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乙亥,天子賜文武群臣宴於華蓋殿,皇後賜五品以上命婦宴於坤寧宮。
彼時,周王,肅王,遼王,寧王,晉王皆派長史官屬來朝,另有韃靼女真部落首領,及占城暹羅等國遣使臣朝賀,並貢方物。
安南國王胡氏亦派遣使臣軟景真等前來朝賀。
軟景真等被安排在會同館,行居膳食同暹羅占城使者沒有區別。但在宴會中的位置卻是角落的角落,別說向大明天子祝賀,順便拍拍龍-屁,連龍須子都見不著一根。
鑒於朱棣下旨斥責胡氏-篡--權-及安南-侵-擾大明邊境,阮景真等敢怒不敢言,隻能悶聲不語。
占城和暹羅的使者看了笑話,十分的得意,在席間多次開嘲,安南的使者也隻能受著。
阮景真等人清楚,一旦爭執起來,大明天子絕不會站在自己一邊。不想落人口實,給人以借口發難,就隻能忍著。
歸根結底,這也是安南自作自受。
阮景真喝幹杯中酒,心中發苦。
自胡氏-篡--奪-陳氏王位,安南同鄰國的關係便愈發不好,同占城更是降至冰點。
胡氏出兵攻占了占城的幾個城邦,占城一樣出兵卻搶不回來,隻能借著朝貢的機會向大明天子求助。
不知鴻臚寺的接待人員是疏忽還是故意,兩國使臣在會同館裏的居處左右相鄰,出門就能遇見,每次見到彼此,都是火藥味十足,假如沒有明朝官員在側,當場-拔-刀互砍都有可能。
占城使者見軟景真等人不被大明待見,不借機落井下石才怪。
到大明-政-治-避難的陳王子也住在會同館裏,見到軟景真等人,同樣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有大明天子的庇護,他完全不懼胡氏,隻要大明派出使者和軍隊,安南的王位必定是他的。
陳王子覲見朱棣時,再三保證,大明助他歸國登上王位,必將世世代代向大明稱臣納貢,在王室著為令,陳氏子孫永不得違背。
朱棣表揚了陳王子,賜給他金織襲衣,綺紗彩幣。
“拜謝天子隆恩。”
陳王子感激涕零的離開了西暖閣,朱棣臉上的笑容一收,轉而詢問站在一旁的朱高熾,“汝觀此人如何?”
朱高熾思索片刻,答道:“知恩之人。”
朱棣搖了搖頭,“未必。”
朱高熾心中疑惑,表情中自然帶了出來。
“心計堅韌,思慮頗深,助其登上王位,堅守今日之諾尚好。否則,由其掌安南之權未必是件好事。”
朱棣點到即止,朱高熾沒有多言,隻在心中思索,許久才道:“兒臣愚鈍,謝父皇教誨。”
稍後,朱高熾從西暖閣走出,朱棣傳召錦衣衛指揮使楊鐸覲見。
一身大紅錦衣的楊鐸同朱高熾擦身而過。
楊鐸側身行禮,朱高熾單手虛抬,存了十分的客氣。
二弟三弟皆已就藩,隻他留在京中,朝中早已頗多議論之聲。
京城平王府已經建好,朱高熾自請出宮,朱棣準了,卻將平王世子朱瞻基留在宮中。此舉更讓朝中文武側目。
隻可惜,解縉等人正在修書,有道衍監工,縱有心思手段也無法施展。
朱高熾的表現十分平靜,不但主動避嫌,提前出宮,還斥責了平王妃,並叮囑朱瞻基,在宮中隻為替父王盡孝,若有人出言挑唆,或是進漢王趙王的讒言,絕不可輕信,更不可出言附和。
“汝得天子恩寵,切記謹守本分,不得肆意妄為,更不可聽信讒言。”朱高熾撫過長子的發頂,“須知世人皆有私心,言之鑿鑿者未必真心為你。為父跌了無數次,才明白其中道理。持心守正,不以私利觀大局,方為正道。”
“兒謹遵父王教誨。”
朱瞻基已經八歲,個頭比同齡人要高出不少,臉上仍帶著稚氣,卻已經有了朱棣的影子。
單從外表上看,他同朱高熾相似的程度遠不及朱棣,認真論起來,倒是更像朱高煦和朱高燧。
兒子不像自己,更像自己的老爹和兄弟,朱高熾也是心傷,不知該煩惱還是慶幸。但也多少明白了老爹更喜歡兩個弟弟的原因。
誰不喜歡像自己的孩子?
