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環境造就了外交體係的特殊性,很多時候,即使是在中國曆史上,合縱連橫的事情在亂世當中也並不算常見。
而兩國之間的同盟在很多時候而言,就是一種簡化版本的同盟方式。
而正所謂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一個國家的同盟國的選擇是在戰爭時期甚至是和平期間都是很關鍵的一種國策取向。
而在這個情況下,遠交近攻就算是一種較為常用的同盟或者是交好他國的主要形式。
但是遠交近攻不一定會帶來好的結果。
這一點很多時候取決於雙方之間的國力平均水平。
當然,在戰爭當中,軍隊的戰鬥力無疑是一個取舍關鍵。
……
在中國曆史上,遠交近攻造就了秦國的輝煌發展,也造就了被盟友迅速攻滅的例子。
其中,遠交近攻形式的外交當中,聯金滅遼跟聯蒙古滅金就是後者的著名例子。
聯金滅遼是宋徽宗年間的北宋國策。北宋朝廷念念不忘收複燕雲十六州,於是趁著遼國衰落,與新興的金國結為同盟,共同滅遼。
北宋時,遼國是北方的強敵。宋太祖致力內政,對遼取守勢。太宗時幾次伐遼,均為遼所敗。真宗時與遼訂“澶淵之盟”,這是宋對外屈辱的開始。乃至徽宗,腐敗更甚,信用佞臣蔡京和宦官童貫。
此時東北的女真族崛起,建立大金國,威脅遼國。金軍先後攻占了遼的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上京臨潢府,聲威大震。北宋君臣認為遼必亡無疑,想乘機恢複遼所奪的燕雲諸州,徽宗遂遣使赴金與之結盟,相約夾攻遼國。
重和元年,徽宗派遣武議大夫馬政率同高藥師等乘平海指揮兵船,自登州渡海,以買馬為名,前往金國結好,受到金國響應,於是雙方就展開了宋金之間的秘密外交,此後雙方互派使節,屢次商談。
宣和二年宋使趙良嗣等與阿骨打達成協議,決定聯兵攻遼,並約定:女真兵自平州鬆林趨古北口,南朝兵自雄州趨白溝夾攻;北兵不得過鬆亭、古北榆關之南;宋取遼之南京,金取遼之中京,幽燕原為中國漢地,應歸南朝;西京侯挐了阿適,待與南朝;金人助宋收複失地,宋須納前與遼之歲幣於金;平營灤別是一路;其地界,且以古北鬆亭及平州東榆關為界;要約之後,不可與契丹講和;西京管下為恐防收捉阿適道路,所有蔚、應、朔三州,近南界,將來舉兵,欲先取此三州;其餘西京歸化、奉聖等州,侯了阿適回日,然後交割;事定之後,當於榆關之東置榷場;並特別強調:“不如約,則難依已許之約。”
雙方互換國書,立下盟書,是為“海上之盟”。
而這個國策的取舍,北宋朝廷並非沒有反對聲音,但是這種反對聲音同樣沒有意識到金國相對於腐朽的遼國而言,無疑是更甚於前者:
這個談判行動,一開始就遭到朝中有識之士的激烈反對。
太宰鄭居中態度尤為堅定,他說:“澶淵之盟至今百餘年,兵不識刃,農不加役,雖漢唐的和親之策,也不如我朝的安邊之策。如今四方無虞,卻要冒然毀約,恐招致天怒人怨。且用兵之道,勝負難料。若勝,國庫必乏,人民必困;若敗,遺害不知凡幾。以太宗之神勇,收複燕雲,兩戰皆敗,今日何可輕開戰端!”
樞密院執政鄧洵武認為這簡直是胡扯,上奏反駁說:“什麽‘兼弱攻昧’,我看正應該扶弱抑強。如今國家兵勢不振,財力匱乏,民力凋敝,這局麵人人皆知,但無人敢言。我不明白:與強金為鄰,難道好於與弱遼為鄰?”
