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後宮叫德妃.2_第十二章 落水的宮女
有種後宮叫德妃(全) 作者:阿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說說笑笑,之後又看了幾樣針線,直到布貴人派人來請端嬪,說孩子們都醒了要她回去,端嬪才動身要走。偏巧胤祚醒了,嵐琪也要去伺候太皇太後,就又哄了端嬪幫她把六阿哥帶過去;眾人嘻嘻笑笑地散了,待到太皇太後跟前,老人家午覺早醒了。
夜裏玄燁過來用膳,膳後太皇太後打發他們都走,嵐琪才有時間與玄燁獨處。人家握著手就不放,嵐琪還笑:“中午才和皇上一起用膳的,怎麽夜裏又拉著手不放了?”
玄燁不理睬她的矯情,拉著直往蓬萊閣去,說今晚為了賜宴提前布置水上花燈,賜宴時嵐琪未必能列席,今晚就先帶她來瞧瞧。一行人往蓬萊閣走,夜裏白天的暑氣散了不少,但風吹在身上還是暖暖的,走了半程嵐琪就出汗。正想讓玄燁走慢些,就見前頭有侍衛巡邏過來。
照理說該是侍衛停下等皇帝過去,可玄燁卻突然停下,更擺手示意身後的人不要跟上來。前頭一隊侍衛匆匆到跟前,嵐琪自知身份後退避開。皇帝身邊燈火通明,她漸漸退到暗處,反看到了侍衛前頭為首的,竟是許久不見的納蘭容若,不免訝異,不是說皇上一直沒再用他?
這邊玄燁見容若行禮,淡淡一笑:“明珠的動作實在快,朕不過早晨應了他一聲,他夜裏就把你打發進來了?聽說你們父子近來不和,給朕說說,你怎麽忤逆明珠了,讓他這樣好脾氣的人,都能氣得吹胡子瞪眼?”
容若單膝屈地,一手護著佩刀,聽見皇帝這句似玩笑又似挖苦的話,心中很不是滋味。但皇帝旋即就說:“起來吧,隨朕去蓬萊閣,那裏正布置花燈。你在江南那麽久,看盡了園林山水,給他們出出主意,不要弄得花裏胡哨得土氣。”
容若起身,玄燁拍拍他的肩膀,仿佛舊事一笑而過。兩人往前走,漸漸走遠嵐琪就聽不見他們說什麽了,而她自己一時不知該進該退。總算前頭隨駕的梁公公跑回來,恭敬地說:“萬歲爺請娘娘回去先歇著,萬歲爺和納蘭大人看過花燈後,就去娘娘那兒歇。”
“我知道了,你們好好伺候皇上,夜裏走台階看著路。”嵐琪吩咐一句,心裏也沒不高興。君臣相和是好事,納蘭容若雖然和宮裏那一個有著前情舊事,可他真正是個人才。皇上喜歡的人,嵐琪自然也不會討厭。
她們打道回府,正走過長長的水橋,突然聽見重物落水的聲音,可旋即而來的不是呼救聲,而是清脆的笑聲。嵐琪駐足聽了會兒,身後眼尖的小太監已上來指:“娘娘您瞧,是那兒,好像有人在玩兒水。”
夜裏黑咕隆咚的,嵐琪什麽也看不清,身邊的小太監眼睛極好,還在說:“是兩個人,娘娘您瞧岸上一個,水裏頭一個。”
這般說著,不知不覺就走近些,果然瞧見兩個小宮女模樣的人,一個在水裏撲騰嬉笑著:“快下來,可涼快了,這水好幹淨。”
岸上那一個卻膽子小,怯怯地說:“你趕緊上來吧,叫嬤嬤發現我們就慘了。”
嵐琪含笑望著模糊的身影,她做宮女那會兒有頑皮的心但沒有頑皮的膽,隻等成了皇帝的女人,才把一股子年少貪玩的性子放出來。在雪地裏滾濕衣裳讓玄燁撞見,被罵作死心裏還樂嗬嗬的。而轉眼就有了兩個孩子,一邊要有做額娘的穩重,可另一邊對著玄燁時,心裏頭還當自己是二八小姑娘一般,說到底,就是被皇帝寵壞的。
“咱們走吧,不過是貪玩的宮女。”嵐琪不打算去喝止她們,帶著人就要走,可還沒走過水橋,就聽見男人的聲音在嗬斥:“哪裏的宮女,趕緊上來,不怕淹死了?”
嵐琪這才又駐足,邊上的公公朝前跑去看了幾眼,回來稟告說:“有侍衛巡邏,把倆宮女提溜上來了。娘娘放心吧,一會兒管事的嬤嬤會來領走。”
身邊香月聽見,不禁“呀”了一聲:“這下她們被嬤嬤領回去,屁股可要遭殃了,要是打得狠,三四天別想坐板凳。”
“大熱天的,可別打壞了。”嵐琪心善,便吩咐身邊的人,“把她們帶去我那裏,先收拾幹淨,等管事的嬤嬤來,我勸幾句。太皇太後和太後都在這裏,沒得打打殺殺。”
說罷嵐琪便回去了。先頭玄燁走得急,她出了一身汗,玄燁又說夜裏要過來的,所以她要趕緊沐浴更衣。待嵐琪清清爽爽收拾幹淨,身上隻披了皇帝前幾日送她的漢服紗衣。
玄燁一向喜歡漢人文化,漢人女子仙袂飄飄的衣裳也為他所喜。那日心血來潮弄來這一件輕盈的紗衣,讓嵐琪夜裏當寢衣在屋子裏穿。誰曉得這衣服竟十分合身,嵐琪的身段窈窕柔軟,燭光裏薄紗下,晶瑩的肌膚若隱若現,直叫玄燁看得癡了。今夜他要來,嵐琪自然就換了這一身。
屋子裏架起了綠紗屏風,嵐琪繞過屏風坐下。屏風外頭兩個小宮女跪在地上,已經換了幹淨的衣服,但瞧著都嚇壞了,隔著綠紗都朦朦朧朧瞧見她們在發抖。嵐琪且笑:“現在害怕了?剛才跳進水裏多高興呀。你們膽子也太大了,不說玩兒水不應該,就說這黑咕隆咚地掉進水裏,萬一腿抽筋上不來可怎麽好?那水可深了。”
外頭跪著的宮女本以為劈頭蓋臉要挨一頓罵,誰曉得德嬪娘娘竟如此溫和,說話還帶著笑意。兩人對看了一眼,很是安心。
可不等她們謝恩,門外風風火火有管事的嬤嬤進來。知道驚擾了德嬪,嚇得什麽似的,進門就往倆丫頭屁股上踹,一邊又向德嬪請罪,說她沒管教好下人。那嬤嬤伏地絮叨:“倆丫頭都是春裏才來瀛台的,年紀小不懂事,奴婢天天打罵也收不住性子,還望娘娘不要見怪,奴婢回去一定狠狠教訓她們。”
環春過來,在嵐琪身邊耳語幾句,希望主子隨便說幾句就好,這些嬤嬤自有管教手下的門道。若是德嬪給小宮女做主撐腰駁了老嬤嬤們的麵子,往後她們就不好調教下人了。嵐琪也覺得是這個道理,便笑悠悠對那嬤嬤說:“本也沒多大的事兒,小丫頭貪玩兒總是有的,既然人是我帶回來的,還請嬤嬤看在我的麵子上,責罰得別太重。畢竟上頭太皇太後和太後都在這裏,佛祖一樣的人,見不得打打殺殺。”
那老嬤嬤聽著忙磕頭,環春便去打點了一些好處,不希望這嬤嬤在背後說自家主子的壞話。不多久便打發她們走了,回來時笑著說:“倆丫頭被擰著耳朵走的,回去少不得還是要挨頓打。瞧著是可憐,可哪個小宮女不是這樣過來的,想少受皮肉之苦,就要乖覺一些。”
嵐琪也笑道:“所以剛才香月頭一個出聲,她可不是天天被你罵嗎?”正說笑香月這麽多年還像個孩子似的性子,嵐琪突然想到環春的年紀,拉了她問,“你該出宮了,是不是?”
