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建黨打算
去往揚州的船上,應李茂的要求,他和張知木陳玉鋒,進行了一次深談。三人坐好,由於太正式,都顯得有點不自然。張知木喊來楊玉琳,讓他上一壺茶。喝了一口茶。李茂開口說:“知木賢弟、陳叔,馬上到揚州了。有些事情我一直想和二位聊一聊。從我見到知木那天起,我覺得這人絕非常人。我能舍棄我經營多年的生意,追隨而來,一是想到南方來好好看一看。最主要的是要跟隨知木,想做點大事。這一路上,知木所作所為,真的遠遠出乎我的意料。以前我一向自恃很高。說實話,好多人,不論是高官巨賈,我都沒放在眼裏。可是我對賢弟是服了。我覺得賢弟絕非是一個以賺錢為目的普通商人。如你有啥打算,一定告訴為兄。也好讓為兄知道如何下手幫著出力。如是說經商和打打殺殺,賢弟已經不缺幫手了。”
張知木和陳玉鋒互相望了一眼,喝一口茶張知木說:“李兄,這一路上小露兩手,已顯英雄本色。雖然事小,可是一斑見豹,難得的是李兄時時能收斂鋒芒。我一直很看好李兄。論能力,我這百十多號弟兄能及李兄的沒幾人。就憑你扔家舍業而來,也絕非一般人所為。我想問一下,李兄這一路上,所見所聞有何感想。到處是餓殍遍地,戰火不斷。尤其是,你看到那黃河岸邊,那些骨瘦嶙峋的纖夫,你有何感想?你再看看這不夜的淮安,又有何感想?”
李茂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曆朝曆代都是這樣,我們隻能多賺點銀子,力所能及的幫助一下。多少次,民眾造反,一直想均貧富,也沒改變得了。”
張知木說:“你知道為啥沒改變得了嗎?”
“你說為啥?”
“這是因為,誰坐了天下,就把天下當成自己的。然後就是瘋狂的攫取財物土地,最後土地財物又集中到少數人手裏,民眾又是造反,奪天下。往複不停。始終逃不出這個怪圈。”
“那你說,有啥辦法?”李茂問。
“有辦法。那就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那一個人的天下。建立一個共和的國家,所有各級官員,都由民眾選舉產生。不合格的官員,民眾可以罷免。其實,王莽早就提出均田地的想法。”張知木說。
李茂一聽,很興奮,問:“那由誰來,組織選舉呢,有人想擁兵自立,怎麽辦?”
“國家可以實行,三權分立也可以叫三權分治,就是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相互獨立、互相製衡。具體到做法上,即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權力分屬三個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機構,由三者互相製衡。軍隊國家化,任何個人團體不得擁有軍隊。地方治安,可以建立警察負責維持。軍隊隻能用於對外作戰。任何人想獨立分裂,可以重罰。倡導民眾當家作主,隻要不違反法律的事,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行動,尤其是言論自由必須保證。要建立起完善的民眾監督政府官員的監督製度。政府官員,每花一分錢,最後都要公示於民眾。平分土地,任何人不得買賣土地。鼓勵發展工商業。”張知木一口氣說了這麽多。李茂都聽傻了,陳玉鋒也是第一次聽張知木說這些。
李茂說:“如果能這樣,就太好了。可是這可是太難了!”
