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皮彎下腰去用手在木板上扣了幾下,然後對詩人說道:“你把煤油燈遞過來,我怎麽這有些不像那麽回事。”不一會兒的功夫,老皮又從那地方鑽了出來然後把手指搓了搓湊在鼻子上嗅了一下皺著眉頭道:“以前的船身還刷大漆嘛?”
“刷,”王陵道:“我看過老書上講,古人造船為了防止腐爛都是先刷一層桐油,讓桐油沁入木頭防腐防水,然後外麵再刷一層防水漆。”
“那你見過船上用大漆畫著‘壽’字嘛?”這席話說完,幾個人頭皮都是一麻,王陵說道:“什麽意思,你看到什麽了?”
老皮拿著煤油燈對著鄭九五道:“老鄭,你可不能框我們,你說在我們來之前你就發現了這裏是條船嘛?”聽老皮語氣可不怎麽友好,帶著一股濃濃的質問。而鄭九五也不得承讓對幾人說道:“你們既然不信可以來這邊看看,這裏是我先前挖的,但是大部分都在水中沒法繼續。”
跟著鄭九五他們去到鐵殼船大約十五米開外一處靠近岩石的地方,在這裏果然是有一個積水的坑,好在水很淺剛剛沒過下方露出的一截東西,輕輕擦去上麵的沙粒,一塊大約長一米左右隆起的木板露了出來,往兩邊扒拉一直在延伸的感覺。
“他沒說謊,”老皮檢查了一番後對王陵道:“看著線條的走向的確是通向鐵殼船的,但是兩者還是有差別,這邊的木頭要明顯的寬大厚重很多,我們剛挖開的那玩意我怎麽瞅著都像是一口棺材,難不成當年小日本死了之後把人埋在船下麵剛好讓我們撞見了,真要是那樣的話運氣也有些太背了點。”
“你這會兒倒是囉嗦了,”詩人道:“你管他是什麽砸了再說唄,什麽牛鬼蛇神經過幾百年還能折騰?就我們村裏但凡是清代以前的墳包一個都沒留下,全讓那群紅衛兵給抄了個稀巴爛,他們還把穿著清朝補丁官服的屍首從裏頭拉出來遊街呢!”
這是王陵的主意,所以老皮這便是又把目光投向了他,於是幾人重新折了回去換成王陵自己去看了一番,不一會兒的功夫他起身對眾人說道:“我確定這是一口棺材,用的三麵木頭的形製,符合喪葬的標準,而且咱看到的是棺材的正前方,估計棺材蓋板被這鐵殼船給壓住了。”
在這個黑乎乎的環境裏,一盞煤油燈,一口莫名其妙的棺材,還有幾具已經爛透了的屍體,一種原本該有的恐懼感一直到這會兒才開始慢慢襲了上來。一旁的李鑫不禁打了個哆嗦,微微往後退了一步道:“要不還是先出去把事兒給說清楚回頭在多找一些人來幫忙吧。”
“不行,”鄭九五當即拒絕道:“這件事絕不能讓島上的人知道,事關重大,範圍越小越好。”
王陵跟著也點頭道:“我同意他的說法,這下方要真是跟王直遺寶有關,那我們不一定是幸運,也有可能是闖了禍,老邢那個人既然敢給我們背這麽大一口黑鍋,保不齊他是什麽想法,他至少眼下是不值得我們信任的。”
“挖吧,”老皮拿著鏟子拍了兩下那塊木頭道:“是騾子是馬,咱拉出來遛遛,你們讓開,我一個人就能行。”
這王陵看看鄭九五,後者沒什麽表示,他對奇怪的聲音一直是有芥蒂,要是這個陰影不除恐怕這輩子在聽到類似的聲音都會有膈應。於是乎他也抄起了鏟子,兩個人一起慢慢把那周邊的沙子掏出來,約莫半個小時的功夫,一具完整的棺材就出現在鐵殼船的正下方,而棺材的下方則是一段完整的木船甲板,單從這個結果來看鄭九五沒有說謊。
因為棺材被鐵殼船壓著,所以想要完整的拉出來還有些費力,需要在下方打寸子把鐵殼船頂住,從現場來看,棺材和鐵殼船之間還有一層約莫五十公分厚的沙層,也不知道這棺材是原本就埋在這裏還是被後來的人故意用船壓在下方的。
“打好寸子,再掏空這個隔層,棺材就能拉出來了。”老皮一邊忙活一邊說道:“我怎麽感覺這棺材的旁邊還有個類似的,老鄭,你說會不會這就是拉了一棺材的船?”