安堯臣則認為伐遼是妄啟邊釁,用漢唐故事,認為人主興師於遠夷皆不可取,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都是浪費民力,更何況本朝之弱,且認為所謂伐遼都是童貫這一權閹勾結黨羽,形成集團,鼓噪而動,以矜其功,挾恩而重,皇帝不能被奸臣小人所蒙蔽。
觀宋人之言,皆以為此為背誓而啟邊釁,將導致兵事連年,民困於此,戰爭會給承平已久的宋朝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使得民生凋敝。並以為遼為弱國,不可兼弱攻昧,與強金為盟,與以身飼虎無異。然而這些人上書言事隻不過是製造輿論,以國家社稷為重隻是他們的標榜。
統觀宋代,士大夫言兵事並非無稽,複燕之說更是一時之風氣,時興時淡,主和之人未必不想複燕,主戰之人未必不曾有主和之議。此時之戰略機會更非是天方夜譚紙上談兵,在大的環境下,這些人反對使用武力,並不是完全的出於國家戰略之考量。
他們上書雖然標榜著自己為國家考慮,但言語之中很明顯有針對蔡京和童貫的意味,上書大篇幅地都是在攻擊童貫,聲稱他什麽養私兵自重,這完全是危言聳聽,言過其實,集團之傾軋可見一斑。又童貫以閹人掌兵事,兼犯士大夫之兩重忌諱,況又有用兵西夏之功,為了打壓其氣焰功績,又不能直犯皇帝之顏麵,隻得攻訐其妄圖大功,其彈壓武人之意昭然若示。
但是即使是沒有什麽人看到金國的強大將會是對北宋的重大威脅,但是這不代表當時並沒有例子讓北宋朝廷認清楚事實。
高麗國王也看得清楚,特地捎了話來:“遼為兄弟之國,存之可以安邊;金為虎狼之國,不可交也!”此是宣和元年之事。
然而高麗國卻是說一套做一套,金收國元年十二月,金國大破遼國禦駕大軍於黃龍府。金收國二年閏月,即宋政和六年,高麗遣使來金賀捷,且求保州。阿骨打詔許自取之。保州就是今天北朝鮮平安北道義州市。
其地近長白山,高麗遼國對此邊境就有長久的曆史遺留問題,金人興起後也與高麗有著不少矛盾。其地位比之幽雲十六州相似,而高麗國如此做派,獻好於金,輕鬆取之,未有金人入寇之虞,而宋朝則與金國矛盾頻出,兩相比較,不知孰為之智。
但是即使是如此,海上之盟最終還是簽訂了。
而有一種觀點認為:從地域政治觀點視之,盡管宋遼各視對方為敵國,但遼國畢竟是與宋和平相處達百年之久的“與國”,而新興的女真則更具擴張性,遼國實際上已成為捍衛宋境的屏障。
當時遼國君臣也感到宋、金夾攻遼的嚴重性,“遣肖客、韓昉為使臣,對宋奉表稱臣,乞念前好。遼國派使臣到宋國,表示願意向宋稱臣,希望不要和金聯盟攻遼。韓昉等見童貫、蔡攸在軍中,直言女直蠶食諸國,若大遼不存,必為南朝憂,唇亡齒寒,不可不慮。“貫、攸斥出之。”
而這也讓金國在看清楚北宋的衰弱更甚於遼國有著一個重要的前提。
……
童貫派劉延慶、郭藥師率大軍十萬渡白溝伐燕,行至良鄉,被遼將蕭斡邀擊,就屯兵盧溝以南,閉壘不出。郭藥師自願率奇兵六千,乘敵後空虛,夜襲燕京,但要求延慶派其子劉光世率師接應。
郭藥師攻入了燕京,入城之後,兵士燒殺搶劫,沒有做好防備,更沒有料到與劉延慶對峙的遼國前軍迅速回援,加之遼軍殊死血戰,劉光世違約不至,郭藥師軍死傷過半,不得不棄城而逃,帳下將士有被捉著,後金人所得送回。
郭藥師僅數百騎逃回。劉延慶錯失此大好戰機,遼將蕭斡斷了宋軍的糧道,揚言遼軍三倍於敵,將舉火為號,一鼓聚殲宋軍。劉延慶聞風喪膽,一見敵軍火光,就自焚大營,自棄輜重,倉惶南逃,士兵自相踐踏百餘裏,糧草輜重盡棄於道路。又說安營之後,劉延慶安撫底下將士,而兵將因前軍失敗而大為惶恐,入夜之後,自發營嘯,一潰千裏。次日,宋軍在白溝被追兵再次大敗,退保雄州。
