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秀才童生們的文章自不似流水席上散人的連裝訂都沒有的幾張紙,而是裝訂成冊封麵封底俱全的精裝印刷本,書名也有,就叫《一一齋科考文集》,其中一一齋是謝尚給自己書房新擬的名。
謝尚在文集的序裏說“敬軒公曰:為學無別法,隻是知一字,行一字,知一句,行一句,便有益。餘以此自勉將書齋定名為‘一一’,是為告誡自己遵循聖人教誨知一行一,知行合一。”
聽起來挺感人,但親見過謝尚跟老太爺和謝知道翹尾巴的紅棗表示她才不信謝尚這個邪。
以紅棗對謝尚的了解,以為這一一齋的名字必是來源於謝尚養的那塊花鳥古玉佩,表麵寓意是收藏了一一玉的書房,私心裏謝尚不是以美玉自比,暗指自己具足玉之十一德,就是謝尚得瑟自己的文章字字珠璣,或者根本就是兩者兼有。
她和謝尚朝夕相對這麽久,還能不知道他這些小心機?
這序也就是糊弄糊弄外人罷了!
考慮到不少秀才童生還是塾師,謝尚很大方的與了賓客一人十本,以方便他們贈予得意門生。
李滿囤不是塾師,但也得了十本書。
抱著書坐在家去的騾車上,李滿囤正合計著把這些書都送給誰呢,便透過兒子李貴中撩起的車簾看到北街上正在給鋪子上鋪板的外甥陳玉。
李滿囤有心下車與外甥一本,但看看身邊的王氏,到底沒有出聲。
但等幾天給桃花吧,李滿囤暗想:到時隻說給陳寶,然後給兩本就是了!
下剩的八本,他自留兩本,然後再給他二伯、他爹、滿園、貴銀各一本……
王氏留意到男人和兒子都看向車窗,跟著也瞄了一眼。
看到陳玉,王氏隻當沒看見,嘴裏言道:“老爺,這女婿的文章你拿兩本給我。”
李滿囤疑惑:“你要這個幹啥?”
王氏道:“先紅棗的《中饋錄》,我拿了幾本給我哥,我哥跟我誇讚了很久,說實用。”
“今年的枸杞再有一個月就下來了。到時我哥進城來賣枸杞,這女婿的小三元文章,我也拿兩本給他開開眼,見識見識!”
“行!”李滿囤點頭:“給大哥兩本!”
李滿囤還想著是不是該給村裏的裏正送一本,結果一算,發現十本書竟然已經送光。
李滿囤……
“這就全分掉了?”李滿囤嘟囔著數了數書。
摩挲著女婿精裝的文集,李滿囤心裏豔羨:他也好想出這樣的文集啊!
回頭看到他爹對他姐夫書的戀戀不舍,李貴中問道:“爹,你跟姐夫一樣都中了秀才,怎麽沒似姐夫一樣印本書?”
李滿囤搖手:“我這個秀才和你姐夫的案首可沒法比。按常情印幾張文紙倒還罷了,印成這樣沒得招人笑話說是繡花枕頭。”
李貴中想想道:“爹,要不等你過五十大壽的時候我來替你印。就跟姐夫在謝伯父過四十大壽時集了謝伯父所有詩詞文章出了一本文集一樣。”
李滿囤覺得兒子這個主意可以有,高興笑道:“到時再說吧!”
李貴中知道他爹這是答應的意思,跟著高興道:“這出書得先有個書名,而書名一般不是著者的號,就是著者的書齋名。”
“爹,你看你是起個號好呢還是起個書齋名?”
起名廢李滿囤……
但兒子說得在理,再說都已經是秀才了還能跟人說取不出名字?
看一眼《一一齋科考文錄》的封麵,李滿囤深沉道:“這個書齋的名字代表了主人的治學態度,得有些寓意才好。”
“現我書房裏掛著大宗師給我的勉勵,寓意極佳,我這書齋名就從這上麵取才好!”
似考場作詩一樣,李滿囤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學無止境”各種排列組合,終於敲定了書房名然後方道:“就取‘自強’兩個字叫‘自強齋’吧!”
李貴中拍手叫好,又問:“爹,那這個牌匾找誰寫?姐夫嗎?”
李貴中也以為周圍一應人裏就數謝尚的字最好!
李滿囤剛想點頭,轉念就搖頭道:“我自己寫!”
“既然名‘自強’,那這書齋名還請你姐夫寫可是個笑話?這‘自強’在哪兒呢?”
“再說你姐夫已經給我寫了一幅‘天行健’,往後我就好好臨摹‘自強’兩個字——我今年才四十五,離五十還有五年。這俗話說‘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我不信再五年我還能寫不好‘自強’兩個字?”
……
送走爹娘,紅棗和謝尚回屋。
看到謝尚一進屋就摸書,紅棗不免有些心疼道:“大爺真是卷不離手。這都累了一個白天,現也不說歇會子,還要抓著這請安前的一刻鍾用功!”
“看一頁是一頁,”謝尚眼不離書的答應道:“等過了明後兩天咱們自家的席,後麵還有兩家的酒席要吃。”
“再還有嶽父家請酒的日子沒定,等定下了沒準又是兩天。”
“這吃一回便是大半天,考試在即,不抓緊不行啊!”
紅棗聞言便不說話了以免打擾謝尚溫書。
紅棗走出臥房去堂屋悄悄吩咐碧苔道:“今兒晚飯為我爹娘趕出城的緣故吃的早,大爺念夜書,夜裏必定會餓。你且讓廚房準備碗小餛飩給大爺做宵夜。”
……
遠在京城的謝子安收到謝尚的家信,知道兒子中了小三元不覺哈哈大笑,和雲氏誇道:“雛鳳清於老鳳聲,好!咱們尚兒真是有誌氣!”
