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後宮叫德妃.3_第四章 德妃失愛女
有種後宮叫德妃(全) 作者:阿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也是喜歡德妃娘娘,她今日穿紅的,明日穿藍的,你來得及跟著換嗎?”羨慕之聲中還不乏這樣的聲音。之後說說笑笑,眾人又繼續往前走,今日是惠妃娘娘請姐妹們去喝茶說話,宮裏其他幾位娘娘和貴人常在也去,等新人們到了,一一見禮分坐,其樂融融。
安貴人笑問:“哪位是皇貴妃娘娘的妹妹?”
但見新人裏站起來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子,衣裳首飾雖不張揚,卻看得出都是極好的東西,臉上模樣一般,眼睛雖與皇貴妃有幾分相似,可鼻子嘴巴臉型都不同。這雙眼睛擱在皇貴妃的臉上是美豔絕色,可妹妹卻隻是瞧著端正順眼罷了。
可幾位貴人常在忙將她迎到身邊區別對待,都笑著說:“妹妹出身貴重,待皇上回鑾給了你位分,隻怕咱們見了妹妹還要行禮,怎敢此刻受你的禮拜。”
小佟佳氏的性子與她姐姐很不一樣,溫柔內斂,頗有幾分當年溫貴妃初入宮時的模樣。惠妃、宜妃冷眼瞧著,等之後茶會散了,彼此都說:“溫貴妃當年也是懦弱膽小,說話聲跟蚊子似的,多少人被騙了,可鈕祜祿皇後一走她就本性畢露,便知世家小姐們肚子裏沒點花花腸子怎麽敢往皇宮裏鑽。”
宜妃則是滿麵不屑,又十分高興,惠妃問她笑什麽,她將指間的琥珀戒指轉了又轉,得意地說:“還以為能來幾個國色天香,那日在承乾宮也沒看仔細,今天坐著把一張張臉都瞧過去,到底是咱們太後娘娘太沒有眼光,還是這一批孩子模樣都不好?我還怕來了新人與我爭,就她們這點姿色,也敢往宮裏來。”
惠妃卻笑:“你瞧著不順眼,是看慣了咱們濃妝豔抹,就覺得她們都好似清湯掛麵的,過些日子有了位分,學著上頭打扮,漸漸就顯出來了。我瞧著都挺好的。”
宜妃嘖嘖:“小佟佳氏和皇貴妃真是親姐妹嗎?這也差太多了。”
“聽講這次太皇太後授意太後不要選太漂亮的美人。”惠妃道,一邊喚宮女去把八阿哥領來,又酸溜溜地對宜妃說,“看樣子覺禪氏那會兒被皇上喜歡,讓太皇太後心裏不自在,她太偏心烏雅氏,為了讓她獨寵,連漂亮女孩子都不讓往宮裏送,我看幸好是小佟佳氏長得一般般,不然未必進得了門。”
說話工夫,八阿哥已經被保姆嬤嬤領來,宜妃看著眼生,便問:“乳母怎麽不在了?”
惠妃把小阿哥抱過來,一邊隨意地應:“乳母久病不見好,正好八阿哥也不大肯吃奶了,索性就斷了,既然乳母不適合照顧他,我打發她出宮,請旨另選了保姆來。”
一歲多的小娃娃,走路蹣跚可愛,到底生母是絕色美人,八阿哥算是兄弟中長相最俊俏的,又十分黏人愛撒嬌,不知他在鹹福宮時什麽光景為何總是啼哭。宜妃此刻瞧著,也略略動心說:“難怪姐姐這麽喜歡八阿哥,實在可愛得很。”
但說這話難免心酸,到如今她仍舊很少能見到五阿哥,甚至五阿哥連額娘是誰也不大清楚,再往後便是懂了知道了,也一定沒法兒和生母親近的。
惠妃看她麵露淒楚,便勸道:“皇上轉眼就回來了,我聽明珠送來的消息說,這一路沒見什麽女人伺候,跟出去的宮女也都是有些年紀的,到底幾個月,皇上能不想家裏的嗎?耐心等等。”
宜妃任憑八阿哥爬在身上拔她發髻裏的簪子,無奈地說著:“我還能怎樣,都等了這麽些年了,從前是說耐心,如今都是習慣了。”
八阿哥把宜妃發髻裏的簪子拔下來,笑眯眯地遞給惠妃,惠妃伸手拿過去,小家夥樂開了花,又端詳著宜妃頭上的珠寶,伸手要拿,惠妃歡喜道:“他已經很黏我了,什麽好東西都記得拿給我,這麽好的孩子那兩個都不要,真是奇了。”
“姐姐別太得意,溫貴妃隻怕還惦記著,小心她等皇上回宮再鬧一回,萬一皇上鬆口可怎麽好?”宜妃卻潑下一盆冷水。
惠妃果然變了臉色,冷聲道:“妹妹放心,我會斷了她的念頭。”
這一日晚膳時分,皇貴妃請妹妹來承乾宮用膳,小佟佳氏如今一個人住在儲秀宮,和姐姐的殿閣東西相隔,原以為能隨姐姐住在一起,可阿瑪說她要做主位娘娘,所以不能跟著姐姐。這幾日孤零零地在儲秀宮,偶爾幾個同屆進來的姐妹去說說話,今天在長春宮喝茶,被幾位貴人常在另眼相看,原來幾個說得上話的姐妹,也突然就對她敬而遠之,說不好聽些,就是不敢高攀她了。
這會兒正要進門,卻見邊上幾個宮女領著一個孩子過來,小佟佳氏身邊的大宮女秀珍忙道:“這是德妃娘娘的六阿哥。”
如今小佟佳氏尚沒有位分,但領著六阿哥來的紫玉、綠珠還是恭恭敬敬行了禮。胤祚見生人有些好奇,裏頭四阿哥已經跑出來,小家夥立刻喊著“哥哥,哥哥”地跑去胤禛那裏。胤禛的乳母也跟出來,見了小佟佳氏,忙讓四阿哥行禮。
一行人到了裏頭,皇貴妃領著妹妹和一雙孩子吃飯,席間小佟佳氏就一直看著姐姐悉心照顧兩個孩子。她還記得姐姐在家時的模樣,那樣驕傲的千金小姐,如今身上雖然依舊傲氣卓然,可是麵對孩子時的溫柔慈愛,卻是她在家對待弟弟妹妹也從未露出過的模樣。
“聽阿瑪說,要為隆科多張羅娶媳婦了?”皇貴妃突然發問,小佟佳氏怔了怔,慌忙應道,“入宮前聽說過幾句,正選人家。”
“時間可真快,我入宮的時候,他還是個愣小子。”皇貴妃笑著,見妹妹幹坐著不動,問她,“不餓嗎?下午在惠妃那裏茶喝多了?”
小佟佳氏趕緊拿筷子夾菜,吃了兩口,見姐姐正看著自己,慌張地以為吃相難看,又怯怯地把筷子放下,卻聽姐姐問她:“我就想啊,他們把你送進宮來做什麽呢,你打小就是這樣文文弱弱的,阿瑪說話聲大一點兒你就哭,膽子跟芝麻一般大。丫頭,你這樣子在宮裏,要被那些豺狼猛虎吃得骨頭都不剩哪。”
“姐……娘娘,嬪妾不明白。”小佟佳氏臉漲得通紅。
皇貴妃心中疼惜,可又十分不甘心,唯有恨恨地說:“你當然能叫我一聲姐姐,叫什麽娘娘,我還聽得不嫌煩嗎?我雖讓額娘叮囑你,說我不會幫你也不會庇護你,可你終歸是我的妹妹,你的姐姐是皇貴妃,你做什麽這樣謹小慎微,不怕叫人看不起嗎?”
小佟佳氏已緊張得眼淚汪汪,皇貴妃又說:“聽講你今日在長春宮被那些貴人常在捧了,回頭那些小姐妹就不理你了,是不是?”
“是。”妹妹低下頭,可又生怕眼淚掉下來,趕緊又抬起臉,卻見姐姐長眉緊蹙,生氣地瞪著自己說,“她們什麽出身,你是什麽出身,她們配和你往來嗎?你要習慣這樣的生活,我們佟家的女兒,和別人不一樣。”
“嬪妾記住了。”小佟佳氏垂下腦袋,也不知是難過還是害怕,眼淚竟止不住地往下落。皇貴妃看得很沒好氣,可到底是自己的妹妹,拉到身邊,親手為她擦眼淚說:“傻丫頭,皇上不喜歡看見人哭,他那麽喜歡德妃,就是因為德妃愛笑,哭得多了眼淚就不值錢,你可知道德妃若在皇上麵前掉幾滴眼淚,皇上會急成什麽樣嗎?”
“姐姐,我並不想被皇上喜歡。”小佟佳氏拉著姐姐的袖子,柔弱地說,“額娘說姐姐為了家族在宮裏很辛苦,讓我多照顧姐姐,不要和姐姐搶皇上的寵愛。”
皇貴妃不屑:“傻子,這事兒由不得你。”可妹妹卻說:“額娘說我這性子,嫁去高門大戶裏,也要被婆婆妯娌排擠欺負,若是丈夫再不喜歡,還要被小妾姨娘算計,不如把我送進宮,有姐姐照顧我,安安生生過一輩子。至於皇上的寵愛,我也不稀罕的。”
“都說這事兒由不得你。”皇貴妃苦笑,擦去妹妹的眼淚,終究是骨肉血親,到了眼前愛憐還來不及,又怎會真的仇視,但也不得不說狠話,“我不曉得咱們姐妹往後會如何相處,鈕祜祿家皇後沒福氣就不算,可翊坤宮裏倆姐妹,是真正的骨肉相殘。姐姐雖然不甘心你入宮,可你真的來了,我一定要照顧你的。就是宮裏的事永遠也說不清,我盼著咱們姐妹至少能好好相處一輩子。”
小佟佳氏連聲道:“我都聽姐姐的。”
此時四阿哥突然哭了,皇貴妃趕緊瞧兩個孩子,胤禛哭著說胤祚搶他的東西吃,小胤祚無辜地坐在一旁,噘著嘴也眼淚汪汪地要哭,更轉身要找乳母,大概是要回家去。可皇貴妃沒有偏心胤禛,也不責怪胤祚,慈愛地哄了他們幾句,兄弟倆就又和好了。
小佟佳氏看得很稀奇,可皇貴妃卻吩咐妹妹:“一會兒你送六阿哥回永和宮,順便見見德妃。”
她怯怯地應了,似乎是不敢獨自去見生人,之後臨走前還輕聲問:“姐姐不去嗎?”直把皇貴妃氣得哭笑不得,哄著罵著把她趕了出去。
嵐琪聽說小佟佳氏送六阿哥回來,覺得很新奇,環春則說:“性子很不一樣,宮裏人都說長得不一樣,性子也不一樣,怎麽能是親姐妹。”
等人到了跟前,胤祚癡纏了片刻就被乳母領走,小佟佳氏坐在邊上,時不時看一眼殿內的陳設,這裏與她姐姐的承乾宮很不同,擺設家具雖然精致,可一應都十分低調,哪裏像寵妃的殿閣,今日去的長春宮也比這裏富貴許多。
嵐琪細細地看了小佟佳氏,這還是她見到的第一個新人,白天路過時隻略略掃了一眼,現在想想,也記不得她當時是什麽模樣,果然如宮裏人傳說的,毫不張揚,此刻亦不過客氣地寒暄一句:“妹妹在儲秀宮可還好?”
嵐琪主動說話,小佟佳氏才總算勉強說了幾句,真真是膽小怕生的人,坐不多久就離了。環春帶宮女來收拾茶具,自己問道:“娘娘瞧著怎麽樣?”
嵐琪很稀奇:“當年她姐姐多厲害啊,那樣費勁地折磨我們,如今她親妹妹在我跟前,竟是多一句話也不敢說。”
環春笑道:“宮裏人都說,當年溫貴妃娘娘入宮時也這模樣,可現在卻完全變了,都等著看這位將來怎麽變呢。”
嵐琪卻似恍然醒悟,連聲道:“我就覺得眼熟呢,可我從沒見過她,這下你一說我明白了,我是覺得她像從前的溫貴妃,不過她可比溫貴妃還要膽小怯懦些。”
環春道:“奴婢覺得,反正咱們和皇貴妃娘娘一直不近不遠的,也挺安生的,沒必要和這位多往來。”
嵐琪連連點頭:“之前怎麽過往後還怎麽過,來幾個新人而已,她們將來也會看著新人來的。”
之後幾天,皇帝聖駕一行離京越來越近,這日傳來消息,已說聖駕翌日就能入宮。六宮總算又熱鬧起來,沉寂許久的女人們又心思活絡起來,而那幾個新入宮的,也等待著皇帝來決定她們的命運。
雖然看著熱鬧,後宮畢竟有後宮的規矩,各宮各門該落鎖的時辰不容有差錯。夜幕降臨時,後宮還是靜下來,女人們在等待皇帝明日歸朝的期盼裏入眠,卻不知聖駕已漏夜入城,子夜時分,大部隊竟悄無聲息地進了紫禁城。
玄燁下輦時已經過了子時,進了乾清門就換了軟轎,靜幽幽的一行人直往永和宮來,永和宮上夜的小太監在瞌睡中被敲醒,開門見到是皇帝來,還以為自己在做夢。可皇帝真真是來了,風塵仆仆地往裏頭走,在寢殿上夜的玉葵和綠珠也都嚇了一跳,又驚又喜地把燭台遞給皇帝,玄燁這才放慢了腳步,慢慢走進門,便見大腹便便的嵐琪歪在床上,悄然酣睡的容顏那樣寧靜美好,顛簸了數月的心,倏然便定了。
皇帝悄聲退出去,滿麵含笑,什麽話也不說便走了。
玄燁來去匆匆,誰也不驚擾,隻為能看一眼嵐琪。而禦駕漏夜進城,則是不想白天擾民,自然太子也跟著父皇連夜回宮,小孩子畢竟不堪旅途疲憊,入宮時太子已經睡著。
玄燁回到乾清宮洗漱更衣,歇了不過一兩個時辰,便又在乾清門召集大臣聽政,似要把這些日子有所疏漏的朝務通通補回來。宮裏人還準備第二天迎接皇帝回宮,可睜開眼時,皇帝竟已在乾清門聽政理事了。
而一等散了朝,皇帝便又往慈寧宮請安,太皇太後嗔怪他不知愛惜身體,做什麽要弄得這樣疲憊,玄燁卻說路上行進時都是在休息,不能再浪費時間了。
一時說起盛京風光,絮絮講了小半個時辰,玄燁不能多留,離開時太皇太後囑咐他:“不要光顧著嵐琪,她好著呢,新人入宮有些日子了,你瞧瞧都給些什麽位分。”
玄燁則應道:“孫兒正要去承乾宮,這件事想與皇貴妃一同商議。”
皇帝的用意自不必明說,如今皇貴妃是後宮最尊貴的女人,他可以偏愛嵐琪,卻不能無視皇貴妃的存在。他再不會犯當年和鈕祜祿皇後之間的錯誤,即便不喜歡並反感她曾經的所作所為,玄燁也反省到自身對她的不公平,故而如今對待表妹,他始終記得要在乎她的感受。
皇貴妃雖也聽說昨晚半夜皇帝跑去永和宮的事,可眼下見玄燁辭了慈寧宮就來見她,更要在她這邊用膳,問起宮裏的事,很大方地問德妃的胎兒是否安穩。皇貴妃知道稟報這些是她的責任,無論如何皇帝沒有虛給這個副後的尊貴,自然心情甚好,滿麵喜色。
之後商議新人的位分,玄燁道:“你妹妹的位分,朕早與舅父商議好,隻給一個嬪位。當初鈕祜祿氏封後,妹妹直接在妃位,都說福氣太盛壓著了,如今你貴為皇貴妃,就先委屈一下妹妹。”
皇貴妃且笑:“如今四妃齊全,總不見得直接給妹妹貴妃位,臣妾早就這樣想了。妹妹年輕,怎麽也不該在貴妃之位,皇上何來委屈一說。隻是……”她頓了頓,本不想多嘴,可終歸是親妹妹,不願她糊裏糊塗惹惱了皇帝,遲疑再三還是開口,“皇上也知道,您這個小表妹自幼懦弱膽小,從前在家阿瑪說話大點聲她就能哭好一陣子,這些年了依舊沒怎麽變,臣妾瞧著她實在擔心。若她伺候皇上不周到,請您千萬不要生氣,臣妾會慢慢教她。”
玄燁隻淡淡笑:“朕明白。”
之後皇帝直接在承乾宮裏召見諸皇子公主及各宮妃嬪,溫貴妃也奉旨前來,麵若桃花,神采奕奕,言行舉止亦是溫和有禮,倒讓玄燁刮目相看。再有宜妃等都比他出門前看著精神,另有數位眼中還滿是懵懂單純的新人,玄燁本以為回宮又要陷入女人們的紛擾,這一下看著還算和諧美滿,也就安心了。
自然少不得誇讚皇貴妃治理有方,之後將路上帶回的東西分別賞賜下去,新人們也有了位分,除小佟佳氏在嬪位,其他不過都是答應常在,散居各宮。榮妃的景陽宮之前就住下新人萬琉哈氏,如今皇帝給了常在之位,宮女太監便都稱萬常在。
新人的事有了定數,轉眼已到端陽,這日宜妃興衝衝來登門,惠妃見她滿麵喜色,還以為是有喜了,心裏正不大痛快,卻聽宜妃說:“姐姐這裏可聽見動靜?我聽說德妃肚子裏的孩子不大好。”
照理說惠妃天天烏眼雞似的盯著六宮動靜,該比宜妃知道得更多,可她真沒聽說永和宮胎兒不安穩的事,倒是宜妃道:“我見天纏著太醫院拿坐胎藥,往來得多了,桃紅她們時不時在太醫院出現,難免聽見幾句。雖然到底怎麽樣不知道,可既然露出這種話,必然是不好了。”
惠妃蹙眉道:“這都熬八九個月了,才說不好?”