若不是朱瞻基也喜歡讀書,朱高熾怕是會更加別扭。
朱瞻基早慧,對父王同兩個叔父尤其是漢王的爭奪,多少知道一些,同樣也聽聞了定國公和興寧伯的大名。
對定國公,他十分佩服。
對興寧伯,他則感到好奇。
定國公是高皇帝的義孫,自幼從軍,戰功累累,於靖難中屢立奇功,深得皇祖父信任。興寧伯棄文從軍,以布衣起身,更有大孝之名。年不及弱冠即受封一等伯,掌控大寧,鎮守邊塞之地。每次聽皇祖父提起此人,都是頗多讚賞。教導他讀書的王府教授卻對其多有謗言,斥其為小人,佞臣。
朱瞻基更加好奇。
身為姚少師的徒弟,興寧伯究竟是賢能的治世之才,還是諂媚小人朝中佞臣?
如果有機會,他很想見見此人,或許能解開心中的困惑。
朱高熾能猜到兒子在想些什麽,不免搖頭輕歎。
多年之前,皇太孫尚在,他與二弟三弟一同進京朝拜。當時,定國公尚未封侯,興寧伯還隻是個百戶。
路上的不平,京中的暗潮洶湧,逃離南京時的那場大雨,兄弟三人在雨中把臂大笑。
一去經年,恍如隔世。
如今,二弟三弟去了邊塞,定國公興寧伯鎮守一方,他卻囿於京城,在原地踏步。
是誰的錯?
能問的,隻有自己。
“父王?”
麵對長子不解的目光,朱高熾笑了,“父王隻是憶起早年間的事。當年,父王能平安從金陵離開,還是興寧伯出的主意。還有這個雜糧餅子……”
朱高熾放鬆了神情,陷入了回憶之中。
朱瞻基聽得十分認真,雙眼發亮,父王第一次同他說這些。
暖閣外,平王妃攔住了宦官,“王爺在同世子說話,不必打擾。”
話落,帶著宮人,沿來時路離開。
王爺不是陛下唯一的兒子,世子也隻是王爺的長子。
空中閃過驚雷,雨幕驟降。
平王妃停在廊下,牆壁之上的蟠螭隱於祥雲之內,屋頂簷角的青色琉璃瓦被雨水敲擊出了一聲聲脆響。
一場大雨,籠罩了整座南京城。
“王妃?”
“回吧。”平王妃突然笑了,笑得釋懷,“快到王爺千秋了,府內也該準備著了。”
“是。”
大雨連下了數日,江浙部分州縣都上報有水患之災,今歲恐稻穀不豐。請減免數地夏糧,並開府庫,調撥稻穀賑災。
朝堂之上,戶部奏給三月之糧,朱棣搖頭。
“水患頻發,秋糧未有期。隻給三月之糧,民定饑餒,國於惠民豈可為旦夕計。”
“陛下,府庫之糧尚需給以衛軍,需秋成之後方得充裕。”
“不足之數,從內庫出即可。”
鄭和下東洋,開原、廣寧和大寧上交的稅糧,布帛,銅錢以及各種奇珍異寶在內庫中堆得如小山一般。
朱棣相當有底氣,朕不差錢!府庫錢糧不足,朕來補。
內庫不歸朝廷管,皇帝自己說得算。
皇帝說從內庫出錢,戶部還能如何,隻能拱手,“陛下聖明。”
出錢歸出錢,對於朝廷和地方某些官員的問題,永樂帝是洞若觀火,當殿明令,尋常時候,朕不追究,但賑濟災民之時,有誰敢打賑濟糧的主意,要錢不要命,查不出來是運氣,一旦查出來,扒皮砍頭,自己選一樣。流放充軍的機會都不再有。
朝廷的詔令很快下達至各州縣,各地官員紛紛表示,一定不負皇命,互相監督,誰敢伸爪子,不用天子下令,直接剁手!