雲氏笑道:“都是老爺教得好!”
謝子安擺手笑道:“這可不敢當。早年倒也罷了,這幾年都是老太爺和爹在教導,當然說到底還是咱們尚兒自己夠爭氣!”
謝奕在一旁趕緊表決心:“爹,您放心,我將來一準比大哥還爭氣!”
謝子安忍不住嘲笑:“你哥都小三元了,你還能怎麽更爭氣?”
謝奕轉轉眼珠大言不慚道:“那我就考個大六元!”
謝子安聽不下去了,拿手裏的信紙錘兒子,嘴裏猶自恨道:“拉倒吧,《五經》都還沒念出來呢,就敢這樣誇口!”
“我看你這回家去怕是連李貴中都比不過!”
謝奕遭遇灰心一擊,精神立就萎了,難得主動道:“爹,娘,那我先去溫書了!”
兒子走後,雲氏方問謝子安:“老爺,尚兒既中了案首,金秋鄉試必是會下場吧?”
“這到手的功名如何能不要?”謝子安點頭,又轉道:“隻我這邊得盡快上個避嫌折子。”
“咱們祖籍江州,”雲氏奇道:“朝廷必不會點老爺主持江州鄉試,這還有啥嫌好避?”
謝子安:“話是這麽說沒錯。但朝廷慣例鄉試考官都由翰林充任,我在翰林院這些年,和翰林院上下都有些牽扯聯係,所以還是報備一聲的好,不然被禦史台一挑揀,沒得誤了尚兒的前程!”
涉及兒子功名,雲氏不敢再說,反是謝子安囑咐道:“現外放鄉試的旨意還沒下來,但下來後,咱家今年可不能似往年一樣能跟同僚相互走禮宴席,別管對方是不是江州差事,咱們都得避嫌,知道嗎?”
……
囑咐一回媳婦,謝子安又叫謝福:“收集分類一下這回翰林院可能外放學士們的文集以及他們先前取的鄉試文章,但等外放江州鄉試主考的旨意出來,便立刻打發人趕送給大爺!”
雖說要避嫌,但替兒子收集市麵上有的考官們的喜好文章卻是無礙……
“謝子安的兒子,那個謝尚這回中了江州院試案首?”隆慶帝拿著謝子安避嫌折子問心腹李順:“這禮部怎麽沒回?”
為免科場弊端,似現任官員的子弟科舉取中後文章必抄錄封存禮部,而禮部將派五人核查團複核文章的優劣和名次是否匹配。
隨後禮部呈送的新科秀才名冊裏這些人的名字也得標紅,以備隆慶帝查問。
因為院試三甲同年鄉試必取的潛規則,一般隆慶帝都會留心各省的三甲人選。
但今年隆慶帝還沒看到。
李順恭敬道:“禮部必是在等雲廣等邊地的科考名冊都到了再一起上報。”
李順說得在理,畢竟全國並不止江州一個地方。隆慶帝不言語了,而是打開翰林院一同送來的翰林名冊思索點誰去江州合適。
似謝子安的同年必是不行,這便就去了四分之一;謝子安現在的幾個屬下不成,上司不成;謝子安讀庶吉士的老師不行,點過他的坐師也不成;謝子安交好的同僚不成,同鄉不成——幾個減法一做,隆慶帝忽然發現竟然沒人可派了。
隆慶帝……
“這翰林家的子弟考試就是麻煩!”隆慶帝嘟囔著拋下了名冊,喚人道:“李順,讓禦茶房送杯奶茶來!”
他得好好想想。
慢慢吸完一杯奶茶,隆慶帝有了決斷,和李順道:“既然這嫌怎麽避都避不過去,就老辦法——抓鬮吧!”
聞言李順趕緊捧來了一個早就準備好的金花瓶,隆慶帝抱起來狠搖了幾下方才放下,然後又拿李順遞來的金筷子從瓶子裏夾出一張折紙給李順。
李順展開折紙,看到紙上寫著“元維”的名字——其人不但是謝子安那科的狀元,且又是謝子安的上司和交好同僚便點頭道:“這避嫌的事就叫元維頭疼去吧!”
“總之,朕是盡力了!”
李順見怪不怪地答應道:“臣領旨!”
聽完聖旨,謝子安和元維麵麵相覷,心說怎麽會這樣?
站起身,謝子安跑去請教掌院學士。
“大人,”謝子安先施一禮道:“不知下官先前請大人代奏的這避嫌折子是否已上達天聽!”
“嗯!”掌院撚須點頭道:“老夫已經上奏,而且是跟這回的名冊同奏。”
言盡於此,謝子安卻是不好再問了,隻得再施一禮致謝:“下官多謝大人告知。”
轉回身看到跟來聽信的元維,謝子安衝對方不發一言地拱了拱手便自顧走了——從現在起到發榜,兩人都得避嫌,不好再說話了!
十天後謝尚收到謝子安的信,知曉了今科鄉試的主考元維。
作為一個一心想中狀元進翰林院的中二少年,謝尚本著見賢思齊地想法翻爛了曆年狀元們的文章,更沒少跟他爹打聽元維——誰讓他爹跟元狀元是同年和上下級,熟呢!
