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昀下朝之後興衝衝來到清寧宮。[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


    比起兒子,那兩個女兒算什麽!兒子才能繼承江山!隻有兒子才能繼承大寶!


    進來後,宮人們正要行禮。司徒昀沒心思搭理他們:“免了。”


    進宮便見王皇後抱著皇子,王皇後一身內衣,四邊窗戶緊閉,不敢在這時見風。


    見司徒昀後王皇後趕忙起身。


    司徒昀趕緊擺手:“罷了,你現在還在坐月子,見不得風。”命奶娘將皇子抱到自己跟前。


    皇子還沒張開,仍然是皺皺巴巴的模樣,但想到這個兒子帶給自己的利益,司徒昀不甚歡喜。


    “皇子諸事可安排妥當?”


    “妾身都準備好了。”王皇後慈愛看著自己孩兒,這可是自己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寶貝兒子,又是得天命降生的孩子,這是未來江山的主人。


    “妾身準備四個奶娘,還有太醫宮女等人候著。我兒斷不會出事。”


    司徒昀頷首,又問了王皇後的身子情況。“寧妃上午來送藥,你感覺如何?”


    王皇後臉色變了變,勉強笑道:“尚可,隻是到底不宜見外人,加上產房汙穢,沒讓寧妃進來。”


    司徒昀一聽,眉頭鵬,似乎聽出不對。


    王皇後趕緊轉移話題:“陛下,皇兒至今還沒取名,不知陛下的意思?”


    “先等等,這件事要再看看情況。”


    “看情況?”王皇後沉不住氣了,沒有名字,怎麽冊封太子?“那皇上昨日所言冊封太子?”


    “你是皇後,中宮所出的嫡長子自然便是太子。”司徒昀有些不虞,這種事情皇後還看不出來?他急需要一位繼承人來穩固自己的權利地位,將儒家那些老頑固籠絡到自己的陣營。


    雖說嫡長子繼位登基的情況很少,但這是儒家尊崇的禮法。有太子在,而且是嫡長子,儒家那些人非但不會反駁,反而會極力擁簇。就算他出事,那些人也肯定擁簇他的後人,而不是幾個王爺上位。


    但取名這件事另有深意,還輪不到司徒昀和皇後做主。


    見皇後沉不住氣,容貌也比產前憔悴幾分,皇帝有些抵觸:“罷了,你先歇息。”司徒昀拂袖離去,沒理會皇後,隻是讓人小心照顧皇子。


    王皇後臉色變了,在司徒昀走後詢問左右:“剛剛本宮說話,可說錯了什麽?”


    “沒。”旁邊心腹自然不會說皇後要求立儲這件事,眼珠子一轉:“剛剛陛下問及寧妃的事情,娘娘那般回答或許讓陛下察覺到什麽?”


    “本宮回絕一位宮妃請安,難不成這還錯了?如今皇子最大,難保這些後妃有什麽歹心,小心提防看守清寧宮,這也有錯?”王皇後氣機,摔了瓷器,扭頭進屋。


    後麵幾位女官相互看看,歎息不已:“娘娘產後的脾氣是越來越大了。”但畢竟是皇後,如今又即將有太子傍身,未來的太後娘娘,不得不敬。不出意外,自家上司就是未來最尊貴的女性。


    幾位宮女上前收拾瓷器碎片,小心翼翼安撫自家娘娘。


    司徒昀從清寧宮出來,吩咐小祥子:“你去打聽下,看看今天清寧宮發生什麽事?”


    “喏。”小祥子派人去打聽,不多時回來稟報:“今天早晨寧妃娘娘過來送藥,吃了一個閉門羹不說,還聽說皇後娘娘派人將湯藥給倒了。”


    小祥子不傻,昨天跟司徒昀、衛芊前去太極閣,後來又見司徒昀睡在永福宮。這位宦官心中有一杆秤,知道現在誰最得寵,老老實實稟報。


    司徒昀目光閃了閃,又問:“現在寧妃在何處?”