受災之地的老人們被請到縣衙聽詔,回到裏中,無不宣講天子仁德。有縣民耆老縫百家布,書天子聖德,當地官員即以快馬馳送入京。
鐵血如朱棣也不免雙目泛紅。
民如水,君如舟。
君愛民,則民亦愛君。
自靖難起兵到坐上皇位,朱棣的身份變了,思想也在不斷產生變化。
從德州到濟南,再到如今的江浙之地,民心所向,方是治國之道。
想到引起這一切轉變的源頭,朱棣叫來內官侯顯,道:“傳朕旨意,賞大寧鎮守紵絲紗羅五匹,銀百兩,鈔三百錠。”
“是。”
侯顯應諾,心中思量,如此厚恩,興寧伯果真是簡在帝心。當初咱家同興寧伯交好,結個善緣,果真是做對了。
賞賜由錦衣衛護送出南京,一路送往大寧。
孟清和尚不知天子又給自己發錢,正琢磨著該安排誰隨鄭和一同下西洋。
朱高煦說勻給他三條船就絕不會食言,以朱家人的作風,永樂帝麵前應也報備過了。
想裝滿三條船,光憑自己做不到,定然要加上沈瑄和大寧都司上下,餘下的空位,表現好的兀良哈首領和計劃拉攏的女真頭目也可以考慮。
天子派遣使臣下西洋,代表的是上國之威,能搭個順風船,往來一回,見識一番,甭管賺多賺少,都是臉麵。
哪天和其他部落首領頭目坐一起喝酒吃肉侃大山,旁人能炫耀的不過是得了多少戰功,部落裏有多少牛羊,在互市中得了多少處好。換成自己,胸脯一拍,老子和天子的使臣一起下過西洋,見識過海外方物!牛羊算什麽,老子的部落裏可養著海外舶來的野牛!
此言一出,絕對大殺四方,麵子裏子一起掙足。
搓搓下巴,若消息能傳到韃靼瓦剌,更好。
壯漢們還在為一片草場揮刀互砍,大明天子的船隊都在海洋對麵立起了旗杆。
羨慕嗎?
嫉妒嗎?
跟著鬼力赤和馬哈木是沒有前途的,歸附大明才是帶領部落發家致富,奔向小康-生活的最佳途徑。
越想越覺得可行。
孟清和幾口喝完碗裏的湯藥,竟絲毫不覺得苦。在廂房裏轉悠兩圈,算算時辰,沈瑄該回來了。當即推開房門,一路小跑。
沈瑄剛從雜造局回到伯府,迎麵遇上了從二堂跑出來的孟清和。以為是特地來迎接自己,冷峻的眉眼不由染上了暖意。
結果不到五分鍾,這份暖意又凝成了寒霜。
罪魁禍首尚不自覺,兀自拉著沈瑄回到二堂東廂,將計劃和盤托出,眨巴著眼睛求表揚。
沈瑄捏了捏額角,深吸氣,告訴自己,眼前這位身體底子不好,調養中,禁不起自己一巴掌。
吸氣,呼氣,再吸氣,再呼氣。
最終還是把人撈過來,狠狠咬了兩口才算完。
“國公爺?”
捂著脖子,孟十二郎萬分的無辜。
難道是覺得這主意不好?那也用不著咬人吧?
沈瑄額角暴起了青筋,抓過來,繼續咬!
孟清和被咬出火了,火大之餘,張口咬了回去。
於是乎,晚膳拖到了早膳,都司衙門又收到了孟伯爺的請假條。
負責記錄的經曆很是淡定,拿起筆,翻開冊子,在興寧伯的名字下邊又做下了一個記號。算一算,本月第五次了。如此勞心勞力,興寧伯果真一心為國。
在孟清和請假期間,沈瑄將他的計劃寫成奏疏,蓋上官印,呈送天子預覽。
送賞賜到大寧的錦衣衛沒等歇歇,喝口茶,立刻又踏上了歸程。
一路之上,哥幾個都是一腦門的官司。
從國朝創立以來,敢支使錦衣衛跑腿還不給路費的勳貴大臣,除了定國公和興寧伯,再也找不出第三個了吧?
