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霜投降了。
這個曾不可一世的帝國就如此迅速的滅亡,甚至,大漢耗費在貴霜上的時日,還不如在塞外花費的,當初大漢征伐塞外的時候,尚且是用了四年,而如今滅亡貴霜,卻隻用了區區三年,甚至,能拖延三年的原因,還是一個又老又瘸的老頭。
若是沒有這個老匹夫,貴霜或許用不到一年的時日,便能被占領全境,貴霜王裸著上身,走出了宮廷,打開了大門,拜見了諸葛令公,諸葛令公對於他,也很是客氣,急忙讓他穿上了王袍,並且牽著他的手,兩人一同走進了王城之內,在無數民眾畏懼的眼神之中,王城終於也掛上了漢軍之旗。
諸葛令公與貴霜王坐在宮殿內,聊的非常的開心,貴霜王實在沒有想到,麵前這個漢國的大貴族會對自己如此的客氣,甚至,他還能說上一段極為流利的貴霜語,這讓貴霜王徹底沒有了顧慮,看他們的樣子,大抵是不會追究我的責任了吧。
當貴霜的大臣們低著頭,痛苦的坐在下方,而來自東方的勝利者們蔑視的看著他們的時候,貴霜王卻是一臉的欣喜,親切的與諸葛亮聊著貴霜的諸事,諸葛亮承認,自己的確是小看了貴霜,貴霜也不是沒有血性之人,在貴霜王開了城門的時候,他親眼看到了王城內不少房屋燃燒著熊熊烈火。
貴霜王鄙夷的看著那些火焰,告訴諸葛亮,這些都是那些頑固分子,不願意投降大漢,故而舉家自焚而死,諸葛亮聽聞,心裏一顫,深深看了一眼遠處那滾滾濃煙,卻沒有再多說什麽,貴霜在滅亡的那個時刻,或是因很,或是因痛,很多的王公貴族,乃之一些平頭百姓,都選擇了這一種極其痛苦的死法。
而自己身邊的這個貴霜王,卻是無動於衷,他甚至還很開心,那些反對者就如此死掉,也省得他再耗費力氣去捕殺他們,看到貴霜王如此模樣,諸葛亮並沒有憤怒,心裏卻是很開心,這番漢軍能夠大獲全勝,如此輕易的戰勝另外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帝國,還真是多虧了這位帝王啊。
他是大漢的英雄。
若不是他弄的貴霜烏煙瘴氣,弄得士卒們毫無軍心,弄得努夏那樣的人沒有活路,大漢就不知要付出多少代價了,故而,對於這樣的貴霜王,諸葛亮是完全不想要他的性命的,反而是希望能與他多親善一些,最好能讓他繼續做這個貴霜王,有名無實的那種。
同樣,貴霜王也是一直為了這個目的,不斷的套近乎,他幾乎是用出自己不曾用過的智慧,笑著說道:“大漢能人真的是太多了,我原先聽使者聽聞啊,大漢從前有個大貴族,隻用了三天便學會了貴霜語,實在是驚人啊,沒有想到,今日又見到了閣下這般的奇人。”
“大王所說的,乃是我大漢的故司徒,王公,他的確是有著非凡之才,我卻是不敢與他相提並論的,我有師君,喚作劉公,精通十四種言語,還曾寫了語言之著作,如今在太學可以學到...”
“奇才!奇才啊!”,貴霜王大笑著,在言語之中,諸葛亮也是不斷的吹噓著大漢的強大,如大漢之領土,有貴霜之百倍,從南到最北,騎著最快的駿馬,要花費近十年的時日,當然,這些都是他的吹噓,隻是,貴霜王越是聽,心裏便越是畏懼。
他竟是信了這些鬼話,在陪同貴霜王進行了一場宴會之後,諸葛亮這才告辭離去,至於貴霜王,依舊還是留在了自己的王宮內,漢軍果然沒有處置他。
回到了營帳內,諸葛亮腦海裏卻一直都是那些燃燒中的房屋,以及關羽送來的書信,那個寧死不屈的貴霜老將。
諸葛亮越想越是難以平複心情,忽然起身,點了蠟,他便坐在案前,迅速的書寫了起來。
“延康二十三年八月,貴霜王歸降,貴霜覆滅,臣為陛下奏.....”,他迅速的書寫了這次戰爭的主要經過,以及一些有趣的細節,將戰爭從頭到尾的講解了一遍之後,他方才繼續寫道:“然而,我尚且還是很多沒有想明白的地方,我聽聞,有十萬戰車,數百位悍將,疆域超過八十個縣城的國家,可以算的上是強大的國家...”
“可是如今,貴霜有著近二十萬的士卒,士卒們並不像我們認為的那麽懦弱,也有死戰之人,多次與南北軍交手,甚至還擊退了南軍,他們有著上千的將領,其中不乏努夏這類的帥才,他們的縣城也早已超過八十座,擁有著六州之地...”
