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裏陷入靜默,就連紫緗也愣住看了過來。
淩淵本該在南康衛好好呆著,但他偏偏因為她出現在這裏。
她應該跟宋寓說她跟淩淵沒關係,但眼下是她在圖謀結交宋家,她再睜眼撒謊,有好處嗎?即便是眼下混過去了,又能混多久?
恐怕他回去後隨便往南康衛一打聽,就能把她披著的皮給扒下來。
可是在這節骨眼上直言相告,誰又能保證宋寓會接受她當年的所作所為呢?
倘若他不接受,那她這番心血豈不完全泡了湯?
「她是昔日戌邊將軍沈寰的獨女,也是我們淩家的表姑娘。」
很快門口就有聲音劃破了這片寧靜,淩淵走進來,看了眼他們,最後與宋逞道:「她是家父家母最疼愛的侄女。不聽話,跑出來從軍,說什麽要建功立業,好像淩家麾下沒有衛所似的。」
說到末尾他輕睨了長纓一眼。
長纓沒有料到他會給她解圍,雖說她已經做好了坦陳相告的準備,可這句話從他嘴裏說出來,跟從她自己嘴裏說出來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宋寓雖然早覺得這當中有蹊蹺,但親耳聽到這番話還是忍不住怔愣。
自家叔父在京當差,京中裏各府大小事他們又怎可能未曾聽聞?淩家那事當時可是震動了朝野上下的。
本以為淩家與沈瓔定誓不兩立,此刻聽淩淵的意思,卻好像完全不是這麽一回事?
「這,這麽說來,沈將軍便是當年——」
他知道這麽問不合宜,但他實在也需要一個解釋。
淩淵道:「很多事情不能道聽途說,尤其是看上去有違常理的事情。宋學士是朝中大儒,今日一見,宋公子也頗有令叔父之風。」
他沒有解釋,反倒是語意深深地把宋寓誇了一把。
宋寓暗忖了會兒,想想也就罷了。淩晏之死他未親目睹,自己也的確是道聽途說。
再說身亡的是淩淵的父親,既然身為兒子的他都能夠視沈瓔為常人,出麵承認沈瓔深受其父其母疼愛,他宋寓總不至於還要替他出頭懲戒兇手?
便拱拱手,算是揭過了。
長纓怕再節外生枝,晚飯時便趁少擎進來時提出回湖州。
霍溶沒從殺手身上得到線索,再聽說長纓急著走,便又問過梁鳳的意見,得知沒什麽問題,也就安排下去讓翌日早飯後動身。
少擎他們三個都有不同程度的負傷,不過總的來說都是輕傷。為防再留下首尾,原先的案子索性就移交杭州這邊衛所接手,這倒不是什麽難事。
京師近來沒有新的大事發生,這也許是因為顧家與東宮都在忙著應付宋逞突如其來的復通海運的提議,以及漕運司裏已經將要掩不住的內訌。
連日來東平侯世子顧廉頻頻入宮,就算是消息捂得再嚴實,也多少漏出了些許不安的氣息。
宋逞接到宋寓的信已經是十日之後,是他正搖著蒲扇在府裏信步納涼之時。
初夏的熱風裏夾雜蟬兒的鳴叫,信件內容令得本緩步行走在廡廊下的他,倏然間頓步在階梯上。
長子宋寅察覺異樣:「家裏說什麽?」
宋逞沉吟過後,直接把信遞過他。
宋寅看完,也倏然間抬起了頭。
這封信足有十來頁之多,多是陳述在湖杭兩地走方所得,清晰到連地點及走訪的百姓姓名都全無疏漏。
這跟他們的預想是完全相反的,他們知道海麵不平靜,但從未看到過這樣直接的陳述,照宋寓所言,這哪裏隻是不平靜,分明就已經是禍害!
「倘若這確然都是老三親自走訪得來,那——」
他望著宋逞,餘下話卻是說不下去了。
如果當真亂成這樣,在如今朝局之下,重開海運絕對有害無益,甚至有可能更加失控!
宋逞厭恨顧家把持朝政已久,以他眼裏揉不得沙子的性格,這次也是橫了心要幫著皇帝肅清朝堂,眼下都已經與顧家拉開了架勢,他又怎麽會輕易休止呢?
