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後宮叫德妃.6_第十五章 拉攏四阿哥
有種後宮叫德妃(全) 作者:阿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夕陽懸在天際時,嵐琪站在永和宮的屋簷下,聽內務府稟告了過幾日鈕祜祿皇後生忌的準備。如今要為太後辦壽宴,宮內祭祀之事都低調進行。本來幾位皇後、妃嬪薨逝已久,這些禮節都不大有人上心了,但每一年嵐琪都好好記著她們各自的日子,沒有一次疏忽過。但她也不會想到太子跑去坤寧宮是祭奠養母,此刻一想到太子妃那絕望而無助的眼淚,就無法安心,玄燁他到底會看到什麽?
“娘娘,風更大了,進屋子吧。太子既然已經在乾清宮和皇上說話,皇上今晚是不會再來了。”環春拿來衣裳給嵐琪搭在肩頭上,勸說道,“您若著涼傷風,皇上又該生氣了。”
嵐琪沒好氣地說:“我又不是在等他。今晚夕陽好看,我隻是多看幾眼。”說著轉身回屋子裏去。環春想哄她高興,笑著說白天那些銀票的事,問她怎麽不數數,瑛福晉會不會不小心少給了些,她才露出幾分笑容,道:“她不像我見錢眼開,那會兒是要緊時刻才來找我周轉,她很會過日子的。”
環春笑道:“哪兒有人說自己見錢眼開呀?”
嵐琪悶悶地嘀咕:“我喜歡攢錢又不是什麽不光彩的事。”
主仆有一搭沒一搭地說玩笑話,可今晚的永和宮真真冷清極了。兒子們在阿哥所一個月也不進來幾趟,小宸兒和敦恪被溫憲領去公主府玩幾天,於是就留下她獨自守著一屋子宮女太監。
白天玄燁來時還念叨他添亂,現在卻巴不得能陪在他身邊,但眼下隻有清風相伴,今夜怕是等不到了。
可她想見的人,也滿心想見她。當皇帝乘著夜色踏著清風進門時,嵐琪正盤膝坐著擺棋子。
她是無聊至極了,沒事做,將黑白子間隔一排一排擺滿整個棋盤,剛擺滿了一盤隨手攪亂,預備再一顆顆分開時,乍然見玄燁站在燈下,她一怔,玄燁則笑道:“你說攢的錢要分朕一半,朕來拿了。”
匆匆望一眼窗外的天色,黑漆漆的已猜不出時辰。她簡單用了晚膳後就一直這麽閑著發呆,滿心想著今晚還能不能見到玄燁,再看此刻屋子裏沒有外人在,忙起身趿了鞋,也不急著行禮,先將人拉進來,問他:“皇上用過晚膳了沒有?”
玄燁點頭:“和太子一道用的。”說話間便散出淡淡的酒氣。嵐琪問是不是喝了酒,就轉身到門前去,讓人拿熱水煮醒酒湯。玄燁則呆呆地坐在那裏,一切任憑嵐琪的擺布,溫暖的醒酒湯也是就著嵐琪的手慢慢飲下,他並沒有醉,就是什麽也不想做。
伺候喝了醒酒湯,一時半會兒也不能睡,嵐琪看了看發呆的玄燁,想哄他笑一笑,唯有違心地說:“難道真是來拿那一半銀子的?您稍等片刻,臣妾拿給您。”
玄燁點頭,終於開口說話:“先讓朕數一數有多少,別讓你少給了我。”
“可是……”嵐琪哪兒舍得。
“是你白天答應了要給朕的。”玄燁眼底的笑容漸漸明朗,滿室的燭光都跟著明亮了似的。
嵐琪扭扭捏捏地轉身去,像是真要去翻出小金庫來,可突然一個激靈,歡歡喜喜跑回來說:“皇上拿去了也無處花銀子。臣妾說給您的怎麽敢反悔?但是乾清宮裏進進出出各種各樣的人,放那麽多錢不方便,臣妾給您守在永和宮裏,幾時您要花錢了,再來問臣妾拿。”
玄燁笑意深深:“朕什麽時候才能要自己花錢?”
嵐琪莞爾:“像從前帶著我到外頭去逛逛時,您還記得那個摳門的小丫頭嗎?”
玄燁怎會不記得?卻說:“你那些大票子給了朕,我也不能再領其他漂亮年輕的小丫頭上街去逛,要麽你先兌二三十兩散碎銀子給我?”
嵐琪微微噘了嘴,她在說美好又甜蜜的回憶,人家卻拿年輕的來硌硬自己,可又明知道是玩笑話,吃味生氣也拿捏著分寸。剛想嬌嗔幾句,見玄燁抬手微微張開了懷抱,她不由自主地走上去。玄燁就環腰將她抱住,麵頰貼在自己的胸下,大男人身子的重心也都幾乎壓在她一人身上,嵐琪不由自主地抱住了玄燁的腦袋。
“怎麽啦?”像是一貫哄著兒子們一般,此刻正哄著她深愛的男人。玄燁卻輕輕蹭了蹭她的麵頰,不言不語,仿佛真的醉了一般。嵐琪溫柔地說:“要是困了就早些睡,剛剛問了時辰,也不早了。”
但玄燁依舊不言語。好半天,嵐琪覺得實在腰酸得支撐不住,嘿嘿一笑,想哄懷裏的人好好坐著,指間滑到他的臉頰,直覺得燙手得嚇人,心頭一慌,再仔細摸他的前額和後脖子,立刻朗聲喊人來,讓他們宣太醫。好好的,皇帝竟病了。
那一晚嵐琪沒睡,守著高燒的玄燁。皇帝翌日因病未上朝。嵐琪趴在他身邊迷糊過去,不知已清醒的人吩咐了乾清門聽政照舊,但由太子臨朝。等她迷迷糊糊醒來時,因坐著一整晚,腰都直不起來了,反被玄燁拖上床,要給她揉揉腰。她緊張地摸摸玄燁的腦袋,的確不再燙手,又見雙目明朗清晰,總算定了心,也顧不得自己通宵未睡,此刻臉上多麽狼狽,關切地問:“怎麽就發燒了?你又嚇唬我。”
玄燁溫和地笑著:“大概是心裏的火散出來了,現在散得幹淨了,好得也快。”
嵐琪不動,隻是道:“那也要好好歇幾日,每年總有一兩場小毛小病,今年果然沒能免。”
玄燁笑道:“這樣子才能名正言順地跟你撒嬌,朕在你這裏歇幾日。”
嵐琪見他這模樣,知道真沒事了,便嗔怪:“難道不心疼我伺候你累著?我如今也沒從前的精神了。”
話音才落,就有小太監在屏風外說有事稟告。嵐琪想下床去,玄燁輕聲說他們不會進來,問起何事,外頭人道:“太子在永和宮門外求見,要向皇上稟告臨朝聽政之事。”
玄燁卻說:“就說朕睡了。”
嵐琪默默地坐直了身子,抬手理著發鬢,不經意回眸,卻見玄燁眼中的笑意散得幹幹淨淨,提起太子便十分嚴肅凝重,她心裏明白,再沒多問一句。隻是很快就有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他們來請安問疾。別的阿哥尚不方便到永和宮,四阿哥本是進出自由,可今日也要人通報後才決定是否進來,便不出意外地,所有皇子都被擋了駕。
那日午前倒是見了幾位大臣,索額圖、明珠、佟國維、馬齊等一同在聖駕前,君臣說了好久的話才散了。嵐琪在偏殿回避了大半天。環春來請主子回去伺候皇上時,輕聲告訴她:“奴婢聽見幾句,像是今年到年末,朝廷的事都要由太子監管,皇上接下來就兩件事:養好身子,還有給太後祝壽。”
嵐琪唯恐出門遇見什麽外臣,一麵立在鏡前端莊儀容,一麵問著:“你怎麽知道的?”
環春道:“殿門敞開著,皇上就那麽說了,大大方方地,外頭伺候的人都能聽見。”
嵐琪想到昨天的事,她還沒來得及弄清楚玄燁到底在坤寧宮和太子做了什麽,回到乾清宮與兒子把酒言歡又說了些什麽。病真是來得急,固然是養病最要緊,可如今朝廷的事,是不是也變得太急了?說不定四阿哥在外頭,還盼著從額娘這裏知道些什麽,可偏偏嵐琪什麽都不曉得。
環春又道:“幾位娘娘要來侍疾。貴妃娘娘也派人來問,讓您需要她的時候言語一聲。”
嵐琪摸了摸衣襟便往外走,吩咐著:“該是我去向貴妃娘娘稟告才是,還有太後那裏,你讓他們準備轎子。”可又擔心去見了玄燁就脫不開身,索性要先出門去,留下環春照看皇帝。她往寧壽宮和儲秀宮走了一遭。至於榮妃幾位,明知道人在她這裏,場麵上的關心是必然的,可不會真的衝過來插一手。從那日之後,皇帝以養病為借口,留在永和宮裏不走了。
但再過數日,皇帝又帶著佟貴妃等幾位後宮遷至暢春園養病,朝廷裏的事一概交由太子和幾位重臣,皇帝在暢春園裏不聞不問。登基近四十年來,還是頭一回見到這樣的光景,而如今太子已有二十六七歲,早就是獨當一麵的年紀了。
直到十月初,皇帝才從暢春園回來。雖然回了乾清宮,但還說要保養,朝政的事一概從毓慶宮走。
皇帝是回宮後第二天才搬來永和宮歇著,進門就先問嵐琪養好了身子沒有,被伺候著寬衣解帶,就滿耳朵都聽著埋怨的話。可他笑悠悠地摟著人家的腰說:“要不是心疼你,現在朕都想讓你給我生孩子呢。”
嵐琪竟在他腳上踩一腳說:“少來哄人了,好好保重身子,別老折騰我,比甜言蜜語強些。”
玄燁心情甚好,要與她下棋。嵐琪反而不習慣皇帝這麽悠閑,這麽多年哪一回不是帶著奏折過來的?就是吃著飯送來八百裏加急,他都能撂下碗筷,這樣悠閑得什麽事都不做,記憶裏就那麽幾回兩人在一起時才有過。
嵐琪擺著棋盤,讓玄燁摸黑子白子,忍不住說:“臣妾也想您歇在這裏,可壽宴就在眼前,臣妾怕是閑不下來。”
皇帝眼中有淡淡的懇求之意,望著嵐琪說:“你忙你的,朕不煩你。”
嵐琪渾身都不自在,這世道怎麽就顛倒了?
嵐琪記得玄燁曾親口說,怕鬆懈了朝政江山就會坐不穩,可現在他這何止是鬆懈,幾乎就要不管了,他的那些憂慮呢?這是真的要保重身體,還是另有打算?而她又該如何自處?難道就這樣無所顧忌地陪著他下棋說玩笑話,晃晃悠悠把歲月消磨了?
