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殲滅蒙古騎兵
聽到李菁的槍聲張知木和陳玉鋒等人心中大喜,他們知道今天的行動成功一半兒了。
早已瞄準好的弩手把火撚一點,然後一扣扳機,五十枚火油雷就向大帳方向飛去了。
這時大帳裏聽到槍聲的萬戶一驚,常年軍旅生涯,讓他非常警覺,他覺得這一聲以前從沒聽過的“碰”的一聲就在營地裏響起,絕對不是啥好事兒。尤其是這兩天讓他不明白的事兒太多了。他馬上就翻身起來,正想喊人。可是幾顆火油彈落在了他的大帳上,隨著轟轟的爆炸聲,散開的火油忽的一下把大帳點著了。濃煙順著帳門就衝進來了。這個萬戶發現不妙,知道再不出去自己就要和大帳一起化成灰了,可是帳們已經被大火封住了。沒辦法,情急之下他抓起一塊羊皮,包上自己的頭一下子就向帳門衝了過去。帳門外他的親兵正想往帳篷裏衝,可是火太大了,他們沒法靠前,這時萬戶自己衝了出來。他們趕緊上前幫著萬戶撲他身上的火。可是這位萬戶衝出來的時候,身上沾上了從帳篷上流下來的火油,這火一時還撲不滅。沒辦法有幾個親兵拚著把手都燒傷了,才用刀割開了萬戶身上的衣服,把衣服脫下來,才算滅了這位萬戶身上的火。可是這位萬戶肺部已經被濃煙嗆傷,臉上手上多處嚴重燒傷,已處於昏迷狀態。
這些親兵們在這忙乎著,幫這位萬戶救火時,營地外麵的弩手已經轉移目標發射了幾批火油雷和爆炸雷。劉雲、柳成璜、楊靖已經帶著騎兵如洪流一樣衝進營地。那些從夢中驚醒蒙古兵知道是有人劫營了,翻身起來地第一反應是趕緊向馬欄子跑,隻有騎在馬上這些蒙古騎兵才能找到信心。可是等他們跑向馬欄子去時,迎接他們的是一排子彈。每個馬欄子都有十名李菁的特種兵,和五十名劉雲準備做軍官種子的步兵。這些步兵們借著營地裏熊熊的火光,一槍一槍的把跑過來的蒙古騎兵都打到了,不斷湧來的蒙古兵在馬蘭子前摞成摞,流出的血把地上的小溝坎都填滿了。這些步兵的槍法都是劉雲嚴格的訓練出來的。他們每人練的子彈已經沒法計數了。這些人麵對蜂擁而來的蒙古兵一點也不慌張,他們射出的子彈往往並不密集,可是基本上是槍槍咬肉。所以他們防守的馬欄子弧形扇麵,形成了一道屍體組成的圍牆。
這時整個營地到處都是槍聲和**的爆炸聲。衝進營地騎兵按照分配的大致目標,立即以一百名騎兵為單位,到處衝殺,馬上的騎兵對那些從帳篷裏衝出來的蒙古兵幾乎是用霰彈指著腦門射擊,稍遠一點的一顆**就丟過去了。有時候兩個蒙古兵一起衝上來了,散彈槍的威力就更能發揮出來了,衝著兩人一槍就解決了。
一會功夫營地裏就亂了套了。最後是三個騎兵為一組各自為戰,這樣到處都是騎兵到處都是槍聲。這些蒙古勇士們到最後也沒有組織起來效的抵抗,因為他們始終也沒有機會接近馬欄子,更沒有馬騎,隻能東竄西竄的,最後都成了火槍的靶子。等天要蒙蒙亮的時候,槍聲漸漸的稀了下來。劉雲開始安排分片兒,在一片一片的帳篷裏搜索蒙古兵。然後把投降的蒙古兵向一起集中。等天大亮時營地裏的戰鬥就已經停止了。
可是進攻村子的那二百騎兵的卻遇到麻煩了。
這些騎兵衝進村子裏時,他們遇到了蒙古人的頑強抵抗。可惡的是,他們拿俘虜的漢族同胞做擋箭牌,還躲在俘虜的身後向騎兵們射箭,而騎兵們卻不能開槍。這樣很快騎兵們就出現了傷亡。好在這二百人的兩個連騎兵的頭都是從冶廠的囚犯裏挑出來的軍官,他們發現晚上沒其它辦法時,就帶隊撤出了村子,隻是在村子外麵把村子裏的幾個出口給堵上了。