是他輕率了。
前陣子妻子也曾寫信來,說曾親眼目睹東瀛人在街頭鬧事殺人,但,這些顯然不會成為拖住宋逞腳步的理由。
「鈞哥兒母親前陣子是不是也曾給你來過信?」
沒想到他截斷的話頭,宋逞自己倒是提起來了。
宋寅靜默了下,也隻好說是。
「寓哥兒親自走訪得來,消息自不會有假,鈞哥兒母親親眼所見,也不會有假。
「顧家稱霸漕運,錢塘一帶亂成那樣,他們必然知情,但距為父提出重開海運到如今,顧家未曾有任何一次拿出這些做為打擊我的工具。」
宋寅默然抬頭。
麵前宋逞目光深深,透著讓人心凜的銳利。
如果這是真的,那豈不是顧家早已經替他們宋家挖好了坑?
「那咱們接下來要如何做?」他抬步上前。
宋逞負手凝望了會兒雲天,又步下石階,往前走出幾步,停在樹下道:「天時地便,也許是該返鄉看看了。」
……
「宋逞要告假回鄉?」
楊際驀地停在殿中央,扭頭望著喘著氣停步在麵前的馮素。
「什麽時候的事?」
「就在上晌!皇上已經批了,準了他一個月的省親假!」
楊際擰眉思索,連日被漕運司的事情擾得頜下已冒出來的青茬兒仿佛又濃了幾分。
「那倒是批的挺痛快的。」他自語般道。轉而,他抬步過去坐下,又抬起頭:「老頭兒這個節骨眼上突然要返鄉,這是準備棄陣了?」
馮素上前:「就是不棄也頂不住多久,也算他識相。」
楊際微微凝目:「隻怕是有人背後指點。」但說完他又撂下了這話題,問道:「樊信這兩日呢?」
「殿下!」正問到這裏,門外就有太監小跑進來,「樊大人方才被宣進幹清宮了!已經去了有大半個時辰!皇上還是傳他帶著近半年來漕運通行卷宗進去的!」
楊際麵沉如水,半晌道:「那好得很,本宮和顧家爭的時候,倒讓皇上鑽了空子坐收漁利麽?」
馮素上前:「皇上前頭放了宋逞的假,後頭緊接著又把樊信宣進了宮,也不知道在琢磨什麽?」
楊際手擱在冰鑒上放了會兒,冷聲道:「樊信必不能留了。請世子進宮來吧!」
(啊啊啊啊發完才看到標題序號錯了,抱歉抱歉,明天再找編輯改過來)
淩淵本該在南康衛好好呆著,但他偏偏因為她出現在這裏。
她應該跟宋寓說她跟淩淵沒關係,但眼下是她在圖謀結交宋家,她再睜眼撒謊,有好處嗎?即便是眼下混過去了,又能混多久?
恐怕他回去後隨便往南康衛一打聽,就能把她披著的皮給扒下來。
可是在這節骨眼上直言相告,誰又能保證宋寓會接受她當年的所作所為呢?
倘若他不接受,那她這番心血豈不完全泡了湯?
「她是昔日戌邊將軍沈寰的獨女,也是我們淩家的表姑娘。」
很快門口就有聲音劃破了這片寧靜,淩淵走進來,看了眼他們,最後與宋逞道:「她是家父家母最疼愛的侄女。不聽話,跑出來從軍,說什麽要建功立業,好像淩家麾下沒有衛所似的。」
說到末尾他輕睨了長纓一眼。
長纓沒有料到他會給她解圍,雖說她已經做好了坦陳相告的準備,可這句話從他嘴裏說出來,跟從她自己嘴裏說出來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宋寓雖然早覺得這當中有蹊蹺,但親耳聽到這番話還是忍不住怔愣。
自家叔父在京當差,京中裏各府大小事他們又怎可能未曾聽聞?淩家那事當時可是震動了朝野上下的。
本以為淩家與沈瓔定誓不兩立,此刻聽淩淵的意思,卻好像完全不是這麽一回事?
「這,這麽說來,沈將軍便是當年——」
他知道這麽問不合宜,但他實在也需要一個解釋。
淩淵道:「很多事情不能道聽途說,尤其是看上去有違常理的事情。宋學士是朝中大儒,今日一見,宋公子也頗有令叔父之風。」
他沒有解釋,反倒是語意深深地把宋寓誇了一把。
宋寓暗忖了會兒,想想也就罷了。淩晏之死他未親目睹,自己也的確是道聽途說。
再說身亡的是淩淵的父親,既然身為兒子的他都能夠視沈瓔為常人,出麵承認沈瓔深受其父其母疼愛,他宋寓總不至於還要替他出頭懲戒兇手?
