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們為什麽要給自己的書作序?他們在書裏說了那麽多話之後難道還沒有說完,他們是不是想換個角度再說一下?或者這是編輯的願望,“給讀者說幾句吧”,編輯會這樣說,希望作者的自我解讀可以幫助讀者,然而對於讀者來說,作者的解讀經常是畫蛇添足。
總之,這份古老的工作至今仍在流行,我也隨波逐流。可是對於這本有關文學和音樂的書,我還能說些什麽?文學和音樂給予我的,或者說我能夠接受到的,已經裸露在此書之中,一絲不掛之後還能脫下什麽?沒有了,既然如此那就穿上外衣吧,也許比喻的外衣是合身的。
我曾經羨慕音樂敘述裏的和聲,至今仍然羨慕,不同高度的聲音在不同樂器演奏裏同時發出,如此美妙,如此高不可攀,而且在作曲家那裏各不相同,在舒伯特的和聲裏,不同高度的聲音是在互相欣賞,而在梅西安的和聲裏,這些聲音似乎是在互相爭論,無論是欣賞還是爭論,它們都是抱成一團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雄心勃勃的小說家也想在語言的敘述裏追求和聲,試圖展現同一時刻敘述的繽紛,排比的句式和排比的段落可能是最為接近的,可是它們僅僅隻是接近,它們無法成為和聲,即使這些句式這些段落多麽精彩多麽輝煌,它們也不會屬於同一個時間,它們是在接踵而至的一個個時間裏一個個呈現出來。
不必氣餒,語言敘述作品的開放品質決定了閱讀的方式是和聲,與演奏出來音符的活潑好動不同,閱讀中的文字一行行安靜排列,安靜到了似乎是睡眠中的文字,如同睡眠裏夢的千奇百怪,看似安靜的閱讀實質動蕩澎湃,這就是閱讀的和聲。每一個讀者都會帶著自己的經曆和感受去閱讀,在閱讀一個細節、一個情節、一個故事的同時,讀者會喚醒自己經曆裏的細節、情節和故事,或者召回此前閱讀其他敘述作品時留在記憶他鄉的點點滴滴。這樣的閱讀會在作品的原意之上同時疊加出一層層的聯想,共鳴也好,反駁也好,都是繽紛時刻的來臨。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的這部個人閱讀之書,也是個人和聲之書。
我知道自己在這裏做了什麽,通俗的說法就是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多年來我講述自己的故事,也會傾聽別人講述的故事。在這部看著鍋裏的書裏麵,我不是一個批評家,隻是一個讀者或者一個聽眾,我寫下這些文章是覺得鍋裏的比碗裏的誘人。
我想到了《山海經》裏的蠻蠻,這個傳說中的鳥隻有一隻眼睛一個翅膀,不能獨自飛翔,隻有與另一隻蠻蠻連成一體後才有兩隻眼睛兩個翅膀,然後“相得乃飛”。蠻蠻有一個洋氣的名字——比翼鳥。起初這篇序言的題目是“和聲與蠻蠻”,可是蠻蠻不能迅速指向隻有一翼一目的鳥,像是一個正在屋外玩耍的孩子的小名,因此我選擇了詞義上一目了然的比翼鳥,在文中我仍然使用蠻蠻,因為這個名字有著讓人遐想的親切。
我想說文本是一隻蠻蠻,閱讀是另一隻蠻蠻,它們沒有相得之時,文本是死的,閱讀是空的,所以文本的蠻蠻在尋找閱讀的蠻蠻,閱讀的蠻蠻也在尋找文本的蠻蠻,兩隻蠻蠻合體之後才能比翼而飛。
這部書可以說是講述了一隻蠻蠻的故事。在無邊無際的天空裏,無數的蠻蠻相得乃飛,這隻蠻蠻與另一隻蠻蠻合體飛翔幾日或者幾月後就會分離,跌落下來,不是垂直的跌落,是滑翔的跌落,跌落時總會與另一隻剛剛分離的蠻蠻相遇合體比翼而飛,然後再次分離跌落,再次相遇合體,再次比翼而飛,一次次的跌落是為了一次次新的比翼而飛。放心吧,這隻蠻蠻不會跌落在地,天空有著足夠的高度,相互尋找的蠻蠻已經布滿天空。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十一日