“保不齊他們是把寶藏塞棺材裏了。”詩人立刻展開了聯想道:“為了掩人耳目,借故運送屍體,這樣的橋段咱們抗日戰爭的時候八路軍可沒少幹,想想就興奮,要真是得了寶藏咱還在這地兒受什麽氣,直接轉道去南洋投奔帝國主義去。”
“你小子就是個叛徒!”老皮給那棺材係上了一截鐵船上拆下來的繩索站在外麵試了一下,微微的已經能動了,“哥幾個搭把手,來,一二三,用力!”
“嘩啦”一聲,若大口棺材被慢慢的拖了而出,這是一口刷著朱漆的紅褐色棺木,泡在這樣的海水沙層裏頭也不知道多少年月了,當它被擦去覆蓋著的那些沙土時露出的顏色竟然還幽幽的泛著光,就跟新下葬的一般。整口棺材呈頭寬腳窄的傳統造型,光滑的漆麵看不到一絲疙瘩,兩邊的線條極其完美,更加重要的是棺材的正上方還油著一條五爪金龍,從頭一直延伸到尾部,氣勢滂破,這玩意一瞧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家能夠用得起的。
“我滴乖乖,”老皮用煤油燈照著那條金龍感歎道:“這感情就是地主老財也用不上這麽闊氣的東西吧,我說詩人你小子八成還真胡咧咧對了,這裏頭恐怕真有寶貝。”這說完他就打算用鏟子去撬,卻被王陵伸手一把攔住道:“別動!”
“咋了嘛?”老皮不解道。
“喏,”他一努嘴指著棺材的正前方道:“看到那個貼著的小紙片了沒?”
在棺材的上方靠前的位置,也就是龍的頭部,那條龍的嘴巴是張開著的,和一般的龍嘴戲珠圖案不一樣,這條龍的嘴巴裏“叼”著一張黃色的紙。這張紙不過比一般的撲克牌略大,呈細長形,紙的上方畫著大紅色的圖案,歪歪扭扭的也看不清是個什麽意思,隱約可以辨認的是個什麽什麽“赦令”之類的。
“這是一張符,”王陵頓了頓說道:“一張正宗的茅山鎮屍符。”他第一眼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就覺得有些眼熟,左思右想,好像是在那本《道門藏經》上見過,跟著腦子裏頭的記憶一對比還真是那麽回事。
“毛汝賢既然是師從劉伯溫,懂一些風水陰陽術倒也不奇怪,”李鑫道:“如此說來,老鄭的推斷更加是有說服力了,這符有什麽講究嘛?”
王陵接著說道:“在我們國家曆朝曆代都有一個僵屍的說法,西方國家也有,其實最早的時候它不叫僵屍,而是被稱為不死民,這東西古書記載隻有寥寥幾個字:‘不死民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一曰在穿匈國東。’
王陵繼續說道:‘這東西,曾經有人認為是中國僵屍的起源,其實僵屍是不多見的,尤其的年份久遠的,偶爾平常所遇到的多半都是清朝以後的,民間傳說的僵屍大抵也都是那個年代的,這是因為明代以前的基本已經絕跡。
我在古籍上見過這麽一則故事,在以前其實是沒有僵屍這個稱呼的,隻有屍變這個說法。屍變是集天地怨氣,晦氣而生。不老,不死,不滅,被天地人三界屏棄在眾生六道之外,浪蕩無依,流離失所。總之就是人在死後會呈一種‘複活’過來的狀態,失去心智如同行屍走肉一般,但卻能嗜血傷人。
古人們所它們身體僵硬,在人世間以怨為力,以血為食,用眾生鮮血宣泄無盡的孤寂。僵屍本是古時人們傳說中的一種神秘生物,它可能是人類神化故事中最可怕最曆害的一種怪。
這種怪是否存在,其實眾說紛紜,偶爾在民間有所聽聞,後來在明朝成祖永樂皇帝年間發生了一件事。這位皇帝要遷都北京,並且親自修建了紫禁城,就在今天的太和殿龍椅的正下方,當時工匠們挖出了一座前朝古墓。這古墓裏有一口棺材被人抬了出來,當時是決定要銷毀的,一把火放了之後,不料竟然從裏麵出來一個渾身焦黑的‘人’,這個‘人’力大無窮,據說還會飛簷走壁,攝人心魄,當時征調修皇宮的工匠裏死傷慘重。一時間,整個工程都停了下來,後來有人給朱棣舉薦了一位道士,這位就是武當山的創派祖師張三豐。
張三豐隻身前去,也奈何不得那東西半分,最後隻是乘著月虧之夜,用一口銅棺作為引誘才勉強封住。事後,張三豐命人把那口銅棺抬回了武當山,並修建了鬥、牛、女、虛、危、室、壁總計北鬥七星合成的玄武碑,將那銅棺永久的鎮壓在碑下。
後來明成祖為了鎮壓邪物,又在十年後命三十萬工匠進駐武當山,花了整整十三年時間修建成了武當今天的模樣,並供奉真武大帝在此,立為皇家道觀,永世保佑大明。”
“刷,”王陵道:“我看過老書上講,古人造船為了防止腐爛都是先刷一層桐油,讓桐油沁入木頭防腐防水,然後外麵再刷一層防水漆。”
“那你見過船上用大漆畫著‘壽’字嘛?”這席話說完,幾個人頭皮都是一麻,王陵說道:“什麽意思,你看到什麽了?”