環春一怔,等明白“出宮”兩字的意思,臉上有說不出的情緒,垂首道:“算著日子,奴婢年末是該離宮了。”
嵐琪滿心地舍不得,可她不能把環春在這宮裏圈一輩子,她也該出宮去過自己的日子,嫁人生子不再做伺候人的事。但環春走了,她身邊就再沒有得力的人,若讓她生子後再入宮也不現實。再想想將來即便有新人到身邊,時間一長,也是要走的。照她的心腸,永遠也不忍心把人束縛在宮裏。
“雖然入宮時的願望,就是能早日離宮,可現在奴婢心裏舍不得您。當初蘇麻喇嬤嬤送奴婢來,也對奴婢說,若是跟了好的主子在宮裏一輩子也不見得不好。離宮嫁人,也不曉得男人好不好,若是倒黴遇上不成器的,往後打老婆罵孩子日子過得辛苦,一輩子都沒盼頭。”環春麵上滿是矛盾,坦率地說,“但奴婢也會想,若是遇到好的人呢,就享福了。”
說完這句,慌忙又對嵐琪解釋:“主子不要誤會奴婢的意思,伺候您也是我的福氣,這是兩碼事兒。”
嵐琪連連點頭:“我怎麽會誤會你,當年我入宮時,也一心盼著離宮,即便跟布姐姐有情分,我也沒打算跟她一輩子。我阿瑪送我入宮時就說,等我出去給我找個好人家呢。”
環春又虔誠地說:“主子,奴婢還沒想好,若是想好了再和您說成不成?奴婢要是想在宮裏留著伺候您一輩子,您也別趕奴婢走好嗎?就像蘇麻喇嬤嬤那樣,跟著太皇太後一輩子。”
“你若想走我絕不留,你若不想走,我一輩子當姐姐待你。”嵐琪也說得直,她心裏真不願環春離開,而這件事雖暫時擱下,環春還有一陣子能好好考慮,但今晚嵐琪是放不下的。之後一個人等著玄燁來,歪在床上反反複複想這件事,想環春若走她以後怎麽辦,隻等皇帝到了,她也沒察覺。
玄燁進來時,瞧見嵐琪一身紗衣歪在窗下涼榻上,窈窕的身體和雪白的肌膚在紗衣裏朦朧可見。燭光搖曳,榻上美人真真秀色可餐,撩撥得玄燁心動,便欺身上來擁了她,溫和地問:“哪家的美人睡在這裏,可是在等她的夫君?”
嵐琪這才發現皇帝來了,翻身就坐起來,卻毫
無情趣,還噘著一張嘴。見皇帝還是外頭穿的衣裳,就伸手要替他解開,反被玄燁捉了手,點點她噘起的雙唇,不悅地說:“這又怎麽了?近來動不動就生氣,越發小性子了。朕說過多少回了,有不高興的事就說出來,難道連皇帝也不能為你做主了。”
嵐琪卻硬是拉著玄燁去更衣,喚小太監來預備沐浴。隻等玄燁沐浴時,她坐在邊上給揉揉肩膀,才說起:“臣妾突然想起來環春到出宮的年紀了,若是順利年末就要離宮。臣妾陪了皇上多久,環春就陪了臣妾多久,這一下要走了,往後興許再也見不到,臣妾心裏能好受嗎?”
玄燁卻道:“宮裏留下不走的也多得是,你把環春留下不就成了?”
“那哪兒成,因為臣妾喜歡她,她就要一輩子伺候人?宮裏還有規矩放人走呢,臣妾怎麽好束縛她一輩子?”嵐琪伏在玄燁肩頭說,“臣妾就自己煩惱一會兒,人真走了,換了新人來也會有感情。蘇麻喇嬤嬤一定還給臣妾挑能幹的人,您不用為臣妾擔心。至於剛才臉上不好看,難道要臣妾勉強作笑?皇上就舍得呀?”
“朕才說了一句話。”玄燁氣哼哼道,“你這張嘴越來越厲害,過來讓朕瞧瞧。”
嵐琪被皇帝用力一拉,半個身子撲在浴桶裏,身上紗衣都濕透了貼著胳膊。她嚷嚷著要掙紮開,玄燁竟再用力一拽,直接把她拖進來。這一下衣服全都貼在身上,紗衣經水一泡就透明地包裹在身上,無邊豔色,直叫玄燁看了心裏發燙。
仲夏之夜,鴛鴦戲水,幾番雲雨纏綿,嵐琪直覺得骨頭都要酥軟,哪裏還記得環春要離別的難過。翌日醒來光想一想昨晚之事,就臉紅得不敢與人說話,而環春也沒假手他人,親自將屋內狼藉收拾幹淨,私下裏嵐琪才拉著她說:“就是你我才放心,被別人瞧見,我頭都要抬不起來了。”
環春早習慣了,隻管哄主子笑:“這是萬歲爺疼您呢,主子該驕傲才是,有什麽抬不起頭的?”
嵐琪自然不依,閨房之事不能與外人道,也難怪她舍不得環春。歇息半天,嵐琪便往太皇太後跟前來伺候午膳,打了傘一路走過來,半道上突然有脆生生的聲音喊:“德嬪娘娘。”
眾人循聲望過去,太陽底下站了一個小宮女,瞧著也就十三四歲光景,穿的是低階宮女的服色。嵐琪聽著聲音覺得耳熟,那宮女見德嬪娘娘停下來了,趕緊走近幾步屈膝行禮。邊上環春已認出來,問道:“你不是昨晚玩兒水的宮女嗎,這會兒來找娘娘什麽事?”
那宮女怯然抬頭,瞧見嵐琪溫和的麵容很是歡喜,眼中似有仰慕之色。隨後就雙手捧了一隻荷包遞過來,頗有些緊張地說:“奴婢多謝德嬪娘娘的恩典,若非娘娘昨晚替奴婢們說話,奴婢們就慘了。這隻荷包是奴婢自己繡的,娘娘若不嫌棄……”
“環春,你替我拿過來。”嵐琪不等這小宮女說完,就讓環春把荷包拿來,還仔細地翻看了一下,誇讚說,“很精致的手藝,你小小年紀很有本事。可往後也要好好跟著嬤嬤做事,不要太貪玩兒,下回再闖禍,沒人替你說話可就要挨板子了。”
小宮女很機靈,俯首叩頭說記著了,瞧見德嬪娘娘不僅收下了荷包還誇讚自己手藝好,高高興興地退到一旁去等德嬪先行。嵐琪又叮囑她別曬太陽中暑了,才帶人往太皇太後跟前去,那隻荷包也讓環春收好,說回去裝些艾草戴著驅蚊。
到太皇太後跟前時,端嬪幾人領著公主阿哥們早就在了。似乎是榮憲訓斥胤祉不懂事和胤祺搶東西,太皇太後笑說重孫女兒太厲害,榮憲將來的額駙一定懼內。小丫頭害臊撒嬌,胤祉趁機就笑話姐姐,結果姐弟倆打起來滾作一團,榮憲臉上竟是被弟弟用指甲劃了一道口子。
這下才鬧得不愉快了,把太醫都鬧騰來。午後玄燁過來看了眼,心疼女兒臉上一道口子,把胤祉狠狠訓斥了一頓。說他男人怎麽好對女人動手,順帶把大阿哥和太子也叫過來,告訴他們倆往後該教導弟弟了。胤祉可憐巴巴地挨訓,委屈極了就纏著端嬪要找親娘。
原是孩子們在一起玩得有趣,太皇太後見玄燁動氣,直覺得好沒意思,便讓端嬪領著孩子們散了,隻有嵐琪留下。知道玄燁還沒用午膳,她去端來雞湯掛麵,卻聽太皇太後怪皇帝:“訓斥孩子不要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兒說,小孩子也要臉麵的。你心疼閨女也不能太慣著了,榮憲還是做姐姐的,和弟弟動手就有道理了?這丫頭自小就厲害,你也該管束管束。”
玄燁隻笑道:“他們都是仗著有太祖母寵,朕的話也不大肯聽了。”
嵐琪放下湯麵,讓皇帝先進膳,太皇太後又笑悠悠說:“我如今也訓不得你了,身邊這樣疼人的在。”
昨夜旖旎的纏綿還在身上留著感覺,玄燁一見嵐琪心裏便甜滋滋的,笑著看過她,從她手裏接過筷子時還輕輕握了一把。幸好嵐琪背對著太皇太後沒被老人家瞧見,可她還是又羞又急地瞪了一眼,轉身來太皇太後身邊坐下打扇子。
“我聽說納蘭容若來瀛台當差了?”太皇太後突然說起這件事,也不在乎嵐琪就在身邊,問著玄燁,“他和那個什麽女人的事解決了嗎?實在是鬧得可笑,他真是有本事,讓他額娘都求到太後那裏去了,怎麽不來求我呢?”
