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作為一種最頂級的神話或者是傳說的存在,這一個情況幾乎是地球曆史的一個非常普及的。
不僅僅是中國或者是漢文化普及地區,在外國,龍也可以說是一種最高層麵的“存在”。
……
在西方的神話當中,龍被稱之為dragon。
dragon最早起源在西歐古代某些民族的文化裏是力量與神聖的象征,而在基督教文化裏則被形容是邪惡、惡魔的代名詞。
dragon,通常描述為有類似美洲獅的身體、兩隻巨大的蝙蝠翅膀或者羽翼、四條腿、和一個有些像馬的頭。故事中最常提到的顏色是綠、紅或金色。它的尾巴長而蜿蜒,末端有刺,可能有倒鉤。每條腿的末端都是巨大的爪子,類似於肉食性鳥類的。龍有幾排尖牙,常常有背棘。在晚期到近代這種生物通常噴火或毒,或者有毒血。擁有強大的力量及魔法能力。
據說,在最早的促成西方傳統的傳說裏,它是神聖的存在,而非人類冒險者遇到並戰鬥的怪物。然而,農業或城市文化的有組織的神話一般不崇拜這種生物;更確切地說,龍的形象是原始的混沌,創造、有序的神的敵人。
歐洲各語言中,無論是屬於拉丁語族的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語,還是屬於日耳曼語族的德語、丹麥語等語言中,“龍”一詞都有著類似的詞根。
英語中的“dragon”一詞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13世紀,與法語中的“dragon”一詞一樣,來源於古法語中的“dragon”。後者則源自拉丁語中的“draconem”,而“draco”一詞則是源自古希臘語中“drakon”。
在拉丁語中,“draconem”也可以指巨大的蛇,而在古希臘語中,“drakon”則指巨大的海蛇或海中怪獸。“drakon”的詞根“drak-”有“注視”的意思,因此“drakon”字麵上可能是指“擁有注視者”。
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則出現了更近似於現今的龍的形象。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是巴比倫神話中的迪亞馬特。迪亞馬特是海洋之女神,不僅是創造萬物的神祇,也是元初混沌的化身。可以看到巴比倫神話在古埃及神話裏繼承下來的海洋、母神與破壞的概念。迪亞馬特與主神馬爾杜克的戰鬥是“勇士與海中怪物搏鬥”這一母題的早期雛形。
迪亞馬特的後代怒蛇則被認為與龍有更密切的關係。根據新巴比倫時期建造的巴比倫城伊什塔爾城門上的浮雕顯示,怒蛇的形象接近於麒麟,頭部、頸部和軀幹都覆蓋著蛇鱗,前足為獅足,後足為鷹爪;頭頂長角,尾部有蠍尾針。
古希臘神話中的龍常常作為凶惡的怪物以及寶物的看守者出現。
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中提到阿伽門農的裝束時說他的劍帶上有藍色龍形的圖案,他的胸甲上也有三頭巨大的龍形象的紋飾。在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功績中,第十一件“盜取金蘋果”中守護金蘋果的也是龍。
