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把牛車趕進院子,就聽見屋裏小青哭著喊:“我疼啊!媽媽我疼啊!……”,張知木心裏一糾,扔下鞭子就衝進屋,看到的情景讓他大怒。黃玉坤正滿眼含著淚咬著嘴唇用一條白布給小青纏腳,小青滿眼是淚,大叫著。旁邊小虎見姐姐哭,他也跟著哭。張知木過去一把就拉開黃玉坤,把小青腳上的布打開,小腳已被嘞得通紅。張知木剛要揉,小青大喊:“疼啊!”張知木趕緊停手。這時黃玉坤明白了,說:“哥,你就一次讓孩子把罪全遭完得啦,孩子八歲了,再不把腳裹好,越大越不好裹,這罪早晚都得遭。”看了一眼黃玉坤,張知木沒說話,去院裏把酒葫蘆拿了過來,倒了些酒在小青腳上,用手輕輕揉開,揮發完了又倒些,反複幾次。張知木知道這是降溫以避免水腫,隻要不水腫就好得快。黃玉坤說:“哥,這樣不行,不裹腳大了沒法嫁人。”
“那就不嫁。”張知木憤憤的道。
“真的不行,哥。就是因為家裏太心疼我,腳沒裹好,嫁到秦家,沒少遭白眼。”
“愚蠢透頂。”
“孩子他爸也說過,如果知道我這麽大腳,不會讓我進秦家的。”
“混蛋透頂。”
“這都是老輩兒傳下來的規矩,我們都沒辦法。”
“我就是改規矩來的!隻要我在,決不讓小青裹腳。”
給小青敷了幾遍酒精,問小青好些了嗎。小青說好些了,不疼了。
“不疼了,咱們看舅舅給你帶什麽好東西了!”拉著小青要出去。可是小青包過的那隻左腳不敢沾地。張知木就一把把小青抱起來說:“走咱們出去。”這時,孩子突然趴在張知木身上,放聲大哭。黃玉坤剛要製止,張知木擺擺手。他知道,八歲的孩子,沒有父愛,看到家裏日子艱難,努力用那個稚嫩的肩膀為媽媽分擔著,同時心理承受著多大的壓力啊,這一刻有人如此疼愛保護自己,所有的委屈都爆發出來了。讓孩子痛痛快的哭了一場,來到院子裏,說:“好了吧!把好東西都嚇跑了。”
終究還是孩子,看到一車東西,就破涕為笑了。
黃玉坤也樂了,說:“哥,你是要開牲口鋪啊?這些東西晚上屋裏可放不下了。”
“可以放一些在我那屋子裏。以後專門給他們搭一個大屋子。”
把東西都卸好,見天還早,就說:“我到河邊去割些柳條,給雞編籠子。”
然後示意,黃玉坤進到屋裏。從懷裏把金子銀子,掏出來遞給黃玉坤,說:“三匹馬,一共賣了二百兩銀子。”
“這麽多,我說那幾匹馬不一般嗎。”黃玉坤驚詫道。
“哥,你說昨天那兩包裏是什麽?”黃玉坤問。
“行了,其它的,晚上再詳細說。有針線沒有?”張知木問。
張知木挑了一根針,在燈火苗上燒紅然後彎成一個魚鉤,又把絲線幾股合成一股,纏在小棍上。然後趕著牛車載著兩孩子,來到河邊。張知木用鐮刀,割了幾根覺得費勁,就用柳葉單刀,雙手砍。這些效果好多了,一會就砍了一堆,按粗細不同分別裝在車上。兩孩子也要上車,張知木說:“別急。”
來到水邊見一處較深,就停下把絲線綁在棍子上,另一頭拴上魚鉤,在河邊挖了隻蚯蚓掛上。
“舅舅你要幹啥?”兩孩子很奇怪。
“釣魚。”說著,張知木把魚鉤摔在河裏。
河裏魚還真不少,不一會兒功夫,就大大小小釣了七八斤。倆孩子樂得直蹦,沒見過這樣事啊,連跑帶顛地幫著用細樹條把魚穿上。