老皮拿著煤油燈對著鄭九五道:“老鄭,你可不能框我們,你說在我們來之前你就發現了這裏是條船嘛?”聽老皮語氣可不怎麽友好,帶著一股濃濃的質問。而鄭九五也不得承讓對幾人說道:“你們既然不信可以來這邊看看,這裏是我先前挖的,但是大部分都在水中沒法繼續。”
跟著鄭九五他們去到鐵殼船大約十五米開外一處靠近岩石的地方,在這裏果然是有一個積水的坑,好在水很淺剛剛沒過下方露出的一截東西,輕輕擦去上麵的沙粒,一塊大約長一米左右隆起的木板露了出來,往兩邊扒拉一直在延伸的感覺。
“他沒說謊,”老皮檢查了一番後對王陵道:“看著線條的走向的確是通向鐵殼船的,但是兩者還是有差別,這邊的木頭要明顯的寬大厚重很多,我們剛挖開的那玩意我怎麽瞅著都像是一口棺材,難不成當年小日本死了之後把人埋在船下麵剛好讓我們撞見了,真要是那樣的話運氣也有些太背了點。”
“你這會兒倒是囉嗦了,”詩人道:“你管他是什麽砸了再說唄,什麽牛鬼蛇神經過幾百年還能折騰?就我們村裏但凡是清代以前的墳包一個都沒留下,全讓那群紅衛兵給抄了個稀巴爛,他們還把穿著清朝補丁官服的屍首從裏頭拉出來遊街呢!”
這是王陵的主意,所以老皮這便是又把目光投向了他,於是幾人重新折了回去換成王陵自己去看了一番,不一會兒的功夫他起身對眾人說道:“我確定這是一口棺材,用的三麵木頭的形製,符合喪葬的標準,而且咱看到的是棺材的正前方,估計棺材蓋板被這鐵殼船給壓住了。”
在這個黑乎乎的環境裏,一盞煤油燈,一口莫名其妙的棺材,還有幾具已經爛透了的屍體,一種原本該有的恐懼感一直到這會兒才開始慢慢襲了上來。一旁的李鑫不禁打了個哆嗦,微微往後退了一步道:“要不還是先出去把事兒給說清楚回頭在多找一些人來幫忙吧。”
“不行,”鄭九五當即拒絕道:“這件事絕不能讓島上的人知道,事關重大,範圍越小越好。”
王陵跟著也點頭道:“我同意他的說法,這下方要真是跟王直遺寶有關,那我們不一定是幸運,也有可能是闖了禍,老邢那個人既然敢給我們背這麽大一口黑鍋,保不齊他是什麽想法,他至少眼下是不值得我們信任的。”
“挖吧,”老皮拿著鏟子拍了兩下那塊木頭道:“是騾子是馬,咱拉出來遛遛,你們讓開,我一個人就能行。”
這王陵看看鄭九五,後者沒什麽表示,他對奇怪的聲音一直是有芥蒂,要是這個陰影不除恐怕這輩子在聽到類似的聲音都會有膈應。於是乎他也抄起了鏟子,兩個人一起慢慢把那周邊的沙子掏出來,約莫半個小時的功夫,一具完整的棺材就出現在鐵殼船的正下方,而棺材的下方則是一段完整的木船甲板,單從這個結果來看鄭九五沒有說謊。
因為棺材被鐵殼船壓著,所以想要完整的拉出來還有些費力,需要在下方打寸子把鐵殼船頂住,從現場來看,棺材和鐵殼船之間還有一層約莫五十公分厚的沙層,也不知道這棺材是原本就埋在這裏還是被後來的人故意用船壓在下方的。
“打好寸子,再掏空這個隔層,棺材就能拉出來了。”老皮一邊忙活一邊說道:“我怎麽感覺這棺材的旁邊還有個類似的,老鄭,你說會不會這就是拉了一棺材的船?”
“保不齊他們是把寶藏塞棺材裏了。”詩人立刻展開了聯想道:“為了掩人耳目,借故運送屍體,這樣的橋段咱們抗日戰爭的時候八路軍可沒少幹,想想就興奮,要真是得了寶藏咱還在這地兒受什麽氣,直接轉道去南洋投奔帝國主義去。”
“你小子就是個叛徒!”老皮給那棺材係上了一截鐵船上拆下來的繩索站在外麵試了一下,微微的已經能動了,“哥幾個搭把手,來,一二三,用力!”