玄燁大口吃著麵條,很不在意,喝了兩口湯咽下嘴裏的麵,才應皇祖母:“兒臣會提醒他,別讓他額娘總往宮裏走。皇祖母不要生氣,是他額娘仗著自己是皇親,擅自去叨擾皇額娘。容若一直都憑本事在朕身邊的,並不理會他母親。”
太皇太後也知道,可老人家卻覺得這樣不孝,還提起來說:“聽聞他和明珠一直都不和,這樣不孝的人,皇帝用他還是要留心才好。”
玄燁已三兩口吞下一碗麵,吃得滿頭大汗,太皇太後推了嵐琪過去給皇帝打扇子。兩人目光相交又是柔情,嵐琪趕緊避開,隻管站在邊上給他扇風。
有宮女來伺候漱口洗手,玄燁漸漸收了汗,才到祖母身邊坐了,笑著說:“皇祖母想想,明珠是朕的重臣,容若是朕的能臣,父子倆若和睦,對朕而言未必是好事。他們不和睦互相較著勁兒,孫兒才不怕他們父子聯手,權傾朝野。雖然父子不和有悖倫理,可朕真巴望著他們別和睦。”
太皇太後眉頭微震,心滿意足地笑起來:“我的玄燁,如今都能教皇祖母了。”
玄燁心情甚好,陪著祖母說了好多話,說如今雲南捷報頻傳,七月的慶功宴勢在必行。又說昨晚花燈布置在容若的建議下弄得更氣勢輝煌,邀請皇祖母到時候一定列席,說她是大清國真正的國母。
祖孫倆說得高興,嵐琪專心在邊上打扇子,冷不丁玄燁說她:“怎麽隻站著傻笑呢,朕和皇祖母說什麽,你可聽懂了?”
嵐琪當然沒能全懂,知道玄燁又欺負她,收了扇子坐到太皇太後身邊去。老人家樂不可支,叫他們別處去打情罵俏,正好她身上也乏了。
玄燁卻道:“孫兒還有政務,過來瞧瞧您就要走。皇祖母還是留下她好,不然一會兒若下雨,她又要往雨裏去鑽了,您替孫兒看著她。”
嵐琪不敢頂嘴,若是兩人私下裏,她早招呼皇帝一車子話了,可在太皇太後麵前不敢放肆,鼓著腮幫子忍耐著。不久皇帝走了,太皇太後在涼榻上歪著,嵐琪給打扇子,又給捶捶腰腿,兩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說會兒話。
嵐琪本想哄了老人家睡著就去端嬪那兒瞧瞧孩子們,可太皇太後卻隻是打了個盹兒,醒來想起一件事,瞧見屋子裏沒有不相幹的人,便對嵐琪說:“這個納蘭容若我不喜歡。往後他還會在宮內行走,我若有顧不過來的時候,你要替皇帝看緊些。後宮的女人難免有不忠不貞的,她們不自愛我管不著,可我容不得任何人讓皇帝難堪。將來但凡有這樣的事,你一定要心狠,有一個殺一個,絕不能姑息。”
嵐琪聽得心驚,覺禪氏的事,她隻略略和蘇麻喇嬤嬤提過,嬤嬤和太皇太後是否有默契她不曉得,自己更從未和太皇太後說過半個字,這會兒太皇太後不管是怎麽想她的,事情卻是托付給她了。這番話顯然是針對覺禪氏,雖然指的是整個後宮,可說實在的,多少女人敢有異心?
“嚇著了?”太皇太後卻笑,“皇帝的女人那麽多,哪兒管得過來?有一兩個不要臉的也很正常,隻是別人知道不知道罷了。所以玄燁這裏,沒有是最好,萬一有,這是絕不能姑息的。那是你丈夫你孩子阿瑪的顏麵,知道嗎?”
嵐琪點點頭,狠下心應道:“若有一日臣妾管六宮之事,一定謹遵您的話,絕不姑息,絕不讓宮裏鬧出讓萬歲爺難堪的笑話。”
太皇太後很滿意,又略略一歎說:“那我就放心了,真真可惜佟貴妃和溫妃兩個,出身貴重有什麽用,什麽事都不值得托付。”
這樣的話嵐琪就不敢接嘴了,沒多久
蘇麻喇嬤嬤歇了午覺回來,她才抽身出來去端嬪那裏看孩子。這幾日胤祚都放在那裏,小家夥和哥哥姐姐們玩得很好,而今晚玄燁不過來,她便抱著回自己屋子裏去。
誰想進門卻見到乳母領著四阿哥從裏頭出來,胤禛本是滿麵失望,乍見到弟弟回來了,高興地撒了乳母的手就跑過來,撲在嵐琪膝下。等她把弟弟放下來,牽了胤祚的手就說:“胤禛要和弟弟玩兒,德娘娘,今晚住這裏……”
四阿哥如今能說好些話了,嵐琪每回見他都覺得長大很多。不知貴妃如今用什麽心思教導,至少她從未見四阿哥有什麽不妥當的言行。小孩子頑皮撒嬌是有的,可從前布貴人和惠嬪她們說的什麽驕縱霸道卻見不著。想想那天貴妃因為四阿哥劃傷了奶娘的手臂,就要把他趕出宮門教訓,雖然貴妃的手段有些不著調,可她的確在用心教孩子,嵐琪越來越放心了。
“德娘娘一直住這裏,四阿哥還是頭一回來吧,睡過午覺了嗎?瞧瞧身上都是汗,瀛台比宮裏有趣多了,是不是?”嵐琪說著,拿帕子給兒子擦汗,邊上胤祚的乳母就來說,“四阿哥和貴妃娘娘鬧了一下午,要看六阿哥,貴妃娘娘讓奴婢給送過來,說是若玩兒得高興,不回去也成,請德嬪娘娘費心照顧一下。”
“你們派個人去回話,就說請娘娘放心,我會照顧好的。”嵐琪很高興,她也想不到自己和貴妃曾經水火不容的兩個人,如今竟可以有些許的默契。從前那個張牙舞爪的佟妃真是不見了,雖然她的脾氣依舊不大好,性子依舊高傲霸道,但似乎有了孩子心也變得柔軟,從前折磨低階妃嬪的事是再沒有了。哪怕上回幾個蒙古格格當麵說覺禪氏最好看,她雖然不悅,但事後也沒拿覺禪氏如何,若是早幾年,覺禪氏一定遭殃。
胤禛拉著胤祚轉身又往屋子裏去,小哥哥走得快,拖著笨拙的弟弟在後頭,胤祚跟不上,跨門檻時一頭摔下去,嚇得哇哇大哭。胤禛不知所措地站在邊上看,眼瞧著也要哭出來,嵐琪趕緊哄,把兩個孩子都抱在懷裏,直覺心裏滿滿的。
聽說四阿哥在嵐琪這裏,太皇太後派人來讓她不必再過去,嵐琪得以自在地哄著兩個兒子吃飯洗澡。胤禛雖然還不懂生母養母,也完全不知道德嬪才是他親額娘,可再不是早年分別再見後的陌生,也會嬌滴滴地纏著她撒嬌,嵐琪光聽他喊幾聲德娘娘,心就酥軟了。
而親兄弟似乎天性相合,哥哥弟弟在一起從來不吵鬧。胤禛很疼弟弟,吃東西自己一口弟弟一口。而胤祚平時不大肯好好吃東西,哥哥喂的卻會乖乖地吃。嵐琪心滿意足地坐在邊上看,呆呆坐一兩個時辰都不覺得膩。