讀元狀元看過的書,仿元狀元的文風作文章,最後似元狀元一般地中狀元就是謝尚的人生目標。
謝尚沒想到朝廷真點了元維來主持鄉試不由得喜憂參半——喜,是他熟悉元維的喜好,憂則是元維跟他爹太熟了,熟得不避嫌都不好意思。
謝尚覺得他的解元沒考就飛了,心情頗為沮喪。
倒是老太爺見多識廣,他看大孫子家信裏半字未提避嫌的事便知是不想給謝尚壓力,便幫著勸慰道:“尚兒,你爹在翰林院九年,不管朝廷點誰都得避嫌。”
“現依我看,朝廷點元狀元來倒是對你的成全。”
謝尚:?
老太爺自信言道:“文狀元本是一科魁首,其文名天下盡曉。”
“偌大一個翰林院上下幾十人,狀元也就那麽幾個人。朝廷點文狀元來也是看重咱們江州士林的意思——這科舉子可都將是文狀元的門生。”
“尚兒你不是一直仰慕文狀元嗎?現有拜到他門下的機會,你可得好好把握!”
哇——聞言謝尚眼前便是一亮,心道沒錯,即便因為避嫌取不成解元,但隻要他好好表現,作好文章,就能拜文狀元為師,得他指教,如此殿試中狀元的把握也會更大——中不了解元固然可惜,但千年來考場達成連中三元成就的也就十二人。
橫豎他的目標是狀元,解元不要也罷!
謝尚打開了心結,立便原地滿血複活,摩拳擦掌道:“太爺爺,我這就去把元大人的文章再讀一遍!”
李滿囤請客的日子終於定了,六月二十六,請全城的秀才童生,六月二十七請一眾的親朋好友。
似謝家現有九個秀才,便就發了九張請帖。
下帖子的陸貓兒告訴紅棗道:“小姐,太太說咱們家頭回辦這樣的大事,為防紕漏,倒是宴席當天請小姐早點到,替她掌掌眼。”
王氏既然開了口,紅棗必是答應。
和謝家其他的八個秀才告了罪,說要早些回娘家幫忙,紅棗便於二十六這天一早同謝尚到了謝莊。
為了不喧賓奪主,紅棗今兒穿了件粉色袍子加月白褶裙,頭麵於她娘讚不絕口的“因荷而得藕”的大珍珠外又添了兩朵芙蓉玉荷花以搭配身上的淺粉色袍子,妝也畫得極淡就為了營造個“清水出芙蓉”的意思。
進莊看到謝尚被請進客堂,隻她一路坐車到主院,紅棗也沒當回事,隻以為今兒除了李家三房人還請了不少外姓秀才,所以他爹娘給設了個男女大防。
進院看到她娘王氏今兒沒似往日年節一般穿紅袍,而是和她半月前一樣穿了件和秀才服同色係的深藍暗花袍子,紅棗便知她娘為了今兒的酒席必是下了極大功夫,不然不會留意到這穿衣細節。
今兒頭回做東道宴請城裏的秀才和他們的娘子,王氏為此已準備良久。但看到女兒來家,王氏還是虛心請教道:“紅棗,你慣常擺酒,且乘著現在客人還沒來替我瞧瞧這準備得可還妥當?”
“若差些什麽,你這就告訴我。”
俗話說“窮秀才,富舉人”,雉水城開私塾的秀才童生家境大都隻是小康——甚至不少人的娘子才隻得半套銀頭麵。
紅棗知道以她爹現在的家業在雉水城的秀才中已算中上——就這還是因為謝家現有的九個秀才占據了雉水城士林半壁江山的緣故。
故而紅棗看啥都說好——事實也是準備充分,哄得她娘眉開眼笑,高興道:“這回得謝你族長伯娘和你江嫂子,她們此前給你貴林哥辦過,有經驗,隻我可辦不成這樣!”
聞言紅棗不免又讚了陸氏和江氏一回,錢氏見狀少不得也來湊趣,主院裏立是一片歡聲笑語……
於氏坐椅子上瞧著滿頭金珠玉貴的紅棗和王氏有一瞬間的迷茫——同樣的過了十年,繼子成了秀才,妻女也都成了人人稱道的秀才娘子,身上再沒一點當年細水河岸打豬草的影子。
而她的親子嫡孫卻還隻是普通莊戶,每天賣菜跑商,一臉風霜,連帶他們的媳婦也跟著養雞種菜,終日勞碌。
所以過去四十年,她都籌謀了些啥?
明明前三十年都是順順利利,沒想這後十年卻全翻了盤——難不成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
該誰的終究還是誰的?
想到天,於氏下意識地看了一眼長案上供奉的金魁星像以及神像前堆積如山的瓜果供品,不覺苦笑——似她家菜園種了三棵瓜苗,今夏一共不過結了五個西瓜,而繼子家的神案一供便供了兩個。
隻西瓜就是這樣,更別提這屋裏的冰鑒了——她兩個親子的日子跟繼子完全沒法比。
郭氏上回見到紅棗還是女兒出嫁。現半年過去,郭氏不知道是不是身上衣袍映襯的緣故,紅棗的麵容卻是較記憶裏愈加的嬌俏粉嫩——和她那每日正午猶在小食鋪做生意的女兒沒法比。
想到女兒,郭氏不覺心歎一口氣:同堂四個姐妹,現就數她閨女玉鳳日子最苦。
紅棗不提了,桂圓是還沒到年歲,隻說定給陳玉的金鳳,將來雖說一樣也是看鋪,但山貨鋪子活計不重,日常隻要稱稱記記——城裏人買口蘑木耳都是二兩三兩的買,頂天稱個核桃也就是三五斤,根本不累人。
不似玉鳳開食鋪,養羊擠奶、和麵烙餅啥都得自己來,掙得就是一份辛苦錢。
郭香兒今兒來後已羨了一回李金鳳身上的桃紅色袍裙。
這件袍子原是紅棗今春新做的。當時因為謝尚不在家,紅棗閑則生非,便突發奇想讓針線房的人給做了兩件撞色衣袍。
衣裳到手後紅棗嫌棄這一件桃紅衣身搭配的蔥綠色領口鄉氣,就沒上身。
橫豎她也不差這一兩件衣裳。
李金鳳看端午節紅棗給的幾件袍子裏除了大紅的兩件外就數這件喜慶,方特地穿來賀喜。
郭香兒看紅棗盛裝而來,頭上的珍珠比她大伯母王氏頭上的更大更圓,忍不住嘀咕道:“大伯母的頭麵是七十六兩,二妹妹這套怕是得過百兩了吧?”
