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三媒六聘已經不再流行,但是夫家提親時仍然需要準備八道詩經菜,這個規矩來自當初武帝和梅妃的婚嫁。<strong>.</strong>據說在當時引起風潮,如果哪家提親拿不出兩道詩經菜,便會被視作沒有誠意,別說從娘家領人,甚至可能會因此結仇。


    ――――――《舌尖上的曆史》


    “秀,前麵便是長安了。”


    走了一路馬車,衛芊帶著兩個丫鬟終於來到長安城。


    在城南郊外,衛芊忽然心血來潮,命人停下馬車下來歇息。


    這次以人仙之尊前來長安,能夠明顯感覺到長安城中的那股威壓。


    “真龍天子統帥八荒,那股力量位格絕對在人仙之上。”衛芊觀龍望氣,那條紫色長龍盤踞大明宮上,匯聚著四麵八方的萬民之力,哪怕吹一口氣就足以殺死衛芊。


    “這就是為什麽,大凡修道之人很難插手庭變之事,卻又從始至終不肯放棄從龍的原因。”


    隻要皇帝有所警覺,用帝印輕輕一蓋,帝劍所指,任何門派皆難以在神州留存。哪怕僅僅是一道聖旨,便能讓一位人仙灰飛煙滅,這便是龍氣之妙,昔年炎黃自上古傳承時人皇一脈的不二法門。


    “天子、天子,蒼天之子。先有三皇五帝教化人倫,又有大禹煉製九鼎鎮壓九州,秦皇祭天而立天柱。至此,天地人三才之運歸一,你看那大明宮之上的天柱高聳雲霄,這便是我華夏一族和天地立下的人皇之約。”玄筠抱著白雲貂站在她邊上。衛芊有意來長安一行,靈菀算出她在長安有一樁大機緣,便讓玄筠陪著一起來。


    “上祭昊天,下封山河,中掌人道,這便是人皇之功。”衛芊心中明悟,若是她想要在南洋建立一國,而且想要真真正正作為一方君王,那麽這種前人留下的經驗可以給她很大啟發。


    師姐妹倆站在一處,紅椿和香菱在另一邊望風。香菱是第一次來長安,和紅椿興致勃勃看著遠處風景。


    忽然間,二人看到遠處山丘上的一個小亭子。


    “那就是桐柏亭。”衛芊走過來,望著那處曆經千年風雨的亭子:“便是生前地位再高,最終不也是如此機遇?”心中觸動,冥冥中似乎抓到了什麽。


    “師妹,你看,那邊便是驪山了。”玄筠打量四周,突然指向遠處青山。


    青山在雲霧之間,衛芊腹中驪龍珠蠢蠢欲動。強壓下體內驪龍珠的異動,衛芊道:“不著急,師父說了,大明宮中就有兩顆驪珠,正好可以用來補全我的本命法寶。”


    說話間,突然不遠處一顆梧桐樹下傳來爭吵聲。


    娥眉一蹙,衛芊道:“紅椿,去問問那邊發生了什麽。”


    紅椿跑過去,不久之後回來稟報:“是幾位長年在樹下閑聊的長者琢磨著要在旁邊建造一個亭子。”


    望著黃橙橙的梧桐樹,衛芊道:“我遙遙看著那些長者年歲也大了,經不起風雨,建一個亭子躲雨也好。這有什麽可吵的?”


    “主要是建造亭子所需的銀錢,幾人商議不均,所以吵了起來。”


    “這事簡單。”衛芊哂然笑道:“你從我匣子裏取出幾兩銀子給他們,這亭子就算是我出資建的。(.)隻是有一個要求,日後若有旅客在此乘涼納蔭,他們不可倚老賣老設法阻攔。”


    紅椿將衛芊的意思傳達,那些老人巴不得有人幫忙出錢,索性直接應下。沒幾日功夫,便將這座梧桐亭建起。後來在得知衛芊身份後,幾位老者商議著在旁邊立下石碑,寫了事情前因後果,這亭日後和桐柏亭同立南郊,共稱“二衛亭”。


    卻說衛芊幾人來到賈府,玄筠隨便找了個借口前去清虛觀,沒跟著她們去賈府摻和那些家務事。


    衛芊帶著兩個丫鬟進入賈府,當先便看到賈母帶著一大家子人出來迎接。


    “我的外孫女呦!”賈母頓時淚如雨下,若是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這位外祖母對衛芊有多好似得。


    “當初你父親走得早,你那未婚夫也是個短命的,幸好當今聖上不嫌棄……”賈母拉著衛芊的手絮絮叨叨說了半天,衛芊臉色變了變,也作出一副梨花帶雨狀,陪著賈母哭。


    王熙鳳在旁邊暗歎這兩人演技精湛:老太太曆經風雨多年,雖然平日裏對芊丫頭頗瞧不上眼,但這時候也知道分寸。如今元春在宮中被封為貴人,如果芊丫頭進宮後姐妹扶持,對賈衛兩家都有好處。