    “宮人說,寧妃娘娘後來去給賢妃娘娘和文妃娘娘送藥。之後就去寧壽宮了。”


    “擺駕寧壽宮。”司徒昀上輦,心中對皇後所為越發看不過眼。


    到底不是當皇後的料啊!


    想到當年自家太子哥哥的太子妃,再看看自己這位王妃出身的皇後,司徒昀對太上皇又有埋怨。“那位皇嫂何等風度?當年父皇的確是偏心啊!”


    當年幾位皇子中,就屬他的王妃地位最差,家世最不好。這種人家出身的女子,執掌一座王府都尚且勉強,更別說母儀天下。


    雖說後宮不能幹政,但好歹要有些敏感度吧?現在什麽局勢居然還看不懂?沒看到最近吳貴妃和賢德妃都老老實實等皇後生養,連立太子的事情都沒反對?


    換做別的皇帝要立太子,後宮絕對掀動波瀾。[.超多好看小說]但為什麽這裏沒事?說白了,就是太上皇還在。對東宮下手,斷絕司徒昀的子嗣,也就意味著對自己殘忍。


    這兩位正妃娘娘就算不甘心,也老老實實等著。


    “暫時忍過這一時,等太上皇死了,皇帝位置穩固,到時候對一個小小幼年的太子,難道還不是任人揉捏?”


    二妃目前都沒子嗣,還不到真正奪嫡爭龍的時候,暫時可以忍忍皇後的氣焰。再說了,太子未必等於皇帝,就看司徒昀這一輩的例子便可見一斑。


    畢竟賈史氏和吳國老教導出來的女兒家,就算在政治敏感度上不如衛芊得賈代善傳授,但二人氣度儀表都非王皇後可比。


    若非王皇後跟司徒昀走過最艱難的一段路,司徒昀現在絕對不是這個態度。


    “她還真以為當上皇後就安全了?”


    本朝可是古往今來少有的雙帝齊出,規矩自然和其他朝代不同,很難找到參考的例子。


    “兩年皇後生涯,不過學了個麵上功夫,這裏子還是昔年那個幸子氣的王妃。”司徒昀有些無奈。這種王妃管理後宮,能夠服眾嗎?能夠壓製哪位妃嬪?


    “所以,還是需要母後暫時管理後宮。先看看吧,過幾年再說。”


    擺駕寧壽宮,正巧見衛芊正和陳太後商議太子的名字。


    “本宮覺得‘傑’這個字不錯。人傑英豪,這才是本宮的乖孫兒。寧妃?你怎麽看?”


    “妾身不敢妄論,畢竟這是皇後娘娘骨血。”


    “皇後出身幸,見識淺薄,懂得什麽?”


    司徒昀進來後,見二人也在討論名字,不由皺眉。皇後要取名,他為什麽不願意,就是因為他想要讓太上皇來取名,為的便是太上皇的親口承認。


    但怎麽寧妃這邊也在和太後商量名字?


    司徒昀覺得自己這位“隊友”不會看不出來這名字背後可以操作的地方。


    “母後也就算了,她怎麽也犯糊塗了?難不成這是女子們的通病?”


    衛芊和陳太後對坐,二人麵前的桌上擺著五個金鎖。這是陳太後命人趕工製造而成,精致的金鎖上寫著五個名字:“傑”“熹”“燾”“照”“熙”。


    見司徒昀前來,衛芊起身:“妾身今早去太極閣,這是上皇定下的五個字,陛下看看哪個更合心意?”


