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祥笑了笑:“別吹捧太早,拿下和州再說恭維話也不遲。”
張獻忠咧嘴一笑:“闖王過謙了。現在咱們該怎麽攻?還是像昨天一樣集中攻打一個門嗎?”
高迎祥搖搖頭:“不能蠻幹,城門是防禦兵力最集中的地方,不能在這裏和他們糾纏,我們要在霧散之前,從城牆進行突破,攻入城內。有大霧掩護,守軍無法判斷我們的主攻方向,兵力肯定會撒豆子一樣均勻撒在四個方向,防線單薄,咱們就在北門和南門兩個相反的方向各選一段城牆,集中兵力攻擊兩個點,讓守軍增援也來不及。”
寅時一過,東方露出了白魚肚,茫茫一片的濃霧中,流民軍傾巢而出,再次從三個方向將和州城團團圍住,新一輪的攻城戰一觸即發。與此同時,城中各處不約而同燃起了大火,大人的驚叫聲、小孩的哭鬧聲響成一片,混亂漸漸波及到全城。
朱大典和蘇粗腿先後驚醒。得知城中起了大火後,朱大典披著衣服,叫來貼身隨從,命他去知府衙門傳令,讓衙門組織城內滅火。
蘇粗腿第一時間就猜測這火不是無緣無故燃起來的,肯定是人為縱火。他立即下令派人分別趕赴四個城門,確保城門的安全——既然城內有流寇的內應,就要防止他們攻擊城門守軍,打開城門放流寇大軍進來。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及時而準確的。北門就遭到了一小股賊人的攻擊,所幸人數太少無法奪取城門的控製權,等到蘇粗腿派去的人趕到支援後,這夥人全部被消滅。
城門雖然還在守軍的控製之下,可是城防的形勢並不容樂觀。借助濃霧的掩護,流寇於清晨發動了全麵進攻,北門、南門、西門同時告急,因為大霧,無法看清流寇的兵力布置,蘇粗腿無法判斷流寇的主攻方向,隻能將兵力均勻地分布於各處。守軍兵力遠遠少於攻城一方,這樣缺乏重點和針對性的兵力布置很危險,隨時有可能被對方集中一點進行突破,但是蘇粗腿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沒有更好的應對辦法。
本來城防人手就不夠,城中的大火又需要衙役、民勇們去滅火,要不然不等流寇攻入城內,和州就會燒成一片廢墟。缺少了民勇協助守城,城牆之上的兵力捉襟見肘。一個時辰後,就有流寇登上了北門附近的牆頭,以此為突破點,大批流寇齊聚這段城牆之下,不要命地往上爬,防線岌岌可危。
蘇粗腿聽到北門告急,立刻帶人前往支援。就在他率領標營與登上牆頭的流民殊死搏鬥時,噩耗再次傳來,南門附近的城牆也被突破,更多的流民湧上了城牆,該處守軍全部戰死。
蘇粗腿心中一涼,這就意味著南門失守了。以現在的處境,他已經抽不出兵力去封堵南門了,流寇肯定會通過南門進城,大勢已去。
他看了看前方仍然在源源不斷爬上來的流民,歎了一口氣,下令:“兄弟們,這裏守不住了,咱們撤。”
朱大典正在一處當地士紳的宅院中——這座宅院是主人自願獻出,作為臨時的巡撫行轅——焦急地等待消息,全城被大霧籠罩,四處傳來震天的喊殺聲讓他很不安。因為形勢不明朗,蘇粗腿建議他不要貿然上城樓坐鎮,而是原地等待消息。
和昨日的氣定神閑不同,忽然的大火和濃霧讓朱大典心中隱隱不安,幾年來領兵作戰的戎馬生涯告訴他,這次攻城能否守住是個疑問。
怕什麽來什麽,前院大門被人“啪”地撞開,蘇粗腿帶著人滿臉大汗地衝了進來,大喊道:“製台快隨我走,這城已經守不住了……”
朱大典心裏一驚,反問道:“怎麽就守不住了呢?走,走到哪去?”
