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裏的鄉下人·
佇立城市街頭,眼望人流茫茫,猶如過江之鯽,我就忍不住會發問,這麽多的人到底來自哪裏,是從地裏鑽出來的,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細細揣摩,這川流不息的人群,其實有一個總源頭,那就是或近或遠的鄉村。城市文明是鄉村文明的延伸和集聚,行走於城市的人,不是鄉下人,就是鄉下人的兒子,不是鄉下人的兒子,就是鄉下人的孫子,不是鄉下人的孫子,就是鄉下人孫子的孫子。
我十八歲離鄉進城,彈指間已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來,城裏人看我是鄉下人,鄉下人看我是城裏人,我卻覺得自己城不城,鄉不鄉,不知到底是城裏人,還是鄉下人。也許說是城裏的鄉下人,稍微貼切一點。
鄉村是城市的起點,沒有鄉下人就沒有城裏人,我不懂為什麽要將鄉下人叫鄉下人,不叫鄉上人。何況鄉下海拔比城裏高,城裏的江河都是從鄉下流下來的,鄉下明明在城市上遊,怎麽反倒成鄉下了呢?後來我才弄明白,所謂鄉下,與地理意義無關,是一種心理指向,居於鄉村的人,遠離擁有政治經濟文化強勢的城市,心理處於劣勢和下風,隻能叫鄉下人,不好叫鄉上人。就如我這個出生於鄉下的城裏人,雖離鄉有年,骨子裏依然那麽低下卑下,至今培養不出城裏人的心理優勢,占不到任何上風,隻能算個鄉下人。
我是因一場高考,從鄉下來到城裏的。那是有些久遠的一九七八年,五月天的鄉間陽光豔麗無比,高中畢業返鄉不久的我正在彎腰作田,郵遞員送去母校城步三中一紙通知,召我回校複習,迎接剛恢複的全國高考。我很猶豫。我雖然成績還算不差,尤其是數學和語文一直名列前茅,到底是文革期間讀的中小學,學得粗淺,不係統也不紮實,不知對不對付得了這正規高考。可最後還是在父母勸說下,懷揣幾個資料費,扛袋剛碾的餘溫猶在的大米,匆匆趕到母校。死記硬背了幾本簡單的油印資料,七月初走進考場,見周圍大都是大自己十多歲的文革前高中畢業生,不覺背膛一涼,心想這一個半月的工夫怕是白花了。不過這趟複讀,自帶飯米不計,資料費夥食費加一起才十幾元本錢,考不上也虧不到哪裏去,又從容了幾分。兩天的考試結束,將一遝高考資料塞進來時裝米的布袋,往肩上一扛,邁步回到鄉間,又高挽褲腿,踏進田裏。
複讀一個半月耽誤的工分還沒掙回來,邵陽師專的錄取通知到了手上。當時也不知專科與本科有啥區別,反正是個大學,從此可帶走戶口,跳出農門,吃上皇糧,成為堂堂的國家人。九月走進師專,不用交一分錢,就嚼上香噴噴的白饅頭,吃上有葷有素的飯食,每月還可領到五元困難補助,一切恍惚如在夢中。祖祖輩輩麵朝黃土背朝天,還瓜菜半年糧,饑一餐飽一頓的,到我這裏,離開田土,四季不沾陽春水,相反有了飽飯吃,誰想象得出世上竟有此等好事?偏偏不可想象的事還真就這樣發生了。我胖了,也白了,鼻梁上架上近視眼鏡,鏡片裏閃著天之驕子難抑的自信的光芒。豈止自信?簡直就是小人得誌,不可一時。我就這麽小人得誌著,讀完三年師專,然後做上中學教師,繼而走進機關,成為人人羨慕的國家幹部。
國家幹部冠之以國家,自然生是國家的人,死是國家的鬼。有住有吃有月供,有頭有臉有身份。出門坐單位車,單位沒車去乘客車,車費全報不算,還拿途中補助。病是替國家生的,打針吃藥住院可以報銷。哪天無可救藥,光榮了不朽了,也不用曝屍街頭,國家早準備好了足額喪葬費,給你開追悼會,宣讀悼詞,蓋棺論定。沒作田,為國家納糧;沒燒鍋爐,為國家煉鋼;也沒做生意,為國家交稅,國家憑什麽這麽厚待你?原來就憑你這兩下子:臉上嘴皮子,大人麵前說小話,小民麵前說大話;手中筆頭子,公文辦得頭頭是道,報告寫得洋洋灑灑。回頭再想想自己的祖輩和鄉親,誰又像我一樣,沾過嘴皮子和筆頭子的光?他們吃穿住用,哪樣不憑一身苦力蠻力死力,勤勉勞動換得?含辛茹苦一輩子,眼見得就要油幹燈盡了,也不指望國家來收屍,自己先準備好簡陋的壽衣棺材,到時讓後人和鄉親往山上一扛,幾把黃土埋掉,幹幹淨淨,來去了無牽掛。
這就是我與鄉親們的區別,用傳統的說法,一為勞心者,一為勞力者。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我自然比鄉親們高貴了許多,包括精神層麵的東西。我衣冠楚楚,細皮白肉,神情自若,嘴是兩塊皮,越說越稀奇,沒人懷疑我是吃力氣飯的,投給我的眼光帶著由衷的羨慕。若知道我待的部門不錯,還有著小小級別,那目光除了羨慕,又多了幾分敬畏。我的鄉親卻不同,衣衫老土,滿臉滄桑,神情呆滯,說起話來口齒不清,走到哪裏都那麽萎縮畏葸,低賤卑怯,一看就是沒有身份和地位的草根族。進了城,問個路,難得有人理睬。到單位去找人,門衛會當小偷盤問半天,遭訓挨斥實屬尋常。求到我門下,我幫著找人辦點小事,或用公款安排頓飯食,會感激我一輩子,回去後逢人便說我好,為我歌功頌德,把我吹上了天。我曾為老家爭取一筆小資金,解決了村上吃水問題,鄉親們更是感激不盡,把我的名字都刻到了蓄水池上。這是交了數千年皇糧國稅的村民第一次接受國家款項,因是我從中起的作用,便把功勞記在我頭上,對我敬愛有加,格外高看。
享受鄉親們的敬愛和高看時,我不由得一次次想起一九七八年那場高考。沒有那場高考,我肯定還是個鄉下人,隻能跟鄉親們樣卑微一輩子,哪有今日的無限榮光?也是生逢其時,碰上那場高考,且僥幸考上,我才進了城,人生軌跡、生存方式還有精神狀態,得以徹底改變。我常為自己不再是鄉下人暗暗慶幸,自鳴得意,走起路來雙腳打飄,顧盼自雄。遠離田土,不出力,不流汗,天天坐在舒適的辦公室裏,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或打開電腦,敲敲叫做小說的玩意兒,就有薪水和版稅進賬,然後一個電話,就有人將出產於田土裏的糧油食物送進家門,任我享用,這是多麽詩意的城裏人生活?