據偽阿波洛多羅斯的《書庫》第2冊中描述,金蘋果“由一條長生不死的巨大的龍看守著。這頭巨大的龍是堤豐與艾奇德娜的後代,生有一百個頭顱,一百張嘴巴裏發出一百種不同的聲音。”
許癸努斯的《傳說集》中則提到守護金蘋果的龍拉冬是堤豐與艾奇德娜的子女之一。它還有一個兄弟,是守護金羊毛的龍。
古希臘文中“龍”與“巨大的海蛇”是同一個詞,可以看出古希臘文化中龍的形象與蛇的形象相近,主要表現為強大的力量以及長生不死的能力,這與巴比倫神話中的迪亞馬特的形象有關。
而比較直觀的認識是,歐洲的“大蜥蜴”最為典型的形象出自《貝奧武夫》:
傳說將這條龍描述為擁有盤旋的蛇形身體,喜歡囤積並看守寶物、好奇心重、好報複、會飛、會噴火,牙齒中含有致死的毒液。
《貝奧武夫》的龍是非理性的,它的行為受自身的欲望支配。詩中著重描寫了它對財寶的看重。它不會說話,也聽不懂人類的語言,甚至見到貝奧武夫時顯露出震驚與害怕。外觀上,龍的身形修長,牙齒尖利,能夠飛行。《貝奧武夫》中的龍承襲了基督教中的反麵形象,是詩中基督教思想的體現。
……
在十二世紀開始流傳的亞瑟王傳奇中,提到佛提剛王想要建一座城堡,然而建造時,工匠們發現白天建到一半的牆總會在夜裏倒塌。於是國王召集占星術士和巫師來解決他的疑惑。巫師告訴國王,需要用處女之子的血灑在地上,才能使城堡建成。國王最後找到這樣的孩子,就是梅林。
梅林將這種辦法斥為謊言,並告訴國王,城堡的地基之下有一個湖,湖底有兩條沉睡的巨龍。國王發掘出地湖後抽幹池水,果然發現一條紅龍與一條白龍。這時兩龍蘇醒,開始相互爭鬥。白龍一開始占據上風,而紅龍奮起反擊,最後將白龍驅走。
梅林解釋說,紅龍代表佛提剛王的子民英格魯民族,而白龍代表撒克遜民族。英格魯民族會首先被撒克遜民族侵略,而後浴血反抗,最後趕走撒克遜人。這個故事最早記載在9世紀的《曆史上的不列顛》中,其中佛提剛王的領土就是現在的威爾士。
在寫作年代可能更早的《馬比諾吉昂》中,則記載了另一則龍的故事《露德與萊弗利》。
露德是不列顛王貝裏的兒子,繼承了不列顛王國,他的四弟萊弗利則娶了法國的公主,並成為法國國王。露德統治的時候,每年的五月份,不列顛的每個地方都能聽到恐怖的尖叫聲,使得男人恐懼,女子流產,孩子癲狂,動物死亡,樹木枯萎,河流幹枯。露德詢問他的弟弟弗萊利,弗萊利告訴他:“這是龍的叫聲。這頭龍正與一頭外來的龍爭鬥。隻需丈量好不列顛的土地,在正中央的地點挖一個坑,放入一個裝滿蜂蜜酒的坩堝,以綢緞封口。兩條爭鬥的龍會落入坩堝,喝飽蜜酒而陷入沉睡。你必須馬上將鍋封好,埋入一口石棺中,然後找一個強大的地方埋在地下。這樣可以使你的王國避免外來的災難”。
露德最後將龍埋在dinas?emrys,這也正是後來佛提剛王建造城堡的地方。這兩條龍就是佛提剛王發掘出的兩條龍。
而在都鐸王朝的亨利七世後,紅龍成為了他的標誌,出現在紋章與旗幟中,慢慢成為了威爾士的象征。
十二世紀開始成型的北歐神話中,著名的龍有:
尼德霍格(nidhogg):根據古代斯堪的那維亞神話,巨大的白蠟樹伊格德拉修支撐著整個宇宙。巨蛇尼德霍格盤繞在其根部,無止盡地啃咬世界樹的根。這個惡毒的靈魂隻知道連根拔起這棵樹並以此毀滅宇宙的可怕渴望。古代北歐詩歌中將他喻為“恐怖齧咬者”。
尤蒙剛德(jormungandr):環繞在人類世界上的大海蛇,也被稱為世界蛇。
尤蒙剛德是洛基與安格爾波達生的第二個孩子。奧丁將它扔到海中,尤蒙剛德不斷成長,直到自噬其尾。雷神托爾曾經到霜巨人的國度烏特加德,烏特加德的王者羅基和托爾比試的時候讓他舉起一隻貓,但托爾隻舉起了貓的一隻腳。
