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上帝的我們,難以相信人類曆史上還曾有過販賣黑奴的醜惡行為。而實際上,直到19世紀,這罪惡的生意依然還沒有消亡。


    那些海外有殖民地的歐洲國家,已經有相當長一段經營這一齷齪的買賣的曆史。盡管這種血腥的賺錢方式多年以前就已被宣布為非法,但實際上卻沒有被禁止,“黑貨”的交易市場主要在非洲中部。


    直到這個故事發生時,依然有好幾個自稱是相信的“文明”國家,沒有在“取消奴隸製公約”上簽字。


    你可能可以靜下心來,了解一下,為了給幾個還實行奴隸製的殖民地提供奴隸,奴隸販子們還在怎樣圍捕黑人?這種圍捕,可能會使整個非洲大陸的人口滅絕。


    你還應該了解一下,黑奴販子是在什麽地方、用什麽樣的手段,去進行這種野蠻的掠奪的?


    在販賣奴隸的全過程中,奴隸們的血淚有多少?


    奴隸販子們進行了多少次有組織的燒殺劫掠?而他們這麽幹,究竟是為了誰的利益?


    買賣黑人奴隸最初始於15世紀。


    先讓我們談一談這種販賣黑奴的製度是在什麽情況下開始發展的。


    有一批伊斯蘭教徒,他們被人們從西班牙趕了出來,就逃到了海峽對麵的非洲海岸去了。


    當時這一帶海岸是葡萄牙人的領地,於是,葡萄牙人就拚命圍捕這些伊斯蘭教居民。其中一部分難民被他們捕獲了,帶到葡萄牙去了。這些人就變成了奴隸,也就是在西歐出現的第一批非洲黑人奴隸。


    可是,這些伊斯蘭教徒的家裏大部分都是很富有的,他們的家族願出高價贖回他們。


    遺憾的是,無論他們出多少贖金,他們都贖不回這些伊斯蘭教徒,葡萄牙人拒絕釋放奴隸,因為他們要外國人的錢沒有用,他們缺少的是新創建的殖民地中的勞動力,也就是說,需要奴隸去勞動。


    伊斯蘭教徒的家庭設法贖回自己的親屬,於是就提出用數量更多的非洲黑人去換回他們的親屬。


    捕捉非洲黑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葡萄牙人認為這樣做更合算,也就同意了,從此,歐洲就出現了販賣黑奴的交易。


    到了16世紀末,各國都已普遍接受了這種可恥的交易。當時各地都存在著極其野蠻的風俗習慣,他們並不認為販賣黑奴的行徑是可恥的。


    各國都保護販賣黑奴的交易,為的是使新大陸的各個島嶼都能更迅速、更穩妥地殖民地化。


    的確,白種人還不能熟悉南美這種熱帶地方,還有些水土不服,還承受不了當地的炎熱氣候,曾有成百上千的人死去。


    而這些非洲黑人卻能忍受這種氣候。所以,用特製的黑奴船把這些黑人運到美洲殖民地去,就像海上貨運一樣非常正常了。


    這種橫渡大西洋的黑奴販賣活動,促使白人在非洲海岸的好幾個地方,都創建了販賣黑奴的公司,規模龐大。這種“貨物”在其產地花不了幾個錢就能弄到,但利潤卻很可觀。


    當然,為了建立海外殖民地,人力總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論從哪一方麵講,這也不足以為販賣活人的行為辯護。


    沒多長時間,反對販賣黑奴的呼聲就高漲起來了,大家要求各國政府,以人道主義為原則,頒布取消販賣黑奴的法令。


    1751年公誼會教友派領導美洲北部人民開展取消奴隸製的運動,此後的一百年,在北美爆發了美國內戰,即美國南北戰爭。


    奴隸製度是北美眾所周知、人人關心的問題,當時北美許多州都下令取消了買賣黑奴的交易。例如:弗吉尼亞、康涅迪克、馬薩諸塞、賓夕法尼亞等,他們還把黑奴販賣公司花很多錢運到各州的黑奴都釋放了,讓他們重新得到了自由。