張知木說:“李兄問我,有啥打算,那這就是我的打算。當然,這一切還太遙遠。這次我們出來,就是要打開一條商路,積攢點啟動的銀子。也好好看看這個幅員廣闊的國家。”
李茂說:“賢弟有如此雄偉理想,為兄願追隨左右,共同奮鬥。”
張知木說:“若建立起一個國家,沒有一個政黨不行,這個政黨必須實行集體領導。這樣才能互相監督,可以少犯錯誤。有一個強有力的政黨,才能保證事業的連續性。同樣,這個政黨必須不是屬於某個人的。要實行民主集中製。以這個核心向外發展。這個政黨的黨員必須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私無畏,有鋼鐵搬的紀律,永遠保持自己的先進性。”
李茂問:“那你想啥時候成立這個黨。我第一個參加。”
張知木說:“現在時機還不成熟。不過我們今天就算第一次籌備會議,如何?”陳玉鋒李茂都很興奮。
李茂說:“那我就說說我的打算。為啥今天問你呢,馬上到揚州了。我的想法是,我們在揚州設一個分店。這個分店,不同於前兩個。他可以聯通南北,位置非常重要。尤其是,我們有如此大的想法,這個店更應該設立。而且我也看了,我們這些人中,這個店就得由我來打理。”
張知木說:“李兄,回去後,我身邊需要你啊。”李茂說:“你放心,給我一年時間。我會把這裏建成一個我們的寨子。我盡量多聯係些關係把基礎打好。”
張知木說:“我們今天說的事,就再也不能有其他人知道了。至於如何建黨的事,我們都在心裏好好想一想,此事不必急於求成。到時水到自然成。現在我們就把陸先生請來,商量一下揚州建店的事吧。”
把陸成祥、閻伯駒請來後,張知木向大家說了揚州建店的事,大家一致同意在這建店。張知木知道這時的揚州,絕對堪比前世的上海。說這裏是南方的經濟中心,一點不為過。這裏由李某總負責,陸成祥又把他另一個和木匠陸琪同名的侄子留下,李治身邊那個人也留下了。又挑出五個人都一起留下。這時李治從窯崗帶來的三個人,都分別留在了三個地方,身邊隻剩下新人了。
船到揚州是個早晨,大家早早的就來到甲板上。快靠岸時,看見碼頭上有人在廝打,和女人的喊叫聲。李菁上去打探一下回來說,有一群家丁圍著一個戲班子,不讓上船。
張知木最見不得這種事兒。上岸來問明情況。原來是這些家丁,要戲班子交一千兩銀子,否則就要把戲子紅玉帶走。紅玉正在那哭呢。那班主說,昨天去黃宅唱堂會,他家公子,非要把紅玉留下,紅玉不從。撕擄中碰碎了一個花盆,他家說這個花盆值一千兩銀子。今天早晨,本來想早早遠走,可是黃家的家丁,追到碼頭,說:“不交銀子,就得交人。”
張知木不想在這得罪人,心想,給他們點銀子算啦。就讓陸成祥拿出一千兩銀子,給那些家丁。可是那些家丁拿了銀子,還是不放手,說:“實話告訴你吧,多管閑事的。我家公子,看上這個紅玉了,你多少銀子也沒用。”張知木說:“你拿了我的銀子,就該完了。你這是幹什麽?”
那個家丁可能是狗仗人勢慣了,說:“我看到你們船上插得是虎威鏢局的旗,可是別忘了這是揚州,你再給我錢,我還要。可是人我必須帶走。”
張知木氣的,說:“你就是人家養的一條狗,揚州怎麽了。揚州人脖子再粗,頭砍下來也就是碗口大的疤。”說著,張知木上去就是一個大嘴巴。這個嘴巴打的這個惡奴,轉了一個圈。估計牙被打掉了幾顆。說話開始不清了,這家夥沒想到有人敢打他。說:“我們黃家,京城都有親戚。你敢打我?”
氣的張知木一揮手,李菁等人早就等得不耐煩了,領人上去一頓拳腳,把這十幾名惡奴,等都打的不能動了。這時跑來十幾名衙役,剛想對張知木他們動手,可是一看,船上插著虎威鏢局的鏢旗,都沒敢動手。衙役的頭過來說:“幾位英雄,惹麻煩了。他們黃家可是京城裏都有親戚。”
張知木笑了說:“沒事兒,現在,在皇上麵前,我們比那些皇親國戚有用得多。你沒看他們在這朗朗乾坤下作惡欺人嗎,如果沒人管,不是沒天理嗎?”