蘇粗腿焦急地說:“來不及詳細解釋了,北門和南門同時失守,西門也被圍,咱們隻能從東門撤退……”
朱大典不甘心地說:“身為鳳陽巡撫,已經丟了中都、廬州,如果在我手中再丟和州,我有何麵目去見聖上?我不信擋不住這群烏合之眾,我隨你一起去北門、南門,擊退流寇……”
蘇粗腿無奈道:“製台,大勢已去,就不要自己騙自己了。你聽外麵的喊殺聲,流寇已經入城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朱大典還想再說什麽,蘇粗腿朝左右使了個眼色,然後說:“得罪了,製台!”
幾名士兵一擁而上,把朱大典架起來,雙腳離地,抬著他出了宅院大門,徑直往東門而去。
朱大典雖然口中仍然說著要與和州共存亡的話,可是卻任憑士兵抬著自己,手腳老老實實的一動不動,毫無掙紮的意思。一行人穿街過巷,很快就到達了東門。
此刻東門尚在守軍的掌控之中,負責城門防禦的士兵雖然還沒跑,但是已經被城中的喊殺聲嚇得麵如土色。蘇粗腿一馬當先,跑在隊伍最前方,大聲下令道:“打開城門!”
守軍聞言,忙不迭地打開了城門,把他們放了出去。經過城門時,蘇粗腿猶豫了一下,對守軍士兵低聲說:“城守不住了,你們想跑的話也跑吧!”
士兵們如蒙大赦,丟掉長矛、腰刀作鳥獸散。
出來東門幾裏,蘇粗腿等人仍然能看到城中大火燃燒產生的濃煙直衝天空,喊殺聲在幾裏外都能聽見,但沒有追兵從東門追出來,可能流寇都忙著劫掠去了,沒空來管朱大典這位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
崇禎八年三月十九日,高、張聯軍借助大霧,加上內應在城內放火,裏應外合,一舉攻破了和州城,劫掠財物無數。朱大典在標營的保護下一路東逃,無力抵擋數萬流寇大軍。聯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再打下了滁州,至此,朱大典所管轄的四府三州大部分區域都淪陷於高、劉聯軍的魔爪之下。被勝利刺激了的聯軍循著朱大典逃亡的線路,一直從安徽打到了江蘇儀征,兵鋒已經抵達江南地區,江南官府士紳惶恐不已,朝野上下一片震驚。
張獻忠咧嘴一笑:“闖王過謙了。現在咱們該怎麽攻?還是像昨天一樣集中攻打一個門嗎?”
高迎祥搖搖頭:“不能蠻幹,城門是防禦兵力最集中的地方,不能在這裏和他們糾纏,我們要在霧散之前,從城牆進行突破,攻入城內。有大霧掩護,守軍無法判斷我們的主攻方向,兵力肯定會撒豆子一樣均勻撒在四個方向,防線單薄,咱們就在北門和南門兩個相反的方向各選一段城牆,集中兵力攻擊兩個點,讓守軍增援也來不及。”
寅時一過,東方露出了白魚肚,茫茫一片的濃霧中,流民軍傾巢而出,再次從三個方向將和州城團團圍住,新一輪的攻城戰一觸即發。與此同時,城中各處不約而同燃起了大火,大人的驚叫聲、小孩的哭鬧聲響成一片,混亂漸漸波及到全城。
朱大典和蘇粗腿先後驚醒。得知城中起了大火後,朱大典披著衣服,叫來貼身隨從,命他去知府衙門傳令,讓衙門組織城內滅火。
蘇粗腿第一時間就猜測這火不是無緣無故燃起來的,肯定是人為縱火。他立即下令派人分別趕赴四個城門,確保城門的安全——既然城內有流寇的內應,就要防止他們攻擊城門守軍,打開城門放流寇大軍進來。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及時而準確的。北門就遭到了一小股賊人的攻擊,所幸人數太少無法奪取城門的控製權,等到蘇粗腿派去的人趕到支援後,這夥人全部被消滅。
城門雖然還在守軍的控製之下,可是城防的形勢並不容樂觀。借助濃霧的掩護,流寇於清晨發動了全麵進攻,北門、南門、西門同時告急,因為大霧,無法看清流寇的兵力布置,蘇粗腿無法判斷流寇的主攻方向,隻能將兵力均勻地分布於各處。守軍兵力遠遠少於攻城一方,這樣缺乏重點和針對性的兵力布置很危險,隨時有可能被對方集中一點進行突破,但是蘇粗腿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沒有更好的應對辦法。
