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後宮叫德妃.1_第三章 盛寵惹眾怒
有種後宮叫德妃(全) 作者:阿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日聖駕遊幸圍場,眾宮嬪伴駕,往年赫舍裏皇後在時,鑾帳裏頭自然隻有她的位置,如今皇後不在了,排資論輩也該是昭妃在身邊伺候。可皇帝之前不情不願領著她進了林子,之後直接在裏頭撂下,回程時還是恭親王遇見給帶了出來,又怎會要昭妃陪在身邊。而昭妃再能忍,也忍不住在臉上露出不悅。
太皇太後看在眼裏,也就不提讓她跟在皇帝身邊伺候的事了。
夜裏,皇帝和兄弟臣子們在前頭燃了衝天的篝火燒烤取樂,太皇太後則領著一眾女眷在大帳子裏頭說笑。待酒足飯飽眾人都散了,唯有嵐琪留下和蘇麻喇嬤嬤一起侍奉入寢。
這會兒正伺候更衣,小宮女搬了炭盆進來,笑著說:“李總管在外頭,奴婢喊他進來,不知猶豫什麽不肯進來呢。”
蘇麻喇嬤嬤讓架了屏風,出去喊李公公進來,他在那兒行了禮,笑嗬嗬地問候太皇太後:“皇上打發奴才來問太皇太後安,奴才聽說正要入寢,便想等您睡踏實了,再回去複命。”
太皇太後怎不知孫兒的心思,笑問:“皇上睡了嗎?”
“還沒有呢,就是……”
“得了吧,哪兒是瞧我睡不睡,是指望我睡了烏常在好脫身是不是?”
這一句話嚇得嵐琪要屈膝,卻被太皇太後一把攔住,嗔笑著:“去吧去吧,你若不去他今晚是睡不得了。玄燁好容易出來玩一次,不惦記朝政學問,你好好伺候,讓他開開心心才好。”
往年遊幸圍場,鑾帳內隻有皇後的位置,不論彼時是惠貴人得寵,還是榮貴人得寵,也不敢有人僭越。如今皇後不在,皇帝漸漸從悲傷裏走出,昭妃權理六宮如日中天,可這大帳子裏,卻仍舊沒有她的位置,如此境遇,難免會遭人背後恥笑。
翌日晨起,昭妃匆匆起身洗漱穿戴,要趕往太皇太後那裏侍奉,可才梳頭,就有小宮女來說:“蘇麻喇嬤嬤傳話來,請主子不必過去,等回程再見不遲。”
冬雲見主子蹙眉,冷聲問那小宮女:“太皇太後那裏,誰在支應著?”
“烏常在,聽說一清早就從皇上那兒過去了。”小宮女應了,便欠身退下去。
昭妃手裏本捏著一把象牙梳子,不知不覺將梳齒深深陷在皮肉裏,等冬雲驚覺奪下來,已是一排深紅的印子,幸好沒破了皮,冬雲屈膝扶著她勸:“您千萬想開些。”
“他那裏喜新厭舊,這麽多年我也計較不過來了。”昭妃目色淒楚,怨氣滿滿,“太皇太後那裏為何也如此委屈我,當年皇後在時她都多待我幾分好,如今皇後不在了,竟為了一個小宮女這般虧待我,我究竟哪裏做得不好?就說這六宮裏的事,還有哪個能做得比我更盡心盡力,我還要忍氣吞聲到什麽時候?難道由著那些下賤女人,在背後嘲笑我不成?”
冬雲暗歎不好,這一次,主子怕是再也忍不住了。
嵐琪這邊,一清早離了玄燁過來伺候太皇太後。老人家心疼她一夜辛苦還如此盡心費力,便要坐著一同進了早膳,之後吩咐回程與她同坐車,嵐琪推辭不過,隻能從了。
待至回程,玄燁親自來侍奉祖母上車,後宮皆在,嵐琪一時不敢當眾跟著太皇太後上去,反被玄燁嗔怪:“你愣著做什麽,皇祖母不是叫你陪駕嗎?”
一旁昭妃忽而越前來至皇帝身邊,溫柔笑著說:“皇上,臣妾也願陪駕在太皇太後身邊。”
眾人齊刷刷看向昭妃,玄燁也不知所雲地看她一眼,卻冷漠地說:“皇祖母不喜歡人多,烏常在一人就夠了。”
皇帝一語出,眾人皆啞然。昭妃臉漲得通紅,冷冷地看向了嵐琪,眸中的嫉恨,玄燁何曾不看在眼裏,竟稍稍往她麵前一站,擋住了她的視線,言語間戲謔:“不如你去朕的鑾駕,陪朕一起回去。”
誰人不知為妃之道有所謂卻輦之德,便是赫舍裏皇後,也從未與皇帝同輦而行,她昭妃今日若接受皇帝之邀,便是失德失儀。皇帝這一句看似聖寵隆恩的話,實則是讓她成為所有人的笑話。
氣氛瞬間尷尬,誰也不知昭妃會如何應對,但見太皇太後悠悠掀開窗幔,似不曾聽見外頭的動靜,隻笑著喚一聲:“怎麽都立在下頭?趕緊都上車走了,再晚些趕不上大正午到宮裏,半路上再折騰午膳不成?”
邊上蘇麻喇嬤嬤和李公公紛紛上來伺候,蘇麻喇嬤嬤更是扶著昭妃往她的車輦去,見惠貴人在身後,忙囑托:“惠貴人,娘娘易暈車,奴婢可就把娘娘交給您照顧了。”
惠貴人蘭心蕙質,最懂分寸進退,一邊上來攙扶昭妃,一邊說:“嬤嬤趕緊去太皇太後那兒支應吧,這裏有我呢。”
蘇麻喇嬤嬤再趕回太皇太後這裏,皇帝已經離開了,她悄然上了車輦,正聽主子對烏常在說:“皇上雖年長於你,可到底還是年輕,很多時候許多事一時想不明白,難免意氣用事。你陪在身邊,要察言觀色,要知輕重,雖然人微言輕,但必要的時候不能傻站著,哪怕把錯背在自己的身上,要緊的是維護皇帝的體麵,維護六宮的體麵。”
蘇麻喇嬤嬤笑著打圓場,說些有趣的事兒,不多久隊伍動身,一路浩浩蕩蕩往宮裏去。路上太皇太後打盹歇息,再醒來時,也就到了。
皇帝本欲恭送皇祖母回宮休息,太皇太後讓全免了,玄燁便獨自回乾清宮,眾妃嬪等一等也散了。
因見烏常在沒有伴駕,和布常在同行在人群後,隻待昭妃也走遠了,安貴人便與左右姐妹說笑,故意大聲嚷嚷:“還以為多有臉的人,這會兒皇上也不叫她陪著了,你說咱們伺候皇上,雖都是一樣的,可地位身份擺在那兒,何時何地都不能忘了尊卑。人說無知者無畏,我說是無知者無恥,一個小常在,還想越在娘娘前頭。”
安貴人本是被昭妃禁足的,又因不想上次的事叫上頭知道,若不讓她此次也隨行,難免有人要問,再者昭妃有意留榮貴人、董常在,便鬆口把她也帶上了。倒是安安分分了一天一夜,不敢有所造次,這會兒卻不知是純粹鄙夷嵐琪,還是想要替昭妃娘娘出口惡氣,毫無顧忌地指桑罵槐,旁人聽見大多沉默,並不敢隨便起哄。
而安貴人再不濟,也在嵐琪和布常在之上,兩人隻能默默忍受,一直等走遠了並回到鍾粹宮,布常在才憤憤道:“她也太欺負人了。”
嵐琪累了,今日的事還有太皇太後的話都沉沉地聚在心裏,一時懶怠不想再說什麽,便與布常在告辭,自己回東配殿去歇著。直至傍晚時分,乾清宮來人請烏常在過去,環春才出來說:“我家主子病了,煩請公公稟告皇上,今日不能前去伺候。”
那小太監好生訝異,忙問烏常在何病,可要宣太醫。環春暗下塞了一塊碎銀子說:“不是什麽病,隻是累著,一路暈車罷了,宣太醫必然驚動翊坤宮,不敢給娘娘添麻煩。公公但凡稟告了李公公知道,他自然會周全。”
小太監匆匆離去,將這些話轉告了師傅。李總管歎一聲,斂了心神往皇帝麵前來,玄燁見他而不見嵐琪,已然蹙眉,又聽說嵐琪身上不舒服,便要往鍾粹宮去。
李公公忙勸:“烏常在的心意,皇上還不明白嗎?今日之事,隻怕昭妃娘娘那兒再容不得烏常在,後宮自有後宮的門道,您今日若再親臨鍾粹宮,隻怕烏常在未及感恩聖寵,新的麻煩又紛至遝來。”
玄燁本就不悅,聽說這一句,更是怒意衝頭:“朕如今喜歡誰,還要她鈕祜祿氏答應不成?當日朕與皇後琴瑟和鳴,怎不見她來礙手礙腳,不過是仗著自己如今在這後宮獨大罷了。既是如此,這皇後之位斷不能給她,朕便是給了嵐琪又如何?朕的妻子選哪一個,為何要別人左右?”
李總管大駭:“萬歲爺,這話可說不得啊……”
玄燁憤然瞪著他,可到底理智猶在,皇祖母的教誨也不曾忘記,他不能害了嵐琪,終究是冷靜下來,沉沉吩咐一句:“派人常去問好不好,實在是不舒服,立刻宣太醫去瞧。”
李總管鬆了一口氣,見皇帝果然不再衝動,方轉身出來,吩咐手下徒弟時常去鍾粹宮問一問,心下又很不安,再差遣最可靠的一個,讓傳話去慈寧宮。
這廂,太皇太後不勝車馬勞頓,已要安寢,正喚蘇麻喇嬤嬤來,卻不見她人,好些時候才從前頭過來,太皇太後便問:“可是你也暈車不舒服了?我們真真是都上了年紀。”
蘇麻喇嬤嬤卻笑道:“奴婢好著呢,是剛才去前頭聽見幾句話,尋思著說出來,您該不高興。”
太皇太後略思量,便闔目休息,唇間苦笑:“可是皇帝又糊塗了?”
“隻是嘴上說了幾句話,沒正經做什麽,不算糊塗。”蘇麻喇嬤嬤笑著替玄燁遮掩,避重就輕地說,“皇上才剛還派人來,問您歇息得可好。”
太皇太後輕輕一歎:“你不必替他遮掩,我一手帶大的孫兒,還不清楚他心裏的想法?對烏雅氏是真喜歡了,可他還不明白身為帝王,該如何保護喜歡的女人,隻能等他自己吃過苦頭跌了跤,才能明白。”
蘇麻喇嬤嬤稱是,侍奉主子躺下,掖了被子說:“您看今日晚膳,是不是送去翊坤宮好些,哪怕昭妃娘娘吃不下,也是一份體麵。”
“送去吧,我這裏也懶怠吃,夜裏若餓了,小廚房裏熬著粥便好。”太皇太後翻身過去,再不理事。
蘇麻喇嬤嬤離了寢殿,便派人去吩咐禦膳房,將今日太皇太後的晚膳賞賜給翊坤宮。不久冬雲來謝恩,說自家主子不勝車馬顛簸正犯暈,蘇麻喇嬤嬤便讓好生照顧著,又派人去請惠貴人明日一早來侍奉。這一天總算太平地度過。
翌日一早惠貴人便來了慈寧宮,蘇麻喇嬤嬤笑說太皇太後還沒起,與她在偏殿坐了奉茶點。惠貴人知道嬤嬤喊她來是做什麽,說起昨日回程車馬上的事,感慨道:“不算大行皇後才沒的那些日子哭靈,我還是頭回瞧見昭妃娘娘的眼淚,看得人怪心酸的,說不好聽一些,唇亡齒寒。隻是我能想得開,她想不開。”
“您何來的唇亡齒寒,隻要有大阿哥在,萬歲爺心裏還有這宮裏,總有您的位置。”蘇麻喇嬤嬤笑言,又道,“主子常說,宮裏最七竅玲瓏心是惠貴人,大阿哥有您這樣的額娘,她放心。”
惠貴人目色微晃,似乎明白蘇麻喇嬤嬤的意思,卻又不敢奢求。
嬤嬤卻含笑言明:“翊坤宮那兒,惦記撫養大阿哥可有些日子了,照宮裏的規矩雖也應當應分,可太皇太後總覺得,大阿哥有這樣好的親額娘在,沒必要另尋誰來養,隻是遇上大行皇後的事兒,就一直把您這裏也耽誤了。”
惠貴人溫柔敦和,在宮內人緣好,不落寞也不風光,旁人瞧著無欲無求的主兒,實則日夜惦記自己的兒子,最怕的便是昭妃開口要去。如今蘇麻喇嬤嬤這一顆定心丸送來,直叫她感恩戴德,一時眼眸濕潤,反叫嬤嬤挽手笑著哄:“一會兒主子瞧見您眼圈紅,還當奴婢欺負您了呢。”
“嬤嬤,”惠貴人哽咽了一下,稍稍呼吸後平定情緒,恭敬地問道,“太皇太後,可是要吩咐我什麽事?不說她老人家這份恩典,便是沒有,我也必然盡心盡力的,如今……反顯得我不誠意了。”
蘇麻喇嬤嬤樂不可支,卻又正經道:“本也不是什麽要緊事,主子隻是看著如今宮裏這光景,預估著往後的日子難免風波不斷,她曆經三朝還有什麽看不透的?”