想歸想,最終還是坐下陪他下棋,但心思不經意地就會表露在棋子上。棋局過半時,玄燁說:“別心事重重,專心下棋。朕就想歇一陣子,天下亂不了,朝綱也亂不了,朕可是辛苦了四十年穩固下的江山,就是敗,也足夠他們幾輩子去折騰了。”
嵐琪見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便道:“可您也不能天天在永和宮待著。”
話一出口,玄燁就用方才那一副神情看她,就差開口央求留下他可好。嵐琪無可奈何,重重擺下一顆棋子說:“不許給我添亂。”
玄燁伸手在她臉上摸一把,說道:“口是心非,難道你不願朕天天和你在一起?”
嵐琪矯情地說:“誰曉得是不是人家想天天和臣妾在一起?”
這樣一說笑,嵐琪釋懷了幾分。雖然皇帝又跑回永和宮“養病”是很奇怪的事,但帝王龍體是國之根本,眼下四海升平,雖然小麻煩不斷,但是以往三藩噶爾丹等動搖國本的大事一點兒沒有,皇帝看似把權力交付給了太子,太子也沒真扛起多大的擔子,更何況有一班優秀的文武大臣輔佐開路,皇帝優哉遊哉的這些日子裏,朝野上下都很太平。
待到壽宴臨近,八方來朝,四方來賀,京城裏多了好多奇裝異服的外邦人,皇帝偶爾才接見一兩個重要的使臣,大部分都是太子和諸位皇子在應付。
各貝勒府少不得多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永和宮裏,四五個小太監搬來一麵碩大的畫框,說是皇上送來給德妃娘娘的洋畫。嵐琪那會兒正得閑,坐在屋簷下給敦恪梳頭,便領著小姑娘一道來開眼界。
小太監們麻利地將包裹著洋畫的紙扯開,露出色彩斑斕的一角,果然很新鮮。可等兩個小太監呼啦一下撕開所有的紙,隻見赤身裸體的豐滿女人半躺在畫裏,引來周遭一陣驚叫聲,嵐琪慌忙捂住了敦恪的眼睛,喝令底下的人:“混賬東西,趕緊遮起來。”
可小公主卻被逗得咯咯大笑,拉著嵐琪蹦蹦跳跳地說:“德妃娘娘,那個人沒穿衣裳,我去叫宸兒姐姐來看。”
嵐琪又好氣又好笑,捧著她的小臉蛋叮囑:“不可以到處亂嚷嚷,你可是金枝玉葉的公主,哪能把那些沒羞沒臊的話掛在嘴邊?敦恪最乖了是不是?”
這樣哄了半天,才和小姑娘拉鉤,保證不去外頭亂說。嵐琪就等玄燁回來,質問他什麽意思。而皇帝在乾清宮應付了外臣後,興衝衝就跑回來,進門就找那幅畫,問嵐琪:“東西你擱哪兒去了?”
環春在一旁哭笑不得地說:“萬歲爺,您送來那麽一幅赤身裸體女人的畫,奴才們嚇得魂兒都沒了,娘娘還怎麽好意思擱在眼前?”
玄燁覺得不可思議,再看嵐琪板著臉,忙把梁公公喊來,問他怎麽回事。果然是乾清宮那邊送錯了,皇帝明明是讓他們送一幅風景畫來給嵐琪欣賞的。西洋油畫經過幾位洋大臣帶來中華雖然早就不新鮮了,但難得那邊名家之作,這次送來給大清太後賀壽,他挑了一幅想給嵐琪,結果卻是出了洋相。
皇帝罵了梁公公和幾個糊塗的小太監,讓他們再去把畫取來,便坐在嵐琪身旁說:“都是那些奴才的錯,難道你要怨朕?”
嵐琪的臉頰紅撲撲的,在他身上輕輕一捶:“臣妾看見也罷了,姑娘還小呢。我興衝衝地領著敦恪一道看熱鬧,要是沒嚇著那丫頭就是臣妾的福氣了。”
玄燁笑問:“敦恪嚇著了?”
嵐琪無奈地笑道:“沒嚇著,還興奮地要去找小宸兒來看,您生的閨女可真了不起,臣妾這會兒心還亂跳呢。”
玄燁膩歪著,說要揉一揉,問道:“那幅畫呢?”
嵐琪見他一臉曖昧,含笑嗔怪:“還留著做什麽?留著叫人家做壞事嗎?”
玄燁摸著她的手嘖嘖不已,感慨著:“西洋女人真是豐滿極了,朕在乾清宮看過一眼。”他說這話就拿眼神在嵐琪身上亂瞟,氣得嵐琪罵他:“青天白日,皇上可真是了不得了。”
正說著話,外頭通報內務府送來器皿,請德妃娘娘檢查,是壽宴上要擺在外臣席前的用具。嵐琪在鏡子前整理了衣裝,完全不理會玄燁,自顧就往外走。皇帝反而眼巴巴地跟著她出來,還被嵐琪說:“內務府的人都是小心眼兒,皇上看看就好,別回頭您多說一句話,他們將來給臣妾穿小鞋。”
玄燁低聲嗬斥:“反了他們的。”
嵐琪卻笑道:“皇上對付大臣們,難道都是用嚇唬的?臣妾可不委屈,他們再怎麽著都是翻不了天的奴才,要緊的是有人辦差就好。”
而內務府的人發現皇帝也在永和宮,個個都伏在地上動也不敢動。上一回惹怒了榮妃、德妃的事的確沒有被追問什麽罪過,但這是他們被兩位娘娘抓住的把柄,如今再如何盡心,也怕娘娘們秋後算賬。今天見皇帝在此,都明白德妃娘娘但凡說個不字,他們就完蛋了。
幸好這一批東西很令人滿意,嵐琪還誇他們的采買如今算盤打得更精了,打發人帶著東西下去了。玄燁好奇地問:“你們這樣事必躬親,連器皿都要一件件查,再多十雙手也忙不過來。朕若如你們一般治理朝政,還不得累死了?”
嵐琪洗了手,在環春捧來的匣子裏挑了些槐花膏擦在手上,沒有違背承諾提起上回他們弄虛作假的事,隻是說道:“家國之大,皇上這樣做當然不行,可紫禁城再大總有地界,宮裏的人頭再多也數得過來,臣妾和榮姐姐早就習慣了。”
玄燁手裏把玩著瑪瑙扳指,很佩服地說:“你們這些柴米油鹽裏,果然有很多大學問,明日朕再跟著你看看熱鬧。這些年,還真沒仔細看過你們是怎麽做事的。”可前一刻還坐著好好說話,這一刻環春剛走開,玄燁就湊過來聞嵐琪手裏的槐花香,輕聲說:“夜裏我們賞那幅畫可好?”
嵐琪心裏熱乎乎的,把他往後一推,就走開了。
正好乾清宮急匆匆來人,說科爾沁的親王剛剛到京城,太子派人問萬歲爺見不見,玄燁便正經臉色要離開,眾人圍著他將衣衫穿戴整齊。玄燁說:“科爾沁的人來,夜裏朕帶他們到寧壽宮覲見太後,要晚些回來,你自己用膳吧。”
嵐琪無奈:“怎麽還是要來?”
玄燁點頭笑道:“他們都知道朕在你這裏養病呢,何況咱們還要賞……”可惜話沒說完,就被嵐琪推出去了。
寧壽宮裏,皇帝從永和宮過來,自然比太子早些到,正與太後說著玩笑話。太後早已望眼欲穿,雖然幾十年來難得見幾回,家鄉來的故人忘了容貌,新人從沒見過,可家鄉就是家鄉,來人就是親人,這次壽宴最讓她欣慰的,是皇帝為她從草原接了人來。
而太子前來接應時,赫然發現大皇姐純禧公主竟然隨夫家一道來京賀壽。太子妃草擬名冊時並沒有將她列入。其他幾位遠嫁的公主也因各種緣故未能歸來。乍然見到已在三十之齡的皇姐,想起昔日光景,姐弟倆不免唏噓日月如梭。而太子從小跟著皇帝出入乾清宮、毓慶宮,與姐妹們的往來也不如其他兄弟,純禧公主對太子更多的是恭敬,還是之後見了皇阿瑪見了皇祖母,才熱絡些。
永和宮裏,嵐琪聽聞純禧公主來了,催著環春去鍾粹宮報喜,讓端嬪去慈寧宮瞧瞧。自己忙著換衣裳時,聽見環春說:“咱們大公主都三十歲了呢,奴婢滿腦子想起來的,還是公主小時候的模樣。”
“是啊,孩子都這麽大了,我們能不老嗎?”嵐琪湊近看鏡子裏的自己,怕眼角的細紋沒遮蓋好,又怕鬢間露出白發。這幾天,玄燁總是鬧她,要在她的頭發裏找出白發,可翻了幾天也沒看到,那個人盼著與她白頭到老,可嵐琪卻不願歲月流逝得太快。
公主歸來的驚喜讓端嬪滿心安慰,她比誰趕到寧壽宮都早,但太後與純禧說著話,容不得她們母女太親近。還是皇帝體貼,那日晚膳後就說公主在京的宅子許久沒人住,就留在宮裏直到壽宴後回科爾沁,端嬪便得以帶著女兒回到鍾粹宮,母女倆好好說話。
因公主回來一趟不容易,嵐琪幾人在寧壽宮見過就罷了,沒有跟來這兒妨礙她們母女相聚。倒是榮妃自小就看著純禧長大,等同母親一般,才與布貴人等一道在眼前說話。鍾粹宮裏喜氣洋洋,榮妃和布貴人自然也盼著她們的女兒幾時能回京就好了。
夜漸深,客人散去,端嬪要與女兒同榻而眠。女兒伺候她洗漱時,終於沒有別人在了,端嬪便道:“壽宴還有些天,這幾日我向皇上請示後,你離宮去一趟恭親王府吧,你阿瑪身體不大好,時好時壞,總不是個法子。你親娘沒了時你不能回來看一眼,別再留下什麽遺憾了。”
純禧如今也是做母親的人了,反而更能體會這其中的感情。對於她自己來說,養母、生母真的不再那麽重要,而養母對自己的恩情,才值得她一輩子報答。但既然母親這樣說,隻要皇帝不反對,她就應該去看一看親生父親。
而說起這些年宮裏的事,純禧感慨:“太子變好些了,今日乍一眼見到,他認得出兒臣,兒臣卻沒把他認出來,倒是那一身衣裳叫我知道那是太子,真想見見其他兄弟姐妹。”
端嬪隻歎:“太子也不容易。”
純禧則道:“我聽說了,阿哥們都不容易,這就都當差了。”而她幼年與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往來親密,不免笑道:“明兒都要見見才好。”
“可惜兄弟們不如從前了。”端嬪又歎息,勸女兒,“你難得回來,隻管和我們團聚高高興興的,別的事別放在眼裏。”
“還真叫額娘說中了,來京路上我們遇見饑荒的災民,回來知道如今是太子監國,我可什麽話都不敢亂說了。”純禧神情緊張道,“您女婿他們還在算計,要不要向皇上稟告呢?”