本來城防人手就不夠,城中的大火又需要衙役、民勇們去滅火,要不然不等流寇攻入城內,和州就會燒成一片廢墟。缺少了民勇協助守城,城牆之上的兵力捉襟見肘。一個時辰後,就有流寇登上了北門附近的牆頭,以此為突破點,大批流寇齊聚這段城牆之下,不要命地往上爬,防線岌岌可危。
蘇粗腿聽到北門告急,立刻帶人前往支援。就在他率領標營與登上牆頭的流民殊死搏鬥時,噩耗再次傳來,南門附近的城牆也被突破,更多的流民湧上了城牆,該處守軍全部戰死。
蘇粗腿心中一涼,這就意味著南門失守了。以現在的處境,他已經抽不出兵力去封堵南門了,流寇肯定會通過南門進城,大勢已去。
他看了看前方仍然在源源不斷爬上來的流民,歎了一口氣,下令:“兄弟們,這裏守不住了,咱們撤。”
朱大典正在一處當地士紳的宅院中——這座宅院是主人自願獻出,作為臨時的巡撫行轅——焦急地等待消息,全城被大霧籠罩,四處傳來震天的喊殺聲讓他很不安。因為形勢不明朗,蘇粗腿建議他不要貿然上城樓坐鎮,而是原地等待消息。
和昨日的氣定神閑不同,忽然的大火和濃霧讓朱大典心中隱隱不安,幾年來領兵作戰的戎馬生涯告訴他,這次攻城能否守住是個疑問。
怕什麽來什麽,前院大門被人“啪”地撞開,蘇粗腿帶著人滿臉大汗地衝了進來,大喊道:“製台快隨我走,這城已經守不住了……”
朱大典心裏一驚,反問道:“怎麽就守不住了呢?走,走到哪去?”
蘇粗腿焦急地說:“來不及詳細解釋了,北門和南門同時失守,西門也被圍,咱們隻能從東門撤退……”
朱大典不甘心地說:“身為鳳陽巡撫,已經丟了中都、廬州,如果在我手中再丟和州,我有何麵目去見聖上?我不信擋不住這群烏合之眾,我隨你一起去北門、南門,擊退流寇……”
蘇粗腿無奈道:“製台,大勢已去,就不要自己騙自己了。你聽外麵的喊殺聲,流寇已經入城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朱大典還想再說什麽,蘇粗腿朝左右使了個眼色,然後說:“得罪了,製台!”
幾名士兵一擁而上,把朱大典架起來,雙腳離地,抬著他出了宅院大門,徑直往東門而去。
朱大典雖然口中仍然說著要與和州共存亡的話,可是卻任憑士兵抬著自己,手腳老老實實的一動不動,毫無掙紮的意思。一行人穿街過巷,很快就到達了東門。
此刻東門尚在守軍的掌控之中,負責城門防禦的士兵雖然還沒跑,但是已經被城中的喊殺聲嚇得麵如土色。蘇粗腿一馬當先,跑在隊伍最前方,大聲下令道:“打開城門!”
守軍聞言,忙不迭地打開了城門,把他們放了出去。經過城門時,蘇粗腿猶豫了一下,對守軍士兵低聲說:“城守不住了,你們想跑的話也跑吧!”
士兵們如蒙大赦,丟掉長矛、腰刀作鳥獸散。
出來東門幾裏,蘇粗腿等人仍然能看到城中大火燃燒產生的濃煙直衝天空,喊殺聲在幾裏外都能聽見,但沒有追兵從東門追出來,可能流寇都忙著劫掠去了,沒空來管朱大典這位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
崇禎八年三月十九日,高、張聯軍借助大霧,加上內應在城內放火,裏應外合,一舉攻破了和州城,劫掠財物無數。朱大典在標營的保護下一路東逃,無力抵擋數萬流寇大軍。聯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再打下了滁州,至此,朱大典所管轄的四府三州大部分區域都淪陷於高、劉聯軍的魔爪之下。被勝利刺激了的聯軍循著朱大典逃亡的線路,一直從安徽打到了江蘇儀征,兵鋒已經抵達江南地區,江南官府士紳惶恐不已,朝野上下一片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