“那太皇太後的意思是……”惠貴人用心思量,怯怯然開口問,“可是要我,多照顧一些烏常在?”
蘇麻喇嬤嬤笑而不語,昂首看窗外天色,起身道:“主子該起了,等您今日來侍奉梳頭呢。”
這宮裏,皇帝的恩寵是求不得的,自己的兒子尚能求得,可這身份地位要熬過昭妃,不知要到猴年馬月。對惠貴人而言,隻要兒子一天不養在自己膝下,就有一天會被高過自己的人要去,不論做什麽都要熬住這口氣,守著兒子,她的人生才有未來可言。
離開慈寧宮後,惠貴人心中一遍遍想著蘇麻喇嬤嬤的話,回到住處便喚來宮女,吩咐著:“前日明珠府送來的阿膠蜜棗存在哪裏了,拿紅紙重新包了,我要去一趟鍾粹宮。”
至鍾粹宮,隻見裏裏外外靜悄悄的。惠貴人進門時,沒叫人通報,到東配殿隻見嵐琪專心致誌伏在炕桌上,悄然走近她都不曾察覺,直等動了桌上的紙,寫字的人才頭也不抬地笑著說:“最後一張了,我寫完就歇。”
惠貴人笑:“這是要考狀元嗎?”
嵐琪聞聲倏然抬頭,驚見是惠貴人來,忙匆匆下了炕要行禮,被惠貴人拉著一起坐下,和和氣氣地說:“你繼續寫,我隻是來瞧瞧你好不好,聽說你不舒服,明珠府前日送的阿膠蜜棗最養氣血,就想拿來給你嚐嚐。”
“多謝您惦記著嬪妾。”嵐琪還是不敢撂下客人繼續寫字的,忙喚環春奉茶,親手端給惠貴人,環春幾人見惠貴人的宮女都自覺離開,也識趣地退下了。
果然,惠貴人一麵欣賞著嵐琪寫的字,一麵似不經意地說:“昨兒車馬顛簸著回來,昭妃娘娘身子便不大爽利,雖然馬上功夫極好,偏偏坐不得馬車,怪有意思的。”
嵐琪淡淡一笑,實則昨日太皇太後車駕前的事,此刻依舊哽在她心裏,再有太皇太後叮囑的那些話,讓她明白“獨善其身”四個字,在這宮裏太奢侈。
惠貴人抬眸見她如此神情,便知心裏在想什麽,輕輕一歎說:“我多嘴說的話,也不知會不會惹你厭煩,也不過是久在宮裏看得多了,比旁人看得穿些。”
“惠貴人若有指教,嬪妾感激不盡。”嵐琪明知她有話說,也不再謙虛,起身福一福,“嬪妾年輕不經事,必然有不足之處,請貴人不吝賜教。”
“你坐下……”
殿外,環春拿手爐給惠貴人身邊的宮女暖手,抬頭瞧見王嬤嬤鬼鬼祟祟地出去,不禁嘀咕:“又跑去哪裏偷懶?”
這一邊,翊坤宮裏的地龍出了毛病,宮閣裏煙熏火燎,內務府正急忙派人修繕。昭妃立在廊下怒視著來來往往的人,冬雲不停地扇著周遭的空氣,勸主子:“不如去別處坐坐吧,這裏好大的氣味。”
昭妃卻冷笑:“我已熏了一身,怎麽還要去別處?皇上已經不來翊坤宮了,我再把晦氣帶給別人,還嫌被人背後恥笑得不夠?”
冬雲訕訕不敢再多說什麽,隻小心翼翼伺候著。不多久有小宮女跑來,昭妃瞧見她們竊竊私語,不耐煩地問:“又有什麽事?”
冬雲也莫名地說:“好端端的,鍾粹宮的管事嬤嬤來請安,真是個老糊塗的東西,也不瞧瞧我們這裏的光景。”
昭妃先是不在意,略
想一想,禁不住麵上纖長的眉毛微微顫動,抬起手略捂著嘴,似嫌棄宮殿內的味道,實則輕聲吩咐冬雲:“這老嬤嬤你留心著,日後我自有用處。”
冬雲會意,讓身邊宮女來小心伺候主子,自己慢慢退下,往外頭來找王嬤嬤說話。
王嬤嬤原也膽怯,雖然她偶爾會來翊坤宮上報鍾粹宮一些瑣事,但今日畢竟揣著其他心思,怕見了昭妃反而嚇得不敢說話,此刻見冬雲姑娘出來,不免安心許多。待二人相見,寒暄幾句,慢慢便說起“正經事”,冬雲久在昭妃身邊曆練,幾句話便聽出這老嬤嬤的來意,心下幾轉,便有了主意。
待王嬤嬤離去,冬雲回來時,內務府的人也忙停頓了,正跪在昭妃腳下請罪。昭妃素昔在宮中端得寬仁溫和的形象,此刻也不過隨意囑咐幾句,便將人都打發了。
冬雲趕上來攙扶著送回寢殿,一邊吆喝小宮女拿香料來熏屋子,一邊輕聲對主子說:“那王嬤嬤不知在鍾粹宮犯了什麽錯,慌得直說日子過不下去,奴婢叫她安心待著,但往後聽見什麽看見什麽,都要來告訴奴婢。”
昭妃沉默須臾,方點頭:“就先這麽辦。”
那王嬤嬤暗喜有了靠山,匆匆趕回鍾粹宮,東配殿裏惠貴人還沒走,布常在也不敢再睡覺,起身過來陪著說話,之後竟是連晚膳也在這裏用,而乾清宮又賜了禦膳過來,倒是熱鬧樂嗬了一陣子。
惠貴人直到夜裏各門將落鎖的時辰才回去,嵐琪一路送到門前,之後請布常在也早些歇息,等自己回來時,瞧見炕桌上還鋪著白天沒寫完的字,剛要走過去,環春攔著笑道:“主子若是這會兒偏要點燈熬夜把眼睛寫壞了,奴婢可不願讓皇上責備,一定先去告狀說您不聽皇上的吩咐,大半夜也要寫字。”
嵐琪好不服氣,被推著往屋裏頭去,環春哄著道:“身上不爽利的時候,再熬夜可要熬壞了。”
玉葵和香月捧著熱水手巾進來,也幫襯著說:“主子就算心疼我們,您要是再掌燈寫字,我們不也得在邊上伺候著?今天皇上來過,惠貴人又來,一整天的我們腰都直不起來了。”
嵐琪才想起這些來,如今她不再做宮女,竟是把做宮女的辛苦忘光了,忙讓她們都去睡,卻被三人摁著梳頭洗漱。好半天玉葵和香月下去了,環春侍奉主子躺下,隨口說:“今日惠貴人來,倒是很新鮮,惠貴人雖然在宮裏人緣極好,可也就和榮貴人走得近些,從不見她去哪位主子宮裏坐大半天。”
嵐琪輕聲道:“惠貴人來,是有好些話對我說,我今日聽她說那些話,心裏的不痛快也散了許多。果然在這宮裏,做妃嬪和做宮女完全不同,往後的日子還很長很長,我若不長進,也是給皇上添麻煩。”
環春為她掖了被子,安撫道:“誰也不是生來就會的,主子也說日子長著呢,咱們慢慢來。”
如此一夜相安,然翌日晨起便狂風大作,各宮皆避風不出門,玉葵和香月笑說今日可以偷懶一天。誰想到午後不多久皇帝頂著風來了,隻因嵐琪身上不便,這幾日不能去乾清宮侍奉,玄燁卻隻想見她,所以哪怕大風卷著沙粒,也要來看一看她。
立在門前,嵐琪輕輕撣落皇帝身上的塵土,忍不住怨一句:“哪怕坐轎子來呢?”
玄燁笑了,捏捏她的臉頰,道:“等換了轎子又要遲一刻鍾,你就不想早些見到朕?”回身便埋怨李總管,“宮裏為何這麽大的沙塵,還有沒有人打掃了?你瞧瞧烏常在都埋怨上朕了。”
李公公忙逗著嵐琪說:“烏常在可疼一疼奴才們,滿口沙地伺候皇上趕來,怎麽就還要挨罵?”
嵐琪羞得臉紅,轉身拉了玄燁進去,告訴他上午自己寫的字極好,要皇帝賞她,結果玄燁看了直搖頭:“這也叫寫得好?”便握著嵐琪的手,一筆一畫寫了許多。
“眼下你認的字也多了,朕明日挑幾本書給你讀,自己先讀,有不明白的朕再與你講解。”玄燁真是做師傅做上癮了,但也囑咐,“夜裏不許看書寫字,朕理著國家大事忙不過來,你好端端熬夜做什麽。”
嵐琪柔順地答應,但好奇地問玄燁要給她看什麽書,玄燁反問她想看什麽,嵐琪率直地回答:“臣妾才剛認得字,又怎麽知道天底下有多少聖賢書?”
玄燁就喜歡她這份真,笑道:“朕給你挑好的書,讓你明白天下道理,做一個賢明聰慧的人。”
嵐琪笑:“賢明聰慧怕是天生才有,如皇上這般,臣妾隻求侍奉好皇上。”
玄燁看她一眼,似不屑她這份淺薄的心氣,似笑非笑說:“朕要你變得賢明聰慧,才可在將來封你為皇後。”
嵐琪呆住,前日的事一幕幕浮現眼前,太皇太後的話更在耳畔響起,緩過心智立刻跪在地上懇求:“皇上真心疼臣妾,這樣的話往後斷不能再說,不然臣妾也不能再識字看書了。臣妾知道您疼我,可皇上不能忘祖宗家法,臣妾是什麽樣的人,您還不明白嗎?”
玄燁不禁惱怒,喊她起來,嵐琪卻強硬地要皇帝必須答應。到底年少氣盛,見自己的好意不被接受,更被反過來質問祖宗家法,一時氣惱,也顧不得那份喜歡的心情,怒而起身喚李總管進來,即刻就要走。
李公公嚇得不行,風聲大又不曾聽見裏頭的動靜,隻能勸:“萬……萬歲爺,外頭風越來越大,您看是不是再等一等?”
“立馬就走,廢話什麽,如今朕……”玄燁說這話時,本要指著嵐琪責備,可一轉身看見她跪在那裏,不僅不見委屈害怕,還滿臉倔強,一副你愛走不走的神情,頓時滿肚子的火,衝李總管喝了聲,“出去!”便走過來,一把將嵐琪從地上拎起來扔在了炕上,小人兒這才有些害怕,被玄燁瞪著問:“你剛才巴不得朕立刻就走了,是不是?”
嵐琪隻覺得這個高高在上的皇帝,現下根本在鬧小孩子脾氣,本也滿腹委屈忘了分寸要頂嘴,但見他如此模樣,竟傻乎乎地喜歡,不禁微微一笑:“臣妾若說舍不得,您是不是就不走了?”
玄燁也被自己弄得莫名其妙,但這一笑真真解了怒意。待坐著冷靜下來,他明白剛才不由自主地把這些日子在前朝積壓的怨氣撒在了嵐琪的身上,長長一歎,將嵐琪攬在身邊:“朕往後不說了,你別放在心上。”
外頭廊下,盼夏正想來東邊借一把撣子拂塵,遠遠走來卻瞧見王嬤嬤獨自一個人鬼鬼祟祟站在窗下。若非她從這邊過來,李總管他們站在門那裏,是看不到王嬤嬤的。她難免疑心,不願叫這老婆子也發現自己,便又原路返回,進門時布常在瞧見她臉色不好,問怎麽了,盼夏搖搖頭:“風大,嗆著了。”
布常在則說:“皇上在那頭呢,你有什麽事晚些再過去,別叫嵐琪覺得不自在。”
“奴婢隻是想找環春借一把撣子。”盼夏斂下心神,她知道主子怯弱,有些事對她說還不如不說。
如是,直到傍晚才見風停。皇帝未在鍾粹宮留用晚膳,趁著暮色離去,嵐琪送到門前來,回身見盼夏似等在廊下,忙笑問:“有事嗎?”