宜妃卻幸災樂禍:“八九個月怕什麽,生下來保不住的也多的是,就她烏雅氏的孩子稀奇?”
惠妃勸她:“皇上可不就是稀罕烏雅氏的孩子,你這幾日小心說話,別惹怒皇上。”
且說宜妃隻因桃紅在太醫院聽見隻字片語就推斷德妃的孩子不大好,而當日嵐琪被皇帝哄過氣色雖見好,身體並無太多好轉,起先是太醫幫著德妃瞞報兩宮,如今卻變成太醫幫著兩宮瞞報德妃。嵐琪本以為自己是吃醋引得心情不好才影響身體,實則她的身體本身就一日不如一日。
這天玄燁也在慈寧宮,與太皇太後一同聽太醫稟告德妃的身體狀況,太醫緊張得微微顫抖,但不得不照實說:“臣幾人會診,推斷娘娘腹中胎兒已十分孱弱,最糟糕的就是熬不到出生就胎死腹中,那樣對娘娘的身體也是極大的傷害。即便樂觀一些,能平安降生,可太過孱弱,恐要夭折。”
太皇太後很傷心,沉沉地閉上了眼睛:“宮裏不乏這樣的事,可發生在嵐琪身上,我實在不忍心看她傷心。”
玄燁則問太醫:“德妃自身會有何危險?”
“若能順利分娩,娘娘已產育兩次,隻要胎位正,臣以為不會有太大的危險。眼下最怕的是胎死腹中,胎兒的病弱會全部反映在母體上,臣惶恐……”太醫屈膝道,“請太皇太後、皇上恕罪,最糟糕的情況,胎死腹中的話,德妃娘娘的生命也會受到威脅。”
太皇太後連連後悔:“當初該聽你們的話,讓她墮了這個孩子,是我太奢求了。”
“皇祖母不要自責,嵐琪若知道,會更加難過。”玄燁亦是麵色沉沉,冷聲囑咐太醫,“小心看護德妃,此事不宜對外宣揚。”
太醫叩首稱是,又聽太皇太後問:“可有什麽能保德妃萬全的法子?”
“啟稟太皇太後,若提前催產,讓娘娘盡快將孩子生下來,對娘娘自身來說是最好的事,但孩子會受到傷害,原本足月就有夭折的可能,更何況不足月。”太醫小心地說,“且催產是皇家禁忌,唯恐有妃嬪在皇嗣血脈上動手腳,自然早產之外,是絕不能催產的。”
太皇太後恨道:“什麽時候了,你來對我說皇家禁忌?”
玄燁則問嵐琪足月分娩該是幾時,太醫應是六月下旬,說現在若不在乎孩子,催產是最佳的時候,可以保全德妃自身,但是胎兒幾乎等同於放棄。
“在適當的時候為德妃安排催產,不要告訴她是放棄孩子,就說是為了母子平安。”太皇太後當機立斷,更對玄燁說,“孩子若夭折,她必然傷心,你多多安撫就好,榮妃她們都是這麽過來的,不是說做皇帝的女人要有這份承受力,平常百姓家裏,孩子夭折也是常有的事,這才是子孫繁衍養兒育女的貴重。”
玄燁沒有異議,心裏想好了日後要怎樣安撫嵐琪,可他畢竟切膚之痛,嵐琪好容易辛苦那麽久,到頭來卻不能為她保住孩子,喃喃自語說:“若不能見也就罷了,生下來夭折,才更叫人傷心。”
對於這一切,嵐琪渾然不知,身子的日益沉重她能感受到,不似前幾個月能有精神與布貴人她們說說笑笑,終日懶怠挪動,胃口也一日比一日差,這天她更是摸著肚子對環春說:“我怎麽覺得這孩子不大動了,她又睡著了嗎?”
環春自己雖無產育經驗,可伺候了嵐琪兩回,太醫叮囑的話聽了不少,心裏也大概猜得出主
子這一胎不大好,可不吉利的話不敢說出口,盡心盡力在她身邊照顧,突然聽主子這樣說,竟不知該如何應答。
嵐琪見環春緊張,自己反而笑了:“所以我說是個閨女,胤禛、胤祚在肚子裏的時候多活潑,這孩子一直很安靜,將來一定是個乖巧懂事的小公主,你看端靜多頑皮,她在布貴人肚子裏的時候,就很能折騰的。”
環春心裏沒來由地覺得悲戚,其實主子這樣樂觀,她該高興才對,可總覺得不踏實,毫無之前四阿哥、六阿哥出生時的興奮喜悅。
“環春。”嵐琪突然喚她。
環春怔了怔,湊上來問:“娘娘要什麽?”
嵐琪卻握住了她的手說:“有些事太醫不說,我心裏也明白的,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如果這孩子有什麽閃失,我縱然傷心,也要想著太皇太後和皇上,所以我不會在人前哭,你不要擔心我會憋壞,沒有人的時候,你讓我靠一靠就好。”
環春已是聽得眼淚汪汪,努力笑著說:“娘娘怎麽說這樣的話,小公主一定會平安的。”
嵐琪也笑,可一笑眼淚就落下了,一手輕輕護著高高隆起的肚子,嗔怪環春:“你就不要哄我了,皇上和太皇太後哄我就夠了,你們都哄著我,讓我覺得自己沒事,到時候才更傷心,現在就把之後的事想清楚,我就不害怕了。”
環春拿帕子給她擦眼淚,嵐琪自己抬手就抹掉,深深呼吸後給自己鼓勁說:“我都生倆兒子了,怕什麽?”
然而縱然皇帝叮囑太醫院不要走漏消息,可紫禁城裏從來就沒什麽秘密,經手的人多了難保不走漏風聲。前些日子宜妃就聽說了幾句,這幾日眾人冷眼瞧著,德妃越來越孱弱,都是生過孩子的女人,不難猜之後的結果。
轉眼六月初,禦花園裏已是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的光景,亭亭玉立的蓮花爭相盛開,仿佛是預備好了要迎接一位公主的到來,可饒是這般繁榮景象,德妃的身體依舊每況愈下。
可朝廷上,三藩之後,台灣又是玄燁的心頭大患,對於清廷而言,鄭家王朝的存在,等同於前明殘存,餘孽未除。一直以來南征北戰,哪怕對三藩用盡兵力,皇帝也從未放鬆過對台的攻略。
去年鄭經暴斃,內臣馮錫範等作亂,以傳聞“監國非藩主真血脈”為辭,與鄭經之弟鄭聰等人共謀,收回鄭克臧監國之印並殺之,擁立年僅十二歲的鄭克塽繼承延平王之位。少主衝齡,由鄭聰輔政,然鄭聰貪鄙懦弱,諸事皆決於馮錫範諸人,台灣之政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
玄燁便因此發布詔令,言鄭經既伏冥誅,賊中必乖離擾亂,宜乘機規定澎湖、台灣。然而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不主張攻取台灣,另一方麵,內閣大學士李光地、福建總督姚啟聖等極力保薦施琅,認為他是鄭氏世仇,其心可保,又熟習海上情形,還有謀略。玄燁遂在去年再度起用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總兵,加太子少保,前往福建,作為攻台主帥。
經年準備,如今已是攻台最好的時機,玄燁一心一意懸係此事,若是往年,必然少入後宮,不近女色,奈何嵐琪臨盆在即,總是他心頭之憂。
這一日太醫院急報,說德妃娘娘出現呼吸紊亂之症,若不及時催產,恐母子皆殤。可皇帝在乾清宮與諸大臣商議攻台之事,李公公猶豫再三未上報,直接問到慈寧宮,太皇太後便下旨要太醫力保德妃周全。
嵐琪早晨起來就覺得不舒服,胸口鬱悶需大口呼吸,內務府送來許多冰塊給寢殿裏降溫,孕婦仍舊燥熱難耐,她覺得自己很不好。果然此刻太醫穩婆一應妃嬪產子時需要的人手都到齊了,嵐琪自覺身體毫無分娩之意,太醫坦率地告訴她:“為保母子平安,臣要為德妃娘娘催產。”
嵐琪孱弱不已,竟還有憂慮:“催產是宮廷禁忌,太醫不可擅自決定。”
太醫苦笑:“娘娘多慮,臣自然是領旨前來,娘娘不要再動心神,之後會很辛苦,請您保存體力。”
“那就有勞太醫。”這是嵐琪清醒時說的最後一句話,之後在湯藥艾灸的刺激下,強烈的宮縮折磨得她幾乎神誌不清,可一如從前分娩兩位皇子,她硬是以柔弱之軀對抗疼痛,一聲不吭。
而太醫方才對德妃說催產是為了保母子平安,轉過身就吩咐產婆諸人:“太皇太後有旨,要緊時刻,不必顧惜胎兒安危,以不損傷娘娘鳳體為前提,盡快幫娘娘產出胎兒,胎兒若夭折,不會追究你我的罪過。”
此刻產婦已疼痛得毫無力氣,甚至一度氣悶暈厥,果然如太醫所言,若晚半天催產分娩,德妃極有可能懷著孩子就那麽去了。幸在產婆嫻熟的手法下,再度清醒的德妃終於竭力分娩,孩子脫離母體的一刻,她麵上氣色便見緩和,奈何體力耗盡,等不及聽一聲嬰兒啼哭,便昏厥過去。
環春幾人守在產房門外,合十祝禱求神拜佛,她們從未見主子這般險境,個個都麵如菜色。正等得不耐煩的時刻,竟聽見裏頭微弱的嬰兒啼哭,眾人麵麵相覷,她們可是都做好了準備,孩子難保。
裏頭慌慌張張有人出來,麵上神情糾結,看不出喜悲,隻是氣喘籲籲地說:“快去稟告,德妃娘娘生了個小公主,娘娘平安。”
隻是娘娘平安?環春愣在原地,她最愛聽“母子平安”這句話,可出來的人卻不提孩子。明明剛才聽見了嬰兒啼哭,為何不說母子平安,環春撲上來問:“小公主怎麽樣?”
那人隻是搖頭,催促說:“快去稟告,娘娘平安了。”
如是,這樣的消息傳遍六宮,太皇太後在大佛堂裏聽見說嵐琪安然無事時,竟是熱淚盈眶,與蘇麻喇嬤嬤哽咽道:“這一次她好了,就別再讓她終日伺候我,這些年我依賴她,卻不知她支應這裏的事多辛苦,往後好好讓她保重身子,她若身體不好,我怎麽把玄燁交付給她。”
往年兩次,蘇麻喇嬤嬤都陪著嵐琪,這一回則因知道德妃不好,怕太皇太後著急傷身,所以玄燁讓她陪著祖母不要離開。此刻本是滿心安慰,卻聽主子這一句話,難免暮景傷愁,也潸然淚下道:“主子就不必操心這些了,娘娘她素來最有分寸,她那樣敬愛您,您不讓她在跟前伺候,才是叫她傷心的事。您看這樣生死一劫她都安然度過,定是得上蒼庇佑,和主子您一樣,當年生先帝爺時九死一生,奴婢以為您就要那麽去了,可您不僅熬過來了,更熬出了大清的江山啊。”
太皇太後含淚點頭:“是這個道理。”便說自己沒事,讓蘇麻喇嬤嬤趕緊去瞧瞧嵐琪。
蘇麻喇嬤嬤急急趕來永和宮,太醫一見就說:“公主十分孱弱,臣等無法用藥醫治,嬤嬤還請稟告太皇太後,小公主的氣息拖不過多少日的。”
“這樣的話,暫時別對德妃娘娘說。”蘇麻喇嬤嬤定一定神,穩步往殿內來。
寢殿裏用了很多冰,蘇麻喇嬤嬤一進門就覺得身子發冷,床榻上的人似乎有了知覺,她趕緊湊到身邊,但見嵐琪慢慢睜開了眼睛,一見是蘇麻喇嬤嬤在跟前,便微微笑起來,又虛弱地問:“嬤嬤,孩子呢?”
“小公主乳母正照顧著,娘娘現在沒力氣抱孩子,您安心再養一養力氣,睡一覺醒來,奴婢就讓她們把小公主抱來給您看看。”蘇麻喇嬤嬤安撫著,可她也看得出來,德妃真真是分娩後氣色好過懷孕中,想想真是後怕,萬一太醫檢查不及時,指不定現在已經天人永隔。
嵐琪虛弱地笑著:“果然是小公主?”
“娘娘還不知道?是啊,是個小公主。”蘇麻喇嬤嬤笑著,“奴婢剛才瞧了一眼,可漂亮了,比娘娘還漂亮。”
嵐琪很高興,歡喜地說:“這樣子太後娘娘可輸給我五百兩銀子了,嬤嬤記得替我去要來,回頭正好還各宮送的禮。”
蘇麻喇嬤嬤含淚笑道:“五百兩銀子算什麽,太皇太後說了,您要什麽她都給,之前您喜歡的那把簪子,也鬆口給您了。”
“還是生孩子好。”嵐琪笑著,可她太虛弱,說不過幾句話又沉沉思睡。蘇麻喇嬤嬤哄著她睡著後,才離了床榻,徑直往小公主這邊來,這邊氣氛沉甸甸的,乳母稟告說:“小公主很虛弱,可奴婢喂奶,公主很努力地吃,雖然根本吃不到什麽,可公主好像很想活下去。”
一語說得蘇麻喇嬤嬤心酸,她剛才並沒來得及看一眼孩子,隻是隨口哄德妃的,此刻近身看,的確是個漂亮的孩子,甫出生的嬰兒漂亮的少,這孩子眼線纖長、鼻子挺翹,若睜開眼,必然是個俏丫頭。
“你們盡心照顧,公主先天不足,若無緣人世也不會怪罪你們,隻是不許有任何怠慢,不然決不輕饒。”蘇麻喇嬤嬤恩威並施,吩咐眾人照顧公主。綠珠則問:“娘娘若要看孩子,給娘娘看嗎?”
“一會兒皇上過來,你們問皇上吧。”蘇麻喇嬤嬤沒做決定,看過母女倆便要回慈寧宮去,臨走時想起來問,“六阿哥在哪裏?”