張知木和陳玉鋒等人趕到村子前時,那兩個軍官過來報告了昨夜的情況。張知木看著這兩個很成熟軍官,心裏感覺比他們順利的拿下這個村子還高興。因為他們能根據情況作出合理的判斷和指揮,這一點比啥都重要。他們知道營地那邊很快就會解決戰鬥,這邊不必死拚,隻要守住不放跑他們,白天對付他們辦法就多了。
可是,他們匯報說,昨天一晚上村子裏都有人的嚎叫聲和喊聲哭聲傳來了,這讓張知木很揪心。他知道這些蒙古兵知道自己出不去了,就拿那些俘獲的人員開刀出氣了。
歐陽鶴一聽說這事兒,說:“有辦法了。去把他們的萬戶抬出來,然後命令他們投降,如果他們不投降,就把他們的萬戶當他們的麵殺了。”
張知木說:“對,我們也要以毒攻毒。”
劉雲他們押著萬戶的親兵們抬著萬戶過來了,還帶來了一個懂漢語的俘虜。讓這個俘虜喊話,告訴村子裏的蒙古兵,他們的萬戶已經投降了,命令他們也投降。
可是村子裏的蒙古人回答說,至死也不投降。
歐陽鶴說,告訴他們再不投降的話,就當著他們的麵,把他們的萬戶殺死。這萬戶在他們的部落裏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村子裏的蒙古兵經過鬥爭,最後決定投降了。這村子裏的蒙古兵一共有三百多人。
張知木命令把這些出來的俘虜都綁上。然後他和陳玉鋒帶著人來到村子裏。一看之下,嚇了一跳。這個村子本來就不大,被搶來的貨物占去了很大的地方,剩下的地方密密麻麻的擠著一萬多人。這些人吃拉全在一起,這裏已經臭味兒熏天了。有些人看就已經不行。張張知木命令劉雲馬上派人過來,把這裏的人都攙扶出去,馬上煮粥給他們吃。可是讓張知木感到奇怪的是,靠牆的有一批人還被綁著手腳,一個個身體已經很虛弱了。一問才知道,原來這是一些被俘的明軍,蒙古人需要壯勞力才沒殺他們,但又怕他們不聽話,所以把他們都綁上了。可是人要是綁的時間長了,血液流動不好,很快身體就不行了。他們每天隻有一次放開手腳,那也是蒙古人怕他們都死了。
不算這三百人,張知木沒想到一次能抓這麽多俘虜。原來所謂的英勇無敵蒙古騎兵也是怕死的。
張炳臣救治完自己的傷病員以後,張知木讓他帶著他的人,給那些被俘的人好好看看病。看完之後,張炳臣說:“大多數是身體太虛弱了,有幾個病的重一些,就得要緩一緩看了。這幾天煮一些馬奶給他們喝,他們會好的快一些。”
張知木仔細的問這些人,昨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麽。這些人都嗚咽著說不出來,原來昨天一晚上,就有二百多人被他們拉出去,他們也隻是聽見喊叫聲,估計是被他們殺了。平時這些蒙古人沒事就殺漢人取樂,隻是昨晚他們覺得自己要完蛋了,就拚命殺人。
張知木說:“昨天他們一個也沒跑出去,他們殺的人也一定在村子裏。到村裏去找一找。”
結果發現,他們把昨天殺的人,都扔在村子的兩口井裏了。
張知木讓把這三百人的頭帶過來,這個頭也是新提的一個千戶。張知木通過翻譯問他,“昨天晚上為啥殺那多人?”
這家夥也是知道殺那麽多人有麻煩了,開始就是不承認。張知木告訴他,被殺的人我們已經在井裏找到了。他這才說,那些人不都是他殺的,他隻殺了兩個人。
張知木問:“你為什麽要殺人?”他說:“因為被包圍了,帶不走這些人了所以就殺了。”
張知木又問:“那我現在殺了你可以嗎?”