盼夏笑著過來說:“殿裏攢了好多塵土,常用那把撣子的柄壞了不好使,正想問環春姐姐借一把來用。”
一邊說著,一邊上來親熱地攙扶了嵐琪,背過人小聲說:“王嬤嬤今日好像在屋外聽壁腳,您可要留神當心些。”
翊坤宮裏,當昭妃聽說,皇帝許諾要冊封烏雅氏做皇後時,氣得幾乎要嘔出血來,怒而將一桌子的茶碗盤碟都掃在地上,嚇得宮人們心驚膽戰。
數日後,昭妃坐在寢殿內看阿靈阿送進來的信函,看罷就讓冬雲端炭盆來燒了。這幾日因見主子陰陽怪氣冬雲都不敢多嘴一句,這會兒卻聽昭妃冷冷吩咐她:“那老婆子說來的話,照樣兒地傳出去,外頭已經準備好了,一等宮內謠言四起,便要大做文章。我倒要看一看,他有沒有這個本事讓一個小宮女上位。”
果然不出幾天,安寧許久的後宮,突然風波大起,連蘇麻喇嬤嬤都不曾想竟敢有這樣的謠言,惴惴不安來稟告主子,太皇太後聽罷怒道:“鍾粹宮都是什麽奴才在,這些話必然是她們傳出去的,通通送去慎刑司拷問,看還有哪一個敢胡言亂語。”
可她老人家怎麽也沒想到,不等她這裏收拾幾個多嘴多舌的奴才來壓製歪風邪氣,這事兒竟迅疾傳到宮外。大臣們更仿佛是早有所準備,奏折諫言一夜之間紛至遝來,矛頭直指乾清宮裏年輕的皇帝。眼下正是三藩吃緊的時候,竟又添出這一樁立後風波。
“他自己闖的禍,自己收拾去。”太皇太後怒不可遏,在慈寧宮內指著蘇麻喇嬤嬤責罵,“你瞧瞧,讓你們勸他悠著一點,一個個都隻管縱容,如今又要我賠上老臉去應付那些親貴老臣嗎?”
蘇麻喇嬤嬤忙勸道:“您千萬別動氣,您若真不管,皇上如何招架得住那些親貴們的口舌,您可是皇上唯一的靠山哪。”
太皇太後沉下心來,盛怒之下實則滿是心疼,一時眼圈也紅了,沉甸甸道:“日夜盼他長成,就是希望他能有一天不再依仗我這個祖母,我這把年紀還能活多久?若是明日我便歸了西,他失了靠山,難道就要從那金鑾殿上下來嗎?”
“主子,這話您說不得,這話太重皇上承受不起。”蘇麻喇嬤嬤含淚懇求,“這話若叫皇上聽見,隻怕他要在殿門外跪上三天三夜都不能原諒自己,您還能疼哪一個,還不是疼自己的孫兒。”
“蘇麻喇,我冷眼瞧著,這宮裏終究還沒有一個能讓我托付皇帝的人。”太皇太後緩緩起身,走向佛龕,麵對佛像合十祝禱,口中念念有詞良久,方轉身來說,“那小烏雅氏本以為不錯,可如今看來,恐怕也是無福的。”
蘇麻喇嬤嬤卻道:“奴婢愚見,烏常在有無福氣,便看這一回她如何應對,一時輸贏不重要,要緊的是贏的人可有氣度,輸的人可有心胸。您這裏不能撂下皇上不管,親貴大臣們總還要幫著應付,至於宮裏那幾位,且看她們自己的造化。您說呢?”
且說此刻乾清宮裏,年輕的皇帝一本一本翻看著那些顯然不是倉促所成的奏折,千篇一律眾口一詞,字字句句無不咄咄逼人,隻怕若不點頭將鈕祜祿氏送上後位,過些日子就該鬧到乾清宮門前來了。
“可笑。”玄燁雖怒,卻不至於因此失態。一來他想讓嵐琪成為皇後不過是個念頭,大可不必在乎這些口舌;二來那些親貴老臣不就是想看到他束手無策的模樣嗎?既是如此,豈能讓他們遂願。
“去查,查一查鍾粹宮裏哪一個如此厲害,那一日朕對嵐琪說這句話,你伺候在門前也聽不見,難不成那殿閣裏還有暗閣藏了人?”玄燁目色犀利,吩咐侍立一側滿麵愁緒的李總管,“好好查一查翊坤宮那位,別又說有人故意這麽做,引導朕誤會她。若不是她,朕就還她清白,若是她……”
“萬歲爺。”李總管冒死打斷了皇帝的話,“若是昭妃娘娘,就算了吧。”
玄燁神情大怒,但未真正發作。年輕的帝王早已有成熟心智,從那一日生擒了鼇拜起,他就再不容許自己被這些大臣左右操縱,可他知道李總管這一句“算了”,並不是要他認輸。
玄燁冷然一笑:“你且去查,朕可以算了,但不能不明白。”
“奴才遵旨。”李公公總算鬆口氣,想他堂堂大內總管,要查幾句謠言的來源,實在易如反掌,吩咐手下得力的小太監四處查探一番,果然查出謠言出自翊坤宮,而翊坤宮裏要聽見鍾粹宮的閑話,必然是鍾粹宮裏,先有了內賊。
環春、玉葵幾人,是李總管親自挑選送去的人,人品錯不了,待喊來跟前細細問幾句,便知道哪幾個是鬼鬼祟祟的人。
兩天後,慎刑司的人突然闖進鍾粹宮,將王嬤嬤、小趙子、靜堇三人捉了去。要說慎刑司是何等恐怖的所在,王嬤嬤幾個挨幾下板子就受不住,該說的不該說的,通通都招了。
這日下午,安貴人、惠貴人幾個正在翊坤宮陪昭妃喝茶,近來宮內傳言敏感,旁人都不怎麽提,偏安貴人嘰嘰喳喳,昭妃娘娘臉上不好看,惠貴人忍不住勸她少說幾句話。安貴人正要反駁,卻見冬雲匆匆從外頭進來,與昭妃道:“乾清宮的人傳話來,皇上請您去下棋。”
這些日子,昭妃天天都在等皇帝找她,如今算算他那裏也該查清楚了,她當初決定做,就不怕玄燁查她,費盡心血,為的不過是再逼一逼皇帝。他們之間早沒什麽情分可言,那麽即便撕破臉皮,她都要爭一爭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她鈕祜祿氏坐不得中宮,旁人也休想入住。
這邊廂,玄燁在暖閣明窗下擺了棋盤等人來。乾清宮裏好幾處暖閣,那一日與嵐琪纏綿之處,他再不會與旁人相會。而那邊原是皇帝時常待著的地方,故而昭妃今日來,李總管引著她換方向走,也讓她覺得奇怪。
進門瞧見皇帝在撥弄棋子,正要行禮,玄燁已溫和地笑道:“坐上來吧,不必行禮。”
這溫和的笑容,昭妃多久沒見過了?那一日皇帝來探她的病,偏偏她儀容不整,偏偏幾位貴人都在,那時候還沒有烏雅氏,倘若她能溫存地和皇帝待上一會兒,哪怕看在她盡心盡力操持六宮事的分上,他們的感情也不至於到如今這個地步。
昭妃感慨萬千,不及坐上暖炕,已然眼眶通紅,玄燁瞧見便問:“你怎麽了?”
“臣妾沒事。”昭妃定了定心神,坐下來與皇帝下棋,她早不記得上一回和玄燁下棋是什麽時候,每每回憶自己和皇帝的往事,都隻有一聲歎息。
鈕祜祿氏是名門貴族,昭妃自幼所學,皆是為了他日成為後妃而做準備,不像烏雅嵐琪隻會做伺候人的事,連寫字都還要皇帝一筆一畫來教,她的貴重豈是一個小宮女能比的。
可就因為她的完美,在皇帝麵前也始終端著尊貴,卻忘了皇帝是個男人,男人喜歡的是可愛的女人,而不是規規矩矩的禮教尊貴。
便是這下棋,昭妃會不經意地步步險招不願輸給皇帝,可皇帝若真要好生切磋棋藝,自然會找兄弟或大臣來對弈,何須與自己的女人一較高下。後宮裏下棋,無非是打發時間,彼此耍賴嬉笑圖一樂,便是赫舍裏皇後曾經也明白這道理,可是昭妃不明白。
玄燁並不真正厭惡昭妃這個人,相伴十年,一起度過那一段動蕩不安的少年歲月,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他厭惡的,是鈕祜祿氏一族對皇族的倨傲不敬,而昭妃日漸被家族左右,早就背離了皇帝的心。
那天李公公求皇上算了吧,就是求皇帝周全這多年的情分,而今日玄燁請她來下棋,一來是要把謠言的事說清楚,二來也希望能消除彼此的誤會。可事與願違
,玄燁怎麽也沒想到,這一盤棋輸的人,竟會是他。
棋局過半時,玄燁見昭妃步步狠招,隨口笑一句:“你是一定要贏了朕?”
驕傲的昭妃竟回答說:“臣妾的棋是家父所教,自幼隻知下棋必要贏,不似旁人那樣會哄人玩,皇上若喜歡那些哄人的,不如找烏常在來,臣妾退避。”
這樣的話,換作誰聽了都不高興,玄燁眼下的脾氣更是容不得這樣的頂撞,想說的話一時也不願再說,便撂了棋子道:“朕乏了,你跪安吧。”
昭妃也慌,顫顫離了炕,可怎麽也咽不下這口氣,福身行禮時竟再三說:“皇上要不要臣妾去請烏常在來侍奉?”
玄燁再也按?
?不住性子,冷笑道:“你若這般心胸涵養,也不至於在宮內傳謠言,一個小小的常在能將你如何,你要這般陷她於不義?”
“難道不是皇上為了她,幾次三番在人前不給臣妾臉麵,難道不是皇上親口說要冊立一個小常在為皇後?”昭妃真真是瘋魔了,竟含淚質問皇帝,“您還問臣妾,她能把臣妾怎麽樣?她若做了皇後,臣妾還有活路嗎?”
“放肆!”玄燁大怒,瞪著昭妃道,“可見朕也不必費心思去查什麽,也不必找他們來與你對質,這話從你嘴裏說出來了,還有假嗎?朕再問你,是不是你知曉了阿靈阿他們,聯合他們送這些折子來逼朕?”
一摞折子被玄燁摔在了地上,更有幾本直接飛擲在了昭妃的身上。昭妃已然淚流滿麵,低頭看著散了一地的折子,越是悲傷越是迷了心竅,竟狠狠地說:“是臣妾又如何,難道臣妾受了委屈,還不能跟娘家說幾句,皇上要砍了臣妾的腦袋不成?”
“嗬……說得好。”玄燁的心徹底冷了,他竟然還試圖和這樣的女人消除彼此的誤會,真真可笑至極。
“朕不會砍你的腦袋。”玄燁冷笑道,“朕要留著你的腦袋,讓你好好看著,朕如何冊封一個小常在做皇後,讓你一輩子屈居人下。”
“皇上!”昭妃羞憤至極,臉頰漲得通紅,痛哭道,“那臣妾,也不必苟活於世了。”言罷竟轉身就朝梁柱撞上去。
玄燁手裏早染過人血,卻從未想過,會有一個女人在他麵前撞柱身亡。當一聲悶響後,年輕的皇帝腦袋一片空白,隻看著昭妃軟綿綿地順著柱子滑下去,外頭李總管和冬雲急急忙忙趕進來,瞧見這情景,冬雲一聲慘叫便嚇暈了過去。
越來越多的人趕來,昏迷的昭妃被抬了出去,玄燁終於回過神,吩咐李總管:“找太醫給她看,救不活就提腦袋來見。”
所幸,昭妃並無求死之心,這一撞未下狠勁,她到底還是個明白人,妃嬪自盡,禍連全族,故玄燁之後也回過神,他曉得昭妃死不了。
可因此牽連出的麻煩,卻紛至遝來,不管昭妃是生是死,乾清宮裏出了這樣的大事,前朝後宮都瞞不住。
太皇太後盛怒至極,稱病不願理事,唯有蘇麻喇嬤嬤和太後前來翊坤宮探望,彼時昭妃已醒轉,一見太後便泣不成聲,問其緣故一概不言語,最後還是冬雲戰戰兢兢哭著說:“萬歲爺要冊立烏常在為皇後,要我家主子一輩子屈居人下。”
蘇麻喇嬤嬤聞言大驚,立即嗬斥她:“胡言亂語,再敢胡說半個字,立刻拿你去慎刑司打死。”
太後連聲歎道:“皇上這又是發的什麽脾氣。”
病榻上的昭妃越發哭得傷心,太後便留下安撫她。蘇麻喇嬤嬤趕回慈寧宮複命,可回來卻見皇上立在太皇太後寢殿外頭,也不知來了多久,但不問也知道,是被他皇祖母拒見了。
“皇上……”蘇麻喇嬤嬤上來喚一聲,玄燁反冷冷地問:“她可死了?”