綠珠忙道:“六阿哥在承乾宮,太醫院來準備為娘娘分娩時,皇貴妃娘娘親自來把六阿哥領走了,說咱們這裏忙不過來。”
蘇麻喇嬤嬤很安慰,之後回慈寧宮也一並將這件事說起來,太皇太後亦感慨:“她總算不辜負玄燁這些年對她好,是長進了。”
當六宮皆知德妃為皇帝產下公主,連太後都去瞧過一眼孩子。皇帝這裏才剛剛與大臣們散了,聽李公公稟告嵐琪這九死一生的事,幾乎是目瞪口呆,等不及責怪李公公不報,立時就往永和宮來。
彼時皇貴妃送胤祚回來,進屋看了一眼昏睡的德妃,瞧見她氣若遊絲憔悴蒼白,心中暗暗唏噓,聽青蓮說德妃生孩子從來不吭聲,更是有些佩服她。之後正要退出來,卻見聖駕到了,玄燁徑直就往這裏走,皇貴妃一愣,攔在麵前說:“皇上要去看德妃?”
玄燁見她阻攔,很不高興,心裏雖明白這不合乎規矩,可嵐琪為他生死一場,自己後知後覺已經愧疚不已,哪裏還顧得上什麽規矩不規矩。
“皇上,臣妾不敢阻攔您,可這裏那麽多人瞧著,傳出去,德妃辛苦一場,之後還要再去看人臉色嗎?”皇貴妃不讓開,避開皇帝的目光說,“何況臣妾也在,臣妾是不願被人說不懂規矩,不願被人說三道四的。”
玄燁氣惱,正要開口嗬斥,但想皇貴妃說德妃之後要看人臉色,又心下一沉,終究作罷不再往裏頭走。皇貴妃舒口氣,安撫皇帝:“皇上去看一眼小公主吧,臣妾剛剛看過德妃,她還在昏睡之中,您到跟前也說不上話。”
皇帝不再勉強,匆匆來看過嬌弱的女兒,喚來太醫詢問德妃和公主的身體,知道嵐琪安然無事,分娩後脫離險境,總算是安下幾分心。隻等綠珠問他是否要把公主抱給德妃看時,玄燁才又矛盾起來。
“她若要看孩子,就讓她看,不要拘束她什麽事。”思量許久,玄燁沉重地答應了,再由乳母幫著抱了女兒,嬌小的孩子在懷裏輕若無物,聽見乳母說公主似乎很努力地想要活下去,堂堂天子竟是熱淚盈眶。
皇貴妃一直陪同皇帝離開永和宮,兩人要分開時,皇貴妃突然道:“她那麽辛苦生下的孩子,皇上卻讓她送給臣妾,以己度人,臣妾做不到她那麽大度。”
玄燁未想表妹會說這句話,心中有些安慰,勸她
說:“你將胤禛照顧得那麽好,她心裏沒有任何怨言,你若覺得朕那麽做殘忍,就繼續好好照顧胤禛,替朕彌補她。”
皇貴妃苦澀地一笑:“說到底,皇上還是偏心德妃呀。”
帝妃二人在永和宮門前散了,皇貴妃回到承乾宮時,竟覺渾身疲憊,德妃虛弱憔悴的模樣在眼前揮之不去,底下宮女送來湯藥,熟悉的氣息讓她心生厭惡,吩咐道:“不必再準備什麽坐胎藥了,再也不吃了,生孩子哪裏那麽容易?”
之後幾日,因德妃產後虛弱,太後下令六宮不得前去探視,嵐琪靜養兩天漸漸恢複元氣,讓環春幾人很意外的是,主子一直沒要求看小公主。
而公主先天不足已不是秘密,永和宮外的人都等著看消息,長春宮裏宜妃來串門,看惠妃逗著八阿哥,她冷冷地說:“當年我好好的,太皇太後非說我產後虛弱,硬是把五阿哥抱走,這下德妃這麽弱,怎麽不抱走公主了?她們就是故意的,這兩個老太……”
“你胡說什麽?”惠妃見宜妃要口出狂言,嗬斥道,“眼下宮裏那麽多新人在,你小心說出去的話被人捉了把柄,反正她就是吃得開,你我能怎麽樣?”
此時惠妃的宮女來稟告,說聖駕去永和宮了,惠妃說一聲知道了,又聽宜妃絮叨:“聽說她生的那天皇上就要去產房看她,竟是讓皇貴妃攔下了,真稀奇。”
惠妃冷笑:“皇上為了她,什麽稀奇的事沒做過,偏偏沒人捉得到把柄,前朝後宮都不能拿她說事兒,這才是最稀奇的。”
此刻,玄燁匆匆往永和宮來,隻因太醫上報說小公主不大好了。玄燁擔心嵐琪太過傷心,他也知道嵐琪這幾天根本沒看過孩子,不曉得她心裏到底怎麽想的,一路趕來,已做好了準備安撫哭泣的人。
皇帝一進門,隻見永和宮裏靜悄悄的,乳母幾人都在內殿外候著,裏頭似乎隻有環春在,乳母含淚稟告:“奴婢們不忍心,還是告訴娘娘了,娘娘這才讓奴婢把公主抱來,皇上……”一眾人都屈膝,“小公主怕是緩不過來了。”
先天不足的孩子,後天又喂不進母乳,那麽嬌弱的生命撐不過幾天,她努力地活下來已經很不易,原本是早在娘胎裏就被太醫放棄的生命。
玄燁心痛如絞,一步步走進,卻聽見嵐琪在說話,他稍稍靠近些,瞧見嵐琪正坐在床上,懷裏抱著孩子,但聽她在說:“環春你看,閨女睜開眼了。”
床榻上,嵐琪小心翼翼地抱著她的女兒,她自知身體虛弱,本以為會抱不好孩子,可乳母送來公主,一入懷就驚得她心碎,這孩子這麽輕這麽小,無一不顯示著小生命的脆弱。彼時乳母殘忍地告訴她,小公主恐怕熬不過去了,她卻淡定地說:“不要緊,我抱著她呢。”
此刻又安慰小女兒:“皇阿瑪他太忙了,前幾個月都還不在家,這幾個月又要忙打仗,連我們閨女的名字都沒起呢,額娘該叫你什麽呀?”嵐琪垂首看著孩子,剛剛女兒睜開了眼睛,她真是漂亮極了,從女兒的眼睛裏嵐琪看到了自己,便心想女兒一定知道自己是她的娘親。
“太醫說你在額娘肚子裏不好,差點兒就要把額娘的命給帶走了,你可別信他們胡說八道,額娘一直知道,你那麽安靜從來不折騰額娘,比起哥哥們實在乖巧太多,額娘可喜歡你了。”
嵐琪笑著,眼中漸漸浮起淚水,她看到女兒漸漸閉起了眼睛,健康的奶娃娃這時候醒著就要哭的,可這孩子從來沒哭過一聲,仿佛是要留著力氣,能盡力在這人世上多活一些時間。
環春在邊上捂著嘴忍住哭泣,扭頭發現皇帝在門口,見他出神凝滯,也不敢開口,更聽主子喊她:“你把那對小鐲子拿來。”
“是。”環春忙去櫃子裏翻出首飾盒,裏頭一對精巧的小鐲子,嵐琪拿過來小心翼翼地給女兒戴上,含淚笑道:“這是外祖母給公主的,額娘的額娘就是你的外祖母,外祖母最喜歡女孩子了,知道額娘有了你,她那麽省吃儉用的人,特地打了一副金鐲子給你,額娘這麽大了,還沒得過她的首飾呢,你瞧瞧,外祖母多疼你。”
小公主的手臂晃動了一下,嘴裏發出微弱的聲音,嵐琪驚了驚,她多想能聽見孩子的哭泣,可是孩子這一下之後,再沒有什麽動靜。她感覺到胸前的熱氣在漸漸散去,感覺到微弱的生命正在消失。
她止不住淚如泉湧,但努力清晰地吐字對女兒說:“額娘一直沒去看你,就是怕你見了額娘,就要心滿意足地走,額娘想留住你呀,好孩子,謝謝你來做我的孩子……”
嵐琪哭泣得無法再言語,懷裏的生命一點一點消失,當最後一絲氣息從幼小的生命中抽離,母親顫抖著低下頭親吻了她,顫抖著伸手將繈褓掩住她的麵容:“好孩子,額娘會永遠記著你的。”
環春見這情景,膝下一軟跌在地上大哭,門前的玄燁終於被哭聲震醒,朝前略略走幾步,床上的人才察覺他的到來,緊緊咬唇不想在他麵前哭泣,可一鬆口就止不住抽噎,泣不成聲地說:“皇上,閨女走了。”
失去過太多的孩子,麵對稚兒夭亡,玄燁心中早有厚厚一層如鎧甲的結痂,能讓他不再輕易痛心,可眼前的一切,卻讓護心的鎧甲崩裂粉碎,仿佛生生撕扯心髒的劇痛,痛得玄燁難以自製。
但環春的哭聲猛然將他驚醒,皇帝冷靜下來,未及走向嵐琪,反先至環春的麵前,目色沉沉道:“不要哭了。”
環春一怔,捂著嘴不敢再出聲,玄燁這才回到嵐琪的身邊,床上的人並沒有號啕大哭,可眼淚止不住,她渾身都在顫抖,一下一下更抽動玄燁心內撕裂的疼痛。
連同孩子一起將人抱入懷,玄燁親吻嵐琪的臉頰,在她耳畔輕聲說:“她是我們的女兒,沒有經曆人世疾苦,是世上最有福氣的孩子。嵐琪,你也是世上最好的額娘,我們還會有孩子,我們還會有閨女,朕答應你,咱們的閨女,朕絕不讓她遠嫁和親,讓她們永遠在你身邊。”
嵐琪無力地伏在玄燁肩頭,一聲聲哭著:“乳母說,公主想活下去,她一直很努力地想活下去……皇上,我們的女兒好可憐,是我不好,是我沒養好她。”
“不要自責,女兒會難過。她那麽辛苦地活下來,就是為了看你和我一眼,是不是?”玄燁眼中含淚,聲音也哽咽了,“女兒那麽勇敢地麵對生死,你為了她,也要好好活下去。”
嵐琪大哭,玄燁卻伸手輕輕捂住了她的嘴,明明自己也有淚水流下,卻鎮定嚴肅地說:“不要哭,不要讓外麵的人聽見你在哭。朕……求你一件事。”
極度悲傷中的女人,突然看見男人淚容中的嚴肅,而帝王言“求”何其反常,一時也怔住了,卻聽玄燁說:“女兒沒了的事,隔一段日子再報出去,眼下朝廷有最最要緊的事,朕不願德妃喪女的事被他們拿來說話,他們隻要先記著德妃為朕生了公主就好。嵐琪,朕曉得這句話又假又虛偽,可朕也的確是真心的,你若不答應,朕不為難你。”
嵐琪呆呆地望著玄燁,她似乎有些聽不懂皇帝的話,玄燁再解釋:“朕會讓人秘密給孩子下葬,隻是禮節上的一切,要等一些日子,朕不會虧待我們的女兒,可不得不委屈你這一兩個月。”
屋子裏靜了片刻,嵐琪終於開口:“皇上若覺得妥當,臣妾沒有異議。”
這樣的回答聽著毫無感情,但毫無感情已是玄燁心裏準備好的情況,怎麽可能要求人家興
高采烈地答應你?而嵐琪的性子,又絕不會把失望心寒露在臉上,玄燁自知過分自知虧待她,嘴裏說的話每一句都那麽虛偽,可他沒有辦法,他的心痛不亞於嵐琪,但江山為重。
“朕對不起你。”玄燁說。
嵐琪心內的情緒被勾起來,捂著嘴不讓自己哭出聲,可淚如泉湧,渾身顫抖,看得玄燁惶恐不安,甚至擁著她說:“朕不這麽做了,不要哭,朕的心也要碎了。”
可懷裏的人一陣痛哭後,漸漸冷靜下來,抽噎著說:“就照皇上的意思辦,女兒她若知道自己還能為阿瑪做一點事,也一定會高興的。這一兩個月,臣妾好好靜養,臣妾一定會把身子養起來,皇上答應了,我們還會有女兒的。”
玄燁緊緊捏著她的手,重重點頭:“一定會有。”
這一日,皇帝安然離開了永和宮,外頭的人都以為公主不大好了,可並沒有噩耗傳出。小公主似乎還努力地活著,外麵的人進不去永和宮,裏頭的人也不大出來,幾乎打聽不到什麽。
之後秘密下葬的事,雖然深宮中難有秘密,但皇帝真想做到滴水不漏,也的確能無人察覺,何況那麽小的孩子要帶出永和宮很容易,隻是孩子的後事低調簡單,由裕親王領旨,親自將小侄女送去京郊寺廟,秘密安葬,超度亡靈。
孩子最後要被帶走的那天,嵐琪哭得氣悶暈厥,醒來時見到玄燁在身邊,皇帝用命令的口吻對她說:“不許再哭了,你答應朕也答應了女兒,要保重身體的。”
嵐琪還記得自己對環春說,為了太皇太後和皇上,自己不會在人前哭。她本希望自己不要讓玄燁擔心,怎麽會想到,真正麵對他時,完全不能掩飾悲傷,玄燁才是這個世上自己所能依靠的人,才是她能托付身心的人。即便玄燁命令她,還是止不住眼淚和悲傷,但皇帝沒有煩躁,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地陪著她,隻等她安靜地睡過去才離開。
小公主頭七的幾天裏,皇帝幾乎天天來永和宮,他是來陪伴傷心的嵐琪。外人看著卻好像因為公主體弱,皇帝才來關心,數日後宮裏依舊沒有任何傳聞,所有人都以為小公主還好好地活著。
時日一長,大家的好奇心淡了,也漸漸有人想要來探望德妃,可寧壽宮裏太後一直沒鬆口,總說德妃虛弱不宜見客,即便有妃嬪來請旨,太後也搪塞說她去瞧過挺好的,讓大家別擔心。
如溫貴妃,這日來向太後請安後,提出想去探望德妃,太後敷衍了她,與別人一樣遭到拒絕,想她出門前還讓冬雲先準備禮物,若是得了允許,就直接過去,這下悻悻然回來,瞧見冬雲臉色蒼白地等在門前,稀奇道:“誰都被拒絕,你也不至於這樣驚訝吧?”
“娘娘,您跟奴婢來。”可冬雲緊張地拉起她就往殿內走,急得溫貴妃腳下花盆底子都踩不穩,滿腹狐疑地進了屋子。冬雲把她帶到床邊,掀起床上堆著的一團紗被,裏頭赫然放著一隻白色的娃娃,溫貴妃乍一眼沒看清,等她湊近了看,唬得連連往後退,一時沒站穩直接跌下去了。
冬雲趕緊來攙扶她:“娘娘,沒事吧?”
“怎……怎麽會有這種東西?”溫貴妃嚇得麵無血色,抓著冬雲的衣領,“這是什麽東西?”
因為這件事,溫貴妃喊來了覺禪氏,覺禪氏毫無準備地瞧見這魘鎮之物亦不免驚恐,書寫了生辰八字的娃娃身上,幾處人身上的命門都紮了銀針,娃娃身上有血跡,是冬雲的手被紮破留下的。
且說冬雲準備了主子要去永和宮探望的禮物後,記得她昨晚說床上悶熱,就想翻一套清涼的蠶絲褥子出來,伸手在櫃子裏掏時,手被針紮了一下,還以為是什麽針線留在裏頭,等翻出來一看,嚇得她腿都軟了,左等右等終於把主子盼回來,果然把溫貴妃也嚇得半死。
溫貴妃含淚恨道:“難道就是這東西在害我?”
覺禪氏是跟著容若見過世麵的,曆史上宮廷鬥爭中不乏此類魘鎮之術,但鬼神之說可信可不信,大多隻是用來震懾和約束人心,覺禪氏和容若就是不信的人,此刻也對溫貴妃說:“這樣的事不過是傳說,真實與否誰也不曉得,娘娘先不要胡思亂想,而且您看這生辰八字,並不是您的。”
冬雲也上來看,點頭道:“的確不是娘娘的生辰八字。”
溫貴妃不明白:“不是我的,那為什麽放在我屋子裏?”
