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師知道一句話,那就是一個人不太可能在一個地方連續摔倒兩次。(族)
但是這一句話不是必然的,因為有些時候,一個人會因為一些緣故而記吃不記打。
而對於宋朝而言,同樣也在這個範疇上通用。
因為在一些方麵而言,有著聯金滅遼的“錯誤”的例子,聯蒙滅金理應是當其時的南宋統治階層有所警惕的一個想法。
隻可惜的是,最終這個想法處於很多方麵的因素,最終得以實施。
……
從曆史記載方麵來看,聯蒙滅金並非是南宋統治者想到的妙計,而是被逼出來的一個無奈抉擇。
在宋朝曆史上,借助軍事同盟以達到消滅敵國,而最終盟國演變為更強大敵人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北宋末年與女真結盟而消滅遼國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宋與蒙古之間並沒有實質性的交往,但金國犯下一連串的錯誤,最終使蒙古坐大,成為一支新興的主導力量。這一軍事同盟政策的形成,對南宋而言。有其幾方麵的原因:南宋的複仇意識;金朝錯估形勢,將可能的盟友推向敵方;蒙古勢力強大,南宋不得已而為之。
對於宋金蒙三方的力量尤其是蒙古人的企圖,南宋朝廷上下並非無所窺測。麵對蒙古洶洶南下,世仇金朝依然故我的情況下,南宋朝廷有兩派意見,一者扶持金朝,以之為對抗蒙古的屏蔽;一者認為應趁此機會滅亡金朝,並由此振奮精神,再圖抵抗蒙古南下的企圖。
南宋大臣喬行簡認為,“強韃漸興,其勢已足以亡金。昔吾之仇也,今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齒寒之轍可覆,宜姑與幣,使得拒韃”[2]。認為在蒙古人勢力興起的形勢下,金已經由過去的仇敵轉而為今天的緩衝國,隻要金能抵禦蒙古人的進攻,南宋繼續向金輸納歲幣也是未嚐不可的。蒙古勢力很強,已經具備了滅亡金朝的能力,等到蒙古滅亡金朝之後,與宋為鄰,對宋朝並不是一件好事。若不與金朝絕交,繼續輸納歲幣,則有利於金人抗蒙,這樣,南宋也有機會舒緩時間,組織力量,對抗蒙古人的南下。
喬行簡的主張,在宋金世仇終於可以得報的情況下,難以得到讚同。南宋名臣真德秀等人主張“金人於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應該乘金朝遭遇蒙古進攻之機,停止向金人輸納歲幣,並出兵北上收複失地,以報君父之仇。“認為想以金人為屏蔽是靠不住的,應該乘“虜之將亡而亟圖自立之策,用忠賢,修政事,屈群策,收眾心。”
宋朝應該盡快使自己強大起來,既可以改變自己原來在金朝麵前的卑弱地位,又可以應付蒙古的進攻。
雖然南宋朝廷意見不一,但也都認識到蒙古乃虎狼之邦,不足以為盟友,甚至是比金朝更為凶惡的敵人。然而南宋朝廷就蒙古、金朝問題的看法。對金朝的態度,不同於與其他周邊政權。由於金兵南下,擄取徽欽二帝北歸,包括皇室在內的朝廷上下被洗劫一空。宋人對金人恨之入骨,宋朝雖多年積貧積弱,但收複失地以報世仇的呼聲從來沒有停止過。南宋朝廷認為皇室被擄,財富被劫。土地被占,幸得趙構南逃,才為趙宋王朝保留一縷血脈,但也僅能偏安東南一隅。多年來興兵動武尚且不足以得到的滅金目的眼看就要成為現實,卻還要繼續屈辱地供給歲幣。大多數人認為喬行簡的看法是過於冷靜,是很難讓人接受的。真德秀的看法可取,一鼓而雪百年之恥,自然能得到眾人的讚同。