隻是隨著年紀的增長,閱曆的加深,我漸漸不再那麽洋洋自得。我意識到那場高考改變的隻是我鄉下人的角色,並沒改變我鄉下人的稟性。我離開了鄉村和土地,生命之根卻仍紮在原處,血脈裏還流淌著祖輩和父母的血液。也就是說不論走到哪裏,從事什麽職業,身份如何變換,我骨子裏始終還是個鄉下人。鄉下人身上是沒法脫掉鄉下人習氣的。比如我這被雜糧和瓜菜撐大的腸胃,至今還消受不了滿漢全席和南北大菜,每逢大魚大肉,不上火便秘,就肚疼拉稀,反正不得安寧。碰上五穀雜糧,瓜菜薯豆,就受用得很,吃得進拉得出,身寬體胖,幸福安康。鄉下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也習慣早睡早起,晚上睡得太晚睡不著,早上起得太遲渾身沒勁。鄉下人閑不住,閑下來就腦發脹,臉發虛,手腳發腫,我也每天得找些事幹幹,要我成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閑,吃喝玩樂,實在是遭罪。鄉下人信奉半半理念,認為世間物事皆由兩半組成:半天半地,半男半女,半山半水,半田半土,半善半惡,半道半魔。最理想的生活則是半耕半讀,再窮也會送孩子進學堂,勞動讀書兩不誤。我也以讀書和筆耕為樂,說是半耕半讀人家,應該不假。
開門見山,關門教子,鄉下人實在慣了,有話就說,有屁就放,不會話留半句,屁留半截,跟人使心眼,賣關子。我也隻知實話實說,心裏所想,嘴上所說,一輩子沒學會裝腔作勢,裝模作樣,拿大話嚇人,拿假話騙人,拿漂亮話哄人。在看不慣的人麵前,怎麽也扮不出笑臉,說不出花話。生性憨厚,死腦筋,死心眼,遇事隻知認死理,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一根腸子通屁眼,不會拐彎,不擅融通,不懂看菜吃飯,看人辦事。要我見風使舵,弄虛作假,耍名堂,玩花槍,幹花活,打死我也耍不來,玩不轉,幹不了。鄉下人常懷敬畏之心,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少有膽大妄為之徒。我也畏天命,深知天命難違,一個人的出身、長相、體力、智商都由上天注定,自己沒法選擇,能選擇的是本份為人,用心做事。不敢傷天害理,不求大貴大富,隻知從善如流,惟願無愧於心。也畏大人,在家敬畏父母,父母生吾養吾;在校敬畏老師,老師給吾學識;工作後敬畏領導,領導發我工資,讓我進步;結婚後敬畏妻子,妻子洗衣做飯,我不可一日不穿衣吃飯。也畏聖人之言,聖人曰君子須三戒:少戒鬥,壯戒色,老戒得,我不是君子,也該戒得戒,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敢做非份之想,盜非份之名,謀非份之利,尋非份之歡。
鄉下人心不大,居有室,耕有田,食能裹腹,衣能卸寒,便心滿意足。我也沒什麽野心,沒想過做大官,發大財,留芳千古,遺臭萬年。衣食住行簡單為佳,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遠方朋友打來電話,問過得怎麽樣,我總說活一天算一天。朋友說你這樣的著名作家活一天算一天,貧下中農還怎麽活?我說誰的日子都得一天天往下過,再有能耐也不可能一天活出兩天來。追悼會上的悼詞都有享年多少之說,年由月計,月由天計,享年多少就是活了多少天的累計。既然活一天隻能算一天,就好好過日子,善待此生,別辜負了天命。日子是用來過的,不是用來瞎折騰的,還是以平淡為妙。風流得意之事,過之則生悲涼;清真寂寞之鄉,愈久愈增意味。過慣清真寂寞日子,也就不太容易被外麵的花花世界所蠱惑,人家愛撈撈去,愛賭賭去,愛嫖嫖去,我躲在岸上,樂得自在。有一陣子股票飄紅,據說隻要投資股市,傻瓜都能大把賺錢,朋友們紛紛動員我去股市淘金。我缺乏想象力,沒法將電腦屏幕裏上曲曲彎彎的波線,跟數起來嘩啦作響的鈔票聯係到一起,沒興趣去碰股票,仍天天舞動十爪,在鍵盤上敲擊不止,以賣文求生,就像鄉下人在地裏刨食一樣。股市有些虛無,房市樓高屋廣,看得見摸得著,朋友們又勸我炒房,這樣錢來得更快。我又覺得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自家有住就行。房產多了,不僅票子累,心也累,實在犯不著。廣廈千間,夜眠八尺,鄉下人從來不會造房子賺錢,隻在急需房子住時才上梁起屋。造出屋子來空著沒人住,那就不是造屋,是造孽,會招怪鬧鬼的。我無意股市房市,並不反對人家炒股炒房,健康有序的股票和房產市場,既利國又利民。我對股民房民深懷敬意,同時也滿足於自己沒有股票和房產的清靜日子。鄉下人嘛,清靜日子過得下去,也就別無所求。
有人笑話城裏的現代男人:一手好字,被電腦廢了;一雙好腿,被小車廢了;一隻好胃,被美味廢了;一副好肝,被酒精廢了;一顆好心,被貪欲廢了;一個好官,被鈔票廢了;一個好家,被情人廢了;一杆好槍,被小姐廢了。幸虧我是鄉下人,雖已近廢品男人年紀,可除一手好字被電腦廢掉外,別的部件暫時還算完好。既如此,吾心足矣。(本文選自《領導也是人》一書,作者:肖仁福。群言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錢是不能忘記的·
有地方的高考作文題目叫《什麽不能忘記》,朋友因囑我做篇類似文章,也好換些碎銀度日。我知道自己是寫不好高考作文的,三十年前高考恢複,就因作文寫砸,隻得勉強上了個師專。不然早飛黃騰達,人模人樣了,也不至於人到中年,還生活在民間,混同於普通老百姓,看著人家出車入輦,吃香喝辣,自己天天汗流浹背,猛敲電腦,賣文為生。
這是閑話。有人說,想叫人家記住你,最好的辦法是找他借錢。反之,若讓人家忘記你,那就借錢給他。不知有人用過這法子沒有,反正我是屢試不爽。我因此常給人支招,你看著誰不順眼,又不好明裏跟他割袍斷交,就借兩百塊錢給他,保證從此他一見你就會繞著走。
當然讓人記住你的辦法還很多。有官員大搞圈地坼遷,造了幾個形象工程,弄得民不聊生,卻生怕人家忘了他這個始作俑者,表揚與自我表揚相結合,請人銘了石碑數塊,豎在顯眼處,也不管嗤聲盈耳,到底是留下英名,還是留下笑柄。政聲人去後,權傾一時,手眼通天,刻幾塊石碑,自然小菜一碟,可百姓的口碑和心碑,也是這麽容易刻下的麽?