夜裏兄弟倆相依而眠,嵐琪睡在邊上給他們打扇子。兩個小家夥都是肉呼呼的,很怕熱,睡在一起時,眼眉真是一模一樣。她禁不住就會幻想孩子們的將來,更想到那日端嬪的話,若是佟貴妃成了皇貴妃,將來位同副後,有這樣尊貴的母親,胤禛便是太子之下最尊貴的皇子,想到這些嵐琪心裏有些激動,可自己也不明白在想什麽。
夜漸深,孩子們都睡熟了,環春進來點蚊香吹蠟燭。嵐琪悄聲讓她也早些去休息,環春則告訴她皇帝今晚帶著貴妃去蓬萊閣看夜景了,嵐琪才酸溜溜地笑:“昨晚還說帶我去瞧瞧呢。”可再一想昨晚鴛鴦戲水的曖昧,心裏又撲撲直跳,蓬萊閣是沒去到,卻是幾度攀上雲霄。想想心裏就不好意思,趕緊掐掉泛酸的念頭,擁著她一雙寶貝安然睡去。
之後的日子平靜而安寧,嵐琪或伺候太皇太後,或陪著玄燁。而皇帝對帶來的幾位妃嬪都沒有冷落,溫妃隔幾日就能和皇帝獨處,終日心滿意足,仿佛唯一的遺憾還是德嬪與她保持著距離,甚至私下問過皇帝為什麽。玄燁心裏不願她們親近,也隻敷衍說:“她要伺候太皇太後,忙不過來。”
轉眼六月末,為了七月的瀛台賜宴慶功,這裏來往辦事的大臣、工匠、太監和侍衛等越來越多,不再是盛夏時的清靜。又因有女眷在諸多不便,太皇太後便讓皇帝派人護送諸妃先行回宮。
佟貴妃等人不敢有異議,隻是唯獨留下了德嬪,說是伺候太皇太後的。貴妃和溫妃心裏難免有些吃味,而宮裏的女人們更是嫉恨極了。都知道太皇太後要參加慶功宴,興許德嬪借口伺候她也跟在身後,如此風光竟是連貴妃也沒有,一時風言風語不斷。佟貴妃才回宮不久,就聽見說德嬪要越過她的傳言。
嚼舌頭的人本以為能激怒貴妃將來給德嬪些顏色看看,可佟貴妃回宮後帶著兒子好好地在承乾宮裏,私下裏還對青蓮說:“她們當我傻子,挑唆我去和烏雅氏鬧?回頭皇上埋怨我,弄得我裏外不是人。四阿哥都在我這裏呢,德嬪敢對我怎麽樣,若是我不好了,四阿哥怎麽辦?”
青蓮聽得心裏很安慰,她跟著貴妃,看著她一點點變化,心智一點點成長。不管是太皇太後還是皇上的主意,當初把德嬪的四阿哥送來,真真是做了極好的事。
但不久後佟國維大人帶夫人入宮請安,青蓮卻聽說了另一件事。可這件事不等她派人去向蘇麻喇嬤嬤稟告,宮裏頭已有人捕風捉影地察覺到。原來年末大封六宮的事皇帝已經和幾個大臣商議了,更提起了八旗選秀的事。來年開春宮裏又要添新人,而佟貴妃的妹妹也到了年齡,這次佟大人進宮來,就是說這件事。
彼時佟貴妃就不大高興,反問父親她是不是做得不好,既然已經有一個女兒在宮裏了,為何還要送進來,更毫不客氣地說:“鈕祜祿家一雙女兒送進來,郭絡羅氏家也一雙女兒送進來,阿瑪瞧瞧她們如今什麽光景?難道您也要我和妹妹之間死一個活一個才好?”
佟國維敷衍著勸慰幾句,他不能告訴女兒這是皇帝的意思。話說回來,到底還是要上麵點頭才能往宮裏送人,皇帝要和誰家政治聯姻,難道還有推卻的道理嗎?
如此,嵐琪在瀛台尚不知這些傳言,宮裏卻已經傳遍了,說來年佟貴妃的妹妹要入宮。而年末大封六宮的事也漸漸明朗,如今妃位上隻有鈕祜祿氏一人,估摸著年底之後就要四妃齊全。可宮裏有那麽多在嬪位的娘娘,明年還要來一個同樣出身貴重的小佟佳氏,當日端嬪掰著手指頭給嵐琪數的四個人,又變得模糊起來。
端嬪在景陽宮和榮嬪談起時,也感慨道:“難不成貴妃娘娘的妹子入宮就封貴妃?不然總要留一個妃位給她吧?”
榮嬪心裏不大高興,後妃晉升終究還是看出身看功勞看恩寵。恩寵之上她比不過烏雅氏,出身比不過惠嬪、宜嬪,唯一的功勞,子嗣也好料理宮闈也罷,雖都是拿得出手的,可這功勞又是可有可無的。有人在乎才算是功,若被無視,就是耗盡心血也白費工夫。
“皇上不會做傷人心的事,妃位之上若沒有榮姐姐,惠嬪、宜嬪也別想了,那樣不公平。”端嬪也不高興,更說道,“那日和嵐琪說起來,她頭一個便說是姐姐你該有這份尊榮的。”
“她心地好。”榮嬪懶懶地撥弄著手鐲,她渴望有和別人一樣的尊貴,為了她的胤祉也要爭這口氣,她可是兒子將來唯一的依靠。可是聽見端嬪說嵐琪這樣的話,又不甘心地說,“若是她讓我的,我反而不想要,將來抬頭低頭地都覺得欠她一份人情。若是她不在妃位,我也索性不要了。”
端嬪則勸她:“尊貴總是皇上給的,選哪一個必然還要太皇太後點頭。太皇太後如此器重她,眼瞧著將來六宮的事也要她來管,姐姐何苦推辭呢。您安安心心在妃位上坐著便是了。從來惠嬪有什麽您也會有什麽,不是嗎?”
提起惠嬪,這一個夏天她在宮裏待著,覺禪氏那兒纏綿病榻葷素不進,她算是寒透了心。榮嬪這裏偶爾坐坐,最多還是和宜嬪在一起,或在翊坤宮或在長春宮,等皇帝要大封六宮的消息傳來時,兩人也一塊兒商量。
說的話無非那幾句,隻是惠嬪提醒宜嬪:“妹妹往後也要沾手宮裏的事才好,你該時常在皇上麵前表白心意。貴妃和溫妃都是富貴閑人的命,她們有她們生來的尊貴,咱們也該有咱們爭取的。”
宜嬪卻冷笑:“一整個夏天都沒見到皇上,大家都回來了,烏雅氏還一個人在那裏,皇上真是一點兒也不膩歪。這都多少年了還這樣喜歡,我又去表白什麽,連麵都見不上,還提什麽表白。”
“你瞧瞧鹹福宮那一位呢?”惠嬪卻哼笑,“你可還很年輕呢,溫妃姿色不如你的都能想法子勾引萬歲爺去看她,你怎麽就不成了?我如今雖不比從前,可那麽多年跟著皇上,他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還不知道嗎?等禦駕回宮,姐姐幫你。”
宜嬪如今在宮裏無所依靠,唯一的親妹妹沒了,明知道惠嬪和她是互相利用,可有人利用總比孤苦無依好,便滿心盼著皇帝秋後歸來,可以對她青睞有加。之後的日子更勤於調理身子、保養容顏,期待皇帝能把目光留在她的身上。
夜裏玄燁過來用膳,膳後太皇太後打發他們都走,嵐琪才有時間與玄燁獨處。人家握著手就不放,嵐琪還笑:“中午才和皇上一起用膳的,怎麽夜裏又拉著手不放了?”