因此“太學諸生黃自然、黃洪、周大同、家演、徐士龍等,同伏麗正門,請斬(喬)行簡以謝天下”。
將來還要長年累月地向金人交納大量歲幣。為報靖康之恥,最終選擇了不與金朝結盟。在戰爭開始,金朝滅亡指日可待的情況下,即使主張滅金以報世仇的真德秀,對於如何處理與蒙古的關係,也提出應該謹慎對待,“今之女真,即昔之亡遼,而今之韃靼,即向之女真”。
他認為聯蒙滅金可能重蹈當年聯金滅遼的覆轍。
在南宋朝廷內部,雖然“滅金”的聲音很響,但”聯蒙“的策略一直沒占上風。
但是最終使南宋和蒙古走到一起,南北夾擊,使金朝走向滅亡,主要是金朝錯估形勢,無視南宋朝廷的爭論,根本沒有想到宋朝也會存在有利於金宋聯合的因素,更沒有想到去爭取宋人聯合抗蒙,相反在得知南宋要斷絕歲幣的輸納後,大為不滿。盲目南下爭奪地盤,將可能的盟友推到了敵人一邊。為了解決金朝國內的危機,也為了懲罰南宋拒交歲幣的行為,於1217年發動了對南宋的戰爭。
在當其時而言,蒙古人的大舉南下,節節敗退的金國統治者金宣宗選擇的是居然是一個行為:
嘉定元年金章宗死後,衛紹王完顏永濟即位,金國開始逐漸處於下風。嘉定四年,金軍主力盲目出擊尋找蒙軍主力決戰,結果接連在野狐嶺、會河堡兩次會戰中敗北,主力野戰部隊損失慘重,一時之間兩河地區兵力空虛,局勢危如累卵。
為避蒙軍鋒芒,嘉定七年七月金國舉朝南遷,將兩河、山東地區拱手讓給了蒙古人。
但事實上,當時蒙古人還不具備很強的攻城能力,金國還是可以把剩餘兵力重點布防在幾個最重要的城市,也可以有效防止蒙古人深入金境抄略,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之後,金國還是有能力做到穩固防守。但是放棄之後,不僅北逃的後路被切斷,而且丟失數百裏戰略回旋空間,反而不利於金國的生存。
但即使如此,倘若穩固經營關河防線,也不失為持平之策。南遷之後,金國大量增兵固守關河,蒙軍反而對此束手無策。眼見無法取得任何進展,嘉定十年,成吉思汗不得不留下木華黎經略漢地,自己則率領主力西征掠奪財富。
雖然金國頂住了蒙古的攻勢,但此時輕易放棄兩河、山東的另一嚴重後果也開始顯現出來:僅憑河南一地產出的糧食根本無法供養30萬軍隊,金國陷入了嚴重缺糧的境地。
在這種情況下,金國主戰派想到了“取償於宋”。
之所以這麽想是因為金國主戰派盲目自信。當金廷議論遷都之事時,直學士孫大鼎就說:“吾國兵較北誠不如,較南則製之有餘力。”但他們忽視了一個明顯的事實:金國已經今非昔比,恐怕難以與宋抗衡。在這一點上,金國的主戰派並沒有清醒的認識。
相對而言,主和派官員則要清醒的多。
嘉定十年金廷議論南伐之事時,右司諫許古就指出宋人“且知北兵方強,將視我為屏蔽,雖時跳梁,計必不敢深入”,所以金國可以放心地全力對付蒙古。而且在對宋開戰後,升任平章政事的他也上書勸止攻宋以免使金國徒耗實力、腹背受敵。
但金宣宗完顏珣與丞相術虎高琪等人一心主戰,並極力打壓主和派官員。最後,金國以“歲幣不至”為理由發動南侵,共計二十多萬軍隊在兩淮、京湖、四川三個方向對南宋發動了攻擊。
但這個所謂的理由是根本不成立的。早在嘉定八年(1215年)金國就派王世安潛入淮南進行顛覆活動,意圖謀取楚州。此時他們就已經有了南侵的企圖,即使兩年後南宋恢複歲幣,他們也可以找另一個理由發動南侵。另外,《金史?食貨誌》明確記載金國南侵是因為“貪其淮南之儲”。
