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兒子是一點兒良好的自我感覺也沒有了。稍微的一點兒也沒有了。起碼我這個父親是這麽看他的。


    由小學生到中學生,他已算頗經曆了一些事,或直白點是一些挫折。在學業競爭中嗆了幾次水,品咂了幾次苦澀。


    兒子自小就受到鄰居的喜愛。“幹媽”不少。“幹媽”們認他這個“幹兒子”,絕非衝著我認的。一個寫作者的兒子沒有什麽稀罕的。在人際關係中對誰都不可能有實際的幫助。犯不著走“幹兒子”路線,迂回巴結。當然也絕非衝著他親媽認的。他親媽我的“內人”乃工人階級之一員,更是誰都犯不著討好的。別人們喜愛他,純粹是因為他自己有招人喜愛之處。長得招人喜愛,虎頭虎腦,一副憨樣兒。性情招人喜愛,不頑不鬧,循規蹈矩,膽子還有些小,內向又文靜。


    在小學六年裏,他由“一道杠”而“兩道杠”,由小組長而班委,連續三年是“三好生”。這方麵那方麵,獲獎獲了不少。而優於我的一點是,“群眾關係”極佳。同學們都樂於跟他交朋友。小學中的兒子,是班裏的一個小“首領”,不是靠了爭強好勝,而是靠了隨和親善。


    六年級下學期,他頂在乎的一件事,便是能否評上“三好生”了。評上了,據他自己講,就可以被“保送”了。然而兒子小學的最後一次考試,亦即畢業考試,卻並沒有考好。在我印象中,似乎數學九十六分,語文八十五分,平均九十點五分。結果可想而知,他在全班的名次排到了第二十幾名。兒子終於意識到,“保送”是絕無希望了!


    “但是我們老師說,一百二十三中也不錯!以後可能升格為區重點中學呢!”


    他這麽安慰他自己。也希望他的父親能從這番話中獲得安慰。


    我當然有些沮喪。但主要是替他感到的。


    我說:“兒子,好學生不隻出在重點中學裏。你能自己往開了想,這一點爸爸讚成。”


    在我印象中,一百二十三中是我們那一市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所中學。


    然而兒子連這一所中學也沒去成。


    兩天後他回到家裏,表情從來沒有過的那麽抑鬱。


    他說:“爸,老師說去一百二十三中的同學,名次必須在二十名以前。”


    我說:“那,你如果連一百二十三中也去不成的話,能去哪一所中學呢?”


    “老師悄悄告訴我,推薦我去北醫大附中。”聽來倒好像老師格外惠顧著他似的。而北醫大附中,據我想來,已屬“最後的退卻”了。


    我問:“你們老師不是說,考卷要發給家長們看看的嗎?”——我這麽問,是因為我憑著大人的社會經驗,開始起了些疑心的。


    “又不發了”。


    “為什麽?”


    “不知道”。


    “你自己怎麽想?”


    “我……怎麽想也沒用了……”


    我說:“兒子,聽著。如果你希望進一所較好的中學,爸爸是可以試著辦一辦的。隻不過太違反爸爸的性格。但爸爸從來沒給你開過一次家長會,覺得很愧疚,也是肯在你感到需要時……”


    “爸你別說了!我不怪你。我去北醫大附中就是了。”


    看得出,兒子是不願使我這個“老爸”做什麽違心求人之事的。


    然而兒子連北醫大附中也沒去成。


    第二天他接到同學打來的一個電話後,傷心地哭了。


    他被分到了一所仿佛是全市最差的中學。


    我說:“別哭,也許是不一定的事兒呢!”


    發榜那一天,結果卻正是那麽一回事兒。隻不過他拿回了小學的最後一份“三好學生”證書。


    於是該輪到我安慰他了。


    我說:“哪怕最差的中學,隻要學生自己努力,也是有可能考上最好的高中的。你難道沒有信心做一名這樣的中學生?”


    他流著淚說:“有的……”


    於是開學那一天,我親自送他去報到……


    但是他的“幹媽”們,和一直關心著他升學去向的我的朋友們,獲知消息後,一個個都感到十分意外了,紛紛登門了——有的嚴厲地批評我對子女之不負責任,有的“見義勇為”地向兒子保證著什麽……


    在正式開學的第三天,兒子轉入了一所重點中學——這是我根本沒有能力扭轉,也不知究竟該怎麽去辦的事。全靠別人們的熱心……


    如今,上了重點中學的兒子,僅僅一年,性情徹底變了,也成了家中最沒有“業餘時間”的成員——早晨我還在夢鄉之中,他就已經離開家騎著自行車去上學了。晚上,妻子都已經下班了,兒子往往還沒回到家裏。一回到家裏,就一頭紮入他自己的小房間,將門關起來。吃過晚飯,擱下飯碗就又回到他的小房間……


    有一次我問他:“在同學中有新朋友了嗎?”


    他搖頭,搖過頭說:“都隻顧學習。誰跟誰都沒時間建立友誼。”


    倒是他小學的同學們,星期天還常一夥一夥地來找他玩兒。瞧這些個小學的學友們在一起那股子親密勁兒,我真從內心裏替孩子們感到憂傷——缺乏友誼,缺少愉悅的時光,整天滿腦子是分數、名次和來自於家長及學校雙方的壓力。這樣的少年階段,將來怕是連點兒值得回憶的內容都沒了吧?幾分之差,往往便意味著名次排列上前後的懸殊。所以為了幾分乃至一分半分,他們彼此間的競爭態勢,絕不比商人們在商場上的競爭性緩和……


    由我的兒子,我也很是體恤中國當代的所有上了中學的孩子們。他們小小年紀,也許是活得最累的一部分中國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在今天還在昨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梁曉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梁曉聲並收藏你在今天還在昨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