哪怕是魏國公和武陽侯也沒這能耐。
定國公和興寧伯,果非常人。
奏疏送到南京,朱棣看過,當即下令,鄭和船隊下西洋的日期推遲一個月。
監督解縉修書的姚廣孝被請到西暖閣,君臣進行了一番長談。
六部尚書也先後被宣到君前奏對。
隨後,北疆鎮守,藩王,6續接到天子敕令,從歸附草原部落及女真諸衛中垛集壯丁,充實邊軍。並許歸附時間長,資格老,擁護大明各項政策,表現好的部落遣人隨朝廷船隊同下西洋。
朝廷歡迎各部落踴躍報名,但名額有限,誰能笑到最後,成功登船,單看各自本事。
甘肅總兵官宋晟和寧夏總兵官何福動作最快,兩人不隻給守禦千戶所的部落頭領們遞了消息,連暫時安置在涼州等地的新歸附部落也沒落下。
元朝海貿發達,即便隔了幾十年,草原上的部落仍流傳有當初泉州海商往來的盛景。之前朝廷派船隊下東洋,帶回來的各種香料和貨物,在南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北邊也有流通。
雖說草場和牛羊是部落的根本,但同海貿相比,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朝廷要再使海外,許攜帶貨物隨船,絕對是發財的好機會。但凡是有點頭腦的,都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兀良哈和歸附的韃靼部落聞風而動,消息靈通的女真各部紛紛活動,隻為爭取一個席位。
消息傳到北邊草原,韃靼和瓦剌各部也動起了心思。
朝廷在開原等地設立互市,帶動北疆經濟,富裕的隻是邊民和兀良哈等歸附部落,基本沒韃靼和瓦剌什麽事。
鑒於鬼力赤已經向明朝稱臣,朝廷對韃靼偶爾還會放鬆一下政策。換成瓦剌,不好意思,禁止邊貿。
馬哈木和鬼力赤隻能眼饞邊民和兀良哈的富裕,做夢都想搶一把,卻每每在邊軍的炮口和長槍之下打了退堂鼓。得知明朝要遣船隊下西洋,還許歸附部落摻一腳,兩人更是抓心撓肝。鬼力赤還能上疏爭取一下,馬哈木就隻能幹瞪眼。
隨著越來越多的草原部落向明朝邊境移動,請求內附,韃靼瓦剌同大明的實力差距會越來越大。不想出點好辦法,兩人成為“光杆司令”也不是不可能。
永樂三年六月,甘肅,寧夏,宣府,大寧和北京等地6續派隊伍進京。隊伍中攜帶著各種貨物,隻等上船,運到西洋大賺一筆。
大寧的隊伍有些特殊,攜帶的貨物遠比其他隊伍少,卻派遣了重兵護衛看守。其中兩輛馬車始終蒙著油布,邊軍日夜不離,沒人能猜出車上裝的是什麽。
七月初,各地隨船的人員貨物6續抵達京師,其中有不少自備海船,希望能一同出航的商人。
對此,朝廷頗有爭議,反對者占多數。在收到漢王和趙王的上表之後,永樂帝選擇對高皇帝的某項成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對的聲音很快被壓了下去。。
未幾,朝廷下了詔令,跟隨船隊出海可以,獲取的利潤必須向朝廷繳納五成。若能帶回優質糧種,可酌情減少。發現無主之地,還可得到獎勵。
詔令下達,商人們立刻舉雙手同意,大呼天子聖明。
能光明正大的出海,有大規模的艦隊護航,不用擔心被舟師盤查或被海盜騷擾,別說五成,便是六成七成都可以。
交錢,沒問題!
尋找糧種,一樣沒問題!
尋覓無主之地,更是沒問題!
這樣的事,由朝廷船隊來做,還要考慮一下影響,讓商人出頭,全無壓力。
在利益的趨勢下,自然有人願意效力。
朝廷鬆開了口子,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船隊規模不斷增大,官船和民船加起來超過了三百五十艘,人員足足超過了三萬。
出航的目的也從宣揚國威震撫四夷,變成了發展友誼,開拓海外貿易,尋找新航路,占領無主之地。
之前,作為船隊的正使,鄭和還有最關鍵的事情要做。
到太醫院求藥。
為分擔壓力,同樣飽受暈船困擾的王景弘被鄭和拉著,一同站在了太醫院前。
往日裏威風八麵的首領太監,看到邁著方步,笑容滿麵的趙院判,齊刷刷的打個哆嗦。
互相一眼,同時握拳,為了完成使命,為了活著出去活著回來,咱家拚了!
這是何等精神?
大無畏的精神!
