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分搶人才
陸成祥見張知木站起來了,以為他該走了。也站起來。張知木說:“別走。還有事兒說呢。”
陸成祥隻好又坐下。張知木說:“這個冬天,你的人員培訓不能停,我們明年開春要辦票號,需要很多人,現在就要抓緊。”
陸成祥說:“這事兒你就放心吧,別看票號這事兒是你提出來的,說實話,我現在對這事兒比你還著急。這可是天大的買賣啊。人員我已經先下手,在新來的人裏挑出來二百名男的、五十名女的,馬上就要開始培訓上課。這些人好多是做過生意的,當過夥計的,識幾個字的,每一個我都親自麵試談話,我隻選頭腦靈活,做事踏實的。這些人員李治都幫著把關了。家裏說不清的,含糊的都不要。李雲鶴下手晚了,對我很不滿意。哈哈,我把有文化的都挑來了。”
張知木說:“這就太好了。”
陸成祥又得意的說:“這裏麵還有幾個做過掌櫃的呢,他們是鋪子被搶完了又被放火燒了,家人鋪子裏的人也被都被殺了。他們也是沒處去了才跟著到窯崗的。我跟他們一說開票號的事兒,他們跟我一樣,眼睛都亮。我讓他們現在就開始執筆寫票號的詳細規定,我們山西的各地分號的管理本來就十分的嚴格,由於我們的票號是直接動銀子,規矩要更嚴,不論對外經營,還是內部管理,都要和以往的分號不一樣。”
說起生意經,陸成祥馬上就興奮,好像他天生就是做生意的。
張知木說:“管理規定要慢慢的完善,不過大的原則要先確定,有利用管理漏洞做手腳的嚴懲不貸。因為這是做銀子的生意,誠信是第一位的。對內是這樣,對外更是這樣,將來出點啥事兒,我們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能讓客戶吃虧。”
陸成祥說:“張總說的是。”
張知木說:“我們既要有管理規定還要有巡查製度。要進行定期不定期的巡查。還要有獎勵製度,對那些做得好的要嘉獎。做到賞罰分明。這樣才能約束員工,也能激勵員工。”
陸成祥聽完張知木的話,由衷佩服地說:“張總以前一定是做過票號大掌櫃的,不然想不出這麽細的事兒來。”
張知木說:“我就是想到哪說到哪,細致的工作還要你們來做。”
說完這些事兒,陸成祥和黃玉坤都要走了。黃玉坤問張知木:“你還要到哪去?”
張知木說:“我喝點水,就要去看看那哥三個玻璃磨的怎樣了。”
張知木對李雲鶴挑出來的孫亮他們的三個人很滿意,這三個人回去後隻用一天時間就在車床上,用鋼車出來了幾個做玻璃材料的模具。其實就是在鋼板上車出來了一個圓柱形盤子狀的東西,把玻璃溶液倒進盤子慢慢冷卻就成了一塊圓形玻璃了。
模具做好後,張知木親自領著他們到了玻璃廠,讓玻璃廠廠長給煉一點兒透明度很好的玻璃溶液,然後把模具也加熱後,將玻璃溶液慢慢的倒入模具裏,再在爐子旁慢慢的冷卻。張知木前世時看過一個資料,大型天文望遠鏡的透鏡用玻璃的冷卻時間就要用三個月,是為了消除玻璃冷卻過程中的應力。這次每種玻璃製作了十塊,因為這是為初次製作透鏡留出了交學費的餘地。
玻璃在那裏慢慢的冷卻時,張知木給三人講起磨製玻璃透鏡的辦法了。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磨製透鏡竟然是用兩塊平玻璃相互摩擦來磨製出球麵透鏡。
經過張知木的講解,這三人才大概明白了其中道理。
原來兩塊玻璃之間均勻的放上金剛砂粉,相互摩擦時,必然有一塊玻璃邊緣摩擦的時間長,一塊玻璃的中心摩擦的時間長,這樣一塊玻璃家就會磨出來凹麵另一塊玻璃就會出現凸麵。還有一個原因是當上下兩塊玻璃運到行程的盡頭時,兩塊玻璃的接觸麵要小了壓力相同的情況下,壓強就要大了,所以在金剛砂的作用下玻璃的磨損就要大了。這樣就會磨出了一個凹麵另一個凸麵。
看到三個人直點頭,張知木說:“這些隻有你們在幹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透鏡,因為磨製時的因素太多了,都可影響磨製的效果。”
張知木又給他們講了,透鏡的磨製分粗磨、細磨、拋光三部分。
磨製透鏡時方法很重要,分手法、磨製行程。一般我們初學者用正心法,就是用兩片鏡子通過下麵模板的中心、行程分全程、半程和三分之一程。