李金鳳看郭香兒一眼沒有說話。
李金鳳猶記得去歲她哥李貴富私下告訴她的李貴雨懷疑陳玉縣試得她大伯給謝尚文章指點的事。
過去一年李金鳳一直記得她哥的忠告遠著郭香兒,以免被套話——李貴雨能從縣衙發榜陳玉的名次推斷出謝尚的文章,她家和大伯家走得近,天知道李貴雨聽了她們的無心之言又生出什麽是非來?
總之,俗話說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小心駛得萬年船”,防著點總是沒錯。
李桂圓則笑嘻嘻道:“要不大嫂子去問問二姐姐?似我和姐姐都沒有珍珠,可不知道這具體的價錢。大嫂子再問,我們也不知道。”
郭香兒如何敢去當麵問紅棗,隻得訕訕道:“我就是白問一句罷了!”
“我以為大伯母先前和你們提過!”
……
對於謝尚這個女婿李滿囤是一萬分的滿意和一萬分的看重。
聽說謝尚來了,李滿囤領著李貴中和李貴林李興和親自到課堂的假山影壁處迎接。
客堂房屋有限,隻擺得下八桌席。為了請客李滿囤特地在客堂前麵搭了一個喜棚以招待沒有功名的族人,而有功名的客人和他爹、族長、他二伯都招待在客堂。
謝尚有功名自然是請進課堂招待。
自己作了一回文章,然後又看了謝尚作的同題名文章,李貴雨終於知曉了李貴林卡著縣試第一場、第二場進縣前二十才給謝尚文章秘法的用意——這背默不過關,破題都破不好,就算知道作文章的法子也沒用,隻是圖惹是非。
先前師傅們誇他作文破題有思路,隻不過是同窗比他更差,矮子裏麵拔高個罷了。
他實在是沒啥好自喜的。
俗話說“天外有天,人為有人”。隻可惜他到現在才明白這個道理。
對於謝尚縣試、府試、院試場場案首,李貴雨極為服氣,他很想請教謝尚於這《四書五經》的熟稔程度——是不是傳說中的倒背如流?
李貴雨坐在喜棚最近客堂的席麵上看著謝尚在他大伯父子和李貴林父子的族擁下進喜棚來與李滿倉、李滿園等幾個長輩見禮,然後又對族擁而來同輩的熱情招呼作圓揖以為答謝便就進了客堂,不覺歎息:他今兒又沒得機會和謝尚說話了!
收回目光,李貴雨看向手裏李滿囤的文章。
經曆了謝尚破題的打擊,李貴雨的心底終於生出了一絲謙遜,開始正視他大伯的文章——不管他大伯的秀才名次多落後,李貴雨想:但衝他大伯縣試第一二場能得前三,這作文破題的水平就比他強,就有他學習的地方。
事實上,謝尚的作文作得太好,每句都是暗辭典故,他讀都讀不懂,更遑論效仿了。
反倒是他大伯的文章引用有限,詞藻樸實,更方便學習。
……
散席後,紅棗悄聲和王氏道:“娘,今兒已經來了一天,三房親戚都已見過,明兒你和爹請全族人,我和你女婿就不來了吧?”
王氏聞言一愣,心裏有些失望,臉上便帶了出來。
紅棗歎息道:“你女婿金秋要考鄉試,再一個月就要去府城考試。”
“現每天都有限定的功課要做。似今兒來了這麽一天,一會兒家去還得全部補上。”
聽紅棗這麽一說,最近樂昏了頭的王氏方才省起來:女婿雖和男人同中的是秀才,但此秀才非彼秀才,女婿這個秀才案首是要下場鄉試的,不似她男人這個榜尾隻要高興就成!
“哎!”王氏趕緊答應道:“不來好。女婿的前程重要。”
“等女婿出門的日子定了,你捎個信來,我給你捎糕粽!”
坐上馬車,紅棗看謝尚又摸書,便拿走書本道:“大爺,歇一會子吧!”
“這搖晃的馬車上看書傷眼。橫豎剛我和我娘說了。咱們明兒不來。你明兒在家多看些也就罷了。”
謝尚詫異:“明兒不來沒關係?”
“本來有關係,”紅棗邀功道:“但我心疼大爺,便隻能拉下臉來求告了。”
聽說紅棗拚著得罪爹娘替自己說話,謝尚感動道:“紅棗,你真好!”
嚓,好人卡啊!
紅棗可不喜歡收好人卡,於是便想著彌補。
紅棗想想道:“大爺,這回我爹娘擱你這兒失的麵子,等你鄉試回來,可得好好替我爹娘補上!”
謝尚承諾:“一定!”
“倒時你說怎麽補就怎麽補,我都聽你的!”