有種說法,如今最好記的是領導的愛好和生日,最不好記的是紀委的文件。所以每逢節假日,紀委總是一個又一個紅頭文件往下發,告誡大家不要頂風違紀。這下可好了,一些快活主子,上午輪子轉,中午盤子轉,下午色子轉,晚上裙子轉,本已轉得頭暈腦脹,不知今夕何夕,一見紅頭文件,一下子清醒過來,意識到不能老這麽昏天黑地地轉下去,也該幹幹中心工作了。節假日的中心工作是什麽,自然不言而喻。
隨著反腐工作的不斷深入,反腐力度也越來越大。比如跟官員妻子簽訂反腐聯盟,曰枕邊反腐。比如給官員兒女辦反腐培訓班,叫反腐童子軍。還有短信反腐,定期給一定級別的官員發短信,什麽淡泊名利,清風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氣在胸威自生。什麽順境勿驕逆勿沉,做堂堂正正人;平境勿庸濁勿亂,當勤勤廉廉官。什麽貪廉一念間,榮辱兩世界;清風扶正氣,廉字值千金。這些短信對仗工整,詞意切切,收到短信的官員,一定會大長記性。反正我這個文聯副主席受益匪淺,反腐自覺性越來越高。除每月領走千餘元基本工資外,文聯不發獎金,不給補助,也毫無怨言,整天樂嗬嗬的。各項反腐措施更是一步到位。不吃請,也不請吃,天天在家免費吃老婆做的粗茶淡飯,已吃得臉呈菜色,骨瘦如柴,肚子裏油幹脂淨,幾可登仙了。從黑燈瞎火鬼都不上門的文聯樓道裏走過,還屁顛屁顛地哼起楊花小調,且句句都是真唱,雖然拿不到出場費,贏不來熱烈掌聲,卻可給自己壯壯膽子,以免踩著老鼠蟑螂什麽的,嚇得屁滾尿流,出我大主席的洋相。過去還擔心作家藝術家找不到我的辦公室,揣著紅包沒處出手,特意在門口掛著一張醒目的指示牌,標了箭頭指向副主席室,上寫"送紅包者由此進"幾個大字,每天眼巴巴盼著人家快快上門,我好坐收漁利。如今在短信精神的教育下,我大覺大悟,趕緊將牌子摘掉,以示反腐倡廉的堅強決心。
隻是我又想,發發短信就將腐給反了,將廉給倡了,紀委和反貪局的革命幹部沒事可做,恐怕隻好卷了鋪蓋回家,去領失業保險了。後又發現自己純屬多慮,人家還是得留下來,不然這反腐短信誰來編寫?反腐短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促進電信事業的蓬勃發展。收到反腐短信的人接受了教育,都是要出信息費的,美其名曰學費,這樣電信公司好有財可發,製作短信的部門也有豐厚提成可拿。吾心疼自己的血汗錢,跑到移動公司,強烈要求刪掉接受這類短信的功能,卻被告知沒法刪除,氣得我口吐白沫,差點就這麽光榮了。
不過我馬上又想通了,世上哪有不花錢,白受人教育的美事?錢是不能忘記的,接受教育,提高反腐意識,促進反腐行動,比錢更重要,更不能忘記。反腐倡廉,人人有責,大家都肯做點貢獻,眾人拾柴火焰高,三五兩下就把腐給反了,別說出點短信錢,就是砸鍋賣鐵嫁老婆,咱也在所不辭。(本文選自《領導也是人》一書,作者:肖仁福。群言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人生三老·
人屆中年,心態已不同以往,有意無意間,總喜歡扭頭往回看。看什麽?自然是人生的來時路。來路渺渺,皆因平庸淺薄,毫無建樹,也就沒什麽可自豪的。卻有"三老"常伴,倒也值得安慰。這也是沒法子的事,一個人經曆得稍稍多些,便對什麽都不容易生產新鮮感,惟有老的才是好的。
三老者,老友老妻老書之謂也。
先說老友。人生在世,誰都會有三朋四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同類型的人往往容易做朋友。同桌喝過酒,是酒友。同室喝過茶,是茶友。同時打過牌,是牌友。同期炒過股,是股友。同在網上聊天,是網友。同樣喜歡音樂,是發燒友。同去當過兵,是戰友。同去嫖過娼,是嫖友。除了這個同字,朋友之間還得平等以待,不宜區分高低貴賤。大領導與小領導打牌,小領導老輸,大領導老贏,那已不是牌友,是官場秩序的克隆。文人聚會,廳級台上,處級前排,無級後排,介紹各位時,隻論官銜,不提作品,那也不是文友,是文棍文痞。究竟文人以作品論英雄,級別低的文人,作品不見得就低級,反之亦然。