磨製的時候,每次的周期和自己的心跳差不多,做頭透鏡的玻璃固定的在一個架上,另一快用手按著在兩塊玻璃之間撒上金剛砂後前後摩擦,初期用全程手法,磨製時磨製的人要圍著架子轉圈,人轉的同時手裏的玻璃也要反向的轉,這樣可以使透鏡磨得均勻。
磨製時要經常地對著太陽光檢查焦距,用透鏡對著太陽光讓太陽光線在一塊白紙上成象清楚時,測量白紙和鏡片之間的距離,這就是焦距。焦距好了的話,就要細磨,用更細的砂子將所有的痕跡磨光,這時要用三分之一行程。
最後是拋光。
拋光要用一塊硬瀝青和鬆香做成的混和物,用熱水加熱到軟硬適度以後,將用開水加熱後的透鏡用力按一個透鏡的圓弧形狀,用小薄鐵片在弧麵上壓出兩厘米的網格,再用鏡麵壓一次,然後在弧麵上塗上拋光液再用鏡麵壓住一段時間,使鏡麵和瀝青充分結合。
這樣瀝青硬了以後,拋光工具就成了,可以像磨製鏡片是一樣,拋光了。當透鏡的鏡麵磨得能反光時,就說明拋光完成了。
這三人聽張知木講完,也就是弄得似懂非懂。
張知木說:“一邊幹一邊學吧,其實幹這東西也是靠悟性的。我們現在準備東西吧。”
首先是篩沙子,李雲鶴製作砂輪篩出來的最細的沙子,拿過來後還要再篩出幾等來,篩出來的最細的砂子已經像灰塵一樣了。篩的過程中必須要帶上口罩,否則吸入肺子裏而且呼吸也會吹飛那最細的砂子。這些最後的砂子,已經不是現在的篩子能解決的了,沒辦法隻好用一塊綢布當篩網了。
最麻煩的製作拋光粉了,本來張知木想用鐵鏽研磨碎了再洗淨湊合用,可是一看鐵鏽張知木立刻否定了這個想法,因為鐵鏽裏的氧化鐵,純度太低了,雜質很多,根本不能做拋光粉用。
最後張知木下決心一定要搞出氧化鐵來,因為這東西用處很大,它不僅僅是用作拋光材料,還是無毒的紅色顏料,還可以用它還做出來防鏽漆。現在鋼鐵製品越來越多了,防鏽問題也是個大事兒了。將來的鋼殼船沒有防鏽漆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鏽跡斑斑了。
製作氧化鐵最好的也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硫酸亞鐵煆燒。可是到哪裏去找硫酸亞鐵呢。一般藥店的綠礬就是硫酸亞鐵,但是到藥店買綠礬,成本太高了。一定要找到膽礬礦才行。
想到這裏,張知木直接去見負責窯崗這兩座煉鐵爐的劉寶學,他原來是冶廠的主事,長期在山西煉鐵,他應該知道哪裏有綠礬礦。
現在的固定的一塊穿著一身工作服,帶著一個墨鏡,跟爐前工一起在看火候呢。聽到工人告訴他,張總來了。他趕緊跑了過來。這個劉寶學離開了冶廠,剛開始還挺鬱悶的,他實在是離不開這煉鐵爐。好在到了窯崗以後,有機會掌管這一大一小兩個爐子。這樣他很高興。一是又可以煉鋼鐵了;第二是管理兩坐爐子事情少多了,他可以好好的用心研究煉鋼鐵裏麵的技術問題了。每爐鋼他基本都跟著,每爐鋼他都有記錄,記錄不同情況下煉出的鋼鐵的情況,一段時間下來,已經記錄大量的經驗數據。這次正跟著工人一看爐火,因為煉鋼這東西,不跟在爐前是沒法掌握要領的。
來到張知木麵前,他摘下頭套和墨鏡。張知木先說:“辛苦了。”過去和他握手。張知木很佩服劉寶學這種既有本事又能屈能伸的人。
劉本勝忙說:“不辛苦,謝謝張總來看望大家。”劉本勝也是個很會說話的人,終究也是一個大冶廠的主事。
張知木問:“你在山西搞了這麽多年冶金,知不知道山西那裏有綠礬礦。”
劉本勝說:“綠礬礦都是伴生礦,這東西不缺,我們冶廠就有啊。隻有做藥的才弄一點用醋泡了,再煆燒作藥用。”
張知木說:“這東西多嗎?我準備用它提取顏料。”
劉本勝說:“要是做顏料用,用不了多少,我們冶廠後麵礦裏,那東西足夠用了。”
張知木說:“那可太好了。得來全不費工夫啊。你先忙著,我走了。”
回到辦公室,張知木見辦公室外間又多了兩個年二十左右的年輕女人,楊玉琳正跟他們講些什麽呢。見到張知木回來以後,楊玉琳跟著張知木進到辦公室裏間。
張知木問:“怎麽?我們添人進口了。”
楊玉琳說:“可不是,我挑了兩個人過來給我幫忙。外麵搶人都快打起來了,我也就去湊湊熱鬧。”
張知木問:“快說說,外麵怎麽快打起來了?”