這一仗使熙豐變法以來積蓄的軍用儲備喪失殆盡,這次失敗使得宋朝徹底轉入戰略劣勢,所積累的物資全數用盡,完全無力再戰,甚至取燕也要依賴金人的能力。
如果沒有這次失敗,之後的宋金戰爭宋朝絕不會失敗的如此之快,至少有自保之力,因此這一仗是戰爭中的重大轉折。至此,童貫主持的兩次伐燕均告失敗,而覆亡在即的遼朝居然大獲全勝,金朝也在一旁冷眼看清了宋朝在軍事上不過是銀樣醋槍頭。
而與此同時,金太祖已攻下遼中京與西京,歲末,親率大軍攻克了燕京。
他見宋軍一再失利,對來使趙良嗣的態度十分倨傲和強硬。趙良嗣奉命與金朝談判履約交割的相關事宜,他明知金人得寸進尺意在毀約,但宋朝在軍事上硬不起來,他在談判桌上也就沒了底氣。完顏阿骨打對趙良嗣傲慢地說:“我聞中國大將獨仗劉延慶將十萬眾,一旦不戰,兵散而潰,中國何足道,我自入燕山,今為我有,中國安得之。”良嗣不能對,隻能和金人的使節一同回國商量。
經過幾次使節往來和討價還價,金人下最後通牒:金朝隻將燕京六州二十四縣交割給宋朝;宋朝每年除了向金朝移交原來給遼朝的五十萬歲幣,還須補交一百萬貫作為燕京的代稅錢;倘半月內不予答複,金朝將采取強硬行動。
金人的借口是金人打下了燕京自然可以有燕地的稅錢,而宋人認為十分荒唐,趙良嗣等人說,地稅分離乃自古未聞之事,怎麽可以實行呢。而金人則說自己攻燕之功,言外之意是武力之威懾。可知戰勝而向另一戰勝國割地賠款,複以還地之錢,中國古既有之,不是新鮮的發明。又金人僅要一百萬貫緡錢,其自說不要三五百萬貫已是不錯,而澶淵時真宗於遼人有歲幣百萬貫之議,緣何此時拿不出錢來,複又得靠絲帛器物等雜充錢幣,以廢長久以來榷場之利,為當時有識之人詬病。可知此時宋朝已國力漸衰,無力負擔。
宣和五年正月,趙良嗣回朝複命,徽宗全部答應,隻讓他再次使金,要求歸還西京。金朝乘機再向宋朝敲詐了二十萬兩的犒軍費,宋朝也一口應承,但金人最後照單收了銀兩,仍拒絕交出西京。王黼在力促交割之事上也有較大作用,大概此時宋人已無力再戰,王黼希望快快將燕京拿到手裏,以誇耀功績。
四月,雙方交割燕京。金軍入城近半年,知道城池將歸宋朝,便大肆剽掠洗劫,居民逃匿,十室九空,整座城池幾如廢墟。金軍臨走時,又將富民、金帛、子女捆載而去。
童貫、蔡攸接收的隻是一座殘破不堪的燕京空城和薊、景、檀、順、涿、易六州,其中涿易二州還是主動降宋的。可見金人計策之妙,宋朝得到燕京故地,非但不能把它轉化為戰略優勢,利用它獲得財賦,反倒被它嚴重拖累,成為沉重的戰略包袱。而後,極短期之內金人再大舉南下,宋人根本無力可受,旋即國滅,攻敵之必救之短,攻遼又極大的消耗了宋朝的國力,完顏阿骨打雖已身死,方顯現之前還燕與宋的深謀遠慮。
又交割燕京已完,宋朝廷竟無財力犒賞常勝軍之士兵,允許他們侵占燕京無人之田地,以為自利。後來燕人自金國南逃歸,又因此事生出種種事端。
國無力以賞撫用命之將士,竟許與軍隊侵占田地,宋朝敗亡之兆何其明顯!
在遼國滅亡以後,宋朝便變相失去遼國作為它的屏障,以阻擋金兵南下。而此後金宋邊境正式接壤,而金兵又果然於遼亡後南侵宋土。1126年北宋便在朝政敗壞,國力和軍力不振的情況下,遭強大的金兵攻克其首都汴京及中原一帶的領土,釀成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小提示:電腦訪問進手機登陸m.