    “父皇開口了?”司徒昀大喜。讓衛芊坐下,自己又添了椅子,準備研究取名。


    衛芊似乎有些不安,忙道:“陛下在此,哪有妾身坐正座的?而且這取名問題,還是找皇後娘娘來的妥當。”


    “皇後?”司徒昀搖頭:“她好好坐月子,比什麽都強。”隻要皇後不惹事,他就謝謝這位了。


    陳太後看不上王皇後的性子,安撫衛芊:“這是本宮宮裏,你隻管坐著便是。回頭本宮還指望你幫忙主持這次選秀。”頓了頓,陳太後扭頭對皇帝道:“皇後在安養,吳貴妃這段時間養病,賢德妃需要照顧公主。本宮瞧著,宮裏麵也就寧妃最妥當。十日之後的選秀就讓寧妃陪本宮主持,你看如何?”


    “寧妃辦事妥帖,這是極好的。”司徒昀對一路上走來,對後宮諸人有一個分劃。


    皇後嘛,敬重有加,畢竟是糠糟之妻。但指望她幫助自己拿到真正的皇權?別說她,就連她母族都不頂用!


    鄧昭儀和李昭媛屬於寵妾,寵愛有加,可以當做自己的解語花。但其他方麵就跟不上了。把玩尚可,但不能倚重。不過前朝借助她們母族,可以給幾分顏麵。


    吳貴妃、賢德妃、文修儀以及衛芊,都屬於能夠跟他數得上話,腦回路在同一個檔次的人。吳貴妃因為家族緣故,目前暫時冷落。賢德妃和文修儀要照顧孩子,也隻有衛芊這位戰友能夠幫一下自家母後。


    “不過寧妃的等級太低了,需要提一提。”


    四妃是別想了,衛芊生不出來孩子,除非大功,不然很難晉升四妃之位。而從九嬪進位,目前九嬪隻有四人,第一位的鄧昭儀,第三位的李昭媛,第四位的文修儀,第七位的衛芊。


    “本宮瞧著三昭之中的昭容之位還懸空,不如讓寧妃補上?”


    衛芊一聽,趕忙起身:“妾身無功,豈敢冊封高位?”


    “這幾天你忙前忙後,怎麽說無功?”陳太後繼續勸說司徒昀,衛芊連連擺手:“文姐姐還是修儀,而且有生育之功,妾身哪敢在她之上?”


    “那就把文妃進位昭容,你進位修儀,回頭再雀人填補剩下五個妃嬪職位。”陳太後當即道。


    衛芊一驚,看向陳太後。隻見陳太後對自己眨眼笑,哪裏還不知道太後這是以退為進?


    “陛下的意思呢?”陳太後看向司徒昀,司徒昀本就有趁機大封後宮的打算,頷首:“寧妃幫朕參謀名字,回頭朕再決定。”


    “不錯,寧妃你給我們母子謀劃下,看看哪個名字更適合我家乖孫兒。”


    “傑”“熹”“燾”“照”“熙”。


    衛芊看罷,道:“傑,正如太後娘娘所言,卓越非凡可謂傑。”


    “熹,有光明絢爛之意,晨熹而燦之。可代指晨曦,一日之初唯晨計也。”不過衛芊不喜歡這個字,用這個字很容易想到某一位大賢。


    “燾,同樣有長明之意。上為壽,意之為久;下為火,熊熊不息。更有長壽安康之意。”


    “照,有日光等意,但妾身不喜,畢竟這個字太常見了。”


    “熙,有光明興旺之意,可作參考。”


    司徒昀思索著,見太後將“照”字金鎖撤下:“昀兒這一代以日為首,有光明璀璨之意,下一代秉承父德,同樣該如此。”又把“傑”去掉。


    “照字太過平凡,不如也去了吧。”司徒昀又去了一個字,最後隻在“燾”和“熙”之間選擇。


    陳太後搖擺不定,司徒昀也有些為難。


    衛芊更是無所謂的態度,突然想起一事:“雲漢之章,融為慶雲,結為甘露,融而不晞,結而不散,以燾冒其子孫。”燾在這裏,有綿延長久之意。


    這是前世宋朝蘇軾所言。這個紅樓世界隻有漢唐,沒有宋元明清,所以此言不得流傳。


    “此言是何意?”