“哎呀,原來是陸總先下手,搶先弄了二百多人。李雲鶴又去弄了五百多人,說是要擴大生產用。本來這五百多人都同意跟李雲鶴幹了,李雲鶴正要安排人給他們培訓講課呢,可是陸總那邊又覺得人不夠用,又開始招人了。有些已經到了李雲鶴的那裏的人,又覺得做買賣好,有不少人又到陸總那去了。氣的李雲鶴去找陸總,兩人說的臉都紅了。結果還是陸總給李雲鶴退回去了幾個人才算完事兒。”說到這楊玉琳笑的花枝亂顫。
張知木說:“好啊,前幾天還覺得人多了,現在又開始搶上了。重視人才,這說明他們已經抓到點子上了。”
楊玉琳笑完了,接著說:“現在這裏有點文化,有點兒手藝的可吃香了,劉本勝他們招走了不少木匠瓦匠。劉雲又過來把那些當過兵的都給要走了。聽說這裏還有幾個官軍的什麽官呢。這幾個人剛開始不敢說,都藏著。可是他們一看有一點兒本事的就被人請走,就主動找登記處,表明了身分。沒想到,劉聽說後,騎著馬就過來把他們帶走了。氣的李治直瞪眼,說這幾個人還沒審核完呢。可是劉雲不管,把人直接就帶走了。前後劉雲帶走將近一千人了。現在不管是男的女的隻要有文化,就馬上有人搶走,李治那裏女的就要去五六十。這兩個一個是陸總那裏的,一個是李治的。我看了他們的檔案,都是書生門第,才貌雙全。我見過她們,她們說話也得體,就給要過來了。”
張知木說:“你也夠霸道了,人家選好的你就給要過來了。”
“嗬嗬,他們巴不得呢。他們挑的人能到張總辦公室來,說明他們有眼光。”楊玉琳說。
張知木說:“你可別挑太漂亮的,否則我會有想法了。”
楊玉琳用鼻子哼了一聲,說:“哼,你就是有這心,也沒這個膽兒。”說完楊玉琳出去了。
這句話說得張知木這個鬱悶啊,心說我招誰惹誰了,做個本分的好男人不好嗎?
張知木剛坐下,一想正事兒還沒辦呢。起身到外間,對楊玉琳說:“去安排人,給我到冶廠拉回來一車綠礬來。”
張知木一出來,屋裏的兩個女子,慌忙站了起來。
張知木見狀說,以後你們在這工作,要隨便點,不用這麽拘束。楊玉琳也對她們說:“坐下吧,沒有外人時可以隨便點兒。你們這麽緊張,我也不自在。”然後對張知木說:“我們沒兵沒權,指揮誰去給你拉綠礬去。”
張知木說:“我不管,誰讓你是管著我的事兒的。”
說完張知木回裏屋去了。外麵的楊玉琳笑彎了腰,兩個新來的姑娘,沒想到楊玉琳敢這麽跟張知木說話,而張知木竟然這麽好脾氣,沒生氣。
這兩個姑娘一個十九叫宋佳欣,一個十八叫楊青蓮。
笑完的楊玉琳對宋佳欣說:“你去找陸總,對他說,張總要一車綠礬讓他派人去冶廠給拉回來。”
宋佳欣第一次有工作做了,很高興地出去給陸成祥送信去了。
宋佳欣從張知木窗前經過的時,張知木抬頭看了一眼,結果心裏一揪。因為他看到宋佳欣這麽漂亮的姑娘竟然裹著一雙小腳。有些氣惱的張知木來到外間一看,另一個楊青蓮也是小腳。氣的張知木回到裏間把門關上了。
張知木實在是太痛恨這種殘害人的裹腳行為了。他知道這裹腳是十分痛苦的事兒,有句諺語:“裹小腳一雙,眼淚流一缸。”
這個惡習源自唐代,南唐李後主李煜喜歡觀看女人在“金製的蓮花”上跳舞,由於金製的蓮花太小,舞女便將腳白綢裹起來致腳彎曲立在上麵,跳舞時就顯得婀娜多姿,輕柔曼妙,本來是一種舞蹈裝束,後來慢慢地從後宮向上流社會流傳,在以後,民間女子紛紛仿效,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習俗,成為一種病態的審美。
張知木知道憑自己現在的力量改變不了這個現狀,但是他決定要從窯崗做起,最起碼在窯崗再也不許裹腳了。有放腳的要獎勵。
心氣兒不順的張知木,來到外麵四處的閑逛。來到小學,他發現小學校的圍牆上趴著一群孩子,原來這些孩子都是新來的,他們太羨慕在學校裏上課的孩子們了,可是他們現在還是沒機會進到學校裏,隻能在圍牆上向裏麵看著。
張知木走過去時,孩子們嚇的都跳下牆跑了。還有幾個大膽的在那裏沒跑,張知木過去他們問:“你們都想不想上學啊?”
一個孩子低著頭說:“想,可是我們沒有錢上學。”
張知木說:“來到窯崗的孩子,上學不用錢。我馬上就安排你們上學的事兒。可是窯崗上學的孩子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幹淨,不能像你們這樣的,不洗臉洗手的。”
跑遠的孩子們見沒事兒,又都圍上來了,有大膽的問:“我們真的能上學嗎?”