覺禪氏想了又想,先問冬雲能動溫貴妃被褥衣裳的宮女有哪些,讓她留心著,又對溫貴妃道:“既然不是您的生辰八字,不想靠魘鎮之術來害您,那就是要栽贓嫁禍,讓宮廷律法來治罪您。”
溫貴妃麵色如紙,一字一頓地問:“治我的罪?這可是殺頭甚至滅門的罪過,誰與我有這樣的深仇大恨?”
覺禪氏道:“論罪,自然是極刑;可若不論罪,也能讓您萬劫不複。您先讓冬雲去想法兒打聽宮裏幾位娘娘的生辰八字,看看這是哪一位的。娘娘不要太害怕,眼下咱們自己先發現了,就不再被動,且慢慢查出是誰指使的,再看看要不要上報給兩宮。茲事體大,萬一人家是等著咱們發現,再另設一個圈套呢?”
溫貴妃連連點頭:“我聽你的,我會派人去查,可是……”她蹙眉恨道,“可我的能力有限,從前都仰仗家族,眼下若要細細地查,就要依靠他們了。”
“那就依靠這一回,之後大不了過河拆橋,皇上一時也不會計較您和家族往來,何況妃嬪真與娘家斷絕往來,也是不孝的。”覺禪氏很果敢,安撫溫貴妃說,“事已至此,您一定要膽子大一些。”
轉眼已是七月中旬,中元節一過,天氣漸漸涼爽時,承乾宮裏四阿哥病倒了,嬌弱的孩子連日發燒,燒糊塗了便會胡言亂語。有一夜更是驚風抽搐,皇貴妃日夜守候,背過人時總忍不住流淚,生怕胤禛挺不過這場病要離她而去。
太皇太後和皇帝都十分緊張,用盡太醫院一切人力物力來為四阿哥醫治,幸好上蒼庇佑,四五日後孩子退燒,太醫終於敢給皇貴妃諸人吃一顆定心丸。
稚兒多病也是常事,挺過去了,孩子幾日之間如脫胎換骨般成長,挺不過去自然是沒福氣,幸好四阿哥吉人自有天相,退燒後兩天,又活蹦亂跳起來。
可皇貴妃來向皇帝稟告孩子病愈的這一日,竟在儲秀宮裏發現魘鎮之物,那髒東西上寫著的,便是四阿哥的生辰八字。
魘鎮之術為人所惡,曆朝曆代帝王都嚴厲打擊,卻仍舊不斷被人用來奪權爭寵,而在皇室後宮這個利欲熏心的世界,借鬼怪之力迫害他人,更仿佛成了一種定律。
玄燁建立後宮以來,從未有過如今日這般“三堂會審”的架勢,帝王之下,以皇貴妃為首,大小妃嬪濟濟一堂。儲秀宮裏頭一次這樣熱鬧,佟嬪及幾位常在答應跪了一地,正殿外頭則跪著儲秀宮的宮女太監,玄燁坐於上首,皇貴妃之下妃嬪依次而坐,殿內氣氛沉甸甸的,皇貴妃更是一臉鐵青。
佟嬪驚恐萬狀,早已哭成淚人,她不惜以死證明自己的清白,可這些髒東西,的確是在儲秀宮裏發現的。她們年紀還小,貪玩之心未收斂,今天一同進宮的姐妹們在儲秀宮裏捉迷藏,在東配殿的角落裏發現紮滿了銀針的布偶,一眾人都嚇得半死,經查看,布偶上的生辰八字是四阿哥的,而四阿哥才剛大病初愈。
“佟嬪妹妹是皇貴妃娘娘的親妹妹,親姐妹何至於此,皇上莫要冤枉了佟嬪。”坐下後榮妃先開口道。惠妃在她身後,也勸說:“皇上細細查一查,這樣的事若真讓無辜的人頂罪,真正作惡的人才更逍遙。”
玄燁不說話,此時侍衛們在李公公的帶領下,將儲秀宮裏裏外外翻查了一遍,又捧上來一紙包東西,皇貴妃厭惡地問:“這又是什麽?”
李公公忙道:“奴才在外頭看過了,是與上回在永和宮搜出的一模一樣的迷藥。皇上麵前,各位娘娘麵前,奴才不好打開。”
已有幾個妃嬪捂了嘴,生怕被傷著似的,皇貴妃則怒道:“怎麽會在儲秀宮裏?那時候她還沒進宮。”
座下不知哪個膽大包天發聲說:“指不定是這回新帶進來的,從前是裏應外合,現在就……”
“胡說八道!”皇貴妃怒然嗬斥,在人群中尋找出聲的人,那眼神銳利如刃,隻怕找到說話的人,立刻就要把她生吞活剝,唬得女人們個個低垂下腦袋。
“娘娘莫動氣,還是看皇上怎麽說吧。”一旁溫貴妃勸道。皇貴妃睨她一眼,轉身傲然對皇帝說:“佟嬪膽小懦弱,刮風打雷都能讓她害怕得哭泣,這樣狠毒之事,豈能是她所為?臣妾懇請皇上徹查六宮,凡來過儲秀宮的人都要查問,為臣妾姐妹證清白。”
“朕知道。”玄燁麵色沉重,似痛惜地看著地上的幾個年輕女人,略略一歎說,“你們先各自禁足在自己的寢殿,沒有朕的命令都不得再出門。這件事查清楚之前,朕不希望聽見風言風語,你們每一個人少說一句話,這個後宮就清靜了。”
皇帝起身,目光掃過眾人,女人之中,有不敢看他低下腦袋的,也有殷殷期盼皇帝目光能在自己臉上多停留片刻的,卻沒有幾張玄燁能入眼的麵孔,這裏頭有些人,他甚至覺得從未見過也叫不出名姓,心中難免苦笑,旋即道:“會有人來查這件事,德妃被下藥的事懸而未決,也是朕心頭一慮,這次在儲秀宮再次發現這東西,必然是有人又不安分了,借此機會清肅後宮,你們往後過得也踏實。”
玄燁說罷這幾句就要走,眾妃嬪屈膝恭送。隻等皇帝離去,女人們這才七嘴八舌地說開了,可突然聽皇貴妃嗬斥眾人:“清者自清,現在一切還沒有結論,你們或有嘴賤愛胡說八道的,本宮尚不能將你們如何,待水落石出之日,一並找你們清算,若不想為此付出代價,就管好你們的嘴。”
女人們都噤聲不語,倒是溫貴妃說:“娘娘還是先安撫佟嬪吧。”她一邊說著,一邊將嬌弱的佟嬪攙扶起來,佟嬪幾乎不敢看親姐姐一眼,而皇貴妃也是怒其不爭十分厭惡,半句話都不說,拂袖而去。
“好妹妹,別哭了,我帶你去洗把臉。”溫貴妃這樣說著,攙扶佟嬪往內殿去,覺禪貴人也緊隨其後。榮妃便招呼眾姐妹:“散了吧,這幾日少出門為好,不定下回就輪到你們哪個頭上了。”
眾人稱是,紛紛散去,儲秀宮又安靜下來,隱隱能聽見佟嬪的哭聲。惠妃、宜妃一路往前頭去,宜妃打量了惠妃許久,忍不住問:“姐姐臉色不好?”
惠妃忙道:“正在那幾天裏,又這麽鬧一場,身子很不爽利。”
“那姐姐早些歇著,我先回去了。”宜妃見她如是說,便不糾纏要去長春宮坐坐議論此事,先折回翊坤宮,惠妃才緊趕慢趕地回到自己的殿閣裏。
進了門不敢先打發寶雲,耐心等待寶雲自己有事離開,才將心腹宮女喊到跟前,那宮女亦是著急地問:“主子,這是怎麽回事?”
惠妃滿麵緊張,方才繃得實在辛苦,此刻已然一頭的虛汗,短促地喘息著說:“我讓你放了一隻烏雅氏生辰八字的布偶在鹹福宮的,儲秀宮這個怎麽冒出來的?那麽巧,生辰八字還是四阿哥的?”
宮女驚恐地說:“難道這東西真的有用?德妃生個小公主九死一生,四阿哥又生病。”
“胡說,這東西若有用,他們怎麽還能活著,若有用,老早那些下蠱之人為何會被抓捕鎮壓?”惠妃尚有幾分理智和冷靜,更道,“早不發現晚不發現,今天四阿哥病好了就冒出來了,還有那些迷藥是怎麽回事,連我都不知道迷藥是誰幹的,難道是有人故意放在那裏,要栽贓嫁禍?”
宮女輕聲道:“若是想有個借口再徹查六宮呢?”
惠妃猛然一驚,讓宮女將她的繡籃拿來,之前做布偶的料子早就沒有了,可她如今草木皆兵,把不順眼的東西都要扔掉,拿炭盆燒得屋子裏又悶又熱,卻是此刻,外頭說大阿哥到了。
胤禔沒頭沒腦地闖進來,一進門就哇哇叫:“熱死了,額娘你們在做什麽?”
惠妃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地讓宮女收拾掉,拉了兒子到外頭坐,勉強笑著說:“入秋了,蚊子毒得很,八阿哥細皮嫩肉的專被蟲咬,額娘把屋子熏一熏。”
“是了是了,前日兒子在書房也被咬了一口。”胤禔說著撩起袖子,碩大一個紅包看得惠妃心疼極了,孩子卻笑嗬嗬地說,“沒事了,他們也把書房熏過了,兒臣不會再被咬了。”
惠妃還是不大放心,讓人拿清熱解毒的藥膏,親自給兒子上藥,一邊塗抹著,忽聽兒子極小聲問自己:“額娘,魘鎮是什麽?”
惠妃心頭一驚,一手拿的小瓷瓶都摔在了地上,宮女們聽見碎裂聲要進來伺候,她擺手讓她們出去,回過頭肅然訓斥兒子:“好好的,你打聽這些做什麽?”
大阿哥見母親生氣,不免委屈,嘀咕著:“那些小太監都在說,說四弟生病是因為有人對他下咒。額娘,你見過了嗎,那東西是什麽樣的?”
“叫你不要問了!”惠妃大怒,嚇得兒子一哆嗦,她才軟下臉說,“你皇阿瑪很生氣,最討厭這種齷齪的事,你不要再提了,你不懂才好。”
胤禔卻對此懷著滿滿的好奇心,想反正母親不說宮裏那些小太監也會告訴他,就不著急問母親免得挨罵,但提起另一件事,很不服氣地說:“聽講胤祉也要上書房了,可他還能跟著榮娘娘住,不必來阿哥所。額娘,兒臣也想回來跟著您,咱們長春宮,比景陽宮還寬敞,阿瑪為什麽不讓我回來?我現在可用功讀書了。”
惠妃怔怔地望著兒子,這事戳到了她心中的悲戚之處,垂首輕聲問:“你怎麽知道胤祉不用去阿哥所?”
“他自己說的。”胤禔滿麵嫉妒,“胤祉就好了,阿哥所裏可悶了。”
“是嗎?沒事的,皇阿瑪器重你,才要栽培你呀。”惠妃看似輕描淡寫地回答,可心裏頭的酸澀苦悶,又要去對誰說?
是日夜裏,皇帝去了永和宮,玄燁已和嵐琪商定八月上旬宣布小公主的死訊。而這些日子,嵐琪的身體日漸恢複,心情也越來越好,胤祚最會哄母親高興,每回玄燁來,都能聽見母子倆的笑聲。這讓玄燁很安慰,甚至一度希望皇貴妃能多送四阿哥過來,但終究沒開口。
可今晚來,卻聽見胤祚的哭聲,進門便聽嵐琪在訓斥兒子,似乎是胤祚調皮了。等玄燁走進去,胤祚一見父親就跑來撒嬌,玄燁哄他,反被嵐琪嗔怪:“皇上若把兒子慣壞了,回頭可別找臣妾的錯。”
玄燁瞪她一眼,自己和兒子說了幾句話,胤祚似懂非懂的,反正不挨罵就好了,等不再哭泣,才被乳母帶走。再看嵐琪,她又不大放心似的一直看著兒子離開才又靠下去,玄燁過來摸摸她的額頭:“身子怎麽樣?前幾日為胤禛擔心,你吃睡都不好。胤禛康複了,朕去瞧過他,現在你該放心了吧。”
嵐琪頷首笑:“臣妾很好,皇上不要擔心,已經想過幾天就去看看太皇太後,太想她了。”
“不著急,皇祖母也想你,可要你一定把身體養好才是。”玄燁溫和地說,“何況今天那件事鬧的,朕讓她們都不要多出門,你也不必出去。”
嵐琪這才想起來問:“皇上果然那樣做了?”
玄燁且笑:“難得你想出來的法子,朕總要試試看,若不靈的,下回就不和你商量了。”
原來今日儲秀宮的鬧劇,本是皇帝一手促成的,但想出這個不怎麽厚道的法子,卻是嵐琪。
那日玄燁來看她,說起溫貴妃在寧壽宮等到自己,私下說了在她的鹹福宮裏發現寫了德妃生辰八字的布偶,茲事體大她不敢聲張,都不敢去乾清宮,天天在寧壽宮等能遇見皇帝去請安,總算讓她等到了。
後來沒多久四阿哥就病了,玄燁來與嵐琪說起這件事時,嵐琪隨口說:“那人是要陷害溫貴妃,可若同樣的東西出現在別的地方,害了莫名其妙的人,下手的人會不會因此驚慌失措,露出馬腳?”
嵐琪不過隨口一句話,玄燁便拿來當辦法治這件事,他很少親自處理後宮的事,即便過問也隻在乾清宮裏和皇貴妃、榮妃等商議幾句,大小瑣事皆由妃嬪自行管理。這一回皇帝親自出麵,又是審問又是搜查,更召集所有妃嬪在場,女人們都明白,這件事必然要有一個結果才好。
但玄燁此刻也說:“魘鎮之術可大可小,也許到最後朕依舊投鼠忌器,隨便抓什麽人來抵罪,卻不能將真正施惡之人繩之以法。不僅是後宮,朕在朝廷肅貪,往往到最後空付一腔熱血,還讓他們在暗地裏嘲笑朕的無能。”
嵐琪柔聲勸:“那不是嘲笑,是發自肺腑的恐懼悲鳴,不過是別人聽著像笑聲,可在他們心裏,比哭還難受。雖然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正義去判斷惡人心中的是非,可一定要相信,邪不勝正。”
玄燁很欣慰:“最近也沒見你念書,說的話卻越來越貼朕的脾胃,你怎麽就時時刻刻都讓朕覺得新鮮驚喜,真是想厭你都不成。”
嵐琪得意道:“臣妾近來愛看戲本子了,您別看那些東西俗,戲文裏的白臉黑臉,說的就是這些道理,不能因為惡者強大,就畏懼消極,人世傳承千年,自然是一身浩然正氣屹立於天地的。往後臣妾也要把這些道理教給孩子們,臣妾不奢求他們建功立業,但一定要做堂堂正正的人。”
“胡說,我們的兒子怎能不建功立業,他們若庸碌,朕全算在你頭上。”玄燁玩笑似的一句,忍不住又將麵前的人擁入懷,她纖瘦的身體讓他無時無刻不心疼,輕聲道,“你所受的委屈,都是朕沒能好好保護你,可是咱們說好了的,要伴一生,是不是?”
一語又勾起嵐琪的失女之痛,但小閨女那一抹渴望活下去的堅定眼神刻在了她的心裏,她不能因為悲傷拖垮了自己的身體,太皇太後等著她去伺候,天南地北等著她和玄燁去遊曆,她要代替女兒,更為了自己和玄燁,好好活下去。
“反正,臣妾賴著皇上了,您甩也甩不掉。”她溫柔地說。玄燁垂首吻她,從額頭到臉頰,慢慢停留在唇上,嵐琪沒有抗拒,可玄燁還是止住了,貪戀地輕輕一吻就不再癡纏:“朕不能欺負你,你要好好把身體養起來。”
嵐琪心疼他,可也自知分寸,欣然點頭:“臣妾明白。”
這一夜仍舊如當年元宵夜,兩人天南地北地聊著新鮮事,連環春和外頭上夜的梁公公都互相說:“皇上和娘娘,怎麽總有說不完的話?”
