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有兩種炸,一種是炸進去,一種是炸進來。


    炸進去之一例曰:“日內除飛機往匪區轟炸外,無戰事,三四兩隊,七日晨迄申,更番成隊飛宜黃以西崇仁以南〔2〕擲百二十磅彈兩三百枚,凡匪足資屏蔽處炸毀幾平,使匪無從休養。……”(五月十日《申報》南昌專電)


    炸進來之一例曰:“今晨六時,敵機炸薊縣,死民十餘,又密雲今遭敵轟四次〔3〕,每次二架,投彈盈百,損害正詳查中。……”(同日《大晚報》北平電)


    應了這運會而生的,是上海小學生的買飛機,和北平小學生的挖地洞。〔4〕這也是對於“非安內無以攘外”或“安內急於攘外”的題目,做出來的兩股好文章。〔5〕住在租界裏的人們是有福的。但試閉目一想,想得廣大一些,就會覺得內是官兵在天上,“共匪”和“匪化”了的百姓在地下,外是敵軍在天上,沒有“匪化”了的百姓在地下。“損害正詳查中”,而太平之區,卻造起了寶塔〔6〕。釋迦〔7〕出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惟我獨尊!”此之謂也。


    但又試閉目一想,想得久遠一些,可就遇著難題目了。假如炸進去慢,炸進來快,兩種飛機遇著了,又怎麽辦呢?停止了“安內”,回轉頭來“迎頭痛擊”呢,還是仍然隻管自己炸進去,一任他跟著炸進來,一前一後,同炸“匪區”,待到炸清了,然後再“攘”他們出去呢?……不過這隻是講笑話,事實是決不會弄到這地步的。即使弄到這地步,也沒有什麽難解決:外洋養病,名山拜佛〔8〕,這就完結了。


    五月十六日。


    記得末尾的三句,原稿是:“外洋養病,背脊生瘡,名山上拜佛,小便裏有糖,這就完結了。”


    十九夜補記。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五月十九日《申報·自由談》,署名幹。


    〔2〕宜黃、崇仁,江西省的縣名。宜黃以西崇仁以南是當時中央蘇區軍民反“圍剿”鬥爭的前沿地區。


    〔3〕薊縣、密雲,河北省的縣名。一九三三年四月,日軍進襲冀東灤河一帶時,曾派機轟炸這些地方。


    〔4〕上海小學生的買飛機一九三三年初,國民黨政府舉辦航空救國飛機捐,上海市預定征募二百萬元。至五月初僅得半數,乃發動全市童子軍於十二日起,在各交通要道及娛樂場所勸募購買“童子軍號飛機”捐款三天。北平小學生的挖地洞,指一九三三年五月,北平各小學校長因日機時臨上空,曾派代表赴社會局要求各校每日上午停課,挖防空洞。


    〔5〕據手稿,這裏還有下麵一段:“買飛機,將以‘安內’也,挖地洞,‘無以攘外’也。因為‘安內急於攘外’,故還須買飛機,而‘非安內無以攘外’,故必得挖地洞。”


    〔6〕造起了寶塔一九三三年,國民黨政客戴季陶邀廣東中山大學在南京的師生七十餘人,合抄孫中山的著作,盛銅盒中,外鑲石匣,在中山陵附近建築寶塔收藏。


    〔7〕釋迦即釋迦牟尼(約前565—前486),佛教創始人。《瑞應本起經》卷上有關於他出生的記載:“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時,化從右脅生。墮地即行七步,舉右手住而言曰:‘天上天下,唯我為尊。’”(據三國時吳國支謙漢文譯本)


    〔8〕外洋養病,名山拜佛這是國民黨政客因內訌下野或處境困難時慣用的脫身借口,如汪精衛曾以生背癰、患糖尿病等為由,“臥床休息”或“出國養病”;黃郛退居莫幹山“讀書學佛”;戴季陶自稱信奉佛教,報上屢載他去名山誦經拜佛的消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偽自由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魯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魯迅並收藏偽自由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