殊不知,南宋方麵也有自己的難處。金國南遷之後,就有史彌遠、喬行簡等人支持恢複中斷數年的歲幣,“宜姑與幣,使得拒韃”。但此言論一出即遭到群臣反對,認為這是“召侮之端,致寇之本”,更有太學生痛斥這是賣國行為,要求將喬行簡等人處斬,一時之間史彌遠也沒有辦法。
如果金國能象征性減免部分歲幣,史彌遠就可以以此為理由強行通過廷議,但無奈金國沒有給史彌遠說話的機會,更嚴重的是,金國南侵打破了宋廷以金為屏障的幻想,相關的爭論也停止下來。
這時,南宋為了自己的存亡,不僅對入侵金軍進行了堅決的抵抗,而且不斷尋找機會深入河南抄略以迫使金軍退兵。另外,為了減輕國防壓力,南宋還公開招納有實力的山東忠義軍,同時與西夏會師夾擊秦、鞏。
這場戰爭一打就是七年。金國不僅未能達到“取償於宋”的目的,反而損失慘重:四川方向,在對蒙作戰中有著出色戰績的名將完顏阿鄰戰死蜀口;京湖方向,猛將黃摑阿魯答被俘;而在兩淮戰區,時全更是“一軍全沒”。
正如《金史》所言:“宣宗南伐,士馬折耗十不一存”,“國家精銳幾近喪”,“樞府武騎盡於南”。雖然宋廷此時還保持著清醒,並沒有對金國落井下石,但宋金聯合的可能性已經不複存在。
另外,此前蒙古進攻西夏時,西夏也曾向金國求救,但金國卻趁火打劫,以致後來入侵南宋時,西夏堅定地站在了南宋一邊。可以說,金國君臣親手葬送了抗蒙的大好形勢。
正如《金史?宣宗紀》所言:“南開宋釁,西啟夏侮,兵力既分,功不補患”,金國的處境愈加被動起來。
張嘉師不知道金國主戰派南下攻打南宋的自信心從何而來。而且兩線作戰自古以來就是國戰之中的大忌。
再者,在五十多年之前的采石磯之戰當中,金國遭受了宋金戰爭當中的最大的慘敗,金國對南宋的軍事優勢,在這個時候已不明顯:
紹興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顏亮征調大軍,分四路,企圖一舉攻滅南宋。金海陵王亮親率主力,自南京開封府出發,首攻宋淮西地區。宋兩淮駐軍倉皇退至長江南岸,金軍長驅直入,進抵長江北岸,打造戰船,準備自采石渡江。
當時,宋建康府都統製王權因無能被罷官,所部一萬八千人剛退至采石,接替王權的將領李顯忠尚未到任,軍無主帥,士氣渙散,人心惶惶。
中書舍人虞允文時任督視江淮軍馬府參謀軍事,奉命督促李顯忠赴任,並代表宋廷到采石慰勞軍隊。他在采石見形勢危急,毅然召集張振、時俊等將領,宣布宋廷抗金命令,犒賞軍隊,動員將士決一死戰。同時,又組織當地民兵和群眾進行支援,使采石一帶的防務頓形好轉。金海陵王誤認為宋軍已敗退逃散,江南岸無兵把守,遂於十一月八日督兵過江。
宋軍利用水軍優勢,在江中截斷金軍船隻,並在船上施放霹靂炮,煙霧和石灰彌漫江麵,使金軍無法抵擋。宋軍出動車船,船行如飛,船內踏車民兵精神振奮,呼聲震天。金軍敗回北岸。次日,宋水軍直迫長江北岸的楊林渡口,焚毀敵船,金海陵王被迫移軍揚州,強令金軍從瓜洲渡江,為部下所殺,金軍敗退。
宋軍在采石大勝之後,主將李顯忠才帶兵到達。李顯忠了解到虞允文指揮作戰的情況,十分欽佩。
而金兵打了幾次敗仗,都害怕作戰。有些將士暗地裏商量逃走。完顏亮在進退無路的條件下,孤注一擲,命令金軍三天內全部渡江南侵,否則一津處死。
隔岸的宋軍剛打了勝仗,士氣商漲,嚴陣以待,金軍強渡無望,而完顏亮一貫用法苛嚴,使金軍將士進退兩難。
他們得知完顏雍已在遼陽稱帝,並廢完顏亮為庶人,便也思變。
27日清晨完顏元宜率軍殺死完顏亮。
十二月初,金軍退走,宋軍乘機收複兩淮地區。之後,金世宗為了穩定內部,派人到南宋議和,宋金戰爭又暫時停了下來。
小提示:電腦訪問進手機登陸m.