後來羅基告訴托爾貓其實是世界蛇尤蒙剛德。托爾之後在和巨人希密爾一道打獵時,想要殺死尤蒙剛德,除此一害。托爾用牛頭釣起了尤蒙剛德,但希密爾被它龐大的身軀驚嚇而割斷了釣線,讓尤蒙剛德逃走了。在諸神的黃昏中,尤蒙剛德在海中不斷掙紮,弄斷了命運之船納吉爾法的纜索。羅基和火巨人乘著船駛向最終戰場維格利德。在最後的決戰中,托爾用錘子殺死了尤蒙剛德,但後者吐出的毒液也將托爾毒死。
法夫納:它本來是侏儒國君主赫瑞德瑪的長子。
在《沃爾鬆格薩迦》中,法夫納為控製一座巨大的寶庫而殺死了他的父親。為了守衛他的戰利品,他使用tarnhelm-一頂允許其使用者變形的魔法頭盔-把自己變成龍。他是一條聰明的老龍和一個熟練的變形者,他喜歡在他的受害者死亡之前和他們玩智力遊戲。
法夫納的善妒的兄弟雷金告訴齊格弗裏德如何殺死該野獸。齊格弗裏德在龍的路上挖了一個坑,蜷縮在裏麵,在龍去水潭喝水、路過他上方時從下方刺穿了它。無意中嚐到龍血之後,他懂得了鳥的語言,而他頭上有兩隻鳥正在討論雷金殺死他的計劃。
因此,他在雷金動手之前殺死了雷金。
另一個版本說,法夫納對財寶的渴望和他瀕死的父親的詛咒改變了他。然後,齊格弗裏德吃了法夫納的心髒-在雷金要求他把它烤給雷金吃之後。而其它描述說,齊格弗裏德在龍血裏沐浴,並變得超出常人地堅韌,甚或是不可傷害的。
……
而在美洲神話當中,龍同樣是最高級的存在之一。
在美洲神話體係當中,羽蛇神就是一種最強大的龍。
羽蛇神的名字叫庫庫爾坎,是瑪雅人心目中帶來雨季,與播種、收獲、五穀豐登有關的神祇。事實上,它是一個舶來品,是在托爾特克人統治瑪雅城時帶來的北方神祇。中美洲各民族普遍信奉這種羽蛇神。
按照傳說,羽蛇神主宰著晨星、發明了書籍、立法,而且給人類帶來了玉米。羽蛇神還代表著死亡和重生,是祭司們的保護神。
羽蛇神在瑪雅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從許多方麵觀察到。古典時期,瑪雅“真人”所持的權杖,一端為精致小形、中間為小人的一條腿化作蛇身、另一端為一蛇頭。到了後古典時期,出現了多種變形,但基本形態完全變了,成為上部羽扇形、中間蛇身下部蛇頭的羽蛇神形象。
羽蛇神與雨季同來。而雨季又與瑪雅人種玉米的時間相重合。因而羽蛇神又成為瑪雅農人最為崇敬的神祇,在現今留存的最大的瑪雅古城,奇岑-伊紮中。有一座以羽蛇神庫庫爾坎命名的金字塔。在金字塔的北麵兩底角雕有兩個蛇頭。每年春分、秋分兩天,太陽落山時,可以看到蛇頭投射在地上的影子與許多個三角形連套在一起,成為一條動感很強的飛蛇。象徵著在這兩天羽蛇神降臨和飛升,據說,隻有這兩天裏才能看到這一奇景。所以,它已經成為墨西哥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而在當年,瑪雅人可以借助這種將天文學與建築工藝精湛地融合在一起的直觀景致,準確把握農時。與此同時,也準確把握崇拜羽蛇神的時機。
關於羽蛇神有數百,甚至數千個不同的神話。它被稱為玉米供應商,而且圖片清晰的表明它可以控製降雨以提供水源,導致一些人認為羽蛇神是植物之神。阿茲台克人還認為羽蛇神可以讓人變為頭上有高大的王冠,身穿玉掛件衣服的戰士。據稱代表的掛件扮演的另一個角色是風和運動之神。中美洲集團並不是唯一相信羽蛇神的宗教。
