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乘舟入齇,鱸公掛冠歸蓴吳。[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司徒昀看見衛芊送來這四道菜,哪裏還不知道衛芊的心思?
陶朱酥,陶朱公,指的是春秋時期的範蠡。旁邊那道湯羹又名“太湖鼇魚”自然指的是範蠡滅吳之後隱退太湖。鼇魚湯裏麵的幾塊豆腐,莫非便是傳說中的西施豆腐?
而後麵那句雖然也有吳,但此吳非彼吳,指的是鱸公張翰的家鄉。一道清蒸鱸膾,一道野菜純羹,說的是張翰思念故鄉,無心官場,最終棄官而去。
兩者相加,便是衛芊無意涉足朝野。昔年和司徒昀約定完成,有心功成身退歸隱金陵之意。
“這丫頭應該是看出朕的意思。”詩經菜是第一層意思,但其中鵲巢之類的菜肴更有另一層暗示,不需要擔心如今朝廷爭鬥,我隻會為你準備好後宮寢殿。也就意味著司徒昀有心讓她從一開始便執掌一宮。
薛寶釵和林黛玉到底年紀小,不懂後宮規矩,不了解後宮傾軋。但衛芊看得分明,司徒昀意思很明確,隻要自己入宮,可以不跟其他人一樣慢慢從寶林貴人之類的地位爬起。隻要進宮,便是一宮主位,四妃九嬪之一。這才是鵲巢之意。
但衛芊對入宮雖然有心理準備,可總有幾分遲疑,根據目前朝野中的風聲,或許不需要入宮便可以解決問題。於是,用四道菜表達心意,隱晦拒絕。
宮中無隱秘,司徒昀接到四道隱世菜的時候皇後等人接到消息。
皇後大鬆了一口氣。在司徒昀送詩經菜的時候差點沒把她嚇到。放眼後宮,哪位妃子有過這種待遇?當即和自家母親商議,讓父親在朝堂之上抵觸衛芊入宮。
“還沒入宮就這樣,若是入宮了還了得?王府側妃之禮,放到皇宮莫非要給她一個正妃的位置?”
本朝規矩,有四妃九嬪之說。
四妃以貴為首,貴、惠、淑、德。吳貴妃因為家中勢力大,司徒昀有心借助吳家來平衡朝野,直接便給了貴妃之位。
她的家世也正好符合“貴”這個字。在後宮諸女中身份最高,別說那些普通貴人,就連皇後和衛芊都不如她。
而其他三妃目前懸空。
衛芊當初也是太上皇選擇的側妃,這要是入宮了,至少不能比吳貴妃差太多吧?
怎麽著也要從惠、淑、德裏麵挑,立馬空降一位後宮大佬。別說皇後和吳貴妃不樂意多一個對手,就連下麵那些低位分的妃嬪們也不樂意頭頂再來一座大山。而且看皇上的態度,似乎對這位未曾謀麵的娘娘很在意?至少她們沒信心壓下衛芊。
“現在賈元春已經霸寵一方,再來一位表妹,屆時我們連湯水都喝不到!”諸位妃子思索清楚,紛紛和自家人聯係,想辦法阻攔衛芊入宮。
而賈元春的心思最矛盾。如今她獨寵六宮,不希望有人前來分寵。尤其是和皇帝有舊的恩人。但是她的確需要人幫忙,她自己一個人勢單力孤,在後宮這邊被屢屢打壓。原先的盟友皇後根本靠不住,隻能另謀他途。
“衛芊表妹是聰明人,合則兩利的道理未必不懂。我們二人聯手至少可保賈衛兩家一世富貴。”賈元春遲疑不絕,畢竟衛芊跟她不同,如果進宮後直接便是高位妃嬪,到時候誰人為主還是兩說呢!
不提宮中諸妃心思,衛芊在送菜之後林黛玉私底下問起這件事。
“姐姐沒有入宮的念頭?”
衛芊淡淡一笑:“丫頭,你太年輕,真以為入宮是一件好事?而且……給你講個故事吧。”
“以前有一個鄉紳,在一次遇難時被人所救,後來又有一次偶然機會救下另一個男子。當他為自家女兒選夫婿時此二人皆至。你說,他是選擇救自己的恩公,還是選擇被自己所救的人?”
“這……”林黛玉隱約明白衛芊的意思。“被自己所救的人?”
一聽,香菱在邊上抱著白雲貂,忍不住問:“難道選擇恩公不好麽?正好可以報恩啊。”
“但是選擇恩公,日後就會無時無刻不提醒他,自己被人施恩,先天低人一頭。”衛芊悠然道:“但是選擇被自己救下的人,那麽日後每天見麵,便會想起自己曾經做下的善事。[.超多好看小說]一個受人恩惠,一個施舍恩惠,心中的感覺可天差地別。”
“昔年我對今上有恩,隻要他設法還恩即可,至於什麽婚約,我可不想天天讓他想起當年的事情,以為我在挾恩圖報。”
林黛玉恍然,突然又想起一事:“但姐姐拒絕陛下後,日後再要提親可就難了。”
“女人並非隻有成親這一條路。”衛芊不以為然,也不願意和林黛玉繼續討論這種問題:“別說姐姐,你這些年過得如何?我當初傳授你的靜氣撫琴之術,練得如何了?”