衙役說:“咳,別說欺人了,就是殺人也沒人敢管。他們黃家,拿金子壓也把人壓死了。”
“行啊,我倒要看看,是他們黃家的金子硬,還是我們刀頭硬。”張知木看準了一點,越有錢越怕死。
見那幾個戲班子的人還不走。張知木說:“這裏沒事了,你們走吧。”那班主苦著臉說:“惹這麽大的事兒,我們哪敢走啊。他們黃家找到我們,我們必死無疑。”張知木這才意識到,能把人嚇成這樣,這黃家可不是一般的。說:“你們先住我們船上,沒人敢動你們。”又回頭對李茂說:“李兄,你麵對的對手不簡單那。”李茂一笑說:“惹上我們,害怕的是他們。我們呆不住可以走,他們沒處走。再說,現在的官府,沒皇上的旨意,不敢動我們。下黑手,他們更不行。沒事,這是為我開羅唱戲了。”
張知木很欣賞,李茂這種遇啥事都風輕雲淡的輕鬆。那是一種,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自信,是一種非一番經曆之後,不可能達到的境界。
陸成祥很快找好客店。留下劉雲負責看船,一行人來到客店。剛剛洗漱完畢,黃家來人了。是黃家老爺黃貌紳親自來了。一共就一頂小腳,兩個隨從。一見麵,黃老先生就施禮,說:“英雄們遠來,下人不懂事。多有得罪,還請你大人大量,多多原諒。”張知木見人家如此客氣,也就說:“我們初到貴地,也不想與任何人結怨。隻是方才在碼頭,這幾個家丁,實在太給黃家丟臉了,不得已才替,黃老爺教訓一下他們。”並把事情經過說了一下。張知木知道這些家丁回去,一定不會照實說。黃老爺原來並不知道事情的細節。隻是覺得來的這夥人,不能得罪,出於商家的自保的本能,想先一步把事情化解掉。一聽事情的經過。連忙說:“羞死我了,我家數代經商,可是出了個這麽個逆子。唉!把我們黃家的臉丟盡了。一個花盆要人家一千兩銀子。收了人家銀子,還不放人。這是啥道理。張東家你為啥不一下子就把這群惡奴都打死。我家還怎麽在這揚州府住下去。”
張知木說:“黃老伯,這事到這為止,不會再有人知道。以後我們在此經商還少不了要向老伯請益呢!”
“多謝張東家,大仁大義。我先告辭了。”黃貌紳一聽事情是這樣,而張知木也答應不再說出去這事,他實在呆不下去了。回去趕緊差人送回了那一千兩銀子。
大家都分開,各忙各的。張知木和陳玉鋒又帶著楊玉琳逛揚州風景去了。這揚州可不淮安可比的,繁華熱鬧的不可想象。在這揚州,到處是深宅大院,每個宅院裏都是一個精美的小園林。流連在這白牆黛瓦之間,看著這紅男綠女,張知木覺得心都醉了。可是身邊的楊玉琳一身紅裝,更是到處惹眼。張知木忍不住,說出兩句詩來,“春風十裏揚州路,卷盡珠簾盡不如。”楊玉琳也是從小就讀詩書的,知道這是誇自己的,羞得滿臉通紅。
按照張知木的吩咐,陸成祥盡量把繳獲的那些珠寶首飾在這裏變現。陸成祥是一家一家珠寶商的跑。回來跟張知木說:“好東西就要在這賣。能賣出價錢。”
兩天下來,陸成祥和李菁賣珠寶首飾,抬回來的銀子就有二十萬兩。陸成祥還說:“這隻是賣了三四成。大頭的還沒賣呢。我們在汾河得了不少珠寶,在土匪那又得了不少,還有我們從窯崗帶出來的。這東西,埋在地下啥都不是,拿出來就不得了。”
張知木說:“剩下的賣一半就行了。都換成銀子,反倒不好帶。賣一半的錢就夠我們用了。”