他說:“不可以,因為我是蒙古人,不是漢人。所以不能殺我。”
張知木心殺意漸起,說:“好了,帶下去吧。”
張知木招手叫過劉雲說:“打掃完戰場,挨個問一下那些蒙古俘虜,真心願意投降的就過來殺一個村子裏俘虜的蒙古兵,不願意投降的就和這村子裏的俘虜一樣,都殺掉。”此時,張知木心裏非常複雜。本來他來至於現代,覺得戰爭都是無奈的事情,所以他覺得應該盡可能的減少殺戮。可是這些蒙古人,卻讓他非常的憤怒。那個蒙古千戶,說到自己殺了兩個漢人時,竟然說他才殺了兩個漢人,覺得殺兩個漢人是個很小的事兒。如果是在戰場上,他作為一個軍人在完成自己的使命,他殺多少人張知木都不會殺他。可是他在這亂殺無辜,把漢人當牲口一樣的圈在一起,他實在是不能容忍了。所以他決定這個村子裏的俘虜一個不留。
這時候歐陽鶴過來對張知木說:“這次能漏網的蒙古兵不多,李菁帶著人四處搜索去了,看看還有沒有漏網的。我看讓柳成璜派兩百人回到我們那個營地,把陸成祥他們都帶到這來吧。因為這裏的東西和人員太多,移動不方便。我們又不能分成兩處。”
張知木覺得歐陽鶴說得對,現在大隊的蒙古騎兵已經沒有了,其它的威脅就不在話下了。把原來的人都帶到這裏也好管理。另外陸成祥來了,還可以幫著清點貨物。現在陸成祥可是張知木的得力助手,有他在,張知木很多事兒都不用操心。陸成祥是一個精力極其充沛的人。一次張知木跟他開玩笑:“陸先生一定要注意身體,我們還有很多事兒要做呢。我可不想你這麽快的就累死。”
陸成祥說:“活到現在啊,是我活得最有滋味兒的時候,我也想多活些日子。人啊,能這樣累死也是個福分。你放心我心裏有數,不會這麽快就倒下。”
李治也領著他的幾個人過來了,見到張知木說:“我們在俘虜堆兒裏,找出來了兩個千戶。這兩個家夥,還換上了士兵服裝,想蒙混過去。方才我分別審問過他們了。”
“這些家夥好對付嗎?”張知木問:“他們都是一些死硬分子。”
李治回答道:“沒啥不好對付的,別看他們平時彪悍的像個英雄似的。可是你比他們更狠,他們就服你。沒用兩下子他們就都老老實實的了。”
張知木道是很欣賞李治這句話“你比他們更狠,他們就服你。”看來,以德服人是對那些有德的人有用。對付他們就要比他們狠。想到這,張知木說:“一會兒,你幫著劉雲他們審問俘虜,確實願意降的就留下來,送到冶廠開礦去。不想降的就成全他們,讓他們當個英雄吧。”
李治說:“對,留著他們開礦最好,比殺了好。就是要殺的也要等我審完了再殺,這次我們可以把蒙軍騎兵的編製、訓練、裝備情況都了解清楚。回去我們就整理出來。不過張總你還得給我們人啊。”李治又不失時機的要人了。
張知木一聽樂了,說:“我不是說了嗎,人員你隨便挑。”
李治說:“我看好了俘虜中的兩個人,是漢人蒙人的混種,都會說漢化和蒙古話。你看我把他們收下行不?”
張知木問:“你這個部門是一個絕密的部門兒。你敢用他們嗎?”
“沒問題,我既然敢用他們就有辦法用他們。”李治說著很自信的一揮手。
張知木真的很欣賞李治,這是一個天生的特務頭子。窯崗所有的人都覺得李治這個人有點瘮人,他的下屬對他更是既怕又敬。李治自己幾乎沒任何自由的時間,隻要醒著腦子就不停轉著。所以他的手下,也就的跟著他忙。但李治有一樣,他沒一點私心,隻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工作上,對人對事兒都很公平。對人平時又很和藹。可是沒有一個人敢在他麵前打馬虎眼的。他的員工部下,覺得李治的眼睛能看穿他們的心思。所以李治說他敢用這兩個人,張知木也不覺得奇怪。更何況這倆人也是外語人才啊。情報工作少不了外語人才。
張知木開玩笑說:“既然李大主任敢用,我就不跟著操心了。你自己看著辦吧。我們在殺胡口就該尋一些懂蒙語的人才。這次到張家口別忘了這事兒。”
李治答應一聲,帶著他的人走了。
陳玉鋒和歐陽鶴又過來了。陳玉鋒說:“別的事兒都好辦,那一萬多人怎麽安排啊。”
張知木說:“燒剩下的帳篷不夠用嗎?”