懷揣著偉大的抱負,大明的航海家們抬頭挺胸,,毅然決然的走進了太醫院。
彼時,周王,肅王,遼王,寧王,晉王皆派長史官屬來朝,另有韃靼女真部落首領,及占城暹羅等國遣使臣朝賀,並貢方物。
安南國王胡氏亦派遣使臣軟景真等前來朝賀。
軟景真等被安排在會同館,行居膳食同暹羅占城使者沒有區別。但在宴會中的位置卻是角落的角落,別說向大明天子祝賀,順便拍拍龍-屁,連龍須子都見不著一根。
鑒於朱棣下旨斥責胡氏-篡--權-及安南-侵-擾大明邊境,阮景真等敢怒不敢言,隻能悶聲不語。
占城和暹羅的使者看了笑話,十分的得意,在席間多次開嘲,安南的使者也隻能受著。
阮景真等人清楚,一旦爭執起來,大明天子絕不會站在自己一邊。不想落人口實,給人以借口發難,就隻能忍著。
歸根結底,這也是安南自作自受。
阮景真喝幹杯中酒,心中發苦。
自胡氏-篡--奪-陳氏王位,安南同鄰國的關係便愈發不好,同占城更是降至冰點。
胡氏出兵攻占了占城的幾個城邦,占城一樣出兵卻搶不回來,隻能借著朝貢的機會向大明天子求助。
不知鴻臚寺的接待人員是疏忽還是故意,兩國使臣在會同館裏的居處左右相鄰,出門就能遇見,每次見到彼此,都是火藥味十足,假如沒有明朝官員在側,當場-拔-刀互砍都有可能。
占城使者見軟景真等人不被大明待見,不借機落井下石才怪。
到大明-政-治-避難的陳王子也住在會同館裏,見到軟景真等人,同樣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有大明天子的庇護,他完全不懼胡氏,隻要大明派出使者和軍隊,安南的王位必定是他的。
陳王子覲見朱棣時,再三保證,大明助他歸國登上王位,必將世世代代向大明稱臣納貢,在王室著為令,陳氏子孫永不得違背。
朱棣表揚了陳王子,賜給他金織襲衣,綺紗彩幣。
“拜謝天子隆恩。”
陳王子感激涕零的離開了西暖閣,朱棣臉上的笑容一收,轉而詢問站在一旁的朱高熾,“汝觀此人如何?”
朱高熾思索片刻,答道:“知恩之人。”
朱棣搖了搖頭,“未必。”
朱高熾心中疑惑,表情中自然帶了出來。
“心計堅韌,思慮頗深,助其登上王位,堅守今日之諾尚好。否則,由其掌安南之權未必是件好事。”
朱棣點到即止,朱高熾沒有多言,隻在心中思索,許久才道:“兒臣愚鈍,謝父皇教誨。”
稍後,朱高熾從西暖閣走出,朱棣傳召錦衣衛指揮使楊鐸覲見。
一身大紅錦衣的楊鐸同朱高熾擦身而過。
楊鐸側身行禮,朱高熾單手虛抬,存了十分的客氣。
二弟三弟皆已就藩,隻他留在京中,朝中早已頗多議論之聲。
京城平王府已經建好,朱高熾自請出宮,朱棣準了,卻將平王世子朱瞻基留在宮中。此舉更讓朝中文武側目。
隻可惜,解縉等人正在修書,有道衍監工,縱有心思手段也無法施展。
朱高熾的表現十分平靜,不但主動避嫌,提前出宮,還斥責了平王妃,並叮囑朱瞻基,在宮中隻為替父王盡孝,若有人出言挑唆,或是進漢王趙王的讒言,絕不可輕信,更不可出言附和。
“汝得天子恩寵,切記謹守本分,不得肆意妄為,更不可聽信讒言。”朱高熾撫過長子的發頂,“須知世人皆有私心,言之鑿鑿者未必真心為你。為父跌了無數次,才明白其中道理。持心守正,不以私利觀大局,方為正道。”
“兒謹遵父王教誨。”
朱瞻基已經八歲,個頭比同齡人要高出不少,臉上仍帶著稚氣,卻已經有了朱棣的影子。
單從外表上看,他同朱高熾相似的程度遠不及朱棣,認真論起來,倒是更像朱高煦和朱高燧。
兒子不像自己,更像自己的老爹和兄弟,朱高熾也是心傷,不知該煩惱還是慶幸。但也多少明白了老爹更喜歡兩個弟弟的原因。
誰不喜歡像自己的孩子?