    由公誼會教友派發起的這個運動,並不局限在北美的幾個州,就連大西洋對岸的歐洲人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雖然他們曾主張奴隸製度。


    特別是在英國和法國,這項正義的事業使許多誌同道合之士都走到了一起。


    當時響徹整個西歐舊大陸的口號就是“寧願讓殖民地毀滅掉,也不能使人道主義原則滅亡!”這一口號充滿了博愛的思想。


    雖然,當時解放黑奴問題,影響著整個歐洲的和商業的巨大利益,但這個口號依然在整個舊大陸廣為流傳。


    隨之,解放黑奴運動進入了。


    1807年,英國首先宣布,在自己的殖民領地,廢除黑奴交易。


    1841年,法國也隨後宣布了廢除黑奴交易的法令。


    兩大強國就此問題簽訂了條約,拿破侖在著名的“百日政變”時期,批準了互換條約的文本。


    但是,所有這一切不過是純文字性的表態宣言。那些黑奴販子的船,載滿了“黑貨”,依舊不停地在海上航行。他們把船從非洲開到各殖民地港口進行著黑奴買賣。


    人們采取了更加有效的措施禁絕這種極不人道的販賣黑奴的商業活動。


    美國於1820年,英國於1824年,分別宣布販賣黑奴的商業活動是海盜行為,從事這種交易的人一旦被抓到,刑同海盜,都會被判處死刑,他們在海上受到了非常嚴厲的追捕。


    隨後,法國也參與簽署了這項條約。


    但是,南美各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卻不參加這項條約的簽署,因此,這兩個國家仍在黑奴出易中獲取暴利。


    雖然,各國已普遍承認公海上對船隻的檢查權,但這種檢查,隻是對那些令人懷疑的船隻而言,核對一下懸掛的國旗是否與船籍證書一致。


    然而,廢除奴隸製的新法令,並不具備追溯以往的效力。即使人們不再販賣新的黑奴,原有的黑奴也依然得不到解放。


    英國在這種背景下脫穎而出,做出了榜樣。1833年5月14日,英國發表了一項宣言,解放大不列顛各殖民地的所有黑人。到1838年8月,共計67萬奴隸被宣布為自由人。


    十年之後的1848年,法蘭西共和國也宣布解放了法屬殖民地的奴隸26萬名。


    1859年,美國爆發了北部聯邦與南方同盟之間的戰爭,從而完成了解放黑人的事業,這一運動遍及整個北美大陸。


    因此,英、法、美三大國就完成了這一人道主人的事業。但在目前情況下,販賣黑奴的醜惡行為隻是有利於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隻是為了滿足土耳其和阿拉伯人的需要。巴西雖然還沒有解放原來買進的黑奴,但至少已不再增購新的黑奴,而且政府頒布法律,規定了在巴西新出生的黑奴子女都是自由的黑人。


    在非洲內地,那些非洲首領們為掠奪人口而進行血腥的戰鬥,正因如此,一些部落整個淪為奴隸。


    當時,押運黑奴的“沙漠商隊”走著兩條方向相反的路線,往西去的目的地是葡屬安哥拉,向東去的則是一條通向莫桑比克的路。


    在被販賣的黑奴中,隻有很少部分人能夠活著熬到目的地,有些被運到古巴,有些被送到馬達加斯加島,還有的被送到亞洲的土耳其或者是阿拉伯領地,再者是麥加或馬斯喀特。英法兩國的海上巡邏艦艇作用甚小,很難進行有效的監督,隻能阻止很少一部分黑奴販運的勾當,因為海岸線太長。


    即使如此,這些被販運的黑奴總人數是否還很多呢?