此刻永和宮裏,兩幅西洋油畫疊放在嵐琪的寢殿內。前頭綠意蔥蔥的森林擋住了後麵的春光;但後頭那一幅畫略大出一圈來,那畫上豐滿的洋女人露出腳踝。嵐琪的目光時不時就會移過去,心裏怦怦直跳,耳邊則細細聽著外頭的動靜,等待玄燁從寧壽宮歸來。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更是跑到門前問了動靜,讓宮女們繼續在外頭待著,自己轉回身,小心翼翼地拉開前頭那幅畫,燭光下又往後麵那白花花的身體望了幾眼,看到要緊的地方,還是嚇得縮了回來,雙頰緋紅,嘴裏嘖嘖:“洋人實在太荒唐。”
話音才落,外頭就有了動靜,皇帝終於回來。她迎到門前,隻見皇上揚塵帶風地走來,見麵就拉著她的手一同進屋子,說:“見了純禧,朕才覺得後悔,該把姑娘們都召見回來才對。朕何必那麽多顧慮呢?再沒有比家人團聚更能讓太後高興的了。”
說著這些,就看見靠在牆邊的兩幅畫。前頭那幅畫才是他要送給嵐琪的,自然也看到了後頭還疊著的那一幅,不禁朝嵐琪曖昧地一笑,也不著急,隻等洗漱換了衣裳,懶懶地在炕上歪著時,見嵐琪端參茶來,他才信手朝牆邊一指,明知故問:“那後頭疊著的,是什麽?”
嵐琪知道他使壞,故意說:“臣妾也不曉得,皇上自己看看去?”
玄燁笑得曖昧極了,拉著她的手說:“咱們一道去看?”
嵐琪別過臉,氣哼哼道:“臣妾倒是想知道,這要不是送錯到了永和宮,皇上預備擺在哪裏呢?難道留在乾清宮裏,將來和年輕的妹妹們一道欣賞?”
玄燁起身拉她往畫前走,笑著問:“若是如此呢?”
嵐琪不肯挪動身體,玄燁一麵死纏濫打地說講好了夜裏一道賞畫的,一麵手就不老實地摟在她腰上。而對嵐琪來說,不知怎麽的,剛停牌子那會兒,她心裏糾結得很,近來反而越發放得開,不僅是玩笑,更是身體上的接觸,隻要是私下裏和玄燁在一起,她什麽都敢說敢做,這會兒掙紮開了手,扭身背對著皇帝,竟是說道:“畫兒有什麽可看的,哪裏有人好看……”
果然就有熱乎乎的氣息從脖子後頭往身體裏鑽,身子被人緊緊抱著,玄燁說:“朕今日喝了草原上帶來的酒,烈性得很。”
說著話,大手就解開了她脖子下的盤扣,手指不由分說就往溫柔鄉裏滑。嵐琪身子一緊,再也站不穩,嬌嗔一聲,無力抵抗,完全落在玄燁的掌心裏了。
隔天早晨,嵐琪醒來時,玄燁還在身旁酣睡。年輕那會兒,她就總盼著能有一天可以和丈夫安安穩穩度過一個早上,雖然出門在外時有這樣的機會,可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匆匆忙忙的。反而是如今年紀都不小了,皇帝突然賦閑,這些日子天天睡到日上三竿,甚至還要嵐琪催促他才肯起身。
此刻身旁的人醒了,睡眼惺忪地看著她,咽喉間嗚咽一聲,側身就把她抱個滿懷,腿重重地壓在她的身上,可說的話卻很清醒,告訴嵐琪:“過了皇額娘的壽宴,不能再這麽享樂。”
嵐琪以為皇帝是休息好了,壽宴之後要將朝政恢複如常,含笑應了他一聲,卻又聽玄燁輕哼:“哪怕往後幾輩子的敗,朕也看不見,眼前可不成啊!”
這一句話很沉重,興許太子理政的這段日子,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可。可嵐琪冷眼瞧著,太子算是鉚足了勁頭的,結果還是做得不夠好嗎?自然這不該是她操心的事,實打實地把壽宴辦好、辦妥當,至少還能有一件事讓皇帝高興。壽宴前的兩天,皇帝帶太子與諸阿哥、宗室親貴、科爾沁貴族以及外邦使臣在京郊圍獵,但太後壽誕在即,不宜太多殺戮,便定下不可射殺食草的動物,隻允許圍獵猛獸。這樣一來,就要憑運氣、憑本事,一整天熱熱鬧鬧下來,大多人都是空手而歸。
太子獵了一頭豹子,九阿哥獵了豺狼,其他阿哥都是空手而歸。見太子走去皇帝身邊,大阿哥在兄弟中間冷笑道:“今兒你們可有人瞧見豹子了?我連豹子拉的屎都沒看到。”
眾兄弟見大阿哥惱怒得說粗話,個個都悶聲不響。片刻,九阿哥問大阿哥:“我獵的豺狼,大哥可看見了?”
五阿哥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閉嘴。九阿哥不服氣道:“我也沒瞧見什麽豹子,隻怕皇阿瑪也曉得放了什麽畜生進去,這豹子莫不是自己跑來的?”
大家都曉得,行圍時,在圈定的地界裏,會有人往裏頭放生準備好的獵物。從前無忌殺戮時,兔子、麅子、梅花鹿等都會放進去,當然荒郊野外的,難免有別的野獸闖進獵區,但太子這麽拖了一頭豹子出來,還真是稀奇了。
此時十三、十四阿哥從邊上過來,胤祥高興地對四哥說:“我們看了太子獵的豹子,當頭一箭貫腦,太子射箭還是那麽準。”
十四阿哥覺得可惜極了,正好走在八阿哥麵前,滿麵不服氣地說:“早知道不跟著八哥走了,連一隻鳥兒都沒見飛過去,要是跟著太子走,我一定比太子先射到……”
“胤禎,你的箭術哪能與太子比?”八阿哥溫和地笑著打斷了弟弟的話,拍拍他的腦袋說,“過了皇祖母的壽宴,我們私下也能來試試身手。”
此時皇帝身邊的太監來了,請諸位阿哥過去說話。
眾兄弟齊齊到聖駕跟前行禮,皇子們個個豐神俊偉、英姿颯爽,這樣看一眼,直覺得皇室興旺,前途不可限量,在外人看來,足以是皇帝最大的驕傲。
可正是如此美好的光景下隱藏了多少不可告人的事,才讓皇帝更加覺得可惜心痛。玄燁將兒子們一一掃過,朗聲道:“你們都進去逛過了,現在朕派人在林子深處擺了一盤壽桃,你們一道出發,不論長幼,但凡最先取回來的,朕重重有賞,後日便將這壽桃進獻給太後祝壽,也算是你們的孝心。”
兄弟之中,胤禎突然跨前一步,說道:“皇阿瑪,我們的馬匹都不如哥哥們的馬腿長,可跑不過他們的。”
四阿哥聽得直皺眉頭,可不敢在父親和外人麵前教訓弟弟,微微垂著腦袋靜觀其變。但他實在低估了弟弟在父親麵前的受寵,隻聽皇阿瑪笑著說:“年紀小,心思簡單得很。你們的馬匹在平原上跑不過哥哥們,可進了林子,枝葉縱橫交錯,高頭大馬可不好走,就是你們靈活的時候了。誰先取得壽桃就是贏了。怎麽,你們還打算路上互相搶一回?”
大阿哥忙笑道:“皇阿瑪說笑了,兒臣自然是讓著弟弟們的。”
玄燁擺手:“不必讓,憑各自的本事。”接著對太
子玩笑道:“你的馬是朕挑的,可別跑不過他們了。”
如此,在侍衛們的引領下,太子率諸位阿哥準備再次出發。皇帝立在大帳前觀望,邊上朝臣們開始抓著機會溜須拍馬,連那些外邦使臣都讚不絕口。
皇帝麵上掛著笑容,目光遠遠投向那一道道年輕的身影,可如今他怎麽也生不出從前的驕傲來,看到孩子成長他的確高興,可背負著江山天下,背負著整個皇族的他,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惶恐。
難道與朝臣和外邦鬥了大半輩子,接下來他要跟自己的兒子們鬥了?
號角吹響,眾阿哥策馬而去,滾滾塵土許久才慢慢散去。玄燁已經坐回了寶座,梁公公不知從哪兒回來的,借端茶的機會輕聲對皇帝道:“萬歲爺,今天的確沒有準備豹子進場,這豹子怎麽來的現下還不知道。豹子腦門兒上的箭的確是太子的,至於會不會假手他人,還有待追查。”
玄燁冷冷看他:“什麽都不知道,你來對朕說什麽?”
梁公公則尷尬地說:“今天四阿哥一直和太子在一起呢。”
皇帝目光一緊,半晌沒再說話。而這一邊阿哥們如離弦之箭衝出來後,就各自散開鑽入林子裏去。
太子之前一頓猛跑,可隱入林中就突然停了,馬匹幾乎就在原地打轉,根本不去找什麽壽桃。他的侍衛緊緊跟隨在周圍,緊張地觀察著一切動靜。突然看到四阿哥的馬匹出現時,還都拔刀要護駕,隻等看清了是四貝勒,才紛紛散開。
太子優哉遊哉地引馬走向胤禛,笑道:“你別見怪,他們怕林子裏再有什麽野獸出沒,方才那頭豹子,嚇著他們了。”
四阿哥下了馬,太子也跟著下來,侍衛們上前將馬匹牽在一旁,胤禛便道:“聽兄弟們說,今日誰也沒見到豹子出沒,也不知道您射殺的這頭豹子是哪兒來的。若是沒有放豹子進來,您憑空射殺一頭豹子送到禦前,皇阿瑪不知會怎麽想。”
太子甩著手裏的馬鞭,時下深秋,林子裏大部分樹木都葉落枝禿,地上厚厚鋪著絨毯似的黃葉,他突然踹一腳,揚起眯眼的塵土。胤禛朝後退開,就聽見太子咒罵:“必然又是哪個出的主意,隻要我不讓皇阿瑪順心,他們就如意了。”胤禛道:“臣弟隻是這麽一說,未必真有這樣的事,您別先動了氣。”
太子轉身看著胤禛,皺眉問:“你還是別跟著我了,跟著我惹一身臊。上回的事我謝你,但我已經跟皇阿瑪說清楚,是你給我寫了半篇文章。”
胤禛眼神一晃,按下心思不言語。太子則道:“我並非有心出賣你,可我再不向皇阿瑪表白,他們就要把我往死路裏逼了。老四,剛才那幾句你別放在心裏,隻要你願意忠於我,將來大清的江山自然有你一杯羹,你會比他們任何人都顯耀尊貴。老四,咱們當年差點兒一道死了,二哥我到現在,還記著你的恩情。”
風起,塵土散開,枝丫上殘存的零星幾片枯葉隨風而落。太子的目光隨著那枯葉落在地上,胤禛則一瞬不瞬地望著他。太子垂下的眼簾沒有再抬起來,反而走過去撿起那幹枯的葉子。
落葉的生命到了最後一刻,在太子的手中被碾得細碎,未及化入春泥,已隨風塵而逝。太子冷笑:“將來我的命數,會不會比這片枯葉還慘些?”