然而言語才是人與人之間真正心靈的交流,從一詞一句中知道對方心裏想什麽,身體的交纏可以相愛也可以毫無感情,榮妃早年就說過,帝妃間睡一覺很容易,難得的,是皇帝對你有話可說。
安貴人笑問:“哪位是皇貴妃娘娘的妹妹?”
但見新人裏站起來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子,衣裳首飾雖不張揚,卻看得出都是極好的東西,臉上模樣一般,眼睛雖與皇貴妃有幾分相似,可鼻子嘴巴臉型都不同。這雙眼睛擱在皇貴妃的臉上是美豔絕色,可妹妹卻隻是瞧著端正順眼罷了。
可幾位貴人常在忙將她迎到身邊區別對待,都笑著說:“妹妹出身貴重,待皇上回鑾給了你位分,隻怕咱們見了妹妹還要行禮,怎敢此刻受你的禮拜。”
小佟佳氏的性子與她姐姐很不一樣,溫柔內斂,頗有幾分當年溫貴妃初入宮時的模樣。惠妃、宜妃冷眼瞧著,等之後茶會散了,彼此都說:“溫貴妃當年也是懦弱膽小,說話聲跟蚊子似的,多少人被騙了,可鈕祜祿皇後一走她就本性畢露,便知世家小姐們肚子裏沒點花花腸子怎麽敢往皇宮裏鑽。”
宜妃則是滿麵不屑,又十分高興,惠妃問她笑什麽,她將指間的琥珀戒指轉了又轉,得意地說:“還以為能來幾個國色天香,那日在承乾宮也沒看仔細,今天坐著把一張張臉都瞧過去,到底是咱們太後娘娘太沒有眼光,還是這一批孩子模樣都不好?我還怕來了新人與我爭,就她們這點姿色,也敢往宮裏來。”
惠妃卻笑:“你瞧著不順眼,是看慣了咱們濃妝豔抹,就覺得她們都好似清湯掛麵的,過些日子有了位分,學著上頭打扮,漸漸就顯出來了。我瞧著都挺好的。”
宜妃嘖嘖:“小佟佳氏和皇貴妃真是親姐妹嗎?這也差太多了。”
“聽講這次太皇太後授意太後不要選太漂亮的美人。”惠妃道,一邊喚宮女去把八阿哥領來,又酸溜溜地對宜妃說,“看樣子覺禪氏那會兒被皇上喜歡,讓太皇太後心裏不自在,她太偏心烏雅氏,為了讓她獨寵,連漂亮女孩子都不讓往宮裏送,我看幸好是小佟佳氏長得一般般,不然未必進得了門。”
說話工夫,八阿哥已經被保姆嬤嬤領來,宜妃看著眼生,便問:“乳母怎麽不在了?”
惠妃把小阿哥抱過來,一邊隨意地應:“乳母久病不見好,正好八阿哥也不大肯吃奶了,索性就斷了,既然乳母不適合照顧他,我打發她出宮,請旨另選了保姆來。”
一歲多的小娃娃,走路蹣跚可愛,到底生母是絕色美人,八阿哥算是兄弟中長相最俊俏的,又十分黏人愛撒嬌,不知他在鹹福宮時什麽光景為何總是啼哭。宜妃此刻瞧著,也略略動心說:“難怪姐姐這麽喜歡八阿哥,實在可愛得很。”
但說這話難免心酸,到如今她仍舊很少能見到五阿哥,甚至五阿哥連額娘是誰也不大清楚,再往後便是懂了知道了,也一定沒法兒和生母親近的。
惠妃看她麵露淒楚,便勸道:“皇上轉眼就回來了,我聽明珠送來的消息說,這一路沒見什麽女人伺候,跟出去的宮女也都是有些年紀的,到底幾個月,皇上能不想家裏的嗎?耐心等等。”
宜妃任憑八阿哥爬在身上拔她發髻裏的簪子,無奈地說著:“我還能怎樣,都等了這麽些年了,從前是說耐心,如今都是習慣了。”
八阿哥把宜妃發髻裏的簪子拔下來,笑眯眯地遞給惠妃,惠妃伸手拿過去,小家夥樂開了花,又端詳著宜妃頭上的珠寶,伸手要拿,惠妃歡喜道:“他已經很黏我了,什麽好東西都記得拿給我,這麽好的孩子那兩個都不要,真是奇了。”
“姐姐別太得意,溫貴妃隻怕還惦記著,小心她等皇上回宮再鬧一回,萬一皇上鬆口可怎麽好?”宜妃卻潑下一盆冷水。
惠妃果然變了臉色,冷聲道:“妹妹放心,我會斷了她的念頭。”
這一日晚膳時分,皇貴妃請妹妹來承乾宮用膳,小佟佳氏如今一個人住在儲秀宮,和姐姐的殿閣東西相隔,原以為能隨姐姐住在一起,可阿瑪說她要做主位娘娘,所以不能跟著姐姐。這幾日孤零零地在儲秀宮,偶爾幾個同屆進來的姐妹去說說話,今天在長春宮喝茶,被幾位貴人常在另眼相看,原來幾個說得上話的姐妹,也突然就對她敬而遠之,說不好聽些,就是不敢高攀她了。
這會兒正要進門,卻見邊上幾個宮女領著一個孩子過來,小佟佳氏身邊的大宮女秀珍忙道:“這是德妃娘娘的六阿哥。”
如今小佟佳氏尚沒有位分,但領著六阿哥來的紫玉、綠珠還是恭恭敬敬行了禮。胤祚見生人有些好奇,裏頭四阿哥已經跑出來,小家夥立刻喊著“哥哥,哥哥”地跑去胤禛那裏。胤禛的乳母也跟出來,見了小佟佳氏,忙讓四阿哥行禮。
一行人到了裏頭,皇貴妃領著妹妹和一雙孩子吃飯,席間小佟佳氏就一直看著姐姐悉心照顧兩個孩子。她還記得姐姐在家時的模樣,那樣驕傲的千金小姐,如今身上雖然依舊傲氣卓然,可是麵對孩子時的溫柔慈愛,卻是她在家對待弟弟妹妹也從未露出過的模樣。
“聽阿瑪說,要為隆科多張羅娶媳婦了?”皇貴妃突然發問,小佟佳氏怔了怔,慌忙應道,“入宮前聽說過幾句,正選人家。”
“時間可真快,我入宮的時候,他還是個愣小子。”皇貴妃笑著,見妹妹幹坐著不動,問她,“不餓嗎?下午在惠妃那裏茶喝多了?”
小佟佳氏趕緊拿筷子夾菜,吃了兩口,見姐姐正看著自己,慌張地以為吃相難看,又怯怯地把筷子放下,卻聽姐姐問她:“我就想啊,他們把你送進宮來做什麽呢,你打小就是這樣文文弱弱的,阿瑪說話聲大一點兒你就哭,膽子跟芝麻一般大。丫頭,你這樣子在宮裏,要被那些豺狼猛虎吃得骨頭都不剩哪。”
“姐……娘娘,嬪妾不明白。”小佟佳氏臉漲得通紅。
皇貴妃心中疼惜,可又十分不甘心,唯有恨恨地說:“你當然能叫我一聲姐姐,叫什麽娘娘,我還聽得不嫌煩嗎?我雖讓額娘叮囑你,說我不會幫你也不會庇護你,可你終歸是我的妹妹,你的姐姐是皇貴妃,你做什麽這樣謹小慎微,不怕叫人看不起嗎?”
小佟佳氏已緊張得眼淚汪汪,皇貴妃又說:“聽講你今日在長春宮被那些貴人常在捧了,回頭那些小姐妹就不理你了,是不是?”
“是。”妹妹低下頭,可又生怕眼淚掉下來,趕緊又抬起臉,卻見姐姐長眉緊蹙,生氣地瞪著自己說,“她們什麽出身,你是什麽出身,她們配和你往來嗎?你要習慣這樣的生活,我們佟家的女兒,和別人不一樣。”
“嬪妾記住了。”小佟佳氏垂下腦袋,也不知是難過還是害怕,眼淚竟止不住地往下落。皇貴妃看得很沒好氣,可到底是自己的妹妹,拉到身邊,親手為她擦眼淚說:“傻丫頭,皇上不喜歡看見人哭,他那麽喜歡德妃,就是因為德妃愛笑,哭得多了眼淚就不值錢,你可知道德妃若在皇上麵前掉幾滴眼淚,皇上會急成什麽樣嗎?”
“姐姐,我並不想被皇上喜歡。”小佟佳氏拉著姐姐的袖子,柔弱地說,“額娘說姐姐為了家族在宮裏很辛苦,讓我多照顧姐姐,不要和姐姐搶皇上的寵愛。”
皇貴妃不屑:“傻子,這事兒由不得你。”可妹妹卻說:“額娘說我這性子,嫁去高門大戶裏,也要被婆婆妯娌排擠欺負,若是丈夫再不喜歡,還要被小妾姨娘算計,不如把我送進宮,有姐姐照顧我,安安生生過一輩子。至於皇上的寵愛,我也不稀罕的。”
“都說這事兒由不得你。”皇貴妃苦笑,擦去妹妹的眼淚,終究是骨肉血親,到了眼前愛憐還來不及,又怎會真的仇視,但也不得不說狠話,“我不曉得咱們姐妹往後會如何相處,鈕祜祿家皇後沒福氣就不算,可翊坤宮裏倆姐妹,是真正的骨肉相殘。姐姐雖然不甘心你入宮,可你真的來了,我一定要照顧你的。就是宮裏的事永遠也說不清,我盼著咱們姐妹至少能好好相處一輩子。”
小佟佳氏連聲道:“我都聽姐姐的。”
此時四阿哥突然哭了,皇貴妃趕緊瞧兩個孩子,胤禛哭著說胤祚搶他的東西吃,小胤祚無辜地坐在一旁,噘著嘴也眼淚汪汪地要哭,更轉身要找乳母,大概是要回家去。可皇貴妃沒有偏心胤禛,也不責怪胤祚,慈愛地哄了他們幾句,兄弟倆就又和好了。
小佟佳氏看得很稀奇,可皇貴妃卻吩咐妹妹:“一會兒你送六阿哥回永和宮,順便見見德妃。”
她怯怯地應了,似乎是不敢獨自去見生人,之後臨走前還輕聲問:“姐姐不去嗎?”直把皇貴妃氣得哭笑不得,哄著罵著把她趕了出去。
嵐琪聽說小佟佳氏送六阿哥回來,覺得很新奇,環春則說:“性子很不一樣,宮裏人都說長得不一樣,性子也不一樣,怎麽能是親姐妹。”
等人到了跟前,胤祚癡纏了片刻就被乳母領走,小佟佳氏坐在邊上,時不時看一眼殿內的陳設,這裏與她姐姐的承乾宮很不同,擺設家具雖然精致,可一應都十分低調,哪裏像寵妃的殿閣,今日去的長春宮也比這裏富貴許多。
嵐琪細細地看了小佟佳氏,這還是她見到的第一個新人,白天路過時隻略略掃了一眼,現在想想,也記不得她當時是什麽模樣,果然如宮裏人傳說的,毫不張揚,此刻亦不過客氣地寒暄一句:“妹妹在儲秀宮可還好?”
嵐琪主動說話,小佟佳氏才總算勉強說了幾句,真真是膽小怕生的人,坐不多久就離了。環春帶宮女來收拾茶具,自己問道:“娘娘瞧著怎麽樣?”
嵐琪很稀奇:“當年她姐姐多厲害啊,那樣費勁地折磨我們,如今她親妹妹在我跟前,竟是多一句話也不敢說。”
環春笑道:“宮裏人都說,當年溫貴妃娘娘入宮時也這模樣,可現在卻完全變了,都等著看這位將來怎麽變呢。”
嵐琪卻似恍然醒悟,連聲道:“我就覺得眼熟呢,可我從沒見過她,這下你一說我明白了,我是覺得她像從前的溫貴妃,不過她可比溫貴妃還要膽小怯懦些。”
環春道:“奴婢覺得,反正咱們和皇貴妃娘娘一直不近不遠的,也挺安生的,沒必要和這位多往來。”
嵐琪連連點頭:“之前怎麽過往後還怎麽過,來幾個新人而已,她們將來也會看著新人來的。”
之後幾天,皇帝聖駕一行離京越來越近,這日傳來消息,已說聖駕翌日就能入宮。六宮總算又熱鬧起來,沉寂許久的女人們又心思活絡起來,而那幾個新入宮的,也等待著皇帝來決定她們的命運。
雖然看著熱鬧,後宮畢竟有後宮的規矩,各宮各門該落鎖的時辰不容有差錯。夜幕降臨時,後宮還是靜下來,女人們在等待皇帝明日歸朝的期盼裏入眠,卻不知聖駕已漏夜入城,子夜時分,大部隊竟悄無聲息地進了紫禁城。
玄燁下輦時已經過了子時,進了乾清門就換了軟轎,靜幽幽的一行人直往永和宮來,永和宮上夜的小太監在瞌睡中被敲醒,開門見到是皇帝來,還以為自己在做夢。可皇帝真真是來了,風塵仆仆地往裏頭走,在寢殿上夜的玉葵和綠珠也都嚇了一跳,又驚又喜地把燭台遞給皇帝,玄燁這才放慢了腳步,慢慢走進門,便見大腹便便的嵐琪歪在床上,悄然酣睡的容顏那樣寧靜美好,顛簸了數月的心,倏然便定了。
皇帝悄聲退出去,滿麵含笑,什麽話也不說便走了。
玄燁來去匆匆,誰也不驚擾,隻為能看一眼嵐琪。而禦駕漏夜進城,則是不想白天擾民,自然太子也跟著父皇連夜回宮,小孩子畢竟不堪旅途疲憊,入宮時太子已經睡著。
玄燁回到乾清宮洗漱更衣,歇了不過一兩個時辰,便又在乾清門召集大臣聽政,似要把這些日子有所疏漏的朝務通通補回來。宮裏人還準備第二天迎接皇帝回宮,可睜開眼時,皇帝竟已在乾清門聽政理事了。
而一等散了朝,皇帝便又往慈寧宮請安,太皇太後嗔怪他不知愛惜身體,做什麽要弄得這樣疲憊,玄燁卻說路上行進時都是在休息,不能再浪費時間了。
一時說起盛京風光,絮絮講了小半個時辰,玄燁不能多留,離開時太皇太後囑咐他:“不要光顧著嵐琪,她好著呢,新人入宮有些日子了,你瞧瞧都給些什麽位分。”
玄燁則應道:“孫兒正要去承乾宮,這件事想與皇貴妃一同商議。”
皇帝的用意自不必明說,如今皇貴妃是後宮最尊貴的女人,他可以偏愛嵐琪,卻不能無視皇貴妃的存在。他再不會犯當年和鈕祜祿皇後之間的錯誤,即便不喜歡並反感她曾經的所作所為,玄燁也反省到自身對她的不公平,故而如今對待表妹,他始終記得要在乎她的感受。
皇貴妃雖也聽說昨晚半夜皇帝跑去永和宮的事,可眼下見玄燁辭了慈寧宮就來見她,更要在她這邊用膳,問起宮裏的事,很大方地問德妃的胎兒是否安穩。皇貴妃知道稟報這些是她的責任,無論如何皇帝沒有虛給這個副後的尊貴,自然心情甚好,滿麵喜色。
之後商議新人的位分,玄燁道:“你妹妹的位分,朕早與舅父商議好,隻給一個嬪位。當初鈕祜祿氏封後,妹妹直接在妃位,都說福氣太盛壓著了,如今你貴為皇貴妃,就先委屈一下妹妹。”
皇貴妃且笑:“如今四妃齊全,總不見得直接給妹妹貴妃位,臣妾早就這樣想了。妹妹年輕,怎麽也不該在貴妃之位,皇上何來委屈一說。隻是……”她頓了頓,本不想多嘴,可終歸是親妹妹,不願她糊裏糊塗惹惱了皇帝,遲疑再三還是開口,“皇上也知道,您這個小表妹自幼懦弱膽小,從前在家阿瑪說話大點聲她就能哭好一陣子,這些年了依舊沒怎麽變,臣妾瞧著她實在擔心。若她伺候皇上不周到,請您千萬不要生氣,臣妾會慢慢教她。”
玄燁隻淡淡笑:“朕明白。”
之後皇帝直接在承乾宮裏召見諸皇子公主及各宮妃嬪,溫貴妃也奉旨前來,麵若桃花,神采奕奕,言行舉止亦是溫和有禮,倒讓玄燁刮目相看。再有宜妃等都比他出門前看著精神,另有數位眼中還滿是懵懂單純的新人,玄燁本以為回宮又要陷入女人們的紛擾,這一下看著還算和諧美滿,也就安心了。
自然少不得誇讚皇貴妃治理有方,之後將路上帶回的東西分別賞賜下去,新人們也有了位分,除小佟佳氏在嬪位,其他不過都是答應常在,散居各宮。榮妃的景陽宮之前就住下新人萬琉哈氏,如今皇帝給了常在之位,宮女太監便都稱萬常在。
新人的事有了定數,轉眼已到端陽,這日宜妃興衝衝來登門,惠妃見她滿麵喜色,還以為是有喜了,心裏正不大痛快,卻聽宜妃說:“姐姐這裏可聽見動靜?我聽說德妃肚子裏的孩子不大好。”
照理說惠妃天天烏眼雞似的盯著六宮動靜,該比宜妃知道得更多,可她真沒聽說永和宮胎兒不安穩的事,倒是宜妃道:“我見天纏著太醫院拿坐胎藥,往來得多了,桃紅她們時不時在太醫院出現,難免聽見幾句。雖然到底怎麽樣不知道,可既然露出這種話,必然是不好了。”
惠妃蹙眉道:“這都熬八九個月了,才說不好?”