而兩國之間的同盟在很多時候而言,就是一種簡化版本的同盟方式。
而正所謂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一個國家的同盟國的選擇是在戰爭時期甚至是和平期間都是很關鍵的一種國策取向。
而在這個情況下,遠交近攻就算是一種較為常用的同盟或者是交好他國的主要形式。
但是遠交近攻不一定會帶來好的結果。
這一點很多時候取決於雙方之間的國力平均水平。
當然,在戰爭當中,軍隊的戰鬥力無疑是一個取舍關鍵。
……
在中國曆史上,遠交近攻造就了秦國的輝煌發展,也造就了被盟友迅速攻滅的例子。
其中,遠交近攻形式的外交當中,聯金滅遼跟聯蒙古滅金就是後者的著名例子。
聯金滅遼是宋徽宗年間的北宋國策。北宋朝廷念念不忘收複燕雲十六州,於是趁著遼國衰落,與新興的金國結為同盟,共同滅遼。
北宋時,遼國是北方的強敵。宋太祖致力內政,對遼取守勢。太宗時幾次伐遼,均為遼所敗。真宗時與遼訂“澶淵之盟”,這是宋對外屈辱的開始。乃至徽宗,腐敗更甚,信用佞臣蔡京和宦官童貫。
此時東北的女真族崛起,建立大金國,威脅遼國。金軍先後攻占了遼的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上京臨潢府,聲威大震。北宋君臣認為遼必亡無疑,想乘機恢複遼所奪的燕雲諸州,徽宗遂遣使赴金與之結盟,相約夾攻遼國。
重和元年,徽宗派遣武議大夫馬政率同高藥師等乘平海指揮兵船,自登州渡海,以買馬為名,前往金國結好,受到金國響應,於是雙方就展開了宋金之間的秘密外交,此後雙方互派使節,屢次商談。
宣和二年宋使趙良嗣等與阿骨打達成協議,決定聯兵攻遼,並約定:女真兵自平州鬆林趨古北口,南朝兵自雄州趨白溝夾攻;北兵不得過鬆亭、古北榆關之南;宋取遼之南京,金取遼之中京,幽燕原為中國漢地,應歸南朝;西京侯挐了阿適,待與南朝;金人助宋收複失地,宋須納前與遼之歲幣於金;平營灤別是一路;其地界,且以古北鬆亭及平州東榆關為界;要約之後,不可與契丹講和;西京管下為恐防收捉阿適道路,所有蔚、應、朔三州,近南界,將來舉兵,欲先取此三州;其餘西京歸化、奉聖等州,侯了阿適回日,然後交割;事定之後,當於榆關之東置榷場;並特別強調:“不如約,則難依已許之約。”
雙方互換國書,立下盟書,是為“海上之盟”。
而這個國策的取舍,北宋朝廷並非沒有反對聲音,但是這種反對聲音同樣沒有意識到金國相對於腐朽的遼國而言,無疑是更甚於前者:
這個談判行動,一開始就遭到朝中有識之士的激烈反對。
太宰鄭居中態度尤為堅定,他說:“澶淵之盟至今百餘年,兵不識刃,農不加役,雖漢唐的和親之策,也不如我朝的安邊之策。如今四方無虞,卻要冒然毀約,恐招致天怒人怨。且用兵之道,勝負難料。若勝,國庫必乏,人民必困;若敗,遺害不知凡幾。以太宗之神勇,收複燕雲,兩戰皆敗,今日何可輕開戰端!”
樞密院執政鄧洵武認為這簡直是胡扯,上奏反駁說:“什麽‘兼弱攻昧’,我看正應該扶弱抑強。如今國家兵勢不振,財力匱乏,民力凋敝,這局麵人人皆知,但無人敢言。我不明白:與強金為鄰,難道好於與弱遼為鄰?”