    的確很多!據估計,被運到海岸的人數至少有8萬。而這隻是死去的黑奴人數的十分之一。


    令人震驚的大之後,荒蕪的田地更加貧瘠,被燒毀的村莊已空空蕩蕩,河水裏漂浮著屍體,到處是凶禽猛獸。


    探險家利溫斯頓曾探訪過剛剛被黑奴販子掠奪過人口之後的村莊,這些地方同幾個月前比已是麵目全非。另有幾位探險家,例如:格蘭特、斯帕克、伯爾頓、喀麥隆、斯坦利等,他們在談及這片森林茂盛的中非高原時,也同利溫斯頓一樣,認為這裏是黑人酋長們廝殺掠奪的戰場。


    在中非的幾個大湖所在的區域,整個都是桑給巴爾黑奴市場的貨源地。在博爾、費讚和再往南的尼亞薩湖以及讚比亞河沿岸,再向西,在被勇敢的斯坦利考察過的剛果地區,都是同樣的景象:毀滅、和逃亡。


    這種販賣黑奴的罪惡交易,難道一定要到黑色人種滅絕才能停止嗎?


    難道他們也會像在新荷蘭1的澳大利亞人種2一樣被滅絕嗎?


    不,西班牙和葡萄牙各殖民地的黑奴市場,總有一天會消失的。銷路會被徹底斷絕,各個文明國家不會再長期容忍這種醜惡的行徑!


    1828年,各教國家的黑人奴隸都得到了解放,可在西亞的一些國家裏,這種使非洲人口銳減的黑奴交易,還在繼續。


    大量的黑人,就是這樣轉移到西亞國家的,因為從非洲各地抓運往東海岸的黑人,每年都在4萬人以上。


    早在1798年法國遠征埃及之前,就有成百上千的古代西蘇丹王國塞納爾的黑奴被賣往達富爾,同時也有很多達富爾的黑奴被販到塞那爾出賣。


    波拿巴將軍當時也買了很多這樣的奴隸,把他們編成衝鋒小隊。


    從那個時候到現在,這個世紀又過去五分之四了,但是黑奴交易並沒有停止,反而有所增加。


    西亞國家的黑奴交易十分猖獗,他們要用黑奴代替以前的白人奴隸。因


    1也就是澳大利亞,1606年荷蘭人命名為新荷蘭,1911年入英聯邦。


    2澳大利亞的土著。英國人大批移民以後,他們被排擠到邊遠地區,人口急劇減少。此,各式各樣的黑奴販了,都在大規模地進行這種可恥的商業活動。


    這些黑奴都像在波拿巴遠征埃及時期一樣,成了專門打仗的士兵。在尼日爾河上遊的一些民族中,那些酋長的軍隊有一半都是黑奴士兵。不過,黑奴士兵的境遇和自由人沒有什麽明顯的差別。


    可是,如果一個黑奴不是士兵,他就成了可以讓人當作“貨幣”使用的財產,在一些地方,軍官和官吏們的工資也是用黑奴“貨幣”支付的。法國有名的旅行家季約姆·勒讓曾經親自看到過這些情況,而且作了記載。


    以上所述,就是當前販奴活動的情況。


    必須進一步說明的是,有很多歐洲強國的代表,對於販奴交易表現出了一種令人失望的寬容姿態,絲毫也不以為恥。


    事實就是這樣的,一方麵是巡洋艦在不停地巡查著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岸,而另一方麵,圍捕和販賣黑奴的活動卻在非洲內地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押運黑奴的“沙漠商隊”就在某些官員麵前揚長而去,按照既定的時間趕路和殺戮!


    平均每販運一個黑奴到目的地,就有十個黑奴在途中死亡!


    現在你就可以理解迪克·桑德喊出的那句“非洲!這是非洲!黑奴販子橫行的非洲!”所包含的恐怖意味了。


    迪克·桑德判斷得非常正確,這正是對他們來說險象環生的可怕的非洲!


    不過,厄運帶他們登陸的地方,到底是非洲的哪一部分?


    迪克·桑德明白自己身處非洲西海岸,他還不得不肯定,“浪子”號就是在安哥拉海岸觸礁擱淺的。到處橫行的“沙漠商隊”都是以安哥拉為販運黑奴的集散地的。


    就是在這兒,數年以後,喀麥隆在南邊,斯坦利在北邊穿過了這兒,他們為此付出了很大的辛苦!


