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有位研究發展的學者說:貧窮是一種生活方式——這話很有點意思。他的意思是說,窮人不單是缺錢。你給他錢他也富不起來,他的主要問題是陷到一種窮活法裏去了。這話窮人肯定不愛聽——我們窮就夠倒黴的了,還說這是一種生活方式,這不是拿窮人尋開心又是什麽。我本人過夠了苦日子,到現在也不富裕,按說該有一個窮人的立場,但我總覺得這話是有道理的。貧窮的確是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還有很大的感召力。


    我現在住在一樓,窗外平房住了一位退休的大師傅,所以有機會對一種生活方式作一番抵近的觀察:這位老先生七十多歲了,是農村出來的,年輕時肯定受過窮,老了以後,這種生活又在他身上複蘇了。每天早上五點,他準要起來把全大院的垃圾箱搜個遍,把所有的爛紙揀到他門前——也就是我的窗前。這地方變成了一片垃圾場,飛舞著大量的蒼蠅。住在垃圾場裏,可算是個標準窮光蛋,而且很不舒服。但這位師傅哪裏都不想去,成天依戀著這堆垃圾,撥拉撥拉東,撥拉撥拉西,看樣子還真舍不得把這些破爛賣出去。我的屋裏氣味很壞,但還不全是因為這些垃圾。老師傅還在門前種了些韭菜,把全家人的尿攢起來,經過發酵澆在地裏。每回他澆過了韭菜,我就要害結膜炎。二十年前我在農村,有一回走在大路上,前麵翻了一輛運氨水的車,熏得我頭發都立了起來——從那以後我再沒聞到過這麽濃烈的臊味。這位老先生揀了一大堆廢紙板,不停地往紙板裏澆水——紙板吸了水會壓秤。但據我所見,這些紙板有一部分很快就變成了黴菌,我倒希望它長點蘑菇,蘑菇的氣味好聞些,但它就是不長。我覺得這位師傅沒窮到非揀垃圾不可的地步,勸他別揀了,但他就是不聽。現在我也不勸了。不但如此,我見了垃圾堆就要多看上一眼——以前我沒這種毛病。


    我知道舊社會窮人吃糠咽菜,現在這世界上還有不少人吃不上飯、穿不上衣服。沒人喜歡挨餓受凍——誰能說饑餓是生活方式呢。但這隻是貧窮的一麵,另一麵則是,貧窮的生活也有豐富的細節,令人神往。就拿我這位鄰居來說,這些細節是我們院裏的五六十座垃圾箱。他去訪問之前,垃圾都在箱裏,去過之後,就全到了外麵,別人對此很是討厭,常有人來門前說他,他答之以曖昧的傻笑。另外,他搜集的紙板不全是從垃圾裏揀來的。有些是別人放在樓道裏的紙箱,人家還要呢,也被他弄了來。物主追到我們這裏來說他,他也傻笑上一通。其實他有錢,但他喜歡揀爛紙,因為這種生活比呆著豐富多彩——羅素先生曾說,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也不知是不是這個意思。回收廢舊物資是項利國利民的事業,但這麽扒拉著揀恐怕是不對的。揀回來還要往裏加水,這肯定是種欺詐行為。我很看不慣,決心要想出一種方法,揭穿這種欺騙。我原是學理科的,馬上就想出了一種:用兩根金屬探針往廢紙裏一插,用一個搖表測廢紙的電阻。如果摻了水,電阻必然要降低,然後就被測了出來。我就這麽告訴鄰居。他告訴我說,有人這麽測來著。但他不怕,攙不了水,就往裏麵夾磚頭。搖表測不出磚頭來,就得用x光機。廢品收購站總不能有醫院放射科的設備吧我插隊時,隊裏有位四川同學,外號叫波美,但你敢叫他波美他就和你玩命。他父親有一項光榮的職業:管理大糞場。每天早上,有些收馬桶的人把大糞從城裏各處運來,送到他那裏,他以一毛錢一擔的價格收購,再賣給菜農。這些收馬桶的人總往糞裏摻水——這位大叔憎惡這種行徑,像我一樣,想出了檢驗的辦法,用波美比重計測大糞的比重。你可能沒見過這種儀器:它是一根玻璃浮子,下端盛有鉛粒,外麵有刻度,放進被測液體,刻度所示為比重。我想他老人家一定做過不少試驗,把比重計放進各種各樣的屎,才測出了標準大糞的比重。但是這一招一點都不管用:人家先往糞裏摻水,再往糞裏攙土,摻假的大糞比重一點都不低了。結果是他老人家貽人以笑柄,還連累了這位四川同學。大概你也猜出來了,波美就是波美比重計之簡稱,這外號暗示他成天泡在大糞裏,也難怪他聽了要急。話雖如此說,波美和他的外號曾給插友們帶來了很多樂趣。


    如果說貧窮是種生活方式,揀垃圾和挑大糞隻是這種方式的契機。生活方式像一個曲折漫長的故事,或者像一座使人迷失的迷宮。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種負麵的生活都能產生很多爛七八糟的細節,使它變得蠻有趣的。人就在這種趣味中沉淪下去,從根本上忘記了這種生活需要改進。用文化人類學的觀點來看,這些細節加在一起,就叫做"文化"。有人說,任何一種文化都是好的,都必須尊重。就我們談的這個例子來說,我覺得這解釋不對。在蕭伯納的《英國佬的另一個島》裏,有一位年輕人這麽說他的窮父親:"一輩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隻豬,結果自己也變成了一片土、一隻豬。"要是一輩子都這麽興衝衝地弄一堆垃圾、一桶屎,最後自己也會變成一堆垃圾、一桶屎。


    所以,我覺得總要想出些辦法,別和垃圾、大糞直接打交道才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小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小波並收藏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