但是這一句話不是必然的,因為有些時候,一個人會因為一些緣故而記吃不記打。
而對於宋朝而言,同樣也在這個範疇上通用。
因為在一些方麵而言,有著聯金滅遼的“錯誤”的例子,聯蒙滅金理應是當其時的南宋統治階層有所警惕的一個想法。
隻可惜的是,最終這個想法處於很多方麵的因素,最終得以實施。
……
從曆史記載方麵來看,聯蒙滅金並非是南宋統治者想到的妙計,而是被逼出來的一個無奈抉擇。
在宋朝曆史上,借助軍事同盟以達到消滅敵國,而最終盟國演變為更強大敵人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北宋末年與女真結盟而消滅遼國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宋與蒙古之間並沒有實質性的交往,但金國犯下一連串的錯誤,最終使蒙古坐大,成為一支新興的主導力量。這一軍事同盟政策的形成,對南宋而言。有其幾方麵的原因:南宋的複仇意識;金朝錯估形勢,將可能的盟友推向敵方;蒙古勢力強大,南宋不得已而為之。
對於宋金蒙三方的力量尤其是蒙古人的企圖,南宋朝廷上下並非無所窺測。麵對蒙古洶洶南下,世仇金朝依然故我的情況下,南宋朝廷有兩派意見,一者扶持金朝,以之為對抗蒙古的屏蔽;一者認為應趁此機會滅亡金朝,並由此振奮精神,再圖抵抗蒙古南下的企圖。
南宋大臣喬行簡認為,“強韃漸興,其勢已足以亡金。昔吾之仇也,今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齒寒之轍可覆,宜姑與幣,使得拒韃”[2]。認為在蒙古人勢力興起的形勢下,金已經由過去的仇敵轉而為今天的緩衝國,隻要金能抵禦蒙古人的進攻,南宋繼續向金輸納歲幣也是未嚐不可的。蒙古勢力很強,已經具備了滅亡金朝的能力,等到蒙古滅亡金朝之後,與宋為鄰,對宋朝並不是一件好事。若不與金朝絕交,繼續輸納歲幣,則有利於金人抗蒙,這樣,南宋也有機會舒緩時間,組織力量,對抗蒙古人的南下。
喬行簡的主張,在宋金世仇終於可以得報的情況下,難以得到讚同。南宋名臣真德秀等人主張“金人於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應該乘金朝遭遇蒙古進攻之機,停止向金人輸納歲幣,並出兵北上收複失地,以報君父之仇。“認為想以金人為屏蔽是靠不住的,應該乘“虜之將亡而亟圖自立之策,用忠賢,修政事,屈群策,收眾心。”
宋朝應該盡快使自己強大起來,既可以改變自己原來在金朝麵前的卑弱地位,又可以應付蒙古的進攻。
雖然南宋朝廷意見不一,但也都認識到蒙古乃虎狼之邦,不足以為盟友,甚至是比金朝更為凶惡的敵人。然而南宋朝廷就蒙古、金朝問題的看法。對金朝的態度,不同於與其他周邊政權。由於金兵南下,擄取徽欽二帝北歸,包括皇室在內的朝廷上下被洗劫一空。宋人對金人恨之入骨,宋朝雖多年積貧積弱,但收複失地以報世仇的呼聲從來沒有停止過。南宋朝廷認為皇室被擄,財富被劫。土地被占,幸得趙構南逃,才為趙宋王朝保留一縷血脈,但也僅能偏安東南一隅。多年來興兵動武尚且不足以得到的滅金目的眼看就要成為現實,卻還要繼續屈辱地供給歲幣。大多數人認為喬行簡的看法是過於冷靜,是很難讓人接受的。真德秀的看法可取,一鼓而雪百年之恥,自然能得到眾人的讚同。
因此“太學諸生黃自然、黃洪、周大同、家演、徐士龍等,同伏麗正門,請斬(喬)行簡以謝天下”。
