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的遺址,我曾重點考察。
我一直認為,這是整個中國新石器時代最華貴生態的集中展現。除了精致的陶器和絲麻織物外,讓現代人眼睛一亮的是各種精美的玉器。那些玉琮、玉璧,從造型設計到磨製雕刻技術,都達到了極高的審美等級。
由此可知,良渚社會中的上層貴族已經過著十分奢華的日子,而社會等級的劃分也更明顯了。這是良渚文化與它的母體崧澤文化的一個重大差別。
更重要的是,良渚文化證明,作為原始文化的核心“生活方式”,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轉變成“精神價值”,而“精神價值”的外顯方式和確認方式,是審美。
那種靈動和飽滿,那種柔雅和力度,那種平衡和端莊,那種精巧和大氣,直到幾千年後的今天看來,仍是無法超越的經典。在現實生活中,似乎什麽都超越了,唯獨審美無法超越。這說明,文化中高層的“精神價值”和相應的審美型態一旦出現,有可能比即時的世俗“生活方式”更穩定、更不朽。
這種感覺,我在河南安陽麵對商代的青銅器、玉器的時候也產生過,而且更加強烈。因為那兒是皇家聚集,更出氣象。
其實,據我所知,良渚文化的奢華在長江下遊的新石器時代也不是絕無僅有。例如安徽巢湖地區淩家灘文化中的水晶、瑪瑙、玉器製品就都很精致。有的學者認為,為了尋求玉礦資源,這種奢華風尚從巢湖地區轉移到太湖地區。良渚,以及早一點的崧澤,都屬於“環太湖地區”。
但是,曆史不知為何又一次出現了“黑屏期”。如此美輪美奐的良渚文化卻突然崩潰了,崩潰得無影無蹤。崩潰的時間,大約在四千四百年前。
在良渚文化以後,長江下遊似乎進入到了一個空白時代。原來從田螺山、河姆渡、馬家浜、崧澤到良渚的幾千年傳代係列,戛然而斷。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不知道。
在文化史上,這是一種讓人驚心動魄、屏息凝神、又啞口無言的“不知道”。
文化啊文化,你為什麽來得那麽完整、那麽有序,又消失得那麽突然?
而且,如此“來無蹤去無影”的,不僅僅是遠古文化。
一九五八年,上海鬆江農民在廣富林村挖河的時候,發現一些古物。一九六一年正式進行考古發掘,被認定為良渚文化的延續。這就是說,良渚文化在崩潰之後,有一脈小小的遺留,落到了鬆江。
一個重大文化的依稀餘音,一種在沉重的“不知道”之後的一點點“知道”,當然引人關注。
新世紀開始以來,又一次考古發掘在鬆江廣富林地區開始。
這次考古發掘規模很大,初步結果發現,除了良渚文化的遺留,更多地看到了黃河流域龍山文化的遺跡。有一些陶器,應該來自於河南、山東、安徽的交界地帶。因此,廣富林遺址也就不僅僅是良渚文化的餘脈了,而成了一種融合了其他文化的獨立文化。
我一直認為,這是整個中國新石器時代最華貴生態的集中展現。除了精致的陶器和絲麻織物外,讓現代人眼睛一亮的是各種精美的玉器。那些玉琮、玉璧,從造型設計到磨製雕刻技術,都達到了極高的審美等級。
由此可知,良渚社會中的上層貴族已經過著十分奢華的日子,而社會等級的劃分也更明顯了。這是良渚文化與它的母體崧澤文化的一個重大差別。
更重要的是,良渚文化證明,作為原始文化的核心“生活方式”,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轉變成“精神價值”,而“精神價值”的外顯方式和確認方式,是審美。
那種靈動和飽滿,那種柔雅和力度,那種平衡和端莊,那種精巧和大氣,直到幾千年後的今天看來,仍是無法超越的經典。在現實生活中,似乎什麽都超越了,唯獨審美無法超越。這說明,文化中高層的“精神價值”和相應的審美型態一旦出現,有可能比即時的世俗“生活方式”更穩定、更不朽。
這種感覺,我在河南安陽麵對商代的青銅器、玉器的時候也產生過,而且更加強烈。因為那兒是皇家聚集,更出氣象。
其實,據我所知,良渚文化的奢華在長江下遊的新石器時代也不是絕無僅有。例如安徽巢湖地區淩家灘文化中的水晶、瑪瑙、玉器製品就都很精致。有的學者認為,為了尋求玉礦資源,這種奢華風尚從巢湖地區轉移到太湖地區。良渚,以及早一點的崧澤,都屬於“環太湖地區”。
但是,曆史不知為何又一次出現了“黑屏期”。如此美輪美奐的良渚文化卻突然崩潰了,崩潰得無影無蹤。崩潰的時間,大約在四千四百年前。
在良渚文化以後,長江下遊似乎進入到了一個空白時代。原來從田螺山、河姆渡、馬家浜、崧澤到良渚的幾千年傳代係列,戛然而斷。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不知道。
在文化史上,這是一種讓人驚心動魄、屏息凝神、又啞口無言的“不知道”。
文化啊文化,你為什麽來得那麽完整、那麽有序,又消失得那麽突然?
而且,如此“來無蹤去無影”的,不僅僅是遠古文化。
一九五八年,上海鬆江農民在廣富林村挖河的時候,發現一些古物。一九六一年正式進行考古發掘,被認定為良渚文化的延續。這就是說,良渚文化在崩潰之後,有一脈小小的遺留,落到了鬆江。
一個重大文化的依稀餘音,一種在沉重的“不知道”之後的一點點“知道”,當然引人關注。
新世紀開始以來,又一次考古發掘在鬆江廣富林地區開始。
這次考古發掘規模很大,初步結果發現,除了良渚文化的遺留,更多地看到了黃河流域龍山文化的遺跡。有一些陶器,應該來自於河南、山東、安徽的交界地帶。因此,廣富林遺址也就不僅僅是良渚文化的餘脈了,而成了一種融合了其他文化的獨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