安堯臣則認為伐遼是妄啟邊釁,用漢唐故事,認為人主興師於遠夷皆不可取,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都是浪費民力,更何況本朝之弱,且認為所謂伐遼都是童貫這一權閹勾結黨羽,形成集團,鼓噪而動,以矜其功,挾恩而重,皇帝不能被奸臣小人所蒙蔽。
觀宋人之言,皆以為此為背誓而啟邊釁,將導致兵事連年,民困於此,戰爭會給承平已久的宋朝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使得民生凋敝。並以為遼為弱國,不可兼弱攻昧,與強金為盟,與以身飼虎無異。然而這些人上書言事隻不過是製造輿論,以國家社稷為重隻是他們的標榜。
統觀宋代,士大夫言兵事並非無稽,複燕之說更是一時之風氣,時興時淡,主和之人未必不想複燕,主戰之人未必不曾有主和之議。此時之戰略機會更非是天方夜譚紙上談兵,在大的環境下,這些人反對使用武力,並不是完全的出於國家戰略之考量。
他們上書雖然標榜著自己為國家考慮,但言語之中很明顯有針對蔡京和童貫的意味,上書大篇幅地都是在攻擊童貫,聲稱他什麽養私兵自重,這完全是危言聳聽,言過其實,集團之傾軋可見一斑。又童貫以閹人掌兵事,兼犯士大夫之兩重忌諱,況又有用兵西夏之功,為了打壓其氣焰功績,又不能直犯皇帝之顏麵,隻得攻訐其妄圖大功,其彈壓武人之意昭然若示。
但是即使是沒有什麽人看到金國的強大將會是對北宋的重大威脅,但是這不代表當時並沒有例子讓北宋朝廷認清楚事實。
高麗國王也看得清楚,特地捎了話來:“遼為兄弟之國,存之可以安邊;金為虎狼之國,不可交也!”此是宣和元年之事。
然而高麗國卻是說一套做一套,金收國元年十二月,金國大破遼國禦駕大軍於黃龍府。金收國二年閏月,即宋政和六年,高麗遣使來金賀捷,且求保州。阿骨打詔許自取之。保州就是今天北朝鮮平安北道義州市。
其地近長白山,高麗遼國對此邊境就有長久的曆史遺留問題,金人興起後也與高麗有著不少矛盾。其地位比之幽雲十六州相似,而高麗國如此做派,獻好於金,輕鬆取之,未有金人入寇之虞,而宋朝則與金國矛盾頻出,兩相比較,不知孰為之智。
但是即使是如此,海上之盟最終還是簽訂了。
而有一種觀點認為:從地域政治觀點視之,盡管宋遼各視對方為敵國,但遼國畢竟是與宋和平相處達百年之久的“與國”,而新興的女真則更具擴張性,遼國實際上已成為捍衛宋境的屏障。
當時遼國君臣也感到宋、金夾攻遼的嚴重性,“遣肖客、韓昉為使臣,對宋奉表稱臣,乞念前好。遼國派使臣到宋國,表示願意向宋稱臣,希望不要和金聯盟攻遼。韓昉等見童貫、蔡攸在軍中,直言女直蠶食諸國,若大遼不存,必為南朝憂,唇亡齒寒,不可不慮。“貫、攸斥出之。”
而這也讓金國在看清楚北宋的衰弱更甚於遼國有著一個重要的前提。
……
童貫派劉延慶、郭藥師率大軍十萬渡白溝伐燕,行至良鄉,被遼將蕭斡邀擊,就屯兵盧溝以南,閉壘不出。郭藥師自願率奇兵六千,乘敵後空虛,夜襲燕京,但要求延慶派其子劉光世率師接應。
郭藥師攻入了燕京,入城之後,兵士燒殺搶劫,沒有做好防備,更沒有料到與劉延慶對峙的遼國前軍迅速回援,加之遼軍殊死血戰,劉光世違約不至,郭藥師軍死傷過半,不得不棄城而逃,帳下將士有被捉著,後金人所得送回。
郭藥師僅數百騎逃回。劉延慶錯失此大好戰機,遼將蕭斡斷了宋軍的糧道,揚言遼軍三倍於敵,將舉火為號,一鼓聚殲宋軍。劉延慶聞風喪膽,一見敵軍火光,就自焚大營,自棄輜重,倉惶南逃,士兵自相踐踏百餘裏,糧草輜重盡棄於道路。又說安營之後,劉延慶安撫底下將士,而兵將因前軍失敗而大為惶恐,入夜之後,自發營嘯,一潰千裏。次日,宋軍在白溝被追兵再次大敗,退保雄州。