    “妾身小時候聽旁人所言,乃蔭庇後人之意。”


    “雲漢之章,融為慶雲,結為甘露,融而不晞,結而不散。”司徒昀口中念叨,不住點頭:“好文采,此人必是大賢之流!”


    “山中高士,想來有其不凡之處。”衛芊道:“蔭庇後人,香火綿綿,不如便讓太上皇來庇護這位嫡孫長命百歲吧。”


    換言之,暗示太上皇在宮中保護太子?


    司徒昀允諾,提筆把衛芊所言詩句寫下,並且將金鎖送到太極閣。


    次日,太極閣連下數旨。


    第一條,命陳太後執掌大明宮諸事。不論太極閣還是掖庭乃至皇帝後宮,皆由太後暫時打理。


    第二條,賜皇長孫名“燾”,冊太子之位,尊主東宮。三日之後太廟祭祖,告慰先人。


    第三條,申斥甄貴太妃,並且將太極閣中一大批宮人撤裁,連帶掖庭後宮中不少人也跟著出現調動。


    第四條,忠純,忠順,忠孝三王皆被訓斥,被太上皇逮了個理由罰俸一年,閉門思過。


    第五條,賜衛芊一柄如意,並讓人帶了句話“金玉相碰,金完玉碎。玉乃易碎之物,需好好照看。”


    旁人眼中這是恩典,但是在衛芊耳畔,無疑是警告。


    警告衛芊伸手太長,區區一女子在後宮之中肆意妄為,當心某一天芳魂消隕。


    在其他宮妃心生嫉妒的時候,衛芊托著如意把玩:“這位太上皇終歸還是有幾分理智。”


    畢竟是兒子宮裏麵的事情,他一個公公不便插手。而且一個沒有子嗣,沒有威脅,僅僅有些手段的宮妃還不被他看在眼裏。


    敲打警告是警戒,何嚐不是給她留下幾分情麵呢?


    太極閣傳下旨意後,宮外諸人心思各異,但都已經明白太上皇的意思。


    “東宮穩固,就算當今出事,未來也有太子繼承皇位。”


    尤其是幾位王爺被打壓,嚇得後麵的弟弟忠勇郡王魂飛魄散,再不敢有其他念頭,專心擁護司徒昀的統治。


    既然自家父皇不能給自己親王之位,那麽隻能依仗這位皇兄。


    幸好為時不晚,他還沒做什麽歹事。司徒昀需要用人,自然會接受這個弟弟的效忠。


    立儲之後,司徒昀的權利明顯更大了一些。而且有子嗣的皇帝,大臣們才能真正放心輔佐。前朝順遂,大喜過望之下司徒昀開始封賞後宮。


    皇後封無可封,僅僅是賜下金珠如意等珍寶。


    吳貴妃無功無過,賢德妃生育公主,大功一件。司徒昀思來想去,給賢德妃提了一層位置,將德妃之位擢升至淑妃。


    貴惠淑德四妃,提了一位,雖然和吳貴妃的距離猶在,但好歹跟後麵人甩開差距。元春心中放心,不然的話她卡在德妃的位置上,別人想要上位隻能踩著她走。這又哪裏是那麽容易的?


    但她進一位後便有了餘裕,後人進位也可擇德妃而上,而不是壓在她頭頂。


    再度保持自己後宮第三位的席位,賢德妃心中鬆了口氣,又開始琢磨怎麽才能更進一步搬倒頭頂那兩位。


    賢德妃進位,後麵諸人也大為欣喜。但是司徒昀對她們沒有冊封,僅僅把文修儀放在九嬪第二位,衛芊領了修儀之位。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今有充儀衛氏,淑慎性成,勤勉柔順,性資敏慧,率禮不越。協太後梳掖庭之製,挽子嗣而健安康。著即冊封修儀,寧妃封號不變,欽此。”