“而他們的土地肥沃,莊稼多熟,百姓也很少挨餓,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為何會如此迅速的覆滅呢?我認為,這都是因他並不是真的強大,真正強大的國家,應該是有著奮發圖強的天子,有著勤勉不怠的群臣,有著忠君愛國的百姓...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不應該是在他的領土,軍械,士卒的數量,而是取決於,這片國土上生活著的人。”
劉熙坐在厚德殿內,看著手中這封奏表,認真的讀著:“故而,臣冒死上奏陛下,固內以興社稷....”,劉熙眯著雙眼,臉上滿是笑容,這是諸葛亮派人送來的上奏,其中介紹了戰鬥的經過,以及他最後對於貴霜的理解,看來,貴霜的覆滅,給與諸葛亮很大的衝擊。
放下了手中的奏表,劉熙同樣也是思索了起來,貴霜這個帝國,實在是爛到了骨子裏,君王與地方的關係格外的惡劣,君王手裏的常備軍還不如地方之軍,也不發軍餉,使得這些常備軍無奈的賣掉了自己的軍械為生,在官吏製度上,更是如此,廟堂群臣,對於君王壓根就沒有任何的限製。
使得像韋蘇提婆這樣的人上位之後,便將一個龐大的帝國折騰成了如此模樣。
劉熙當然明白,這上奏並不是寫給自己的,他將上奏收了起來,這才看向了一旁的司馬仲達,司馬仲達在內政方麵,的確是不遜色於諸葛亮的,在諸葛亮離開之後,他便整日在厚德殿內,陪同著天子,處理各地的奏表,他做的非常的不錯,井井有條。
雖說他上任之後,並沒有如同諸葛亮那般大刀闊斧的進行政策改動,他隻是維持了原先的政策,可這三年的成效竟是要比諸葛亮時期還要多一些,劉熙等待了片刻,看到司馬懿忙完了手中的事情,劉熙這才走上前去,拍了拍司馬懿的肩膀,便讓他跟著自己離開了厚德殿。
兩人來到了瓊苑,最近的天氣有些酷熱,天子常常在此處吃茶休歇,司馬懿也是時常就被他叫去,兩人坐在一起,早有黃門準備了兩盞茶,齊悅站在不遠處,劉熙與司馬懿走了下來,各自坐下,劉熙這才問道:“最近,仲長統與龐統,走的是不是有些太近了啊?”
司馬懿點了點頭,這才說道:“的確如此,兩人的上奏,都是如出一轍,他們還拉動了不少人,大抵就是希望陛下能取締對商賈們的諸多限製...降低商稅...多鼓勵私商,取締官府的舍,食肆等,放於民間商賈來承擔這類的...”
“嗬...”,劉熙冷哼了一聲,吃了一口茶,繼續說道:“好在他們沒有上奏,讓廟堂將鹽鐵丟給商賈們來做,真是越來越不像話,龐統竟還要扶持豪強,說什麽讓豪強擁有大規模的經濟耕地,紡織廠,這不是胡言亂語麽?以後啊,他們的奏表,你壓住就好,不必讓朕看了!”
“謹喏!”
他心裏也是不理解仲長統這幾個人的想法,他們到底是想要做什麽呢,一次次的觸怒天子,遲早都會被擠出廟堂之核心的,不過,他人的事情,也與他無關,他隻要能保得住自己便好,其餘的,倒是不必在意,不過,認真一想,這些奏表,他還真的都不能隱而不發,不然萬一要是出了什麽麻煩,自己就要遭殃了。
他正在想著這些,劉熙又繼續說道:“貴霜已經歸降了,孔明果斷時日,就要回來,廟堂裏不能缺了他,他給朕上奏,希望能將貴霜分為四州,派去州牧進行官吏,在貴霜王的身邊最好再派去一個國相,朕思索了許久,你的胞弟,司馬孚,或許可以擔任國相的位置。”
“他何等何能...”
“哎,不必多說,這個位置,就是他的了,至於另外三個位置嘛,孔明舉薦了一人,荀國相之子,荀緝,你覺得如何?”,劉熙問道,司馬懿一愣,隨即說道:“此人有父之風,曾擔任多處之縣令,如今乃是東郡之太守,政績斐然,的確是可以擔任的。”
“嗯,剩下兩個人,就要靠你們一同商討,早些給朕人選。”
“謹喏!”