“現在安排他們倒是夠用。我說的是以後怎麽辦。”陳玉鋒說。
“等身體養好了,每人發點兒糧食,一戶給一匹馬讓他們回家吧!”張知木回答說。
歐陽鶴笑了,說:“要是這麽簡單,就不用來這說了。”
“這些人可能大多是回不了家了。他們的村子幾乎都被這些畜生給燒了。回去了沒有糧食也過不了這個冬天。”陳玉鋒說。
“人員清點出來沒?”張知木問。
歐陽鶴說:“大致點了一下。有年輕的女人和孩子三千多人。還有青壯男子八千多人。”
陳玉鋒說:“最難辦的是,這裏有兩千多明軍的俘虜。他們如果被明軍捉回去,是重罪。弄不好會被當做通敵給砍了。”
“他們守衛的一個衛所被蒙軍攻破,當官的先跑了。丟下這些當兵的被俘虜了。年老體弱的就被蒙軍給殺了,因為這些俘虜身體強壯,他們缺勞力所以一直帶著。這人弄到草原上可以賣個好價錢。”歐陽鶴說。
張知木說:“我們不是正需要這些人嗎?留下得啦,這是現成的士兵。”
陳玉鋒說:“我也是這個意思。可是就怕被明軍知道了,給我們惹麻煩。”
“不怕,反正我們的麻煩已經不小了。再多點兒也不怕。我們可以先做做他們的工作。把我們的情況給他們介紹一下,最起碼的要他們自願才行。對了,多外就說他們都戰死了,他們家屬還能得到點撫恤,也不會受到牽連。以後我們再幫他們聯係他們的家人。”張知木說。
陳玉鋒說:“那就讓劉雲和柳成璜他們做這事兒吧。他們現在已經跟你學會了幹這事兒。”
三個人一起哈哈大笑。
他們還沒笑完呢。李菁帶著人騎著馬揚起一陣煙塵回來了。不但他們回來了,他們還帶回來一小隊人馬。
原來,李菁怕有漏網的蒙古兵,帶著他的特種兵四處搜索。偶爾遇到幾個漏網的就都砍死了。正當他們巡視的時候,發現遠處跑來一小隊人馬。李菁趕緊帶人藏在藏草叢裏,等著一人到了眼前,他們一躍而起將他們包圍了。這些人也不示弱,拔出兵刃就衝了上來,同時用一種李菁他們沒聽過的話大喊,不過李菁聽出來了。是讓其中一個人快跑的意思。
等李菁他們砍倒了幾個人之後,這些人知道不敵,就都停止抵抗,用漢語說,隻要放過他們,他們可以把所有的東西都留下。他們把李菁他們當做劫道的土匪了。
李菁哪裏能放過他們,就帶著他們回來了。可是到了營地前他們覺得不對了,還想跑,被李菁他們又殺死一個,他們才老老實實地跟著回來了。
張知木說:“把它們交給李治審問。如果從他們的表現上看,他們絕對是一隊懷有特殊使命的人。”
李治過來一聽,那張白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可是眼裏露出光芒,說明他很興奮。李治說:“給我一點兒時間,我會讓他們說真話。”
這事兒完了,張知木和陳玉鋒、歐陽鶴又開始商量這些人員的安排問題了。
張知木說:“估計這些人,能自己走的不會很多,不如這樣,這兩千多明軍我們留下,但是要告訴他們,我們的軍隊是半軍半工的,有工作時做工,沒工作時習武。另外在這些青壯裏,選一些年紀小的也招進軍隊裏,我們可以好好培養他們,把他們培養成職業軍人。”
“那就再招一千人,不算上範成坤的水軍,我們現在有一千五百人,加上這兩千多明軍,再招一千人。我們就有有四千五六百人了。平時有工作時做工,有商隊出去時跟著商隊經商。以後我們的商路也一定會擴大。”陳玉鋒說。
張知木解說:“我們人多了,也可以把我們的運輸公司的運輸線路向四周擴展。所有人員貨物我們都可以武裝押運。”
“還有剩下的人怎麽辦?”歐陽鶴問。
這是一個很不好回答的問題,丟下不管吧,於心不忍。可是都帶回窯崗吧。這些人一下子也安排不了。最後張知木咬咬牙說:“剩下的人都送回窯崗,我們剩下的糧食不再往外賣了。沒住的地方,就先安排在在搭好的馬欄子裏。然後立刻蓋一些簡易房,過了這個冬天就好辦了。”
陳玉鋒哈哈大笑說:“歐陽先生,我猜的怎麽樣?”原來陳玉鋒和歐陽鶴商量這些人員的安排問題時,沒想出好辦法。歐陽鶴說:“那就問問張總吧。看他是啥意思。”