張知木說:“能。我現在就去安排你們上學的事兒。不過你你們每天都要把臉把手洗幹淨才行,你們看到沒有,學校裏的孩子是不是都很幹淨。”
孩子們一下子就都跑散了,張知木知道他們是回去洗臉洗手去了。
離開孩子們,張知木來到盧炳義的辦公室,正好陸成祥也是剛到這裏,原來他是約好了一起碰那個小淩河通航計劃的預算來了。
張知木說:“我先說一件事兒,完了你們在研究吧。”
盧炳義說:“張總有啥事兒你先說吧。”
張知木說:“我想說的是,我們現在還有新來的一千多孩子沒有上學。看看能不能先想辦法,把這事兒解決了。”
盧炳義哈哈笑著說:“我就知道,張總一定會來問孩子們的事兒。放心張總,我們登記人員的時候,就選出了幾名老師,都是女人。因為小學生我覺得女人上課更好,他們有耐心。但是數學課我們會安排這裏的人給上。外人還上不了我們的數學課。現在您夫人正領著人們給小學生做校服呢。學校的食堂準備專門搞一個。不然吃飯也會是一個問題,學生的正副班主任也都安排好了。小學教室不夠用,可以安排一些班級到中學這邊,反正也都是挨著的。課本都夠用,桌椅板凳不夠的正在做。我們現在不缺人,辦事就是快。哈哈!”
盧炳義一口氣就把張知木的疑慮都打消了,張知木說:“太辛苦你們了。教育投資是最有效的投資。雖然他的投資周期長,可是它的效果要更長更深遠。”
陸成祥在旁邊說:“這一下子,張總就放心了。現在窯崗的人,每個人都在忙。都有幹不完的事兒,不然窯崗不能變得的這麽快。每天都在變。”
張知木說:“等盧先生和陸先生把小淩河改造的事兒論證完,我們坐下來,把窯崗未來的長遠規劃要好好研究一下。現在的想法已經落後了,我們的新規劃一定要超前。爭取把幾年內的歸劃都做出來。”
盧炳義說:“好啊,前幾日我和陸先生也在議論這件事兒。你今天就找上門來了。”
陸成祥說:“這就是英雄所見!”
三個人大笑了。
張知木出門時,陸成祥說:“張總要的綠礬我已經派人去拉了。”
離開盧炳義這裏,張知木心情大好。因為窯崗的人已經慢慢地進入狀態了,每個人都在對自己的分內的事兒負責人,已經不用自己每天的督促了。
走在路上,張知木都覺得一身輕鬆。
來到李雲鶴這裏,讓張知木感到了又一種氣氛。李雲鶴已經把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從生產車間撤出來,專門搞了一部門高新產品研製。成熟的東西就交到車間去生產。
現在他正開會研究生產蒸汽機的事兒。見到張知木進來,李雲鶴說:“張總來得正好,我們在研究蒸汽機的生產問題呢。”
張知木說:“好啊,我也想知道你們的蒸汽機產量能不能上來。我們已經定型的這個產品如果沒有重大缺陷的話,就應該批量生產,這樣效率高、成本低。把主機標準化,這樣我們以後維修準備配件都方便。至於用在啥地方,在專門搞接口就行了。”
李雲鶴問:“張知木的意思是象鋼簧馬車一樣批量生產嗎?”
張知木說:“是這個意思,但是這東西沒這大的產量需求。但是需求量也不會太小。你看我們要製堿,需要大量的氨氣和二氧化碳,這都需要壓縮氣體進入鋼瓶裏,現在我們都是用人在操作,大批量生產的話就不行了。都要用蒸汽動力來解決,這樣不但效率高,而且可以提高鋼瓶的壓力,一個鋼瓶可以裝更多的氣體。我們的車床也都要改成蒸汽動力的,我們不但要有車床還要有刨床、銑床、磨床以及鍛壓床等等,都需要蒸汽機。我們想建一個鋸木廠也需要蒸汽機。你們說以後會有多少地方需要蒸汽機?”