若不是朱瞻基也喜歡讀書,朱高熾怕是會更加別扭。
朱瞻基早慧,對父王同兩個叔父尤其是漢王的爭奪,多少知道一些,同樣也聽聞了定國公和興寧伯的大名。
對定國公,他十分佩服。
對興寧伯,他則感到好奇。
定國公是高皇帝的義孫,自幼從軍,戰功累累,於靖難中屢立奇功,深得皇祖父信任。興寧伯棄文從軍,以布衣起身,更有大孝之名。年不及弱冠即受封一等伯,掌控大寧,鎮守邊塞之地。每次聽皇祖父提起此人,都是頗多讚賞。教導他讀書的王府教授卻對其多有謗言,斥其為小人,佞臣。
朱瞻基更加好奇。
身為姚少師的徒弟,興寧伯究竟是賢能的治世之才,還是諂媚小人朝中佞臣?
如果有機會,他很想見見此人,或許能解開心中的困惑。
朱高熾能猜到兒子在想些什麽,不免搖頭輕歎。
多年之前,皇太孫尚在,他與二弟三弟一同進京朝拜。當時,定國公尚未封侯,興寧伯還隻是個百戶。
路上的不平,京中的暗潮洶湧,逃離南京時的那場大雨,兄弟三人在雨中把臂大笑。
一去經年,恍如隔世。
如今,二弟三弟去了邊塞,定國公興寧伯鎮守一方,他卻囿於京城,在原地踏步。
是誰的錯?
能問的,隻有自己。
“父王?”
麵對長子不解的目光,朱高熾笑了,“父王隻是憶起早年間的事。當年,父王能平安從金陵離開,還是興寧伯出的主意。還有這個雜糧餅子……”
朱高熾放鬆了神情,陷入了回憶之中。
朱瞻基聽得十分認真,雙眼發亮,父王第一次同他說這些。
暖閣外,平王妃攔住了宦官,“王爺在同世子說話,不必打擾。”
話落,帶著宮人,沿來時路離開。
王爺不是陛下唯一的兒子,世子也隻是王爺的長子。
空中閃過驚雷,雨幕驟降。
平王妃停在廊下,牆壁之上的蟠螭隱於祥雲之內,屋頂簷角的青色琉璃瓦被雨水敲擊出了一聲聲脆響。
一場大雨,籠罩了整座南京城。
“王妃?”
“回吧。”平王妃突然笑了,笑得釋懷,“快到王爺千秋了,府內也該準備著了。”
“是。”
大雨連下了數日,江浙部分州縣都上報有水患之災,今歲恐稻穀不豐。請減免數地夏糧,並開府庫,調撥稻穀賑災。
朝堂之上,戶部奏給三月之糧,朱棣搖頭。
“水患頻發,秋糧未有期。隻給三月之糧,民定饑餒,國於惠民豈可為旦夕計。”
“陛下,府庫之糧尚需給以衛軍,需秋成之後方得充裕。”
“不足之數,從內庫出即可。”
鄭和下東洋,開原、廣寧和大寧上交的稅糧,布帛,銅錢以及各種奇珍異寶在內庫中堆得如小山一般。
朱棣相當有底氣,朕不差錢!府庫錢糧不足,朕來補。
內庫不歸朝廷管,皇帝自己說得算。
皇帝說從內庫出錢,戶部還能如何,隻能拱手,“陛下聖明。”
出錢歸出錢,對於朝廷和地方某些官員的問題,永樂帝是洞若觀火,當殿明令,尋常時候,朕不追究,但賑濟災民之時,有誰敢打賑濟糧的主意,要錢不要命,查不出來是運氣,一旦查出來,扒皮砍頭,自己選一樣。流放充軍的機會都不再有。
朝廷的詔令很快下達至各州縣,各地官員紛紛表示,一定不負皇命,互相監督,誰敢伸爪子,不用天子下令,直接剁手!