胤禛道:“太子多慮,皇阿瑪器重您,兄弟們也必然擁護太子。”
太子抬眼看著他:“方才那些話,你可以再好好想一想,二哥我是真心的。兄弟裏頭,沒有比你更可靠的人,老大視我為眼中釘,老三是牆頭草,底下幾個花花腸子也不簡單,隻有你最可靠。”
胤禛垂眸不言語。太子緩緩走向他,深情地說:“這個太子位,不是我爭來的,我沒法選擇,怎麽到頭來卻都成了我的錯?兄弟們想要,我不是不能給,可給不給不是我說了算。”
“兄弟們無不尊敬您,您說這些話,想必是聽了外人的閑言,怎好當真?”胤禛神情低沉,句句違心。明明在他心裏,也會憧憬那可能有的將來。莫說這些年行走朝堂,越發生出對家國天下有一番作為的抱負,便是他從小耳濡目染聽著養母的話,將來或許能替代太子的念頭,也早就在他心裏紮根。
隻是胤禛心中還有正義,還有兄弟情義,他還不知道自己和父親一樣,對未來有期許,但更多的是迷茫和彷徨。
太子眼含熱淚,哽咽道?
??“我這個太子還能做多久,我這個太子能不能最後繼承大統,其實我都不想了。我就是想,隻要還是皇阿瑪的兒子,我就不能讓他寒心失望。老四,這天下是老祖宗們打下來的,你我都是愛新覺羅的子弟,誰來繼承都沒區別,要緊的是家國天下安定,是皇阿瑪苦心創下的基業不要毀在我們手裏,是不是?”
胤禛聽得心潮澎湃,太子展顏露出幾分笑容,重重地拍他的肩膀道:“二哥知道,兄弟裏,你也是記掛天下的那一個。”
記掛天下的那一個,不就是最想得到權力的那一個?胤禛怔怔地看著太子,他到底是故意這麽說,還是真的想那麽多?
此時不遠處忽然有動靜,一匹棗紅小馬從樹杈間鑽出來。眾侍衛拔刀衝著那裏,卻見十三阿哥追過來,他眼裏沒見到太子,更沒在乎那些侍衛,隻高興地衝著四哥喊:“十四找到壽桃了,他得了頭名。”
太子立時收斂了方才的神情,對胤禛溫和地一笑:“回吧。二哥的話,你再想想。”
與此同時,紫禁城裏壽宴的準備已經到了最後關頭,酒席桌椅已在太和殿、保和殿等各處鋪張開。原本想把壽宴擺在露天處,可唯恐天公不作美,不願壽宴受到任何事的影響,掃了太後的興致,連這一點也想到了。太監宮女在宮內來來往往不停歇,取什麽,用什麽,內務府的人不斷地進出永和宮。幸好皇帝帶人出門去玩了,不然要是杵在這裏,嵐琪看到他真要毛躁了。
好容易歇口氣,從宮外傳來消息,說皇上去南苑了,明日下午歸來,不耽誤後日擺壽宴,說是要帶著外邦使臣各處看看,請榮妃娘娘和德妃娘娘自行料理宮內的事。榮妃坐在一旁,揉著自己的額頭說:“也好,讓南苑那邊伺候萬歲爺,宮裏能騰出手來辦正經事。”
嵐琪則沒在乎這些,隻問著火器營的人後日幾時幾刻從何處進門,在何處待命,又在哪裏燃放煙火,想著阿哥裏頭交付哪一位盯這件差事好。門前突然有客人到,宜妃帶著宮裏人氣勢洶洶地來,瞧見永和宮裏擺著好些還沒來得及過目拿走的東西,哼笑道:“德妃姐姐這兒都要擺不下了,其他姐妹吃不上飯的事,還管不管了?”
嵐琪心頭惱火,想這一次的事已經讓宜妃撈足了便宜,怎麽她還貪心不足來鬧事?心中篤定絕不給她好臉色,可宜妃卻把她說蒙了。隻見她衝內務府的奴才啐了一口,罵道:“狗東西,這個月各宮的份例你們都吃到肚子裏去了嗎?膽兒可真夠肥的,連翊坤宮都敢算計?佟貴妃娘娘那裏我還沒去問呢!”她橫眉冷豎,轉來就問榮妃、德妃:“二位姐姐屋子裏的,可送來了?”
榮妃和嵐琪麵麵相覷,她們哪裏還有閑工夫計較這些?分別將吉芯和環春喊來,一問竟連她們都給忘了。景陽宮、永和宮兩處都不是指望月例過日子的地兒,平日清閑時或許還記得,這幾個月忙得不可開交,誰還惦記那些東西?而幾位娘娘這裏本該是內務府派人送來,也說不上不去拿就沒有的事。
宜妃哼道:“這一天天冷起來了,盼著幾籮炭燒火呢!可別太後的壽宴體體麵麵辦著,回頭宮裏卻凍死了人!”
榮妃很不客氣地說:“你嘴裏放尊重、吉利些,也就沒那些事了。”
宜妃怎肯被她這樣搶白,張嘴要嚷嚷時,嵐琪霍然起身,看著伏在地上抖得篩糠似的人,恨恨道:“你們忙不過來,就好生向我和榮妃娘娘稟告,總有周全的法子,當是宮裏娘娘們都好欺負不成?”
地上的人戰戰兢兢地說:“娘娘,這事不歸奴才管。奴才隻聽說,這兩個月的銀子沒周轉開,上頭出了什麽事也不清楚,有人說是不知哪位爺借了款沒還上。到底怎麽回事,奴才真不曉得,他們也不敢張揚。這些日子,奴才一夜安穩覺都沒睡過,哪兒還有膽子在主子們月例上起貓膩?”
宜妃冷笑道:“什麽哪位爺?難不成萬歲爺問你們要銀子了?”但她也不是傻子,這話說在嘴裏了,才意識到這“爺”指什麽,一時與嵐琪、榮妃互相看著——太子爺?郡王爺?貝勒爺?那些毛頭小子現在在外頭,早就被人左一聲爺右一聲爺地叫開了。
榮妃看了看周遭的人,宜妃雖糊塗,但她身邊的桃紅還算穩妥,不怕眼前聽見的幾個會張揚出去,便勒令地上那人:“滾下去吧,這事既不歸你管,就不要到外頭嚼舌根子。眼下要緊的是把太後的壽宴辦下來,事兒成了自然給你安穩覺睡;要是出了紕漏,你就睡過去別再醒了。”
內務府的人連滾帶爬地跑出去,環春搬來凳子請宜妃娘娘坐下。宜妃這會兒倒沒了進門時的氣勢,尷尬地說:“我那裏是這個月不見了,多心往周遭問了問,幾處位分低的,竟已是兩三個月都沒了或少了,是見你們這裏忙得不可開交,她們都不敢吱聲兒,可這下都少到我頭上來了,我可不能忍。二位姐姐也想想,連我翊坤宮都能短了,這內務府是唱空城計了嗎?紫禁城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榮妃也不像剛才那樣挖苦宜妃,隻怔怔地說:“若真是哪位阿哥借了銀子沒還上的,鬧得大了就難看了,你這樣咋呼不好。”
宜妃哼笑道:“姐姐難道是怕三阿哥做了這些事兒?”
“行了,別覺得榮妃姐姐脾氣好,你就老拿她開涮。”嵐琪總算還耐得住性子,對宜妃道,“事情已經這樣了,過了後天,什麽賬都能算。這幾天多少雙眼睛盯著朝廷後宮?咱們若都不給萬歲爺撐臉麵,他還能指望誰?你那裏也不缺這點過日子,不是要你吃虧,你且再忍一忍,既然是我們治下不嚴,一定給你和其他姐妹一個說法。”
桃紅使勁兒朝自家娘娘使眼色,宜妃也不傻,幹咳一聲道:“我自然聽你們的了。”
嵐琪沉沉一歎,將環春喊來道:“叫上幾個有眼色的宮女太監,以我的名義到各處去問一問,特別是幾位答應、常在,若是屋子裏過不下去了,你拿我這裏的先應個急,讓她們好歹後天能體體麵麵地參加壽宴。”
環春領命而去。不久宜妃也走了。榮妃見嵐琪定定地出神,勸她道:“若是有人故意要你我難堪,自然是挑選這節骨眼兒上鬧事,還有比在太後壽辰上捅婁子更硌硬人的嗎?你也別難過,咱們這些年過五關斬六將地闖過來,再經曆這一次,也算是修得正果了。至於宜妃……”
嵐琪這才一歎:“我不怪她,也要有她這樣的人來鬧,咱們才能知道一些事。內務府也不是頭一回了,他們必然是拿正經錢放貸或投別的營生。之前就短了良嬪的,如今想來那就是預兆,可我為了眼前的事沒放在心上。現在宜妃來鬧,哪怕後天被人說三道四,咱們也有法子能應對。若是後天被人在壽宴上冷不丁地說出來,我們一問三不知,那才是真瞎了,還修得什麽正果。”
榮妃頷首:“人心不古,內務府裏的人也換了一撥又一撥的,不是個個奴才都聽話的。”
好在環春出去走一趟下來,各處還算安好,宜妃隻是誇大其詞了,到底都是宮裏的妃嬪,不至於眼巴巴指望每月那點東西過日子。
環春留心細細問了幾位,算計下來,最多的是夏日裏就有的事,少的也就這一兩個月。各處皆有不同,都算起來雖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也沒大到嚇死人,不至於內務府連這點都拿不出來。該是有人膽大包天,從中牟利,見妃嬪們不敢言的,一次嚐了甜頭,就有第二次。這欲望越來越大,自然連上頭娘娘們都敢算計了。
最可惡的不是少了這些錢,而是對付那些位分低的,都是借口榮妃娘娘、德妃娘娘的名義,說給太後辦壽宴要緊,月例要暫時停一停。那些膽兒小的哪裏敢追究?隻看到壽宴上的花銷流水一般地出去,想想也就當真了。
榮妃聽了啐道:“過了後天,把那幾個畜生揪出來,一定亂棍打死才成。”
環春則道:“奴婢鬥膽,凡遇見這樣說的,奴婢就順水推舟應承下來了。不然讓人覺得內務府裏亂了,有人趁機鬧事的話,反而不好。但也怕主子們不高興,若是不妥當,奴婢這會兒再去解釋也成。”
嵐琪沒有責怪,反而道:“就這麽辦才是,反正沒管好那些奴才,也是我們的過失。”
榮妃問:“過了壽辰,這事怎麽開口?太後終究要不開心的。”
嵐琪苦笑道:“太後和皇上還有什麽沒經曆過?如今我們瞞著、撐著,也不是怕太後不高興,是別叫外麵的人看笑話。”
“娘娘,風更大了,進屋子吧。太子既然已經在乾清宮和皇上說話,皇上今晚是不會再來了。”環春拿來衣裳給嵐琪搭在肩頭上,勸說道,“您若著涼傷風,皇上又該生氣了。”
嵐琪沒好氣地說:“我又不是在等他。今晚夕陽好看,我隻是多看幾眼。”說著轉身回屋子裏去。環春想哄她高興,笑著說白天那些銀票的事,問她怎麽不數數,瑛福晉會不會不小心少給了些,她才露出幾分笑容,道:“她不像我見錢眼開,那會兒是要緊時刻才來找我周轉,她很會過日子的。”
環春笑道:“哪兒有人說自己見錢眼開呀?”