去往揚州的船上,應李茂的要求,他和張知木陳玉鋒,進行了一次深談。三人坐好,由於太正式,都顯得有點不自然。張知木喊來楊玉琳,讓他上一壺茶。喝了一口茶。李茂開口說:“知木賢弟、陳叔,馬上到揚州了。有些事情我一直想和二位聊一聊。從我見到知木那天起,我覺得這人絕非常人。我能舍棄我經營多年的生意,追隨而來,一是想到南方來好好看一看。最主要的是要跟隨知木,想做點大事。這一路上,知木所作所為,真的遠遠出乎我的意料。以前我一向自恃很高。說實話,好多人,不論是高官巨賈,我都沒放在眼裏。可是我對賢弟是服了。我覺得賢弟絕非是一個以賺錢為目的普通商人。如你有啥打算,一定告訴為兄。也好讓為兄知道如何下手幫著出力。如是說經商和打打殺殺,賢弟已經不缺幫手了。”
張知木和陳玉鋒互相望了一眼,喝一口茶張知木說:“李兄,這一路上小露兩手,已顯英雄本色。雖然事小,可是一斑見豹,難得的是李兄時時能收斂鋒芒。我一直很看好李兄。論能力,我這百十多號弟兄能及李兄的沒幾人。就憑你扔家舍業而來,也絕非一般人所為。我想問一下,李兄這一路上,所見所聞有何感想。到處是餓殍遍地,戰火不斷。尤其是,你看到那黃河岸邊,那些骨瘦嶙峋的纖夫,你有何感想?你再看看這不夜的淮安,又有何感想?”
李茂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曆朝曆代都是這樣,我們隻能多賺點銀子,力所能及的幫助一下。多少次,民眾造反,一直想均貧富,也沒改變得了。”
張知木說:“你知道為啥沒改變得了嗎?”
“你說為啥?”
“這是因為,誰坐了天下,就把天下當成自己的。然後就是瘋狂的攫取財物土地,最後土地財物又集中到少數人手裏,民眾又是造反,奪天下。往複不停。始終逃不出這個怪圈。”
“那你說,有啥辦法?”李茂問。
“有辦法。那就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那一個人的天下。建立一個共和的國家,所有各級官員,都由民眾選舉產生。不合格的官員,民眾可以罷免。其實,王莽早就提出均田地的想法。”張知木說。
李茂一聽,很興奮,問:“那由誰來,組織選舉呢,有人想擁兵自立,怎麽辦?”
“國家可以實行,三權分立也可以叫三權分治,就是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相互獨立、互相製衡。具體到做法上,即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權力分屬三個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機構,由三者互相製衡。軍隊國家化,任何個人團體不得擁有軍隊。地方治安,可以建立警察負責維持。軍隊隻能用於對外作戰。任何人想獨立分裂,可以重罰。倡導民眾當家作主,隻要不違反法律的事,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行動,尤其是言論自由必須保證。要建立起完善的民眾監督政府官員的監督製度。政府官員,每花一分錢,最後都要公示於民眾。平分土地,任何人不得買賣土地。鼓勵發展工商業。”張知木一口氣說了這麽多。李茂都聽傻了,陳玉鋒也是第一次聽張知木說這些。
李茂說:“如果能這樣,就太好了。可是這可是太難了!”