羽蛇神與雨季同來,而雨季又與瑪雅人種玉米的時間相重合。因而羽蛇神又成為瑪雅農人最為崇敬的神祇,在現今留存的最大的瑪雅古城,奇岑-伊紮中。有一座以羽蛇神庫庫爾坎命名的金字塔。庫庫爾坎金字塔是為了祭祀奇琴伊察主神而得名。在瑪雅人的傳說中,庫庫爾坎神被認為是他們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傳說他教給人們天文、數學和工藝,並製定和頒布了法律。當瑪雅人獲得了知識並建立起國家之後,庫庫爾坎神登上蛇變成的飛船,回到了天外的故鄉。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奇琴伊查古城中最高大的建築、占地約3000平方米。其由塔身和神廟兩部分組成,高約30米,塔底麵為正方形,四方對稱,底大上小,四邊棱角分明。台基每邊長55.5米,共9層,向上逐漸縮小至梯形平台,上有高6米的方形神廟。塔的四麵各有91級台階,四麵共有364級,加上最上層的平台,正好是一年的天數。
塔的每個側麵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的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這座古老的建築,在建造之前,經過了精心的幾何設計,它所表達出的精確度和玄妙而充滿戲劇性的效果,令後人歎為觀止:每年春分和秋分兩天的日落時分,北麵一組台階的邊牆會在陽光照射下形成彎彎曲曲的七段等腰三角形,連同底部雕刻的蛇頭,宛若一條巨蛇從塔頂向大地遊動,象徵著羽蛇神在春分時蘇醒,爬出廟宇。
每一次,這個幻像持續整整3小時22分,分秒不差。這個神秘景觀被稱為“光影蛇形”。庫庫爾坎金字塔,是瑪雅人對其掌握的建築幾何知識的絕妙展示,而金字塔旁邊的天文台,更是把這種高超的幾何和天文知識表現得淋漓盡致。
不僅僅是中國或者是漢文化普及地區,在外國,龍也可以說是一種最高層麵的“存在”。
……
在西方的神話當中,龍被稱之為dragon。
dragon最早起源在西歐古代某些民族的文化裏是力量與神聖的象征,而在基督教文化裏則被形容是邪惡、惡魔的代名詞。
dragon,通常描述為有類似美洲獅的身體、兩隻巨大的蝙蝠翅膀或者羽翼、四條腿、和一個有些像馬的頭。故事中最常提到的顏色是綠、紅或金色。它的尾巴長而蜿蜒,末端有刺,可能有倒鉤。每條腿的末端都是巨大的爪子,類似於肉食性鳥類的。龍有幾排尖牙,常常有背棘。在晚期到近代這種生物通常噴火或毒,或者有毒血。擁有強大的力量及魔法能力。
據說,在最早的促成西方傳統的傳說裏,它是神聖的存在,而非人類冒險者遇到並戰鬥的怪物。然而,農業或城市文化的有組織的神話一般不崇拜這種生物;更確切地說,龍的形象是原始的混沌,創造、有序的神的敵人。
歐洲各語言中,無論是屬於拉丁語族的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語,還是屬於日耳曼語族的德語、丹麥語等語言中,“龍”一詞都有著類似的詞根。
英語中的“dragon”一詞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13世紀,與法語中的“dragon”一詞一樣,來源於古法語中的“dragon”。後者則源自拉丁語中的“draconem”,而“draco”一詞則是源自古希臘語中“drakon”。