如此紅棗方才覺得滿意,展顏笑道:“那我可得好好想想!”
作者有話要說: 這幾天都是6000多的雙更並一更啊。
謝尚在文集的序裏說“敬軒公曰:為學無別法,隻是知一字,行一字,知一句,行一句,便有益。餘以此自勉將書齋定名為‘一一’,是為告誡自己遵循聖人教誨知一行一,知行合一。”
聽起來挺感人,但親見過謝尚跟老太爺和謝知道翹尾巴的紅棗表示她才不信謝尚這個邪。
以紅棗對謝尚的了解,以為這一一齋的名字必是來源於謝尚養的那塊花鳥古玉佩,表麵寓意是收藏了一一玉的書房,私心裏謝尚不是以美玉自比,暗指自己具足玉之十一德,就是謝尚得瑟自己的文章字字珠璣,或者根本就是兩者兼有。
她和謝尚朝夕相對這麽久,還能不知道他這些小心機?
這序也就是糊弄糊弄外人罷了!
考慮到不少秀才童生還是塾師,謝尚很大方的與了賓客一人十本,以方便他們贈予得意門生。
李滿囤不是塾師,但也得了十本書。
抱著書坐在家去的騾車上,李滿囤正合計著把這些書都送給誰呢,便透過兒子李貴中撩起的車簾看到北街上正在給鋪子上鋪板的外甥陳玉。
李滿囤有心下車與外甥一本,但看看身邊的王氏,到底沒有出聲。
但等幾天給桃花吧,李滿囤暗想:到時隻說給陳寶,然後給兩本就是了!
下剩的八本,他自留兩本,然後再給他二伯、他爹、滿園、貴銀各一本……
王氏留意到男人和兒子都看向車窗,跟著也瞄了一眼。
看到陳玉,王氏隻當沒看見,嘴裏言道:“老爺,這女婿的文章你拿兩本給我。”
李滿囤疑惑:“你要這個幹啥?”
王氏道:“先紅棗的《中饋錄》,我拿了幾本給我哥,我哥跟我誇讚了很久,說實用。”
“今年的枸杞再有一個月就下來了。到時我哥進城來賣枸杞,這女婿的小三元文章,我也拿兩本給他開開眼,見識見識!”
“行!”李滿囤點頭:“給大哥兩本!”
李滿囤還想著是不是該給村裏的裏正送一本,結果一算,發現十本書竟然已經送光。
李滿囤……
“這就全分掉了?”李滿囤嘟囔著數了數書。
摩挲著女婿精裝的文集,李滿囤心裏豔羨:他也好想出這樣的文集啊!
回頭看到他爹對他姐夫書的戀戀不舍,李貴中問道:“爹,你跟姐夫一樣都中了秀才,怎麽沒似姐夫一樣印本書?”
李滿囤搖手:“我這個秀才和你姐夫的案首可沒法比。按常情印幾張文紙倒還罷了,印成這樣沒得招人笑話說是繡花枕頭。”
李貴中想想道:“爹,要不等你過五十大壽的時候我來替你印。就跟姐夫在謝伯父過四十大壽時集了謝伯父所有詩詞文章出了一本文集一樣。”
李滿囤覺得兒子這個主意可以有,高興笑道:“到時再說吧!”
李貴中知道他爹這是答應的意思,跟著高興道:“這出書得先有個書名,而書名一般不是著者的號,就是著者的書齋名。”
“爹,你看你是起個號好呢還是起個書齋名?”
起名廢李滿囤……
但兒子說得在理,再說都已經是秀才了還能跟人說取不出名字?
看一眼《一一齋科考文錄》的封麵,李滿囤深沉道:“這個書齋的名字代表了主人的治學態度,得有些寓意才好。”
“現我書房裏掛著大宗師給我的勉勵,寓意極佳,我這書齋名就從這上麵取才好!”
似考場作詩一樣,李滿囤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學無止境”各種排列組合,終於敲定了書房名然後方道:“就取‘自強’兩個字叫‘自強齋’吧!”
李貴中拍手叫好,又問:“爹,那這個牌匾找誰寫?姐夫嗎?”
李貴中也以為周圍一應人裏就數謝尚的字最好!
李滿囤剛想點頭,轉念就搖頭道:“我自己寫!”
“既然名‘自強’,那這書齋名還請你姐夫寫可是個笑話?這‘自強’在哪兒呢?”
“再說你姐夫已經給我寫了一幅‘天行健’,往後我就好好臨摹‘自強’兩個字——我今年才四十五,離五十還有五年。這俗話說‘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我不信再五年我還能寫不好‘自強’兩個字?”
……
送走爹娘,紅棗和謝尚回屋。
看到謝尚一進屋就摸書,紅棗不免有些心疼道:“大爺真是卷不離手。這都累了一個白天,現也不說歇會子,還要抓著這請安前的一刻鍾用功!”
“看一頁是一頁,”謝尚眼不離書的答應道:“等過了明後兩天咱們自家的席,後麵還有兩家的酒席要吃。”
“再還有嶽父家請酒的日子沒定,等定下了沒準又是兩天。”
“這吃一回便是大半天,考試在即,不抓緊不行啊!”
紅棗聞言便不說話了以免打擾謝尚溫書。
紅棗走出臥房去堂屋悄悄吩咐碧苔道:“今兒晚飯為我爹娘趕出城的緣故吃的早,大爺念夜書,夜裏必定會餓。你且讓廚房準備碗小餛飩給大爺做宵夜。”
……
遠在京城的謝子安收到謝尚的家信,知道兒子中了小三元不覺哈哈大笑,和雲氏誇道:“雛鳳清於老鳳聲,好!咱們尚兒真是有誌氣!”