卻是這四個字,叫太皇太後走出來聽見,原本心疼孫兒站在外頭,想著他們祖孫不能先生了嫌隙,正要出來喊他進去,偏偏聽見這四個字,登時惱怒,指著玄燁罵:“趕緊出去,這慈寧宮是不配請皇帝來了,你但凡念我撫育你這些年,讓我清清淨淨再多活幾天。”
“皇祖母,孫兒何錯?”玄燁跪下了,蘇麻喇嬤嬤急得不行,想要勸,太皇太後卻轉身撂下話:“立刻送皇帝回去,他在這裏跪著,是要逼死我嗎?”
此刻,更有小太監來稟報,結結巴巴說:“外……外頭……幾位老大人求見太皇太後。”
玄燁起身怒斥:“讓他們跪到午門外去。”
“皇上,不要再說了。”蘇麻喇嬤嬤拉著玄燁往外走,讓李總管好生將皇帝送回乾清宮暫時不要見誰,再三勸皇帝,“太皇太後身子不好,您再氣她,真病了可怎麽辦?”
那天之後,前朝後宮皆不得安寧,玄燁竟有一日怒不可遏地當麵嗬斥老臣目中無人,這一下鬧得人家要乞骸骨告老還鄉,幾個親貴大臣還跑來慈寧宮哭訴,太皇太後麵上賠笑安撫,背過人實則氣得身子也打戰。
“這件事,總要有人給台階下,卻不知誰能站出來圓了此事,皇上不服軟是不行的,非要硬這一口氣,到頭來吃虧更大。”蘇麻喇嬤嬤憂心忡忡,此刻正侍奉太皇太後喝藥,有小宮女來稟告:“主子,烏常在在外頭求見。”
太皇太後怒意橫生:“她來做什麽,還嫌眼下不夠亂,來問我要中宮之位嗎?”
“解鈴還須係鈴人,主子何不見一見?”蘇麻喇嬤嬤覺得,反正眼下什麽平息前朝後宮的法子都沒有,好久不見這小烏雅氏,才想起這件事的源頭是什麽,而源頭那一人,竟平靜地忍耐了這麽多天。
“請進來。”蘇麻喇嬤嬤吩咐著,不多久見瘦瘦小小的人緩步進來,恭敬地伏在地上行禮,抬起頭時,隻見滿麵憔悴,她咬了咬唇後說:“太皇太後,眼下宮裏的事……都是臣妾的錯。”
且說這幾天,因事關嵐琪,玄燁也忍耐著不見她,唯恐給她又加什麽罪過,滿心想著等過了這段日子,再好好補償她的委屈,每日隻悶在乾清宮,數日來竟未見後宮任何一人。
今日散了朝,雖仍舊滿腔怒意不散,可到底還能靜下心來處理朝政,上午更與裕親王約定下月赴南苑大閱,心情才略好一些。這會兒在書架前,想選一本書送給嵐琪念,忽見李總管匆匆進來,他蹙眉問:“翊坤宮又尋死了?”
李公公卻道:“皇上,烏常在被太皇太後叫去慈寧宮,剛……剛傳了家法……您快去瞧瞧吧。”
玄燁手裏的書應聲落在地上,緩過神的一瞬立刻衝了出去,嚇得李公公吆喝太監宮女跟著伺候。一路緊趕慢趕,終於到了慈寧宮。
玄燁不顧一切地闖進來時,隻見幾個宮女將嵐琪摁在長凳上,邊上一個粗壯的老嬤嬤揮著藤鞭往她臀上打。藤鞭劃過空氣的呼嘯和抽在皮肉上的悶響,激得他五髒六腑劇痛,衝到太皇太後麵前跪求:“皇祖母饒了嵐琪,這不是嵐琪的錯。”
太皇太後神情冷漠,不曾看皇帝一眼,隻道:“再打!”
那老嬤嬤已經手軟,可畏懼太皇太後威嚴,咬著牙又抽下幾鞭子,嵐琪熬不住吭出聲。玄燁急紅了眼,衝過來要攔住這嬤嬤,太皇太後厲聲嗬斥:“放肆!皇帝,你可還記得祖宗家法?還記得你自己是誰?”
玄燁連聲哀求:“皇祖母,孫兒知錯,您饒了嵐琪,求您饒了她……”
太皇太後卻愈發盛怒,怒指老嬤嬤:“再打,重重打,問她還敢不敢魅惑主上。”
老嬤嬤不敢偷懶,又一鞭子一鞭子抽在嵐琪的身上,她漸漸扛不住,連吭聲的力氣也沒了,滿頭滿臉的虛汗,衣裳都濕透了。
“萬歲爺,您聽奴才的話,離開吧,您再在這兒待著,太皇太後真要打死常在了。”蘇麻喇嬤嬤和李公公上前來勸皇帝,使勁兒把他帶出去,一路勸著,“您還不知道您皇祖母的脾氣嗎?您這樣求,不是把常在往死路上推嗎?”
皇帝一離了寢殿,太皇太後便示意老嬤嬤停手,不多久蘇麻喇嬤嬤趕回來說:“主子,皇上不來了,皇上說他回乾清宮去閉門思過,求您開恩饒烏常在一條命,老臣們他親自去安撫,封後的事再不敢提了,翊坤宮他也會去關心,他知道錯了……”
太皇太後方舒一口氣,立刻讓蘇麻喇將嵐琪抱起來,自己也顫巍巍跟到她身旁,親手抱過這被打得奄奄一息的孩子,萬分心疼地哄她:“疼就哭出來,哭出來就好了,我在這兒呢。好孩子,你這份恩德,我記下了。”
嵐琪漸漸緩過氣,睜眼看見太皇太後垂淚,又聽了這些話,一時也悲痛難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太皇太後抱著不許別人碰,一邊讓喊太醫來瞧。
玄燁回到乾清宮,坐立不安,魂不守舍,一遍遍催李總管去問情況,好容易聽說不打了,太皇太後還給宣了太醫瞧,三魂七魄才算歸了位。
“讓朕靜一靜。”冷靜下來,玄燁不想見任何人,隻把自己關在了暖閣裏。
而烏雅氏在慈寧宮遭太皇太後家法重責的事,很快傳遍六宮,隨之皇帝要冊封她為皇後的謠言也不攻自破。一鞭子一鞭子打下的,是烏雅氏聖寵不倦的榮光,元宵一夜恩寵,突然而起驟然而落,不等春花爛漫,便已似頹然消散。
嵐琪被送回鍾粹宮時,已傷重不能起,太醫跟著一起過來,可傷在那樣的地方,她死活也不讓看,一時僵持著。終究是蘇麻喇嬤嬤奉命來看望,在太醫的指導下,給清理了傷口上了藥。
那老嬤嬤打得十分狠,衣裳不見破,卻是幾處鞭痕都破了皮,上藥時嵐琪疼得直哆嗦,眼淚將枕頭濕了一大片。
蘇麻喇嬤嬤很心疼,安撫著她說:“往後的日子,總還有太皇太後做主,那一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但您必須先忍耐著。太皇太後撫育皇上幼年登基,這一年一年地過來,何嚐不是靠著忍耐。皇上終有羽翼豐滿的時候,終有一日不用再看大臣們的臉色,您可要熬得住。”
“嬤嬤……我記著了。”嵐琪含淚答應,今日主動去慈寧宮,便想著是這樣的結果,她不懂什麽經世治國的大道理,可她明白這一次的事,總要有一個人出來領罪,才能給皇帝一個台階下,才能堵上那些人的嘴。
蘇麻喇嬤嬤離去後,盼夏扶著布常在來,布常在知道她的心意,可眼見打成這個樣子,心疼得泣不成聲,哭著說:“隻怕你這樣做,皇上不能明白你的心意,還要委屈冤枉了你,你何苦呢?”
嵐琪伏在枕上,身上疼得她直打哆嗦,眼淚也禁不住落下,可內心卻平靜而堅毅,無論如何,這一次的事該壓下去了,哪怕玄燁誤會她錯怪她,自此兩人再不得見,哪怕她從此要在這鍾粹宮裏孤寂一生,她也不願皇帝因為她遭大臣相逼,更不願皇帝因為她而祖孫不和。
乾清宮內,李總管不放心皇帝長久地獨自悶在暖閣內,冒死進來瞧瞧,卻見萬歲爺在桌前寫字,他轉身要走,玄燁喊住了他問:“傷得如何?”
李公公一早就派人盯著消息,忙說道:“傷得不輕,已經送回鍾粹宮,因為傷在要緊的地方,常在不肯讓太醫看,僵持了許久才等蘇麻喇嬤嬤去給上了藥,這會兒怕是已經歇下了。”
玄燁手裏的筆微微顫動,墨色凝聚在紙上,他放下了筆,掀過一張新紙,再問道:“真是皇祖母要打她?”
李總管忙跪下請罪:“奴才該死……實則今日的事,是烏常在求太皇太後這麽做的,烏常在說她不受重罰,難平悠悠之口,所以……”
玄燁沉沉閉上了眼睛,再睜眼,便吩咐李公公:“讓內務府停了她的綠頭牌,今日起朕不再見她。”
李公公一驚,應著起身要走,皇帝又喊他:“那邊一摞書送去給她,告訴她朕罰她在鍾粹宮裏念書寫字,如今不得見,但日後朕再見她時,便要考她。”
“奴才遵旨。”李公公這才舒口氣,過去捧起厚厚十來本書,可皇帝又說:“不必叫旁人知道,該怎麽做,你明白。”
“奴才明白。”李總管答應著,想了想又問皇帝,“萬歲爺,奴才這裏可要留心鍾粹宮?”
玄燁抬眸看他,遲疑良久方道:“留心著,不要叫人欺負了她。”
待李總管退下,懷揣著十來本書不敢假手他人,隻管苦笑:這紫禁城雖大,也終有限,好好一對有情人困在裏頭,卻再不得相見,皇帝說來日再見要考烏常在的學問,卻不知來日是何日,更不知到了那一日,還能否有如今的情分。
這一晚,皇帝親自前往翊坤宮探病,在昭妃寢殿內坐了很久才離開。帝妃之間說些什麽話外頭的人不知道,隻是昭妃娘娘自那一日後,身子漸漸不好,太醫往來頻繁,醫藥不斷,卻始終不見利索。皇帝卻隔三差五就來瞧一次,平日也打發人來問候,親和之態遠勝從前,偏偏昭妃無福消受,終日病懨懨的。
而皇帝那十來冊書被送去鍾粹宮時,已是烏常在挨打後過了大半個月。李總管是有分寸的,那節骨眼兒上多少人看著,他若走一趟,烏常在拿命換來的後宮寧靜恐怕又要攪亂了,哪怕皇帝時不時問他,總也要拖上一些時日。
這日李總管來時,嵐琪已經能下床活動,被環春攙著在院子裏散步,瞧見李公公時都愣了,他們這鍾粹宮,可是落寞好一陣了。
引至殿內說話,李總管將一摞包得齊整的書展開在嵐琪的麵前,溫和含笑說:“皇上講,罰您在鍾粹宮寫字念書,這些書都要看通透了,等看通透了皇上便來考您,答不上來的話,萬歲爺那裏還要再罰。”頓一頓又說,“原是當日就吩咐的,可奴才怕節外生枝,硬拖了這些時日才來,隻求常在心裏明白,您的心意,萬歲爺都知道。”
嵐琪怔怔地看著這些書,平靜了好些日子,心頭委屈又洶湧而至,但玄燁到底是懂了她的用意,明白她的苦心,她還有什麽可求。
慈寧宮內,蘇麻喇嬤嬤送太後離開,折回來時聽見主子說要喝蜜棗茶。她記得那些日子烏常在調的很合主子的脾胃,自己試著調來一杯奉上,太皇太後果然搖頭:“不是這味道。”
蘇麻喇嬤嬤笑:“過些日子,請烏常在來侍奉罷,奴婢學不會。”
太皇太後頷首答應,轉著腕上的佛珠,慢聲說:“她自然不必永遠沉寂在鍾粹宮裏,又沒真正做錯什麽,皇帝也不曾將她禁足,養好了傷還叫多出來走動走動,悶在屋子裏不見世麵,人也就傻了。此外另一件事,也著人去辦,就說我的旨意,雖然皇後大喪尚不足一年,但皇帝膝下子嗣稀薄,這才是皇室之重,讓各旗選新人進宮。”
蘇麻喇嬤嬤輕聲道:“孝康皇後的侄女,可在年紀了。”
太皇太後問:“可是佟國維的女兒?是該來兩個貴族家的孩子,別讓鈕祜祿家以為光他們家有女兒。”
太皇太後看在眼裏,也就不提讓她跟在皇帝身邊伺候的事了。
夜裏,皇帝和兄弟臣子們在前頭燃了衝天的篝火燒烤取樂,太皇太後則領著一眾女眷在大帳子裏頭說笑。待酒足飯飽眾人都散了,唯有嵐琪留下和蘇麻喇嬤嬤一起侍奉入寢。
這會兒正伺候更衣,小宮女搬了炭盆進來,笑著說:“李總管在外頭,奴婢喊他進來,不知猶豫什麽不肯進來呢。”
蘇麻喇嬤嬤讓架了屏風,出去喊李公公進來,他在那兒行了禮,笑嗬嗬地問候太皇太後:“皇上打發奴才來問太皇太後安,奴才聽說正要入寢,便想等您睡踏實了,再回去複命。”
太皇太後怎不知孫兒的心思,笑問:“皇上睡了嗎?”