回到院子裏,黃玉坤已把飯做好,蒸的白麵苞米麵兩摻的饅頭,豬肉炒野山菜。原來,白天娘倆沒閑著,挖了不少野菜。
“先等會吃飯,我要做魚。”說著就挑四條半斤左右的鯽魚,其它的就得喂雞了。這可是純野生綠色的啊,張知木覺得有些可惜。
把四條魚麟刮了,腸子腮拿掉洗淨。在鍋裏放半鍋涼水,就把魚放進去煮上了。一直到與都快碎了,停火。盛到小盆裏,再放上鹽、胡椒麵、碎蔥,等把白醋再放完,清湯馬上變成乳白色。看著張知木做的一切,娘三驚呆了。一個大男人,竟然會做魚,而且如此做法,聞所未見。看著盆裏的魚湯,娘三都沒敢動動筷。張知木用小勺喝了一口,雖然沒有味精,覺得還是鮮美無比。說:“味道好極了,喝吧!”
小姐弟倆,沒能擋住,魚塘飄來的濃濃香味的誘惑,每人嚐試著喝了一點。“好喝。”接著就擋不住了,一口接一口的喝了起來。
黃玉坤驚奇地看著倆孩子,又看著張知木說:“我們這沒人吃這東西。”
“不是說了嗎,我就是來改規矩的。嚐嚐吧!一會可沒了。”張知木鼓勵著。
黃玉坤小心翼翼的嚐了一點,說:“還行啊,這東西你能弄出這味道”就開始喝起來。
一會魚露了出來。張知木說:“先等等。要回鍋了。”就把魚又到回鍋裏,添點水又燒開燉了一會,又把調料添完,說:“魚湯啊,最好喝的還是這二遍湯。大家嚐嚐。”倆孩子早就等不及了,伸勺就喝。黃玉坤也笑著喝起來。這頓魚湯喝的倆孩子,小肚溜圓,隻打飽嗝。小虎肚子實在喝不下了,意猶未盡說:“明天,還要喝魚湯。”
“這容易,隻要聽話,天天可以喝魚湯。”張知木想這捉魚比挖野菜都容易。
吃過飯,張知木一邊剁魚一邊想,前世這野生河魚,可是好東西啊。剁完魚,又把剩下的野菜剁了,用刀刮了些豆餅。讓黃玉坤拿來一個大盆,把一半碎魚、野菜和豆餅在放盆裏,又放了稻糠、苞米麵,在少放了些鹽。攪拌勻了,開始喂雞。黃玉坤在邊上忍不住說:“哥,這雞吃的可比好多人吃的都好啊!”
“是明天開始,你看這些雞怎麽下蛋。記住既不能喂高粱糠。高粱糠化蛋。”張知木說。
“方才,我去劉家,抱了兩捆穀草,今天喂牛、喂羊都夠了。明天,跟劉大哥說,還是買些吧。”
“好啊,多買些吧,喂牲口穀草最好了。”
幾隻小豬太小,飼料是一大半苞米麵、一部分高粱糠、一點豆餅用鍋加水熬成粥喂的。看著幾隻小豬搶的歡,覺得喂活小豬沒問題了。
四隻羊就喂了點穀草,羊好養活。
幾十隻小雞,飼料裏基本上沒放野菜,張知木知道,小雞最怕的是拉肚子,所以,給小j雞喂的水都是燒開涼涼的。
黃玉坤幫著張知木把穀草用鍘刀鍘了,加了點玉米粒、高粱、黃豆,把牛喂了。
一邊幹活,黃玉坤一邊告訴張知木,昨天那兩包裏,一共有二十兩的金條十三根、一兩的金條九條、十兩的銀子五錠、碎銀子十幾兩,還有一個翡翠玉佩、一對玉鐲子、其它不少首飾,估計值不少銀子。
“哥,你說加上今天賣馬的銀子,咱能有多少銀子。”
“沒算。”
“十三根大金條,一根十兩金條、十八根小金條,七十一兩銀子,四百一十個銅錢。合銀子兩千九百五十一兩銀子。”
“收好,咱們現在不能現白。”張知木又說:“首飾你就自己用吧!”