將來還要長年累月地向金人交納大量歲幣。為報靖康之恥,最終選擇了不與金朝結盟。在戰爭開始,金朝滅亡指日可待的情況下,即使主張滅金以報世仇的真德秀,對於如何處理與蒙古的關係,也提出應該謹慎對待,“今之女真,即昔之亡遼,而今之韃靼,即向之女真”。
他認為聯蒙滅金可能重蹈當年聯金滅遼的覆轍。
在南宋朝廷內部,雖然“滅金”的聲音很響,但”聯蒙“的策略一直沒占上風。
但是最終使南宋和蒙古走到一起,南北夾擊,使金朝走向滅亡,主要是金朝錯估形勢,無視南宋朝廷的爭論,根本沒有想到宋朝也會存在有利於金宋聯合的因素,更沒有想到去爭取宋人聯合抗蒙,相反在得知南宋要斷絕歲幣的輸納後,大為不滿。盲目南下爭奪地盤,將可能的盟友推到了敵人一邊。為了解決金朝國內的危機,也為了懲罰南宋拒交歲幣的行為,於1217年發動了對南宋的戰爭。
在當其時而言,蒙古人的大舉南下,節節敗退的金國統治者金宣宗選擇的是居然是一個行為:
嘉定元年金章宗死後,衛紹王完顏永濟即位,金國開始逐漸處於下風。嘉定四年,金軍主力盲目出擊尋找蒙軍主力決戰,結果接連在野狐嶺、會河堡兩次會戰中敗北,主力野戰部隊損失慘重,一時之間兩河地區兵力空虛,局勢危如累卵。
為避蒙軍鋒芒,嘉定七年七月金國舉朝南遷,將兩河、山東地區拱手讓給了蒙古人。
但事實上,當時蒙古人還不具備很強的攻城能力,金國還是可以把剩餘兵力重點布防在幾個最重要的城市,也可以有效防止蒙古人深入金境抄略,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之後,金國還是有能力做到穩固防守。但是放棄之後,不僅北逃的後路被切斷,而且丟失數百裏戰略回旋空間,反而不利於金國的生存。
但即使如此,倘若穩固經營關河防線,也不失為持平之策。南遷之後,金國大量增兵固守關河,蒙軍反而對此束手無策。眼見無法取得任何進展,嘉定十年,成吉思汗不得不留下木華黎經略漢地,自己則率領主力西征掠奪財富。
雖然金國頂住了蒙古的攻勢,但此時輕易放棄兩河、山東的另一嚴重後果也開始顯現出來:僅憑河南一地產出的糧食根本無法供養30萬軍隊,金國陷入了嚴重缺糧的境地。
在這種情況下,金國主戰派想到了“取償於宋”。
之所以這麽想是因為金國主戰派盲目自信。當金廷議論遷都之事時,直學士孫大鼎就說:“吾國兵較北誠不如,較南則製之有餘力。”但他們忽視了一個明顯的事實:金國已經今非昔比,恐怕難以與宋抗衡。在這一點上,金國的主戰派並沒有清醒的認識。
相對而言,主和派官員則要清醒的多。
嘉定十年金廷議論南伐之事時,右司諫許古就指出宋人“且知北兵方強,將視我為屏蔽,雖時跳梁,計必不敢深入”,所以金國可以放心地全力對付蒙古。而且在對宋開戰後,升任平章政事的他也上書勸止攻宋以免使金國徒耗實力、腹背受敵。
但金宣宗完顏珣與丞相術虎高琪等人一心主戰,並極力打壓主和派官員。最後,金國以“歲幣不至”為理由發動南侵,共計二十多萬軍隊在兩淮、京湖、四川三個方向對南宋發動了攻擊。
但這個所謂的理由是根本不成立的。早在嘉定八年(1215年)金國就派王世安潛入淮南進行顛覆活動,意圖謀取楚州。此時他們就已經有了南侵的企圖,即使兩年後南宋恢複歲幣,他們也可以找另一個理由發動南侵。另外,《金史?食貨誌》明確記載金國南侵是因為“貪其淮南之儲”。
殊不知,南宋方麵也有自己的難處。金國南遷之後,就有史彌遠、喬行簡等人支持恢複中斷數年的歲幣,“宜姑與幣,使得拒韃”。但此言論一出即遭到群臣反對,認為這是“召侮之端,致寇之本”,更有太學生痛斥這是賣國行為,要求將喬行簡等人處斬,一時之間史彌遠也沒有辦法。