雲氏笑道:“都是老爺教得好!”
謝子安擺手笑道:“這可不敢當。早年倒也罷了,這幾年都是老太爺和爹在教導,當然說到底還是咱們尚兒自己夠爭氣!”
謝奕在一旁趕緊表決心:“爹,您放心,我將來一準比大哥還爭氣!”
謝子安忍不住嘲笑:“你哥都小三元了,你還能怎麽更爭氣?”
謝奕轉轉眼珠大言不慚道:“那我就考個大六元!”
謝子安聽不下去了,拿手裏的信紙錘兒子,嘴裏猶自恨道:“拉倒吧,《五經》都還沒念出來呢,就敢這樣誇口!”
“我看你這回家去怕是連李貴中都比不過!”
謝奕遭遇灰心一擊,精神立就萎了,難得主動道:“爹,娘,那我先去溫書了!”
兒子走後,雲氏方問謝子安:“老爺,尚兒既中了案首,金秋鄉試必是會下場吧?”
“這到手的功名如何能不要?”謝子安點頭,又轉道:“隻我這邊得盡快上個避嫌折子。”
“咱們祖籍江州,”雲氏奇道:“朝廷必不會點老爺主持江州鄉試,這還有啥嫌好避?”
謝子安:“話是這麽說沒錯。但朝廷慣例鄉試考官都由翰林充任,我在翰林院這些年,和翰林院上下都有些牽扯聯係,所以還是報備一聲的好,不然被禦史台一挑揀,沒得誤了尚兒的前程!”
涉及兒子功名,雲氏不敢再說,反是謝子安囑咐道:“現外放鄉試的旨意還沒下來,但下來後,咱家今年可不能似往年一樣能跟同僚相互走禮宴席,別管對方是不是江州差事,咱們都得避嫌,知道嗎?”
……
囑咐一回媳婦,謝子安又叫謝福:“收集分類一下這回翰林院可能外放學士們的文集以及他們先前取的鄉試文章,但等外放江州鄉試主考的旨意出來,便立刻打發人趕送給大爺!”
雖說要避嫌,但替兒子收集市麵上有的考官們的喜好文章卻是無礙……
“謝子安的兒子,那個謝尚這回中了江州院試案首?”隆慶帝拿著謝子安避嫌折子問心腹李順:“這禮部怎麽沒回?”
為免科場弊端,似現任官員的子弟科舉取中後文章必抄錄封存禮部,而禮部將派五人核查團複核文章的優劣和名次是否匹配。
隨後禮部呈送的新科秀才名冊裏這些人的名字也得標紅,以備隆慶帝查問。
因為院試三甲同年鄉試必取的潛規則,一般隆慶帝都會留心各省的三甲人選。
但今年隆慶帝還沒看到。
李順恭敬道:“禮部必是在等雲廣等邊地的科考名冊都到了再一起上報。”
李順說得在理,畢竟全國並不止江州一個地方。隆慶帝不言語了,而是打開翰林院一同送來的翰林名冊思索點誰去江州合適。
似謝子安的同年必是不行,這便就去了四分之一;謝子安現在的幾個屬下不成,上司不成;謝子安讀庶吉士的老師不行,點過他的坐師也不成;謝子安交好的同僚不成,同鄉不成——幾個減法一做,隆慶帝忽然發現竟然沒人可派了。
隆慶帝……
“這翰林家的子弟考試就是麻煩!”隆慶帝嘟囔著拋下了名冊,喚人道:“李順,讓禦茶房送杯奶茶來!”
他得好好想想。
慢慢吸完一杯奶茶,隆慶帝有了決斷,和李順道:“既然這嫌怎麽避都避不過去,就老辦法——抓鬮吧!”
聞言李順趕緊捧來了一個早就準備好的金花瓶,隆慶帝抱起來狠搖了幾下方才放下,然後又拿李順遞來的金筷子從瓶子裏夾出一張折紙給李順。
李順展開折紙,看到紙上寫著“元維”的名字——其人不但是謝子安那科的狀元,且又是謝子安的上司和交好同僚便點頭道:“這避嫌的事就叫元維頭疼去吧!”
“總之,朕是盡力了!”
李順見怪不怪地答應道:“臣領旨!”
聽完聖旨,謝子安和元維麵麵相覷,心說怎麽會這樣?
站起身,謝子安跑去請教掌院學士。
“大人,”謝子安先施一禮道:“不知下官先前請大人代奏的這避嫌折子是否已上達天聽!”
“嗯!”掌院撚須點頭道:“老夫已經上奏,而且是跟這回的名冊同奏。”
言盡於此,謝子安卻是不好再問了,隻得再施一禮致謝:“下官多謝大人告知。”
轉回身看到跟來聽信的元維,謝子安衝對方不發一言地拱了拱手便自顧走了——從現在起到發榜,兩人都得避嫌,不好再說話了!
十天後謝尚收到謝子安的信,知曉了今科鄉試的主考元維。
作為一個一心想中狀元進翰林院的中二少年,謝尚本著見賢思齊地想法翻爛了曆年狀元們的文章,更沒少跟他爹打聽元維——誰讓他爹跟元狀元是同年和上下級,熟呢!
