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或者是有著一定漢文化淵源的國家體係當中,龍的故事非常多。


    但是有關於龍的傳說當中,基本都是記載在“誌異”這種體裁的書籍當中。其中在這方麵而言,《山海經》算是最為著名的誌異書籍。


    ……


    《海外南經》雲:“南方祝融,獸身人麵,乘兩龍。雲:“北方禺彊,人麵鳥身,踐兩青蛇。雲:“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兩龍。”


    《海外西經》雲:“大樂之野,夏後啟,於此舞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在大運山北,一曰:“大遺之野”。


    《海外西經》雲:“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


    《海外東經》雲:“東方句芒,鳥身人麵,乘兩龍”。


    《海內北經》雲:“縱極之淵,……冰夷人麵,乘兩龍。


    《大荒西經》雲:“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後開”。


    這裏的“祝融”、“啟”、“蓐收”、“句芒”、“冰夷”、“開”、“禺疆”,都沒有例入三皇五帝中,大多在中國曆史上的名氣不大;但他們都曾是中國上古時代的一代皇帝或諸侯。他們異於常人的最大特點是出門“乘龍”。因為“龍”是上古曆史賦予古帝身份的特殊坐騎,及其標誌。所以不少文獻都有關於古帝“乘龍”的記載。


    除《山海經》之外,《大戴禮?五帝德》中也有相同意義的記載。文獻雲:“黃帝乘龍戾雲,順天地之德;顓頊乘龍而至四海,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趾。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帝嚳春夏乘龍,秋冬乘馬。執中而獲天下”。


    這段記載又介紹了“黃帝”、“顓頊”、“帝嚳”乘龍而遊世界的事情。其次,關於古帝“乘龍”的史料,還在《韓非子》、《史記》、《列仙傳》等古籍中有所記載。


    特別是《列仙傳》把古人養龍乘龍的方法都告訴了我們。


    文獻說:“騎龍者,於池中求得龍子,狀如守宮,十餘頭,結廬而守養之,龍大稍去。後五十餘年,水壞其廬。一旦,騎龍來。陵陽子明者,好釣。釣得白龍,子明服食。……三年,白龍來迎。馬師皇,黃帝馬醫。有龍下,垂耳張口,師皇針其唇,飲以甘草湯而愈。後一旦負皇而去。陶安公者,六安鑄冶師也。一日……朱雀止冶上曰:‘安公冶與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龍。’至期,赤龍來,安公騎之,大雨東南,上而去。呼子先者,漢中關下卜師也,老壽有餘年,……子先持一嫗,嫗得而俱騎,騎乃龍也,上華陰山”。


    《史記?封禪書》又雲:“黃帝采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而遠古的時候夏族的代表就正是以後流傳數千年,神性越來越強的龍。


    據說當年鯀奉天帝之命治水,他看到了當時地麵上的人們受到洪水的侵逼,四處逃竄,無法打獵耕種,幾乎快要生存不下去了。但是鯀對於這樣大規模的洪水所能想出來的辦法就隻有圍堵。


    眼看著這些洪水不斷的突破他的堤防和水壩,鯀再也不能忍受眼睜睜看著凡人受苦卻無能為力的無力感了,於是他決定盜取天庭的寶物“息壤”——這是一種會不斷生長的土壤,能夠使得鯀的圍堵不會再失效。在“息壤”的幫助下,凡人們脫離了洪水的災難,開始離開的貧瘠的山丘和洞穴,在地麵上重新開始生活。鯀看著這些凡人能夠因為他的幫助而開始安居樂業,感到十分的欣慰。


    正準備要回去天庭交差的時候,天界的主人堯對於“息壤”被盜,感到十分的震怒。於是收回“息壤”,讓洪水重新肆虐地麵,原先安居樂業的景象又成為一片汪洋。鯀束手無策,不但無法拯救這些凡人,自己也被堯用雷電殛死。


    治水失敗的鯀懷著滿腹的怨恨,被雷電殛死了之後,不但死不瞑目,屍身經過了三年都不腐壞。堯唯恐鯀的屍身會產生什麽異變,於是派出勇士用鋒利的吳刀將鯀的屍身剖開,但是沒有料到鯀的怨氣醞積在腹中,變成了一隻黃龍,這隻黃龍也就是鯀的兒子禹。


    長江三峽中的“斬龍台”和“錯開峽”據說是當年禹斬掉一隻亂開水道,險些誤了大事的孽龍的地方。接著建立的夏王朝,既是中國史上的第一個王朝,也是一個以龍為圖騰的氏族。


    而《漢書?宣帝紀》載:“甘露元年夏四月,黃龍見新豐。三年詔曰:鳳凰集新蔡,群鳥四麵行列,皆向鳳凰立,以萬數”、“神爵二年春二月詔曰:正月乙醜,鳳凰、甘露降集京師,群鳥從以萬數。四年冬十月,鳳凰十一,集杜陵。十二月,鳳凰集上林”。


    《漢書?成帝紀》載:“鴻嘉元年冬,黃龍見真定。永始二年二月,詔書曰龍見於東萊,日有蝕,天著變異,朕甚懼矣”。


    《後漢書.五行誌》載:靈帝光和元年六月丁醜,有黑氣墮北宮溫明殿東庭中,黑如車蓋,起奮迅,身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貌似龍。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逗留九天後離去,當時曾為此建廟立碑。