便拱拱手,算是揭過了。
長纓怕再節外生枝,晚飯時便趁少擎進來時提出回湖州。
霍溶沒從殺手身上得到線索,再聽說長纓急著走,便又問過梁鳳的意見,得知沒什麽問題,也就安排下去讓翌日早飯後動身。
少擎他們三個都有不同程度的負傷,不過總的來說都是輕傷。為防再留下首尾,原先的案子索性就移交杭州這邊衛所接手,這倒不是什麽難事。
京師近來沒有新的大事發生,這也許是因為顧家與東宮都在忙著應付宋逞突如其來的復通海運的提議,以及漕運司裏已經將要掩不住的內訌。
連日來東平侯世子顧廉頻頻入宮,就算是消息捂得再嚴實,也多少漏出了些許不安的氣息。
宋逞接到宋寓的信已經是十日之後,是他正搖著蒲扇在府裏信步納涼之時。
初夏的熱風裏夾雜蟬兒的鳴叫,信件內容令得本緩步行走在廡廊下的他,倏然間頓步在階梯上。
長子宋寅察覺異樣:「家裏說什麽?」
宋逞沉吟過後,直接把信遞過他。
宋寅看完,也倏然間抬起了頭。
這封信足有十來頁之多,多是陳述在湖杭兩地走方所得,清晰到連地點及走訪的百姓姓名都全無疏漏。
這跟他們的預想是完全相反的,他們知道海麵不平靜,但從未看到過這樣直接的陳述,照宋寓所言,這哪裏隻是不平靜,分明就已經是禍害!
「倘若這確然都是老三親自走訪得來,那——」
他望著宋逞,餘下話卻是說不下去了。
如果當真亂成這樣,在如今朝局之下,重開海運絕對有害無益,甚至有可能更加失控!
宋逞厭恨顧家把持朝政已久,以他眼裏揉不得沙子的性格,這次也是橫了心要幫著皇帝肅清朝堂,眼下都已經與顧家拉開了架勢,他又怎麽會輕易休止呢?
是他輕率了。
前陣子妻子也曾寫信來,說曾親眼目睹東瀛人在街頭鬧事殺人,但,這些顯然不會成為拖住宋逞腳步的理由。
「鈞哥兒母親前陣子是不是也曾給你來過信?」
沒想到他截斷的話頭,宋逞自己倒是提起來了。
宋寅靜默了下,也隻好說是。
「寓哥兒親自走訪得來,消息自不會有假,鈞哥兒母親親眼所見,也不會有假。
「顧家稱霸漕運,錢塘一帶亂成那樣,他們必然知情,但距為父提出重開海運到如今,顧家未曾有任何一次拿出這些做為打擊我的工具。」
宋寅默然抬頭。
麵前宋逞目光深深,透著讓人心凜的銳利。
如果這是真的,那豈不是顧家早已經替他們宋家挖好了坑?
「那咱們接下來要如何做?」他抬步上前。
宋逞負手凝望了會兒雲天,又步下石階,往前走出幾步,停在樹下道:「天時地便,也許是該返鄉看看了。」
……
「宋逞要告假回鄉?」
楊際驀地停在殿中央,扭頭望著喘著氣停步在麵前的馮素。
「什麽時候的事?」
「就在上晌!皇上已經批了,準了他一個月的省親假!」
楊際擰眉思索,連日被漕運司的事情擾得頜下已冒出來的青茬兒仿佛又濃了幾分。
「那倒是批的挺痛快的。」他自語般道。轉而,他抬步過去坐下,又抬起頭:「老頭兒這個節骨眼上突然要返鄉,這是準備棄陣了?」
馮素上前:「就是不棄也頂不住多久,也算他識相。」
楊際微微凝目:「隻怕是有人背後指點。」但說完他又撂下了這話題,問道:「樊信這兩日呢?」
「殿下!」正問到這裏,門外就有太監小跑進來,「樊大人方才被宣進幹清宮了!已經去了有大半個時辰!皇上還是傳他帶著近半年來漕運通行卷宗進去的!」
楊際麵沉如水,半晌道:「那好得很,本宮和顧家爭的時候,倒讓皇上鑽了空子坐收漁利麽?」
馮素上前:「皇上前頭放了宋逞的假,後頭緊接著又把樊信宣進了宮,也不知道在琢磨什麽?」
楊際手擱在冰鑒上放了會兒,冷聲道:「樊信必不能留了。請世子進宮來吧!」
(啊啊啊啊發完才看到標題序號錯了,抱歉抱歉,明天再找編輯改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