張知木說:“李兄問我,有啥打算,那這就是我的打算。當然,這一切還太遙遠。這次我們出來,就是要打開一條商路,積攢點啟動的銀子。也好好看看這個幅員廣闊的國家。”
李茂說:“賢弟有如此雄偉理想,為兄願追隨左右,共同奮鬥。”
張知木說:“若建立起一個國家,沒有一個政黨不行,這個政黨必須實行集體領導。這樣才能互相監督,可以少犯錯誤。有一個強有力的政黨,才能保證事業的連續性。同樣,這個政黨必須不是屬於某個人的。要實行民主集中製。以這個核心向外發展。這個政黨的黨員必須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私無畏,有鋼鐵搬的紀律,永遠保持自己的先進性。”
李茂問:“那你想啥時候成立這個黨。我第一個參加。”
張知木說:“現在時機還不成熟。不過我們今天就算第一次籌備會議,如何?”陳玉鋒李茂都很興奮。
李茂說:“那我就說說我的打算。為啥今天問你呢,馬上到揚州了。我的想法是,我們在揚州設一個分店。這個分店,不同於前兩個。他可以聯通南北,位置非常重要。尤其是,我們有如此大的想法,這個店更應該設立。而且我也看了,我們這些人中,這個店就得由我來打理。”
張知木說:“李兄,回去後,我身邊需要你啊。”李茂說:“你放心,給我一年時間。我會把這裏建成一個我們的寨子。我盡量多聯係些關係把基礎打好。”
張知木說:“我們今天說的事,就再也不能有其他人知道了。至於如何建黨的事,我們都在心裏好好想一想,此事不必急於求成。到時水到自然成。現在我們就把陸先生請來,商量一下揚州建店的事吧。”
把陸成祥、閻伯駒請來後,張知木向大家說了揚州建店的事,大家一致同意在這建店。張知木知道這時的揚州,絕對堪比前世的上海。說這裏是南方的經濟中心,一點不為過。這裏由李某總負責,陸成祥又把他另一個和木匠陸琪同名的侄子留下,李治身邊那個人也留下了。又挑出五個人都一起留下。這時李治從窯崗帶來的三個人,都分別留在了三個地方,身邊隻剩下新人了。
船到揚州是個早晨,大家早早的就來到甲板上。快靠岸時,看見碼頭上有人在廝打,和女人的喊叫聲。李菁上去打探一下回來說,有一群家丁圍著一個戲班子,不讓上船。
張知木最見不得這種事兒。上岸來問明情況。原來是這些家丁,要戲班子交一千兩銀子,否則就要把戲子紅玉帶走。紅玉正在那哭呢。那班主說,昨天去黃宅唱堂會,他家公子,非要把紅玉留下,紅玉不從。撕擄中碰碎了一個花盆,他家說這個花盆值一千兩銀子。今天早晨,本來想早早遠走,可是黃家的家丁,追到碼頭,說:“不交銀子,就得交人。”
張知木不想在這得罪人,心想,給他們點銀子算啦。就讓陸成祥拿出一千兩銀子,給那些家丁。可是那些家丁拿了銀子,還是不放手,說:“實話告訴你吧,多管閑事的。我家公子,看上這個紅玉了,你多少銀子也沒用。”張知木說:“你拿了我的銀子,就該完了。你這是幹什麽?”
那個家丁可能是狗仗人勢慣了,說:“我看到你們船上插得是虎威鏢局的旗,可是別忘了這是揚州,你再給我錢,我還要。可是人我必須帶走。”
張知木氣的,說:“你就是人家養的一條狗,揚州怎麽了。揚州人脖子再粗,頭砍下來也就是碗口大的疤。”說著,張知木上去就是一個大嘴巴。這個嘴巴打的這個惡奴,轉了一個圈。估計牙被打掉了幾顆。說話開始不清了,這家夥沒想到有人敢打他。說:“我們黃家,京城都有親戚。你敢打我?”
氣的張知木一揮手,李菁等人早就等得不耐煩了,領人上去一頓拳腳,把這十幾名惡奴,等都打的不能動了。這時跑來十幾名衙役,剛想對張知木他們動手,可是一看,船上插著虎威鏢局的鏢旗,都沒敢動手。衙役的頭過來說:“幾位英雄,惹麻煩了。他們黃家可是京城裏都有親戚。”
張知木笑了說:“沒事兒,現在,在皇上麵前,我們比那些皇親國戚有用得多。你沒看他們在這朗朗乾坤下作惡欺人嗎,如果沒人管,不是沒天理嗎?”
