級的戰船,因此尺寸都差不太多。張知木看了看,各船都可以用一個型號的蒸汽機,隻是安裝驅動螺旋槳的軸的長度,要根據各船的不同到時候再定。
為了船的穩定,重心越低越好。所以看過船以後,張知木決定鍋爐和蒸汽機都放在船的中部底艙,二層甲板要打開一部分,然後重新加固。考慮到通風和排風的需要,要將上層甲板也打開一個大口子。因為燒煤的鍋爐除了煙筒冒煙之外,燒鍋爐過程冒出來的煤煙還會在鍋爐間裏,因此排風通風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
此外還要重新設計駕駛室,在駕駛室裏既要方便操作,視野還要好。
由於整艘戰船都是木製的,船尾固定螺旋槳驅動軸的船殼也是木頭的,為了加固這部分強度,張知木和李雲鶴、盧炳義一商量,整個船的後部,就用兩塊大鋼板在木頭的兩側夾住,然後鉚死。這樣再鑽出來固定螺旋槳軸的軸套位置。
盧炳義的學生和李雲鶴他們仔細的測繪整個船的尺寸後,李雲鶴對張知木說:“張總,這下子我心裏就有數了。”
張知木不放心的提醒說:“放煤的地方和放水的地方都要設計好,要保證上煤上水排渣都要方便。”
李雲鶴說:“放心吧,都會考慮好。”
範成坤問:“你們裝了一個這麽大的爐子燒的水,能不能象窯崗的暖氣一樣冬天取暖。”
李雲鶴說:“這沒問題。我還會在船上設計一個熱水蓬頭,這樣你們就可以在船上洗熱水澡了。”
張知木突然想到,還可以做一個蒸汽驅動的壓縮機,這樣船上就可以有一大冰箱了。
這幾艘大船都量完了,張知木說:“那幾艘四百石的船也要量一量,我看用你們現在成功的蒸汽機就可以驅動他們。”
李雲鶴說:“小船也上蒸汽機啊?”
張知木說:“為啥不上,小船上了,可以進到運河裏,一直到長江。再說了四百石的小船一艘上了蒸汽機可以拖動多艘小船前進,到那時他們的作用不可低估。以後全指他們開到窯崗去呢。”
聽了張知木的話,李雲鶴等人就又量了小船的尺寸。李雲鶴說:“現在的蒸汽機不用多大的改動,就可以安裝在四百石的船上。不過這樣的船太長,若是把鍋爐放在船中間,離尾部就太遠了。”
張知木說:“這種船即長又淺,我們的鍋爐和蒸汽機就前後排放,把鍋爐往前提一點,蒸汽機可以往後一點。再把煤和水箱的位置提前一點,盡量使船前後平衡。這種鍋爐可能要露出甲板一半兒。不過這樣通風效果好。
量完船,張知木和盧炳義又領著大家來到小淩河到汾河入河口的岸上。看到入河口很寬闊,盧炳義說:“這裏適合建幾個船塢,地方開闊,水流平穩。明年我們造船廠就建在這裏吧。”
張知木說:“好啊。到時候這個造船廠範司令就要代管了,我們離這裏遠。當然了,人員我們都會安排好了。不能牽扯你太多的精力,讓你管著,是因為這裏的一切,必須有一個總負責的人。下一步,這裏還要建一個好一點的客店。特別要注意的是,提前在周圍多買地,因為我們的建設一展開,這裏很快就會繁榮起來,人也會多起來,到那時地就值銀子了。”
盧炳義說:“在這裏修攔河壩是不行的,這裏太寬了,從這向上兩裏地有一處河床很窄。我們去看看吧!”