如果金國能象征性減免部分歲幣,史彌遠就可以以此為理由強行通過廷議,但無奈金國沒有給史彌遠說話的機會,更嚴重的是,金國南侵打破了宋廷以金為屏障的幻想,相關的爭論也停止下來。
這時,南宋為了自己的存亡,不僅對入侵金軍進行了堅決的抵抗,而且不斷尋找機會深入河南抄略以迫使金軍退兵。另外,為了減輕國防壓力,南宋還公開招納有實力的山東忠義軍,同時與西夏會師夾擊秦、鞏。
這場戰爭一打就是七年。金國不僅未能達到“取償於宋”的目的,反而損失慘重:四川方向,在對蒙作戰中有著出色戰績的名將完顏阿鄰戰死蜀口;京湖方向,猛將黃摑阿魯答被俘;而在兩淮戰區,時全更是“一軍全沒”。
正如《金史》所言:“宣宗南伐,士馬折耗十不一存”,“國家精銳幾近喪”,“樞府武騎盡於南”。雖然宋廷此時還保持著清醒,並沒有對金國落井下石,但宋金聯合的可能性已經不複存在。
另外,此前蒙古進攻西夏時,西夏也曾向金國求救,但金國卻趁火打劫,以致後來入侵南宋時,西夏堅定地站在了南宋一邊。可以說,金國君臣親手葬送了抗蒙的大好形勢。
正如《金史?宣宗紀》所言:“南開宋釁,西啟夏侮,兵力既分,功不補患”,金國的處境愈加被動起來。
張嘉師不知道金國主戰派南下攻打南宋的自信心從何而來。而且兩線作戰自古以來就是國戰之中的大忌。
再者,在五十多年之前的采石磯之戰當中,金國遭受了宋金戰爭當中的最大的慘敗,金國對南宋的軍事優勢,在這個時候已不明顯:
紹興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顏亮征調大軍,分四路,企圖一舉攻滅南宋。金海陵王亮親率主力,自南京開封府出發,首攻宋淮西地區。宋兩淮駐軍倉皇退至長江南岸,金軍長驅直入,進抵長江北岸,打造戰船,準備自采石渡江。
當時,宋建康府都統製王權因無能被罷官,所部一萬八千人剛退至采石,接替王權的將領李顯忠尚未到任,軍無主帥,士氣渙散,人心惶惶。
中書舍人虞允文時任督視江淮軍馬府參謀軍事,奉命督促李顯忠赴任,並代表宋廷到采石慰勞軍隊。他在采石見形勢危急,毅然召集張振、時俊等將領,宣布宋廷抗金命令,犒賞軍隊,動員將士決一死戰。同時,又組織當地民兵和群眾進行支援,使采石一帶的防務頓形好轉。金海陵王誤認為宋軍已敗退逃散,江南岸無兵把守,遂於十一月八日督兵過江。
宋軍利用水軍優勢,在江中截斷金軍船隻,並在船上施放霹靂炮,煙霧和石灰彌漫江麵,使金軍無法抵擋。宋軍出動車船,船行如飛,船內踏車民兵精神振奮,呼聲震天。金軍敗回北岸。次日,宋水軍直迫長江北岸的楊林渡口,焚毀敵船,金海陵王被迫移軍揚州,強令金軍從瓜洲渡江,為部下所殺,金軍敗退。
宋軍在采石大勝之後,主將李顯忠才帶兵到達。李顯忠了解到虞允文指揮作戰的情況,十分欽佩。
而金兵打了幾次敗仗,都害怕作戰。有些將士暗地裏商量逃走。完顏亮在進退無路的條件下,孤注一擲,命令金軍三天內全部渡江南侵,否則一津處死。
隔岸的宋軍剛打了勝仗,士氣商漲,嚴陣以待,金軍強渡無望,而完顏亮一貫用法苛嚴,使金軍將士進退兩難。
他們得知完顏雍已在遼陽稱帝,並廢完顏亮為庶人,便也思變。
27日清晨完顏元宜率軍殺死完顏亮。
十二月初,金軍退走,宋軍乘機收複兩淮地區。之後,金世宗為了穩定內部,派人到南宋議和,宋金戰爭又暫時停了下來。
小提示:電腦訪問進手機登陸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