司馬懿大拜,這才又問道:“陛下,還有南北軍的調令,他們要繼續鎮守,還是要撤回?諸葛令公可曾有說?”,劉熙眯著雙眼,笑了笑,方才說道:“他身為廟堂重臣,怎麽能去提及軍旅之事,南北軍的事情啊,朕自己會向關將軍,張將軍下令,就不必你們來商討。”
這個曾不可一世的帝國就如此迅速的滅亡,甚至,大漢耗費在貴霜上的時日,還不如在塞外花費的,當初大漢征伐塞外的時候,尚且是用了四年,而如今滅亡貴霜,卻隻用了區區三年,甚至,能拖延三年的原因,還是一個又老又瘸的老頭。
若是沒有這個老匹夫,貴霜或許用不到一年的時日,便能被占領全境,貴霜王裸著上身,走出了宮廷,打開了大門,拜見了諸葛令公,諸葛令公對於他,也很是客氣,急忙讓他穿上了王袍,並且牽著他的手,兩人一同走進了王城之內,在無數民眾畏懼的眼神之中,王城終於也掛上了漢軍之旗。
諸葛令公與貴霜王坐在宮殿內,聊的非常的開心,貴霜王實在沒有想到,麵前這個漢國的大貴族會對自己如此的客氣,甚至,他還能說上一段極為流利的貴霜語,這讓貴霜王徹底沒有了顧慮,看他們的樣子,大抵是不會追究我的責任了吧。
當貴霜的大臣們低著頭,痛苦的坐在下方,而來自東方的勝利者們蔑視的看著他們的時候,貴霜王卻是一臉的欣喜,親切的與諸葛亮聊著貴霜的諸事,諸葛亮承認,自己的確是小看了貴霜,貴霜也不是沒有血性之人,在貴霜王開了城門的時候,他親眼看到了王城內不少房屋燃燒著熊熊烈火。
貴霜王鄙夷的看著那些火焰,告訴諸葛亮,這些都是那些頑固分子,不願意投降大漢,故而舉家自焚而死,諸葛亮聽聞,心裏一顫,深深看了一眼遠處那滾滾濃煙,卻沒有再多說什麽,貴霜在滅亡的那個時刻,或是因很,或是因痛,很多的王公貴族,乃之一些平頭百姓,都選擇了這一種極其痛苦的死法。
而自己身邊的這個貴霜王,卻是無動於衷,他甚至還很開心,那些反對者就如此死掉,也省得他再耗費力氣去捕殺他們,看到貴霜王如此模樣,諸葛亮並沒有憤怒,心裏卻是很開心,這番漢軍能夠大獲全勝,如此輕易的戰勝另外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帝國,還真是多虧了這位帝王啊。
他是大漢的英雄。
若不是他弄的貴霜烏煙瘴氣,弄得士卒們毫無軍心,弄得努夏那樣的人沒有活路,大漢就不知要付出多少代價了,故而,對於這樣的貴霜王,諸葛亮是完全不想要他的性命的,反而是希望能與他多親善一些,最好能讓他繼續做這個貴霜王,有名無實的那種。
同樣,貴霜王也是一直為了這個目的,不斷的套近乎,他幾乎是用出自己不曾用過的智慧,笑著說道:“大漢能人真的是太多了,我原先聽使者聽聞啊,大漢從前有個大貴族,隻用了三天便學會了貴霜語,實在是驚人啊,沒有想到,今日又見到了閣下這般的奇人。”
“大王所說的,乃是我大漢的故司徒,王公,他的確是有著非凡之才,我卻是不敢與他相提並論的,我有師君,喚作劉公,精通十四種言語,還曾寫了語言之著作,如今在太學可以學到...”
“奇才!奇才啊!”,貴霜王大笑著,在言語之中,諸葛亮也是不斷的吹噓著大漢的強大,如大漢之領土,有貴霜之百倍,從南到最北,騎著最快的駿馬,要花費近十年的時日,當然,這些都是他的吹噓,隻是,貴霜王越是聽,心裏便越是畏懼。
他竟是信了這些鬼話,在陪同貴霜王進行了一場宴會之後,諸葛亮這才告辭離去,至於貴霜王,依舊還是留在了自己的王宮內,漢軍果然沒有處置他。
回到了營帳內,諸葛亮腦海裏卻一直都是那些燃燒中的房屋,以及關羽送來的書信,那個寧死不屈的貴霜老將。
諸葛亮越想越是難以平複心情,忽然起身,點了蠟,他便坐在案前,迅速的書寫了起來。
“延康二十三年八月,貴霜王歸降,貴霜覆滅,臣為陛下奏.....”,他迅速的書寫了這次戰爭的主要經過,以及一些有趣的細節,將戰爭從頭到尾的講解了一遍之後,他方才繼續寫道:“然而,我尚且還是很多沒有想明白的地方,我聽聞,有十萬戰車,數百位悍將,疆域超過八十個縣城的國家,可以算的上是強大的國家...”
“可是如今,貴霜有著近二十萬的士卒,士卒們並不像我們認為的那麽懦弱,也有死戰之人,多次與南北軍交手,甚至還擊退了南軍,他們有著上千的將領,其中不乏努夏這類的帥才,他們的縣城也早已超過八十座,擁有著六州之地...”