受災之地的老人們被請到縣衙聽詔,回到裏中,無不宣講天子仁德。有縣民耆老縫百家布,書天子聖德,當地官員即以快馬馳送入京。
鐵血如朱棣也不免雙目泛紅。
民如水,君如舟。
君愛民,則民亦愛君。
自靖難起兵到坐上皇位,朱棣的身份變了,思想也在不斷產生變化。
從德州到濟南,再到如今的江浙之地,民心所向,方是治國之道。
想到引起這一切轉變的源頭,朱棣叫來內官侯顯,道:“傳朕旨意,賞大寧鎮守紵絲紗羅五匹,銀百兩,鈔三百錠。”
“是。”
侯顯應諾,心中思量,如此厚恩,興寧伯果真是簡在帝心。當初咱家同興寧伯交好,結個善緣,果真是做對了。
賞賜由錦衣衛護送出南京,一路送往大寧。
孟清和尚不知天子又給自己發錢,正琢磨著該安排誰隨鄭和一同下西洋。
朱高煦說勻給他三條船就絕不會食言,以朱家人的作風,永樂帝麵前應也報備過了。
想裝滿三條船,光憑自己做不到,定然要加上沈瑄和大寧都司上下,餘下的空位,表現好的兀良哈首領和計劃拉攏的女真頭目也可以考慮。
天子派遣使臣下西洋,代表的是上國之威,能搭個順風船,往來一回,見識一番,甭管賺多賺少,都是臉麵。
哪天和其他部落首領頭目坐一起喝酒吃肉侃大山,旁人能炫耀的不過是得了多少戰功,部落裏有多少牛羊,在互市中得了多少處好。換成自己,胸脯一拍,老子和天子的使臣一起下過西洋,見識過海外方物!牛羊算什麽,老子的部落裏可養著海外舶來的野牛!
此言一出,絕對大殺四方,麵子裏子一起掙足。
搓搓下巴,若消息能傳到韃靼瓦剌,更好。
壯漢們還在為一片草場揮刀互砍,大明天子的船隊都在海洋對麵立起了旗杆。
羨慕嗎?
嫉妒嗎?
跟著鬼力赤和馬哈木是沒有前途的,歸附大明才是帶領部落發家致富,奔向小康-生活的最佳途徑。
越想越覺得可行。
孟清和幾口喝完碗裏的湯藥,竟絲毫不覺得苦。在廂房裏轉悠兩圈,算算時辰,沈瑄該回來了。當即推開房門,一路小跑。
沈瑄剛從雜造局回到伯府,迎麵遇上了從二堂跑出來的孟清和。以為是特地來迎接自己,冷峻的眉眼不由染上了暖意。
結果不到五分鍾,這份暖意又凝成了寒霜。
罪魁禍首尚不自覺,兀自拉著沈瑄回到二堂東廂,將計劃和盤托出,眨巴著眼睛求表揚。
沈瑄捏了捏額角,深吸氣,告訴自己,眼前這位身體底子不好,調養中,禁不起自己一巴掌。
吸氣,呼氣,再吸氣,再呼氣。
最終還是把人撈過來,狠狠咬了兩口才算完。
“國公爺?”
捂著脖子,孟十二郎萬分的無辜。
難道是覺得這主意不好?那也用不著咬人吧?
沈瑄額角暴起了青筋,抓過來,繼續咬!
孟清和被咬出火了,火大之餘,張口咬了回去。
於是乎,晚膳拖到了早膳,都司衙門又收到了孟伯爺的請假條。
負責記錄的經曆很是淡定,拿起筆,翻開冊子,在興寧伯的名字下邊又做下了一個記號。算一算,本月第五次了。如此勞心勞力,興寧伯果真一心為國。
在孟清和請假期間,沈瑄將他的計劃寫成奏疏,蓋上官印,呈送天子預覽。
送賞賜到大寧的錦衣衛沒等歇歇,喝口茶,立刻又踏上了歸程。
一路之上,哥幾個都是一腦門的官司。
從國朝創立以來,敢支使錦衣衛跑腿還不給路費的勳貴大臣,除了定國公和興寧伯,再也找不出第三個了吧?