    入宮第二年便換了妃子印,而且從最初的充媛開始,已經把九嬪之位走到一半。


    而且,衛芊觀望自身鳳氣,那隻丹鳳再度生出新的翎羽,如同巨大的火掃般搖動。丹鳳在頭頂展翅長鳴,其聲勢比前麵的李昭媛還要華貴。


    “鳳氣養人,看來我下一次突破境界也快了。”


    衛芊拜謝之後默默盤算。而後宮之中掀起波瀾。


    文修儀聽聞衛芊將昭容之位讓給自己,心生感激不會對衛芊有惡。但鄧昭儀和李昭媛隱約感覺不妙。到了她們這種位分,想要步步高升談何容易?尤其是前麵有人堵路的時候,不把絆腳石搬開可怎麽辦?


    二妃心中結局,彼此互動有無準備打壓。因此,對衛芊後麵白素和石青瀾進位九嬪之末,倒沒什麽在意的。


    而且這兩位天天撕,如今白素比石青瀾高了一點點位分,恐怕二人爭鬥都來不及,更別說給前麵幾位添堵。


    “她區區一喪父克夫之婦,有何資格在這時候晉升!”不單單鄧昭儀等人,皇後娘娘大為驚怒:“賢妃和文妃畢竟有公主在,她何德何能?就憑當初在清寧宮待了一夜?”


    “哼!沾我兒的光,居然還敢惑媚陛下,將他拉入永福宮。”皇後最恨的一件事是什麽?當初生產之後皇上沒有見她一麵,直接從清寧宮離開。


    雖然司徒昀二人是去找太上皇討說法,但是皇後不知道啊。加上那晚上司徒昀在永福宮,自然又給衛芊拉了仇恨。


    不過目前雖然樹茂蔥鬱,但根深蒂固,有太後娘娘撐腰,即便是皇後也無可奈何,隻能眼睜睜看衛芊步步高升。這速度比元春等人高多了。


    而且,協理太後管理掖庭,這是元春二人都沒有的待遇。


    “未來需要跟這位妹妹好好聊聊了。”元春和吳貴妃同時想到,派人去給衛芊道賀。


    元春:“表妹靠著太後,加上本宮暗中勢力。聯手之下應該可以占據主導權。而且德妃之位空出,未來可以許諾助她一臂之力。”


    德妃之位,目前虎視眈眈的人絕對不少。


    吳貴妃暗道:“若能夠聯手賢德妃和這位寧妃娘娘,我三人架空皇後應該是沒問題的吧?尤其是目前德妃之位空出來,隻要操作得當,讓衛芊坐上這個位置。我們又都是勳貴之後。對了,讓父親跟賈府那邊聯係。賢妃那個弟弟似乎快到相親的年紀了?還有衛家,寧妃的弟弟雖然歲數小些,但跟三妹妹年紀仿佛,或許可以……”


    各人打各人的算盤,衛芊接旨之後又問了賈府情況。


    司徒昀除卻冊封六宮之外,還對賈赦父子進行讚賞,尤其是賈璉,在禦史台的官職提了提。對外明晃晃當做司徒昀的嫡係在培養。


    “太上皇這次放權,已經是表明對司徒昀的支持。接下來皇上要做的,應該是去六部之一徐徐謀劃。”


    “六部之中,吏部、兵部、戶部不可能這時候讓出來。唯有禮部、刑部以及工部,禮部已經是司徒昀的人,刑部有大理寺製衡,意義不大。這麽說,司徒昀的目標應該是工部?”


    衛芊入宮一年多,加上中途島那邊請人教導治國之道,暗中猜出司徒昀未來在朝中布局。


    命紅椿召賈玫入宮。


    “請母親入宮,本宮要跟她吩咐一下,讓賈璉表哥未來向著工部發展。還有賈雨村,這枚棋子該動動了。薛家人也需要利用下,你讓母親回頭去問問,看看薛家這次選秀到底圖的是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驪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痕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痕之月並收藏驪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