“還沒有呢,就是……”
“得了吧,哪兒是瞧我睡不睡,是指望我睡了烏常在好脫身是不是?”
這一句話嚇得嵐琪要屈膝,卻被太皇太後一把攔住,嗔笑著:“去吧去吧,你若不去他今晚是睡不得了。玄燁好容易出來玩一次,不惦記朝政學問,你好好伺候,讓他開開心心才好。”
往年遊幸圍場,鑾帳內隻有皇後的位置,不論彼時是惠貴人得寵,還是榮貴人得寵,也不敢有人僭越。如今皇後不在,皇帝漸漸從悲傷裏走出,昭妃權理六宮如日中天,可這大帳子裏,卻仍舊沒有她的位置,如此境遇,難免會遭人背後恥笑。
翌日晨起,昭妃匆匆起身洗漱穿戴,要趕往太皇太後那裏侍奉,可才梳頭,就有小宮女來說:“蘇麻喇嬤嬤傳話來,請主子不必過去,等回程再見不遲。”
冬雲見主子蹙眉,冷聲問那小宮女:“太皇太後那裏,誰在支應著?”
“烏常在,聽說一清早就從皇上那兒過去了。”小宮女應了,便欠身退下去。
昭妃手裏本捏著一把象牙梳子,不知不覺將梳齒深深陷在皮肉裏,等冬雲驚覺奪下來,已是一排深紅的印子,幸好沒破了皮,冬雲屈膝扶著她勸:“您千萬想開些。”
“他那裏喜新厭舊,這麽多年我也計較不過來了。”昭妃目色淒楚,怨氣滿滿,“太皇太後那裏為何也如此委屈我,當年皇後在時她都多待我幾分好,如今皇後不在了,竟為了一個小宮女這般虧待我,我究竟哪裏做得不好?就說這六宮裏的事,還有哪個能做得比我更盡心盡力,我還要忍氣吞聲到什麽時候?難道由著那些下賤女人,在背後嘲笑我不成?”
冬雲暗歎不好,這一次,主子怕是再也忍不住了。
嵐琪這邊,一清早離了玄燁過來伺候太皇太後。老人家心疼她一夜辛苦還如此盡心費力,便要坐著一同進了早膳,之後吩咐回程與她同坐車,嵐琪推辭不過,隻能從了。
待至回程,玄燁親自來侍奉祖母上車,後宮皆在,嵐琪一時不敢當眾跟著太皇太後上去,反被玄燁嗔怪:“你愣著做什麽,皇祖母不是叫你陪駕嗎?”
一旁昭妃忽而越前來至皇帝身邊,溫柔笑著說:“皇上,臣妾也願陪駕在太皇太後身邊。”
眾人齊刷刷看向昭妃,玄燁也不知所雲地看她一眼,卻冷漠地說:“皇祖母不喜歡人多,烏常在一人就夠了。”
皇帝一語出,眾人皆啞然。昭妃臉漲得通紅,冷冷地看向了嵐琪,眸中的嫉恨,玄燁何曾不看在眼裏,竟稍稍往她麵前一站,擋住了她的視線,言語間戲謔:“不如你去朕的鑾駕,陪朕一起回去。”
誰人不知為妃之道有所謂卻輦之德,便是赫舍裏皇後,也從未與皇帝同輦而行,她昭妃今日若接受皇帝之邀,便是失德失儀。皇帝這一句看似聖寵隆恩的話,實則是讓她成為所有人的笑話。
氣氛瞬間尷尬,誰也不知昭妃會如何應對,但見太皇太後悠悠掀開窗幔,似不曾聽見外頭的動靜,隻笑著喚一聲:“怎麽都立在下頭?趕緊都上車走了,再晚些趕不上大正午到宮裏,半路上再折騰午膳不成?”
邊上蘇麻喇嬤嬤和李公公紛紛上來伺候,蘇麻喇嬤嬤更是扶著昭妃往她的車輦去,見惠貴人在身後,忙囑托:“惠貴人,娘娘易暈車,奴婢可就把娘娘交給您照顧了。”
惠貴人蘭心蕙質,最懂分寸進退,一邊上來攙扶昭妃,一邊說:“嬤嬤趕緊去太皇太後那兒支應吧,這裏有我呢。”
蘇麻喇嬤嬤再趕回太皇太後這裏,皇帝已經離開了,她悄然上了車輦,正聽主子對烏常在說:“皇上雖年長於你,可到底還是年輕,很多時候許多事一時想不明白,難免意氣用事。你陪在身邊,要察言觀色,要知輕重,雖然人微言輕,但必要的時候不能傻站著,哪怕把錯背在自己的身上,要緊的是維護皇帝的體麵,維護六宮的體麵。”
蘇麻喇嬤嬤笑著打圓場,說些有趣的事兒,不多久隊伍動身,一路浩浩蕩蕩往宮裏去。路上太皇太後打盹歇息,再醒來時,也就到了。
皇帝本欲恭送皇祖母回宮休息,太皇太後讓全免了,玄燁便獨自回乾清宮,眾妃嬪等一等也散了。
因見烏常在沒有伴駕,和布常在同行在人群後,隻待昭妃也走遠了,安貴人便與左右姐妹說笑,故意大聲嚷嚷:“還以為多有臉的人,這會兒皇上也不叫她陪著了,你說咱們伺候皇上,雖都是一樣的,可地位身份擺在那兒,何時何地都不能忘了尊卑。人說無知者無畏,我說是無知者無恥,一個小常在,還想越在娘娘前頭。”
安貴人本是被昭妃禁足的,又因不想上次的事叫上頭知道,若不讓她此次也隨行,難免有人要問,再者昭妃有意留榮貴人、董常在,便鬆口把她也帶上了。倒是安安分分了一天一夜,不敢有所造次,這會兒卻不知是純粹鄙夷嵐琪,還是想要替昭妃娘娘出口惡氣,毫無顧忌地指桑罵槐,旁人聽見大多沉默,並不敢隨便起哄。
而安貴人再不濟,也在嵐琪和布常在之上,兩人隻能默默忍受,一直等走遠了並回到鍾粹宮,布常在才憤憤道:“她也太欺負人了。”
嵐琪累了,今日的事還有太皇太後的話都沉沉地聚在心裏,一時懶怠不想再說什麽,便與布常在告辭,自己回東配殿去歇著。直至傍晚時分,乾清宮來人請烏常在過去,環春才出來說:“我家主子病了,煩請公公稟告皇上,今日不能前去伺候。”
那小太監好生訝異,忙問烏常在何病,可要宣太醫。環春暗下塞了一塊碎銀子說:“不是什麽病,隻是累著,一路暈車罷了,宣太醫必然驚動翊坤宮,不敢給娘娘添麻煩。公公但凡稟告了李公公知道,他自然會周全。”
小太監匆匆離去,將這些話轉告了師傅。李總管歎一聲,斂了心神往皇帝麵前來,玄燁見他而不見嵐琪,已然蹙眉,又聽說嵐琪身上不舒服,便要往鍾粹宮去。
李公公忙勸:“烏常在的心意,皇上還不明白嗎?今日之事,隻怕昭妃娘娘那兒再容不得烏常在,後宮自有後宮的門道,您今日若再親臨鍾粹宮,隻怕烏常在未及感恩聖寵,新的麻煩又紛至遝來。”
玄燁本就不悅,聽說這一句,更是怒意衝頭:“朕如今喜歡誰,還要她鈕祜祿氏答應不成?當日朕與皇後琴瑟和鳴,怎不見她來礙手礙腳,不過是仗著自己如今在這後宮獨大罷了。既是如此,這皇後之位斷不能給她,朕便是給了嵐琪又如何?朕的妻子選哪一個,為何要別人左右?”
李總管大駭:“萬歲爺,這話可說不得啊……”
玄燁憤然瞪著他,可到底理智猶在,皇祖母的教誨也不曾忘記,他不能害了嵐琪,終究是冷靜下來,沉沉吩咐一句:“派人常去問好不好,實在是不舒服,立刻宣太醫去瞧。”
李總管鬆了一口氣,見皇帝果然不再衝動,方轉身出來,吩咐手下徒弟時常去鍾粹宮問一問,心下又很不安,再差遣最可靠的一個,讓傳話去慈寧宮。
這廂,太皇太後不勝車馬勞頓,已要安寢,正喚蘇麻喇嬤嬤來,卻不見她人,好些時候才從前頭過來,太皇太後便問:“可是你也暈車不舒服了?我們真真是都上了年紀。”
蘇麻喇嬤嬤卻笑道:“奴婢好著呢,是剛才去前頭聽見幾句話,尋思著說出來,您該不高興。”
太皇太後略思量,便闔目休息,唇間苦笑:“可是皇帝又糊塗了?”
“隻是嘴上說了幾句話,沒正經做什麽,不算糊塗。”蘇麻喇嬤嬤笑著替玄燁遮掩,避重就輕地說,“皇上才剛還派人來,問您歇息得可好。”
太皇太後輕輕一歎:“你不必替他遮掩,我一手帶大的孫兒,還不清楚他心裏的想法?對烏雅氏是真喜歡了,可他還不明白身為帝王,該如何保護喜歡的女人,隻能等他自己吃過苦頭跌了跤,才能明白。”
蘇麻喇嬤嬤稱是,侍奉主子躺下,掖了被子說:“您看今日晚膳,是不是送去翊坤宮好些,哪怕昭妃娘娘吃不下,也是一份體麵。”
“送去吧,我這裏也懶怠吃,夜裏若餓了,小廚房裏熬著粥便好。”太皇太後翻身過去,再不理事。
蘇麻喇嬤嬤離了寢殿,便派人去吩咐禦膳房,將今日太皇太後的晚膳賞賜給翊坤宮。不久冬雲來謝恩,說自家主子不勝車馬顛簸正犯暈,蘇麻喇嬤嬤便讓好生照顧著,又派人去請惠貴人明日一早來侍奉。這一天總算太平地度過。
翌日一早惠貴人便來了慈寧宮,蘇麻喇嬤嬤笑說太皇太後還沒起,與她在偏殿坐了奉茶點。惠貴人知道嬤嬤喊她來是做什麽,說起昨日回程車馬上的事,感慨道:“不算大行皇後才沒的那些日子哭靈,我還是頭回瞧見昭妃娘娘的眼淚,看得人怪心酸的,說不好聽一些,唇亡齒寒。隻是我能想得開,她想不開。”
“您何來的唇亡齒寒,隻要有大阿哥在,萬歲爺心裏還有這宮裏,總有您的位置。”蘇麻喇嬤嬤笑言,又道,“主子常說,宮裏最七竅玲瓏心是惠貴人,大阿哥有您這樣的額娘,她放心。”
惠貴人目色微晃,似乎明白蘇麻喇嬤嬤的意思,卻又不敢奢求。
嬤嬤卻含笑言明:“翊坤宮那兒,惦記撫養大阿哥可有些日子了,照宮裏的規矩雖也應當應分,可太皇太後總覺得,大阿哥有這樣好的親額娘在,沒必要另尋誰來養,隻是遇上大行皇後的事兒,就一直把您這裏也耽誤了。”
惠貴人溫柔敦和,在宮內人緣好,不落寞也不風光,旁人瞧著無欲無求的主兒,實則日夜惦記自己的兒子,最怕的便是昭妃開口要去。如今蘇麻喇嬤嬤這一顆定心丸送來,直叫她感恩戴德,一時眼眸濕潤,反叫嬤嬤挽手笑著哄:“一會兒主子瞧見您眼圈紅,還當奴婢欺負您了呢。”
“嬤嬤,”惠貴人哽咽了一下,稍稍呼吸後平定情緒,恭敬地問道,“太皇太後,可是要吩咐我什麽事?不說她老人家這份恩典,便是沒有,我也必然盡心盡力的,如今……反顯得我不誠意了。”
蘇麻喇嬤嬤樂不可支,卻又正經道:“本也不是什麽要緊事,主子隻是看著如今宮裏這光景,預估著往後的日子難免風波不斷,她曆經三朝還有什麽看不透的?”