讀元狀元看過的書,仿元狀元的文風作文章,最後似元狀元一般地中狀元就是謝尚的人生目標。
謝尚沒想到朝廷真點了元維來主持鄉試不由得喜憂參半——喜,是他熟悉元維的喜好,憂則是元維跟他爹太熟了,熟得不避嫌都不好意思。
謝尚覺得他的解元沒考就飛了,心情頗為沮喪。
倒是老太爺見多識廣,他看大孫子家信裏半字未提避嫌的事便知是不想給謝尚壓力,便幫著勸慰道:“尚兒,你爹在翰林院九年,不管朝廷點誰都得避嫌。”
“現依我看,朝廷點元狀元來倒是對你的成全。”
謝尚:?
老太爺自信言道:“文狀元本是一科魁首,其文名天下盡曉。”
“偌大一個翰林院上下幾十人,狀元也就那麽幾個人。朝廷點文狀元來也是看重咱們江州士林的意思——這科舉子可都將是文狀元的門生。”
“尚兒你不是一直仰慕文狀元嗎?現有拜到他門下的機會,你可得好好把握!”
哇——聞言謝尚眼前便是一亮,心道沒錯,即便因為避嫌取不成解元,但隻要他好好表現,作好文章,就能拜文狀元為師,得他指教,如此殿試中狀元的把握也會更大——中不了解元固然可惜,但千年來考場達成連中三元成就的也就十二人。
橫豎他的目標是狀元,解元不要也罷!
謝尚打開了心結,立便原地滿血複活,摩拳擦掌道:“太爺爺,我這就去把元大人的文章再讀一遍!”
李滿囤請客的日子終於定了,六月二十六,請全城的秀才童生,六月二十七請一眾的親朋好友。
似謝家現有九個秀才,便就發了九張請帖。
下帖子的陸貓兒告訴紅棗道:“小姐,太太說咱們家頭回辦這樣的大事,為防紕漏,倒是宴席當天請小姐早點到,替她掌掌眼。”
王氏既然開了口,紅棗必是答應。
和謝家其他的八個秀才告了罪,說要早些回娘家幫忙,紅棗便於二十六這天一早同謝尚到了謝莊。
為了不喧賓奪主,紅棗今兒穿了件粉色袍子加月白褶裙,頭麵於她娘讚不絕口的“因荷而得藕”的大珍珠外又添了兩朵芙蓉玉荷花以搭配身上的淺粉色袍子,妝也畫得極淡就為了營造個“清水出芙蓉”的意思。
進莊看到謝尚被請進客堂,隻她一路坐車到主院,紅棗也沒當回事,隻以為今兒除了李家三房人還請了不少外姓秀才,所以他爹娘給設了個男女大防。
進院看到她娘王氏今兒沒似往日年節一般穿紅袍,而是和她半月前一樣穿了件和秀才服同色係的深藍暗花袍子,紅棗便知她娘為了今兒的酒席必是下了極大功夫,不然不會留意到這穿衣細節。
今兒頭回做東道宴請城裏的秀才和他們的娘子,王氏為此已準備良久。但看到女兒來家,王氏還是虛心請教道:“紅棗,你慣常擺酒,且乘著現在客人還沒來替我瞧瞧這準備得可還妥當?”
“若差些什麽,你這就告訴我。”
俗話說“窮秀才,富舉人”,雉水城開私塾的秀才童生家境大都隻是小康——甚至不少人的娘子才隻得半套銀頭麵。
紅棗知道以她爹現在的家業在雉水城的秀才中已算中上——就這還是因為謝家現有的九個秀才占據了雉水城士林半壁江山的緣故。
故而紅棗看啥都說好——事實也是準備充分,哄得她娘眉開眼笑,高興道:“這回得謝你族長伯娘和你江嫂子,她們此前給你貴林哥辦過,有經驗,隻我可辦不成這樣!”
聞言紅棗不免又讚了陸氏和江氏一回,錢氏見狀少不得也來湊趣,主院裏立是一片歡聲笑語……
於氏坐椅子上瞧著滿頭金珠玉貴的紅棗和王氏有一瞬間的迷茫——同樣的過了十年,繼子成了秀才,妻女也都成了人人稱道的秀才娘子,身上再沒一點當年細水河岸打豬草的影子。
而她的親子嫡孫卻還隻是普通莊戶,每天賣菜跑商,一臉風霜,連帶他們的媳婦也跟著養雞種菜,終日勞碌。
所以過去四十年,她都籌謀了些啥?
明明前三十年都是順順利利,沒想這後十年卻全翻了盤——難不成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
該誰的終究還是誰的?
想到天,於氏下意識地看了一眼長案上供奉的金魁星像以及神像前堆積如山的瓜果供品,不覺苦笑——似她家菜園種了三棵瓜苗,今夏一共不過結了五個西瓜,而繼子家的神案一供便供了兩個。
隻西瓜就是這樣,更別提這屋裏的冰鑒了——她兩個親子的日子跟繼子完全沒法比。
郭氏上回見到紅棗還是女兒出嫁。現半年過去,郭氏不知道是不是身上衣袍映襯的緣故,紅棗的麵容卻是較記憶裏愈加的嬌俏粉嫩——和她那每日正午猶在小食鋪做生意的女兒沒法比。
想到女兒,郭氏不覺心歎一口氣:同堂四個姐妹,現就數她閨女玉鳳日子最苦。
紅棗不提了,桂圓是還沒到年歲,隻說定給陳玉的金鳳,將來雖說一樣也是看鋪,但山貨鋪子活計不重,日常隻要稱稱記記——城裏人買口蘑木耳都是二兩三兩的買,頂天稱個核桃也就是三五斤,根本不累人。
不似玉鳳開食鋪,養羊擠奶、和麵烙餅啥都得自己來,掙得就是一份辛苦錢。
郭香兒今兒來後已羨了一回李金鳳身上的桃紅色袍裙。
這件袍子原是紅棗今春新做的。當時因為謝尚不在家,紅棗閑則生非,便突發奇想讓針線房的人給做了兩件撞色衣袍。
衣裳到手後紅棗嫌棄這一件桃紅衣身搭配的蔥綠色領口鄉氣,就沒上身。
橫豎她也不差這一兩件衣裳。
李金鳳看端午節紅棗給的幾件袍子裏除了大紅的兩件外就數這件喜慶,方特地穿來賀喜。
郭香兒看紅棗盛裝而來,頭上的珍珠比她大伯母王氏頭上的更大更圓,忍不住嘀咕道:“大伯母的頭麵是七十六兩,二妹妹這套怕是得過百兩了吧?”
