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那天正當馬天目在電話亭打電話時,江韻清跟在一名挑夫身後,從電話亭外匆匆走過。她雖不經意朝電話亭瞟了一眼,卻對一個男人的背影並不在意。


    她的心情是坦然而急切的。由於有了譚正藍無私的捐助,又加上組織的親力親為,遊擊隊急需的那筆經費,終於湊夠數目。她於1948年11月16日的下午動身,準備乘船趕往奉節,到達奉節的東門碼頭之後,再行一段山路,直接趕到青蓮鄉的秘密交通站。按時間測算,事先預定好的武裝起義,應在兩天前便已發生。她隻能由青蓮鄉的交通員護送,方能找到已轉移至萬縣大山裏的遊擊隊,見到彭定邦……早在數天之前,由組織上選定的黨員骨幹,已趕赴那裏。譚正林經過數次申請,也在隨行之列。他會早一些時間來到彭定邦身邊,兩兄弟之間自然會多些照應。所以說呆在重慶的江韻清,並不顯得太過焦慮。當她向譚正藍辭行時,譚正藍又再次叮囑她,除定邦需要照顧,你還需多費心,也要照顧好正林呀。他是譚家的獨苗,也是你的弟弟。兩個女人之間似乎訂立了某種親情的盟約,分手時雖顯平淡,心裏卻無不充滿感激和責任。


    夜色降臨之前,江韻清登上一艘木船。那一夜的航行波瀾不驚,滿天星雲在峽穀間忽隱忽現。她聽到山林深處傳來猿猴的啼叫,流水摩擦船舷,拍擊兩岸石壁,在幽深峽穀間聲音被無限放大,心裏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空曠。她在夜航船舒緩的搖擺中睡了整整一夜。那一夜沒有夢境。有時倏忽醒來,看見艄公披著蓑衣,遮擋著夜半降臨的寒露,煙鍋明明滅滅,幫他們祛除深夜裏的困乏。由於一路都是順流,他們隻消盯緊兩岸石壁,當船頭偏離航向,便伸出竹篙,撥正船頭,使船身在舒緩的溪流中有一個令人暈眩的擺動,繼續成全著她的睡眠。隨著清晨時分夜霧的降臨,江韻清幾乎看不清兩岸周遭的環境,覺得船好像漂移在夢中,令她生出一種孩提般的幻想。她用不甚準確的重慶方言問那船上的艄公:老板,奉節幾時到啊?艄公用濃重的奉節口音回答她:立馬就到囉。幺妹,你還是坐到船艙裏去吧。小心濺濕了衣裳,身子涼哦。一問一答間,無不充滿了輕鬆的愜意。


    奉節碼頭的石階上生了厚厚青苔,一級一級扶搖直上,級數雖不及朝天門碼頭數量之眾,但其陡峻程度,卻令朝天門碼頭上的挑夫望塵莫及。碼頭空寂。隻有三兩個挑夫等行船到來時,才會從石階上下來。他們大多沉默寡言,黧黑臉上是一副蕭索模樣。不會同你侃價,當他們隊雇主報出的價位不滿意,便擺擺手,默不作聲走開。頭纏帕子的挑夫走在前麵,由於是雇他到青蓮鄉,還有數十裏山路要走,江韻清便給挑夫付了雙倍的價錢。沒想到和他談好價錢的挑夫,卻將她的行李轉手,讓給了現在這名挑夫。江韻清有所擔心,與那挑夫打問,對方告訴他,護送她的人,是他的親哥哥,他們兩兄弟合夥來做這挑夫生意,顯然也不違背常理。而這位身材高大的挑夫更顯憨厚,走上一段石階,便會停下來,回頭等一下氣喘籲籲的江韻清。木訥笑著,露出焦黃牙齒,好像擔心她走丟,而拿不到自己應得的工錢。