“放心都收好了,別人把房子扒了,也找不到。首飾我就用不上了。”
對這樣一個女人,藏起東西來,張知木一百個放心。又問:“為啥,首飾你就用不上了?”
“要是陳叔在就好了,可以幫幫你。”見張知木站起來揉揉腰,有點疲倦的樣子,把話岔開了說。
“也不知陳叔怎麽樣了,可能是出事了,不然不會沒消息。唉!”黃玉坤滿臉愁容。
“說說陳叔怎麽回事?”
“陳叔就在離這幾十地的碼頭上出苦力幹活,一般隔一段時間,掙點錢就會背點糧食回來。可這有些日子沒消息了,要不是遇到你,真不知道怎麽辦好。我也知道,一個苦力自己都很難吃飽,我們還拖累他。他也知道我們現在的情況,沒出大事他都不會不管我們。”
“別急,是不是劉大哥說的汾河邊上的碼頭,順著小淩河走,才八十裏地。我去找找他。”張知木說。
“找到他,他也不認識你。不然你在家,我去一趟吧。”
“不行,你一個女人家,絕對不行。我看這樣吧!明天,我帶著小青去,早點起,趕著牛車下午就到了。後天就回來了。小青他一定認識。”張知木說。
“行那就這樣定,今天早點睡,明天早點。”黃玉坤想了想說。
“小青,明天你跟舅舅,一起去找陳爺爺去,好嗎?”
“太好了,我去。我可想陳爺爺了。”小青高興壞了,可以和舅舅一起去,太好了。
“我也要去。”小虎急了。
“不行你太小,跟媽媽在家。你是男子漢,要在家保護媽媽。”張知木哄著說。小虎跑一邊哼唧去了。
“晚上牛再喂遍好飼料,走遠道牛有力氣。麻袋裏的飼料再添點包米高粱黃豆,飲的水裏少加點鹽。”張知木知道這活就得自己幹了。
“明天,多帶點幹糧和水。”張知木說。
“放心吧,該準備的我都會準備好。”黃玉坤道。
“那就不嫁。”張知木憤憤的道。
“真的不行,哥。就是因為家裏太心疼我,腳沒裹好,嫁到秦家,沒少遭白眼。”
“愚蠢透頂。”
“孩子他爸也說過,如果知道我這麽大腳,不會讓我進秦家的。”
“混蛋透頂。”
“這都是老輩兒傳下來的規矩,我們都沒辦法。”
“我就是改規矩來的!隻要我在,決不讓小青裹腳。”
給小青敷了幾遍酒精,問小青好些了嗎。小青說好些了,不疼了。
“不疼了,咱們看舅舅給你帶什麽好東西了!”拉著小青要出去。可是小青包過的那隻左腳不敢沾地。張知木就一把把小青抱起來說:“走咱們出去。”這時,孩子突然趴在張知木身上,放聲大哭。黃玉坤剛要製止,張知木擺擺手。他知道,八歲的孩子,沒有父愛,看到家裏日子艱難,努力用那個稚嫩的肩膀為媽媽分擔著,同時心理承受著多大的壓力啊,這一刻有人如此疼愛保護自己,所有的委屈都爆發出來了。讓孩子痛痛快的哭了一場,來到院子裏,說:“好了吧!把好東西都嚇跑了。”
終究還是孩子,看到一車東西,就破涕為笑了。
黃玉坤也樂了,說:“哥,你是要開牲口鋪啊?這些東西晚上屋裏可放不下了。”
“可以放一些在我那屋子裏。以後專門給他們搭一個大屋子。”
把東西都卸好,見天還早,就說:“我到河邊去割些柳條,給雞編籠子。”