總之,這份古老的工作至今仍在流行,我也隨波逐流。可是對於這本有關文學和音樂的書,我還能說些什麽?文學和音樂給予我的,或者說我能夠接受到的,已經裸露在此書之中,一絲不掛之後還能脫下什麽?沒有了,既然如此那就穿上外衣吧,也許比喻的外衣是合身的。
我曾經羨慕音樂敘述裏的和聲,至今仍然羨慕,不同高度的聲音在不同樂器演奏裏同時發出,如此美妙,如此高不可攀,而且在作曲家那裏各不相同,在舒伯特的和聲裏,不同高度的聲音是在互相欣賞,而在梅西安的和聲裏,這些聲音似乎是在互相爭論,無論是欣賞還是爭論,它們都是抱成一團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雄心勃勃的小說家也想在語言的敘述裏追求和聲,試圖展現同一時刻敘述的繽紛,排比的句式和排比的段落可能是最為接近的,可是它們僅僅隻是接近,它們無法成為和聲,即使這些句式這些段落多麽精彩多麽輝煌,它們也不會屬於同一個時間,它們是在接踵而至的一個個時間裏一個個呈現出來。
不必氣餒,語言敘述作品的開放品質決定了閱讀的方式是和聲,與演奏出來音符的活潑好動不同,閱讀中的文字一行行安靜排列,安靜到了似乎是睡眠中的文字,如同睡眠裏夢的千奇百怪,看似安靜的閱讀實質動蕩澎湃,這就是閱讀的和聲。每一個讀者都會帶著自己的經曆和感受去閱讀,在閱讀一個細節、一個情節、一個故事的同時,讀者會喚醒自己經曆裏的細節、情節和故事,或者召回此前閱讀其他敘述作品時留在記憶他鄉的點點滴滴。這樣的閱讀會在作品的原意之上同時疊加出一層層的聯想,共鳴也好,反駁也好,都是繽紛時刻的來臨。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的這部個人閱讀之書,也是個人和聲之書。
我知道自己在這裏做了什麽,通俗的說法就是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多年來我講述自己的故事,也會傾聽別人講述的故事。在這部看著鍋裏的書裏麵,我不是一個批評家,隻是一個讀者或者一個聽眾,我寫下這些文章是覺得鍋裏的比碗裏的誘人。
我想到了《山海經》裏的蠻蠻,這個傳說中的鳥隻有一隻眼睛一個翅膀,不能獨自飛翔,隻有與另一隻蠻蠻連成一體後才有兩隻眼睛兩個翅膀,然後“相得乃飛”。蠻蠻有一個洋氣的名字——比翼鳥。起初這篇序言的題目是“和聲與蠻蠻”,可是蠻蠻不能迅速指向隻有一翼一目的鳥,像是一個正在屋外玩耍的孩子的小名,因此我選擇了詞義上一目了然的比翼鳥,在文中我仍然使用蠻蠻,因為這個名字有著讓人遐想的親切。
我想說文本是一隻蠻蠻,閱讀是另一隻蠻蠻,它們沒有相得之時,文本是死的,閱讀是空的,所以文本的蠻蠻在尋找閱讀的蠻蠻,閱讀的蠻蠻也在尋找文本的蠻蠻,兩隻蠻蠻合體之後才能比翼而飛。
這部書可以說是講述了一隻蠻蠻的故事。在無邊無際的天空裏,無數的蠻蠻相得乃飛,這隻蠻蠻與另一隻蠻蠻合體飛翔幾日或者幾月後就會分離,跌落下來,不是垂直的跌落,是滑翔的跌落,跌落時總會與另一隻剛剛分離的蠻蠻相遇合體比翼而飛,然後再次分離跌落,再次相遇合體,再次比翼而飛,一次次的跌落是為了一次次新的比翼而飛。放心吧,這隻蠻蠻不會跌落在地,天空有著足夠的高度,相互尋找的蠻蠻已經布滿天空。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