“那太皇太後的意思是……”惠貴人用心思量,怯怯然開口問,“可是要我,多照顧一些烏常在?”
蘇麻喇嬤嬤笑而不語,昂首看窗外天色,起身道:“主子該起了,等您今日來侍奉梳頭呢。”
這宮裏,皇帝的恩寵是求不得的,自己的兒子尚能求得,可這身份地位要熬過昭妃,不知要到猴年馬月。對惠貴人而言,隻要兒子一天不養在自己膝下,就有一天會被高過自己的人要去,不論做什麽都要熬住這口氣,守著兒子,她的人生才有未來可言。
離開慈寧宮後,惠貴人心中一遍遍想著蘇麻喇嬤嬤的話,回到住處便喚來宮女,吩咐著:“前日明珠府送來的阿膠蜜棗存在哪裏了,拿紅紙重新包了,我要去一趟鍾粹宮。”
至鍾粹宮,隻見裏裏外外靜悄悄的。惠貴人進門時,沒叫人通報,到東配殿隻見嵐琪專心致誌伏在炕桌上,悄然走近她都不曾察覺,直等動了桌上的紙,寫字的人才頭也不抬地笑著說:“最後一張了,我寫完就歇。”
惠貴人笑:“這是要考狀元嗎?”
嵐琪聞聲倏然抬頭,驚見是惠貴人來,忙匆匆下了炕要行禮,被惠貴人拉著一起坐下,和和氣氣地說:“你繼續寫,我隻是來瞧瞧你好不好,聽說你不舒服,明珠府前日送的阿膠蜜棗最養氣血,就想拿來給你嚐嚐。”
“多謝您惦記著嬪妾。”嵐琪還是不敢撂下客人繼續寫字的,忙喚環春奉茶,親手端給惠貴人,環春幾人見惠貴人的宮女都自覺離開,也識趣地退下了。
果然,惠貴人一麵欣賞著嵐琪寫的字,一麵似不經意地說:“昨兒車馬顛簸著回來,昭妃娘娘身子便不大爽利,雖然馬上功夫極好,偏偏坐不得馬車,怪有意思的。”
嵐琪淡淡一笑,實則昨日太皇太後車駕前的事,此刻依舊哽在她心裏,再有太皇太後叮囑的那些話,讓她明白“獨善其身”四個字,在這宮裏太奢侈。
惠貴人抬眸見她如此神情,便知心裏在想什麽,輕輕一歎說:“我多嘴說的話,也不知會不會惹你厭煩,也不過是久在宮裏看得多了,比旁人看得穿些。”
“惠貴人若有指教,嬪妾感激不盡。”嵐琪明知她有話說,也不再謙虛,起身福一福,“嬪妾年輕不經事,必然有不足之處,請貴人不吝賜教。”
“你坐下……”
殿外,環春拿手爐給惠貴人身邊的宮女暖手,抬頭瞧見王嬤嬤鬼鬼祟祟地出去,不禁嘀咕:“又跑去哪裏偷懶?”
這一邊,翊坤宮裏的地龍出了毛病,宮閣裏煙熏火燎,內務府正急忙派人修繕。昭妃立在廊下怒視著來來往往的人,冬雲不停地扇著周遭的空氣,勸主子:“不如去別處坐坐吧,這裏好大的氣味。”
昭妃卻冷笑:“我已熏了一身,怎麽還要去別處?皇上已經不來翊坤宮了,我再把晦氣帶給別人,還嫌被人背後恥笑得不夠?”
冬雲訕訕不敢再多說什麽,隻小心翼翼伺候著。不多久有小宮女跑來,昭妃瞧見她們竊竊私語,不耐煩地問:“又有什麽事?”
冬雲也莫名地說:“好端端的,鍾粹宮的管事嬤嬤來請安,真是個老糊塗的東西,也不瞧瞧我們這裏的光景。”
昭妃先是不在意,略
想一想,禁不住麵上纖長的眉毛微微顫動,抬起手略捂著嘴,似嫌棄宮殿內的味道,實則輕聲吩咐冬雲:“這老嬤嬤你留心著,日後我自有用處。”
冬雲會意,讓身邊宮女來小心伺候主子,自己慢慢退下,往外頭來找王嬤嬤說話。
王嬤嬤原也膽怯,雖然她偶爾會來翊坤宮上報鍾粹宮一些瑣事,但今日畢竟揣著其他心思,怕見了昭妃反而嚇得不敢說話,此刻見冬雲姑娘出來,不免安心許多。待二人相見,寒暄幾句,慢慢便說起“正經事”,冬雲久在昭妃身邊曆練,幾句話便聽出這老嬤嬤的來意,心下幾轉,便有了主意。
待王嬤嬤離去,冬雲回來時,內務府的人也忙停頓了,正跪在昭妃腳下請罪。昭妃素昔在宮中端得寬仁溫和的形象,此刻也不過隨意囑咐幾句,便將人都打發了。
冬雲趕上來攙扶著送回寢殿,一邊吆喝小宮女拿香料來熏屋子,一邊輕聲對主子說:“那王嬤嬤不知在鍾粹宮犯了什麽錯,慌得直說日子過不下去,奴婢叫她安心待著,但往後聽見什麽看見什麽,都要來告訴奴婢。”
昭妃沉默須臾,方點頭:“就先這麽辦。”
那王嬤嬤暗喜有了靠山,匆匆趕回鍾粹宮,東配殿裏惠貴人還沒走,布常在也不敢再睡覺,起身過來陪著說話,之後竟是連晚膳也在這裏用,而乾清宮又賜了禦膳過來,倒是熱鬧樂嗬了一陣子。
惠貴人直到夜裏各門將落鎖的時辰才回去,嵐琪一路送到門前,之後請布常在也早些歇息,等自己回來時,瞧見炕桌上還鋪著白天沒寫完的字,剛要走過去,環春攔著笑道:“主子若是這會兒偏要點燈熬夜把眼睛寫壞了,奴婢可不願讓皇上責備,一定先去告狀說您不聽皇上的吩咐,大半夜也要寫字。”
嵐琪好不服氣,被推著往屋裏頭去,環春哄著道:“身上不爽利的時候,再熬夜可要熬壞了。”
玉葵和香月捧著熱水手巾進來,也幫襯著說:“主子就算心疼我們,您要是再掌燈寫字,我們不也得在邊上伺候著?今天皇上來過,惠貴人又來,一整天的我們腰都直不起來了。”
嵐琪才想起這些來,如今她不再做宮女,竟是把做宮女的辛苦忘光了,忙讓她們都去睡,卻被三人摁著梳頭洗漱。好半天玉葵和香月下去了,環春侍奉主子躺下,隨口說:“今日惠貴人來,倒是很新鮮,惠貴人雖然在宮裏人緣極好,可也就和榮貴人走得近些,從不見她去哪位主子宮裏坐大半天。”
嵐琪輕聲道:“惠貴人來,是有好些話對我說,我今日聽她說那些話,心裏的不痛快也散了許多。果然在這宮裏,做妃嬪和做宮女完全不同,往後的日子還很長很長,我若不長進,也是給皇上添麻煩。”
環春為她掖了被子,安撫道:“誰也不是生來就會的,主子也說日子長著呢,咱們慢慢來。”
如此一夜相安,然翌日晨起便狂風大作,各宮皆避風不出門,玉葵和香月笑說今日可以偷懶一天。誰想到午後不多久皇帝頂著風來了,隻因嵐琪身上不便,這幾日不能去乾清宮侍奉,玄燁卻隻想見她,所以哪怕大風卷著沙粒,也要來看一看她。
立在門前,嵐琪輕輕撣落皇帝身上的塵土,忍不住怨一句:“哪怕坐轎子來呢?”
玄燁笑了,捏捏她的臉頰,道:“等換了轎子又要遲一刻鍾,你就不想早些見到朕?”回身便埋怨李總管,“宮裏為何這麽大的沙塵,還有沒有人打掃了?你瞧瞧烏常在都埋怨上朕了。”
李公公忙逗著嵐琪說:“烏常在可疼一疼奴才們,滿口沙地伺候皇上趕來,怎麽就還要挨罵?”
嵐琪羞得臉紅,轉身拉了玄燁進去,告訴他上午自己寫的字極好,要皇帝賞她,結果玄燁看了直搖頭:“這也叫寫得好?”便握著嵐琪的手,一筆一畫寫了許多。
“眼下你認的字也多了,朕明日挑幾本書給你讀,自己先讀,有不明白的朕再與你講解。”玄燁真是做師傅做上癮了,但也囑咐,“夜裏不許看書寫字,朕理著國家大事忙不過來,你好端端熬夜做什麽。”
嵐琪柔順地答應,但好奇地問玄燁要給她看什麽書,玄燁反問她想看什麽,嵐琪率直地回答:“臣妾才剛認得字,又怎麽知道天底下有多少聖賢書?”
玄燁就喜歡她這份真,笑道:“朕給你挑好的書,讓你明白天下道理,做一個賢明聰慧的人。”
嵐琪笑:“賢明聰慧怕是天生才有,如皇上這般,臣妾隻求侍奉好皇上。”
玄燁看她一眼,似不屑她這份淺薄的心氣,似笑非笑說:“朕要你變得賢明聰慧,才可在將來封你為皇後。”
嵐琪呆住,前日的事一幕幕浮現眼前,太皇太後的話更在耳畔響起,緩過心智立刻跪在地上懇求:“皇上真心疼臣妾,這樣的話往後斷不能再說,不然臣妾也不能再識字看書了。臣妾知道您疼我,可皇上不能忘祖宗家法,臣妾是什麽樣的人,您還不明白嗎?”
玄燁不禁惱怒,喊她起來,嵐琪卻強硬地要皇帝必須答應。到底年少氣盛,見自己的好意不被接受,更被反過來質問祖宗家法,一時氣惱,也顧不得那份喜歡的心情,怒而起身喚李總管進來,即刻就要走。
李公公嚇得不行,風聲大又不曾聽見裏頭的動靜,隻能勸:“萬……萬歲爺,外頭風越來越大,您看是不是再等一等?”
“立馬就走,廢話什麽,如今朕……”玄燁說這話時,本要指著嵐琪責備,可一轉身看見她跪在那裏,不僅不見委屈害怕,還滿臉倔強,一副你愛走不走的神情,頓時滿肚子的火,衝李總管喝了聲,“出去!”便走過來,一把將嵐琪從地上拎起來扔在了炕上,小人兒這才有些害怕,被玄燁瞪著問:“你剛才巴不得朕立刻就走了,是不是?”
嵐琪隻覺得這個高高在上的皇帝,現下根本在鬧小孩子脾氣,本也滿腹委屈忘了分寸要頂嘴,但見他如此模樣,竟傻乎乎地喜歡,不禁微微一笑:“臣妾若說舍不得,您是不是就不走了?”
玄燁也被自己弄得莫名其妙,但這一笑真真解了怒意。待坐著冷靜下來,他明白剛才不由自主地把這些日子在前朝積壓的怨氣撒在了嵐琪的身上,長長一歎,將嵐琪攬在身邊:“朕往後不說了,你別放在心上。”
外頭廊下,盼夏正想來東邊借一把撣子拂塵,遠遠走來卻瞧見王嬤嬤獨自一個人鬼鬼祟祟站在窗下。若非她從這邊過來,李總管他們站在門那裏,是看不到王嬤嬤的。她難免疑心,不願叫這老婆子也發現自己,便又原路返回,進門時布常在瞧見她臉色不好,問怎麽了,盼夏搖搖頭:“風大,嗆著了。”
布常在則說:“皇上在那頭呢,你有什麽事晚些再過去,別叫嵐琪覺得不自在。”
“奴婢隻是想找環春借一把撣子。”盼夏斂下心神,她知道主子怯弱,有些事對她說還不如不說。
如是,直到傍晚才見風停。皇帝未在鍾粹宮留用晚膳,趁著暮色離去,嵐琪送到門前來,回身見盼夏似等在廊下,忙笑問:“有事嗎?”