衙役說:“咳,別說欺人了,就是殺人也沒人敢管。他們黃家,拿金子壓也把人壓死了。”
“行啊,我倒要看看,是他們黃家的金子硬,還是我們刀頭硬。”張知木看準了一點,越有錢越怕死。
見那幾個戲班子的人還不走。張知木說:“這裏沒事了,你們走吧。”那班主苦著臉說:“惹這麽大的事兒,我們哪敢走啊。他們黃家找到我們,我們必死無疑。”張知木這才意識到,能把人嚇成這樣,這黃家可不是一般的。說:“你們先住我們船上,沒人敢動你們。”又回頭對李茂說:“李兄,你麵對的對手不簡單那。”李茂一笑說:“惹上我們,害怕的是他們。我們呆不住可以走,他們沒處走。再說,現在的官府,沒皇上的旨意,不敢動我們。下黑手,他們更不行。沒事,這是為我開羅唱戲了。”
張知木很欣賞,李茂這種遇啥事都風輕雲淡的輕鬆。那是一種,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自信,是一種非一番經曆之後,不可能達到的境界。
陸成祥很快找好客店。留下劉雲負責看船,一行人來到客店。剛剛洗漱完畢,黃家來人了。是黃家老爺黃貌紳親自來了。一共就一頂小腳,兩個隨從。一見麵,黃老先生就施禮,說:“英雄們遠來,下人不懂事。多有得罪,還請你大人大量,多多原諒。”張知木見人家如此客氣,也就說:“我們初到貴地,也不想與任何人結怨。隻是方才在碼頭,這幾個家丁,實在太給黃家丟臉了,不得已才替,黃老爺教訓一下他們。”並把事情經過說了一下。張知木知道這些家丁回去,一定不會照實說。黃老爺原來並不知道事情的細節。隻是覺得來的這夥人,不能得罪,出於商家的自保的本能,想先一步把事情化解掉。一聽事情的經過。連忙說:“羞死我了,我家數代經商,可是出了個這麽個逆子。唉!把我們黃家的臉丟盡了。一個花盆要人家一千兩銀子。收了人家銀子,還不放人。這是啥道理。張東家你為啥不一下子就把這群惡奴都打死。我家還怎麽在這揚州府住下去。”
張知木說:“黃老伯,這事到這為止,不會再有人知道。以後我們在此經商還少不了要向老伯請益呢!”
“多謝張東家,大仁大義。我先告辭了。”黃貌紳一聽事情是這樣,而張知木也答應不再說出去這事,他實在呆不下去了。回去趕緊差人送回了那一千兩銀子。
大家都分開,各忙各的。張知木和陳玉鋒又帶著楊玉琳逛揚州風景去了。這揚州可不淮安可比的,繁華熱鬧的不可想象。在這揚州,到處是深宅大院,每個宅院裏都是一個精美的小園林。流連在這白牆黛瓦之間,看著這紅男綠女,張知木覺得心都醉了。可是身邊的楊玉琳一身紅裝,更是到處惹眼。張知木忍不住,說出兩句詩來,“春風十裏揚州路,卷盡珠簾盡不如。”楊玉琳也是從小就讀詩書的,知道這是誇自己的,羞得滿臉通紅。
按照張知木的吩咐,陸成祥盡量把繳獲的那些珠寶首飾在這裏變現。陸成祥是一家一家珠寶商的跑。回來跟張知木說:“好東西就要在這賣。能賣出價錢。”
兩天下來,陸成祥和李菁賣珠寶首飾,抬回來的銀子就有二十萬兩。陸成祥還說:“這隻是賣了三四成。大頭的還沒賣呢。我們在汾河得了不少珠寶,在土匪那又得了不少,還有我們從窯崗帶出來的。這東西,埋在地下啥都不是,拿出來就不得了。”
張知木說:“剩下的賣一半就行了。都換成銀子,反倒不好帶。賣一半的錢就夠我們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