然後示意,黃玉坤進到屋裏。從懷裏把金子銀子,掏出來遞給黃玉坤,說:“三匹馬,一共賣了二百兩銀子。”
“這麽多,我說那幾匹馬不一般嗎。”黃玉坤驚詫道。
“哥,你說昨天那兩包裏是什麽?”黃玉坤問。
“行了,其它的,晚上再詳細說。有針線沒有?”張知木問。
張知木挑了一根針,在燈火苗上燒紅然後彎成一個魚鉤,又把絲線幾股合成一股,纏在小棍上。然後趕著牛車載著兩孩子,來到河邊。張知木用鐮刀,割了幾根覺得費勁,就用柳葉單刀,雙手砍。這些效果好多了,一會就砍了一堆,按粗細不同分別裝在車上。兩孩子也要上車,張知木說:“別急。”
來到水邊見一處較深,就停下把絲線綁在棍子上,另一頭拴上魚鉤,在河邊挖了隻蚯蚓掛上。
“舅舅你要幹啥?”兩孩子很奇怪。
“釣魚。”說著,張知木把魚鉤摔在河裏。
河裏魚還真不少,不一會兒功夫,就大大小小釣了七八斤。倆孩子樂得直蹦,沒見過這樣事啊,連跑帶顛地幫著用細樹條把魚穿上。
回到院子裏,黃玉坤已把飯做好,蒸的白麵苞米麵兩摻的饅頭,豬肉炒野山菜。原來,白天娘倆沒閑著,挖了不少野菜。
“先等會吃飯,我要做魚。”說著就挑四條半斤左右的鯽魚,其它的就得喂雞了。這可是純野生綠色的啊,張知木覺得有些可惜。
把四條魚麟刮了,腸子腮拿掉洗淨。在鍋裏放半鍋涼水,就把魚放進去煮上了。一直到與都快碎了,停火。盛到小盆裏,再放上鹽、胡椒麵、碎蔥,等把白醋再放完,清湯馬上變成乳白色。看著張知木做的一切,娘三驚呆了。一個大男人,竟然會做魚,而且如此做法,聞所未見。看著盆裏的魚湯,娘三都沒敢動動筷。張知木用小勺喝了一口,雖然沒有味精,覺得還是鮮美無比。說:“味道好極了,喝吧!”
小姐弟倆,沒能擋住,魚塘飄來的濃濃香味的誘惑,每人嚐試著喝了一點。“好喝。”接著就擋不住了,一口接一口的喝了起來。
黃玉坤驚奇地看著倆孩子,又看著張知木說:“我們這沒人吃這東西。”
“不是說了嗎,我就是來改規矩的。嚐嚐吧!一會可沒了。”張知木鼓勵著。
黃玉坤小心翼翼的嚐了一點,說:“還行啊,這東西你能弄出這味道”就開始喝起來。
一會魚露了出來。張知木說:“先等等。要回鍋了。”就把魚又到回鍋裏,添點水又燒開燉了一會,又把調料添完,說:“魚湯啊,最好喝的還是這二遍湯。大家嚐嚐。”倆孩子早就等不及了,伸勺就喝。黃玉坤也笑著喝起來。這頓魚湯喝的倆孩子,小肚溜圓,隻打飽嗝。小虎肚子實在喝不下了,意猶未盡說:“明天,還要喝魚湯。”
“這容易,隻要聽話,天天可以喝魚湯。”張知木想這捉魚比挖野菜都容易。
吃過飯,張知木一邊剁魚一邊想,前世這野生河魚,可是好東西啊。剁完魚,又把剩下的野菜剁了,用刀刮了些豆餅。讓黃玉坤拿來一個大盆,把一半碎魚、野菜和豆餅在放盆裏,又放了稻糠、苞米麵,在少放了些鹽。攪拌勻了,開始喂雞。黃玉坤在邊上忍不住說:“哥,這雞吃的可比好多人吃的都好啊!”