如今我幾乎天天躲進書齋弄小說,可裝在心裏的老友還真不少。有些是多年的同鄉同學。在同一方水土長大,在同一塊校園成人,自然知根知底,不易割舍。有些是過去的同事。當時朝相見晚相逢,也不見得怎麽親密,甚至硬過脖子紅過臉,豈知時過境遷,偶爾念及或邂逅,卻倍覺溫馨。有些是我創作方麵的同道。我向來胸無大誌,寫小說隻當愛好,從沒想到要驚世駭俗,成名成家。偏偏有人逼著鴨子上架,要發表我的小說,出版我的拙著,我隻能乖乖就範。十多年前我在單位做小秘書,天天有寫不完的公文,無心做什麽作家,老友陳和世先生恨鐵不成鋼,主動出資出版了我第一部小說集《簫聲曼》,讓我過了一把作家癮。不久我的寫作重心轉向中篇小說,又遇上中國青年出版社的李師東先生,他在其主編的《青年文學》上連發我的數個中篇小說後,又約我寫作長篇小說,我的第一個長篇《官運》於是得以出籠。此後我的多部長篇和小說集紛紛出版,同樣是出版界同道鞭策和扶持的結果。這樣一來我也就別無選擇,隻有硬著頭皮,繼續往這條寫作路上走下去了。好在拙著有人喜歡,我因此又結識不少讀者朋友,多年來我每每有書上市,都能得到他們一如既往的關注,實在榮幸之至。
次說老妻。有句老話,叫貴易妻。中國人就這個德性,隻要臉一闊,先換妻,後換屋,再換墳頭。如今又多一換,換國籍。也許是我從沒闊過,什麽都換不起,隻得守舊如故,悄悄躲在背後眼紅人家。不過不管怎麽說,舊的東西靠得住。比如老妻,你尊也好,賤也罷,不會嫌棄你。有道是文章自己的好,老婆人家的好,確也是國人心態的寫照。我卻覺得應該反過來,文章人家的好,老婆自己的好。老以為自己的文章好,就沒法通過人家的文章增長見識。老以為人家老婆好,就容易忽視自己老婆的好來。我算見得多了,有些人春風得意之時,自家黃臉婆橫豎看不順眼,二奶三奶不離左右。一旦進了號子,二奶三奶早躲得不知去向,也就老妻一人還肯去送吃送穿。
我和老妻是二十年前走到一起的。當時她在縣城工作,走在街頭,回頭率不低,自然不乏追求者。我在鄉下做窮教書匠,加之貌不驚人,才不出眾,沒誰看得上。她卻瞎了眼,肯下嫁於我。她說也不是全瞎,無非覺得我肚子裏有點墨水,人也厚道,好過日子。這日子一過二十年,眼見得周圍的人上的上去了,闊的闊起來了,老妻卻甘願與我固守清貧,全然不像別人的妻子,怒其不爭,哀其不幸,逼夫攀龍附鳳,以求發達。我這才得以鑽進書齋,埋頭做我的小說。不覺就出版了十多部拙著,有了點小名小利,甚而至於小人得誌起來,眼皮老往上翻。老妻卻仍視我為二十年前的窮教書匠,決不肯高看我一眼,氣得我咬牙切齒,恨不得不貴不闊也要易妻。後細思量,靠賣文換些碎銀,跟糟糠之妻勉強度日尚可,異想老牛吃嫩草,怕是消受不起。還是老妻在堂,心安理得。至少老妻的粗茶淡飯養人,不必擔心拿著人民的人民幣,胡吃海喝,暴殄天物,隻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惟獨不高職務。還養心,吃用皆為己出,良心不用負累,也好潛心多寫幾部小說,交幾個小稅,贖贖幾十年無功受祿,消耗百姓稅費糧米的罪孽。
再說老書。我讀書向來蕪雜,缺乏係統性。對某某名人某某大家提供的書目,總持懷疑態度。除了弄文憑,讀書應該是一件私事,用不著旁人指手劃腳,就像穿褲衩,深色淺色還是花色,完全憑自己愛好。最聽不得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話,口念《論語》,眼窺天下,不是瘋子,也是狂徒。帶有太多妄想,再好的經也會念歪。還有什麽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簡直一派胡言,徒然害得多少讀書人讀花了眼,熬白了頭,什麽作為也沒有,倒是劉項從來不讀書,要江山有江山,要美人有美人。
讀書就是讀書,少些奢求,率性隨意,或許真能得讀書樂趣。毫無章法,逮住什麽讀什麽,是一樂。好讀書,不求甚解,又是一樂。三國西遊,水滸紅樓,魯郭茅,巴老曹,莎翁托翁,盧梭雨果巴爾紮克,有興趣翻翻,沒興趣扔一邊去,同樣是樂。不知怎麽的,近年忽然親近起儒道釋來,讀孔孟,研老莊,念佛經,其樂也融融。還有今人已不太在意的傳統蒙學,諸如《增廣賢文》、《幼學瓊林》、《聲律啟蒙》,總愛置於案頭,伸手可觸。《唐詩三百首》更屬枕邊書,《春江花月夜》背不全了,《將進酒》《黃鶴樓》有兩句接不上來了,手到便拿,豈不快哉!