玄燁不理睬她的矯情,拉著直往蓬萊閣去,說今晚為了賜宴提前布置水上花燈,賜宴時嵐琪未必能列席,今晚就先帶她來瞧瞧。一行人往蓬萊閣走,夜裏白天的暑氣散了不少,但風吹在身上還是暖暖的,走了半程嵐琪就出汗。正想讓玄燁走慢些,就見前頭有侍衛巡邏過來。
照理說該是侍衛停下等皇帝過去,可玄燁卻突然停下,更擺手示意身後的人不要跟上來。前頭一隊侍衛匆匆到跟前,嵐琪自知身份後退避開。皇帝身邊燈火通明,她漸漸退到暗處,反看到了侍衛前頭為首的,竟是許久不見的納蘭容若,不免訝異,不是說皇上一直沒再用他?
這邊玄燁見容若行禮,淡淡一笑:“明珠的動作實在快,朕不過早晨應了他一聲,他夜裏就把你打發進來了?聽說你們父子近來不和,給朕說說,你怎麽忤逆明珠了,讓他這樣好脾氣的人,都能氣得吹胡子瞪眼?”
容若單膝屈地,一手護著佩刀,聽見皇帝這句似玩笑又似挖苦的話,心中很不是滋味。但皇帝旋即就說:“起來吧,隨朕去蓬萊閣,那裏正布置花燈。你在江南那麽久,看盡了園林山水,給他們出出主意,不要弄得花裏胡哨得土氣。”
容若起身,玄燁拍拍他的肩膀,仿佛舊事一笑而過。兩人往前走,漸漸走遠嵐琪就聽不見他們說什麽了,而她自己一時不知該進該退。總算前頭隨駕的梁公公跑回來,恭敬地說:“萬歲爺請娘娘回去先歇著,萬歲爺和納蘭大人看過花燈後,就去娘娘那兒歇。”
“我知道了,你們好好伺候皇上,夜裏走台階看著路。”嵐琪吩咐一句,心裏也沒不高興。君臣相和是好事,納蘭容若雖然和宮裏那一個有著前情舊事,可他真正是個人才。皇上喜歡的人,嵐琪自然也不會討厭。
她們打道回府,正走過長長的水橋,突然聽見重物落水的聲音,可旋即而來的不是呼救聲,而是清脆的笑聲。嵐琪駐足聽了會兒,身後眼尖的小太監已上來指:“娘娘您瞧,是那兒,好像有人在玩兒水。”
夜裏黑咕隆咚的,嵐琪什麽也看不清,身邊的小太監眼睛極好,還在說:“是兩個人,娘娘您瞧岸上一個,水裏頭一個。”
這般說著,不知不覺就走近些,果然瞧見兩個小宮女模樣的人,一個在水裏撲騰嬉笑著:“快下來,可涼快了,這水好幹淨。”
岸上那一個卻膽子小,怯怯地說:“你趕緊上來吧,叫嬤嬤發現我們就慘了。”
嵐琪含笑望著模糊的身影,她做宮女那會兒有頑皮的心但沒有頑皮的膽,隻等成了皇帝的女人,才把一股子年少貪玩的性子放出來。在雪地裏滾濕衣裳讓玄燁撞見,被罵作死心裏還樂嗬嗬的。而轉眼就有了兩個孩子,一邊要有做額娘的穩重,可另一邊對著玄燁時,心裏頭還當自己是二八小姑娘一般,說到底,就是被皇帝寵壞的。
“咱們走吧,不過是貪玩的宮女。”嵐琪不打算去喝止她們,帶著人就要走,可還沒走過水橋,就聽見男人的聲音在嗬斥:“哪裏的宮女,趕緊上來,不怕淹死了?”
嵐琪這才又駐足,邊上的公公朝前跑去看了幾眼,回來稟告說:“有侍衛巡邏,把倆宮女提溜上來了。娘娘放心吧,一會兒管事的嬤嬤會來領走。”
身邊香月聽見,不禁“呀”了一聲:“這下她們被嬤嬤領回去,屁股可要遭殃了,要是打得狠,三四天別想坐板凳。”
“大熱天的,可別打壞了。”嵐琪心善,便吩咐身邊的人,“把她們帶去我那裏,先收拾幹淨,等管事的嬤嬤來,我勸幾句。太皇太後和太後都在這裏,沒得打打殺殺。”
說罷嵐琪便回去了。先頭玄燁走得急,她出了一身汗,玄燁又說夜裏要過來的,所以她要趕緊沐浴更衣。待嵐琪清清爽爽收拾幹淨,身上隻披了皇帝前幾日送她的漢服紗衣。
玄燁一向喜歡漢人文化,漢人女子仙袂飄飄的衣裳也為他所喜。那日心血來潮弄來這一件輕盈的紗衣,讓嵐琪夜裏當寢衣在屋子裏穿。誰曉得這衣服竟十分合身,嵐琪的身段窈窕柔軟,燭光裏薄紗下,晶瑩的肌膚若隱若現,直叫玄燁看得癡了。今夜他要來,嵐琪自然就換了這一身。
屋子裏架起了綠紗屏風,嵐琪繞過屏風坐下。屏風外頭兩個小宮女跪在地上,已經換了幹淨的衣服,但瞧著都嚇壞了,隔著綠紗都朦朦朧朧瞧見她們在發抖。嵐琪且笑:“現在害怕了?剛才跳進水裏多高興呀。你們膽子也太大了,不說玩兒水不應該,就說這黑咕隆咚地掉進水裏,萬一腿抽筋上不來可怎麽好?那水可深了。”
外頭跪著的宮女本以為劈頭蓋臉要挨一頓罵,誰曉得德嬪娘娘竟如此溫和,說話還帶著笑意。兩人對看了一眼,很是安心。
可不等她們謝恩,門外風風火火有管事的嬤嬤進來。知道驚擾了德嬪,嚇得什麽似的,進門就往倆丫頭屁股上踹,一邊又向德嬪請罪,說她沒管教好下人。那嬤嬤伏地絮叨:“倆丫頭都是春裏才來瀛台的,年紀小不懂事,奴婢天天打罵也收不住性子,還望娘娘不要見怪,奴婢回去一定狠狠教訓她們。”
環春過來,在嵐琪身邊耳語幾句,希望主子隨便說幾句就好,這些嬤嬤自有管教手下的門道。若是德嬪給小宮女做主撐腰駁了老嬤嬤們的麵子,往後她們就不好調教下人了。嵐琪也覺得是這個道理,便笑悠悠對那嬤嬤說:“本也沒多大的事兒,小丫頭貪玩兒總是有的,既然人是我帶回來的,還請嬤嬤看在我的麵子上,責罰得別太重。畢竟上頭太皇太後和太後都在這裏,佛祖一樣的人,見不得打打殺殺。”
那老嬤嬤聽著忙磕頭,環春便去打點了一些好處,不希望這嬤嬤在背後說自家主子的壞話。不多久便打發她們走了,回來時笑著說:“倆丫頭被擰著耳朵走的,回去少不得還是要挨頓打。瞧著是可憐,可哪個小宮女不是這樣過來的,想少受皮肉之苦,就要乖覺一些。”
嵐琪也笑道:“所以剛才香月頭一個出聲,她可不是天天被你罵嗎?”正說笑香月這麽多年還像個孩子似的性子,嵐琪突然想到環春的年紀,拉了她問,“你該出宮了,是不是?”