當年衛芊憐惜林黛玉的資質,刻意傳授邀月圖讓她觀想。不過名義上說的是練琴時候的凝思竅門。
“母親走了之後日夜憂思繁重,幸好有姐姐當年傳授的撫琴之術調理,總算是解開心結。”林黛玉淡淡一笑,如今她有弟弟需要照顧,並非孤身一人,精神頭自然不一樣。
“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夜裏觀想時,總能感覺到二太太的院子裏似乎有一股親切的氣息。”每天晚上觀想,恍惚間能夠看到一輪明月當空。但是吸收月華時還能感覺到另外一個人也在這麽做。
衛芊將手指藏在袖子裏,掐指一算,頓時恍然:“薛家寶釵丫頭小時候也因為疾病被高人指點,會一些凝神的法子很正常。”
月聖女!衛芊心中明白,薛寶釵之所以也能吞吐月華,完全是當年月聖女洗禮點化的緣故。
“不過這二人觸及仙道,和寶玉那小子的關係應該不好吧?”於是,衛芊試探詢問。
林黛玉此時年幼,想了想道:“表哥待我不錯,我二人聽說得來的。前兩天薛家姐姐還建議要做一個詩社。寶玉拉著我說要一起參加。”
“薛寶釵要建立詩社?”衛芊聲音有些驚訝。
“怎麽,姐姐也感興趣?”
“姐姐就免了吧。”衛芊略微搖頭:“我對詩詞歌賦可不怎麽上心。若是背點道家典藏還能玩一玩,這種東西你們這些小丫頭們慢慢玩吧。”
“姐姐正是花月年華,何必這麽自謙。”林黛玉恬恬一笑:“說的好像姐姐多老似的。”
“至少比你們大幾歲。跟你們這些丫頭片子玩不到一起。”衛芊意有所指,林黛玉臉色一僵:“姐姐還在記恨探春妹妹?”
剛剛眾人給衛芊道喜時,探春建議從衛芊這沾沾喜氣,一起瞧瞧那些禦菜。結果隨手被衛芊將那些菜轉給王熙鳳,讓王熙鳳收拾去了。
“探春妹妹年紀小,沒想太多,隻是羨慕姐姐的際遇。”林黛玉幫探春說了幾句:“到底我們是客人――”
“那丫頭的心思我清楚,的確沒得罪我的心思。也的確僅僅是想從這幾道禦菜上沾沾喜氣,未來好嫁一個良人。最好是什麽王公貴族。”衛芊笑道:“這丫頭終究跟你我不同,你我出身嫡係,家中清淨,不愁什麽內宅爭鬥。但是探春庶出,從小心氣高,爭人之先的意識跟你我不同。”
黛玉聽著,回想探春對自家生母的態度,不禁微微一歎。
“心氣高,眼光高,未來摔得也就越重。”衛芊慢悠悠拿出自己的香爐:“不過她一個小丫頭片子,小我那麽多歲我跟她計較什麽。她要是媳那些菜,就讓她嚐嚐好了,莫非吃了幾口菜就能來一樁好姻緣了?”
衛芊從不信這些東西,更相信自己的努力。“我喜歡有野心的女孩,但要用在正經地方上努力拚搏。蠅營狗苟終究是下乘伎倆。”比起探春,衛芊更欣賞古蓁蓁的果決。誌向不同,竟然真敢跟著自己前往中途島拚一個渺茫未來。換做探春,她敢麽?放下賈府的一切跟她走?