在拉丁語中,“draconem”也可以指巨大的蛇,而在古希臘語中,“drakon”則指巨大的海蛇或海中怪獸。“drakon”的詞根“drak-”有“注視”的意思,因此“drakon”字麵上可能是指“擁有注視者”。
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則出現了更近似於現今的龍的形象。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是巴比倫神話中的迪亞馬特。迪亞馬特是海洋之女神,不僅是創造萬物的神祇,也是元初混沌的化身。可以看到巴比倫神話在古埃及神話裏繼承下來的海洋、母神與破壞的概念。迪亞馬特與主神馬爾杜克的戰鬥是“勇士與海中怪物搏鬥”這一母題的早期雛形。
迪亞馬特的後代怒蛇則被認為與龍有更密切的關係。根據新巴比倫時期建造的巴比倫城伊什塔爾城門上的浮雕顯示,怒蛇的形象接近於麒麟,頭部、頸部和軀幹都覆蓋著蛇鱗,前足為獅足,後足為鷹爪;頭頂長角,尾部有蠍尾針。
古希臘神話中的龍常常作為凶惡的怪物以及寶物的看守者出現。
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中提到阿伽門農的裝束時說他的劍帶上有藍色龍形的圖案,他的胸甲上也有三頭巨大的龍形象的紋飾。在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功績中,第十一件“盜取金蘋果”中守護金蘋果的也是龍。
據偽阿波洛多羅斯的《書庫》第2冊中描述,金蘋果“由一條長生不死的巨大的龍看守著。這頭巨大的龍是堤豐與艾奇德娜的後代,生有一百個頭顱,一百張嘴巴裏發出一百種不同的聲音。”
許癸努斯的《傳說集》中則提到守護金蘋果的龍拉冬是堤豐與艾奇德娜的子女之一。它還有一個兄弟,是守護金羊毛的龍。
古希臘文中“龍”與“巨大的海蛇”是同一個詞,可以看出古希臘文化中龍的形象與蛇的形象相近,主要表現為強大的力量以及長生不死的能力,這與巴比倫神話中的迪亞馬特的形象有關。
而比較直觀的認識是,歐洲的“大蜥蜴”最為典型的形象出自《貝奧武夫》:
傳說將這條龍描述為擁有盤旋的蛇形身體,喜歡囤積並看守寶物、好奇心重、好報複、會飛、會噴火,牙齒中含有致死的毒液。
《貝奧武夫》的龍是非理性的,它的行為受自身的欲望支配。詩中著重描寫了它對財寶的看重。它不會說話,也聽不懂人類的語言,甚至見到貝奧武夫時顯露出震驚與害怕。外觀上,龍的身形修長,牙齒尖利,能夠飛行。《貝奧武夫》中的龍承襲了基督教中的反麵形象,是詩中基督教思想的體現。
……
在十二世紀開始流傳的亞瑟王傳奇中,提到佛提剛王想要建一座城堡,然而建造時,工匠們發現白天建到一半的牆總會在夜裏倒塌。於是國王召集占星術士和巫師來解決他的疑惑。巫師告訴國王,需要用處女之子的血灑在地上,才能使城堡建成。國王最後找到這樣的孩子,就是梅林。
梅林將這種辦法斥為謊言,並告訴國王,城堡的地基之下有一個湖,湖底有兩條沉睡的巨龍。國王發掘出地湖後抽幹池水,果然發現一條紅龍與一條白龍。這時兩龍蘇醒,開始相互爭鬥。白龍一開始占據上風,而紅龍奮起反擊,最後將白龍驅走。
梅林解釋說,紅龍代表佛提剛王的子民英格魯民族,而白龍代表撒克遜民族。英格魯民族會首先被撒克遜民族侵略,而後浴血反抗,最後趕走撒克遜人。這個故事最早記載在9世紀的《曆史上的不列顛》中,其中佛提剛王的領土就是現在的威爾士。