宜妃卻幸災樂禍:“八九個月怕什麽,生下來保不住的也多的是,就她烏雅氏的孩子稀奇?”
惠妃勸她:“皇上可不就是稀罕烏雅氏的孩子,你這幾日小心說話,別惹怒皇上。”
且說宜妃隻因桃紅在太醫院聽見隻字片語就推斷德妃的孩子不大好,而當日嵐琪被皇帝哄過氣色雖見好,身體並無太多好轉,起先是太醫幫著德妃瞞報兩宮,如今卻變成太醫幫著兩宮瞞報德妃。嵐琪本以為自己是吃醋引得心情不好才影響身體,實則她的身體本身就一日不如一日。
這天玄燁也在慈寧宮,與太皇太後一同聽太醫稟告德妃的身體狀況,太醫緊張得微微顫抖,但不得不照實說:“臣幾人會診,推斷娘娘腹中胎兒已十分孱弱,最糟糕的就是熬不到出生就胎死腹中,那樣對娘娘的身體也是極大的傷害。即便樂觀一些,能平安降生,可太過孱弱,恐要夭折。”
太皇太後很傷心,沉沉地閉上了眼睛:“宮裏不乏這樣的事,可發生在嵐琪身上,我實在不忍心看她傷心。”
玄燁則問太醫:“德妃自身會有何危險?”
“若能順利分娩,娘娘已產育兩次,隻要胎位正,臣以為不會有太大的危險。眼下最怕的是胎死腹中,胎兒的病弱會全部反映在母體上,臣惶恐……”太醫屈膝道,“請太皇太後、皇上恕罪,最糟糕的情況,胎死腹中的話,德妃娘娘的生命也會受到威脅。”
太皇太後連連後悔:“當初該聽你們的話,讓她墮了這個孩子,是我太奢求了。”
“皇祖母不要自責,嵐琪若知道,會更加難過。”玄燁亦是麵色沉沉,冷聲囑咐太醫,“小心看護德妃,此事不宜對外宣揚。”
太醫叩首稱是,又聽太皇太後問:“可有什麽能保德妃萬全的法子?”
“啟稟太皇太後,若提前催產,讓娘娘盡快將孩子生下來,對娘娘自身來說是最好的事,但孩子會受到傷害,原本足月就有夭折的可能,更何況不足月。”太醫小心地說,“且催產是皇家禁忌,唯恐有妃嬪在皇嗣血脈上動手腳,自然早產之外,是絕不能催產的。”
太皇太後恨道:“什麽時候了,你來對我說皇家禁忌?”
玄燁則問嵐琪足月分娩該是幾時,太醫應是六月下旬,說現在若不在乎孩子,催產是最佳的時候,可以保全德妃自身,但是胎兒幾乎等同於放棄。
“在適當的時候為德妃安排催產,不要告訴她是放棄孩子,就說是為了母子平安。”太皇太後當機立斷,更對玄燁說,“孩子若夭折,她必然傷心,你多多安撫就好,榮妃她們都是這麽過來的,不是說做皇帝的女人要有這份承受力,平常百姓家裏,孩子夭折也是常有的事,這才是子孫繁衍養兒育女的貴重。”
玄燁沒有異議,心裏想好了日後要怎樣安撫嵐琪,可他畢竟切膚之痛,嵐琪好容易辛苦那麽久,到頭來卻不能為她保住孩子,喃喃自語說:“若不能見也就罷了,生下來夭折,才更叫人傷心。”
對於這一切,嵐琪渾然不知,身子的日益沉重她能感受到,不似前幾個月能有精神與布貴人她們說說笑笑,終日懶怠挪動,胃口也一日比一日差,這天她更是摸著肚子對環春說:“我怎麽覺得這孩子不大動了,她又睡著了嗎?”
環春自己雖無產育經驗,可伺候了嵐琪兩回,太醫叮囑的話聽了不少,心裏也大概猜得出主
子這一胎不大好,可不吉利的話不敢說出口,盡心盡力在她身邊照顧,突然聽主子這樣說,竟不知該如何應答。
嵐琪見環春緊張,自己反而笑了:“所以我說是個閨女,胤禛、胤祚在肚子裏的時候多活潑,這孩子一直很安靜,將來一定是個乖巧懂事的小公主,你看端靜多頑皮,她在布貴人肚子裏的時候,就很能折騰的。”
環春心裏沒來由地覺得悲戚,其實主子這樣樂觀,她該高興才對,可總覺得不踏實,毫無之前四阿哥、六阿哥出生時的興奮喜悅。
“環春。”嵐琪突然喚她。
環春怔了怔,湊上來問:“娘娘要什麽?”
嵐琪卻握住了她的手說:“有些事太醫不說,我心裏也明白的,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如果這孩子有什麽閃失,我縱然傷心,也要想著太皇太後和皇上,所以我不會在人前哭,你不要擔心我會憋壞,沒有人的時候,你讓我靠一靠就好。”
環春已是聽得眼淚汪汪,努力笑著說:“娘娘怎麽說這樣的話,小公主一定會平安的。”
嵐琪也笑,可一笑眼淚就落下了,一手輕輕護著高高隆起的肚子,嗔怪環春:“你就不要哄我了,皇上和太皇太後哄我就夠了,你們都哄著我,讓我覺得自己沒事,到時候才更傷心,現在就把之後的事想清楚,我就不害怕了。”
環春拿帕子給她擦眼淚,嵐琪自己抬手就抹掉,深深呼吸後給自己鼓勁說:“我都生倆兒子了,怕什麽?”
然而縱然皇帝叮囑太醫院不要走漏消息,可紫禁城裏從來就沒什麽秘密,經手的人多了難保不走漏風聲。前些日子宜妃就聽說了幾句,這幾日眾人冷眼瞧著,德妃越來越孱弱,都是生過孩子的女人,不難猜之後的結果。
轉眼六月初,禦花園裏已是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的光景,亭亭玉立的蓮花爭相盛開,仿佛是預備好了要迎接一位公主的到來,可饒是這般繁榮景象,德妃的身體依舊每況愈下。
可朝廷上,三藩之後,台灣又是玄燁的心頭大患,對於清廷而言,鄭家王朝的存在,等同於前明殘存,餘孽未除。一直以來南征北戰,哪怕對三藩用盡兵力,皇帝也從未放鬆過對台的攻略。
去年鄭經暴斃,內臣馮錫範等作亂,以傳聞“監國非藩主真血脈”為辭,與鄭經之弟鄭聰等人共謀,收回鄭克臧監國之印並殺之,擁立年僅十二歲的鄭克塽繼承延平王之位。少主衝齡,由鄭聰輔政,然鄭聰貪鄙懦弱,諸事皆決於馮錫範諸人,台灣之政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
玄燁便因此發布詔令,言鄭經既伏冥誅,賊中必乖離擾亂,宜乘機規定澎湖、台灣。然而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不主張攻取台灣,另一方麵,內閣大學士李光地、福建總督姚啟聖等極力保薦施琅,認為他是鄭氏世仇,其心可保,又熟習海上情形,還有謀略。玄燁遂在去年再度起用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總兵,加太子少保,前往福建,作為攻台主帥。
經年準備,如今已是攻台最好的時機,玄燁一心一意懸係此事,若是往年,必然少入後宮,不近女色,奈何嵐琪臨盆在即,總是他心頭之憂。
這一日太醫院急報,說德妃娘娘出現呼吸紊亂之症,若不及時催產,恐母子皆殤。可皇帝在乾清宮與諸大臣商議攻台之事,李公公猶豫再三未上報,直接問到慈寧宮,太皇太後便下旨要太醫力保德妃周全。
嵐琪早晨起來就覺得不舒服,胸口鬱悶需大口呼吸,內務府送來許多冰塊給寢殿裏降溫,孕婦仍舊燥熱難耐,她覺得自己很不好。果然此刻太醫穩婆一應妃嬪產子時需要的人手都到齊了,嵐琪自覺身體毫無分娩之意,太醫坦率地告訴她:“為保母子平安,臣要為德妃娘娘催產。”
嵐琪孱弱不已,竟還有憂慮:“催產是宮廷禁忌,太醫不可擅自決定。”
太醫苦笑:“娘娘多慮,臣自然是領旨前來,娘娘不要再動心神,之後會很辛苦,請您保存體力。”
“那就有勞太醫。”這是嵐琪清醒時說的最後一句話,之後在湯藥艾灸的刺激下,強烈的宮縮折磨得她幾乎神誌不清,可一如從前分娩兩位皇子,她硬是以柔弱之軀對抗疼痛,一聲不吭。
而太醫方才對德妃說催產是為了保母子平安,轉過身就吩咐產婆諸人:“太皇太後有旨,要緊時刻,不必顧惜胎兒安危,以不損傷娘娘鳳體為前提,盡快幫娘娘產出胎兒,胎兒若夭折,不會追究你我的罪過。”
此刻產婦已疼痛得毫無力氣,甚至一度氣悶暈厥,果然如太醫所言,若晚半天催產分娩,德妃極有可能懷著孩子就那麽去了。幸在產婆嫻熟的手法下,再度清醒的德妃終於竭力分娩,孩子脫離母體的一刻,她麵上氣色便見緩和,奈何體力耗盡,等不及聽一聲嬰兒啼哭,便昏厥過去。
環春幾人守在產房門外,合十祝禱求神拜佛,她們從未見主子這般險境,個個都麵如菜色。正等得不耐煩的時刻,竟聽見裏頭微弱的嬰兒啼哭,眾人麵麵相覷,她們可是都做好了準備,孩子難保。
裏頭慌慌張張有人出來,麵上神情糾結,看不出喜悲,隻是氣喘籲籲地說:“快去稟告,德妃娘娘生了個小公主,娘娘平安。”
隻是娘娘平安?環春愣在原地,她最愛聽“母子平安”這句話,可出來的人卻不提孩子。明明剛才聽見了嬰兒啼哭,為何不說母子平安,環春撲上來問:“小公主怎麽樣?”
那人隻是搖頭,催促說:“快去稟告,娘娘平安了。”
如是,這樣的消息傳遍六宮,太皇太後在大佛堂裏聽見說嵐琪安然無事時,竟是熱淚盈眶,與蘇麻喇嬤嬤哽咽道:“這一次她好了,就別再讓她終日伺候我,這些年我依賴她,卻不知她支應這裏的事多辛苦,往後好好讓她保重身子,她若身體不好,我怎麽把玄燁交付給她。”
往年兩次,蘇麻喇嬤嬤都陪著嵐琪,這一回則因知道德妃不好,怕太皇太後著急傷身,所以玄燁讓她陪著祖母不要離開。此刻本是滿心安慰,卻聽主子這一句話,難免暮景傷愁,也潸然淚下道:“主子就不必操心這些了,娘娘她素來最有分寸,她那樣敬愛您,您不讓她在跟前伺候,才是叫她傷心的事。您看這樣生死一劫她都安然度過,定是得上蒼庇佑,和主子您一樣,當年生先帝爺時九死一生,奴婢以為您就要那麽去了,可您不僅熬過來了,更熬出了大清的江山啊。”
太皇太後含淚點頭:“是這個道理。”便說自己沒事,讓蘇麻喇嬤嬤趕緊去瞧瞧嵐琪。
蘇麻喇嬤嬤急急趕來永和宮,太醫一見就說:“公主十分孱弱,臣等無法用藥醫治,嬤嬤還請稟告太皇太後,小公主的氣息拖不過多少日的。”
“這樣的話,暫時別對德妃娘娘說。”蘇麻喇嬤嬤定一定神,穩步往殿內來。
寢殿裏用了很多冰,蘇麻喇嬤嬤一進門就覺得身子發冷,床榻上的人似乎有了知覺,她趕緊湊到身邊,但見嵐琪慢慢睜開了眼睛,一見是蘇麻喇嬤嬤在跟前,便微微笑起來,又虛弱地問:“嬤嬤,孩子呢?”
“小公主乳母正照顧著,娘娘現在沒力氣抱孩子,您安心再養一養力氣,睡一覺醒來,奴婢就讓她們把小公主抱來給您看看。”蘇麻喇嬤嬤安撫著,可她也看得出來,德妃真真是分娩後氣色好過懷孕中,想想真是後怕,萬一太醫檢查不及時,指不定現在已經天人永隔。
嵐琪虛弱地笑著:“果然是小公主?”
“娘娘還不知道?是啊,是個小公主。”蘇麻喇嬤嬤笑著,“奴婢剛才瞧了一眼,可漂亮了,比娘娘還漂亮。”
嵐琪很高興,歡喜地說:“這樣子太後娘娘可輸給我五百兩銀子了,嬤嬤記得替我去要來,回頭正好還各宮送的禮。”
蘇麻喇嬤嬤含淚笑道:“五百兩銀子算什麽,太皇太後說了,您要什麽她都給,之前您喜歡的那把簪子,也鬆口給您了。”
“還是生孩子好。”嵐琪笑著,可她太虛弱,說不過幾句話又沉沉思睡。蘇麻喇嬤嬤哄著她睡著後,才離了床榻,徑直往小公主這邊來,這邊氣氛沉甸甸的,乳母稟告說:“小公主很虛弱,可奴婢喂奶,公主很努力地吃,雖然根本吃不到什麽,可公主好像很想活下去。”
一語說得蘇麻喇嬤嬤心酸,她剛才並沒來得及看一眼孩子,隻是隨口哄德妃的,此刻近身看,的確是個漂亮的孩子,甫出生的嬰兒漂亮的少,這孩子眼線纖長、鼻子挺翹,若睜開眼,必然是個俏丫頭。
“你們盡心照顧,公主先天不足,若無緣人世也不會怪罪你們,隻是不許有任何怠慢,不然決不輕饒。”蘇麻喇嬤嬤恩威並施,吩咐眾人照顧公主。綠珠則問:“娘娘若要看孩子,給娘娘看嗎?”
“一會兒皇上過來,你們問皇上吧。”蘇麻喇嬤嬤沒做決定,看過母女倆便要回慈寧宮去,臨走時想起來問,“六阿哥在哪裏?”