“迎春那丫頭太木納,探春雖然不錯,但到底涼薄。惜春年紀更小,還看不出什麽。”衛芊自嘲道:“而且姐姐年紀大了,這次來賈府居做僅數月,哪裏管得了她們這些主人家?你在這邊過得好,別受氣就成。實在不喜歡也別憋著,到時候姐姐幫你在長安城裏頭買一處宅子住,或者咱們直接回蘇州。”
林黛玉在賈府住了不少日子,和賈府這些女兒們雖然親密,但終究沒有和衛芊相處的自在。聽衛芊此言,眼圈一紅。
“哭什麽!”衛芊笑道:“你家又不是沒人了,真要是覺得賈府住的憋屈,寄人籬下,回頭直接告訴姨夫。再說了,我們來這邊住又不是沒給錢,就連客棧也講究一個客至如歸,更別說賈府是你我母親的娘家,真要是她們欺負人,回頭就給老太太和大舅舅說,看看他們如何處置。”
好言安慰林黛玉,衛芊也的確有心思想要在長安再買一處宅院。
“黛玉和朝陽住在賈府的確不便,現在朝陽還小,但日後朝陽上學的話莫非去賈府的族學?且不說在裏麵受欺負,那族學藏汙納垢,若是學壞了更對不起林府家風。”衛芊盤算下,仔細問了問黛玉喜歡的規製,看著天色,留黛玉在自己這邊吃飯,然後才讓紅椿送她回老太太那邊。
月上樹梢,衛芊正準備打坐練氣時,香菱來報:“探春秀到訪,好像是來賠禮道歉的。”
“東西收了,說我不在意。至於見麵嘛,明天我還要入宮,需要早早歇息,回頭我請她吃茶。”打發走探春,閉眼冥想。
長安城的龍氣太濃厚,壓製著各種修士的修煉,即便是衛芊也難以在城裏安心修煉,隻得撫琴靜心,盤算第二天入宮之後如何應對。
……
大明宮,在前世衛芊僅僅從史書中尋找這座焚毀宮殿的一鱗半爪。
如今親眼所見,不得不感歎前唐盛世所締造的無上宮殿。
“據說這座大明宮經過高祖重新改造,更勝前唐之時。”衛芊跟著太監走入大明宮,直接向著後麵的太極閣走去。
太極閣原本是前唐太極宮,在幾次大戰中損毀。後來高祖改建大明宮時就把太極宮放在龍首原重建,直接算在大明宮之中蓬萊池邊。
畢竟是仿照唐太宗的宮殿而來,太極閣中五髒俱全,周圍有三清殿,清思殿等供奉仙家,靜修之地。太上皇退隱後便居住在此。
召見衛芊雖然是皇上的意思,但是皇上公務繁忙,於是便讓衛芊來拜見太上皇和太後。這也有拜見未來公公婆婆的含義,順帶讓太上皇好好看看榮國公的外孫女,幫司徒昀一把好讓衛芊入宮。
剛剛進入皇宮,衛芊臉色一白。
皇宮之中充斥龍氣更勝都城,在這裏,衛芊大多數神通統統被壓製。
“在皇宮之中居然還有人能夠施展巫蠱之術?那給是多高明的手段啊!也難怪曆來宮廷最忌諱這個。”衛芊臉色蒼白,體內法力消散一空,跟著太極閣中人前去拜見上皇太後。
走了不知多久,來到太極閣大殿。
“臣女拜見上皇、太後,祝二老萬歲千秋福壽康寧。”衛芊低眉順眼拜見二位大佬。
衛芊是金陵縣主,不必自稱草民,勉勉強強也可以稱作臣。不過作為衛延之女,用臣女的稱謂也無妨,全看她的自願。甚至稱呼妾身,賤妾,薄命人也無妨。
太上皇在退位之後天天研究長生之術,這些日子以來精神奕奕,打量衛芊。衛芊模樣和賈代善有幾分相似,但如果不是熟人根本看不出來。
太上皇本來就是賈代善的老相識,昔年二人交情頗好,才讓賈代善多承襲一代國公之位。
頓時,從衛芊身上感覺一股熟悉的氣質:“有幾分代善的風采。”上皇龍顏大悅。
陳太後眯著眼打量,也道:“眉目間的確有幾分榮國公的直傲。”
想到昔年心腹老臣,太上皇不由又感觸起來。“外孫女都到了議婚的時候。怎麽丫頭,你還想著討回金鎖?”
剛剛衛芊刻意著重說了福壽康寧四個字,暗示意味太明顯了。
衛芊笑吟吟道:“那是外公所賜之物,臣女每年上香掃墓,沒有那東西寄托哀思總不方便。如今被上皇收去,可是懷念了好些日子。”
“那東西在昀兒那邊,日後你倆完婚自會讓他給你。”上皇隨口說著,似乎根本不清楚外麵對衛芊入宮的反對。
衛芊眨眨眼:“難道不能用東西換?”到底是偉力歸於自身,雖然站在下麵,但衛芊對皇權沒有自己預想中的畏懼,說起話來也沒太大機會。
隻要自己不犯錯,難不成太上皇隨便就會殺人?
“換?你若是再拿出一件價值金瓜的東西,朕可以考慮考慮。”
衛芊拿出一個錦盒,故作歎息:“臣女當日討要靈芝草為母親煉藥,後來得靈丹數枚,除卻給母親養病之外特將三顆貢獻兩位陛下和太後娘娘。”
“靈芝草練得藥?”上皇命人呈上,聞到香氣,和顏悅色:“此藥效果如何?”
“藥效方子就在錦盒夾層,回頭陛下可讓太醫檢驗。這種丹藥是藥也是毒,服用起來自有講究,更是因人而異。男性如何,女性如何,還是問清楚的好。”衛芊將關係撇的幹幹淨淨:“若是陛下真是講究人,可以專門找露水或者無根水服用。不過臣女私心想著,這些天水應該不會增減藥效。”
太上皇沉吟,衛芊又道:“臣女僅僅是煉製強身健體的補藥,既不是什麽飛天成仙的仙藥,也不是起死回生的寶物。陛下就當做是平日裏外邦上供的補藥算了。臣女可不想得一個欺世盜名,妖言惑主的罪名。”
“你這丫頭怎麽說話的?”陳太後眉頭一皺,見衛芊說話直白,生怕她惹來太上皇發怒,正要幫她說幾句好話,隻見太上皇大笑起來:“還真是賈代善的後人,這脾氣跟你外公一模一樣!”