    在衛芊來賈府居住這件事上,賈赦和賈母達成默契,準備幫衛芊進宮。


    “芊丫頭這些年磨礪,看樣子演技拿捏也不必老太太差多少。”王熙鳳看了看周圍人,頓時換作笑顏上去,不著痕跡抱住衛芊將二人分開。


    衛芊看到王熙鳳上前,抹去眼淚:“多年不見,這次和姐姐再度相見,倒應稱呼一聲表嫂。”


    “你我二人何必如此?便是從你我這邊算也沒什麽。”王熙鳳拉著衛芊的手,賈母見二人親昵,笑容滿麵:“不錯,左不過是個稱呼,你二人姐妹情深,璉兒見了還能說什麽不成?”


    賈母突然皺了皺眉,輕咳了幾聲:“年紀大了,身體總有些問題。你們年輕人親香者,我這老太太先回屋歇歇腳。”


    聞言,衛芊對香菱示意,讓香菱將一個錦盒打開。“年前太上皇曾賜下一株靈芝草,孫女請人灑種名貴草藥煉製丹丸。除卻母親、祖母以及準備上貢之外,還剩下一顆。既然老太太身子不好,這顆藥丸便是孫女一片孝心了。”讓人將錦盒打開,白絲帕裹著一枚杏黃色龍眼大小的丹丸。


    當初衛芊得到那株靈芝草,直接獻給靈菀上人。靈菀摘花煉藥,混著離火參、六色雪蓮等靈藥煉製十二枚丹丸。


    衛芊來長安帶來六顆,剩下六顆中三顆給了衛府的衛老夫人、賈玫以及何姨娘,三顆被靈菀、衛芊以及玄筠服用。


    衛芊準備進貢三顆,至於其他三顆,給賈母一顆算是麵上的和氣,也算是衛芊來賈府居住的糧票。


    至於剩下兩顆,一顆留給王熙鳳,一顆留給林黛玉。對賈赦那邊送得起其他養生草藥,是同一爐丹藥煉出來的藥膏。


    那枚丹藥一拿出來,頓時香氣撲鼻,賈母樂嗬嗬收了,讓王熙鳳帶著衛芊在府裏頭熟悉地形。


    這次來賈府暫居,衛芊一眼就看出和當初外公在世時的不同。


    “外公位列國公,府內擺設皆是國公之製。而如今看來……”衛芊不住搖頭,雖然賈母在世時可以暫保匾額不摘,但是府中有不少越製的東西被賈赦封了。


    “便是府外門客也遠不如外公在世時了。”


    王熙鳳陪衛芊行走,在東院拜見邢夫人時也送上一些禮物。


    賈玫和大房這邊親近,雖然看不上賈赦的這位繼室,但該有的禮數一概不缺,而且還希望其照顧衛芊,刻意加厚幾分。


    邢夫人本就是見錢眼開的性子,瞧見衛芊給的那些東西,頓時樂嗬起來。


    看得王熙鳳都替衛芊心疼,從東院離開時偷偷道:“大太太是個癡的,又不管家。你給她那些東西,她倒是樂嗬了,但對你有什麽好處?”


    “左不過是一些金銀首飾。”衛芊道:“反正我不喜歡戴,索性送出去得了。再怎麽說也是舅舅的繼室,總要有幾分禮遇。至於賈府的生活,不知還有你在?難不成,你會害我不成?”衛芊手挽著王熙鳳,王熙鳳微微一笑:“難道你怕我害你不成?”


    兩人多年不見,重新見麵自然有著陌生感,也在重新找著彼此的距離。


    從東院走到西院,王熙鳳道:“當初你在賈府住了不少時日,二太太的性子你也知道。而且她女兒如今也已經入宮,擔心你進宮分寵,對你恐怕沒什麽好感,隨便見上一麵,回頭來我們東院住就好。老爺早已經給你安排住處。”


    衛芊點頭,忽然在遠處瞧見一個熟悉身影,猛然想起一事:“對了,薛家那幾口子也在這邊?”


    提及薛家,王熙鳳有些遲疑,想了想才道:“一開始我從你這接信兒,對薛家幾口子也沒什麽好感。不過寶釵丫頭性子不錯,你倆好好處處,將當年的那點事抹去算了。”


    林黛玉來賈府不久,薛寶釵便舉家前來。薛寶釵比林黛玉通曉世故,沒多久便得到賈府上上下下的稱讚。


    “我記得她還需要選修?”


    “是有這個念頭,不過太後娘娘不是發話了?陛下要一心處理政事,今年暫不選秀。所以她便耽擱了,至於後麵嘛……”王熙鳳看看左右,偷偷道:“府裏麵傳言,寶釵丫頭對寶玉那小子有幾分心思。”


    賈寶玉?衛芊皺眉:“寶玉那小子才幾歲?府裏麵怎麽隨便談論主子?”