    他們要經奉節東門巍峨的城牆,穿過整個奉節縣城。從西門出去,才能拐上通往青蓮鄉的山路。江韻清從這裏走過一次,群山環抱間的小城給她留下過深刻印象。城中全是青石鋪路,街道兩廂是擠擠挨挨的吊腳樓。紅色燈籠隨處可見,顯得異常鮮亮。身穿青色短衫的當地人光著腳板走路,頭上纏著黑色或白色帕子……那一路本該也是輕鬆愜意的,就像她登上碼頭的石階之後,看到霧氣全部消散,陽光穿透高大樟樹的遮蔽,斜射下來,能依稀看到不遠處城樓的門垛。但江韻清卻感到有些奇怪,那一路所見,竟充斥著一種肅殺氣氛。街道兩邊,全然不見平日裏販賣土產的商販,所有店門全都緊閉,偶爾會從一兩扇窗子裏,看見有人探頭向外張望。有孩子打開房門,嬉笑著跑到街上,卻被尾隨其後的大人恐嚇著拽了回去。屋門被倉促關上,發出雜亂聲響。偶爾會遇到一兩個路人,也是縮頭縮腦的樣子,全然不見平日裏的淡定和悠閑。腳步匆忙,不知是出城還是進城,卻全都沒有朝城門方向走,而是拐向另外一條狹窄的小路。


    挑夫在前引路,也拐到那條小路上去了。


    江韻清緊趕幾步,隨在他身後,向他打聽到底發生了什麽情況。挑夫低頭看他,臉上是一副驚恐神色,卻無從作答。江韻清幹脆停下,擔心挑夫騙她。想等有人經過時,再詳細打問一番。不想那挑夫轉回頭,嘴裏嗚啦叫著,衝她做著手勢,卻原來是一個啞巴。江韻清感到晦氣,更不想走這條小路了。但啞巴做出的手勢,卻令她感到震驚,甚而毛骨悚然起來。啞巴先是朝城門方向指了指,而後瞪大眼睛,豎起寬大的手掌,朝自己的脖腔做出砍伐的姿勢,嘴裏發出誇張的叫聲。而後閉上眼,抬起左手,揪住自己的頭發,揮手向天空一揚。又朝城門洞指。板著手指,一共數了十下,臉上露出痛苦表情。搖搖頭,對江韻清不管不顧,轉身向前,無形中加快了行進的節奏。


    江韻清自然不敢怠慢,亦步亦趨隨他前行。心裏卻完全亂了方寸。從啞巴的手勢中,她能讀解出砍頭的意思,卻完全解釋不了那誇張表情中的要義。明白砍頭定是在城門處發生,也難怪行人要繞開那裏。直到走完那條小路,走上通往青蓮鄉的山路時,啞巴的腳步才放慢下來。江韻清雖明白啞巴並未騙她。卻在這驚慌失措的奔突間,走得精疲力竭,喪魂失魄。


    青蓮鄉的聯絡站並不在鎮子上,而在離鎮子一公裏處的一個小村。江韻清隨同彭定邦初到奉節時,便在此處落過腳。負責聯絡的青年名叫木生,無父無母,和奶奶同住。他們的家安在村子西側,簡陋木板房駐紮在山腰。遠遠的,便見木生奶奶坐在門口。聽到腳步聲,端正腰背,側耳聆聽,稀疏白發被微風弄亂。江韻清叫了一聲:奶奶。老太太愣了愣,很快辨出江韻清的聲音,喜出望外說,我以為是哪一個呢!原來是“江姐姐”呀。說著,拄著拐杖,顫巍巍想站起來。被江韻清一把扶住,握住老人青筋暴突的手,蹲在她身前問:奶奶,你還好吧?


    好啊好啊。前幾天害了一場病,聽說你來,心裏高興,病就好啦。


    木生哪?


    一早就出去了。說是去接你。他還告訴我,怕你走錯路,讓我在家裏等你。


    江韻清付過運費,又幫那挑夫舀了水喝。挑夫喝得脖子上青筋暴突,喝完一肚子冷水,算是解了一路勞困,不聲不響朝來路走去。江韻清同奶奶有過一陣寒暄,從她嘴裏,得不到任何自己想要得到的消息。便將奶奶扶到屋裏。腳步遲緩移到路畔,朝山下呆呆望著。


    依稀能看到挑夫遠去的背影,他弓腰駝背,走路的姿勢隨意而疲遝。當轉過山腳,將從她的視線盡頭消失之際,又看到另一個身影從山腳冒出來。兩人像是進行了一次身份的置換,隻是朝這邊走過來的人,身材高挑,腳步輕快,顯然是急著趕路的樣子。