當然一樣了,這些話就是外公教我說的。
完全模仿賈代善的口氣,也隻有他敢和太上皇這麽說話。
“你外公也是這性子,雖然主意是我出的,但用不用在你,出事了更跟我無關。事先撇的幹幹淨淨,不留一點痕跡。”太上皇啞然失笑,命人將丹藥拿下去檢驗,問及衛芊在金陵的情況。
一問一答,大殿靜靜傳著二人說話聲。旁邊負責起居錄的臣子一板一眼將二人對話悉數記錄。
“甄貴太妃到!”
隨著外麵高喊,甄太妃前來拜見太上皇:“妾多年不聞家鄉音訊,如今難得有老鄉故人,還請陛下娘娘恩準旁聽。”甄太妃年紀也不小了,但如今看去仍見風韻,也無怪乎能夠力壓眾多對手,獨得太上皇歡心。
相比之下,陳太後雖然一身華貴麗服,但姿色上多有不如。
甄貴太妃目光寒光一閃,隨後又恢複笑顏審視衛芊。
當年衛芊出手掐滅五皇子複起的希望,這位五皇子的母妃能夠歡喜才怪。這次過來,也有報仇的意思。
“報仇?也要看看我給不給你機會!”衛芊也不是吃素的主,心思飛轉,目光落在陳太後身上。
“行了,一起坐吧。”太上皇讓人為甄太妃賜座:“劉勝,也給金陵縣主賜座,陪我們三個老人家說話,別累著這年輕人。萬一有個好歹,陛下那邊可不好交代。”
陳太後笑了笑:“還是陛下會心疼人。”
衛芊坐下,又立刻站了起來:“太妃娘娘想要問臣女關於金陵風土人情皆可回答,唯獨甄家之事不可言。”
“這是為何?”不等甄太妃說話,陳太後先開口了。
“臣女不怕太妃娘娘遷怒,昔年臣女和甄家關係不好。“衛芊幹脆利落道:“金陵邊上有獵場,臣女時常在獵場打獵,因為搶了甄家幾個子弟的獵物,所以兩家有些不睦。若是問甄家之事,臣女難保不夾雜自己的惡感。”
“你倒是個爽快人。”太上皇響起底下人稟報,不錯,衛芊的箭術的確一流。甄家那些不成器的子弟哪裏比得過她?
被衛芊一統快搶,甄太妃自然不好再問什麽甄家的事情。隻隨口問了幾句金陵那邊的事情,然後便不再開口。
這邊停了,上皇那邊繼續和衛芊對話,說著賈代善的事情或者談論一下衛延的情況。
到後來,衛芊主動拋出金瓜的話題,和上皇討論金瓜的種植以及普及情況。說著說著便說到整個農業。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百姓乃至王朝之根本。故。社稷中的稷神便是司農之神。”衛芊歎道:“如今六部分掌諸事,戶部尚書有大農令之稱,但農業器物水道堤壩歸入工部,祭祀農業八神歸入禮部。戶部又兼管人事、戶籍、錢財等諸多事務,終歸是有各種掣肘。”說著,抬眼打量太上皇。
太上皇最後一段辦公時間也感覺到戶部對農業的管理吃力。沒有這方麵的專有人才。
“是啊,所以戶部中應該分出一部分人在戶部庫房、戶籍等事務外再度分出一個部門,專門司掌農業。也好跟六部中的其他幾個相互溝通。”
“古有田漕……”衛芊小心翼翼試探。
“田漕又涉及漕運――”太上皇猛然驚醒,自家和一個小女子談論什麽朝務?
麵色不悅,不肯和衛芊再度討論朝事,轉而說起其他瑣碎日常。
這方麵,衛芊作為修道人也有很多討論的東西。二人就著道教典藏,修行養生說了一達通。
倒是陳太後和甄貴太妃不耐煩,二人瞧著這一老一小引論道教典藏,彼此爭論煉丹采納之術的精要。
太上皇:“木公金母轉離童,這應該是下丹田中坎離金丹的修煉之術。”
衛芊:“陛下此言差矣,按照《黃庭》記載,裏麵用的是坎水男離火女的說法,所以木公金母不應該指的是下丹田,而應該是五髒六腑的五氣變化。”
二人各自爭論不休,陳太後不好離去,隻能坐在旁邊慢慢聽自己聽不懂的話。甄貴太妃尋了個借口離開太極閣。
過了小半個時辰,司徒昀下朝過來,二人還在討論金丹要術。
看到司徒昀,衛芊猛然一驚,靦腆道:“臣女久在廟中居住,耳濡目染之下精通道藏秘典。平日在家沒人討論,一下子收不住,還請陛下擔待。”
“無妨無妨。”太上皇也有幾分意猶未盡。他和衛芊類似,都是半路出家的那種。沒有經過傳統的道學教育,都是半瓶子醋亂晃蕩。真正道家高人才懶得跟他們討論,如今兩個臭皮匠碰到一起,頓覺相見恨晚。
司徒昀輕咳一聲:“父皇,看看日頭,也該用飯了,不如就留著金陵縣主到下午再離去?”