顯然盧炳義對這裏已經考察過了。張知木一行人就順著河岸向上遊走了兩裏地遠。
果然如盧炳義說的,這裏的河岸最寬處也就是五十米寬,而且這裏兩岸露出很多石頭來。原來這裏是一個小山口水流是從山口流過。
張知木說:“這是一個天然的建堤壩地址。”
盧炳義說:“我測量了這裏和遠處山頂的高度,又測量了窯崗那裏和這個山頂的高度,得出這裏和窯崗的落差不超過十米。這樣我們在這裏建十五到二十米的大壩就可以了。最有利的還是這裏的河床由於常年衝刷,河底非常低,兩岸都不用修壩。河道裏個別的地方,有石頭等障礙的地方,我們用**給它炸掉就行了。”
張知木說:“陸先生發現沒有,這裏的兩岸都是黃土,可是河底卻是露出了石頭。這說明汛期時,小淩河的水流很急,泥沙沒有沉積下來。可是如果我們建壩以後,水流緩下來以後,就會像黃河一樣,泥沙沉積了。”
張知木知道前世時三門峽大壩的教訓,好不容易修好了很快就被泥沙給塞住了。張知木也參觀過小浪底水庫大壩,那裏采用了非常先進的泄洪排沙技術,專門設計了排沙孔。
盧炳義說:“這倒是一個問題,不解決的話,很快就會被泥沙給埋上。河床也會抬高。”
張知木說:“我們的船閘開口有十米寬足夠了,因為太大的船也不可能進來,這樣船閘兩邊我們就可以建兩個泄洪口,泄洪口的位置,就開在大壩的底部。平時我們控製低流速或不流動,這樣泥沙也就不流動,一旦放水就加快流量,讓河道裏的泥沙存不住,特別是汛期時,加快泄洪衝砂。即使這樣也還不行,泥沙從大壩出來以後,不能淤積在大壩後麵,在泄洪口後麵還要修一條泄洪渠,泄洪渠不能太寬,要保持流速,一直把泥沙送到汾河裏,汾河水把泥沙就帶走了。”
盧炳義說:“張總說的太好了。”然後他又回身對周圍的人說:“你們都看到了,小淩河的河口非常的寬,就是因為小淩河的泥沙大量堆積,水淺了河道就加寬了。”
張知木說:“這樣的話,我們的工程量會很大。大壩後麵一直到汾河我們要開挖三條兩裏地的渠道,兩條泄洪渠,一條船閘的主航道。”
李雲鶴也看出來的門道了,說:“這三條渠道,一定要靠北岸,把南岸的碼頭泊位給讓出來。”
張知木說:“雲鶴說的對,這南岸的兩裏地,將來就是黃金地段,都會是泊位。”
範成坤說:“難怪陸總過來,差不多把河兩岸的地都買下了,問他為啥買這麽些地,他還不說。原來是這樣啊!”
張知木說:“陸先生是個精細的人,沒讓他往外說,他絕對不會說。你們回去也不要說得太早,自己知道了就行了。”
由於轉了一圈回來,天就晚了,所以隻好在淩水碼頭又住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才往回走。
張知木這一趟,為淩水碼頭的下一步發展,做了一個大的規劃。這讓這裏的官兵們都興奮了起來。他們不但每天都能吃到羊肉喝上羊湯,精神上也非常充實,都盼著快點到明年開春。他們知道那時候淩水碼頭就會是一個大的工地,到處都會是人山人海。淩水碼頭馬上就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由於惦記著家裏的事兒,張知木他們早早的就告別範成坤等人,往回趕去。一路上張知木還是很高興的,和楊玉琳在車裏也不用那麽拘束了,最主要的是幾件大事兒都落實完了,回去就可以放開手大幹一場了。
等張知木他們的隊伍走到快中午時,迎麵跑來一隊人馬,李菁立刻帶人迎了上去,也是火槍上子彈點火撚,高度戒備。對麵的馬隊顯然也發現了張知木的隊伍,一邊跑來一邊大喊,李菁也沒聽見對方喊啥。
當對方跑進了,李菁才看清是自己留在窯崗,為張知木的小樓警戒的人。原來李菁知道現在陳玉鋒和歐陽鶴帶著一隊人去潼關了,他和張知木一走,家裏隻有劉雲派出的幾百人在窯崗的各處站崗,其他的大部隊,為了不太惹人注意,都住在山洞前的營地裏。他不放心,就把自己的人留在窯崗一部分,給張知木的家附近警戒。因為有上一次的教訓,李靖知道,窯崗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張知木的家人。李菁心想,這次他們跑過來,一定是窯崗出啥大事兒了。
果然,來人馬還沒站穩,氣還沒喘勻,就喊道:“不好了,窯崗被襲擊了!”