李雲鶴說:“那就下決心再建一個大點車間,專門做蒸汽機。我們正義論是搞一個還是在現有的地方湊合呢。”
“新車間可以建,那是明年開春的事兒,地點在哪裏再說。今年的事兒也別停下,繼續在現有的情況下搞下去。”張知木說。
李雲鶴說:“好就按張總說的辦。你要的矽鋼片我已經和劉寶學交代了,等我們的輥壓機壓機調好後就可以給壓出來。船用蒸汽機,我們已經安排人和我一起搞,不知道啥時候我們去一趟淩水碼頭,等我們看看船以後就知道尺寸大小了。你交代陸琪他們的鎖頭和拉鎖的事,他們正在試製。”
“我看宜早不宜遲,我們明天一起去一趟淩水碼吧。把這事定下來,蒸汽機上船還有好多事兒要做呢。”張知木說。
----------
推薦:氫氣爆炸,發電機運轉,郭守敬上任。顯微鏡,聽診器,新醫學起步。--《南宋記憶》。
陸成祥見張知木站起來了,以為他該走了。也站起來。張知木說:“別走。還有事兒說呢。”
陸成祥隻好又坐下。張知木說:“這個冬天,你的人員培訓不能停,我們明年開春要辦票號,需要很多人,現在就要抓緊。”
陸成祥說:“這事兒你就放心吧,別看票號這事兒是你提出來的,說實話,我現在對這事兒比你還著急。這可是天大的買賣啊。人員我已經先下手,在新來的人裏挑出來二百名男的、五十名女的,馬上就要開始培訓上課。這些人好多是做過生意的,當過夥計的,識幾個字的,每一個我都親自麵試談話,我隻選頭腦靈活,做事踏實的。這些人員李治都幫著把關了。家裏說不清的,含糊的都不要。李雲鶴下手晚了,對我很不滿意。哈哈,我把有文化的都挑來了。”
張知木說:“這就太好了。”
陸成祥又得意的說:“這裏麵還有幾個做過掌櫃的呢,他們是鋪子被搶完了又被放火燒了,家人鋪子裏的人也被都被殺了。他們也是沒處去了才跟著到窯崗的。我跟他們一說開票號的事兒,他們跟我一樣,眼睛都亮。我讓他們現在就開始執筆寫票號的詳細規定,我們山西的各地分號的管理本來就十分的嚴格,由於我們的票號是直接動銀子,規矩要更嚴,不論對外經營,還是內部管理,都要和以往的分號不一樣。”
說起生意經,陸成祥馬上就興奮,好像他天生就是做生意的。
張知木說:“管理規定要慢慢的完善,不過大的原則要先確定,有利用管理漏洞做手腳的嚴懲不貸。因為這是做銀子的生意,誠信是第一位的。對內是這樣,對外更是這樣,將來出點啥事兒,我們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能讓客戶吃虧。”
陸成祥說:“張總說的是。”
張知木說:“我們既要有管理規定還要有巡查製度。要進行定期不定期的巡查。還要有獎勵製度,對那些做得好的要嘉獎。做到賞罰分明。這樣才能約束員工,也能激勵員工。”
陸成祥聽完張知木的話,由衷佩服地說:“張總以前一定是做過票號大掌櫃的,不然想不出這麽細的事兒來。”
張知木說:“我就是想到哪說到哪,細致的工作還要你們來做。”
說完這些事兒,陸成祥和黃玉坤都要走了。黃玉坤問張知木:“你還要到哪去?”
張知木說:“我喝點水,就要去看看那哥三個玻璃磨的怎樣了。”
張知木對李雲鶴挑出來的孫亮他們的三個人很滿意,這三個人回去後隻用一天時間就在車床上,用鋼車出來了幾個做玻璃材料的模具。其實就是在鋼板上車出來了一個圓柱形盤子狀的東西,把玻璃溶液倒進盤子慢慢冷卻就成了一塊圓形玻璃了。
模具做好後,張知木親自領著他們到了玻璃廠,讓玻璃廠廠長給煉一點兒透明度很好的玻璃溶液,然後把模具也加熱後,將玻璃溶液慢慢的倒入模具裏,再在爐子旁慢慢的冷卻。張知木前世時看過一個資料,大型天文望遠鏡的透鏡用玻璃的冷卻時間就要用三個月,是為了消除玻璃冷卻過程中的應力。這次每種玻璃製作了十塊,因為這是為初次製作透鏡留出了交學費的餘地。
玻璃在那裏慢慢的冷卻時,張知木給三人講起磨製玻璃透鏡的辦法了。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磨製透鏡竟然是用兩塊平玻璃相互摩擦來磨製出球麵透鏡。
經過張知木的講解,這三人才大概明白了其中道理。
原來兩塊玻璃之間均勻的放上金剛砂粉,相互摩擦時,必然有一塊玻璃邊緣摩擦的時間長,一塊玻璃的中心摩擦的時間長,這樣一塊玻璃家就會磨出來凹麵另一塊玻璃就會出現凸麵。還有一個原因是當上下兩塊玻璃運到行程的盡頭時,兩塊玻璃的接觸麵要小了壓力相同的情況下,壓強就要大了,所以在金剛砂的作用下玻璃的磨損就要大了。這樣就會磨出了一個凹麵另一個凸麵。