    王熙鳳沒來得及說話,二人走入王夫人的院子。


    王夫人管家的權利被王熙鳳奪回,這幾年一副慈眉善目的菩薩模樣。見到衛芊後,頓時想到和衛芊有幾分相似的賈玫。隻是強壓著內中火氣,淡淡誇了幾句,便借口累了,好言悅色將二人請出去。


    “算了,這幾年我和這位姑媽的關係也不怎麽樣,日後少來西院便是。”說著,王熙鳳便帶衛芊回到東院去看自己的住處。


    “我私心想著,怕你在這邊住不慣,可以按照金陵你閨閣的擺設安排,看看行不行。”


    衛芊本就不是喜歡奢侈的人,自家擺設用了多少年也沒太大變樣。進入王熙鳳給自己準備的梅居,瞧見和自家一模一樣的擺設,道:“還好,跟金陵那邊差不了太多。”


    聽到這話,王熙鳳總算是放心:“這些年過去,你倒是沒怎麽變。”


    “姐姐不是也沒怎麽變?”衛芊意有所指:“這幅性子,看來姐姐這輩子是改不了了。”


    相視一笑,到底是從小的手帕之交。經過這幾年的分別,如陳年美酒一樣越發香醇。


    “啟稟少奶奶,門口有宮裏人前來宣旨。”


    王熙鳳頓時了然:“丫頭,看來宮裏那位對你還真是上心啊!”


    衛芊上長安這件事背後也有朝中各種勢力在推動。有人不想讓她來,有人希望她趁機來打擊吳貴妃甚至吳閣老一係。在她剛剛進入長安後,宮中立馬得到消息。


    司徒昀派人宣旨,直接讓人從宮裏賞賜禦菜給她接風洗塵,順帶還讓她明日進宮。


    這幾道菜頗有名頭,其中一道“關雎粥”,以荇菜花陪著雪米、血糯熬製糯米粥。一道“采葛”,用青蒿做成連理枝的樣子。旁邊還有一道菜取名“鵲巢”是一對蜜汁烤鵪鶉。這兩道菜放在一起,寓意更明顯。


    香菱打量擺滿桌子的菜肴,吐了吐舌頭:“秀,看樣子宮裏麵的吃食也不怎麽樣啊。也不過就是雞鴨魚肉這些。”


    “你這丫頭懂什麽!”王熙鳳看到這幾道菜,指著鵲巢和采葛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是聖上有心借此在芊丫頭表示呢!”


    然後捧起衛芊的手,王熙鳳喜氣洋洋道:“瞧瞧,要不怎麽說這位是皇帝呢。看看當初賈璉對我,再看看陛下對你,當初賈璉可沒這個心思。”


    “你姐姐我讀書少,但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碗粥還是知道的。”


    林黛玉這時候也來衛芊這邊,王熙鳳眼前一亮,拉來林黛玉:“玉兒可比姐姐我懂得多,快來說說這些菜的含義。”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林黛玉指著那道采葛道:“這是詩經中情人表達相思之情的詩句。不過嚴格來說,應該指的是第二句‘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蕭,據說指的是青蒿。”


    然後端詳旁邊的一道點心。用桃花做餡料,最後又做成殷紅蟠桃的形狀,共計八個。


    林黛玉道:“這點心名叫桃夭,應該指的是詩經中的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加上後麵的幾句,用意更明顯。”


    “還有這道蒹葭,更是雅致,姐姐真是好福氣。”林黛玉也有幾分羨慕:“能夠碰到這種夫君,這輩子也算是值了。”


    迎春等姐妹過來見自家表姐,正巧看到衛芊這邊一大桌菜。一群丫頭在衛芊邊上嬉鬧,心中說不出的羨慕。


    哪家皇帝娶親會刻意送來這種菜肴?不都應該是女家上趕著打包東西前往皇城被皇上挑選?


    薛寶釵跟著三春過來,瞧見衛芊一大桌詩經菜,心中五味陳雜。


    她還盤算著來年怎麽選秀,哪裏有衛芊這種福氣,直接便是被宮裏麵選中了?


    衛芊端詳這幾道菜,對宣旨的公公道:“還請公公稍帶,妾身要回禮一下,請公公稍後帶回去。”


    於是,衛芊吩咐廚房按照自己的吩咐準備四道菜回禮。


    一道野菜熬煮的純羹,一道鱸魚切絲的鱸膾,一道太湖釣上來的鼇魚湯,最後一個同樣是桃花做引的“陶朱酥”。


    衛芊見食盒交給大明宮來人:“還請公公直接呈給陛下,不用品嚐,陛下自然知曉我的意思。”


    旁邊林黛玉和薛寶釵臉色一變,二人皆是冰雪聰明之人,頓時從這幾道菜中明白衛芊的意思。


    這,這是要逆天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驪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痕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痕之月並收藏驪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