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特聯邦,安地威爾山巔的洛林天文台,幾十名天文學者正在悠閑的喝著咖啡。(.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


    星聯二是星聯行星的第二顆衛星,而星聯則是陽星係第四顆行星。


    至於陽星係…這是大麥哲倫星係中的一個極其普通的太陽係。


    陽星係的位置位於銀河和大麥哲倫星流正上方,也為於銀河係的引力範圍之下,所以它目前也是在以一個恒定的速度靠近銀河係。


    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星係,誕生出一個小小的文明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不過他不是誕生在這顆巨大的行星星聯上,而是誕生在星聯的附屬衛星上。


    隻能說生命的奇跡充滿了偶然。


    星聯二的居民視星聯為上天賜給他們的禮物,自從有生命誕生開始,他們就一直對這個頭頂的龐然大物進行著狂熱的崇拜,信仰。


    並且於160年前,他們踏上了那片偉大的土地。


    這160年間,他們就利用極其原始的航天技術運送上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而到了現在,這顆巨大的星聯行星已經比星聯二上的人口數量還要多了。


    他們已經把星聯當成自己的母星了,並且還計劃著要炸掉星聯二。


    因為星聯二的重力會在周期的時間裏引起星聯上發生嚴重的地質災害。


    至於說多嚴重?


    嚴重到他們想炸掉這個真正的母星…


    此時他們的母星卻是因為氣候條件更簡單,所以成了很多天文台就建立在這裏。


    “14號恒星的信號消失了…”一個學生報告了一聲。


    幾個天文學家沒有動彈,實際上這種信號已經見得太多了。


    他們麵前的這個橢圓形(大麥哲倫視角)實在是太大,也太複雜了。


    每天不知道有多少行星在誕生著,又有多少正在消亡。


    未被觀察到的行星更是如同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就如同當初的地球,在第一次發現類地行星後直接就上了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


    但當類地行星在之後的幾年間發現了五百多顆後,就連天文雜誌都不再放在主頁了。


    所以一個恒星的信號消失了就消失了吧,說不準是被什麽東西擋住了呢…


    他們的猜測很準確,不久,14號的信號果然恢複了。


    然後17號的消失了。


    學生又喊了起來。


    那老師搖頭:“你能不能穩重一些,或許就是隕石或者行星擋住了光信號而已,不用太在意…”


    學生無言,就看著那個神秘的東西又擋住了15號星星。


    這次他不敢聲張,而是開始偷偷計算這個神秘行星的軌道。


    能當一個天文台的正式觀測員,他的數學和天文基礎本來就不會太差,經過一番簡單的計算後,他得出了結論…


    這是一顆正在向大麥哲倫星係移動的星球!


    結論一寫下,他就感覺有些好笑,現在大麥哲倫星係還受著銀河係的引力影響,又怎麽可能有行星逆著引力來到這裏呢?


    他決定再算一次。


    此時觀測台上的數據再次刷新後,他又得到了三個新的觀測數據。


    加上這三個數據後的計算…


    和上次一模一樣,並且,他還算出了那個行星的軌道!


    盡管結果不符合常理,但這就是事實,數據永遠比直覺要可靠…所以他必須得接受這麽一個現實,現在正有一顆行星從銀河係遠道而來。


    他將會在394年後到達陽星係,如果沒有轉向的話,這顆行星會和陽星係擦肩而過,並不會被陽星的引力所吸引。


    但是如果他稍稍拐一個角度的話…


    說不定這顆行星還會被陽星的引力所吸引,成為這個星係中十三顆行星之後的第十四顆呢?


    而到時候,星聯二的人是不是又多了一個新的移民方向?