嵐琪悶悶地嘀咕:“我喜歡攢錢又不是什麽不光彩的事。”
主仆有一搭沒一搭地說玩笑話,可今晚的永和宮真真冷清極了。兒子們在阿哥所一個月也不進來幾趟,小宸兒和敦恪被溫憲領去公主府玩幾天,於是就留下她獨自守著一屋子宮女太監。
白天玄燁來時還念叨他添亂,現在卻巴不得能陪在他身邊,但眼下隻有清風相伴,今夜怕是等不到了。
可她想見的人,也滿心想見她。當皇帝乘著夜色踏著清風進門時,嵐琪正盤膝坐著擺棋子。
她是無聊至極了,沒事做,將黑白子間隔一排一排擺滿整個棋盤,剛擺滿了一盤隨手攪亂,預備再一顆顆分開時,乍然見玄燁站在燈下,她一怔,玄燁則笑道:“你說攢的錢要分朕一半,朕來拿了。”
匆匆望一眼窗外的天色,黑漆漆的已猜不出時辰。她簡單用了晚膳後就一直這麽閑著發呆,滿心想著今晚還能不能見到玄燁,再看此刻屋子裏沒有外人在,忙起身趿了鞋,也不急著行禮,先將人拉進來,問他:“皇上用過晚膳了沒有?”
玄燁點頭:“和太子一道用的。”說話間便散出淡淡的酒氣。嵐琪問是不是喝了酒,就轉身到門前去,讓人拿熱水煮醒酒湯。玄燁則呆呆地坐在那裏,一切任憑嵐琪的擺布,溫暖的醒酒湯也是就著嵐琪的手慢慢飲下,他並沒有醉,就是什麽也不想做。
伺候喝了醒酒湯,一時半會兒也不能睡,嵐琪看了看發呆的玄燁,想哄他笑一笑,唯有違心地說:“難道真是來拿那一半銀子的?您稍等片刻,臣妾拿給您。”
玄燁點頭,終於開口說話:“先讓朕數一數有多少,別讓你少給了我。”
“可是……”嵐琪哪兒舍得。
“是你白天答應了要給朕的。”玄燁眼底的笑容漸漸明朗,滿室的燭光都跟著明亮了似的。
嵐琪扭扭捏捏地轉身去,像是真要去翻出小金庫來,可突然一個激靈,歡歡喜喜跑回來說:“皇上拿去了也無處花銀子。臣妾說給您的怎麽敢反悔?但是乾清宮裏進進出出各種各樣的人,放那麽多錢不方便,臣妾給您守在永和宮裏,幾時您要花錢了,再來問臣妾拿。”
玄燁笑意深深:“朕什麽時候才能要自己花錢?”
嵐琪莞爾:“像從前帶著我到外頭去逛逛時,您還記得那個摳門的小丫頭嗎?”
玄燁怎會不記得?卻說:“你那些大票子給了朕,我也不能再領其他漂亮年輕的小丫頭上街去逛,要麽你先兌二三十兩散碎銀子給我?”
嵐琪微微噘了嘴,她在說美好又甜蜜的回憶,人家卻拿年輕的來硌硬自己,可又明知道是玩笑話,吃味生氣也拿捏著分寸。剛想嬌嗔幾句,見玄燁抬手微微張開了懷抱,她不由自主地走上去。玄燁就環腰將她抱住,麵頰貼在自己的胸下,大男人身子的重心也都幾乎壓在她一人身上,嵐琪不由自主地抱住了玄燁的腦袋。
“怎麽啦?”像是一貫哄著兒子們一般,此刻正哄著她深愛的男人。玄燁卻輕輕蹭了蹭她的麵頰,不言不語,仿佛真的醉了一般。嵐琪溫柔地說:“要是困了就早些睡,剛剛問了時辰,也不早了。”
但玄燁依舊不言語。好半天,嵐琪覺得實在腰酸得支撐不住,嘿嘿一笑,想哄懷裏的人好好坐著,指間滑到他的臉頰,直覺得燙手得嚇人,心頭一慌,再仔細摸他的前額和後脖子,立刻朗聲喊人來,讓他們宣太醫。好好的,皇帝竟病了。
那一晚嵐琪沒睡,守著高燒的玄燁。皇帝翌日因病未上朝。嵐琪趴在他身邊迷糊過去,不知已清醒的人吩咐了乾清門聽政照舊,但由太子臨朝。等她迷迷糊糊醒來時,因坐著一整晚,腰都直不起來了,反被玄燁拖上床,要給她揉揉腰。她緊張地摸摸玄燁的腦袋,的確不再燙手,又見雙目明朗清晰,總算定了心,也顧不得自己通宵未睡,此刻臉上多麽狼狽,關切地問:“怎麽就發燒了?你又嚇唬我。”
玄燁溫和地笑著:“大概是心裏的火散出來了,現在散得幹淨了,好得也快。”
嵐琪不動,隻是道:“那也要好好歇幾日,每年總有一兩場小毛小病,今年果然沒能免。”
玄燁笑道:“這樣子才能名正言順地跟你撒嬌,朕在你這裏歇幾日。”
嵐琪見他這模樣,知道真沒事了,便嗔怪:“難道不心疼我伺候你累著?我如今也沒從前的精神了。”
話音才落,就有小太監在屏風外說有事稟告。嵐琪想下床去,玄燁輕聲說他們不會進來,問起何事,外頭人道:“太子在永和宮門外求見,要向皇上稟告臨朝聽政之事。”
玄燁卻說:“就說朕睡了。”
嵐琪默默地坐直了身子,抬手理著發鬢,不經意回眸,卻見玄燁眼中的笑意散得幹幹淨淨,提起太子便十分嚴肅凝重,她心裏明白,再沒多問一句。隻是很快就有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他們來請安問疾。別的阿哥尚不方便到永和宮,四阿哥本是進出自由,可今日也要人通報後才決定是否進來,便不出意外地,所有皇子都被擋了駕。
那日午前倒是見了幾位大臣,索額圖、明珠、佟國維、馬齊等一同在聖駕前,君臣說了好久的話才散了。嵐琪在偏殿回避了大半天。環春來請主子回去伺候皇上時,輕聲告訴她:“奴婢聽見幾句,像是今年到年末,朝廷的事都要由太子監管,皇上接下來就兩件事:養好身子,還有給太後祝壽。”
嵐琪唯恐出門遇見什麽外臣,一麵立在鏡前端莊儀容,一麵問著:“你怎麽知道的?”
環春道:“殿門敞開著,皇上就那麽說了,大大方方地,外頭伺候的人都能聽見。”
嵐琪想到昨天的事,她還沒來得及弄清楚玄燁到底在坤寧宮和太子做了什麽,回到乾清宮與兒子把酒言歡又說了些什麽。病真是來得急,固然是養病最要緊,可如今朝廷的事,是不是也變得太急了?說不定四阿哥在外頭,還盼著從額娘這裏知道些什麽,可偏偏嵐琪什麽都不曉得。
環春又道:“幾位娘娘要來侍疾。貴妃娘娘也派人來問,讓您需要她的時候言語一聲。”
嵐琪摸了摸衣襟便往外走,吩咐著:“該是我去向貴妃娘娘稟告才是,還有太後那裏,你讓他們準備轎子。”可又擔心去見了玄燁就脫不開身,索性要先出門去,留下環春照看皇帝。她往寧壽宮和儲秀宮走了一遭。至於榮妃幾位,明知道人在她這裏,場麵上的關心是必然的,可不會真的衝過來插一手。從那日之後,皇帝以養病為借口,留在永和宮裏不走了。
但再過數日,皇帝又帶著佟貴妃等幾位後宮遷至暢春園養病,朝廷裏的事一概交由太子和幾位重臣,皇帝在暢春園裏不聞不問。登基近四十年來,還是頭一回見到這樣的光景,而如今太子已有二十六七歲,早就是獨當一麵的年紀了。
直到十月初,皇帝才從暢春園回來。雖然回了乾清宮,但還說要保養,朝政的事一概從毓慶宮走。
皇帝是回宮後第二天才搬來永和宮歇著,進門就先問嵐琪養好了身子沒有,被伺候著寬衣解帶,就滿耳朵都聽著埋怨的話。可他笑悠悠地摟著人家的腰說:“要不是心疼你,現在朕都想讓你給我生孩子呢。”
嵐琪竟在他腳上踩一腳說:“少來哄人了,好好保重身子,別老折騰我,比甜言蜜語強些。”
玄燁心情甚好,要與她下棋。嵐琪反而不習慣皇帝這麽悠閑,這麽多年哪一回不是帶著奏折過來的?就是吃著飯送來八百裏加急,他都能撂下碗筷,這樣悠閑得什麽事都不做,記憶裏就那麽幾回兩人在一起時才有過。
嵐琪擺著棋盤,讓玄燁摸黑子白子,忍不住說:“臣妾也想您歇在這裏,可壽宴就在眼前,臣妾怕是閑不下來。”
皇帝眼中有淡淡的懇求之意,望著嵐琪說:“你忙你的,朕不煩你。”
嵐琪渾身都不自在,這世道怎麽就顛倒了?
嵐琪記得玄燁曾親口說,怕鬆懈了朝政江山就會坐不穩,可現在他這何止是鬆懈,幾乎就要不管了,他的那些憂慮呢?這是真的要保重身體,還是另有打算?而她又該如何自處?難道就這樣無所顧忌地陪著他下棋說玩笑話,晃晃悠悠把歲月消磨了?
想歸想,最終還是坐下陪他下棋,但心思不經意地就會表露在棋子上。棋局過半時,玄燁說:“別心事重重,專心下棋。朕就想歇一陣子,天下亂不了,朝綱也亂不了,朕可是辛苦了四十年穩固下的江山,就是敗,也足夠他們幾輩子去折騰了。”
嵐琪見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便道:“可您也不能天天在永和宮待著。”
話一出口,玄燁就用方才那一副神情看她,就差開口央求留下他可好。嵐琪無可奈何,重重擺下一顆棋子說:“不許給我添亂。”
玄燁伸手在她臉上摸一把,說道:“口是心非,難道你不願朕天天和你在一起?”