盼夏笑著過來說:“殿裏攢了好多塵土,常用那把撣子的柄壞了不好使,正想問環春姐姐借一把來用。”
一邊說著,一邊上來親熱地攙扶了嵐琪,背過人小聲說:“王嬤嬤今日好像在屋外聽壁腳,您可要留神當心些。”
翊坤宮裏,當昭妃聽說,皇帝許諾要冊封烏雅氏做皇後時,氣得幾乎要嘔出血來,怒而將一桌子的茶碗盤碟都掃在地上,嚇得宮人們心驚膽戰。
數日後,昭妃坐在寢殿內看阿靈阿送進來的信函,看罷就讓冬雲端炭盆來燒了。這幾日因見主子陰陽怪氣冬雲都不敢多嘴一句,這會兒卻聽昭妃冷冷吩咐她:“那老婆子說來的話,照樣兒地傳出去,外頭已經準備好了,一等宮內謠言四起,便要大做文章。我倒要看一看,他有沒有這個本事讓一個小宮女上位。”
果然不出幾天,安寧許久的後宮,突然風波大起,連蘇麻喇嬤嬤都不曾想竟敢有這樣的謠言,惴惴不安來稟告主子,太皇太後聽罷怒道:“鍾粹宮都是什麽奴才在,這些話必然是她們傳出去的,通通送去慎刑司拷問,看還有哪一個敢胡言亂語。”
可她老人家怎麽也沒想到,不等她這裏收拾幾個多嘴多舌的奴才來壓製歪風邪氣,這事兒竟迅疾傳到宮外。大臣們更仿佛是早有所準備,奏折諫言一夜之間紛至遝來,矛頭直指乾清宮裏年輕的皇帝。眼下正是三藩吃緊的時候,竟又添出這一樁立後風波。
“他自己闖的禍,自己收拾去。”太皇太後怒不可遏,在慈寧宮內指著蘇麻喇嬤嬤責罵,“你瞧瞧,讓你們勸他悠著一點,一個個都隻管縱容,如今又要我賠上老臉去應付那些親貴老臣嗎?”
蘇麻喇嬤嬤忙勸道:“您千萬別動氣,您若真不管,皇上如何招架得住那些親貴們的口舌,您可是皇上唯一的靠山哪。”
太皇太後沉下心來,盛怒之下實則滿是心疼,一時眼圈也紅了,沉甸甸道:“日夜盼他長成,就是希望他能有一天不再依仗我這個祖母,我這把年紀還能活多久?若是明日我便歸了西,他失了靠山,難道就要從那金鑾殿上下來嗎?”
“主子,這話您說不得,這話太重皇上承受不起。”蘇麻喇嬤嬤含淚懇求,“這話若叫皇上聽見,隻怕他要在殿門外跪上三天三夜都不能原諒自己,您還能疼哪一個,還不是疼自己的孫兒。”
“蘇麻喇,我冷眼瞧著,這宮裏終究還沒有一個能讓我托付皇帝的人。”太皇太後緩緩起身,走向佛龕,麵對佛像合十祝禱,口中念念有詞良久,方轉身來說,“那小烏雅氏本以為不錯,可如今看來,恐怕也是無福的。”
蘇麻喇嬤嬤卻道:“奴婢愚見,烏常在有無福氣,便看這一回她如何應對,一時輸贏不重要,要緊的是贏的人可有氣度,輸的人可有心胸。您這裏不能撂下皇上不管,親貴大臣們總還要幫著應付,至於宮裏那幾位,且看她們自己的造化。您說呢?”
且說此刻乾清宮裏,年輕的皇帝一本一本翻看著那些顯然不是倉促所成的奏折,千篇一律眾口一詞,字字句句無不咄咄逼人,隻怕若不點頭將鈕祜祿氏送上後位,過些日子就該鬧到乾清宮門前來了。
“可笑。”玄燁雖怒,卻不至於因此失態。一來他想讓嵐琪成為皇後不過是個念頭,大可不必在乎這些口舌;二來那些親貴老臣不就是想看到他束手無策的模樣嗎?既是如此,豈能讓他們遂願。
“去查,查一查鍾粹宮裏哪一個如此厲害,那一日朕對嵐琪說這句話,你伺候在門前也聽不見,難不成那殿閣裏還有暗閣藏了人?”玄燁目色犀利,吩咐侍立一側滿麵愁緒的李總管,“好好查一查翊坤宮那位,別又說有人故意這麽做,引導朕誤會她。若不是她,朕就還她清白,若是她……”
“萬歲爺。”李總管冒死打斷了皇帝的話,“若是昭妃娘娘,就算了吧。”
玄燁神情大怒,但未真正發作。年輕的帝王早已有成熟心智,從那一日生擒了鼇拜起,他就再不容許自己被這些大臣左右操縱,可他知道李總管這一句“算了”,並不是要他認輸。
玄燁冷然一笑:“你且去查,朕可以算了,但不能不明白。”
“奴才遵旨。”李公公總算鬆口氣,想他堂堂大內總管,要查幾句謠言的來源,實在易如反掌,吩咐手下得力的小太監四處查探一番,果然查出謠言出自翊坤宮,而翊坤宮裏要聽見鍾粹宮的閑話,必然是鍾粹宮裏,先有了內賊。
環春、玉葵幾人,是李總管親自挑選送去的人,人品錯不了,待喊來跟前細細問幾句,便知道哪幾個是鬼鬼祟祟的人。
兩天後,慎刑司的人突然闖進鍾粹宮,將王嬤嬤、小趙子、靜堇三人捉了去。要說慎刑司是何等恐怖的所在,王嬤嬤幾個挨幾下板子就受不住,該說的不該說的,通通都招了。
這日下午,安貴人、惠貴人幾個正在翊坤宮陪昭妃喝茶,近來宮內傳言敏感,旁人都不怎麽提,偏安貴人嘰嘰喳喳,昭妃娘娘臉上不好看,惠貴人忍不住勸她少說幾句話。安貴人正要反駁,卻見冬雲匆匆從外頭進來,與昭妃道:“乾清宮的人傳話來,皇上請您去下棋。”
這些日子,昭妃天天都在等皇帝找她,如今算算他那裏也該查清楚了,她當初決定做,就不怕玄燁查她,費盡心血,為的不過是再逼一逼皇帝。他們之間早沒什麽情分可言,那麽即便撕破臉皮,她都要爭一爭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她鈕祜祿氏坐不得中宮,旁人也休想入住。
這邊廂,玄燁在暖閣明窗下擺了棋盤等人來。乾清宮裏好幾處暖閣,那一日與嵐琪纏綿之處,他再不會與旁人相會。而那邊原是皇帝時常待著的地方,故而昭妃今日來,李總管引著她換方向走,也讓她覺得奇怪。
進門瞧見皇帝在撥弄棋子,正要行禮,玄燁已溫和地笑道:“坐上來吧,不必行禮。”
這溫和的笑容,昭妃多久沒見過了?那一日皇帝來探她的病,偏偏她儀容不整,偏偏幾位貴人都在,那時候還沒有烏雅氏,倘若她能溫存地和皇帝待上一會兒,哪怕看在她盡心盡力操持六宮事的分上,他們的感情也不至於到如今這個地步。
昭妃感慨萬千,不及坐上暖炕,已然眼眶通紅,玄燁瞧見便問:“你怎麽了?”
“臣妾沒事。”昭妃定了定心神,坐下來與皇帝下棋,她早不記得上一回和玄燁下棋是什麽時候,每每回憶自己和皇帝的往事,都隻有一聲歎息。
鈕祜祿氏是名門貴族,昭妃自幼所學,皆是為了他日成為後妃而做準備,不像烏雅嵐琪隻會做伺候人的事,連寫字都還要皇帝一筆一畫來教,她的貴重豈是一個小宮女能比的。
可就因為她的完美,在皇帝麵前也始終端著尊貴,卻忘了皇帝是個男人,男人喜歡的是可愛的女人,而不是規規矩矩的禮教尊貴。
便是這下棋,昭妃會不經意地步步險招不願輸給皇帝,可皇帝若真要好生切磋棋藝,自然會找兄弟或大臣來對弈,何須與自己的女人一較高下。後宮裏下棋,無非是打發時間,彼此耍賴嬉笑圖一樂,便是赫舍裏皇後曾經也明白這道理,可是昭妃不明白。
玄燁並不真正厭惡昭妃這個人,相伴十年,一起度過那一段動蕩不安的少年歲月,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他厭惡的,是鈕祜祿氏一族對皇族的倨傲不敬,而昭妃日漸被家族左右,早就背離了皇帝的心。
那天李公公求皇上算了吧,就是求皇帝周全這多年的情分,而今日玄燁請她來下棋,一來是要把謠言的事說清楚,二來也希望能消除彼此的誤會。可事與願違
,玄燁怎麽也沒想到,這一盤棋輸的人,竟會是他。
棋局過半時,玄燁見昭妃步步狠招,隨口笑一句:“你是一定要贏了朕?”
驕傲的昭妃竟回答說:“臣妾的棋是家父所教,自幼隻知下棋必要贏,不似旁人那樣會哄人玩,皇上若喜歡那些哄人的,不如找烏常在來,臣妾退避。”
這樣的話,換作誰聽了都不高興,玄燁眼下的脾氣更是容不得這樣的頂撞,想說的話一時也不願再說,便撂了棋子道:“朕乏了,你跪安吧。”
昭妃也慌,顫顫離了炕,可怎麽也咽不下這口氣,福身行禮時竟再三說:“皇上要不要臣妾去請烏常在來侍奉?”
玄燁再也按?
?不住性子,冷笑道:“你若這般心胸涵養,也不至於在宮內傳謠言,一個小小的常在能將你如何,你要這般陷她於不義?”
“難道不是皇上為了她,幾次三番在人前不給臣妾臉麵,難道不是皇上親口說要冊立一個小常在為皇後?”昭妃真真是瘋魔了,竟含淚質問皇帝,“您還問臣妾,她能把臣妾怎麽樣?她若做了皇後,臣妾還有活路嗎?”
“放肆!”玄燁大怒,瞪著昭妃道,“可見朕也不必費心思去查什麽,也不必找他們來與你對質,這話從你嘴裏說出來了,還有假嗎?朕再問你,是不是你知曉了阿靈阿他們,聯合他們送這些折子來逼朕?”
一摞折子被玄燁摔在了地上,更有幾本直接飛擲在了昭妃的身上。昭妃已然淚流滿麵,低頭看著散了一地的折子,越是悲傷越是迷了心竅,竟狠狠地說:“是臣妾又如何,難道臣妾受了委屈,還不能跟娘家說幾句,皇上要砍了臣妾的腦袋不成?”
“嗬……說得好。”玄燁的心徹底冷了,他竟然還試圖和這樣的女人消除彼此的誤會,真真可笑至極。
“朕不會砍你的腦袋。”玄燁冷笑道,“朕要留著你的腦袋,讓你好好看著,朕如何冊封一個小常在做皇後,讓你一輩子屈居人下。”
“皇上!”昭妃羞憤至極,臉頰漲得通紅,痛哭道,“那臣妾,也不必苟活於世了。”言罷竟轉身就朝梁柱撞上去。
玄燁手裏早染過人血,卻從未想過,會有一個女人在他麵前撞柱身亡。當一聲悶響後,年輕的皇帝腦袋一片空白,隻看著昭妃軟綿綿地順著柱子滑下去,外頭李總管和冬雲急急忙忙趕進來,瞧見這情景,冬雲一聲慘叫便嚇暈了過去。
越來越多的人趕來,昏迷的昭妃被抬了出去,玄燁終於回過神,吩咐李總管:“找太醫給她看,救不活就提腦袋來見。”
所幸,昭妃並無求死之心,這一撞未下狠勁,她到底還是個明白人,妃嬪自盡,禍連全族,故玄燁之後也回過神,他曉得昭妃死不了。
可因此牽連出的麻煩,卻紛至遝來,不管昭妃是生是死,乾清宮裏出了這樣的大事,前朝後宮都瞞不住。
太皇太後盛怒至極,稱病不願理事,唯有蘇麻喇嬤嬤和太後前來翊坤宮探望,彼時昭妃已醒轉,一見太後便泣不成聲,問其緣故一概不言語,最後還是冬雲戰戰兢兢哭著說:“萬歲爺要冊立烏常在為皇後,要我家主子一輩子屈居人下。”
蘇麻喇嬤嬤聞言大驚,立即嗬斥她:“胡言亂語,再敢胡說半個字,立刻拿你去慎刑司打死。”
太後連聲歎道:“皇上這又是發的什麽脾氣。”
病榻上的昭妃越發哭得傷心,太後便留下安撫她。蘇麻喇嬤嬤趕回慈寧宮複命,可回來卻見皇上立在太皇太後寢殿外頭,也不知來了多久,但不問也知道,是被他皇祖母拒見了。
“皇上……”蘇麻喇嬤嬤上來喚一聲,玄燁反冷冷地問:“她可死了?”