    這片廣闊的土地由本格拉、剛果和安哥拉三個地區構成,人們當時隻了解海岸一帶的情況,沿海岸從南部的奴爾斯河到北部的紮伊爾河,中間有兩個主要城市形成的兩個大港口:本格拉和羅安達,羅安達是葡萄牙王國所屬的這塊殖民地的首都。


    這個地區的內地,人們當時還知之甚少,很少有人敢於到內地去旅行探險。那裏氣候惡劣,土地潮濕、悶熱,寒熱病流行,土著人十分野蠻,甚至還有吃人肉的部落。


    部落間的戰爭常年不斷,土著人敵視外人,這一切都是迪克·桑德他們所麵臨的危險,艱難險阻,來自自然和人類的威脅橫亙在他的麵前。


    1816年,英國探險家屠凱曾經沿剛果河上行,一直走過了剛果河南岸距入海口200英裏處的鹹拉拉瀑布。可這200英裏太短了,不足以了解這一地區的全貌。就是這200英裏的探險,也已經使探險隊中的大部分專家和軍官死於非命了。


    37年以後,大衛·利溫斯敦從好望角北上一直到了讚比西河上遊。他以空前絕後的膽識,於1853年11月,從南方到西北方,渡過了剛果河上遊的一條支流貫古河,於1854年5月31日到達了羅安達港口,這是外界第一次揭開葡萄牙這片廣闊的殖民地的秘密。


    又過了18年,有兩位勇敢的探險家,從東向西穿過了非洲,他們都經曆了無法想象的困難,分別從安哥拉南方和北方走出大陸,到了海岸。


    從時間上講,第一個人是英國的海軍上尉維爾紀·豪韋特·喀麥隆。


    1872年,美國人斯坦利率領的探險隊到大湖區尋找利溫斯敦,人們認為他沒有解決問題。喀麥隆上尉提出由他去查找利溫斯敦,他的建議被接受了。


    喀麥隆上尉帶了迪戎醫生、陸軍上尉塞西爾·繆爾斐和利溫斯敦的侄子羅伯特·莫法,從桑給巴爾出發。


    他們渡過坦噶尼喀湖東麵的烏果果河,遇到了利溫斯敦的隨行人員,他們正把利溫斯敦的屍體運回東海岸。


    喀麥隆繼續向非洲西部前進,他下決心要從東海岸走到西海岸,經過烏尼揚揚貝、烏昆達、卡灰萊。


    在卡拉鎮,喀麥隆找到了利溫斯敦留下的文件。


    他渡過坦噶尼喀湖,訪探了所有被戰爭毀壞的村莊,被“沙漠商隊”搶走了人口的地區:紀郎巴、烏魯阿、洛馬未河上遊的分支河流、烏陸達、洛瓦勒,穿過了邦巴雷群山,越過了盧阿拉巴河,因為他們不能沿著這條河順流而下。


    喀麥隆渡過了寬紮河,目睹了沿岸的森林,也就是哈裏斯把迪克·桑德他們騙進去的那片大森林,這位堅強的海軍上尉,終於看到了大西洋,到達了本格拉港。


    在這次長達3年零4個月的旅行中,喀麥隆犧牲了兩位夥伴:迪戎醫生和莫拉。


    喀麥隆之後,是美國人享利·若蘭·斯坦利。他繼續沿這條路探險。


    我們知道,這位堅韌不拔的《紐約先驅報》特派記者,專門調查利溫斯敦事件的通訊記者,曾經於1871年10月30日,在坦喝尼喀湖的烏季季鎮,找到了利溫斯敦。


    從人道主義的意義上說,斯坦利很成功地完成了任務。他還想在地理科學考察方麵成就一番事業,他給自己定下了目標,就是要對這條眼下隻能遠遠望見的盧阿拉巴河,進行全麵的探測和考察。