綠珠忙道:“六阿哥在承乾宮,太醫院來準備為娘娘分娩時,皇貴妃娘娘親自來把六阿哥領走了,說咱們這裏忙不過來。”
蘇麻喇嬤嬤很安慰,之後回慈寧宮也一並將這件事說起來,太皇太後亦感慨:“她總算不辜負玄燁這些年對她好,是長進了。”
當六宮皆知德妃為皇帝產下公主,連太後都去瞧過一眼孩子。皇帝這裏才剛剛與大臣們散了,聽李公公稟告嵐琪這九死一生的事,幾乎是目瞪口呆,等不及責怪李公公不報,立時就往永和宮來。
彼時皇貴妃送胤祚回來,進屋看了一眼昏睡的德妃,瞧見她氣若遊絲憔悴蒼白,心中暗暗唏噓,聽青蓮說德妃生孩子從來不吭聲,更是有些佩服她。之後正要退出來,卻見聖駕到了,玄燁徑直就往這裏走,皇貴妃一愣,攔在麵前說:“皇上要去看德妃?”
玄燁見她阻攔,很不高興,心裏雖明白這不合乎規矩,可嵐琪為他生死一場,自己後知後覺已經愧疚不已,哪裏還顧得上什麽規矩不規矩。
“皇上,臣妾不敢阻攔您,可這裏那麽多人瞧著,傳出去,德妃辛苦一場,之後還要再去看人臉色嗎?”皇貴妃不讓開,避開皇帝的目光說,“何況臣妾也在,臣妾是不願被人說不懂規矩,不願被人說三道四的。”
玄燁氣惱,正要開口嗬斥,但想皇貴妃說德妃之後要看人臉色,又心下一沉,終究作罷不再往裏頭走。皇貴妃舒口氣,安撫皇帝:“皇上去看一眼小公主吧,臣妾剛剛看過德妃,她還在昏睡之中,您到跟前也說不上話。”
皇帝不再勉強,匆匆來看過嬌弱的女兒,喚來太醫詢問德妃和公主的身體,知道嵐琪安然無事,分娩後脫離險境,總算是安下幾分心。隻等綠珠問他是否要把公主抱給德妃看時,玄燁才又矛盾起來。
“她若要看孩子,就讓她看,不要拘束她什麽事。”思量許久,玄燁沉重地答應了,再由乳母幫著抱了女兒,嬌小的孩子在懷裏輕若無物,聽見乳母說公主似乎很努力地想要活下去,堂堂天子竟是熱淚盈眶。
皇貴妃一直陪同皇帝離開永和宮,兩人要分開時,皇貴妃突然道:“她那麽辛苦生下的孩子,皇上卻讓她送給臣妾,以己度人,臣妾做不到她那麽大度。”
玄燁未想表妹會說這句話,心中有些安慰,勸她
說:“你將胤禛照顧得那麽好,她心裏沒有任何怨言,你若覺得朕那麽做殘忍,就繼續好好照顧胤禛,替朕彌補她。”
皇貴妃苦澀地一笑:“說到底,皇上還是偏心德妃呀。”
帝妃二人在永和宮門前散了,皇貴妃回到承乾宮時,竟覺渾身疲憊,德妃虛弱憔悴的模樣在眼前揮之不去,底下宮女送來湯藥,熟悉的氣息讓她心生厭惡,吩咐道:“不必再準備什麽坐胎藥了,再也不吃了,生孩子哪裏那麽容易?”
之後幾日,因德妃產後虛弱,太後下令六宮不得前去探視,嵐琪靜養兩天漸漸恢複元氣,讓環春幾人很意外的是,主子一直沒要求看小公主。
而公主先天不足已不是秘密,永和宮外的人都等著看消息,長春宮裏宜妃來串門,看惠妃逗著八阿哥,她冷冷地說:“當年我好好的,太皇太後非說我產後虛弱,硬是把五阿哥抱走,這下德妃這麽弱,怎麽不抱走公主了?她們就是故意的,這兩個老太……”
“你胡說什麽?”惠妃見宜妃要口出狂言,嗬斥道,“眼下宮裏那麽多新人在,你小心說出去的話被人捉了把柄,反正她就是吃得開,你我能怎麽樣?”
此時惠妃的宮女來稟告,說聖駕去永和宮了,惠妃說一聲知道了,又聽宜妃絮叨:“聽說她生的那天皇上就要去產房看她,竟是讓皇貴妃攔下了,真稀奇。”
惠妃冷笑:“皇上為了她,什麽稀奇的事沒做過,偏偏沒人捉得到把柄,前朝後宮都不能拿她說事兒,這才是最稀奇的。”
此刻,玄燁匆匆往永和宮來,隻因太醫上報說小公主不大好了。玄燁擔心嵐琪太過傷心,他也知道嵐琪這幾天根本沒看過孩子,不曉得她心裏到底怎麽想的,一路趕來,已做好了準備安撫哭泣的人。
皇帝一進門,隻見永和宮裏靜悄悄的,乳母幾人都在內殿外候著,裏頭似乎隻有環春在,乳母含淚稟告:“奴婢們不忍心,還是告訴娘娘了,娘娘這才讓奴婢把公主抱來,皇上……”一眾人都屈膝,“小公主怕是緩不過來了。”
先天不足的孩子,後天又喂不進母乳,那麽嬌弱的生命撐不過幾天,她努力地活下來已經很不易,原本是早在娘胎裏就被太醫放棄的生命。
玄燁心痛如絞,一步步走進,卻聽見嵐琪在說話,他稍稍靠近些,瞧見嵐琪正坐在床上,懷裏抱著孩子,但聽她在說:“環春你看,閨女睜開眼了。”
床榻上,嵐琪小心翼翼地抱著她的女兒,她自知身體虛弱,本以為會抱不好孩子,可乳母送來公主,一入懷就驚得她心碎,這孩子這麽輕這麽小,無一不顯示著小生命的脆弱。彼時乳母殘忍地告訴她,小公主恐怕熬不過去了,她卻淡定地說:“不要緊,我抱著她呢。”
此刻又安慰小女兒:“皇阿瑪他太忙了,前幾個月都還不在家,這幾個月又要忙打仗,連我們閨女的名字都沒起呢,額娘該叫你什麽呀?”嵐琪垂首看著孩子,剛剛女兒睜開了眼睛,她真是漂亮極了,從女兒的眼睛裏嵐琪看到了自己,便心想女兒一定知道自己是她的娘親。
“太醫說你在額娘肚子裏不好,差點兒就要把額娘的命給帶走了,你可別信他們胡說八道,額娘一直知道,你那麽安靜從來不折騰額娘,比起哥哥們實在乖巧太多,額娘可喜歡你了。”
嵐琪笑著,眼中漸漸浮起淚水,她看到女兒漸漸閉起了眼睛,健康的奶娃娃這時候醒著就要哭的,可這孩子從來沒哭過一聲,仿佛是要留著力氣,能盡力在這人世上多活一些時間。
環春在邊上捂著嘴忍住哭泣,扭頭發現皇帝在門口,見他出神凝滯,也不敢開口,更聽主子喊她:“你把那對小鐲子拿來。”
“是。”環春忙去櫃子裏翻出首飾盒,裏頭一對精巧的小鐲子,嵐琪拿過來小心翼翼地給女兒戴上,含淚笑道:“這是外祖母給公主的,額娘的額娘就是你的外祖母,外祖母最喜歡女孩子了,知道額娘有了你,她那麽省吃儉用的人,特地打了一副金鐲子給你,額娘這麽大了,還沒得過她的首飾呢,你瞧瞧,外祖母多疼你。”
小公主的手臂晃動了一下,嘴裏發出微弱的聲音,嵐琪驚了驚,她多想能聽見孩子的哭泣,可是孩子這一下之後,再沒有什麽動靜。她感覺到胸前的熱氣在漸漸散去,感覺到微弱的生命正在消失。
她止不住淚如泉湧,但努力清晰地吐字對女兒說:“額娘一直沒去看你,就是怕你見了額娘,就要心滿意足地走,額娘想留住你呀,好孩子,謝謝你來做我的孩子……”
嵐琪哭泣得無法再言語,懷裏的生命一點一點消失,當最後一絲氣息從幼小的生命中抽離,母親顫抖著低下頭親吻了她,顫抖著伸手將繈褓掩住她的麵容:“好孩子,額娘會永遠記著你的。”
環春見這情景,膝下一軟跌在地上大哭,門前的玄燁終於被哭聲震醒,朝前略略走幾步,床上的人才察覺他的到來,緊緊咬唇不想在他麵前哭泣,可一鬆口就止不住抽噎,泣不成聲地說:“皇上,閨女走了。”
失去過太多的孩子,麵對稚兒夭亡,玄燁心中早有厚厚一層如鎧甲的結痂,能讓他不再輕易痛心,可眼前的一切,卻讓護心的鎧甲崩裂粉碎,仿佛生生撕扯心髒的劇痛,痛得玄燁難以自製。
但環春的哭聲猛然將他驚醒,皇帝冷靜下來,未及走向嵐琪,反先至環春的麵前,目色沉沉道:“不要哭了。”
環春一怔,捂著嘴不敢再出聲,玄燁這才回到嵐琪的身邊,床上的人並沒有號啕大哭,可眼淚止不住,她渾身都在顫抖,一下一下更抽動玄燁心內撕裂的疼痛。
連同孩子一起將人抱入懷,玄燁親吻嵐琪的臉頰,在她耳畔輕聲說:“她是我們的女兒,沒有經曆人世疾苦,是世上最有福氣的孩子。嵐琪,你也是世上最好的額娘,我們還會有孩子,我們還會有閨女,朕答應你,咱們的閨女,朕絕不讓她遠嫁和親,讓她們永遠在你身邊。”
嵐琪無力地伏在玄燁肩頭,一聲聲哭著:“乳母說,公主想活下去,她一直很努力地想活下去……皇上,我們的女兒好可憐,是我不好,是我沒養好她。”
“不要自責,女兒會難過。她那麽辛苦地活下來,就是為了看你和我一眼,是不是?”玄燁眼中含淚,聲音也哽咽了,“女兒那麽勇敢地麵對生死,你為了她,也要好好活下去。”
嵐琪大哭,玄燁卻伸手輕輕捂住了她的嘴,明明自己也有淚水流下,卻鎮定嚴肅地說:“不要哭,不要讓外麵的人聽見你在哭。朕……求你一件事。”
極度悲傷中的女人,突然看見男人淚容中的嚴肅,而帝王言“求”何其反常,一時也怔住了,卻聽玄燁說:“女兒沒了的事,隔一段日子再報出去,眼下朝廷有最最要緊的事,朕不願德妃喪女的事被他們拿來說話,他們隻要先記著德妃為朕生了公主就好。嵐琪,朕曉得這句話又假又虛偽,可朕也的確是真心的,你若不答應,朕不為難你。”
嵐琪呆呆地望著玄燁,她似乎有些聽不懂皇帝的話,玄燁再解釋:“朕會讓人秘密給孩子下葬,隻是禮節上的一切,要等一些日子,朕不會虧待我們的女兒,可不得不委屈你這一兩個月。”
屋子裏靜了片刻,嵐琪終於開口:“皇上若覺得妥當,臣妾沒有異議。”
這樣的回答聽著毫無感情,但毫無感情已是玄燁心裏準備好的情況,怎麽可能要求人家興
高采烈地答應你?而嵐琪的性子,又絕不會把失望心寒露在臉上,玄燁自知過分自知虧待她,嘴裏說的話每一句都那麽虛偽,可他沒有辦法,他的心痛不亞於嵐琪,但江山為重。
“朕對不起你。”玄燁說。
嵐琪心內的情緒被勾起來,捂著嘴不讓自己哭出聲,可淚如泉湧,渾身顫抖,看得玄燁惶恐不安,甚至擁著她說:“朕不這麽做了,不要哭,朕的心也要碎了。”
可懷裏的人一陣痛哭後,漸漸冷靜下來,抽噎著說:“就照皇上的意思辦,女兒她若知道自己還能為阿瑪做一點事,也一定會高興的。這一兩個月,臣妾好好靜養,臣妾一定會把身子養起來,皇上答應了,我們還會有女兒的。”
玄燁緊緊捏著她的手,重重點頭:“一定會有。”
這一日,皇帝安然離開了永和宮,外頭的人都以為公主不大好了,可並沒有噩耗傳出。小公主似乎還努力地活著,外麵的人進不去永和宮,裏頭的人也不大出來,幾乎打聽不到什麽。
之後秘密下葬的事,雖然深宮中難有秘密,但皇帝真想做到滴水不漏,也的確能無人察覺,何況那麽小的孩子要帶出永和宮很容易,隻是孩子的後事低調簡單,由裕親王領旨,親自將小侄女送去京郊寺廟,秘密安葬,超度亡靈。
孩子最後要被帶走的那天,嵐琪哭得氣悶暈厥,醒來時見到玄燁在身邊,皇帝用命令的口吻對她說:“不許再哭了,你答應朕也答應了女兒,要保重身體的。”
嵐琪還記得自己對環春說,為了太皇太後和皇上,自己不會在人前哭。她本希望自己不要讓玄燁擔心,怎麽會想到,真正麵對他時,完全不能掩飾悲傷,玄燁才是這個世上自己所能依靠的人,才是她能托付身心的人。即便玄燁命令她,還是止不住眼淚和悲傷,但皇帝沒有煩躁,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地陪著她,隻等她安靜地睡過去才離開。
小公主頭七的幾天裏,皇帝幾乎天天來永和宮,他是來陪伴傷心的嵐琪。外人看著卻好像因為公主體弱,皇帝才來關心,數日後宮裏依舊沒有任何傳聞,所有人都以為小公主還好好地活著。
時日一長,大家的好奇心淡了,也漸漸有人想要來探望德妃,可寧壽宮裏太後一直沒鬆口,總說德妃虛弱不宜見客,即便有妃嬪來請旨,太後也搪塞說她去瞧過挺好的,讓大家別擔心。
如溫貴妃,這日來向太後請安後,提出想去探望德妃,太後敷衍了她,與別人一樣遭到拒絕,想她出門前還讓冬雲先準備禮物,若是得了允許,就直接過去,這下悻悻然回來,瞧見冬雲臉色蒼白地等在門前,稀奇道:“誰都被拒絕,你也不至於這樣驚訝吧?”
“娘娘,您跟奴婢來。”可冬雲緊張地拉起她就往殿內走,急得溫貴妃腳下花盆底子都踩不穩,滿腹狐疑地進了屋子。冬雲把她帶到床邊,掀起床上堆著的一團紗被,裏頭赫然放著一隻白色的娃娃,溫貴妃乍一眼沒看清,等她湊近了看,唬得連連往後退,一時沒站穩直接跌下去了。
冬雲趕緊來攙扶她:“娘娘,沒事吧?”
“怎……怎麽會有這種東西?”溫貴妃嚇得麵無血色,抓著冬雲的衣領,“這是什麽東西?”
因為這件事,溫貴妃喊來了覺禪氏,覺禪氏毫無準備地瞧見這魘鎮之物亦不免驚恐,書寫了生辰八字的娃娃身上,幾處人身上的命門都紮了銀針,娃娃身上有血跡,是冬雲的手被紮破留下的。
且說冬雲準備了主子要去永和宮探望的禮物後,記得她昨晚說床上悶熱,就想翻一套清涼的蠶絲褥子出來,伸手在櫃子裏掏時,手被針紮了一下,還以為是什麽針線留在裏頭,等翻出來一看,嚇得她腿都軟了,左等右等終於把主子盼回來,果然把溫貴妃也嚇得半死。
溫貴妃含淚恨道:“難道就是這東西在害我?”
覺禪氏是跟著容若見過世麵的,曆史上宮廷鬥爭中不乏此類魘鎮之術,但鬼神之說可信可不信,大多隻是用來震懾和約束人心,覺禪氏和容若就是不信的人,此刻也對溫貴妃說:“這樣的事不過是傳說,真實與否誰也不曉得,娘娘先不要胡思亂想,而且您看這生辰八字,並不是您的。”
冬雲也上來看,點頭道:“的確不是娘娘的生辰八字。”
溫貴妃不明白:“不是我的,那為什麽放在我屋子裏?”
覺禪氏想了又想,先問冬雲能動溫貴妃被褥衣裳的宮女有哪些,讓她留心著,又對溫貴妃道:“既然不是您的生辰八字,不想靠魘鎮之術來害您,那就是要栽贓嫁禍,讓宮廷律法來治罪您。”
溫貴妃麵色如紙,一字一頓地問:“治我的罪?這可是殺頭甚至滅門的罪過,誰與我有這樣的深仇大恨?”