李金鳳看郭香兒一眼沒有說話。
李金鳳猶記得去歲她哥李貴富私下告訴她的李貴雨懷疑陳玉縣試得她大伯給謝尚文章指點的事。
過去一年李金鳳一直記得她哥的忠告遠著郭香兒,以免被套話——李貴雨能從縣衙發榜陳玉的名次推斷出謝尚的文章,她家和大伯家走得近,天知道李貴雨聽了她們的無心之言又生出什麽是非來?
總之,俗話說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小心駛得萬年船”,防著點總是沒錯。
李桂圓則笑嘻嘻道:“要不大嫂子去問問二姐姐?似我和姐姐都沒有珍珠,可不知道這具體的價錢。大嫂子再問,我們也不知道。”
郭香兒如何敢去當麵問紅棗,隻得訕訕道:“我就是白問一句罷了!”
“我以為大伯母先前和你們提過!”
……
對於謝尚這個女婿李滿囤是一萬分的滿意和一萬分的看重。
聽說謝尚來了,李滿囤領著李貴中和李貴林李興和親自到課堂的假山影壁處迎接。
客堂房屋有限,隻擺得下八桌席。為了請客李滿囤特地在客堂前麵搭了一個喜棚以招待沒有功名的族人,而有功名的客人和他爹、族長、他二伯都招待在客堂。
謝尚有功名自然是請進課堂招待。
自己作了一回文章,然後又看了謝尚作的同題名文章,李貴雨終於知曉了李貴林卡著縣試第一場、第二場進縣前二十才給謝尚文章秘法的用意——這背默不過關,破題都破不好,就算知道作文章的法子也沒用,隻是圖惹是非。
先前師傅們誇他作文破題有思路,隻不過是同窗比他更差,矮子裏麵拔高個罷了。
他實在是沒啥好自喜的。
俗話說“天外有天,人為有人”。隻可惜他到現在才明白這個道理。
對於謝尚縣試、府試、院試場場案首,李貴雨極為服氣,他很想請教謝尚於這《四書五經》的熟稔程度——是不是傳說中的倒背如流?
李貴雨坐在喜棚最近客堂的席麵上看著謝尚在他大伯父子和李貴林父子的族擁下進喜棚來與李滿倉、李滿園等幾個長輩見禮,然後又對族擁而來同輩的熱情招呼作圓揖以為答謝便就進了客堂,不覺歎息:他今兒又沒得機會和謝尚說話了!
收回目光,李貴雨看向手裏李滿囤的文章。
經曆了謝尚破題的打擊,李貴雨的心底終於生出了一絲謙遜,開始正視他大伯的文章——不管他大伯的秀才名次多落後,李貴雨想:但衝他大伯縣試第一二場能得前三,這作文破題的水平就比他強,就有他學習的地方。
事實上,謝尚的作文作得太好,每句都是暗辭典故,他讀都讀不懂,更遑論效仿了。
反倒是他大伯的文章引用有限,詞藻樸實,更方便學習。
……
散席後,紅棗悄聲和王氏道:“娘,今兒已經來了一天,三房親戚都已見過,明兒你和爹請全族人,我和你女婿就不來了吧?”
王氏聞言一愣,心裏有些失望,臉上便帶了出來。
紅棗歎息道:“你女婿金秋要考鄉試,再一個月就要去府城考試。”
“現每天都有限定的功課要做。似今兒來了這麽一天,一會兒家去還得全部補上。”
聽紅棗這麽一說,最近樂昏了頭的王氏方才省起來:女婿雖和男人同中的是秀才,但此秀才非彼秀才,女婿這個秀才案首是要下場鄉試的,不似她男人這個榜尾隻要高興就成!
“哎!”王氏趕緊答應道:“不來好。女婿的前程重要。”
“等女婿出門的日子定了,你捎個信來,我給你捎糕粽!”
坐上馬車,紅棗看謝尚又摸書,便拿走書本道:“大爺,歇一會子吧!”
“這搖晃的馬車上看書傷眼。橫豎剛我和我娘說了。咱們明兒不來。你明兒在家多看些也就罷了。”
謝尚詫異:“明兒不來沒關係?”
“本來有關係,”紅棗邀功道:“但我心疼大爺,便隻能拉下臉來求告了。”
聽說紅棗拚著得罪爹娘替自己說話,謝尚感動道:“紅棗,你真好!”
嚓,好人卡啊!
紅棗可不喜歡收好人卡,於是便想著彌補。
紅棗想想道:“大爺,這回我爹娘擱你這兒失的麵子,等你鄉試回來,可得好好替我爹娘補上!”
謝尚承諾:“一定!”
“倒時你說怎麽補就怎麽補,我都聽你的!”
如此紅棗方才覺得滿意,展顏笑道:“那我可得好好想想!”
作者有話要說: 這幾天都是6000多的雙更並一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