“也好,對了,朝野那邊沒事吧?”
陶朱酥,陶朱公,指的是春秋時期的範蠡。旁邊那道湯羹又名“太湖鼇魚”自然指的是範蠡滅吳之後隱退太湖。鼇魚湯裏麵的幾塊豆腐,莫非便是傳說中的西施豆腐?
而後麵那句雖然也有吳,但此吳非彼吳,指的是鱸公張翰的家鄉。一道清蒸鱸膾,一道野菜純羹,說的是張翰思念故鄉,無心官場,最終棄官而去。
兩者相加,便是衛芊無意涉足朝野。昔年和司徒昀約定完成,有心功成身退歸隱金陵之意。
“這丫頭應該是看出朕的意思。”詩經菜是第一層意思,但其中鵲巢之類的菜肴更有另一層暗示,不需要擔心如今朝廷爭鬥,我隻會為你準備好後宮寢殿。也就意味著司徒昀有心讓她從一開始便執掌一宮。
薛寶釵和林黛玉到底年紀小,不懂後宮規矩,不了解後宮傾軋。但衛芊看得分明,司徒昀意思很明確,隻要自己入宮,可以不跟其他人一樣慢慢從寶林貴人之類的地位爬起。隻要進宮,便是一宮主位,四妃九嬪之一。這才是鵲巢之意。
但衛芊對入宮雖然有心理準備,可總有幾分遲疑,根據目前朝野中的風聲,或許不需要入宮便可以解決問題。於是,用四道菜表達心意,隱晦拒絕。
宮中無隱秘,司徒昀接到四道隱世菜的時候皇後等人接到消息。
皇後大鬆了一口氣。在司徒昀送詩經菜的時候差點沒把她嚇到。放眼後宮,哪位妃子有過這種待遇?當即和自家母親商議,讓父親在朝堂之上抵觸衛芊入宮。
“還沒入宮就這樣,若是入宮了還了得?王府側妃之禮,放到皇宮莫非要給她一個正妃的位置?”
本朝規矩,有四妃九嬪之說。
四妃以貴為首,貴、惠、淑、德。吳貴妃因為家中勢力大,司徒昀有心借助吳家來平衡朝野,直接便給了貴妃之位。
她的家世也正好符合“貴”這個字。在後宮諸女中身份最高,別說那些普通貴人,就連皇後和衛芊都不如她。
而其他三妃目前懸空。
衛芊當初也是太上皇選擇的側妃,這要是入宮了,至少不能比吳貴妃差太多吧?
怎麽著也要從惠、淑、德裏麵挑,立馬空降一位後宮大佬。別說皇後和吳貴妃不樂意多一個對手,就連下麵那些低位分的妃嬪們也不樂意頭頂再來一座大山。而且看皇上的態度,似乎對這位未曾謀麵的娘娘很在意?至少她們沒信心壓下衛芊。
“現在賈元春已經霸寵一方,再來一位表妹,屆時我們連湯水都喝不到!”諸位妃子思索清楚,紛紛和自家人聯係,想辦法阻攔衛芊入宮。
而賈元春的心思最矛盾。如今她獨寵六宮,不希望有人前來分寵。尤其是和皇帝有舊的恩人。但是她的確需要人幫忙,她自己一個人勢單力孤,在後宮這邊被屢屢打壓。原先的盟友皇後根本靠不住,隻能另謀他途。
“衛芊表妹是聰明人,合則兩利的道理未必不懂。我們二人聯手至少可保賈衛兩家一世富貴。”賈元春遲疑不絕,畢竟衛芊跟她不同,如果進宮後直接便是高位妃嬪,到時候誰人為主還是兩說呢!
不提宮中諸妃心思,衛芊在送菜之後林黛玉私底下問起這件事。
“姐姐沒有入宮的念頭?”
衛芊淡淡一笑:“丫頭,你太年輕,真以為入宮是一件好事?而且……給你講個故事吧。”
“以前有一個鄉紳,在一次遇難時被人所救,後來又有一次偶然機會救下另一個男子。當他為自家女兒選夫婿時此二人皆至。你說,他是選擇救自己的恩公,還是選擇被自己所救的人?”
“這……”林黛玉隱約明白衛芊的意思。“被自己所救的人?”
一聽,香菱在邊上抱著白雲貂,忍不住問:“難道選擇恩公不好麽?正好可以報恩啊。”
“但是選擇恩公,日後就會無時無刻不提醒他,自己被人施恩,先天低人一頭。”衛芊悠然道:“但是選擇被自己救下的人,那麽日後每天見麵,便會想起自己曾經做下的善事。[.超多好看小說]一個受人恩惠,一個施舍恩惠,心中的感覺可天差地別。”
“昔年我對今上有恩,隻要他設法還恩即可,至於什麽婚約,我可不想天天讓他想起當年的事情,以為我在挾恩圖報。”
林黛玉恍然,突然又想起一事:“但姐姐拒絕陛下後,日後再要提親可就難了。”
“女人並非隻有成親這一條路。”衛芊不以為然,也不願意和林黛玉繼續討論這種問題:“別說姐姐,你這些年過得如何?我當初傳授你的靜氣撫琴之術,練得如何了?”