覺禪氏道:“論罪,自然是極刑;可若不論罪,也能讓您萬劫不複。您先讓冬雲去想法兒打聽宮裏幾位娘娘的生辰八字,看看這是哪一位的。娘娘不要太害怕,眼下咱們自己先發現了,就不再被動,且慢慢查出是誰指使的,再看看要不要上報給兩宮。茲事體大,萬一人家是等著咱們發現,再另設一個圈套呢?”
溫貴妃連連點頭:“我聽你的,我會派人去查,可是……”她蹙眉恨道,“可我的能力有限,從前都仰仗家族,眼下若要細細地查,就要依靠他們了。”
“那就依靠這一回,之後大不了過河拆橋,皇上一時也不會計較您和家族往來,何況妃嬪真與娘家斷絕往來,也是不孝的。”覺禪氏很果敢,安撫溫貴妃說,“事已至此,您一定要膽子大一些。”
轉眼已是七月中旬,中元節一過,天氣漸漸涼爽時,承乾宮裏四阿哥病倒了,嬌弱的孩子連日發燒,燒糊塗了便會胡言亂語。有一夜更是驚風抽搐,皇貴妃日夜守候,背過人時總忍不住流淚,生怕胤禛挺不過這場病要離她而去。
太皇太後和皇帝都十分緊張,用盡太醫院一切人力物力來為四阿哥醫治,幸好上蒼庇佑,四五日後孩子退燒,太醫終於敢給皇貴妃諸人吃一顆定心丸。
稚兒多病也是常事,挺過去了,孩子幾日之間如脫胎換骨般成長,挺不過去自然是沒福氣,幸好四阿哥吉人自有天相,退燒後兩天,又活蹦亂跳起來。
可皇貴妃來向皇帝稟告孩子病愈的這一日,竟在儲秀宮裏發現魘鎮之物,那髒東西上寫著的,便是四阿哥的生辰八字。
魘鎮之術為人所惡,曆朝曆代帝王都嚴厲打擊,卻仍舊不斷被人用來奪權爭寵,而在皇室後宮這個利欲熏心的世界,借鬼怪之力迫害他人,更仿佛成了一種定律。
玄燁建立後宮以來,從未有過如今日這般“三堂會審”的架勢,帝王之下,以皇貴妃為首,大小妃嬪濟濟一堂。儲秀宮裏頭一次這樣熱鬧,佟嬪及幾位常在答應跪了一地,正殿外頭則跪著儲秀宮的宮女太監,玄燁坐於上首,皇貴妃之下妃嬪依次而坐,殿內氣氛沉甸甸的,皇貴妃更是一臉鐵青。
佟嬪驚恐萬狀,早已哭成淚人,她不惜以死證明自己的清白,可這些髒東西,的確是在儲秀宮裏發現的。她們年紀還小,貪玩之心未收斂,今天一同進宮的姐妹們在儲秀宮裏捉迷藏,在東配殿的角落裏發現紮滿了銀針的布偶,一眾人都嚇得半死,經查看,布偶上的生辰八字是四阿哥的,而四阿哥才剛大病初愈。
“佟嬪妹妹是皇貴妃娘娘的親妹妹,親姐妹何至於此,皇上莫要冤枉了佟嬪。”坐下後榮妃先開口道。惠妃在她身後,也勸說:“皇上細細查一查,這樣的事若真讓無辜的人頂罪,真正作惡的人才更逍遙。”
玄燁不說話,此時侍衛們在李公公的帶領下,將儲秀宮裏裏外外翻查了一遍,又捧上來一紙包東西,皇貴妃厭惡地問:“這又是什麽?”
李公公忙道:“奴才在外頭看過了,是與上回在永和宮搜出的一模一樣的迷藥。皇上麵前,各位娘娘麵前,奴才不好打開。”
已有幾個妃嬪捂了嘴,生怕被傷著似的,皇貴妃則怒道:“怎麽會在儲秀宮裏?那時候她還沒進宮。”
座下不知哪個膽大包天發聲說:“指不定是這回新帶進來的,從前是裏應外合,現在就……”
“胡說八道!”皇貴妃怒然嗬斥,在人群中尋找出聲的人,那眼神銳利如刃,隻怕找到說話的人,立刻就要把她生吞活剝,唬得女人們個個低垂下腦袋。
“娘娘莫動氣,還是看皇上怎麽說吧。”一旁溫貴妃勸道。皇貴妃睨她一眼,轉身傲然對皇帝說:“佟嬪膽小懦弱,刮風打雷都能讓她害怕得哭泣,這樣狠毒之事,豈能是她所為?臣妾懇請皇上徹查六宮,凡來過儲秀宮的人都要查問,為臣妾姐妹證清白。”
“朕知道。”玄燁麵色沉重,似痛惜地看著地上的幾個年輕女人,略略一歎說,“你們先各自禁足在自己的寢殿,沒有朕的命令都不得再出門。這件事查清楚之前,朕不希望聽見風言風語,你們每一個人少說一句話,這個後宮就清靜了。”
皇帝起身,目光掃過眾人,女人之中,有不敢看他低下腦袋的,也有殷殷期盼皇帝目光能在自己臉上多停留片刻的,卻沒有幾張玄燁能入眼的麵孔,這裏頭有些人,他甚至覺得從未見過也叫不出名姓,心中難免苦笑,旋即道:“會有人來查這件事,德妃被下藥的事懸而未決,也是朕心頭一慮,這次在儲秀宮再次發現這東西,必然是有人又不安分了,借此機會清肅後宮,你們往後過得也踏實。”
玄燁說罷這幾句就要走,眾妃嬪屈膝恭送。隻等皇帝離去,女人們這才七嘴八舌地說開了,可突然聽皇貴妃嗬斥眾人:“清者自清,現在一切還沒有結論,你們或有嘴賤愛胡說八道的,本宮尚不能將你們如何,待水落石出之日,一並找你們清算,若不想為此付出代價,就管好你們的嘴。”
女人們都噤聲不語,倒是溫貴妃說:“娘娘還是先安撫佟嬪吧。”她一邊說著,一邊將嬌弱的佟嬪攙扶起來,佟嬪幾乎不敢看親姐姐一眼,而皇貴妃也是怒其不爭十分厭惡,半句話都不說,拂袖而去。
“好妹妹,別哭了,我帶你去洗把臉。”溫貴妃這樣說著,攙扶佟嬪往內殿去,覺禪貴人也緊隨其後。榮妃便招呼眾姐妹:“散了吧,這幾日少出門為好,不定下回就輪到你們哪個頭上了。”
眾人稱是,紛紛散去,儲秀宮又安靜下來,隱隱能聽見佟嬪的哭聲。惠妃、宜妃一路往前頭去,宜妃打量了惠妃許久,忍不住問:“姐姐臉色不好?”
惠妃忙道:“正在那幾天裏,又這麽鬧一場,身子很不爽利。”
“那姐姐早些歇著,我先回去了。”宜妃見她如是說,便不糾纏要去長春宮坐坐議論此事,先折回翊坤宮,惠妃才緊趕慢趕地回到自己的殿閣裏。
進了門不敢先打發寶雲,耐心等待寶雲自己有事離開,才將心腹宮女喊到跟前,那宮女亦是著急地問:“主子,這是怎麽回事?”
惠妃滿麵緊張,方才繃得實在辛苦,此刻已然一頭的虛汗,短促地喘息著說:“我讓你放了一隻烏雅氏生辰八字的布偶在鹹福宮的,儲秀宮這個怎麽冒出來的?那麽巧,生辰八字還是四阿哥的?”
宮女驚恐地說:“難道這東西真的有用?德妃生個小公主九死一生,四阿哥又生病。”
“胡說,這東西若有用,他們怎麽還能活著,若有用,老早那些下蠱之人為何會被抓捕鎮壓?”惠妃尚有幾分理智和冷靜,更道,“早不發現晚不發現,今天四阿哥病好了就冒出來了,還有那些迷藥是怎麽回事,連我都不知道迷藥是誰幹的,難道是有人故意放在那裏,要栽贓嫁禍?”
宮女輕聲道:“若是想有個借口再徹查六宮呢?”
惠妃猛然一驚,讓宮女將她的繡籃拿來,之前做布偶的料子早就沒有了,可她如今草木皆兵,把不順眼的東西都要扔掉,拿炭盆燒得屋子裏又悶又熱,卻是此刻,外頭說大阿哥到了。
胤禔沒頭沒腦地闖進來,一進門就哇哇叫:“熱死了,額娘你們在做什麽?”
惠妃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地讓宮女收拾掉,拉了兒子到外頭坐,勉強笑著說:“入秋了,蚊子毒得很,八阿哥細皮嫩肉的專被蟲咬,額娘把屋子熏一熏。”
“是了是了,前日兒子在書房也被咬了一口。”胤禔說著撩起袖子,碩大一個紅包看得惠妃心疼極了,孩子卻笑嗬嗬地說,“沒事了,他們也把書房熏過了,兒臣不會再被咬了。”
惠妃還是不大放心,讓人拿清熱解毒的藥膏,親自給兒子上藥,一邊塗抹著,忽聽兒子極小聲問自己:“額娘,魘鎮是什麽?”
惠妃心頭一驚,一手拿的小瓷瓶都摔在了地上,宮女們聽見碎裂聲要進來伺候,她擺手讓她們出去,回過頭肅然訓斥兒子:“好好的,你打聽這些做什麽?”
大阿哥見母親生氣,不免委屈,嘀咕著:“那些小太監都在說,說四弟生病是因為有人對他下咒。額娘,你見過了嗎,那東西是什麽樣的?”
“叫你不要問了!”惠妃大怒,嚇得兒子一哆嗦,她才軟下臉說,“你皇阿瑪很生氣,最討厭這種齷齪的事,你不要再提了,你不懂才好。”
胤禔卻對此懷著滿滿的好奇心,想反正母親不說宮裏那些小太監也會告訴他,就不著急問母親免得挨罵,但提起另一件事,很不服氣地說:“聽講胤祉也要上書房了,可他還能跟著榮娘娘住,不必來阿哥所。額娘,兒臣也想回來跟著您,咱們長春宮,比景陽宮還寬敞,阿瑪為什麽不讓我回來?我現在可用功讀書了。”
惠妃怔怔地望著兒子,這事戳到了她心中的悲戚之處,垂首輕聲問:“你怎麽知道胤祉不用去阿哥所?”
“他自己說的。”胤禔滿麵嫉妒,“胤祉就好了,阿哥所裏可悶了。”
“是嗎?沒事的,皇阿瑪器重你,才要栽培你呀。”惠妃看似輕描淡寫地回答,可心裏頭的酸澀苦悶,又要去對誰說?
是日夜裏,皇帝去了永和宮,玄燁已和嵐琪商定八月上旬宣布小公主的死訊。而這些日子,嵐琪的身體日漸恢複,心情也越來越好,胤祚最會哄母親高興,每回玄燁來,都能聽見母子倆的笑聲。這讓玄燁很安慰,甚至一度希望皇貴妃能多送四阿哥過來,但終究沒開口。
可今晚來,卻聽見胤祚的哭聲,進門便聽嵐琪在訓斥兒子,似乎是胤祚調皮了。等玄燁走進去,胤祚一見父親就跑來撒嬌,玄燁哄他,反被嵐琪嗔怪:“皇上若把兒子慣壞了,回頭可別找臣妾的錯。”
玄燁瞪她一眼,自己和兒子說了幾句話,胤祚似懂非懂的,反正不挨罵就好了,等不再哭泣,才被乳母帶走。再看嵐琪,她又不大放心似的一直看著兒子離開才又靠下去,玄燁過來摸摸她的額頭:“身子怎麽樣?前幾日為胤禛擔心,你吃睡都不好。胤禛康複了,朕去瞧過他,現在你該放心了吧。”
嵐琪頷首笑:“臣妾很好,皇上不要擔心,已經想過幾天就去看看太皇太後,太想她了。”
“不著急,皇祖母也想你,可要你一定把身體養好才是。”玄燁溫和地說,“何況今天那件事鬧的,朕讓她們都不要多出門,你也不必出去。”
嵐琪這才想起來問:“皇上果然那樣做了?”
玄燁且笑:“難得你想出來的法子,朕總要試試看,若不靈的,下回就不和你商量了。”
原來今日儲秀宮的鬧劇,本是皇帝一手促成的,但想出這個不怎麽厚道的法子,卻是嵐琪。
那日玄燁來看她,說起溫貴妃在寧壽宮等到自己,私下說了在她的鹹福宮裏發現寫了德妃生辰八字的布偶,茲事體大她不敢聲張,都不敢去乾清宮,天天在寧壽宮等能遇見皇帝去請安,總算讓她等到了。
後來沒多久四阿哥就病了,玄燁來與嵐琪說起這件事時,嵐琪隨口說:“那人是要陷害溫貴妃,可若同樣的東西出現在別的地方,害了莫名其妙的人,下手的人會不會因此驚慌失措,露出馬腳?”
嵐琪不過隨口一句話,玄燁便拿來當辦法治這件事,他很少親自處理後宮的事,即便過問也隻在乾清宮裏和皇貴妃、榮妃等商議幾句,大小瑣事皆由妃嬪自行管理。這一回皇帝親自出麵,又是審問又是搜查,更召集所有妃嬪在場,女人們都明白,這件事必然要有一個結果才好。
但玄燁此刻也說:“魘鎮之術可大可小,也許到最後朕依舊投鼠忌器,隨便抓什麽人來抵罪,卻不能將真正施惡之人繩之以法。不僅是後宮,朕在朝廷肅貪,往往到最後空付一腔熱血,還讓他們在暗地裏嘲笑朕的無能。”
嵐琪柔聲勸:“那不是嘲笑,是發自肺腑的恐懼悲鳴,不過是別人聽著像笑聲,可在他們心裏,比哭還難受。雖然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正義去判斷惡人心中的是非,可一定要相信,邪不勝正。”
玄燁很欣慰:“最近也沒見你念書,說的話卻越來越貼朕的脾胃,你怎麽就時時刻刻都讓朕覺得新鮮驚喜,真是想厭你都不成。”
嵐琪得意道:“臣妾近來愛看戲本子了,您別看那些東西俗,戲文裏的白臉黑臉,說的就是這些道理,不能因為惡者強大,就畏懼消極,人世傳承千年,自然是一身浩然正氣屹立於天地的。往後臣妾也要把這些道理教給孩子們,臣妾不奢求他們建功立業,但一定要做堂堂正正的人。”
“胡說,我們的兒子怎能不建功立業,他們若庸碌,朕全算在你頭上。”玄燁玩笑似的一句,忍不住又將麵前的人擁入懷,她纖瘦的身體讓他無時無刻不心疼,輕聲道,“你所受的委屈,都是朕沒能好好保護你,可是咱們說好了的,要伴一生,是不是?”
一語又勾起嵐琪的失女之痛,但小閨女那一抹渴望活下去的堅定眼神刻在了她的心裏,她不能因為悲傷拖垮了自己的身體,太皇太後等著她去伺候,天南地北等著她和玄燁去遊曆,她要代替女兒,更為了自己和玄燁,好好活下去。
“反正,臣妾賴著皇上了,您甩也甩不掉。”她溫柔地說。玄燁垂首吻她,從額頭到臉頰,慢慢停留在唇上,嵐琪沒有抗拒,可玄燁還是止住了,貪戀地輕輕一吻就不再癡纏:“朕不能欺負你,你要好好把身體養起來。”
嵐琪心疼他,可也自知分寸,欣然點頭:“臣妾明白。”
這一夜仍舊如當年元宵夜,兩人天南地北地聊著新鮮事,連環春和外頭上夜的梁公公都互相說:“皇上和娘娘,怎麽總有說不完的話?”
然而言語才是人與人之間真正心靈的交流,從一詞一句中知道對方心裏想什麽,身體的交纏可以相愛也可以毫無感情,榮妃早年就說過,帝妃間睡一覺很容易,難得的,是皇帝對你有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