陳玉鋒說:“不用問,我就知道他會啥意思。他一定會把人都弄回窯崗去。”
二人就過來問張知木這事兒怎麽辦,果然被陳玉鋒猜中。張知木要把人員帶回窯崗去。
張知木說:“現在把他們帶回去,我們會有一些壓力。可是不帶回去,他們能活過這冬天的不會太多。如果我們現在把他們帶回去了。他們就是我們窯崗自己的人,會忠心耿耿的跟著我們。再說我們回去後,工廠的規模也會擴大,也能安排很多人。實在不行就先參加修路。”
他們正說呢,李治拿著一個本子跑了過來。張知木有些奇怪,這李治一向冷靜沉著,今天是怎麽了。
李治跑過來,四處看看附近沒人,才對三個人說:“情況不好,方才我們審問的人,是滿清的聯絡官,最少已經有兩萬滿清軍隊,突進長城了,他們是來聯係這隊蒙古兵一起行動的。”
--------
順便推薦《南宋記憶》,與本文類似,也是“技術流”穿越小說,但發生在南宋,崖山,抗元,複國,歐洲世界大戰。
聽到李菁的槍聲張知木和陳玉鋒等人心中大喜,他們知道今天的行動成功一半兒了。
早已瞄準好的弩手把火撚一點,然後一扣扳機,五十枚火油雷就向大帳方向飛去了。
這時大帳裏聽到槍聲的萬戶一驚,常年軍旅生涯,讓他非常警覺,他覺得這一聲以前從沒聽過的“碰”的一聲就在營地裏響起,絕對不是啥好事兒。尤其是這兩天讓他不明白的事兒太多了。他馬上就翻身起來,正想喊人。可是幾顆火油彈落在了他的大帳上,隨著轟轟的爆炸聲,散開的火油忽的一下把大帳點著了。濃煙順著帳門就衝進來了。這個萬戶發現不妙,知道再不出去自己就要和大帳一起化成灰了,可是帳們已經被大火封住了。沒辦法,情急之下他抓起一塊羊皮,包上自己的頭一下子就向帳門衝了過去。帳門外他的親兵正想往帳篷裏衝,可是火太大了,他們沒法靠前,這時萬戶自己衝了出來。他們趕緊上前幫著萬戶撲他身上的火。可是這位萬戶衝出來的時候,身上沾上了從帳篷上流下來的火油,這火一時還撲不滅。沒辦法有幾個親兵拚著把手都燒傷了,才用刀割開了萬戶身上的衣服,把衣服脫下來,才算滅了這位萬戶身上的火。可是這位萬戶肺部已經被濃煙嗆傷,臉上手上多處嚴重燒傷,已處於昏迷狀態。
這些親兵們在這忙乎著,幫這位萬戶救火時,營地外麵的弩手已經轉移目標發射了幾批火油雷和爆炸雷。劉雲、柳成璜、楊靖已經帶著騎兵如洪流一樣衝進營地。那些從夢中驚醒蒙古兵知道是有人劫營了,翻身起來地第一反應是趕緊向馬欄子跑,隻有騎在馬上這些蒙古騎兵才能找到信心。可是等他們跑向馬欄子去時,迎接他們的是一排子彈。每個馬欄子都有十名李菁的特種兵,和五十名劉雲準備做軍官種子的步兵。這些步兵們借著營地裏熊熊的火光,一槍一槍的把跑過來的蒙古騎兵都打到了,不斷湧來的蒙古兵在馬蘭子前摞成摞,流出的血把地上的小溝坎都填滿了。這些步兵的槍法都是劉雲嚴格的訓練出來的。他們每人練的子彈已經沒法計數了。這些人麵對蜂擁而來的蒙古兵一點也不慌張,他們射出的子彈往往並不密集,可是基本上是槍槍咬肉。所以他們防守的馬欄子弧形扇麵,形成了一道屍體組成的圍牆。
這時整個營地到處都是槍聲和**的爆炸聲。衝進營地騎兵按照分配的大致目標,立即以一百名騎兵為單位,到處衝殺,馬上的騎兵對那些從帳篷裏衝出來的蒙古兵幾乎是用霰彈指著腦門射擊,稍遠一點的一顆**就丟過去了。有時候兩個蒙古兵一起衝上來了,散彈槍的威力就更能發揮出來了,衝著兩人一槍就解決了。
一會功夫營地裏就亂了套了。最後是三個騎兵為一組各自為戰,這樣到處都是騎兵到處都是槍聲。這些蒙古勇士們到最後也沒有組織起來效的抵抗,因為他們始終也沒有機會接近馬欄子,更沒有馬騎,隻能東竄西竄的,最後都成了火槍的靶子。等天要蒙蒙亮的時候,槍聲漸漸的稀了下來。劉雲開始安排分片兒,在一片一片的帳篷裏搜索蒙古兵。然後把投降的蒙古兵向一起集中。等天大亮時營地裏的戰鬥就已經停止了。