    有了這個發現的學生偷偷看了眼老師,他們還在喝著咖啡吹牛逼。


    喝吧喝吧,在你們喝咖啡的時候,我已經有了一個跨世紀的發現,並且今天過後,我和你們就不是一個層次的人了…


    他沒有猶豫,直接將發現公布在了網絡上。


    這種發現的固定流程,一般應該是先交給導師審核,再由導師保證後送往天文係最權威的雜誌《星觀》,但是他一個籍籍無名的學生,難保老師不會侵吞他的發現。


    所以他幹脆出此下策,這種新時代出現的方式雖然不被那些老學究所接受,但國家和法律卻是認可的。


    他的信息一推送,關注他的人自然就得到了消息。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他的同學和學弟。


    很可惜沒有哪怕一個老師關注他,其實,還有大部分老師是不會使用網絡的。


    這些學生看到他的發現後自然也是先疑問,然後做觀察。


    軌道都已經給出來了,這些人隻需要調整一下望遠鏡的方向,自然就可以找到目標了。


    行星本身不發光,自然是無法被直接看到,但是他前進的時候會擋到一些恒星的光芒啊。


    根據再次觀察到那個恒星光芒的時間和原有的數據對比,就可以得出那個遮蔽物的直徑,和縱向速度。


    根據不同恒星光譜序列閃爍的間隔,可以推測出該行星的橫向挪移速度,再加上上麵的數據,就可以推測出,這顆正駛向大麥哲倫星係的行星的大小和軌道。


    很快,他們就得出了一個結論,一顆體積越有星聯九分之一大小的行星正在向陽星係行進,行進速度,到達陽星係的時間,都被這些同學們給補充了出來。


    這個天文發現幾乎是瞬間就震驚了整個星聯。


    畢竟這些學生是直接把結論放在網絡上了,國家一時間都還沒反應過來…


    等國家感覺到事情不對勁兒時,差不多全想i星聯人都已經知道了。


    現在做什麽都已經是無用,星聯人研究了半天,終於有了一個結論:“保持觀察…”


    這顆行星出現的太過詭異,上麵有沒有生命?有沒有水和大氣?適不適合人類生存?


    如果全是鑽石做的,那星聯上的鑽石能不能賣到白菜價?


    無數星聯人紛紛發揮想象力開始構思這個未知的行星會給他們帶來什麽變化,會不會一次碰撞後人們突然有了超能力,會不會和那個星球上的外星人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無數以外星人為主題的電視劇電影小說就這麽突然火了起來,而盡管行星到這裏都還有四百年,但廣大星聯人還是投入了極大的熱情來參與這場全民狂歡。


    本書的主角,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突然發現自己的手機鏈接到了那顆名為地球的星球的網絡的故事(四個的)…


    全新的音樂形式,全新的小說故事,擁有了這一切…


    我不成功,天理不容!


    好吧,以上純屬胡思亂想…


    星聯先觀測到了地球,但是在陽星這麽個大燈泡下,地球還真沒注意到星聯這個星球。


    他們現在的全部科技全部技術創新幾乎是全部投入到了蓬萊號的製造當中。


    而在建造外殼的這個基礎階段,最關鍵的程序反而很簡單,就是製造大量的氮化矽陶瓷部件。


    氮是空氣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矽則是大地中除氧以外含量最高的元素,這種元素配比不光是地球如此,絕大部分的星球都是如此,所以地球選擇以氮化矽做飛船材料,就是存的一種就地取材的心思。


    即使到了一個資源貧乏的星球,地球的瓷器戰艦也不會因為礦藏材料的缺乏而無法維修。


    同時因為份屬瓷器,它還不會如金屬戰艦一般被輻射,被瓷化…


    這種材料可是地球人首用的,帝落也好圖靈也好用的可都是全金屬艦。


    雖然一開始完全是因為鋼鐵儲備不足而倉促決定的,但是當氮化矽表現出越來越多的優點時,一些科學家就驚喜了,這種材料,是真的適合戰艦使用啊!


    (本來隻是隨便想到的,但是真查了查才發現,氮化矽這東西真的厲害…


    莫氏硬度9.5,10就是鑽石了…這絕對比鋼鐵巨艦結實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位麵文化商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橫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橫橫並收藏位麵文化商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