當年衛芊憐惜林黛玉的資質,刻意傳授邀月圖讓她觀想。不過名義上說的是練琴時候的凝思竅門。
“母親走了之後日夜憂思繁重,幸好有姐姐當年傳授的撫琴之術調理,總算是解開心結。”林黛玉淡淡一笑,如今她有弟弟需要照顧,並非孤身一人,精神頭自然不一樣。
“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夜裏觀想時,總能感覺到二太太的院子裏似乎有一股親切的氣息。”每天晚上觀想,恍惚間能夠看到一輪明月當空。但是吸收月華時還能感覺到另外一個人也在這麽做。
衛芊將手指藏在袖子裏,掐指一算,頓時恍然:“薛家寶釵丫頭小時候也因為疾病被高人指點,會一些凝神的法子很正常。”
月聖女!衛芊心中明白,薛寶釵之所以也能吞吐月華,完全是當年月聖女洗禮點化的緣故。
“不過這二人觸及仙道,和寶玉那小子的關係應該不好吧?”於是,衛芊試探詢問。
林黛玉此時年幼,想了想道:“表哥待我不錯,我二人聽說得來的。前兩天薛家姐姐還建議要做一個詩社。寶玉拉著我說要一起參加。”
“薛寶釵要建立詩社?”衛芊聲音有些驚訝。
“怎麽,姐姐也感興趣?”
“姐姐就免了吧。”衛芊略微搖頭:“我對詩詞歌賦可不怎麽上心。若是背點道家典藏還能玩一玩,這種東西你們這些小丫頭們慢慢玩吧。”
“姐姐正是花月年華,何必這麽自謙。”林黛玉恬恬一笑:“說的好像姐姐多老似的。”
“至少比你們大幾歲。跟你們這些丫頭片子玩不到一起。”衛芊意有所指,林黛玉臉色一僵:“姐姐還在記恨探春妹妹?”
剛剛眾人給衛芊道喜時,探春建議從衛芊這沾沾喜氣,一起瞧瞧那些禦菜。結果隨手被衛芊將那些菜轉給王熙鳳,讓王熙鳳收拾去了。
“探春妹妹年紀小,沒想太多,隻是羨慕姐姐的際遇。”林黛玉幫探春說了幾句:“到底我們是客人――”
“那丫頭的心思我清楚,的確沒得罪我的心思。也的確僅僅是想從這幾道禦菜上沾沾喜氣,未來好嫁一個良人。最好是什麽王公貴族。”衛芊笑道:“這丫頭終究跟你我不同,你我出身嫡係,家中清淨,不愁什麽內宅爭鬥。但是探春庶出,從小心氣高,爭人之先的意識跟你我不同。”
黛玉聽著,回想探春對自家生母的態度,不禁微微一歎。
“心氣高,眼光高,未來摔得也就越重。”衛芊慢悠悠拿出自己的香爐:“不過她一個小丫頭片子,小我那麽多歲我跟她計較什麽。她要是媳那些菜,就讓她嚐嚐好了,莫非吃了幾口菜就能來一樁好姻緣了?”
衛芊從不信這些東西,更相信自己的努力。“我喜歡有野心的女孩,但要用在正經地方上努力拚搏。蠅營狗苟終究是下乘伎倆。”比起探春,衛芊更欣賞古蓁蓁的果決。誌向不同,竟然真敢跟著自己前往中途島拚一個渺茫未來。換做探春,她敢麽?放下賈府的一切跟她走?