    當斯坦利於1874年11月從東海岸巴加莫約港口向內陸西行的時候,喀麥隆還正在非洲中部一個什麽地方探險。


    21個月以後,也就是1876年8月21日,斯坦利離開了正在流行天花病,有大批居民死亡的城市烏季季。他用74天的時間,才走完了從坦噶尼喀湖到娘威鎮這段路。


    娘威鎮是利溫斯敦和喀麥隆都曾經到過的有名的黑奴交易市場,斯坦利在這個馬侖古人和馬紐埃馬人聚居的城市,看到了桑給巴爾蘇丹的軍隊圍捕黑人的可怕景象。


    當時,斯坦利準備對整個盧阿拉巴河進行考察,他準備沿河下行,直到入海口。他在娘威鎮雇了140名搬運工和19艘木船,這就是探險隊的全部人員和物資。


    探險隊從娘威鎮出發,一開始就與烏庫蘇的野蠻人進行了戰鬥,他們還要帶著船隻步行,以繞過那些無法通過的瀑布。


    船隊接近赤道時,在盧阿拉巴河轉向東北方的地方,遇到了好幾百個土著,他們架著54條木船,衝上去攻打斯坦利的船隊,最後,探險隊把土著人趕跑了。


    緊接下來,這位勇敢的美國探險家,沿河北上,一直到達北緯2度,在那裏,他發現了盧阿拉巴河就是紮伊爾河的上遊,也就是說,剛果河的上遊。如果順河上去,就會直到入海口。他邊同河兩岸的土人作戰,邊順流而下。


    1877年6月3日那一天,在越過馬薩薩大瀑布時,他的一位同伴弗朗西斯·波科克犧牲了。


    7月18日,他自己也連人帶船被衝到了姆貝洛瀑布下邊,可他沒死,這簡直是個奇跡!


    8月6日,亨利·斯坦利終於抵達了一個名叫尼桑達的小鎮,這兒距海岸隻有4天的路程了。


    兩天以後,他在邦薩·姆布果找到了兩個商人從安卜馬寄給探險隊的食品。


    斯坦利就在這個海邊的小鎮上休息下來了。他當時才35歲,可看上去已經像個老人。疲勞和動蕩不安的生活,兩年零九個月時間的穿越非洲大陸,使他過早衰老了。


    他當時已經知道,盧阿拉巴河一直通到大西洋。如果說尼羅河是非洲北部的大動脈,讚比亞河是東部的大動脈,那麽可以說另一條大動脈就是這條河了。


    它有三個名字:盧阿拉巴河、紮伊爾河和剛果河,長達2900英裏也就是4650公裏,把非洲的大湖區和大西洋連接了起來。


    不過,在斯坦利和喀麥隆所走過的兩條路線之間的整個安哥拉,1873年“浪子”號在非洲海岸觸礁時,卻是誰也不知道內情的神秘地區。


    人們所知道的僅僅是,安哥拉有三個極為重要的奴隸交易市場:比耶、卡桑日和卡索塔。


    迪克·桑德他們現在就身處此地,離海岸在100英裏以上,而且還有一位疲憊不堪的女主人和病情嚴重的孩子,還有幾個黑人朋友,他們可是奴隸販子獵捕的對象。


    是非洲,不是美洲!


    美洲,不論是氣候條件還是野獸、印第安人都不是那麽可怕。可這兒不像安第斯山脈和大海之間的那塊好地方,到處是村鎮,旅行者可以盡情享受……


    尼古魯那罪惡的手弄壞了羅盤,“浪子”號就永遠到不了那塊好地方了,當然也回不了它的故鄉舊金山了。


    不僅如此,大家現在到達的並非葡萄牙政府直接監督下的沿海地區,而是殖民地的內陸,“沙漠商隊”橫行,黑奴販子驅趕著奴隸,充滿了殺戮和血腥氣的中非!非洲最混亂的地區。


    15歲的迪克·桑德對這一切知之甚少。16世紀和17世紀那些經常從羅安達經薩爾瓦多爾到紮伊爾河旅行的葡萄牙商人和神甫口耳相傳的一些情況,以及利溫斯敦在1853年的那次探險後,記下的一些情況,僅此而已。


    不過,就僅僅是這些,也足以嚇倒任何一個不像迪克·桑德那麽堅強的人。


    處境險惡到了極點,這是誰也不願意接受,而如今卻真實地擺在麵前的事買!


    任何人都無法拒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五歲的船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儒勒·凡爾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儒勒·凡爾納並收藏十五歲的船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