這一仗使熙豐變法以來積蓄的軍用儲備喪失殆盡,這次失敗使得宋朝徹底轉入戰略劣勢,所積累的物資全數用盡,完全無力再戰,甚至取燕也要依賴金人的能力。
如果沒有這次失敗,之後的宋金戰爭宋朝絕不會失敗的如此之快,至少有自保之力,因此這一仗是戰爭中的重大轉折。至此,童貫主持的兩次伐燕均告失敗,而覆亡在即的遼朝居然大獲全勝,金朝也在一旁冷眼看清了宋朝在軍事上不過是銀樣醋槍頭。
而與此同時,金太祖已攻下遼中京與西京,歲末,親率大軍攻克了燕京。
他見宋軍一再失利,對來使趙良嗣的態度十分倨傲和強硬。趙良嗣奉命與金朝談判履約交割的相關事宜,他明知金人得寸進尺意在毀約,但宋朝在軍事上硬不起來,他在談判桌上也就沒了底氣。完顏阿骨打對趙良嗣傲慢地說:“我聞中國大將獨仗劉延慶將十萬眾,一旦不戰,兵散而潰,中國何足道,我自入燕山,今為我有,中國安得之。”良嗣不能對,隻能和金人的使節一同回國商量。
經過幾次使節往來和討價還價,金人下最後通牒:金朝隻將燕京六州二十四縣交割給宋朝;宋朝每年除了向金朝移交原來給遼朝的五十萬歲幣,還須補交一百萬貫作為燕京的代稅錢;倘半月內不予答複,金朝將采取強硬行動。
金人的借口是金人打下了燕京自然可以有燕地的稅錢,而宋人認為十分荒唐,趙良嗣等人說,地稅分離乃自古未聞之事,怎麽可以實行呢。而金人則說自己攻燕之功,言外之意是武力之威懾。可知戰勝而向另一戰勝國割地賠款,複以還地之錢,中國古既有之,不是新鮮的發明。又金人僅要一百萬貫緡錢,其自說不要三五百萬貫已是不錯,而澶淵時真宗於遼人有歲幣百萬貫之議,緣何此時拿不出錢來,複又得靠絲帛器物等雜充錢幣,以廢長久以來榷場之利,為當時有識之人詬病。可知此時宋朝已國力漸衰,無力負擔。
宣和五年正月,趙良嗣回朝複命,徽宗全部答應,隻讓他再次使金,要求歸還西京。金朝乘機再向宋朝敲詐了二十萬兩的犒軍費,宋朝也一口應承,但金人最後照單收了銀兩,仍拒絕交出西京。王黼在力促交割之事上也有較大作用,大概此時宋人已無力再戰,王黼希望快快將燕京拿到手裏,以誇耀功績。
四月,雙方交割燕京。金軍入城近半年,知道城池將歸宋朝,便大肆剽掠洗劫,居民逃匿,十室九空,整座城池幾如廢墟。金軍臨走時,又將富民、金帛、子女捆載而去。
童貫、蔡攸接收的隻是一座殘破不堪的燕京空城和薊、景、檀、順、涿、易六州,其中涿易二州還是主動降宋的。可見金人計策之妙,宋朝得到燕京故地,非但不能把它轉化為戰略優勢,利用它獲得財賦,反倒被它嚴重拖累,成為沉重的戰略包袱。而後,極短期之內金人再大舉南下,宋人根本無力可受,旋即國滅,攻敵之必救之短,攻遼又極大的消耗了宋朝的國力,完顏阿骨打雖已身死,方顯現之前還燕與宋的深謀遠慮。
又交割燕京已完,宋朝廷竟無財力犒賞常勝軍之士兵,允許他們侵占燕京無人之田地,以為自利。後來燕人自金國南逃歸,又因此事生出種種事端。
國無力以賞撫用命之將士,竟許與軍隊侵占田地,宋朝敗亡之兆何其明顯!
在遼國滅亡以後,宋朝便變相失去遼國作為它的屏障,以阻擋金兵南下。而此後金宋邊境正式接壤,而金兵又果然於遼亡後南侵宋土。1126年北宋便在朝政敗壞,國力和軍力不振的情況下,遭強大的金兵攻克其首都汴京及中原一帶的領土,釀成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小提示:電腦訪問進手機登陸m.