要說還是吟詠《長恨歌》和《琵琶行》來勁。這是古詩中的長篇小說,實在讓人過癮。我是念著語錄上完中小學的,1978年進師專後,才發現咱泱泱中華還有那麽可愛的唐詩宋詞。頓覺相見恨晚,每天早上都要背上一首,白居易這兩首長詩自然不肯放過。後回老家教中學,語文課上就有《琵琶行》,上課時用不著翻課本,隻顧搖頭晃腦,一路背誦和講解下去,學生們深受感染,不少也悄悄喜歡上了唐詩。多年後構思長篇小說《官運》,《琵琶行》竟在腦海裏縈繞不去。有個理論說短篇是片斷,中篇是故事,長篇是命運。《琵琶行》雖然是詩,其實記錄的正是白氏和琵琶女的人生命運,作長篇時學白氏寫好人物命運,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一時興起,幹脆將《琵琶行》也搬進小說,與主人公高誌強的官運緊密相聯,倒也不無妙趣。有人寫書無數,總無動靜,見拙著《官運》一出,頗受讀者青睞,問我良策,我說多讀古人長詩,必有收獲。看來我是沾了老書的光,《官運》出版多年,仍有讀者惦記,再版後再度暢銷。在如今這個速成速朽的時代,《官運》有此好運,實屬幸運。
嘮叨半天,滿嘴不離老字,老肖確已落伍,該叫肖老了。這是玩笑。不過話說回來,人有三老,到底不是壞事。外有老友常念於心,家有老妻相依為命,案有老書時而習之,人生如此,亦複何求?(本文選自《領導也是人》一書,作者:肖仁福。群言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佇立城市街頭,眼望人流茫茫,猶如過江之鯽,我就忍不住會發問,這麽多的人到底來自哪裏,是從地裏鑽出來的,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細細揣摩,這川流不息的人群,其實有一個總源頭,那就是或近或遠的鄉村。城市文明是鄉村文明的延伸和集聚,行走於城市的人,不是鄉下人,就是鄉下人的兒子,不是鄉下人的兒子,就是鄉下人的孫子,不是鄉下人的孫子,就是鄉下人孫子的孫子。
我十八歲離鄉進城,彈指間已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來,城裏人看我是鄉下人,鄉下人看我是城裏人,我卻覺得自己城不城,鄉不鄉,不知到底是城裏人,還是鄉下人。也許說是城裏的鄉下人,稍微貼切一點。
鄉村是城市的起點,沒有鄉下人就沒有城裏人,我不懂為什麽要將鄉下人叫鄉下人,不叫鄉上人。何況鄉下海拔比城裏高,城裏的江河都是從鄉下流下來的,鄉下明明在城市上遊,怎麽反倒成鄉下了呢?後來我才弄明白,所謂鄉下,與地理意義無關,是一種心理指向,居於鄉村的人,遠離擁有政治經濟文化強勢的城市,心理處於劣勢和下風,隻能叫鄉下人,不好叫鄉上人。就如我這個出生於鄉下的城裏人,雖離鄉有年,骨子裏依然那麽低下卑下,至今培養不出城裏人的心理優勢,占不到任何上風,隻能算個鄉下人。
我是因一場高考,從鄉下來到城裏的。那是有些久遠的一九七八年,五月天的鄉間陽光豔麗無比,高中畢業返鄉不久的我正在彎腰作田,郵遞員送去母校城步三中一紙通知,召我回校複習,迎接剛恢複的全國高考。我很猶豫。我雖然成績還算不差,尤其是數學和語文一直名列前茅,到底是文革期間讀的中小學,學得粗淺,不係統也不紮實,不知對不對付得了這正規高考。可最後還是在父母勸說下,懷揣幾個資料費,扛袋剛碾的餘溫猶在的大米,匆匆趕到母校。死記硬背了幾本簡單的油印資料,七月初走進考場,見周圍大都是大自己十多歲的文革前高中畢業生,不覺背膛一涼,心想這一個半月的工夫怕是白花了。不過這趟複讀,自帶飯米不計,資料費夥食費加一起才十幾元本錢,考不上也虧不到哪裏去,又從容了幾分。兩天的考試結束,將一遝高考資料塞進來時裝米的布袋,往肩上一扛,邁步回到鄉間,又高挽褲腿,踏進田裏。
複讀一個半月耽誤的工分還沒掙回來,邵陽師專的錄取通知到了手上。當時也不知專科與本科有啥區別,反正是個大學,從此可帶走戶口,跳出農門,吃上皇糧,成為堂堂的國家人。九月走進師專,不用交一分錢,就嚼上香噴噴的白饅頭,吃上有葷有素的飯食,每月還可領到五元困難補助,一切恍惚如在夢中。祖祖輩輩麵朝黃土背朝天,還瓜菜半年糧,饑一餐飽一頓的,到我這裏,離開田土,四季不沾陽春水,相反有了飽飯吃,誰想象得出世上竟有此等好事?偏偏不可想象的事還真就這樣發生了。我胖了,也白了,鼻梁上架上近視眼鏡,鏡片裏閃著天之驕子難抑的自信的光芒。豈止自信?簡直就是小人得誌,不可一時。我就這麽小人得誌著,讀完三年師專,然後做上中學教師,繼而走進機關,成為人人羨慕的國家幹部。
國家幹部冠之以國家,自然生是國家的人,死是國家的鬼。有住有吃有月供,有頭有臉有身份。出門坐單位車,單位沒車去乘客車,車費全報不算,還拿途中補助。病是替國家生的,打針吃藥住院可以報銷。哪天無可救藥,光榮了不朽了,也不用曝屍街頭,國家早準備好了足額喪葬費,給你開追悼會,宣讀悼詞,蓋棺論定。沒作田,為國家納糧;沒燒鍋爐,為國家煉鋼;也沒做生意,為國家交稅,國家憑什麽這麽厚待你?原來就憑你這兩下子:臉上嘴皮子,大人麵前說小話,小民麵前說大話;手中筆頭子,公文辦得頭頭是道,報告寫得洋洋灑灑。回頭再想想自己的祖輩和鄉親,誰又像我一樣,沾過嘴皮子和筆頭子的光?他們吃穿住用,哪樣不憑一身苦力蠻力死力,勤勉勞動換得?含辛茹苦一輩子,眼見得就要油幹燈盡了,也不指望國家來收屍,自己先準備好簡陋的壽衣棺材,到時讓後人和鄉親往山上一扛,幾把黃土埋掉,幹幹淨淨,來去了無牽掛。
這就是我與鄉親們的區別,用傳統的說法,一為勞心者,一為勞力者。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我自然比鄉親們高貴了許多,包括精神層麵的東西。我衣冠楚楚,細皮白肉,神情自若,嘴是兩塊皮,越說越稀奇,沒人懷疑我是吃力氣飯的,投給我的眼光帶著由衷的羨慕。若知道我待的部門不錯,還有著小小級別,那目光除了羨慕,又多了幾分敬畏。我的鄉親卻不同,衣衫老土,滿臉滄桑,神情呆滯,說起話來口齒不清,走到哪裏都那麽萎縮畏葸,低賤卑怯,一看就是沒有身份和地位的草根族。進了城,問個路,難得有人理睬。到單位去找人,門衛會當小偷盤問半天,遭訓挨斥實屬尋常。求到我門下,我幫著找人辦點小事,或用公款安排頓飯食,會感激我一輩子,回去後逢人便說我好,為我歌功頌德,把我吹上了天。我曾為老家爭取一筆小資金,解決了村上吃水問題,鄉親們更是感激不盡,把我的名字都刻到了蓄水池上。這是交了數千年皇糧國稅的村民第一次接受國家款項,因是我從中起的作用,便把功勞記在我頭上,對我敬愛有加,格外高看。
享受鄉親們的敬愛和高看時,我不由得一次次想起一九七八年那場高考。沒有那場高考,我肯定還是個鄉下人,隻能跟鄉親們樣卑微一輩子,哪有今日的無限榮光?也是生逢其時,碰上那場高考,且僥幸考上,我才進了城,人生軌跡、生存方式還有精神狀態,得以徹底改變。我常為自己不再是鄉下人暗暗慶幸,自鳴得意,走起路來雙腳打飄,顧盼自雄。遠離田土,不出力,不流汗,天天坐在舒適的辦公室裏,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或打開電腦,敲敲叫做小說的玩意兒,就有薪水和版稅進賬,然後一個電話,就有人將出產於田土裏的糧油食物送進家門,任我享用,這是多麽詩意的城裏人生活?