卻是這四個字,叫太皇太後走出來聽見,原本心疼孫兒站在外頭,想著他們祖孫不能先生了嫌隙,正要出來喊他進去,偏偏聽見這四個字,登時惱怒,指著玄燁罵:“趕緊出去,這慈寧宮是不配請皇帝來了,你但凡念我撫育你這些年,讓我清清淨淨再多活幾天。”
“皇祖母,孫兒何錯?”玄燁跪下了,蘇麻喇嬤嬤急得不行,想要勸,太皇太後卻轉身撂下話:“立刻送皇帝回去,他在這裏跪著,是要逼死我嗎?”
此刻,更有小太監來稟報,結結巴巴說:“外……外頭……幾位老大人求見太皇太後。”
玄燁起身怒斥:“讓他們跪到午門外去。”
“皇上,不要再說了。”蘇麻喇嬤嬤拉著玄燁往外走,讓李總管好生將皇帝送回乾清宮暫時不要見誰,再三勸皇帝,“太皇太後身子不好,您再氣她,真病了可怎麽辦?”
那天之後,前朝後宮皆不得安寧,玄燁竟有一日怒不可遏地當麵嗬斥老臣目中無人,這一下鬧得人家要乞骸骨告老還鄉,幾個親貴大臣還跑來慈寧宮哭訴,太皇太後麵上賠笑安撫,背過人實則氣得身子也打戰。
“這件事,總要有人給台階下,卻不知誰能站出來圓了此事,皇上不服軟是不行的,非要硬這一口氣,到頭來吃虧更大。”蘇麻喇嬤嬤憂心忡忡,此刻正侍奉太皇太後喝藥,有小宮女來稟告:“主子,烏常在在外頭求見。”
太皇太後怒意橫生:“她來做什麽,還嫌眼下不夠亂,來問我要中宮之位嗎?”
“解鈴還須係鈴人,主子何不見一見?”蘇麻喇嬤嬤覺得,反正眼下什麽平息前朝後宮的法子都沒有,好久不見這小烏雅氏,才想起這件事的源頭是什麽,而源頭那一人,竟平靜地忍耐了這麽多天。
“請進來。”蘇麻喇嬤嬤吩咐著,不多久見瘦瘦小小的人緩步進來,恭敬地伏在地上行禮,抬起頭時,隻見滿麵憔悴,她咬了咬唇後說:“太皇太後,眼下宮裏的事……都是臣妾的錯。”
且說這幾天,因事關嵐琪,玄燁也忍耐著不見她,唯恐給她又加什麽罪過,滿心想著等過了這段日子,再好好補償她的委屈,每日隻悶在乾清宮,數日來竟未見後宮任何一人。
今日散了朝,雖仍舊滿腔怒意不散,可到底還能靜下心來處理朝政,上午更與裕親王約定下月赴南苑大閱,心情才略好一些。這會兒在書架前,想選一本書送給嵐琪念,忽見李總管匆匆進來,他蹙眉問:“翊坤宮又尋死了?”
李公公卻道:“皇上,烏常在被太皇太後叫去慈寧宮,剛……剛傳了家法……您快去瞧瞧吧。”
玄燁手裏的書應聲落在地上,緩過神的一瞬立刻衝了出去,嚇得李公公吆喝太監宮女跟著伺候。一路緊趕慢趕,終於到了慈寧宮。
玄燁不顧一切地闖進來時,隻見幾個宮女將嵐琪摁在長凳上,邊上一個粗壯的老嬤嬤揮著藤鞭往她臀上打。藤鞭劃過空氣的呼嘯和抽在皮肉上的悶響,激得他五髒六腑劇痛,衝到太皇太後麵前跪求:“皇祖母饒了嵐琪,這不是嵐琪的錯。”
太皇太後神情冷漠,不曾看皇帝一眼,隻道:“再打!”
那老嬤嬤已經手軟,可畏懼太皇太後威嚴,咬著牙又抽下幾鞭子,嵐琪熬不住吭出聲。玄燁急紅了眼,衝過來要攔住這嬤嬤,太皇太後厲聲嗬斥:“放肆!皇帝,你可還記得祖宗家法?還記得你自己是誰?”
玄燁連聲哀求:“皇祖母,孫兒知錯,您饒了嵐琪,求您饒了她……”
太皇太後卻愈發盛怒,怒指老嬤嬤:“再打,重重打,問她還敢不敢魅惑主上。”
老嬤嬤不敢偷懶,又一鞭子一鞭子抽在嵐琪的身上,她漸漸扛不住,連吭聲的力氣也沒了,滿頭滿臉的虛汗,衣裳都濕透了。
“萬歲爺,您聽奴才的話,離開吧,您再在這兒待著,太皇太後真要打死常在了。”蘇麻喇嬤嬤和李公公上前來勸皇帝,使勁兒把他帶出去,一路勸著,“您還不知道您皇祖母的脾氣嗎?您這樣求,不是把常在往死路上推嗎?”
皇帝一離了寢殿,太皇太後便示意老嬤嬤停手,不多久蘇麻喇嬤嬤趕回來說:“主子,皇上不來了,皇上說他回乾清宮去閉門思過,求您開恩饒烏常在一條命,老臣們他親自去安撫,封後的事再不敢提了,翊坤宮他也會去關心,他知道錯了……”
太皇太後方舒一口氣,立刻讓蘇麻喇將嵐琪抱起來,自己也顫巍巍跟到她身旁,親手抱過這被打得奄奄一息的孩子,萬分心疼地哄她:“疼就哭出來,哭出來就好了,我在這兒呢。好孩子,你這份恩德,我記下了。”
嵐琪漸漸緩過氣,睜眼看見太皇太後垂淚,又聽了這些話,一時也悲痛難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太皇太後抱著不許別人碰,一邊讓喊太醫來瞧。
玄燁回到乾清宮,坐立不安,魂不守舍,一遍遍催李總管去問情況,好容易聽說不打了,太皇太後還給宣了太醫瞧,三魂七魄才算歸了位。
“讓朕靜一靜。”冷靜下來,玄燁不想見任何人,隻把自己關在了暖閣裏。
而烏雅氏在慈寧宮遭太皇太後家法重責的事,很快傳遍六宮,隨之皇帝要冊封她為皇後的謠言也不攻自破。一鞭子一鞭子打下的,是烏雅氏聖寵不倦的榮光,元宵一夜恩寵,突然而起驟然而落,不等春花爛漫,便已似頹然消散。
嵐琪被送回鍾粹宮時,已傷重不能起,太醫跟著一起過來,可傷在那樣的地方,她死活也不讓看,一時僵持著。終究是蘇麻喇嬤嬤奉命來看望,在太醫的指導下,給清理了傷口上了藥。
那老嬤嬤打得十分狠,衣裳不見破,卻是幾處鞭痕都破了皮,上藥時嵐琪疼得直哆嗦,眼淚將枕頭濕了一大片。
蘇麻喇嬤嬤很心疼,安撫著她說:“往後的日子,總還有太皇太後做主,那一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但您必須先忍耐著。太皇太後撫育皇上幼年登基,這一年一年地過來,何嚐不是靠著忍耐。皇上終有羽翼豐滿的時候,終有一日不用再看大臣們的臉色,您可要熬得住。”
“嬤嬤……我記著了。”嵐琪含淚答應,今日主動去慈寧宮,便想著是這樣的結果,她不懂什麽經世治國的大道理,可她明白這一次的事,總要有一個人出來領罪,才能給皇帝一個台階下,才能堵上那些人的嘴。
蘇麻喇嬤嬤離去後,盼夏扶著布常在來,布常在知道她的心意,可眼見打成這個樣子,心疼得泣不成聲,哭著說:“隻怕你這樣做,皇上不能明白你的心意,還要委屈冤枉了你,你何苦呢?”
嵐琪伏在枕上,身上疼得她直打哆嗦,眼淚也禁不住落下,可內心卻平靜而堅毅,無論如何,這一次的事該壓下去了,哪怕玄燁誤會她錯怪她,自此兩人再不得見,哪怕她從此要在這鍾粹宮裏孤寂一生,她也不願皇帝因為她遭大臣相逼,更不願皇帝因為她而祖孫不和。
乾清宮內,李總管不放心皇帝長久地獨自悶在暖閣內,冒死進來瞧瞧,卻見萬歲爺在桌前寫字,他轉身要走,玄燁喊住了他問:“傷得如何?”
李公公一早就派人盯著消息,忙說道:“傷得不輕,已經送回鍾粹宮,因為傷在要緊的地方,常在不肯讓太醫看,僵持了許久才等蘇麻喇嬤嬤去給上了藥,這會兒怕是已經歇下了。”
玄燁手裏的筆微微顫動,墨色凝聚在紙上,他放下了筆,掀過一張新紙,再問道:“真是皇祖母要打她?”
李總管忙跪下請罪:“奴才該死……實則今日的事,是烏常在求太皇太後這麽做的,烏常在說她不受重罰,難平悠悠之口,所以……”
玄燁沉沉閉上了眼睛,再睜眼,便吩咐李公公:“讓內務府停了她的綠頭牌,今日起朕不再見她。”
李公公一驚,應著起身要走,皇帝又喊他:“那邊一摞書送去給她,告訴她朕罰她在鍾粹宮裏念書寫字,如今不得見,但日後朕再見她時,便要考她。”
“奴才遵旨。”李公公這才舒口氣,過去捧起厚厚十來本書,可皇帝又說:“不必叫旁人知道,該怎麽做,你明白。”
“奴才明白。”李總管答應著,想了想又問皇帝,“萬歲爺,奴才這裏可要留心鍾粹宮?”
玄燁抬眸看他,遲疑良久方道:“留心著,不要叫人欺負了她。”
待李總管退下,懷揣著十來本書不敢假手他人,隻管苦笑:這紫禁城雖大,也終有限,好好一對有情人困在裏頭,卻再不得相見,皇帝說來日再見要考烏常在的學問,卻不知來日是何日,更不知到了那一日,還能否有如今的情分。
這一晚,皇帝親自前往翊坤宮探病,在昭妃寢殿內坐了很久才離開。帝妃之間說些什麽話外頭的人不知道,隻是昭妃娘娘自那一日後,身子漸漸不好,太醫往來頻繁,醫藥不斷,卻始終不見利索。皇帝卻隔三差五就來瞧一次,平日也打發人來問候,親和之態遠勝從前,偏偏昭妃無福消受,終日病懨懨的。
而皇帝那十來冊書被送去鍾粹宮時,已是烏常在挨打後過了大半個月。李總管是有分寸的,那節骨眼兒上多少人看著,他若走一趟,烏常在拿命換來的後宮寧靜恐怕又要攪亂了,哪怕皇帝時不時問他,總也要拖上一些時日。
這日李總管來時,嵐琪已經能下床活動,被環春攙著在院子裏散步,瞧見李公公時都愣了,他們這鍾粹宮,可是落寞好一陣了。
引至殿內說話,李總管將一摞包得齊整的書展開在嵐琪的麵前,溫和含笑說:“皇上講,罰您在鍾粹宮寫字念書,這些書都要看通透了,等看通透了皇上便來考您,答不上來的話,萬歲爺那裏還要再罰。”頓一頓又說,“原是當日就吩咐的,可奴才怕節外生枝,硬拖了這些時日才來,隻求常在心裏明白,您的心意,萬歲爺都知道。”
嵐琪怔怔地看著這些書,平靜了好些日子,心頭委屈又洶湧而至,但玄燁到底是懂了她的用意,明白她的苦心,她還有什麽可求。
慈寧宮內,蘇麻喇嬤嬤送太後離開,折回來時聽見主子說要喝蜜棗茶。她記得那些日子烏常在調的很合主子的脾胃,自己試著調來一杯奉上,太皇太後果然搖頭:“不是這味道。”
蘇麻喇嬤嬤笑:“過些日子,請烏常在來侍奉罷,奴婢學不會。”
太皇太後頷首答應,轉著腕上的佛珠,慢聲說:“她自然不必永遠沉寂在鍾粹宮裏,又沒真正做錯什麽,皇帝也不曾將她禁足,養好了傷還叫多出來走動走動,悶在屋子裏不見世麵,人也就傻了。此外另一件事,也著人去辦,就說我的旨意,雖然皇後大喪尚不足一年,但皇帝膝下子嗣稀薄,這才是皇室之重,讓各旗選新人進宮。”
蘇麻喇嬤嬤輕聲道:“孝康皇後的侄女,可在年紀了。”
太皇太後問:“可是佟國維的女兒?是該來兩個貴族家的孩子,別讓鈕祜祿家以為光他們家有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