李菁聽到這話嚇了一跳,提馬跑到張知木的車旁,敲打窗戶。張知木打開玻璃窗,還沒問話,李菁就急切的說:“不好了,窯崗被襲擊了。”
張知木聽到這話,腦子翁的一聲,但是他很快的就鎮定下來,問:“怎麽回事兒,慢慢說。”
李菁把送信的人叫了過來,送信的人就把窯崗的事大致的說了一下。
原來昨天夜裏,窯崗遭到兩千多騎兵的襲擊,幾處著火,人員傷亡有幾百人,夫人和孩子都沒事兒。現在局勢已經控製住了,劉雲正帶人四處追殺襲擊者。
張知木說:“加速前進,回窯崗。”
這次襲擊者還是李自成派來的人。上次左將軍劉宗敏派出了他的衛隊長田芳,去執行刺殺張知木的任務。可是這些人一出去即杳無音訊了。後來詢問淩水碼頭情報處的人員,他們說這些人悄悄地離開淩水碼頭就再也沒有音訊了。到處打聽也沒有消息。
後來闖王過來問左將軍劉宗敏:“宗敏啊,田芳該有消息了吧。”
劉宗敏說:“現在一點信兒沒有,不過不用擔心,這個家夥屬貓的,有九條命。他人極聰明,武功也是沒有幾個人可比的。想要他命的人,不好找。這個人一定是遇到麻煩了,這個張知木是個難對付的主,田芳不完成任務也不會善罷甘休。沒準他們在那裏躲著,盯著這個張知木呢。”
李自成歎口氣說:“老天保佑田芳兄弟吧。我們的老兄弟越來越少了。”
劉宗敏笑著說:“哈哈!大名鼎鼎的闖王爺,今天是怎麽了?死人堆裏爬過多少次了?今天不象你啊。”
可是又過了一個月,李自成再跟劉宗敏提起田芳的事兒時,兩人都笑不出來了,他們知道田芳一定是凶多吉少了。這讓二人都有些心裏發涼。因為田芳這二十幾個人都是武功極高的人,這些人是千軍萬馬堆兒都敢闖的主,怎麽會無聲無息的就失蹤了呢。有些太可拍了。
李自成說:“這幾個人的事兒,讓人快去查,沒查清之前千萬別有其他舉動。”
劉宗敏也沒了以前的狂妄,說:“好吧,我一定把田芳兄的事兒弄個明白。否則我們也對不起這個好兄弟。”
李自成的所有情報機構都動員了起來,去查找這隊小分隊的失蹤的原因。可是這個小分隊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得不到關於他們的一點兒信息。這讓所有知道這次行動的人,都產生了極大的心理震撼。
李自成、劉宗敏和軍師牛金星一商量這事兒,說一個商人屢壞我大事,不除去這個隱患,必為後患。
李自成說:“我們還要想辦法除掉這個張知木。你們二位有啥好辦法沒有?”
牛金星說:“我們現在主要力量是對付陝西的明軍,不可能派大隊人馬去山西。可是人馬太少了也辦不成這事兒,田芳他們做不到別人就更不可能了。”
劉宗敏看著凶猛暴躁,可是也是有心機的人。他說:“過一陣河都封凍就好了。我們就可以派一隊騎兵快速突襲窯崗了。現在不行山西和陝西有黃河和汾河隔著,我們的進不去不說,進出了被發現後也跑不出來。不如等一等,河都封凍了,我們就進出自由了。”
----------
推薦:氫氣爆炸,發電機運轉,郭守敬上任。顯微鏡,聽診器,新醫學起步。--《南宋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