隻是隨著年紀的增長,閱曆的加深,我漸漸不再那麽洋洋自得。我意識到那場高考改變的隻是我鄉下人的角色,並沒改變我鄉下人的稟性。我離開了鄉村和土地,生命之根卻仍紮在原處,血脈裏還流淌著祖輩和父母的血液。也就是說不論走到哪裏,從事什麽職業,身份如何變換,我骨子裏始終還是個鄉下人。鄉下人身上是沒法脫掉鄉下人習氣的。比如我這被雜糧和瓜菜撐大的腸胃,至今還消受不了滿漢全席和南北大菜,每逢大魚大肉,不上火便秘,就肚疼拉稀,反正不得安寧。碰上五穀雜糧,瓜菜薯豆,就受用得很,吃得進拉得出,身寬體胖,幸福安康。鄉下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也習慣早睡早起,晚上睡得太晚睡不著,早上起得太遲渾身沒勁。鄉下人閑不住,閑下來就腦發脹,臉發虛,手腳發腫,我也每天得找些事幹幹,要我成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閑,吃喝玩樂,實在是遭罪。鄉下人信奉半半理念,認為世間物事皆由兩半組成:半天半地,半男半女,半山半水,半田半土,半善半惡,半道半魔。最理想的生活則是半耕半讀,再窮也會送孩子進學堂,勞動讀書兩不誤。我也以讀書和筆耕為樂,說是半耕半讀人家,應該不假。
開門見山,關門教子,鄉下人實在慣了,有話就說,有屁就放,不會話留半句,屁留半截,跟人使心眼,賣關子。我也隻知實話實說,心裏所想,嘴上所說,一輩子沒學會裝腔作勢,裝模作樣,拿大話嚇人,拿假話騙人,拿漂亮話哄人。在看不慣的人麵前,怎麽也扮不出笑臉,說不出花話。生性憨厚,死腦筋,死心眼,遇事隻知認死理,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一根腸子通屁眼,不會拐彎,不擅融通,不懂看菜吃飯,看人辦事。要我見風使舵,弄虛作假,耍名堂,玩花槍,幹花活,打死我也耍不來,玩不轉,幹不了。鄉下人常懷敬畏之心,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少有膽大妄為之徒。我也畏天命,深知天命難違,一個人的出身、長相、體力、智商都由上天注定,自己沒法選擇,能選擇的是本份為人,用心做事。不敢傷天害理,不求大貴大富,隻知從善如流,惟願無愧於心。也畏大人,在家敬畏父母,父母生吾養吾;在校敬畏老師,老師給吾學識;工作後敬畏領導,領導發我工資,讓我進步;結婚後敬畏妻子,妻子洗衣做飯,我不可一日不穿衣吃飯。也畏聖人之言,聖人曰君子須三戒:少戒鬥,壯戒色,老戒得,我不是君子,也該戒得戒,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敢做非份之想,盜非份之名,謀非份之利,尋非份之歡。
鄉下人心不大,居有室,耕有田,食能裹腹,衣能卸寒,便心滿意足。我也沒什麽野心,沒想過做大官,發大財,留芳千古,遺臭萬年。衣食住行簡單為佳,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遠方朋友打來電話,問過得怎麽樣,我總說活一天算一天。朋友說你這樣的著名作家活一天算一天,貧下中農還怎麽活?我說誰的日子都得一天天往下過,再有能耐也不可能一天活出兩天來。追悼會上的悼詞都有享年多少之說,年由月計,月由天計,享年多少就是活了多少天的累計。既然活一天隻能算一天,就好好過日子,善待此生,別辜負了天命。日子是用來過的,不是用來瞎折騰的,還是以平淡為妙。風流得意之事,過之則生悲涼;清真寂寞之鄉,愈久愈增意味。過慣清真寂寞日子,也就不太容易被外麵的花花世界所蠱惑,人家愛撈撈去,愛賭賭去,愛嫖嫖去,我躲在岸上,樂得自在。有一陣子股票飄紅,據說隻要投資股市,傻瓜都能大把賺錢,朋友們紛紛動員我去股市淘金。我缺乏想象力,沒法將電腦屏幕裏上曲曲彎彎的波線,跟數起來嘩啦作響的鈔票聯係到一起,沒興趣去碰股票,仍天天舞動十爪,在鍵盤上敲擊不止,以賣文求生,就像鄉下人在地裏刨食一樣。股市有些虛無,房市樓高屋廣,看得見摸得著,朋友們又勸我炒房,這樣錢來得更快。我又覺得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自家有住就行。房產多了,不僅票子累,心也累,實在犯不著。廣廈千間,夜眠八尺,鄉下人從來不會造房子賺錢,隻在急需房子住時才上梁起屋。造出屋子來空著沒人住,那就不是造屋,是造孽,會招怪鬧鬼的。我無意股市房市,並不反對人家炒股炒房,健康有序的股票和房產市場,既利國又利民。我對股民房民深懷敬意,同時也滿足於自己沒有股票和房產的清靜日子。鄉下人嘛,清靜日子過得下去,也就別無所求。
有人笑話城裏的現代男人:一手好字,被電腦廢了;一雙好腿,被小車廢了;一隻好胃,被美味廢了;一副好肝,被酒精廢了;一顆好心,被貪欲廢了;一個好官,被鈔票廢了;一個好家,被情人廢了;一杆好槍,被小姐廢了。幸虧我是鄉下人,雖已近廢品男人年紀,可除一手好字被電腦廢掉外,別的部件暫時還算完好。既如此,吾心足矣。(本文選自《領導也是人》一書,作者:肖仁福。群言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錢是不能忘記的·
有地方的高考作文題目叫《什麽不能忘記》,朋友因囑我做篇類似文章,也好換些碎銀度日。我知道自己是寫不好高考作文的,三十年前高考恢複,就因作文寫砸,隻得勉強上了個師專。不然早飛黃騰達,人模人樣了,也不至於人到中年,還生活在民間,混同於普通老百姓,看著人家出車入輦,吃香喝辣,自己天天汗流浹背,猛敲電腦,賣文為生。
這是閑話。有人說,想叫人家記住你,最好的辦法是找他借錢。反之,若讓人家忘記你,那就借錢給他。不知有人用過這法子沒有,反正我是屢試不爽。我因此常給人支招,你看著誰不順眼,又不好明裏跟他割袍斷交,就借兩百塊錢給他,保證從此他一見你就會繞著走。
當然讓人記住你的辦法還很多。有官員大搞圈地坼遷,造了幾個形象工程,弄得民不聊生,卻生怕人家忘了他這個始作俑者,表揚與自我表揚相結合,請人銘了石碑數塊,豎在顯眼處,也不管嗤聲盈耳,到底是留下英名,還是留下笑柄。政聲人去後,權傾一時,手眼通天,刻幾塊石碑,自然小菜一碟,可百姓的口碑和心碑,也是這麽容易刻下的麽?