看到三個人直點頭,張知木說:“這些隻有你們在幹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透鏡,因為磨製時的因素太多了,都可影響磨製的效果。”
張知木又給他們講了,透鏡的磨製分粗磨、細磨、拋光三部分。
磨製透鏡時方法很重要,分手法、磨製行程。一般我們初學者用正心法,就是用兩片鏡子通過下麵模板的中心、行程分全程、半程和三分之一程。
磨製的時候,每次的周期和自己的心跳差不多,做頭透鏡的玻璃固定的在一個架上,另一快用手按著在兩塊玻璃之間撒上金剛砂後前後摩擦,初期用全程手法,磨製時磨製的人要圍著架子轉圈,人轉的同時手裏的玻璃也要反向的轉,這樣可以使透鏡磨得均勻。
磨製時要經常地對著太陽光檢查焦距,用透鏡對著太陽光讓太陽光線在一塊白紙上成象清楚時,測量白紙和鏡片之間的距離,這就是焦距。焦距好了的話,就要細磨,用更細的砂子將所有的痕跡磨光,這時要用三分之一行程。
最後是拋光。
拋光要用一塊硬瀝青和鬆香做成的混和物,用熱水加熱到軟硬適度以後,將用開水加熱後的透鏡用力按一個透鏡的圓弧形狀,用小薄鐵片在弧麵上壓出兩厘米的網格,再用鏡麵壓一次,然後在弧麵上塗上拋光液再用鏡麵壓住一段時間,使鏡麵和瀝青充分結合。
這樣瀝青硬了以後,拋光工具就成了,可以像磨製鏡片是一樣,拋光了。當透鏡的鏡麵磨得能反光時,就說明拋光完成了。
這三人聽張知木講完,也就是弄得似懂非懂。
張知木說:“一邊幹一邊學吧,其實幹這東西也是靠悟性的。我們現在準備東西吧。”
首先是篩沙子,李雲鶴製作砂輪篩出來的最細的沙子,拿過來後還要再篩出幾等來,篩出來的最細的砂子已經像灰塵一樣了。篩的過程中必須要帶上口罩,否則吸入肺子裏而且呼吸也會吹飛那最細的砂子。這些最後的砂子,已經不是現在的篩子能解決的了,沒辦法隻好用一塊綢布當篩網了。
最麻煩的製作拋光粉了,本來張知木想用鐵鏽研磨碎了再洗淨湊合用,可是一看鐵鏽張知木立刻否定了這個想法,因為鐵鏽裏的氧化鐵,純度太低了,雜質很多,根本不能做拋光粉用。
最後張知木下決心一定要搞出氧化鐵來,因為這東西用處很大,它不僅僅是用作拋光材料,還是無毒的紅色顏料,還可以用它還做出來防鏽漆。現在鋼鐵製品越來越多了,防鏽問題也是個大事兒了。將來的鋼殼船沒有防鏽漆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鏽跡斑斑了。
製作氧化鐵最好的也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硫酸亞鐵煆燒。可是到哪裏去找硫酸亞鐵呢。一般藥店的綠礬就是硫酸亞鐵,但是到藥店買綠礬,成本太高了。一定要找到膽礬礦才行。
想到這裏,張知木直接去見負責窯崗這兩座煉鐵爐的劉寶學,他原來是冶廠的主事,長期在山西煉鐵,他應該知道哪裏有綠礬礦。
現在的固定的一塊穿著一身工作服,帶著一個墨鏡,跟爐前工一起在看火候呢。聽到工人告訴他,張總來了。他趕緊跑了過來。這個劉寶學離開了冶廠,剛開始還挺鬱悶的,他實在是離不開這煉鐵爐。好在到了窯崗以後,有機會掌管這一大一小兩個爐子。這樣他很高興。一是又可以煉鋼鐵了;第二是管理兩坐爐子事情少多了,他可以好好的用心研究煉鋼鐵裏麵的技術問題了。每爐鋼他基本都跟著,每爐鋼他都有記錄,記錄不同情況下煉出的鋼鐵的情況,一段時間下來,已經記錄大量的經驗數據。這次正跟著工人一看爐火,因為煉鋼這東西,不跟在爐前是沒法掌握要領的。
來到張知木麵前,他摘下頭套和墨鏡。張知木先說:“辛苦了。”過去和他握手。張知木很佩服劉寶學這種既有本事又能屈能伸的人。
劉本勝忙說:“不辛苦,謝謝張總來看望大家。”劉本勝也是個很會說話的人,終究也是一個大冶廠的主事。
張知木問:“你在山西搞了這麽多年冶金,知不知道山西那裏有綠礬礦。”
劉本勝說:“綠礬礦都是伴生礦,這東西不缺,我們冶廠就有啊。隻有做藥的才弄一點用醋泡了,再煆燒作藥用。”
張知木說:“這東西多嗎?我準備用它提取顏料。”
劉本勝說:“要是做顏料用,用不了多少,我們冶廠後麵礦裏,那東西足夠用了。”
張知木說:“那可太好了。得來全不費工夫啊。你先忙著,我走了。”
回到辦公室,張知木見辦公室外間又多了兩個年二十左右的年輕女人,楊玉琳正跟他們講些什麽呢。見到張知木回來以後,楊玉琳跟著張知木進到辦公室裏間。
張知木問:“怎麽?我們添人進口了。”
楊玉琳說:“可不是,我挑了兩個人過來給我幫忙。外麵搶人都快打起來了,我也就去湊湊熱鬧。”
張知木問:“快說說,外麵怎麽快打起來了?”