在寫作年代可能更早的《馬比諾吉昂》中,則記載了另一則龍的故事《露德與萊弗利》。
露德是不列顛王貝裏的兒子,繼承了不列顛王國,他的四弟萊弗利則娶了法國的公主,並成為法國國王。露德統治的時候,每年的五月份,不列顛的每個地方都能聽到恐怖的尖叫聲,使得男人恐懼,女子流產,孩子癲狂,動物死亡,樹木枯萎,河流幹枯。露德詢問他的弟弟弗萊利,弗萊利告訴他:“這是龍的叫聲。這頭龍正與一頭外來的龍爭鬥。隻需丈量好不列顛的土地,在正中央的地點挖一個坑,放入一個裝滿蜂蜜酒的坩堝,以綢緞封口。兩條爭鬥的龍會落入坩堝,喝飽蜜酒而陷入沉睡。你必須馬上將鍋封好,埋入一口石棺中,然後找一個強大的地方埋在地下。這樣可以使你的王國避免外來的災難”。
露德最後將龍埋在dinas?emrys,這也正是後來佛提剛王建造城堡的地方。這兩條龍就是佛提剛王發掘出的兩條龍。
而在都鐸王朝的亨利七世後,紅龍成為了他的標誌,出現在紋章與旗幟中,慢慢成為了威爾士的象征。
十二世紀開始成型的北歐神話中,著名的龍有:
尼德霍格(nidhogg):根據古代斯堪的那維亞神話,巨大的白蠟樹伊格德拉修支撐著整個宇宙。巨蛇尼德霍格盤繞在其根部,無止盡地啃咬世界樹的根。這個惡毒的靈魂隻知道連根拔起這棵樹並以此毀滅宇宙的可怕渴望。古代北歐詩歌中將他喻為“恐怖齧咬者”。
尤蒙剛德(jormungandr):環繞在人類世界上的大海蛇,也被稱為世界蛇。
尤蒙剛德是洛基與安格爾波達生的第二個孩子。奧丁將它扔到海中,尤蒙剛德不斷成長,直到自噬其尾。雷神托爾曾經到霜巨人的國度烏特加德,烏特加德的王者羅基和托爾比試的時候讓他舉起一隻貓,但托爾隻舉起了貓的一隻腳。
後來羅基告訴托爾貓其實是世界蛇尤蒙剛德。托爾之後在和巨人希密爾一道打獵時,想要殺死尤蒙剛德,除此一害。托爾用牛頭釣起了尤蒙剛德,但希密爾被它龐大的身軀驚嚇而割斷了釣線,讓尤蒙剛德逃走了。在諸神的黃昏中,尤蒙剛德在海中不斷掙紮,弄斷了命運之船納吉爾法的纜索。羅基和火巨人乘著船駛向最終戰場維格利德。在最後的決戰中,托爾用錘子殺死了尤蒙剛德,但後者吐出的毒液也將托爾毒死。
法夫納:它本來是侏儒國君主赫瑞德瑪的長子。
在《沃爾鬆格薩迦》中,法夫納為控製一座巨大的寶庫而殺死了他的父親。為了守衛他的戰利品,他使用tarnhelm-一頂允許其使用者變形的魔法頭盔-把自己變成龍。他是一條聰明的老龍和一個熟練的變形者,他喜歡在他的受害者死亡之前和他們玩智力遊戲。
法夫納的善妒的兄弟雷金告訴齊格弗裏德如何殺死該野獸。齊格弗裏德在龍的路上挖了一個坑,蜷縮在裏麵,在龍去水潭喝水、路過他上方時從下方刺穿了它。無意中嚐到龍血之後,他懂得了鳥的語言,而他頭上有兩隻鳥正在討論雷金殺死他的計劃。
因此,他在雷金動手之前殺死了雷金。
另一個版本說,法夫納對財寶的渴望和他瀕死的父親的詛咒改變了他。然後,齊格弗裏德吃了法夫納的心髒-在雷金要求他把它烤給雷金吃之後。而其它描述說,齊格弗裏德在龍血裏沐浴,並變得超出常人地堅韌,甚或是不可傷害的。
……
而在美洲神話當中,龍同樣是最高級的存在之一。
在美洲神話體係當中,羽蛇神就是一種最強大的龍。
羽蛇神的名字叫庫庫爾坎,是瑪雅人心目中帶來雨季,與播種、收獲、五穀豐登有關的神祇。事實上,它是一個舶來品,是在托爾特克人統治瑪雅城時帶來的北方神祇。中美洲各民族普遍信奉這種羽蛇神。