“是明天開始,你看這些雞怎麽下蛋。記住既不能喂高粱糠。高粱糠化蛋。”張知木說。
“方才,我去劉家,抱了兩捆穀草,今天喂牛、喂羊都夠了。明天,跟劉大哥說,還是買些吧。”
“好啊,多買些吧,喂牲口穀草最好了。”
幾隻小豬太小,飼料是一大半苞米麵、一部分高粱糠、一點豆餅用鍋加水熬成粥喂的。看著幾隻小豬搶的歡,覺得喂活小豬沒問題了。
四隻羊就喂了點穀草,羊好養活。
幾十隻小雞,飼料裏基本上沒放野菜,張知木知道,小雞最怕的是拉肚子,所以,給小j雞喂的水都是燒開涼涼的。
黃玉坤幫著張知木把穀草用鍘刀鍘了,加了點玉米粒、高粱、黃豆,把牛喂了。
一邊幹活,黃玉坤一邊告訴張知木,昨天那兩包裏,一共有二十兩的金條十三根、一兩的金條九條、十兩的銀子五錠、碎銀子十幾兩,還有一個翡翠玉佩、一對玉鐲子、其它不少首飾,估計值不少銀子。
“哥,你說加上今天賣馬的銀子,咱能有多少銀子。”
“沒算。”
“十三根大金條,一根十兩金條、十八根小金條,七十一兩銀子,四百一十個銅錢。合銀子兩千九百五十一兩銀子。”
“收好,咱們現在不能現白。”張知木又說:“首飾你就自己用吧!”
“放心都收好了,別人把房子扒了,也找不到。首飾我就用不上了。”
對這樣一個女人,藏起東西來,張知木一百個放心。又問:“為啥,首飾你就用不上了?”
“要是陳叔在就好了,可以幫幫你。”見張知木站起來揉揉腰,有點疲倦的樣子,把話岔開了說。
“也不知陳叔怎麽樣了,可能是出事了,不然不會沒消息。唉!”黃玉坤滿臉愁容。
“說說陳叔怎麽回事?”
“陳叔就在離這幾十地的碼頭上出苦力幹活,一般隔一段時間,掙點錢就會背點糧食回來。可這有些日子沒消息了,要不是遇到你,真不知道怎麽辦好。我也知道,一個苦力自己都很難吃飽,我們還拖累他。他也知道我們現在的情況,沒出大事他都不會不管我們。”
“別急,是不是劉大哥說的汾河邊上的碼頭,順著小淩河走,才八十裏地。我去找找他。”張知木說。
“找到他,他也不認識你。不然你在家,我去一趟吧。”
“不行,你一個女人家,絕對不行。我看這樣吧!明天,我帶著小青去,早點起,趕著牛車下午就到了。後天就回來了。小青他一定認識。”張知木說。
“行那就這樣定,今天早點睡,明天早點。”黃玉坤想了想說。
“小青,明天你跟舅舅,一起去找陳爺爺去,好嗎?”
“太好了,我去。我可想陳爺爺了。”小青高興壞了,可以和舅舅一起去,太好了。
“我也要去。”小虎急了。
“不行你太小,跟媽媽在家。你是男子漢,要在家保護媽媽。”張知木哄著說。小虎跑一邊哼唧去了。
“晚上牛再喂遍好飼料,走遠道牛有力氣。麻袋裏的飼料再添點包米高粱黃豆,飲的水裏少加點鹽。”張知木知道這活就得自己幹了。
“明天,多帶點幹糧和水。”張知木說。
“放心吧,該準備的我都會準備好。”黃玉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