環春一怔,等明白“出宮”兩字的意思,臉上有說不出的情緒,垂首道:“算著日子,奴婢年末是該離宮了。”
嵐琪滿心地舍不得,可她不能把環春在這宮裏圈一輩子,她也該出宮去過自己的日子,嫁人生子不再做伺候人的事。但環春走了,她身邊就再沒有得力的人,若讓她生子後再入宮也不現實。再想想將來即便有新人到身邊,時間一長,也是要走的。照她的心腸,永遠也不忍心把人束縛在宮裏。
“雖然入宮時的願望,就是能早日離宮,可現在奴婢心裏舍不得您。當初蘇麻喇嬤嬤送奴婢來,也對奴婢說,若是跟了好的主子在宮裏一輩子也不見得不好。離宮嫁人,也不曉得男人好不好,若是倒黴遇上不成器的,往後打老婆罵孩子日子過得辛苦,一輩子都沒盼頭。”環春麵上滿是矛盾,坦率地說,“但奴婢也會想,若是遇到好的人呢,就享福了。”
說完這句,慌忙又對嵐琪解釋:“主子不要誤會奴婢的意思,伺候您也是我的福氣,這是兩碼事兒。”
嵐琪連連點頭:“我怎麽會誤會你,當年我入宮時,也一心盼著離宮,即便跟布姐姐有情分,我也沒打算跟她一輩子。我阿瑪送我入宮時就說,等我出去給我找個好人家呢。”
環春又虔誠地說:“主子,奴婢還沒想好,若是想好了再和您說成不成?奴婢要是想在宮裏留著伺候您一輩子,您也別趕奴婢走好嗎?就像蘇麻喇嬤嬤那樣,跟著太皇太後一輩子。”
“你若想走我絕不留,你若不想走,我一輩子當姐姐待你。”嵐琪也說得直,她心裏真不願環春離開,而這件事雖暫時擱下,環春還有一陣子能好好考慮,但今晚嵐琪是放不下的。之後一個人等著玄燁來,歪在床上反反複複想這件事,想環春若走她以後怎麽辦,隻等皇帝到了,她也沒察覺。
玄燁進來時,瞧見嵐琪一身紗衣歪在窗下涼榻上,窈窕的身體和雪白的肌膚在紗衣裏朦朧可見。燭光搖曳,榻上美人真真秀色可餐,撩撥得玄燁心動,便欺身上來擁了她,溫和地問:“哪家的美人睡在這裏,可是在等她的夫君?”
嵐琪這才發現皇帝來了,翻身就坐起來,卻毫
無情趣,還噘著一張嘴。見皇帝還是外頭穿的衣裳,就伸手要替他解開,反被玄燁捉了手,點點她噘起的雙唇,不悅地說:“這又怎麽了?近來動不動就生氣,越發小性子了。朕說過多少回了,有不高興的事就說出來,難道連皇帝也不能為你做主了。”
嵐琪卻硬是拉著玄燁去更衣,喚小太監來預備沐浴。隻等玄燁沐浴時,她坐在邊上給揉揉肩膀,才說起:“臣妾突然想起來環春到出宮的年紀了,若是順利年末就要離宮。臣妾陪了皇上多久,環春就陪了臣妾多久,這一下要走了,往後興許再也見不到,臣妾心裏能好受嗎?”
玄燁卻道:“宮裏留下不走的也多得是,你把環春留下不就成了?”
“那哪兒成,因為臣妾喜歡她,她就要一輩子伺候人?宮裏還有規矩放人走呢,臣妾怎麽好束縛她一輩子?”嵐琪伏在玄燁肩頭說,“臣妾就自己煩惱一會兒,人真走了,換了新人來也會有感情。蘇麻喇嬤嬤一定還給臣妾挑能幹的人,您不用為臣妾擔心。至於剛才臉上不好看,難道要臣妾勉強作笑?皇上就舍得呀?”
“朕才說了一句話。”玄燁氣哼哼道,“你這張嘴越來越厲害,過來讓朕瞧瞧。”
嵐琪被皇帝用力一拉,半個身子撲在浴桶裏,身上紗衣都濕透了貼著胳膊。她嚷嚷著要掙紮開,玄燁竟再用力一拽,直接把她拖進來。這一下衣服全都貼在身上,紗衣經水一泡就透明地包裹在身上,無邊豔色,直叫玄燁看了心裏發燙。
仲夏之夜,鴛鴦戲水,幾番雲雨纏綿,嵐琪直覺得骨頭都要酥軟,哪裏還記得環春要離別的難過。翌日醒來光想一想昨晚之事,就臉紅得不敢與人說話,而環春也沒假手他人,親自將屋內狼藉收拾幹淨,私下裏嵐琪才拉著她說:“就是你我才放心,被別人瞧見,我頭都要抬不起來了。”
環春早習慣了,隻管哄主子笑:“這是萬歲爺疼您呢,主子該驕傲才是,有什麽抬不起頭的?”
嵐琪自然不依,閨房之事不能與外人道,也難怪她舍不得環春。歇息半天,嵐琪便往太皇太後跟前來伺候午膳,打了傘一路走過來,半道上突然有脆生生的聲音喊:“德嬪娘娘。”
眾人循聲望過去,太陽底下站了一個小宮女,瞧著也就十三四歲光景,穿的是低階宮女的服色。嵐琪聽著聲音覺得耳熟,那宮女見德嬪娘娘停下來了,趕緊走近幾步屈膝行禮。邊上環春已認出來,問道:“你不是昨晚玩兒水的宮女嗎,這會兒來找娘娘什麽事?”
那宮女怯然抬頭,瞧見嵐琪溫和的麵容很是歡喜,眼中似有仰慕之色。隨後就雙手捧了一隻荷包遞過來,頗有些緊張地說:“奴婢多謝德嬪娘娘的恩典,若非娘娘昨晚替奴婢們說話,奴婢們就慘了。這隻荷包是奴婢自己繡的,娘娘若不嫌棄……”
“環春,你替我拿過來。”嵐琪不等這小宮女說完,就讓環春把荷包拿來,還仔細地翻看了一下,誇讚說,“很精致的手藝,你小小年紀很有本事。可往後也要好好跟著嬤嬤做事,不要太貪玩兒,下回再闖禍,沒人替你說話可就要挨板子了。”
小宮女很機靈,俯首叩頭說記著了,瞧見德嬪娘娘不僅收下了荷包還誇讚自己手藝好,高高興興地退到一旁去等德嬪先行。嵐琪又叮囑她別曬太陽中暑了,才帶人往太皇太後跟前去,那隻荷包也讓環春收好,說回去裝些艾草戴著驅蚊。
到太皇太後跟前時,端嬪幾人領著公主阿哥們早就在了。似乎是榮憲訓斥胤祉不懂事和胤祺搶東西,太皇太後笑說重孫女兒太厲害,榮憲將來的額駙一定懼內。小丫頭害臊撒嬌,胤祉趁機就笑話姐姐,結果姐弟倆打起來滾作一團,榮憲臉上竟是被弟弟用指甲劃了一道口子。
這下才鬧得不愉快了,把太醫都鬧騰來。午後玄燁過來看了眼,心疼女兒臉上一道口子,把胤祉狠狠訓斥了一頓。說他男人怎麽好對女人動手,順帶把大阿哥和太子也叫過來,告訴他們倆往後該教導弟弟了。胤祉可憐巴巴地挨訓,委屈極了就纏著端嬪要找親娘。
原是孩子們在一起玩得有趣,太皇太後見玄燁動氣,直覺得好沒意思,便讓端嬪領著孩子們散了,隻有嵐琪留下。知道玄燁還沒用午膳,她去端來雞湯掛麵,卻聽太皇太後怪皇帝:“訓斥孩子不要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兒說,小孩子也要臉麵的。你心疼閨女也不能太慣著了,榮憲還是做姐姐的,和弟弟動手就有道理了?這丫頭自小就厲害,你也該管束管束。”
玄燁隻笑道:“他們都是仗著有太祖母寵,朕的話也不大肯聽了。”
嵐琪放下湯麵,讓皇帝先進膳,太皇太後又笑悠悠說:“我如今也訓不得你了,身邊這樣疼人的在。”
昨夜旖旎的纏綿還在身上留著感覺,玄燁一見嵐琪心裏便甜滋滋的,笑著看過她,從她手裏接過筷子時還輕輕握了一把。幸好嵐琪背對著太皇太後沒被老人家瞧見,可她還是又羞又急地瞪了一眼,轉身來太皇太後身邊坐下打扇子。
“我聽說納蘭容若來瀛台當差了?”太皇太後突然說起這件事,也不在乎嵐琪就在身邊,問著玄燁,“他和那個什麽女人的事解決了嗎?實在是鬧得可笑,他真是有本事,讓他額娘都求到太後那裏去了,怎麽不來求我呢?”