    她很快認出那是木生。臉上漾出笑意,嘴唇闔動,看著他一步步走近。隻是走到能互相看清對方的模樣時,木生的腳步卻慢下來,步伐變得遲緩。先是遠遠將她打量,待認定她的麵容之後,低下頭,全然沒有了往日的俏皮與親切。


    她叫了他一聲。向前邁步迎上去。發現木生對她似有防備,眼神躲閃,嘴裏嘀咕道:我一大早去接你,沒想到,你自己過來了。


    她笑一下。看著木生汗涔涔的臉。卻最終從他驚慌失措的眼神中,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扳住他的肩頭,不容辯駁地問道:木生,快告訴我,城門那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木生翻著眼白,看她一眼。難為的抖著肩膀,想甩脫她的手。卻不想被她另外一隻手攬在肩上,幾乎是拽在懷裏了。


    他像個犯錯孩子似的擺脫著她的糾纏,又有些釋然問道:你沒從城門哪兒過啊?


    江韻清含糊答道:沒有……


    我就是擔心你從那兒過,天不亮就跑到碼頭,等你等不到,就到城門那兒等。後來又轉回家裏看了一次……木生這樣說著,竟委屈的哭起來。他莫名的哭聲撩撥著江韻清的神經,抱住他,想把他攬在懷裏。卻不想被木生一把推開,淚流滿麵說:他們都死啦!頭顱被他們砍下來,就掛在城門洞那兒!


    她踉蹌著退了幾步。瞪大眼睛。木生的粗魯好似驚嚇到她,眼珠轉轉,眼白忽然上翻,身子軟遝遝倒了下去。


    醒來時她顯得異常平靜。臉上先是感到一隻粗糲的手的撫摸。歎息一聲,將那隻手握住,長長久久在臉上貼著。她知道奶奶的眼睛幾近失明,隻能通過手的觸碰,方能表達她的情緒。她暗自慶幸自己沒有流淚,傷痛和軟弱不會被老人察覺。等她坐起來時,把那隻手慢慢放到一邊,甚而不好意思的衝老人笑笑。老人睜著無神的眼睛,目光定定看著別處。木生雙臂抱膝,坐在床邊一張矮矮的板凳上,眼巴巴看著她。


    她的平靜讓他感到害怕。木生始終跟在她身後,看她洗臉,看她換了一身素色衣服。直到梳洗完畢,冷靜地對木生說,走,帶我去城門洞看看。木生才感知到一種轟然的喧響。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一意孤行,根本不聽勸阻,最後竟乖張說:你不帶我去,我自己去。說著,已轉身走到門外去了。


    奶奶始終坐在床上,直到此刻,才對木生發話:去吧,帶你姐姐去看看吧。不然,她一輩子也不會死心的。


    那一路她依舊走得異常平靜。全然不顧木生在他身後低低的啜泣。時間在短短的路途中消逝的極快,恰似夕陽在遠處山頭的滾落。當他們走到縣城西門時,木生變得警覺起來,拽了江韻清繞過城區,輾轉來到東門城牆之下。巨大的城牆陰影將他們遮蔽。她被木生拽到一片樹林裏,委身隱藏起來。仰頭看著灰白色的城牆。磚石因風雨的剝蝕而盡顯滄桑,垛口有的已經坍塌,在暮色中顯出犬牙交錯的形狀。堅固城牆上空無一物,此時夕陽正在變換顏色,收斂起刺目光芒。她見城牆半腰處的一株野生灌木,枝莖都被折斷,光禿禿懸在那裏,與從城樓頂部斜伸出的旗杆遙相對峙。微風拂過,依稀看到半截麻繩在旗杆上晃動的影子。江韻清死死盯著城牆上的一灘灘汙漬,它們成滴瀝狀,顯然都是從頭顱中流出的血印上去的。一道一道,有數十掛之多,顯得異常醒目。她想再看,此刻夕陽褪盡,善解人意地將夜幕沉降下來。


    他們把頭顱移走了……


    她聽到木生這樣悄聲說。沉痛中卻有著一絲毫不掩飾的輕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黨小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榮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榮書並收藏黨小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