嵐琪矯情地說:“誰曉得是不是人家想天天和臣妾在一起?”
這樣一說笑,嵐琪釋懷了幾分。雖然皇帝又跑回永和宮“養病”是很奇怪的事,但帝王龍體是國之根本,眼下四海升平,雖然小麻煩不斷,但是以往三藩噶爾丹等動搖國本的大事一點兒沒有,皇帝看似把權力交付給了太子,太子也沒真扛起多大的擔子,更何況有一班優秀的文武大臣輔佐開路,皇帝優哉遊哉的這些日子裏,朝野上下都很太平。
待到壽宴臨近,八方來朝,四方來賀,京城裏多了好多奇裝異服的外邦人,皇帝偶爾才接見一兩個重要的使臣,大部分都是太子和諸位皇子在應付。
各貝勒府少不得多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永和宮裏,四五個小太監搬來一麵碩大的畫框,說是皇上送來給德妃娘娘的洋畫。嵐琪那會兒正得閑,坐在屋簷下給敦恪梳頭,便領著小姑娘一道來開眼界。
小太監們麻利地將包裹著洋畫的紙扯開,露出色彩斑斕的一角,果然很新鮮。可等兩個小太監呼啦一下撕開所有的紙,隻見赤身裸體的豐滿女人半躺在畫裏,引來周遭一陣驚叫聲,嵐琪慌忙捂住了敦恪的眼睛,喝令底下的人:“混賬東西,趕緊遮起來。”
可小公主卻被逗得咯咯大笑,拉著嵐琪蹦蹦跳跳地說:“德妃娘娘,那個人沒穿衣裳,我去叫宸兒姐姐來看。”
嵐琪又好氣又好笑,捧著她的小臉蛋叮囑:“不可以到處亂嚷嚷,你可是金枝玉葉的公主,哪能把那些沒羞沒臊的話掛在嘴邊?敦恪最乖了是不是?”
這樣哄了半天,才和小姑娘拉鉤,保證不去外頭亂說。嵐琪就等玄燁回來,質問他什麽意思。而皇帝在乾清宮應付了外臣後,興衝衝就跑回來,進門就找那幅畫,問嵐琪:“東西你擱哪兒去了?”
環春在一旁哭笑不得地說:“萬歲爺,您送來那麽一幅赤身裸體女人的畫,奴才們嚇得魂兒都沒了,娘娘還怎麽好意思擱在眼前?”
玄燁覺得不可思議,再看嵐琪板著臉,忙把梁公公喊來,問他怎麽回事。果然是乾清宮那邊送錯了,皇帝明明是讓他們送一幅風景畫來給嵐琪欣賞的。西洋油畫經過幾位洋大臣帶來中華雖然早就不新鮮了,但難得那邊名家之作,這次送來給大清太後賀壽,他挑了一幅想給嵐琪,結果卻是出了洋相。
皇帝罵了梁公公和幾個糊塗的小太監,讓他們再去把畫取來,便坐在嵐琪身旁說:“都是那些奴才的錯,難道你要怨朕?”
嵐琪的臉頰紅撲撲的,在他身上輕輕一捶:“臣妾看見也罷了,姑娘還小呢。我興衝衝地領著敦恪一道看熱鬧,要是沒嚇著那丫頭就是臣妾的福氣了。”
玄燁笑問:“敦恪嚇著了?”
嵐琪無奈地笑道:“沒嚇著,還興奮地要去找小宸兒來看,您生的閨女可真了不起,臣妾這會兒心還亂跳呢。”
玄燁膩歪著,說要揉一揉,問道:“那幅畫呢?”
嵐琪見他一臉曖昧,含笑嗔怪:“還留著做什麽?留著叫人家做壞事嗎?”
玄燁摸著她的手嘖嘖不已,感慨著:“西洋女人真是豐滿極了,朕在乾清宮看過一眼。”他說這話就拿眼神在嵐琪身上亂瞟,氣得嵐琪罵他:“青天白日,皇上可真是了不得了。”
正說著話,外頭通報內務府送來器皿,請德妃娘娘檢查,是壽宴上要擺在外臣席前的用具。嵐琪在鏡子前整理了衣裝,完全不理會玄燁,自顧就往外走。皇帝反而眼巴巴地跟著她出來,還被嵐琪說:“內務府的人都是小心眼兒,皇上看看就好,別回頭您多說一句話,他們將來給臣妾穿小鞋。”
玄燁低聲嗬斥:“反了他們的。”
嵐琪卻笑道:“皇上對付大臣們,難道都是用嚇唬的?臣妾可不委屈,他們再怎麽著都是翻不了天的奴才,要緊的是有人辦差就好。”
而內務府的人發現皇帝也在永和宮,個個都伏在地上動也不敢動。上一回惹怒了榮妃、德妃的事的確沒有被追問什麽罪過,但這是他們被兩位娘娘抓住的把柄,如今再如何盡心,也怕娘娘們秋後算賬。今天見皇帝在此,都明白德妃娘娘但凡說個不字,他們就完蛋了。
幸好這一批東西很令人滿意,嵐琪還誇他們的采買如今算盤打得更精了,打發人帶著東西下去了。玄燁好奇地問:“你們這樣事必躬親,連器皿都要一件件查,再多十雙手也忙不過來。朕若如你們一般治理朝政,還不得累死了?”
嵐琪洗了手,在環春捧來的匣子裏挑了些槐花膏擦在手上,沒有違背承諾提起上回他們弄虛作假的事,隻是說道:“家國之大,皇上這樣做當然不行,可紫禁城再大總有地界,宮裏的人頭再多也數得過來,臣妾和榮姐姐早就習慣了。”
玄燁手裏把玩著瑪瑙扳指,很佩服地說:“你們這些柴米油鹽裏,果然有很多大學問,明日朕再跟著你看看熱鬧。這些年,還真沒仔細看過你們是怎麽做事的。”可前一刻還坐著好好說話,這一刻環春剛走開,玄燁就湊過來聞嵐琪手裏的槐花香,輕聲說:“夜裏我們賞那幅畫可好?”
嵐琪心裏熱乎乎的,把他往後一推,就走開了。
正好乾清宮急匆匆來人,說科爾沁的親王剛剛到京城,太子派人問萬歲爺見不見,玄燁便正經臉色要離開,眾人圍著他將衣衫穿戴整齊。玄燁說:“科爾沁的人來,夜裏朕帶他們到寧壽宮覲見太後,要晚些回來,你自己用膳吧。”
嵐琪無奈:“怎麽還是要來?”
玄燁點頭笑道:“他們都知道朕在你這裏養病呢,何況咱們還要賞……”可惜話沒說完,就被嵐琪推出去了。
寧壽宮裏,皇帝從永和宮過來,自然比太子早些到,正與太後說著玩笑話。太後早已望眼欲穿,雖然幾十年來難得見幾回,家鄉來的故人忘了容貌,新人從沒見過,可家鄉就是家鄉,來人就是親人,這次壽宴最讓她欣慰的,是皇帝為她從草原接了人來。
而太子前來接應時,赫然發現大皇姐純禧公主竟然隨夫家一道來京賀壽。太子妃草擬名冊時並沒有將她列入。其他幾位遠嫁的公主也因各種緣故未能歸來。乍然見到已在三十之齡的皇姐,想起昔日光景,姐弟倆不免唏噓日月如梭。而太子從小跟著皇帝出入乾清宮、毓慶宮,與姐妹們的往來也不如其他兄弟,純禧公主對太子更多的是恭敬,還是之後見了皇阿瑪見了皇祖母,才熱絡些。
永和宮裏,嵐琪聽聞純禧公主來了,催著環春去鍾粹宮報喜,讓端嬪去慈寧宮瞧瞧。自己忙著換衣裳時,聽見環春說:“咱們大公主都三十歲了呢,奴婢滿腦子想起來的,還是公主小時候的模樣。”
“是啊,孩子都這麽大了,我們能不老嗎?”嵐琪湊近看鏡子裏的自己,怕眼角的細紋沒遮蓋好,又怕鬢間露出白發。這幾天,玄燁總是鬧她,要在她的頭發裏找出白發,可翻了幾天也沒看到,那個人盼著與她白頭到老,可嵐琪卻不願歲月流逝得太快。
公主歸來的驚喜讓端嬪滿心安慰,她比誰趕到寧壽宮都早,但太後與純禧說著話,容不得她們母女太親近。還是皇帝體貼,那日晚膳後就說公主在京的宅子許久沒人住,就留在宮裏直到壽宴後回科爾沁,端嬪便得以帶著女兒回到鍾粹宮,母女倆好好說話。
因公主回來一趟不容易,嵐琪幾人在寧壽宮見過就罷了,沒有跟來這兒妨礙她們母女相聚。倒是榮妃自小就看著純禧長大,等同母親一般,才與布貴人等一道在眼前說話。鍾粹宮裏喜氣洋洋,榮妃和布貴人自然也盼著她們的女兒幾時能回京就好了。
夜漸深,客人散去,端嬪要與女兒同榻而眠。女兒伺候她洗漱時,終於沒有別人在了,端嬪便道:“壽宴還有些天,這幾日我向皇上請示後,你離宮去一趟恭親王府吧,你阿瑪身體不大好,時好時壞,總不是個法子。你親娘沒了時你不能回來看一眼,別再留下什麽遺憾了。”
純禧如今也是做母親的人了,反而更能體會這其中的感情。對於她自己來說,養母、生母真的不再那麽重要,而養母對自己的恩情,才值得她一輩子報答。但既然母親這樣說,隻要皇帝不反對,她就應該去看一看親生父親。
而說起這些年宮裏的事,純禧感慨:“太子變好些了,今日乍一眼見到,他認得出兒臣,兒臣卻沒把他認出來,倒是那一身衣裳叫我知道那是太子,真想見見其他兄弟姐妹。”
端嬪隻歎:“太子也不容易。”
純禧則道:“我聽說了,阿哥們都不容易,這就都當差了。”而她幼年與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往來親密,不免笑道:“明兒都要見見才好。”
“可惜兄弟們不如從前了。”端嬪又歎息,勸女兒,“你難得回來,隻管和我們團聚高高興興的,別的事別放在眼裏。”
“還真叫額娘說中了,來京路上我們遇見饑荒的災民,回來知道如今是太子監國,我可什麽話都不敢亂說了。”純禧神情緊張道,“您女婿他們還在算計,要不要向皇上稟告呢?”