“哎呀,原來是陸總先下手,搶先弄了二百多人。李雲鶴又去弄了五百多人,說是要擴大生產用。本來這五百多人都同意跟李雲鶴幹了,李雲鶴正要安排人給他們培訓講課呢,可是陸總那邊又覺得人不夠用,又開始招人了。有些已經到了李雲鶴的那裏的人,又覺得做買賣好,有不少人又到陸總那去了。氣的李雲鶴去找陸總,兩人說的臉都紅了。結果還是陸總給李雲鶴退回去了幾個人才算完事兒。”說到這楊玉琳笑的花枝亂顫。
張知木說:“好啊,前幾天還覺得人多了,現在又開始搶上了。重視人才,這說明他們已經抓到點子上了。”
楊玉琳笑完了,接著說:“現在這裏有點文化,有點兒手藝的可吃香了,劉本勝他們招走了不少木匠瓦匠。劉雲又過來把那些當過兵的都給要走了。聽說這裏還有幾個官軍的什麽官呢。這幾個人剛開始不敢說,都藏著。可是他們一看有一點兒本事的就被人請走,就主動找登記處,表明了身分。沒想到,劉聽說後,騎著馬就過來把他們帶走了。氣的李治直瞪眼,說這幾個人還沒審核完呢。可是劉雲不管,把人直接就帶走了。前後劉雲帶走將近一千人了。現在不管是男的女的隻要有文化,就馬上有人搶走,李治那裏女的就要去五六十。這兩個一個是陸總那裏的,一個是李治的。我看了他們的檔案,都是書生門第,才貌雙全。我見過她們,她們說話也得體,就給要過來了。”
張知木說:“你也夠霸道了,人家選好的你就給要過來了。”
“嗬嗬,他們巴不得呢。他們挑的人能到張總辦公室來,說明他們有眼光。”楊玉琳說。
張知木說:“你可別挑太漂亮的,否則我會有想法了。”
楊玉琳用鼻子哼了一聲,說:“哼,你就是有這心,也沒這個膽兒。”說完楊玉琳出去了。
這句話說得張知木這個鬱悶啊,心說我招誰惹誰了,做個本分的好男人不好嗎?
張知木剛坐下,一想正事兒還沒辦呢。起身到外間,對楊玉琳說:“去安排人,給我到冶廠拉回來一車綠礬來。”
張知木一出來,屋裏的兩個女子,慌忙站了起來。
張知木見狀說,以後你們在這工作,要隨便點,不用這麽拘束。楊玉琳也對她們說:“坐下吧,沒有外人時可以隨便點兒。你們這麽緊張,我也不自在。”然後對張知木說:“我們沒兵沒權,指揮誰去給你拉綠礬去。”
張知木說:“我不管,誰讓你是管著我的事兒的。”
說完張知木回裏屋去了。外麵的楊玉琳笑彎了腰,兩個新來的姑娘,沒想到楊玉琳敢這麽跟張知木說話,而張知木竟然這麽好脾氣,沒生氣。
這兩個姑娘一個十九叫宋佳欣,一個十八叫楊青蓮。
笑完的楊玉琳對宋佳欣說:“你去找陸總,對他說,張總要一車綠礬讓他派人去冶廠給拉回來。”
宋佳欣第一次有工作做了,很高興地出去給陸成祥送信去了。
宋佳欣從張知木窗前經過的時,張知木抬頭看了一眼,結果心裏一揪。因為他看到宋佳欣這麽漂亮的姑娘竟然裹著一雙小腳。有些氣惱的張知木來到外間一看,另一個楊青蓮也是小腳。氣的張知木回到裏間把門關上了。
張知木實在是太痛恨這種殘害人的裹腳行為了。他知道這裹腳是十分痛苦的事兒,有句諺語:“裹小腳一雙,眼淚流一缸。”
這個惡習源自唐代,南唐李後主李煜喜歡觀看女人在“金製的蓮花”上跳舞,由於金製的蓮花太小,舞女便將腳白綢裹起來致腳彎曲立在上麵,跳舞時就顯得婀娜多姿,輕柔曼妙,本來是一種舞蹈裝束,後來慢慢地從後宮向上流社會流傳,在以後,民間女子紛紛仿效,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習俗,成為一種病態的審美。
張知木知道憑自己現在的力量改變不了這個現狀,但是他決定要從窯崗做起,最起碼在窯崗再也不許裹腳了。有放腳的要獎勵。
心氣兒不順的張知木,來到外麵四處的閑逛。來到小學,他發現小學校的圍牆上趴著一群孩子,原來這些孩子都是新來的,他們太羨慕在學校裏上課的孩子們了,可是他們現在還是沒機會進到學校裏,隻能在圍牆上向裏麵看著。
張知木走過去時,孩子們嚇的都跳下牆跑了。還有幾個大膽的在那裏沒跑,張知木過去他們問:“你們都想不想上學啊?”
一個孩子低著頭說:“想,可是我們沒有錢上學。”
張知木說:“來到窯崗的孩子,上學不用錢。我馬上就安排你們上學的事兒。可是窯崗上學的孩子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幹淨,不能像你們這樣的,不洗臉洗手的。”
跑遠的孩子們見沒事兒,又都圍上來了,有大膽的問:“我們真的能上學嗎?”