“而他們的土地肥沃,莊稼多熟,百姓也很少挨餓,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為何會如此迅速的覆滅呢?我認為,這都是因他並不是真的強大,真正強大的國家,應該是有著奮發圖強的天子,有著勤勉不怠的群臣,有著忠君愛國的百姓...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不應該是在他的領土,軍械,士卒的數量,而是取決於,這片國土上生活著的人。”
劉熙坐在厚德殿內,看著手中這封奏表,認真的讀著:“故而,臣冒死上奏陛下,固內以興社稷....”,劉熙眯著雙眼,臉上滿是笑容,這是諸葛亮派人送來的上奏,其中介紹了戰鬥的經過,以及他最後對於貴霜的理解,看來,貴霜的覆滅,給與諸葛亮很大的衝擊。
放下了手中的奏表,劉熙同樣也是思索了起來,貴霜這個帝國,實在是爛到了骨子裏,君王與地方的關係格外的惡劣,君王手裏的常備軍還不如地方之軍,也不發軍餉,使得這些常備軍無奈的賣掉了自己的軍械為生,在官吏製度上,更是如此,廟堂群臣,對於君王壓根就沒有任何的限製。
使得像韋蘇提婆這樣的人上位之後,便將一個龐大的帝國折騰成了如此模樣。
劉熙當然明白,這上奏並不是寫給自己的,他將上奏收了起來,這才看向了一旁的司馬仲達,司馬仲達在內政方麵,的確是不遜色於諸葛亮的,在諸葛亮離開之後,他便整日在厚德殿內,陪同著天子,處理各地的奏表,他做的非常的不錯,井井有條。
雖說他上任之後,並沒有如同諸葛亮那般大刀闊斧的進行政策改動,他隻是維持了原先的政策,可這三年的成效竟是要比諸葛亮時期還要多一些,劉熙等待了片刻,看到司馬懿忙完了手中的事情,劉熙這才走上前去,拍了拍司馬懿的肩膀,便讓他跟著自己離開了厚德殿。
兩人來到了瓊苑,最近的天氣有些酷熱,天子常常在此處吃茶休歇,司馬懿也是時常就被他叫去,兩人坐在一起,早有黃門準備了兩盞茶,齊悅站在不遠處,劉熙與司馬懿走了下來,各自坐下,劉熙這才問道:“最近,仲長統與龐統,走的是不是有些太近了啊?”
司馬懿點了點頭,這才說道:“的確如此,兩人的上奏,都是如出一轍,他們還拉動了不少人,大抵就是希望陛下能取締對商賈們的諸多限製...降低商稅...多鼓勵私商,取締官府的舍,食肆等,放於民間商賈來承擔這類的...”
“嗬...”,劉熙冷哼了一聲,吃了一口茶,繼續說道:“好在他們沒有上奏,讓廟堂將鹽鐵丟給商賈們來做,真是越來越不像話,龐統竟還要扶持豪強,說什麽讓豪強擁有大規模的經濟耕地,紡織廠,這不是胡言亂語麽?以後啊,他們的奏表,你壓住就好,不必讓朕看了!”
“謹喏!”
他心裏也是不理解仲長統這幾個人的想法,他們到底是想要做什麽呢,一次次的觸怒天子,遲早都會被擠出廟堂之核心的,不過,他人的事情,也與他無關,他隻要能保得住自己便好,其餘的,倒是不必在意,不過,認真一想,這些奏表,他還真的都不能隱而不發,不然萬一要是出了什麽麻煩,自己就要遭殃了。
他正在想著這些,劉熙又繼續說道:“貴霜已經歸降了,孔明果斷時日,就要回來,廟堂裏不能缺了他,他給朕上奏,希望能將貴霜分為四州,派去州牧進行官吏,在貴霜王的身邊最好再派去一個國相,朕思索了許久,你的胞弟,司馬孚,或許可以擔任國相的位置。”
“他何等何能...”
“哎,不必多說,這個位置,就是他的了,至於另外三個位置嘛,孔明舉薦了一人,荀國相之子,荀緝,你覺得如何?”,劉熙問道,司馬懿一愣,隨即說道:“此人有父之風,曾擔任多處之縣令,如今乃是東郡之太守,政績斐然,的確是可以擔任的。”
“嗯,剩下兩個人,就要靠你們一同商討,早些給朕人選。”
“謹喏!”
司馬懿大拜,這才又問道:“陛下,還有南北軍的調令,他們要繼續鎮守,還是要撤回?諸葛令公可曾有說?”,劉熙眯著雙眼,笑了笑,方才說道:“他身為廟堂重臣,怎麽能去提及軍旅之事,南北軍的事情啊,朕自己會向關將軍,張將軍下令,就不必你們來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