此刻永和宮裏,兩幅西洋油畫疊放在嵐琪的寢殿內。前頭綠意蔥蔥的森林擋住了後麵的春光;但後頭那一幅畫略大出一圈來,那畫上豐滿的洋女人露出腳踝。嵐琪的目光時不時就會移過去,心裏怦怦直跳,耳邊則細細聽著外頭的動靜,等待玄燁從寧壽宮歸來。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更是跑到門前問了動靜,讓宮女們繼續在外頭待著,自己轉回身,小心翼翼地拉開前頭那幅畫,燭光下又往後麵那白花花的身體望了幾眼,看到要緊的地方,還是嚇得縮了回來,雙頰緋紅,嘴裏嘖嘖:“洋人實在太荒唐。”
話音才落,外頭就有了動靜,皇帝終於回來。她迎到門前,隻見皇上揚塵帶風地走來,見麵就拉著她的手一同進屋子,說:“見了純禧,朕才覺得後悔,該把姑娘們都召見回來才對。朕何必那麽多顧慮呢?再沒有比家人團聚更能讓太後高興的了。”
說著這些,就看見靠在牆邊的兩幅畫。前頭那幅畫才是他要送給嵐琪的,自然也看到了後頭還疊著的那一幅,不禁朝嵐琪曖昧地一笑,也不著急,隻等洗漱換了衣裳,懶懶地在炕上歪著時,見嵐琪端參茶來,他才信手朝牆邊一指,明知故問:“那後頭疊著的,是什麽?”
嵐琪知道他使壞,故意說:“臣妾也不曉得,皇上自己看看去?”
玄燁笑得曖昧極了,拉著她的手說:“咱們一道去看?”
嵐琪別過臉,氣哼哼道:“臣妾倒是想知道,這要不是送錯到了永和宮,皇上預備擺在哪裏呢?難道留在乾清宮裏,將來和年輕的妹妹們一道欣賞?”
玄燁起身拉她往畫前走,笑著問:“若是如此呢?”
嵐琪不肯挪動身體,玄燁一麵死纏濫打地說講好了夜裏一道賞畫的,一麵手就不老實地摟在她腰上。而對嵐琪來說,不知怎麽的,剛停牌子那會兒,她心裏糾結得很,近來反而越發放得開,不僅是玩笑,更是身體上的接觸,隻要是私下裏和玄燁在一起,她什麽都敢說敢做,這會兒掙紮開了手,扭身背對著皇帝,竟是說道:“畫兒有什麽可看的,哪裏有人好看……”
果然就有熱乎乎的氣息從脖子後頭往身體裏鑽,身子被人緊緊抱著,玄燁說:“朕今日喝了草原上帶來的酒,烈性得很。”
說著話,大手就解開了她脖子下的盤扣,手指不由分說就往溫柔鄉裏滑。嵐琪身子一緊,再也站不穩,嬌嗔一聲,無力抵抗,完全落在玄燁的掌心裏了。
隔天早晨,嵐琪醒來時,玄燁還在身旁酣睡。年輕那會兒,她就總盼著能有一天可以和丈夫安安穩穩度過一個早上,雖然出門在外時有這樣的機會,可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匆匆忙忙的。反而是如今年紀都不小了,皇帝突然賦閑,這些日子天天睡到日上三竿,甚至還要嵐琪催促他才肯起身。
此刻身旁的人醒了,睡眼惺忪地看著她,咽喉間嗚咽一聲,側身就把她抱個滿懷,腿重重地壓在她的身上,可說的話卻很清醒,告訴嵐琪:“過了皇額娘的壽宴,不能再這麽享樂。”
嵐琪以為皇帝是休息好了,壽宴之後要將朝政恢複如常,含笑應了他一聲,卻又聽玄燁輕哼:“哪怕往後幾輩子的敗,朕也看不見,眼前可不成啊!”
這一句話很沉重,興許太子理政的這段日子,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可。可嵐琪冷眼瞧著,太子算是鉚足了勁頭的,結果還是做得不夠好嗎?自然這不該是她操心的事,實打實地把壽宴辦好、辦妥當,至少還能有一件事讓皇帝高興。壽宴前的兩天,皇帝帶太子與諸阿哥、宗室親貴、科爾沁貴族以及外邦使臣在京郊圍獵,但太後壽誕在即,不宜太多殺戮,便定下不可射殺食草的動物,隻允許圍獵猛獸。這樣一來,就要憑運氣、憑本事,一整天熱熱鬧鬧下來,大多人都是空手而歸。
太子獵了一頭豹子,九阿哥獵了豺狼,其他阿哥都是空手而歸。見太子走去皇帝身邊,大阿哥在兄弟中間冷笑道:“今兒你們可有人瞧見豹子了?我連豹子拉的屎都沒看到。”
眾兄弟見大阿哥惱怒得說粗話,個個都悶聲不響。片刻,九阿哥問大阿哥:“我獵的豺狼,大哥可看見了?”
五阿哥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閉嘴。九阿哥不服氣道:“我也沒瞧見什麽豹子,隻怕皇阿瑪也曉得放了什麽畜生進去,這豹子莫不是自己跑來的?”
大家都曉得,行圍時,在圈定的地界裏,會有人往裏頭放生準備好的獵物。從前無忌殺戮時,兔子、麅子、梅花鹿等都會放進去,當然荒郊野外的,難免有別的野獸闖進獵區,但太子這麽拖了一頭豹子出來,還真是稀奇了。
此時十三、十四阿哥從邊上過來,胤祥高興地對四哥說:“我們看了太子獵的豹子,當頭一箭貫腦,太子射箭還是那麽準。”
十四阿哥覺得可惜極了,正好走在八阿哥麵前,滿麵不服氣地說:“早知道不跟著八哥走了,連一隻鳥兒都沒見飛過去,要是跟著太子走,我一定比太子先射到……”
“胤禎,你的箭術哪能與太子比?”八阿哥溫和地笑著打斷了弟弟的話,拍拍他的腦袋說,“過了皇祖母的壽宴,我們私下也能來試試身手。”
此時皇帝身邊的太監來了,請諸位阿哥過去說話。
眾兄弟齊齊到聖駕跟前行禮,皇子們個個豐神俊偉、英姿颯爽,這樣看一眼,直覺得皇室興旺,前途不可限量,在外人看來,足以是皇帝最大的驕傲。
可正是如此美好的光景下隱藏了多少不可告人的事,才讓皇帝更加覺得可惜心痛。玄燁將兒子們一一掃過,朗聲道:“你們都進去逛過了,現在朕派人在林子深處擺了一盤壽桃,你們一道出發,不論長幼,但凡最先取回來的,朕重重有賞,後日便將這壽桃進獻給太後祝壽,也算是你們的孝心。”
兄弟之中,胤禎突然跨前一步,說道:“皇阿瑪,我們的馬匹都不如哥哥們的馬腿長,可跑不過他們的。”
四阿哥聽得直皺眉頭,可不敢在父親和外人麵前教訓弟弟,微微垂著腦袋靜觀其變。但他實在低估了弟弟在父親麵前的受寵,隻聽皇阿瑪笑著說:“年紀小,心思簡單得很。你們的馬匹在平原上跑不過哥哥們,可進了林子,枝葉縱橫交錯,高頭大馬可不好走,就是你們靈活的時候了。誰先取得壽桃就是贏了。怎麽,你們還打算路上互相搶一回?”
大阿哥忙笑道:“皇阿瑪說笑了,兒臣自然是讓著弟弟們的。”
玄燁擺手:“不必讓,憑各自的本事。”接著對太
子玩笑道:“你的馬是朕挑的,可別跑不過他們了。”
如此,在侍衛們的引領下,太子率諸位阿哥準備再次出發。皇帝立在大帳前觀望,邊上朝臣們開始抓著機會溜須拍馬,連那些外邦使臣都讚不絕口。
皇帝麵上掛著笑容,目光遠遠投向那一道道年輕的身影,可如今他怎麽也生不出從前的驕傲來,看到孩子成長他的確高興,可背負著江山天下,背負著整個皇族的他,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惶恐。
難道與朝臣和外邦鬥了大半輩子,接下來他要跟自己的兒子們鬥了?
號角吹響,眾阿哥策馬而去,滾滾塵土許久才慢慢散去。玄燁已經坐回了寶座,梁公公不知從哪兒回來的,借端茶的機會輕聲對皇帝道:“萬歲爺,今天的確沒有準備豹子進場,這豹子怎麽來的現下還不知道。豹子腦門兒上的箭的確是太子的,至於會不會假手他人,還有待追查。”
玄燁冷冷看他:“什麽都不知道,你來對朕說什麽?”
梁公公則尷尬地說:“今天四阿哥一直和太子在一起呢。”
皇帝目光一緊,半晌沒再說話。而這一邊阿哥們如離弦之箭衝出來後,就各自散開鑽入林子裏去。
太子之前一頓猛跑,可隱入林中就突然停了,馬匹幾乎就在原地打轉,根本不去找什麽壽桃。他的侍衛緊緊跟隨在周圍,緊張地觀察著一切動靜。突然看到四阿哥的馬匹出現時,還都拔刀要護駕,隻等看清了是四貝勒,才紛紛散開。
太子優哉遊哉地引馬走向胤禛,笑道:“你別見怪,他們怕林子裏再有什麽野獸出沒,方才那頭豹子,嚇著他們了。”
四阿哥下了馬,太子也跟著下來,侍衛們上前將馬匹牽在一旁,胤禛便道:“聽兄弟們說,今日誰也沒見到豹子出沒,也不知道您射殺的這頭豹子是哪兒來的。若是沒有放豹子進來,您憑空射殺一頭豹子送到禦前,皇阿瑪不知會怎麽想。”
太子甩著手裏的馬鞭,時下深秋,林子裏大部分樹木都葉落枝禿,地上厚厚鋪著絨毯似的黃葉,他突然踹一腳,揚起眯眼的塵土。胤禛朝後退開,就聽見太子咒罵:“必然又是哪個出的主意,隻要我不讓皇阿瑪順心,他們就如意了。”胤禛道:“臣弟隻是這麽一說,未必真有這樣的事,您別先動了氣。”
太子轉身看著胤禛,皺眉問:“你還是別跟著我了,跟著我惹一身臊。上回的事我謝你,但我已經跟皇阿瑪說清楚,是你給我寫了半篇文章。”
胤禛眼神一晃,按下心思不言語。太子則道:“我並非有心出賣你,可我再不向皇阿瑪表白,他們就要把我往死路裏逼了。老四,剛才那幾句你別放在心裏,隻要你願意忠於我,將來大清的江山自然有你一杯羹,你會比他們任何人都顯耀尊貴。老四,咱們當年差點兒一道死了,二哥我到現在,還記著你的恩情。”
風起,塵土散開,枝丫上殘存的零星幾片枯葉隨風而落。太子的目光隨著那枯葉落在地上,胤禛則一瞬不瞬地望著他。太子垂下的眼簾沒有再抬起來,反而走過去撿起那幹枯的葉子。
落葉的生命到了最後一刻,在太子的手中被碾得細碎,未及化入春泥,已隨風塵而逝。太子冷笑:“將來我的命數,會不會比這片枯葉還慘些?”