可是進攻村子的那二百騎兵的卻遇到麻煩了。
這些騎兵衝進村子裏時,他們遇到了蒙古人的頑強抵抗。可惡的是,他們拿俘虜的漢族同胞做擋箭牌,還躲在俘虜的身後向騎兵們射箭,而騎兵們卻不能開槍。這樣很快騎兵們就出現了傷亡。好在這二百人的兩個連騎兵的頭都是從冶廠的囚犯裏挑出來的軍官,他們發現晚上沒其它辦法時,就帶隊撤出了村子,隻是在村子外麵把村子裏的幾個出口給堵上了。
張知木和陳玉鋒等人趕到村子前時,那兩個軍官過來報告了昨夜的情況。張知木看著這兩個很成熟軍官,心裏感覺比他們順利的拿下這個村子還高興。因為他們能根據情況作出合理的判斷和指揮,這一點比啥都重要。他們知道營地那邊很快就會解決戰鬥,這邊不必死拚,隻要守住不放跑他們,白天對付他們辦法就多了。
可是,他們匯報說,昨天一晚上村子裏都有人的嚎叫聲和喊聲哭聲傳來了,這讓張知木很揪心。他知道這些蒙古兵知道自己出不去了,就拿那些俘獲的人員開刀出氣了。
歐陽鶴一聽說這事兒,說:“有辦法了。去把他們的萬戶抬出來,然後命令他們投降,如果他們不投降,就把他們的萬戶當他們的麵殺了。”
張知木說:“對,我們也要以毒攻毒。”
劉雲他們押著萬戶的親兵們抬著萬戶過來了,還帶來了一個懂漢語的俘虜。讓這個俘虜喊話,告訴村子裏的蒙古兵,他們的萬戶已經投降了,命令他們也投降。
可是村子裏的蒙古人回答說,至死也不投降。
歐陽鶴說,告訴他們再不投降的話,就當著他們的麵,把他們的萬戶殺死。這萬戶在他們的部落裏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村子裏的蒙古兵經過鬥爭,最後決定投降了。這村子裏的蒙古兵一共有三百多人。
張知木命令把這些出來的俘虜都綁上。然後他和陳玉鋒帶著人來到村子裏。一看之下,嚇了一跳。這個村子本來就不大,被搶來的貨物占去了很大的地方,剩下的地方密密麻麻的擠著一萬多人。這些人吃拉全在一起,這裏已經臭味兒熏天了。有些人看就已經不行。張張知木命令劉雲馬上派人過來,把這裏的人都攙扶出去,馬上煮粥給他們吃。可是讓張知木感到奇怪的是,靠牆的有一批人還被綁著手腳,一個個身體已經很虛弱了。一問才知道,原來這是一些被俘的明軍,蒙古人需要壯勞力才沒殺他們,但又怕他們不聽話,所以把他們都綁上了。可是人要是綁的時間長了,血液流動不好,很快身體就不行了。他們每天隻有一次放開手腳,那也是蒙古人怕他們都死了。
不算這三百人,張知木沒想到一次能抓這麽多俘虜。原來所謂的英勇無敵蒙古騎兵也是怕死的。
張炳臣救治完自己的傷病員以後,張知木讓他帶著他的人,給那些被俘的人好好看看病。看完之後,張炳臣說:“大多數是身體太虛弱了,有幾個病的重一些,就得要緩一緩看了。這幾天煮一些馬奶給他們喝,他們會好的快一些。”
張知木仔細的問這些人,昨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麽。這些人都嗚咽著說不出來,原來昨天一晚上,就有二百多人被他們拉出去,他們也隻是聽見喊叫聲,估計是被他們殺了。平時這些蒙古人沒事就殺漢人取樂,隻是昨晚他們覺得自己要完蛋了,就拚命殺人。
張知木說:“昨天他們一個也沒跑出去,他們殺的人也一定在村子裏。到村裏去找一找。”
結果發現,他們把昨天殺的人,都扔在村子的兩口井裏了。
張知木讓把這三百人的頭帶過來,這個頭也是新提的一個千戶。張知木通過翻譯問他,“昨天晚上為啥殺那多人?”
這家夥也是知道殺那麽多人有麻煩了,開始就是不承認。張知木告訴他,被殺的人我們已經在井裏找到了。他這才說,那些人不都是他殺的,他隻殺了兩個人。
張知木問:“你為什麽要殺人?”他說:“因為被包圍了,帶不走這些人了所以就殺了。”
張知木又問:“那我現在殺了你可以嗎?”