玄燁大口吃著麵條,很不在意,喝了兩口湯咽下嘴裏的麵,才應皇祖母:“兒臣會提醒他,別讓他額娘總往宮裏走。皇祖母不要生氣,是他額娘仗著自己是皇親,擅自去叨擾皇額娘。容若一直都憑本事在朕身邊的,並不理會他母親。”
太皇太後也知道,可老人家卻覺得這樣不孝,還提起來說:“聽聞他和明珠一直都不和,這樣不孝的人,皇帝用他還是要留心才好。”
玄燁已三兩口吞下一碗麵,吃得滿頭大汗,太皇太後推了嵐琪過去給皇帝打扇子。兩人目光相交又是柔情,嵐琪趕緊避開,隻管站在邊上給他扇風。
有宮女來伺候漱口洗手,玄燁漸漸收了汗,才到祖母身邊坐了,笑著說:“皇祖母想想,明珠是朕的重臣,容若是朕的能臣,父子倆若和睦,對朕而言未必是好事。他們不和睦互相較著勁兒,孫兒才不怕他們父子聯手,權傾朝野。雖然父子不和有悖倫理,可朕真巴望著他們別和睦。”
太皇太後眉頭微震,心滿意足地笑起來:“我的玄燁,如今都能教皇祖母了。”
玄燁心情甚好,陪著祖母說了好多話,說如今雲南捷報頻傳,七月的慶功宴勢在必行。又說昨晚花燈布置在容若的建議下弄得更氣勢輝煌,邀請皇祖母到時候一定列席,說她是大清國真正的國母。
祖孫倆說得高興,嵐琪專心在邊上打扇子,冷不丁玄燁說她:“怎麽隻站著傻笑呢,朕和皇祖母說什麽,你可聽懂了?”
嵐琪當然沒能全懂,知道玄燁又欺負她,收了扇子坐到太皇太後身邊去。老人家樂不可支,叫他們別處去打情罵俏,正好她身上也乏了。
玄燁卻道:“孫兒還有政務,過來瞧瞧您就要走。皇祖母還是留下她好,不然一會兒若下雨,她又要往雨裏去鑽了,您替孫兒看著她。”
嵐琪不敢頂嘴,若是兩人私下裏,她早招呼皇帝一車子話了,可在太皇太後麵前不敢放肆,鼓著腮幫子忍耐著。不久皇帝走了,太皇太後在涼榻上歪著,嵐琪給打扇子,又給捶捶腰腿,兩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說會兒話。
嵐琪本想哄了老人家睡著就去端嬪那兒瞧瞧孩子們,可太皇太後卻隻是打了個盹兒,醒來想起一件事,瞧見屋子裏沒有不相幹的人,便對嵐琪說:“這個納蘭容若我不喜歡。往後他還會在宮內行走,我若有顧不過來的時候,你要替皇帝看緊些。後宮的女人難免有不忠不貞的,她們不自愛我管不著,可我容不得任何人讓皇帝難堪。將來但凡有這樣的事,你一定要心狠,有一個殺一個,絕不能姑息。”
嵐琪聽得心驚,覺禪氏的事,她隻略略和蘇麻喇嬤嬤提過,嬤嬤和太皇太後是否有默契她不曉得,自己更從未和太皇太後說過半個字,這會兒太皇太後不管是怎麽想她的,事情卻是托付給她了。這番話顯然是針對覺禪氏,雖然指的是整個後宮,可說實在的,多少女人敢有異心?
“嚇著了?”太皇太後卻笑,“皇帝的女人那麽多,哪兒管得過來?有一兩個不要臉的也很正常,隻是別人知道不知道罷了。所以玄燁這裏,沒有是最好,萬一有,這是絕不能姑息的。那是你丈夫你孩子阿瑪的顏麵,知道嗎?”
嵐琪點點頭,狠下心應道:“若有一日臣妾管六宮之事,一定謹遵您的話,絕不姑息,絕不讓宮裏鬧出讓萬歲爺難堪的笑話。”
太皇太後很滿意,又略略一歎說:“那我就放心了,真真可惜佟貴妃和溫妃兩個,出身貴重有什麽用,什麽事都不值得托付。”
這樣的話嵐琪就不敢接嘴了,沒多久
蘇麻喇嬤嬤歇了午覺回來,她才抽身出來去端嬪那裏看孩子。這幾日胤祚都放在那裏,小家夥和哥哥姐姐們玩得很好,而今晚玄燁不過來,她便抱著回自己屋子裏去。
誰想進門卻見到乳母領著四阿哥從裏頭出來,胤禛本是滿麵失望,乍見到弟弟回來了,高興地撒了乳母的手就跑過來,撲在嵐琪膝下。等她把弟弟放下來,牽了胤祚的手就說:“胤禛要和弟弟玩兒,德娘娘,今晚住這裏……”
四阿哥如今能說好些話了,嵐琪每回見他都覺得長大很多。不知貴妃如今用什麽心思教導,至少她從未見四阿哥有什麽不妥當的言行。小孩子頑皮撒嬌是有的,可從前布貴人和惠嬪她們說的什麽驕縱霸道卻見不著。想想那天貴妃因為四阿哥劃傷了奶娘的手臂,就要把他趕出宮門教訓,雖然貴妃的手段有些不著調,可她的確在用心教孩子,嵐琪越來越放心了。
“德娘娘一直住這裏,四阿哥還是頭一回來吧,睡過午覺了嗎?瞧瞧身上都是汗,瀛台比宮裏有趣多了,是不是?”嵐琪說著,拿帕子給兒子擦汗,邊上胤祚的乳母就來說,“四阿哥和貴妃娘娘鬧了一下午,要看六阿哥,貴妃娘娘讓奴婢給送過來,說是若玩兒得高興,不回去也成,請德嬪娘娘費心照顧一下。”
“你們派個人去回話,就說請娘娘放心,我會照顧好的。”嵐琪很高興,她也想不到自己和貴妃曾經水火不容的兩個人,如今竟可以有些許的默契。從前那個張牙舞爪的佟妃真是不見了,雖然她的脾氣依舊不大好,性子依舊高傲霸道,但似乎有了孩子心也變得柔軟,從前折磨低階妃嬪的事是再沒有了。哪怕上回幾個蒙古格格當麵說覺禪氏最好看,她雖然不悅,但事後也沒拿覺禪氏如何,若是早幾年,覺禪氏一定遭殃。
胤禛拉著胤祚轉身又往屋子裏去,小哥哥走得快,拖著笨拙的弟弟在後頭,胤祚跟不上,跨門檻時一頭摔下去,嚇得哇哇大哭。胤禛不知所措地站在邊上看,眼瞧著也要哭出來,嵐琪趕緊哄,把兩個孩子都抱在懷裏,直覺心裏滿滿的。
聽說四阿哥在嵐琪這裏,太皇太後派人來讓她不必再過去,嵐琪得以自在地哄著兩個兒子吃飯洗澡。胤禛雖然還不懂生母養母,也完全不知道德嬪才是他親額娘,可再不是早年分別再見後的陌生,也會嬌滴滴地纏著她撒嬌,嵐琪光聽他喊幾聲德娘娘,心就酥軟了。
而親兄弟似乎天性相合,哥哥弟弟在一起從來不吵鬧。胤禛很疼弟弟,吃東西自己一口弟弟一口。而胤祚平時不大肯好好吃東西,哥哥喂的卻會乖乖地吃。嵐琪心滿意足地坐在邊上看,呆呆坐一兩個時辰都不覺得膩。