“嘩啦”一聲,若大口棺材被慢慢的拖了而出,這是一口刷著朱漆的紅褐色棺木,泡在這樣的海水沙層裏頭也不知道多少年月了,當它被擦去覆蓋著的那些沙土時露出的顏色竟然還幽幽的泛著光,就跟新下葬的一般。整口棺材呈頭寬腳窄的傳統造型,光滑的漆麵看不到一絲疙瘩,兩邊的線條極其完美,更加重要的是棺材的正上方還油著一條五爪金龍,從頭一直延伸到尾部,氣勢滂破,這玩意一瞧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家能夠用得起的。
“我滴乖乖,”老皮用煤油燈照著那條金龍感歎道:“這感情就是地主老財也用不上這麽闊氣的東西吧,我說詩人你小子八成還真胡咧咧對了,這裏頭恐怕真有寶貝。”這說完他就打算用鏟子去撬,卻被王陵伸手一把攔住道:“別動!”
“咋了嘛?”老皮不解道。
“喏,”他一努嘴指著棺材的正前方道:“看到那個貼著的小紙片了沒?”
在棺材的上方靠前的位置,也就是龍的頭部,那條龍的嘴巴是張開著的,和一般的龍嘴戲珠圖案不一樣,這條龍的嘴巴裏“叼”著一張黃色的紙。這張紙不過比一般的撲克牌略大,呈細長形,紙的上方畫著大紅色的圖案,歪歪扭扭的也看不清是個什麽意思,隱約可以辨認的是個什麽什麽“赦令”之類的。
“這是一張符,”王陵頓了頓說道:“一張正宗的茅山鎮屍符。”他第一眼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就覺得有些眼熟,左思右想,好像是在那本《道門藏經》上見過,跟著腦子裏頭的記憶一對比還真是那麽回事。
“毛汝賢既然是師從劉伯溫,懂一些風水陰陽術倒也不奇怪,”李鑫道:“如此說來,老鄭的推斷更加是有說服力了,這符有什麽講究嘛?”
王陵接著說道:“在我們國家曆朝曆代都有一個僵屍的說法,西方國家也有,其實最早的時候它不叫僵屍,而是被稱為不死民,這東西古書記載隻有寥寥幾個字:‘不死民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一曰在穿匈國東。’
王陵繼續說道:‘這東西,曾經有人認為是中國僵屍的起源,其實僵屍是不多見的,尤其的年份久遠的,偶爾平常所遇到的多半都是清朝以後的,民間傳說的僵屍大抵也都是那個年代的,這是因為明代以前的基本已經絕跡。
我在古籍上見過這麽一則故事,在以前其實是沒有僵屍這個稱呼的,隻有屍變這個說法。屍變是集天地怨氣,晦氣而生。不老,不死,不滅,被天地人三界屏棄在眾生六道之外,浪蕩無依,流離失所。總之就是人在死後會呈一種‘複活’過來的狀態,失去心智如同行屍走肉一般,但卻能嗜血傷人。
古人們所它們身體僵硬,在人世間以怨為力,以血為食,用眾生鮮血宣泄無盡的孤寂。僵屍本是古時人們傳說中的一種神秘生物,它可能是人類神化故事中最可怕最曆害的一種怪。
這種怪是否存在,其實眾說紛紜,偶爾在民間有所聽聞,後來在明朝成祖永樂皇帝年間發生了一件事。這位皇帝要遷都北京,並且親自修建了紫禁城,就在今天的太和殿龍椅的正下方,當時工匠們挖出了一座前朝古墓。這古墓裏有一口棺材被人抬了出來,當時是決定要銷毀的,一把火放了之後,不料竟然從裏麵出來一個渾身焦黑的‘人’,這個‘人’力大無窮,據說還會飛簷走壁,攝人心魄,當時征調修皇宮的工匠裏死傷慘重。一時間,整個工程都停了下來,後來有人給朱棣舉薦了一位道士,這位就是武當山的創派祖師張三豐。
張三豐隻身前去,也奈何不得那東西半分,最後隻是乘著月虧之夜,用一口銅棺作為引誘才勉強封住。事後,張三豐命人把那口銅棺抬回了武當山,並修建了鬥、牛、女、虛、危、室、壁總計北鬥七星合成的玄武碑,將那銅棺永久的鎮壓在碑下。
後來明成祖為了鎮壓邪物,又在十年後命三十萬工匠進駐武當山,花了整整十三年時間修建成了武當今天的模樣,並供奉真武大帝在此,立為皇家道觀,永世保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