他說:“不可以,因為我是蒙古人,不是漢人。所以不能殺我。”
張知木心殺意漸起,說:“好了,帶下去吧。”
張知木招手叫過劉雲說:“打掃完戰場,挨個問一下那些蒙古俘虜,真心願意投降的就過來殺一個村子裏俘虜的蒙古兵,不願意投降的就和這村子裏的俘虜一樣,都殺掉。”此時,張知木心裏非常複雜。本來他來至於現代,覺得戰爭都是無奈的事情,所以他覺得應該盡可能的減少殺戮。可是這些蒙古人,卻讓他非常的憤怒。那個蒙古千戶,說到自己殺了兩個漢人時,竟然說他才殺了兩個漢人,覺得殺兩個漢人是個很小的事兒。如果是在戰場上,他作為一個軍人在完成自己的使命,他殺多少人張知木都不會殺他。可是他在這亂殺無辜,把漢人當牲口一樣的圈在一起,他實在是不能容忍了。所以他決定這個村子裏的俘虜一個不留。
這時候歐陽鶴過來對張知木說:“這次能漏網的蒙古兵不多,李菁帶著人四處搜索去了,看看還有沒有漏網的。我看讓柳成璜派兩百人回到我們那個營地,把陸成祥他們都帶到這來吧。因為這裏的東西和人員太多,移動不方便。我們又不能分成兩處。”
張知木覺得歐陽鶴說得對,現在大隊的蒙古騎兵已經沒有了,其它的威脅就不在話下了。把原來的人都帶到這裏也好管理。另外陸成祥來了,還可以幫著清點貨物。現在陸成祥可是張知木的得力助手,有他在,張知木很多事兒都不用操心。陸成祥是一個精力極其充沛的人。一次張知木跟他開玩笑:“陸先生一定要注意身體,我們還有很多事兒要做呢。我可不想你這麽快的就累死。”
陸成祥說:“活到現在啊,是我活得最有滋味兒的時候,我也想多活些日子。人啊,能這樣累死也是個福分。你放心我心裏有數,不會這麽快就倒下。”
李治也領著他的幾個人過來了,見到張知木說:“我們在俘虜堆兒裏,找出來了兩個千戶。這兩個家夥,還換上了士兵服裝,想蒙混過去。方才我分別審問過他們了。”
“這些家夥好對付嗎?”張知木問:“他們都是一些死硬分子。”
李治回答道:“沒啥不好對付的,別看他們平時彪悍的像個英雄似的。可是你比他們更狠,他們就服你。沒用兩下子他們就都老老實實的了。”
張知木道是很欣賞李治這句話“你比他們更狠,他們就服你。”看來,以德服人是對那些有德的人有用。對付他們就要比他們狠。想到這,張知木說:“一會兒,你幫著劉雲他們審問俘虜,確實願意降的就留下來,送到冶廠開礦去。不想降的就成全他們,讓他們當個英雄吧。”
李治說:“對,留著他們開礦最好,比殺了好。就是要殺的也要等我審完了再殺,這次我們可以把蒙軍騎兵的編製、訓練、裝備情況都了解清楚。回去我們就整理出來。不過張總你還得給我們人啊。”李治又不失時機的要人了。
張知木一聽樂了,說:“我不是說了嗎,人員你隨便挑。”
李治說:“我看好了俘虜中的兩個人,是漢人蒙人的混種,都會說漢化和蒙古話。你看我把他們收下行不?”
張知木問:“你這個部門是一個絕密的部門兒。你敢用他們嗎?”
“沒問題,我既然敢用他們就有辦法用他們。”李治說著很自信的一揮手。
張知木真的很欣賞李治,這是一個天生的特務頭子。窯崗所有的人都覺得李治這個人有點瘮人,他的下屬對他更是既怕又敬。李治自己幾乎沒任何自由的時間,隻要醒著腦子就不停轉著。所以他的手下,也就的跟著他忙。但李治有一樣,他沒一點私心,隻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工作上,對人對事兒都很公平。對人平時又很和藹。可是沒有一個人敢在他麵前打馬虎眼的。他的員工部下,覺得李治的眼睛能看穿他們的心思。所以李治說他敢用這兩個人,張知木也不覺得奇怪。更何況這倆人也是外語人才啊。情報工作少不了外語人才。
張知木開玩笑說:“既然李大主任敢用,我就不跟著操心了。你自己看著辦吧。我們在殺胡口就該尋一些懂蒙語的人才。這次到張家口別忘了這事兒。”
李治答應一聲,帶著他的人走了。
陳玉鋒和歐陽鶴又過來了。陳玉鋒說:“別的事兒都好辦,那一萬多人怎麽安排啊。”
張知木說:“燒剩下的帳篷不夠用嗎?”