有種說法,如今最好記的是領導的愛好和生日,最不好記的是紀委的文件。所以每逢節假日,紀委總是一個又一個紅頭文件往下發,告誡大家不要頂風違紀。這下可好了,一些快活主子,上午輪子轉,中午盤子轉,下午色子轉,晚上裙子轉,本已轉得頭暈腦脹,不知今夕何夕,一見紅頭文件,一下子清醒過來,意識到不能老這麽昏天黑地地轉下去,也該幹幹中心工作了。節假日的中心工作是什麽,自然不言而喻。
隨著反腐工作的不斷深入,反腐力度也越來越大。比如跟官員妻子簽訂反腐聯盟,曰枕邊反腐。比如給官員兒女辦反腐培訓班,叫反腐童子軍。還有短信反腐,定期給一定級別的官員發短信,什麽淡泊名利,清風拂袖身自正;曲直分明,正氣在胸威自生。什麽順境勿驕逆勿沉,做堂堂正正人;平境勿庸濁勿亂,當勤勤廉廉官。什麽貪廉一念間,榮辱兩世界;清風扶正氣,廉字值千金。這些短信對仗工整,詞意切切,收到短信的官員,一定會大長記性。反正我這個文聯副主席受益匪淺,反腐自覺性越來越高。除每月領走千餘元基本工資外,文聯不發獎金,不給補助,也毫無怨言,整天樂嗬嗬的。各項反腐措施更是一步到位。不吃請,也不請吃,天天在家免費吃老婆做的粗茶淡飯,已吃得臉呈菜色,骨瘦如柴,肚子裏油幹脂淨,幾可登仙了。從黑燈瞎火鬼都不上門的文聯樓道裏走過,還屁顛屁顛地哼起楊花小調,且句句都是真唱,雖然拿不到出場費,贏不來熱烈掌聲,卻可給自己壯壯膽子,以免踩著老鼠蟑螂什麽的,嚇得屁滾尿流,出我大主席的洋相。過去還擔心作家藝術家找不到我的辦公室,揣著紅包沒處出手,特意在門口掛著一張醒目的指示牌,標了箭頭指向副主席室,上寫"送紅包者由此進"幾個大字,每天眼巴巴盼著人家快快上門,我好坐收漁利。如今在短信精神的教育下,我大覺大悟,趕緊將牌子摘掉,以示反腐倡廉的堅強決心。
隻是我又想,發發短信就將腐給反了,將廉給倡了,紀委和反貪局的革命幹部沒事可做,恐怕隻好卷了鋪蓋回家,去領失業保險了。後又發現自己純屬多慮,人家還是得留下來,不然這反腐短信誰來編寫?反腐短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促進電信事業的蓬勃發展。收到反腐短信的人接受了教育,都是要出信息費的,美其名曰學費,這樣電信公司好有財可發,製作短信的部門也有豐厚提成可拿。吾心疼自己的血汗錢,跑到移動公司,強烈要求刪掉接受這類短信的功能,卻被告知沒法刪除,氣得我口吐白沫,差點就這麽光榮了。
不過我馬上又想通了,世上哪有不花錢,白受人教育的美事?錢是不能忘記的,接受教育,提高反腐意識,促進反腐行動,比錢更重要,更不能忘記。反腐倡廉,人人有責,大家都肯做點貢獻,眾人拾柴火焰高,三五兩下就把腐給反了,別說出點短信錢,就是砸鍋賣鐵嫁老婆,咱也在所不辭。(本文選自《領導也是人》一書,作者:肖仁福。群言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人生三老·
人屆中年,心態已不同以往,有意無意間,總喜歡扭頭往回看。看什麽?自然是人生的來時路。來路渺渺,皆因平庸淺薄,毫無建樹,也就沒什麽可自豪的。卻有"三老"常伴,倒也值得安慰。這也是沒法子的事,一個人經曆得稍稍多些,便對什麽都不容易生產新鮮感,惟有老的才是好的。
三老者,老友老妻老書之謂也。
先說老友。人生在世,誰都會有三朋四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同類型的人往往容易做朋友。同桌喝過酒,是酒友。同室喝過茶,是茶友。同時打過牌,是牌友。同期炒過股,是股友。同在網上聊天,是網友。同樣喜歡音樂,是發燒友。同去當過兵,是戰友。同去嫖過娼,是嫖友。除了這個同字,朋友之間還得平等以待,不宜區分高低貴賤。大領導與小領導打牌,小領導老輸,大領導老贏,那已不是牌友,是官場秩序的克隆。文人聚會,廳級台上,處級前排,無級後排,介紹各位時,隻論官銜,不提作品,那也不是文友,是文棍文痞。究竟文人以作品論英雄,級別低的文人,作品不見得就低級,反之亦然。
如今我幾乎天天躲進書齋弄小說,可裝在心裏的老友還真不少。有些是多年的同鄉同學。在同一方水土長大,在同一塊校園成人,自然知根知底,不易割舍。有些是過去的同事。當時朝相見晚相逢,也不見得怎麽親密,甚至硬過脖子紅過臉,豈知時過境遷,偶爾念及或邂逅,卻倍覺溫馨。有些是我創作方麵的同道。我向來胸無大誌,寫小說隻當愛好,從沒想到要驚世駭俗,成名成家。偏偏有人逼著鴨子上架,要發表我的小說,出版我的拙著,我隻能乖乖就範。十多年前我在單位做小秘書,天天有寫不完的公文,無心做什麽作家,老友陳和世先生恨鐵不成鋼,主動出資出版了我第一部小說集《簫聲曼》,讓我過了一把作家癮。不久我的寫作重心轉向中篇小說,又遇上中國青年出版社的李師東先生,他在其主編的《青年文學》上連發我的數個中篇小說後,又約我寫作長篇小說,我的第一個長篇《官運》於是得以出籠。此後我的多部長篇和小說集紛紛出版,同樣是出版界同道鞭策和扶持的結果。這樣一來我也就別無選擇,隻有硬著頭皮,繼續往這條寫作路上走下去了。好在拙著有人喜歡,我因此又結識不少讀者朋友,多年來我每每有書上市,都能得到他們一如既往的關注,實在榮幸之至。