胤禛道:“太子多慮,皇阿瑪器重您,兄弟們也必然擁護太子。”
太子抬眼看著他:“方才那些話,你可以再好好想一想,二哥我是真心的。兄弟裏頭,沒有比你更可靠的人,老大視我為眼中釘,老三是牆頭草,底下幾個花花腸子也不簡單,隻有你最可靠。”
胤禛垂眸不言語。太子緩緩走向他,深情地說:“這個太子位,不是我爭來的,我沒法選擇,怎麽到頭來卻都成了我的錯?兄弟們想要,我不是不能給,可給不給不是我說了算。”
“兄弟們無不尊敬您,您說這些話,想必是聽了外人的閑言,怎好當真?”胤禛神情低沉,句句違心。明明在他心裏,也會憧憬那可能有的將來。莫說這些年行走朝堂,越發生出對家國天下有一番作為的抱負,便是他從小耳濡目染聽著養母的話,將來或許能替代太子的念頭,也早就在他心裏紮根。
隻是胤禛心中還有正義,還有兄弟情義,他還不知道自己和父親一樣,對未來有期許,但更多的是迷茫和彷徨。
太子眼含熱淚,哽咽道?
??“我這個太子還能做多久,我這個太子能不能最後繼承大統,其實我都不想了。我就是想,隻要還是皇阿瑪的兒子,我就不能讓他寒心失望。老四,這天下是老祖宗們打下來的,你我都是愛新覺羅的子弟,誰來繼承都沒區別,要緊的是家國天下安定,是皇阿瑪苦心創下的基業不要毀在我們手裏,是不是?”
胤禛聽得心潮澎湃,太子展顏露出幾分笑容,重重地拍他的肩膀道:“二哥知道,兄弟裏,你也是記掛天下的那一個。”
記掛天下的那一個,不就是最想得到權力的那一個?胤禛怔怔地看著太子,他到底是故意這麽說,還是真的想那麽多?
此時不遠處忽然有動靜,一匹棗紅小馬從樹杈間鑽出來。眾侍衛拔刀衝著那裏,卻見十三阿哥追過來,他眼裏沒見到太子,更沒在乎那些侍衛,隻高興地衝著四哥喊:“十四找到壽桃了,他得了頭名。”
太子立時收斂了方才的神情,對胤禛溫和地一笑:“回吧。二哥的話,你再想想。”
與此同時,紫禁城裏壽宴的準備已經到了最後關頭,酒席桌椅已在太和殿、保和殿等各處鋪張開。原本想把壽宴擺在露天處,可唯恐天公不作美,不願壽宴受到任何事的影響,掃了太後的興致,連這一點也想到了。太監宮女在宮內來來往往不停歇,取什麽,用什麽,內務府的人不斷地進出永和宮。幸好皇帝帶人出門去玩了,不然要是杵在這裏,嵐琪看到他真要毛躁了。
好容易歇口氣,從宮外傳來消息,說皇上去南苑了,明日下午歸來,不耽誤後日擺壽宴,說是要帶著外邦使臣各處看看,請榮妃娘娘和德妃娘娘自行料理宮內的事。榮妃坐在一旁,揉著自己的額頭說:“也好,讓南苑那邊伺候萬歲爺,宮裏能騰出手來辦正經事。”
嵐琪則沒在乎這些,隻問著火器營的人後日幾時幾刻從何處進門,在何處待命,又在哪裏燃放煙火,想著阿哥裏頭交付哪一位盯這件差事好。門前突然有客人到,宜妃帶著宮裏人氣勢洶洶地來,瞧見永和宮裏擺著好些還沒來得及過目拿走的東西,哼笑道:“德妃姐姐這兒都要擺不下了,其他姐妹吃不上飯的事,還管不管了?”
嵐琪心頭惱火,想這一次的事已經讓宜妃撈足了便宜,怎麽她還貪心不足來鬧事?心中篤定絕不給她好臉色,可宜妃卻把她說蒙了。隻見她衝內務府的奴才啐了一口,罵道:“狗東西,這個月各宮的份例你們都吃到肚子裏去了嗎?膽兒可真夠肥的,連翊坤宮都敢算計?佟貴妃娘娘那裏我還沒去問呢!”她橫眉冷豎,轉來就問榮妃、德妃:“二位姐姐屋子裏的,可送來了?”
榮妃和嵐琪麵麵相覷,她們哪裏還有閑工夫計較這些?分別將吉芯和環春喊來,一問竟連她們都給忘了。景陽宮、永和宮兩處都不是指望月例過日子的地兒,平日清閑時或許還記得,這幾個月忙得不可開交,誰還惦記那些東西?而幾位娘娘這裏本該是內務府派人送來,也說不上不去拿就沒有的事。
宜妃哼道:“這一天天冷起來了,盼著幾籮炭燒火呢!可別太後的壽宴體體麵麵辦著,回頭宮裏卻凍死了人!”
榮妃很不客氣地說:“你嘴裏放尊重、吉利些,也就沒那些事了。”
宜妃怎肯被她這樣搶白,張嘴要嚷嚷時,嵐琪霍然起身,看著伏在地上抖得篩糠似的人,恨恨道:“你們忙不過來,就好生向我和榮妃娘娘稟告,總有周全的法子,當是宮裏娘娘們都好欺負不成?”
地上的人戰戰兢兢地說:“娘娘,這事不歸奴才管。奴才隻聽說,這兩個月的銀子沒周轉開,上頭出了什麽事也不清楚,有人說是不知哪位爺借了款沒還上。到底怎麽回事,奴才真不曉得,他們也不敢張揚。這些日子,奴才一夜安穩覺都沒睡過,哪兒還有膽子在主子們月例上起貓膩?”
宜妃冷笑道:“什麽哪位爺?難不成萬歲爺問你們要銀子了?”但她也不是傻子,這話說在嘴裏了,才意識到這“爺”指什麽,一時與嵐琪、榮妃互相看著——太子爺?郡王爺?貝勒爺?那些毛頭小子現在在外頭,早就被人左一聲爺右一聲爺地叫開了。
榮妃看了看周遭的人,宜妃雖糊塗,但她身邊的桃紅還算穩妥,不怕眼前聽見的幾個會張揚出去,便勒令地上那人:“滾下去吧,這事既不歸你管,就不要到外頭嚼舌根子。眼下要緊的是把太後的壽宴辦下來,事兒成了自然給你安穩覺睡;要是出了紕漏,你就睡過去別再醒了。”
內務府的人連滾帶爬地跑出去,環春搬來凳子請宜妃娘娘坐下。宜妃這會兒倒沒了進門時的氣勢,尷尬地說:“我那裏是這個月不見了,多心往周遭問了問,幾處位分低的,竟已是兩三個月都沒了或少了,是見你們這裏忙得不可開交,她們都不敢吱聲兒,可這下都少到我頭上來了,我可不能忍。二位姐姐也想想,連我翊坤宮都能短了,這內務府是唱空城計了嗎?紫禁城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榮妃也不像剛才那樣挖苦宜妃,隻怔怔地說:“若真是哪位阿哥借了銀子沒還上的,鬧得大了就難看了,你這樣咋呼不好。”
宜妃哼笑道:“姐姐難道是怕三阿哥做了這些事兒?”
“行了,別覺得榮妃姐姐脾氣好,你就老拿她開涮。”嵐琪總算還耐得住性子,對宜妃道,“事情已經這樣了,過了後天,什麽賬都能算。這幾天多少雙眼睛盯著朝廷後宮?咱們若都不給萬歲爺撐臉麵,他還能指望誰?你那裏也不缺這點過日子,不是要你吃虧,你且再忍一忍,既然是我們治下不嚴,一定給你和其他姐妹一個說法。”
桃紅使勁兒朝自家娘娘使眼色,宜妃也不傻,幹咳一聲道:“我自然聽你們的了。”
嵐琪沉沉一歎,將環春喊來道:“叫上幾個有眼色的宮女太監,以我的名義到各處去問一問,特別是幾位答應、常在,若是屋子裏過不下去了,你拿我這裏的先應個急,讓她們好歹後天能體體麵麵地參加壽宴。”
環春領命而去。不久宜妃也走了。榮妃見嵐琪定定地出神,勸她道:“若是有人故意要你我難堪,自然是挑選這節骨眼兒上鬧事,還有比在太後壽辰上捅婁子更硌硬人的嗎?你也別難過,咱們這些年過五關斬六將地闖過來,再經曆這一次,也算是修得正果了。至於宜妃……”
嵐琪這才一歎:“我不怪她,也要有她這樣的人來鬧,咱們才能知道一些事。內務府也不是頭一回了,他們必然是拿正經錢放貸或投別的營生。之前就短了良嬪的,如今想來那就是預兆,可我為了眼前的事沒放在心上。現在宜妃來鬧,哪怕後天被人說三道四,咱們也有法子能應對。若是後天被人在壽宴上冷不丁地說出來,我們一問三不知,那才是真瞎了,還修得什麽正果。”
榮妃頷首:“人心不古,內務府裏的人也換了一撥又一撥的,不是個個奴才都聽話的。”
好在環春出去走一趟下來,各處還算安好,宜妃隻是誇大其詞了,到底都是宮裏的妃嬪,不至於眼巴巴指望每月那點東西過日子。
環春留心細細問了幾位,算計下來,最多的是夏日裏就有的事,少的也就這一兩個月。各處皆有不同,都算起來雖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也沒大到嚇死人,不至於內務府連這點都拿不出來。該是有人膽大包天,從中牟利,見妃嬪們不敢言的,一次嚐了甜頭,就有第二次。這欲望越來越大,自然連上頭娘娘們都敢算計了。
最可惡的不是少了這些錢,而是對付那些位分低的,都是借口榮妃娘娘、德妃娘娘的名義,說給太後辦壽宴要緊,月例要暫時停一停。那些膽兒小的哪裏敢追究?隻看到壽宴上的花銷流水一般地出去,想想也就當真了。
榮妃聽了啐道:“過了後天,把那幾個畜生揪出來,一定亂棍打死才成。”
環春則道:“奴婢鬥膽,凡遇見這樣說的,奴婢就順水推舟應承下來了。不然讓人覺得內務府裏亂了,有人趁機鬧事的話,反而不好。但也怕主子們不高興,若是不妥當,奴婢這會兒再去解釋也成。”
嵐琪沒有責怪,反而道:“就這麽辦才是,反正沒管好那些奴才,也是我們的過失。”
榮妃問:“過了壽辰,這事怎麽開口?太後終究要不開心的。”
嵐琪苦笑道:“太後和皇上還有什麽沒經曆過?如今我們瞞著、撐著,也不是怕太後不高興,是別叫外麵的人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