“迎春那丫頭太木納,探春雖然不錯,但到底涼薄。惜春年紀更小,還看不出什麽。”衛芊自嘲道:“而且姐姐年紀大了,這次來賈府居做僅數月,哪裏管得了她們這些主人家?你在這邊過得好,別受氣就成。實在不喜歡也別憋著,到時候姐姐幫你在長安城裏頭買一處宅子住,或者咱們直接回蘇州。”
林黛玉在賈府住了不少日子,和賈府這些女兒們雖然親密,但終究沒有和衛芊相處的自在。聽衛芊此言,眼圈一紅。
“哭什麽!”衛芊笑道:“你家又不是沒人了,真要是覺得賈府住的憋屈,寄人籬下,回頭直接告訴姨夫。再說了,我們來這邊住又不是沒給錢,就連客棧也講究一個客至如歸,更別說賈府是你我母親的娘家,真要是她們欺負人,回頭就給老太太和大舅舅說,看看他們如何處置。”
好言安慰林黛玉,衛芊也的確有心思想要在長安再買一處宅院。
“黛玉和朝陽住在賈府的確不便,現在朝陽還小,但日後朝陽上學的話莫非去賈府的族學?且不說在裏麵受欺負,那族學藏汙納垢,若是學壞了更對不起林府家風。”衛芊盤算下,仔細問了問黛玉喜歡的規製,看著天色,留黛玉在自己這邊吃飯,然後才讓紅椿送她回老太太那邊。
月上樹梢,衛芊正準備打坐練氣時,香菱來報:“探春秀到訪,好像是來賠禮道歉的。”
“東西收了,說我不在意。至於見麵嘛,明天我還要入宮,需要早早歇息,回頭我請她吃茶。”打發走探春,閉眼冥想。
長安城的龍氣太濃厚,壓製著各種修士的修煉,即便是衛芊也難以在城裏安心修煉,隻得撫琴靜心,盤算第二天入宮之後如何應對。
……
大明宮,在前世衛芊僅僅從史書中尋找這座焚毀宮殿的一鱗半爪。
如今親眼所見,不得不感歎前唐盛世所締造的無上宮殿。
“據說這座大明宮經過高祖重新改造,更勝前唐之時。”衛芊跟著太監走入大明宮,直接向著後麵的太極閣走去。
太極閣原本是前唐太極宮,在幾次大戰中損毀。後來高祖改建大明宮時就把太極宮放在龍首原重建,直接算在大明宮之中蓬萊池邊。
畢竟是仿照唐太宗的宮殿而來,太極閣中五髒俱全,周圍有三清殿,清思殿等供奉仙家,靜修之地。太上皇退隱後便居住在此。
召見衛芊雖然是皇上的意思,但是皇上公務繁忙,於是便讓衛芊來拜見太上皇和太後。這也有拜見未來公公婆婆的含義,順帶讓太上皇好好看看榮國公的外孫女,幫司徒昀一把好讓衛芊入宮。
剛剛進入皇宮,衛芊臉色一白。
皇宮之中充斥龍氣更勝都城,在這裏,衛芊大多數神通統統被壓製。
“在皇宮之中居然還有人能夠施展巫蠱之術?那給是多高明的手段啊!也難怪曆來宮廷最忌諱這個。”衛芊臉色蒼白,體內法力消散一空,跟著太極閣中人前去拜見上皇太後。
走了不知多久,來到太極閣大殿。
“臣女拜見上皇、太後,祝二老萬歲千秋福壽康寧。”衛芊低眉順眼拜見二位大佬。
衛芊是金陵縣主,不必自稱草民,勉勉強強也可以稱作臣。不過作為衛延之女,用臣女的稱謂也無妨,全看她的自願。甚至稱呼妾身,賤妾,薄命人也無妨。
太上皇在退位之後天天研究長生之術,這些日子以來精神奕奕,打量衛芊。衛芊模樣和賈代善有幾分相似,但如果不是熟人根本看不出來。
太上皇本來就是賈代善的老相識,昔年二人交情頗好,才讓賈代善多承襲一代國公之位。
頓時,從衛芊身上感覺一股熟悉的氣質:“有幾分代善的風采。”上皇龍顏大悅。
陳太後眯著眼打量,也道:“眉目間的確有幾分榮國公的直傲。”
想到昔年心腹老臣,太上皇不由又感觸起來。“外孫女都到了議婚的時候。怎麽丫頭,你還想著討回金鎖?”
剛剛衛芊刻意著重說了福壽康寧四個字,暗示意味太明顯了。
衛芊笑吟吟道:“那是外公所賜之物,臣女每年上香掃墓,沒有那東西寄托哀思總不方便。如今被上皇收去,可是懷念了好些日子。”
“那東西在昀兒那邊,日後你倆完婚自會讓他給你。”上皇隨口說著,似乎根本不清楚外麵對衛芊入宮的反對。
衛芊眨眨眼:“難道不能用東西換?”到底是偉力歸於自身,雖然站在下麵,但衛芊對皇權沒有自己預想中的畏懼,說起話來也沒太大機會。
隻要自己不犯錯,難不成太上皇隨便就會殺人?
“換?你若是再拿出一件價值金瓜的東西,朕可以考慮考慮。”
衛芊拿出一個錦盒,故作歎息:“臣女當日討要靈芝草為母親煉藥,後來得靈丹數枚,除卻給母親養病之外特將三顆貢獻兩位陛下和太後娘娘。”
“靈芝草練得藥?”上皇命人呈上,聞到香氣,和顏悅色:“此藥效果如何?”
“藥效方子就在錦盒夾層,回頭陛下可讓太醫檢驗。這種丹藥是藥也是毒,服用起來自有講究,更是因人而異。男性如何,女性如何,還是問清楚的好。”衛芊將關係撇的幹幹淨淨:“若是陛下真是講究人,可以專門找露水或者無根水服用。不過臣女私心想著,這些天水應該不會增減藥效。”
太上皇沉吟,衛芊又道:“臣女僅僅是煉製強身健體的補藥,既不是什麽飛天成仙的仙藥,也不是起死回生的寶物。陛下就當做是平日裏外邦上供的補藥算了。臣女可不想得一個欺世盜名,妖言惑主的罪名。”
“你這丫頭怎麽說話的?”陳太後眉頭一皺,見衛芊說話直白,生怕她惹來太上皇發怒,正要幫她說幾句好話,隻見太上皇大笑起來:“還真是賈代善的後人,這脾氣跟你外公一模一樣!”