夜裏兄弟倆相依而眠,嵐琪睡在邊上給他們打扇子。兩個小家夥都是肉呼呼的,很怕熱,睡在一起時,眼眉真是一模一樣。她禁不住就會幻想孩子們的將來,更想到那日端嬪的話,若是佟貴妃成了皇貴妃,將來位同副後,有這樣尊貴的母親,胤禛便是太子之下最尊貴的皇子,想到這些嵐琪心裏有些激動,可自己也不明白在想什麽。
夜漸深,孩子們都睡熟了,環春進來點蚊香吹蠟燭。嵐琪悄聲讓她也早些去休息,環春則告訴她皇帝今晚帶著貴妃去蓬萊閣看夜景了,嵐琪才酸溜溜地笑:“昨晚還說帶我去瞧瞧呢。”可再一想昨晚鴛鴦戲水的曖昧,心裏又撲撲直跳,蓬萊閣是沒去到,卻是幾度攀上雲霄。想想心裏就不好意思,趕緊掐掉泛酸的念頭,擁著她一雙寶貝安然睡去。
之後的日子平靜而安寧,嵐琪或伺候太皇太後,或陪著玄燁。而皇帝對帶來的幾位妃嬪都沒有冷落,溫妃隔幾日就能和皇帝獨處,終日心滿意足,仿佛唯一的遺憾還是德嬪與她保持著距離,甚至私下問過皇帝為什麽。玄燁心裏不願她們親近,也隻敷衍說:“她要伺候太皇太後,忙不過來。”
轉眼六月末,為了七月的瀛台賜宴慶功,這裏來往辦事的大臣、工匠、太監和侍衛等越來越多,不再是盛夏時的清靜。又因有女眷在諸多不便,太皇太後便讓皇帝派人護送諸妃先行回宮。
佟貴妃等人不敢有異議,隻是唯獨留下了德嬪,說是伺候太皇太後的。貴妃和溫妃心裏難免有些吃味,而宮裏的女人們更是嫉恨極了。都知道太皇太後要參加慶功宴,興許德嬪借口伺候她也跟在身後,如此風光竟是連貴妃也沒有,一時風言風語不斷。佟貴妃才回宮不久,就聽見說德嬪要越過她的傳言。
嚼舌頭的人本以為能激怒貴妃將來給德嬪些顏色看看,可佟貴妃回宮後帶著兒子好好地在承乾宮裏,私下裏還對青蓮說:“她們當我傻子,挑唆我去和烏雅氏鬧?回頭皇上埋怨我,弄得我裏外不是人。四阿哥都在我這裏呢,德嬪敢對我怎麽樣,若是我不好了,四阿哥怎麽辦?”
青蓮聽得心裏很安慰,她跟著貴妃,看著她一點點變化,心智一點點成長。不管是太皇太後還是皇上的主意,當初把德嬪的四阿哥送來,真真是做了極好的事。
但不久後佟國維大人帶夫人入宮請安,青蓮卻聽說了另一件事。可這件事不等她派人去向蘇麻喇嬤嬤稟告,宮裏頭已有人捕風捉影地察覺到。原來年末大封六宮的事皇帝已經和幾個大臣商議了,更提起了八旗選秀的事。來年開春宮裏又要添新人,而佟貴妃的妹妹也到了年齡,這次佟大人進宮來,就是說這件事。
彼時佟貴妃就不大高興,反問父親她是不是做得不好,既然已經有一個女兒在宮裏了,為何還要送進來,更毫不客氣地說:“鈕祜祿家一雙女兒送進來,郭絡羅氏家也一雙女兒送進來,阿瑪瞧瞧她們如今什麽光景?難道您也要我和妹妹之間死一個活一個才好?”
佟國維敷衍著勸慰幾句,他不能告訴女兒這是皇帝的意思。話說回來,到底還是要上麵點頭才能往宮裏送人,皇帝要和誰家政治聯姻,難道還有推卻的道理嗎?
如此,嵐琪在瀛台尚不知這些傳言,宮裏卻已經傳遍了,說來年佟貴妃的妹妹要入宮。而年末大封六宮的事也漸漸明朗,如今妃位上隻有鈕祜祿氏一人,估摸著年底之後就要四妃齊全。可宮裏有那麽多在嬪位的娘娘,明年還要來一個同樣出身貴重的小佟佳氏,當日端嬪掰著手指頭給嵐琪數的四個人,又變得模糊起來。
端嬪在景陽宮和榮嬪談起時,也感慨道:“難不成貴妃娘娘的妹子入宮就封貴妃?不然總要留一個妃位給她吧?”
榮嬪心裏不大高興,後妃晉升終究還是看出身看功勞看恩寵。恩寵之上她比不過烏雅氏,出身比不過惠嬪、宜嬪,唯一的功勞,子嗣也好料理宮闈也罷,雖都是拿得出手的,可這功勞又是可有可無的。有人在乎才算是功,若被無視,就是耗盡心血也白費工夫。
“皇上不會做傷人心的事,妃位之上若沒有榮姐姐,惠嬪、宜嬪也別想了,那樣不公平。”端嬪也不高興,更說道,“那日和嵐琪說起來,她頭一個便說是姐姐你該有這份尊榮的。”
“她心地好。”榮嬪懶懶地撥弄著手鐲,她渴望有和別人一樣的尊貴,為了她的胤祉也要爭這口氣,她可是兒子將來唯一的依靠。可是聽見端嬪說嵐琪這樣的話,又不甘心地說,“若是她讓我的,我反而不想要,將來抬頭低頭地都覺得欠她一份人情。若是她不在妃位,我也索性不要了。”
端嬪則勸她:“尊貴總是皇上給的,選哪一個必然還要太皇太後點頭。太皇太後如此器重她,眼瞧著將來六宮的事也要她來管,姐姐何苦推辭呢。您安安心心在妃位上坐著便是了。從來惠嬪有什麽您也會有什麽,不是嗎?”
提起惠嬪,這一個夏天她在宮裏待著,覺禪氏那兒纏綿病榻葷素不進,她算是寒透了心。榮嬪這裏偶爾坐坐,最多還是和宜嬪在一起,或在翊坤宮或在長春宮,等皇帝要大封六宮的消息傳來時,兩人也一塊兒商量。
說的話無非那幾句,隻是惠嬪提醒宜嬪:“妹妹往後也要沾手宮裏的事才好,你該時常在皇上麵前表白心意。貴妃和溫妃都是富貴閑人的命,她們有她們生來的尊貴,咱們也該有咱們爭取的。”
宜嬪卻冷笑:“一整個夏天都沒見到皇上,大家都回來了,烏雅氏還一個人在那裏,皇上真是一點兒也不膩歪。這都多少年了還這樣喜歡,我又去表白什麽,連麵都見不上,還提什麽表白。”
“你瞧瞧鹹福宮那一位呢?”惠嬪卻哼笑,“你可還很年輕呢,溫妃姿色不如你的都能想法子勾引萬歲爺去看她,你怎麽就不成了?我如今雖不比從前,可那麽多年跟著皇上,他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還不知道嗎?等禦駕回宮,姐姐幫你。”
宜嬪如今在宮裏無所依靠,唯一的親妹妹沒了,明知道惠嬪和她是互相利用,可有人利用總比孤苦無依好,便滿心盼著皇帝秋後歸來,可以對她青睞有加。之後的日子更勤於調理身子、保養容顏,期待皇帝能把目光留在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