    在《史記?封禪書》中記載,龍帝,亦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傳說就是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的化身。在《史記?封禪書》中記載,黃帝和老百姓在山采掘銅礦,把開采出來的銅鑄成一隻很大的銅鼎,放在荊山腳下。銅鼎鑄成時,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升天。黃帝就騎到龍背上去,他手下的群臣還有妻兒也都紛紛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這時,龍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擠不上,一個個都抓著龍的胡須。龍髯受不了重量而斷了,黃帝帶著的弓也被拉落下來,臣僚們隻得抱著龍髯和弓號哭。黃帝升了天後便成為了天帝。


    在《史記?天官書》,就是說黃帝就是黃龍的化身。黃龍即是龍帝,五行屬土,位居中央,是龍族之,也是道教的宗教觀中天庭的主宰。


    在漢代的典籍中亦有提及:“黃龍者,四方之長,四方之正色,神靈之精也。能巨,能細,能幽,能明,能短,能長,乍存,乍亡。王者不濾池而漁,德達深淵,則應和氣而遊於池沼。”


    ……


    而作為中國的宗教代表之一的道教,龍也有著一定的地位。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詘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製。宋徽宗大觀二年(11o8年)詘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


    由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的“龍王品”就稱:“國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兩兩莫知何計時”,元始天尊乘五色雲來臨國土,與諸天龍王等宣揚正法,普渡眾生,大雨洪流,應時甘潤。


    在《西遊記》中: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青臉紅須為東,白須為西,橘黃須是南,黑須者為北


    龍分為天龍、地龍、海龍;所謂的四海龍王,實質上為四海龍王爺,並非真正龍王,隻是其所在海域之主而已。


    龍王神誕之日,各種文獻記載和各地民間傳說均有差異。舊時專門供奉龍王之廟宇幾乎與城隍、土地之廟宇同樣普遍。每逢風雨失調,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時,民眾都要到龍王廟燒香祈願,以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


    龍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眾鱗蟲之長,四靈之。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說為細長有四足,馬蛇尾。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


    《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名多它,無角名虯。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


    …………………………………………分割線………………………………………………


    而在漢朝時期,幾乎是可以說是龍文化的一個崛起階段。


    除了在史記之外,大量後世的有關龍的成語典故都出自這個時候。其中葉公好龍與車水馬龍算是其中的代表。


    葉公好龍: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在他的家裏,牆上畫著龍,柱子上雕著龍,穿的蓋的上麵都繡著龍。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喜歡龍,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長長的尾巴伸在堂上,把頭探進窗戶裏張望。葉公看到天上的真龍後,嚇得魂飛膽破,臉色都變色了,急忙躲起來。


    原來,葉公喜歡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畫的、繡的、刻的假龍。


    車水馬龍:東漢名將馬援的小女兒馬氏,由於父母早亡,年紀很小時就操辦家中的事情,把家務料理得井然有序,親朋們都稱讚她是個能幹的人。十三歲那年,馬氏被選進宮內。她先是侍候漢光武帝的皇後,很受寵愛。光武帝去世後,太子劉莊即位,就是漢明帝,馬氏被封為貴人。由於她一直沒有生育,便收養了賈氏的一個兒子,取名為劉旭。公元6o年,由於皇太後對她非常寵愛,她被立為明帝的皇後。


    馬氏當了皇後,生活還是非常儉樸。她常穿粗布衣服,裙子也不鑲邊。一些嬪妃朝見她時,還以為她穿了特別好的料子製成的衣服。走到近前,才知道是極普通的衣料,從此對她更尊敬了。


    馬皇後知書識理,時常認真地閱讀《春秋》、《楚辭》等著作。有一次,明帝故意把大臣的奏章給她看,並問她應如何處理,她看後當場提出中肯的意見。但她並不因此而幹預朝政,此後再也不主動去談論朝廷的事。


    明帝死後,劉旭即位,這就是漢章帝。馬皇後被尊為皇太後。不久,章帝根據一些大臣的建議,打算對皇太後的弟兄封爵。馬太後遵照已去世的光武帝有關後把家族不得封侯的規定,明確地反對這樣做,因此這件事沒有辦。


    第二年夏天,生了大旱災。一些大臣又一上奏說,今年所以大旱,是因為去年不封外戚的緣故。他們再次要求分封馬氏舅父。


    馬太後還是不同意,並且為此專門了詔書,詔書上說:“凡是提出要對外戚封爵的人,都是想獻媚於我,都是要從中取得好處。天大旱跟封爵有什麽關係?要記住前朝的教訓,寵貴外戚會招來傾覆的大禍。先帝不讓外戚擔任重要的職務,防備的就是這個。今後,怎能再讓馬氏走者路呢?”


    詔書接著說:“馬家的舅父,個個都很富貴。我身為太後,還是食不求甘,穿著簡樸。左右宮妃也盡量儉樸。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下邊做個樣子,讓外親見了好反省自己。可是,他們不反躬自責,反而笑話我太儉省。前幾天我路過娘家住地濯龍園的門前,見從外麵到舅舅家拜候、請安的,車子像流水那樣不停地駛去,馬匹往來不絕,好像一條遊龍,招搖得很。他們家的傭人,穿得整整齊齊,衣服綠色,領和袖雪白;看看我們的車上,比他們差遠了。我當時竭力控製自己,沒有責備他們。他們隻知道自己享樂,根本不為國家憂愁,我怎麽能同意給他們加官進爵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定秦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戰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戰狼並收藏定秦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