當然一樣了,這些話就是外公教我說的。
完全模仿賈代善的口氣,也隻有他敢和太上皇這麽說話。
“你外公也是這性子,雖然主意是我出的,但用不用在你,出事了更跟我無關。事先撇的幹幹淨淨,不留一點痕跡。”太上皇啞然失笑,命人將丹藥拿下去檢驗,問及衛芊在金陵的情況。
一問一答,大殿靜靜傳著二人說話聲。旁邊負責起居錄的臣子一板一眼將二人對話悉數記錄。
“甄貴太妃到!”
隨著外麵高喊,甄太妃前來拜見太上皇:“妾多年不聞家鄉音訊,如今難得有老鄉故人,還請陛下娘娘恩準旁聽。”甄太妃年紀也不小了,但如今看去仍見風韻,也無怪乎能夠力壓眾多對手,獨得太上皇歡心。
相比之下,陳太後雖然一身華貴麗服,但姿色上多有不如。
甄貴太妃目光寒光一閃,隨後又恢複笑顏審視衛芊。
當年衛芊出手掐滅五皇子複起的希望,這位五皇子的母妃能夠歡喜才怪。這次過來,也有報仇的意思。
“報仇?也要看看我給不給你機會!”衛芊也不是吃素的主,心思飛轉,目光落在陳太後身上。
“行了,一起坐吧。”太上皇讓人為甄太妃賜座:“劉勝,也給金陵縣主賜座,陪我們三個老人家說話,別累著這年輕人。萬一有個好歹,陛下那邊可不好交代。”
陳太後笑了笑:“還是陛下會心疼人。”
衛芊坐下,又立刻站了起來:“太妃娘娘想要問臣女關於金陵風土人情皆可回答,唯獨甄家之事不可言。”
“這是為何?”不等甄太妃說話,陳太後先開口了。
“臣女不怕太妃娘娘遷怒,昔年臣女和甄家關係不好。“衛芊幹脆利落道:“金陵邊上有獵場,臣女時常在獵場打獵,因為搶了甄家幾個子弟的獵物,所以兩家有些不睦。若是問甄家之事,臣女難保不夾雜自己的惡感。”
“你倒是個爽快人。”太上皇響起底下人稟報,不錯,衛芊的箭術的確一流。甄家那些不成器的子弟哪裏比得過她?
被衛芊一統快搶,甄太妃自然不好再問什麽甄家的事情。隻隨口問了幾句金陵那邊的事情,然後便不再開口。
這邊停了,上皇那邊繼續和衛芊對話,說著賈代善的事情或者談論一下衛延的情況。
到後來,衛芊主動拋出金瓜的話題,和上皇討論金瓜的種植以及普及情況。說著說著便說到整個農業。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百姓乃至王朝之根本。故。社稷中的稷神便是司農之神。”衛芊歎道:“如今六部分掌諸事,戶部尚書有大農令之稱,但農業器物水道堤壩歸入工部,祭祀農業八神歸入禮部。戶部又兼管人事、戶籍、錢財等諸多事務,終歸是有各種掣肘。”說著,抬眼打量太上皇。
太上皇最後一段辦公時間也感覺到戶部對農業的管理吃力。沒有這方麵的專有人才。
“是啊,所以戶部中應該分出一部分人在戶部庫房、戶籍等事務外再度分出一個部門,專門司掌農業。也好跟六部中的其他幾個相互溝通。”
“古有田漕……”衛芊小心翼翼試探。
“田漕又涉及漕運――”太上皇猛然驚醒,自家和一個小女子談論什麽朝務?
麵色不悅,不肯和衛芊再度討論朝事,轉而說起其他瑣碎日常。
這方麵,衛芊作為修道人也有很多討論的東西。二人就著道教典藏,修行養生說了一達通。
倒是陳太後和甄貴太妃不耐煩,二人瞧著這一老一小引論道教典藏,彼此爭論煉丹采納之術的精要。
太上皇:“木公金母轉離童,這應該是下丹田中坎離金丹的修煉之術。”
衛芊:“陛下此言差矣,按照《黃庭》記載,裏麵用的是坎水男離火女的說法,所以木公金母不應該指的是下丹田,而應該是五髒六腑的五氣變化。”
二人各自爭論不休,陳太後不好離去,隻能坐在旁邊慢慢聽自己聽不懂的話。甄貴太妃尋了個借口離開太極閣。
過了小半個時辰,司徒昀下朝過來,二人還在討論金丹要術。
看到司徒昀,衛芊猛然一驚,靦腆道:“臣女久在廟中居住,耳濡目染之下精通道藏秘典。平日在家沒人討論,一下子收不住,還請陛下擔待。”
“無妨無妨。”太上皇也有幾分意猶未盡。他和衛芊類似,都是半路出家的那種。沒有經過傳統的道學教育,都是半瓶子醋亂晃蕩。真正道家高人才懶得跟他們討論,如今兩個臭皮匠碰到一起,頓覺相見恨晚。
司徒昀輕咳一聲:“父皇,看看日頭,也該用飯了,不如就留著金陵縣主到下午再離去?”
“也好,對了,朝野那邊沒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