哪怕是魏國公和武陽侯也沒這能耐。
定國公和興寧伯,果非常人。
奏疏送到南京,朱棣看過,當即下令,鄭和船隊下西洋的日期推遲一個月。
監督解縉修書的姚廣孝被請到西暖閣,君臣進行了一番長談。
六部尚書也先後被宣到君前奏對。
隨後,北疆鎮守,藩王,6續接到天子敕令,從歸附草原部落及女真諸衛中垛集壯丁,充實邊軍。並許歸附時間長,資格老,擁護大明各項政策,表現好的部落遣人隨朝廷船隊同下西洋。
朝廷歡迎各部落踴躍報名,但名額有限,誰能笑到最後,成功登船,單看各自本事。
甘肅總兵官宋晟和寧夏總兵官何福動作最快,兩人不隻給守禦千戶所的部落頭領們遞了消息,連暫時安置在涼州等地的新歸附部落也沒落下。
元朝海貿發達,即便隔了幾十年,草原上的部落仍流傳有當初泉州海商往來的盛景。之前朝廷派船隊下東洋,帶回來的各種香料和貨物,在南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北邊也有流通。
雖說草場和牛羊是部落的根本,但同海貿相比,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朝廷要再使海外,許攜帶貨物隨船,絕對是發財的好機會。但凡是有點頭腦的,都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兀良哈和歸附的韃靼部落聞風而動,消息靈通的女真各部紛紛活動,隻為爭取一個席位。
消息傳到北邊草原,韃靼和瓦剌各部也動起了心思。
朝廷在開原等地設立互市,帶動北疆經濟,富裕的隻是邊民和兀良哈等歸附部落,基本沒韃靼和瓦剌什麽事。
鑒於鬼力赤已經向明朝稱臣,朝廷對韃靼偶爾還會放鬆一下政策。換成瓦剌,不好意思,禁止邊貿。
馬哈木和鬼力赤隻能眼饞邊民和兀良哈的富裕,做夢都想搶一把,卻每每在邊軍的炮口和長槍之下打了退堂鼓。得知明朝要遣船隊下西洋,還許歸附部落摻一腳,兩人更是抓心撓肝。鬼力赤還能上疏爭取一下,馬哈木就隻能幹瞪眼。
隨著越來越多的草原部落向明朝邊境移動,請求內附,韃靼瓦剌同大明的實力差距會越來越大。不想出點好辦法,兩人成為“光杆司令”也不是不可能。
永樂三年六月,甘肅,寧夏,宣府,大寧和北京等地6續派隊伍進京。隊伍中攜帶著各種貨物,隻等上船,運到西洋大賺一筆。
大寧的隊伍有些特殊,攜帶的貨物遠比其他隊伍少,卻派遣了重兵護衛看守。其中兩輛馬車始終蒙著油布,邊軍日夜不離,沒人能猜出車上裝的是什麽。
七月初,各地隨船的人員貨物6續抵達京師,其中有不少自備海船,希望能一同出航的商人。
對此,朝廷頗有爭議,反對者占多數。在收到漢王和趙王的上表之後,永樂帝選擇對高皇帝的某項成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對的聲音很快被壓了下去。。
未幾,朝廷下了詔令,跟隨船隊出海可以,獲取的利潤必須向朝廷繳納五成。若能帶回優質糧種,可酌情減少。發現無主之地,還可得到獎勵。
詔令下達,商人們立刻舉雙手同意,大呼天子聖明。
能光明正大的出海,有大規模的艦隊護航,不用擔心被舟師盤查或被海盜騷擾,別說五成,便是六成七成都可以。
交錢,沒問題!
尋找糧種,一樣沒問題!
尋覓無主之地,更是沒問題!
這樣的事,由朝廷船隊來做,還要考慮一下影響,讓商人出頭,全無壓力。
在利益的趨勢下,自然有人願意效力。
朝廷鬆開了口子,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船隊規模不斷增大,官船和民船加起來超過了三百五十艘,人員足足超過了三萬。
出航的目的也從宣揚國威震撫四夷,變成了發展友誼,開拓海外貿易,尋找新航路,占領無主之地。
之前,作為船隊的正使,鄭和還有最關鍵的事情要做。
到太醫院求藥。
為分擔壓力,同樣飽受暈船困擾的王景弘被鄭和拉著,一同站在了太醫院前。
往日裏威風八麵的首領太監,看到邁著方步,笑容滿麵的趙院判,齊刷刷的打個哆嗦。
互相一眼,同時握拳,為了完成使命,為了活著出去活著回來,咱家拚了!
這是何等精神?
大無畏的精神!
懷揣著偉大的抱負,大明的航海家們抬頭挺胸,,毅然決然的走進了太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