“現在安排他們倒是夠用。我說的是以後怎麽辦。”陳玉鋒說。
“等身體養好了,每人發點兒糧食,一戶給一匹馬讓他們回家吧!”張知木回答說。
歐陽鶴笑了,說:“要是這麽簡單,就不用來這說了。”
“這些人可能大多是回不了家了。他們的村子幾乎都被這些畜生給燒了。回去了沒有糧食也過不了這個冬天。”陳玉鋒說。
“人員清點出來沒?”張知木問。
歐陽鶴說:“大致點了一下。有年輕的女人和孩子三千多人。還有青壯男子八千多人。”
陳玉鋒說:“最難辦的是,這裏有兩千多明軍的俘虜。他們如果被明軍捉回去,是重罪。弄不好會被當做通敵給砍了。”
“他們守衛的一個衛所被蒙軍攻破,當官的先跑了。丟下這些當兵的被俘虜了。年老體弱的就被蒙軍給殺了,因為這些俘虜身體強壯,他們缺勞力所以一直帶著。這人弄到草原上可以賣個好價錢。”歐陽鶴說。
張知木說:“我們不是正需要這些人嗎?留下得啦,這是現成的士兵。”
陳玉鋒說:“我也是這個意思。可是就怕被明軍知道了,給我們惹麻煩。”
“不怕,反正我們的麻煩已經不小了。再多點兒也不怕。我們可以先做做他們的工作。把我們的情況給他們介紹一下,最起碼的要他們自願才行。對了,多外就說他們都戰死了,他們家屬還能得到點撫恤,也不會受到牽連。以後我們再幫他們聯係他們的家人。”張知木說。
陳玉鋒說:“那就讓劉雲和柳成璜他們做這事兒吧。他們現在已經跟你學會了幹這事兒。”
三個人一起哈哈大笑。
他們還沒笑完呢。李菁帶著人騎著馬揚起一陣煙塵回來了。不但他們回來了,他們還帶回來一小隊人馬。
原來,李菁怕有漏網的蒙古兵,帶著他的特種兵四處搜索。偶爾遇到幾個漏網的就都砍死了。正當他們巡視的時候,發現遠處跑來一小隊人馬。李菁趕緊帶人藏在藏草叢裏,等著一人到了眼前,他們一躍而起將他們包圍了。這些人也不示弱,拔出兵刃就衝了上來,同時用一種李菁他們沒聽過的話大喊,不過李菁聽出來了。是讓其中一個人快跑的意思。
等李菁他們砍倒了幾個人之後,這些人知道不敵,就都停止抵抗,用漢語說,隻要放過他們,他們可以把所有的東西都留下。他們把李菁他們當做劫道的土匪了。
李菁哪裏能放過他們,就帶著他們回來了。可是到了營地前他們覺得不對了,還想跑,被李菁他們又殺死一個,他們才老老實實地跟著回來了。
張知木說:“把它們交給李治審問。如果從他們的表現上看,他們絕對是一隊懷有特殊使命的人。”
李治過來一聽,那張白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可是眼裏露出光芒,說明他很興奮。李治說:“給我一點兒時間,我會讓他們說真話。”
這事兒完了,張知木和陳玉鋒、歐陽鶴又開始商量這些人員的安排問題了。
張知木說:“估計這些人,能自己走的不會很多,不如這樣,這兩千多明軍我們留下,但是要告訴他們,我們的軍隊是半軍半工的,有工作時做工,沒工作時習武。另外在這些青壯裏,選一些年紀小的也招進軍隊裏,我們可以好好培養他們,把他們培養成職業軍人。”
“那就再招一千人,不算上範成坤的水軍,我們現在有一千五百人,加上這兩千多明軍,再招一千人。我們就有有四千五六百人了。平時有工作時做工,有商隊出去時跟著商隊經商。以後我們的商路也一定會擴大。”陳玉鋒說。
張知木解說:“我們人多了,也可以把我們的運輸公司的運輸線路向四周擴展。所有人員貨物我們都可以武裝押運。”
“還有剩下的人怎麽辦?”歐陽鶴問。
這是一個很不好回答的問題,丟下不管吧,於心不忍。可是都帶回窯崗吧。這些人一下子也安排不了。最後張知木咬咬牙說:“剩下的人都送回窯崗,我們剩下的糧食不再往外賣了。沒住的地方,就先安排在在搭好的馬欄子裏。然後立刻蓋一些簡易房,過了這個冬天就好辦了。”
陳玉鋒哈哈大笑說:“歐陽先生,我猜的怎麽樣?”原來陳玉鋒和歐陽鶴商量這些人員的安排問題時,沒想出好辦法。歐陽鶴說:“那就問問張總吧。看他是啥意思。”
陳玉鋒說:“不用問,我就知道他會啥意思。他一定會把人都弄回窯崗去。”
二人就過來問張知木這事兒怎麽辦,果然被陳玉鋒猜中。張知木要把人員帶回窯崗去。
張知木說:“現在把他們帶回去,我們會有一些壓力。可是不帶回去,他們能活過這冬天的不會太多。如果我們現在把他們帶回去了。他們就是我們窯崗自己的人,會忠心耿耿的跟著我們。再說我們回去後,工廠的規模也會擴大,也能安排很多人。實在不行就先參加修路。”
他們正說呢,李治拿著一個本子跑了過來。張知木有些奇怪,這李治一向冷靜沉著,今天是怎麽了。
李治跑過來,四處看看附近沒人,才對三個人說:“情況不好,方才我們審問的人,是滿清的聯絡官,最少已經有兩萬滿清軍隊,突進長城了,他們是來聯係這隊蒙古兵一起行動的。”
--------
順便推薦《南宋記憶》,與本文類似,也是“技術流”穿越小說,但發生在南宋,崖山,抗元,複國,歐洲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