按照傳說,羽蛇神主宰著晨星、發明了書籍、立法,而且給人類帶來了玉米。羽蛇神還代表著死亡和重生,是祭司們的保護神。
羽蛇神在瑪雅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從許多方麵觀察到。古典時期,瑪雅“真人”所持的權杖,一端為精致小形、中間為小人的一條腿化作蛇身、另一端為一蛇頭。到了後古典時期,出現了多種變形,但基本形態完全變了,成為上部羽扇形、中間蛇身下部蛇頭的羽蛇神形象。
羽蛇神與雨季同來。而雨季又與瑪雅人種玉米的時間相重合。因而羽蛇神又成為瑪雅農人最為崇敬的神祇,在現今留存的最大的瑪雅古城,奇岑-伊紮中。有一座以羽蛇神庫庫爾坎命名的金字塔。在金字塔的北麵兩底角雕有兩個蛇頭。每年春分、秋分兩天,太陽落山時,可以看到蛇頭投射在地上的影子與許多個三角形連套在一起,成為一條動感很強的飛蛇。象徵著在這兩天羽蛇神降臨和飛升,據說,隻有這兩天裏才能看到這一奇景。所以,它已經成為墨西哥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而在當年,瑪雅人可以借助這種將天文學與建築工藝精湛地融合在一起的直觀景致,準確把握農時。與此同時,也準確把握崇拜羽蛇神的時機。
關於羽蛇神有數百,甚至數千個不同的神話。它被稱為玉米供應商,而且圖片清晰的表明它可以控製降雨以提供水源,導致一些人認為羽蛇神是植物之神。阿茲台克人還認為羽蛇神可以讓人變為頭上有高大的王冠,身穿玉掛件衣服的戰士。據稱代表的掛件扮演的另一個角色是風和運動之神。中美洲集團並不是唯一相信羽蛇神的宗教。
羽蛇神與雨季同來,而雨季又與瑪雅人種玉米的時間相重合。因而羽蛇神又成為瑪雅農人最為崇敬的神祇,在現今留存的最大的瑪雅古城,奇岑-伊紮中。有一座以羽蛇神庫庫爾坎命名的金字塔。庫庫爾坎金字塔是為了祭祀奇琴伊察主神而得名。在瑪雅人的傳說中,庫庫爾坎神被認為是他們遠古時代的教誨者,傳說他教給人們天文、數學和工藝,並製定和頒布了法律。當瑪雅人獲得了知識並建立起國家之後,庫庫爾坎神登上蛇變成的飛船,回到了天外的故鄉。
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奇琴伊查古城中最高大的建築、占地約3000平方米。其由塔身和神廟兩部分組成,高約30米,塔底麵為正方形,四方對稱,底大上小,四邊棱角分明。台基每邊長55.5米,共9層,向上逐漸縮小至梯形平台,上有高6米的方形神廟。塔的四麵各有91級台階,四麵共有364級,加上最上層的平台,正好是一年的天數。
塔的每個側麵都整齊排列著52塊雕刻的石板,52這個數字也正對應著瑪雅人的一個曆法周期。這座古老的建築,在建造之前,經過了精心的幾何設計,它所表達出的精確度和玄妙而充滿戲劇性的效果,令後人歎為觀止:每年春分和秋分兩天的日落時分,北麵一組台階的邊牆會在陽光照射下形成彎彎曲曲的七段等腰三角形,連同底部雕刻的蛇頭,宛若一條巨蛇從塔頂向大地遊動,象徵著羽蛇神在春分時蘇醒,爬出廟宇。
每一次,這個幻像持續整整3小時22分,分秒不差。這個神秘景觀被稱為“光影蛇形”。庫庫爾坎金字塔,是瑪雅人對其掌握的建築幾何知識的絕妙展示,而金字塔旁邊的天文台,更是把這種高超的幾何和天文知識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