張知木說:“能。我現在就去安排你們上學的事兒。不過你你們每天都要把臉把手洗幹淨才行,你們看到沒有,學校裏的孩子是不是都很幹淨。”
孩子們一下子就都跑散了,張知木知道他們是回去洗臉洗手去了。
離開孩子們,張知木來到盧炳義的辦公室,正好陸成祥也是剛到這裏,原來他是約好了一起碰那個小淩河通航計劃的預算來了。
張知木說:“我先說一件事兒,完了你們在研究吧。”
盧炳義說:“張總有啥事兒你先說吧。”
張知木說:“我想說的是,我們現在還有新來的一千多孩子沒有上學。看看能不能先想辦法,把這事兒解決了。”
盧炳義哈哈笑著說:“我就知道,張總一定會來問孩子們的事兒。放心張總,我們登記人員的時候,就選出了幾名老師,都是女人。因為小學生我覺得女人上課更好,他們有耐心。但是數學課我們會安排這裏的人給上。外人還上不了我們的數學課。現在您夫人正領著人們給小學生做校服呢。學校的食堂準備專門搞一個。不然吃飯也會是一個問題,學生的正副班主任也都安排好了。小學教室不夠用,可以安排一些班級到中學這邊,反正也都是挨著的。課本都夠用,桌椅板凳不夠的正在做。我們現在不缺人,辦事就是快。哈哈!”
盧炳義一口氣就把張知木的疑慮都打消了,張知木說:“太辛苦你們了。教育投資是最有效的投資。雖然他的投資周期長,可是它的效果要更長更深遠。”
陸成祥在旁邊說:“這一下子,張總就放心了。現在窯崗的人,每個人都在忙。都有幹不完的事兒,不然窯崗不能變得的這麽快。每天都在變。”
張知木說:“等盧先生和陸先生把小淩河改造的事兒論證完,我們坐下來,把窯崗未來的長遠規劃要好好研究一下。現在的想法已經落後了,我們的新規劃一定要超前。爭取把幾年內的歸劃都做出來。”
盧炳義說:“好啊,前幾日我和陸先生也在議論這件事兒。你今天就找上門來了。”
陸成祥說:“這就是英雄所見!”
三個人大笑了。
張知木出門時,陸成祥說:“張總要的綠礬我已經派人去拉了。”
離開盧炳義這裏,張知木心情大好。因為窯崗的人已經慢慢地進入狀態了,每個人都在對自己的分內的事兒負責人,已經不用自己每天的督促了。
走在路上,張知木都覺得一身輕鬆。
來到李雲鶴這裏,讓張知木感到了又一種氣氛。李雲鶴已經把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從生產車間撤出來,專門搞了一部門高新產品研製。成熟的東西就交到車間去生產。
現在他正開會研究生產蒸汽機的事兒。見到張知木進來,李雲鶴說:“張總來得正好,我們在研究蒸汽機的生產問題呢。”
張知木說:“好啊,我也想知道你們的蒸汽機產量能不能上來。我們已經定型的這個產品如果沒有重大缺陷的話,就應該批量生產,這樣效率高、成本低。把主機標準化,這樣我們以後維修準備配件都方便。至於用在啥地方,在專門搞接口就行了。”
李雲鶴問:“張知木的意思是象鋼簧馬車一樣批量生產嗎?”
張知木說:“是這個意思,但是這東西沒這大的產量需求。但是需求量也不會太小。你看我們要製堿,需要大量的氨氣和二氧化碳,這都需要壓縮氣體進入鋼瓶裏,現在我們都是用人在操作,大批量生產的話就不行了。都要用蒸汽動力來解決,這樣不但效率高,而且可以提高鋼瓶的壓力,一個鋼瓶可以裝更多的氣體。我們的車床也都要改成蒸汽動力的,我們不但要有車床還要有刨床、銑床、磨床以及鍛壓床等等,都需要蒸汽機。我們想建一個鋸木廠也需要蒸汽機。你們說以後會有多少地方需要蒸汽機?”
李雲鶴說:“那就下決心再建一個大點車間,專門做蒸汽機。我們正義論是搞一個還是在現有的地方湊合呢。”
“新車間可以建,那是明年開春的事兒,地點在哪裏再說。今年的事兒也別停下,繼續在現有的情況下搞下去。”張知木說。
李雲鶴說:“好就按張總說的辦。你要的矽鋼片我已經和劉寶學交代了,等我們的輥壓機壓機調好後就可以給壓出來。船用蒸汽機,我們已經安排人和我一起搞,不知道啥時候我們去一趟淩水碼頭,等我們看看船以後就知道尺寸大小了。你交代陸琪他們的鎖頭和拉鎖的事,他們正在試製。”
“我看宜早不宜遲,我們明天一起去一趟淩水碼吧。把這事定下來,蒸汽機上船還有好多事兒要做呢。”張知木說。
----------
推薦:氫氣爆炸,發電機運轉,郭守敬上任。顯微鏡,聽診器,新醫學起步。--《南宋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