次說老妻。有句老話,叫貴易妻。中國人就這個德性,隻要臉一闊,先換妻,後換屋,再換墳頭。如今又多一換,換國籍。也許是我從沒闊過,什麽都換不起,隻得守舊如故,悄悄躲在背後眼紅人家。不過不管怎麽說,舊的東西靠得住。比如老妻,你尊也好,賤也罷,不會嫌棄你。有道是文章自己的好,老婆人家的好,確也是國人心態的寫照。我卻覺得應該反過來,文章人家的好,老婆自己的好。老以為自己的文章好,就沒法通過人家的文章增長見識。老以為人家老婆好,就容易忽視自己老婆的好來。我算見得多了,有些人春風得意之時,自家黃臉婆橫豎看不順眼,二奶三奶不離左右。一旦進了號子,二奶三奶早躲得不知去向,也就老妻一人還肯去送吃送穿。
我和老妻是二十年前走到一起的。當時她在縣城工作,走在街頭,回頭率不低,自然不乏追求者。我在鄉下做窮教書匠,加之貌不驚人,才不出眾,沒誰看得上。她卻瞎了眼,肯下嫁於我。她說也不是全瞎,無非覺得我肚子裏有點墨水,人也厚道,好過日子。這日子一過二十年,眼見得周圍的人上的上去了,闊的闊起來了,老妻卻甘願與我固守清貧,全然不像別人的妻子,怒其不爭,哀其不幸,逼夫攀龍附鳳,以求發達。我這才得以鑽進書齋,埋頭做我的小說。不覺就出版了十多部拙著,有了點小名小利,甚而至於小人得誌起來,眼皮老往上翻。老妻卻仍視我為二十年前的窮教書匠,決不肯高看我一眼,氣得我咬牙切齒,恨不得不貴不闊也要易妻。後細思量,靠賣文換些碎銀,跟糟糠之妻勉強度日尚可,異想老牛吃嫩草,怕是消受不起。還是老妻在堂,心安理得。至少老妻的粗茶淡飯養人,不必擔心拿著人民的人民幣,胡吃海喝,暴殄天物,隻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惟獨不高職務。還養心,吃用皆為己出,良心不用負累,也好潛心多寫幾部小說,交幾個小稅,贖贖幾十年無功受祿,消耗百姓稅費糧米的罪孽。
再說老書。我讀書向來蕪雜,缺乏係統性。對某某名人某某大家提供的書目,總持懷疑態度。除了弄文憑,讀書應該是一件私事,用不著旁人指手劃腳,就像穿褲衩,深色淺色還是花色,完全憑自己愛好。最聽不得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話,口念《論語》,眼窺天下,不是瘋子,也是狂徒。帶有太多妄想,再好的經也會念歪。還有什麽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簡直一派胡言,徒然害得多少讀書人讀花了眼,熬白了頭,什麽作為也沒有,倒是劉項從來不讀書,要江山有江山,要美人有美人。
讀書就是讀書,少些奢求,率性隨意,或許真能得讀書樂趣。毫無章法,逮住什麽讀什麽,是一樂。好讀書,不求甚解,又是一樂。三國西遊,水滸紅樓,魯郭茅,巴老曹,莎翁托翁,盧梭雨果巴爾紮克,有興趣翻翻,沒興趣扔一邊去,同樣是樂。不知怎麽的,近年忽然親近起儒道釋來,讀孔孟,研老莊,念佛經,其樂也融融。還有今人已不太在意的傳統蒙學,諸如《增廣賢文》、《幼學瓊林》、《聲律啟蒙》,總愛置於案頭,伸手可觸。《唐詩三百首》更屬枕邊書,《春江花月夜》背不全了,《將進酒》《黃鶴樓》有兩句接不上來了,手到便拿,豈不快哉!
要說還是吟詠《長恨歌》和《琵琶行》來勁。這是古詩中的長篇小說,實在讓人過癮。我是念著語錄上完中小學的,1978年進師專後,才發現咱泱泱中華還有那麽可愛的唐詩宋詞。頓覺相見恨晚,每天早上都要背上一首,白居易這兩首長詩自然不肯放過。後回老家教中學,語文課上就有《琵琶行》,上課時用不著翻課本,隻顧搖頭晃腦,一路背誦和講解下去,學生們深受感染,不少也悄悄喜歡上了唐詩。多年後構思長篇小說《官運》,《琵琶行》竟在腦海裏縈繞不去。有個理論說短篇是片斷,中篇是故事,長篇是命運。《琵琶行》雖然是詩,其實記錄的正是白氏和琵琶女的人生命運,作長篇時學白氏寫好人物命運,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一時興起,幹脆將《琵琶行》也搬進小說,與主人公高誌強的官運緊密相聯,倒也不無妙趣。有人寫書無數,總無動靜,見拙著《官運》一出,頗受讀者青睞,問我良策,我說多讀古人長詩,必有收獲。看來我是沾了老書的光,《官運》出版多年,仍有讀者惦記,再版後再度暢銷。在如今這個速成速朽的時代,《官運》有此好運,實屬幸運。
嘮叨半天,滿嘴不離老字,老肖確已落伍,該叫肖老了。這是玩笑。不過話說回來,人有三老,到底不是壞事。外有老友常念於心,家有老妻相依為命,案有老書時而習之,人生如此,亦複何求?(本文選自《領導也是人》一書,作者:肖仁福。群言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